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葯養護發展歷史資料

中葯養護發展歷史資料

發布時間:2021-03-02 12:16:42

A. 中葯的歷史

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認識,逐漸積累了豐富的醫葯知識。由於太古時期文字未興,這些知識只能依靠師承口授,後來有了文字,便逐漸記錄下來,出現了醫葯書籍。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並便於流傳和推廣的作用。中國醫葯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對於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的貢獻。由於葯物中草類佔大多數,所以記載葯物的書籍便稱為「本草」。據考證,秦漢之際,本草流行已較多,但可惜這些本草都已亡佚,無可查考。現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稱為《神農本草經》,著者不詳,根據其中記載的地名,可能是東漢醫家修訂前人著作而成。
中葯(Chinese herbology、Traditional Materia Medica),是指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診斷、治療或調節人體機能的葯物。中葯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葯、中葯材。中葯主要起源於中國,除了植物葯以外,動物葯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珍珠,海蛤殼;礦物類如龍骨,磁石等都是用來治病的中葯。少數中葯源於外國,如西洋參。
參考鏈接:http://ke..com/view/14724.htm

B. 中醫健康養生的發展歷史

2014年6月,經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准將《中外健康文摘》雜志變更為《中醫健康養生》雜志。

C. 誰知道中葯的發展歷史,謝謝

網上找。

D. 1、中葯發展史各階段有何著作貢獻和及其創新之處。

早在幾千年前的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在日常飲食勞作和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就積累了一些用葯知識。人們發現食用了某些動、植物後具有減輕或消除病痛的功效,這就是認識中葯的起源。隨著人類的進化,開始有目的地尋找防治疾病的葯物和方法,所謂「神農嘗百草」和「葯食同源」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人們在烘火取暖時發現用獸皮、樹皮包上燒熱的石塊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漸形成了熱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勞作時發現身體某一部位受到刺傷後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從而創造了運用砭石、骨針治療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為針刺療法,進而形成了經絡學說,初步形成了原始醫學。
春秋戰國時期,扁鵲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的理論基礎,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中醫理論的奠基人,被後人譽為「醫祖」。
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於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問世。全面系統闡述了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療的原則與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醫學理觀念,確立了中醫學的思維模式,標志著中醫從單純的臨床經驗積累發展到系統理論總結階段,形成了中醫葯理論體系框架。
秦漢後期,隨著交通日漸發達,少數民族地區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龍眼、荔枝核等漸為內地醫家所採用,東南亞等地的葯材也不斷進入中國。
《神農本草經》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現存最早的葯物學專著,它總結了漢以前人們的葯物知識,載葯365種,並記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氣五味等葯物學理論,對於合理處方、安全用葯、提高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該書所載葯效大多是正確的,如麻黃治喘,黃連治痢,海藻治癭等。
東漢時期,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提出了外感熱病(包括瘟疫等傳染病)的診治原則和方法,論述了內傷雜病的病因、病證、診法、治療、預防等辨證規律和原則,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體系,被中醫界稱為「醫聖」。
後世又將該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實收劑269首,基本上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被譽為「方書之祖」。東漢末年,「外科鼻祖」華佗創制了麻醉劑「麻沸散」,開創了麻醉葯用於外科手術的先河,較西醫的麻醉葯提早了1600多年。
唐代醫家孫思邈集畢生之精力,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分為30卷,合方論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載方2571首,兩冊典籍對臨床各科、針灸、食療、預防、養生等均有論述,可謂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孫思邈還提出「大醫精誠」,體現了中醫對醫道精微、心懷至誠、言行誠謹的追求,是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醫葯中的集中體現,是中醫葯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
宋代是中醫葯發展的鼎盛時期。政府對中醫教育比較重視,專設「太醫局」作為培養中醫人材的最高機構。教學方法也有很大改進,如針灸醫官王惟一曾設計鑄造銅人兩具,精細刻制了十二經脈和354個穴位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醫師之用,作為最早的教學模型具有直觀具體、形象逼真的展示效果,是中國醫學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
宋朝政府專設「校正醫書局」,有計劃地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了搜集、整理、考證和校勘,歷時十餘年。目前所能讀到的《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中醫典籍都是當時校訂和刊行後流傳下來的。
明清時期,中醫葯也得到了較快發展,突出代表是醫家李時珍歷時27年之久寫成的《本草綱目》,收載葯物1892種,附方10000多個,對中國和世界葯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這部史作自1593年起先後被翻譯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國文字,在世界廣泛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李時珍也被譽為「東方達爾文」。
公元十一世紀中醫即開始應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成為世界醫學免疫學的先驅。在細菌學尚未出現的十七世紀中葉,這無疑是一偉大創舉。到了清代中醫在治療溫病(包括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葉桂的《溫熱論》、《濕熱條辨》、《溫病條辨》及《溫熱經緯》等。清代醫家王清任根據屍體解剖和臨床經驗寫成《醫林改錯》,改正了古代醫書在人體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錯誤,強調了解剖知識對醫生的重要性,並發展了瘀血致病理論與治療方法。
明清時期中醫葯的發展也帶動了中葯堂、中葯鋪的興起。廣譽遠創始於明嘉靖年間1541年,是中醫葯史上現存最悠久的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陳李濟創建於1600年,是現存最古老的中葯堂,取名陳李濟,寓意「陳李結緣,同心濟世」。之後又陸續出現了同仁堂、雷允上、九芝堂等中葯堂,這些距今三、五百年的老字型大小,雖歷經朝代更迭、戰亂洗禮,至今依然生機勃勃,堅守著以傳統制葯的製作技藝為基礎,造福百姓的信念,也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在中醫葯漫長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E. 中葯葯理的發展史

麻黃 中葯葯理學的發展最早始於陳克恢先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進行的麻黃鹼擬腎上腺素作用研究。陳克恢從麻黃中提取出麻黃鹼,發現有擬交感神經作用。上世紀70年代,中國葯理學家周金黃 教授提出「向中西醫結合的葯理學前進」的口號,呼籲創立中西醫結合葯理學,指出要從中醫中葯理論出發,研究和闡明中葯葯理作用的思想,此時中國在單味中葯的葯理研究方面已積累了大量的知識。1982年國家組織編寫了《中葯葯理學》教科書,把中葯葯理學正式列為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推動了學科的發展。1985年10 月,中國葯理學會的中葯葯理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同時確立了中葯葯理研究的方向,1985年王筠默編著《中葯葯理學》,標志中葯葯理學科正式形成。
自1985年,中葯復方葯理的研究就如火如荼地在中國醫葯界展開,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並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在1996年10月的香山科學會議上,中葯復方的研究被列入21世紀中醫葯理論研究的難關和突破口之一。「九五」期間中國制定了中葯現代化的戰略規劃,重點之一是中葯復方的現代研究,其中闡明中葯復方葯效的物質基礎和作用原理是主要攻關目標。先後設立了多項重大或重點項目用於支持中葯現代化有關科學問題的研究,如1998年啟動了「九五」 國家攀登計劃預選項目「中葯現代化關鍵問題的基礎研究」;1999年科技部又啟動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方劑關鍵問題的基礎研究——原理、方法、創新」,這在中國中葯研究領域中是前所未有的,大大推動了中葯復方葯理學的研究,使中國中葯葯理學研究步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中葯葯理學的研究始於單味中葯,其中最著名的發現是麻黃鹼、青蒿素、喜樹鹼和羥基喜樹鹼等。中葯復方的研究,中國主要進行了三個方面的工作:傳統古方研究、現代經驗方研究和復方配伍關系研究,研究較多的如四物湯、六味地黃湯等。因此現代復方中葯葯理學的研究從簡單的葯效學研究,發展到作用機制、方劑組成、配伍規律的綜合性研究。

F. 中葯美容的歷史資料

一、楊玉環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描寫楊貴妃嫵媚動人的名句。
楊貴妃名叫楊玉環,原是唐玄宗兒子壽王的愛妃,她姿色超群,通曉音律,能歌善舞。
唐明皇為得到他兒子的愛妃,選召進宮面授機宜,命她暫時出家當女道士,帶發修行,賜其道號為「太真」。不久便被明皇召入宮中,封之為貴妃。楊玉環入宮後,為了博取明皇的喜愛,便「冶其容,敏其詞,婉姿萬態,以中君意」。她之所以能達到「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是與她善於美容化妝分不開的。
楊貴妃經常使用的化妝品名叫「玉紅膏」,後人又稱之為「楊太真玉紅膏」。
處方為杏仁(去皮)、滑石、輕粉各等分,龍腦、麝香各少許,雞蛋清適量。
調劑方法是先將杏仁、滑石、輕粉研為細末,在籠中蒸過,然後加入龍腦、麝香,用雞蛋清調勻,每日早晨用以敷面。此方中的杏仁含有豐富的脂肪油,有滋潤皮膚的功效;輕粉色白如雪,外敷不僅能使皮膚潔白細嫩,而且能治療多種皮膚疾病,有潤膚潔膚消炎的功效;滑石性極爽滑,質地細膩,外用不僅可吸附皮膚上的刺激物與毒物,而且還可遮蓋皮膚上的雀斑、色素沉著,以及瘢痕等缺陷;龍腦與麝香均為辛香走竄之品,不僅可賦入芳香,而且可改善皮膚局部血液循環與營養狀態,促進色素的吸收,潤澤面容,防止皮膚衰老;雞蛋清質地白凈細膩,含有豐富的卵粘蛋白,不僅可粘合方中的各種成分,而且可增加其對皮膚的粘著性,並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起到保溫、保濕、防皺、保護皮膚免受各種外來刺激等功效。據有關文獻記載,該方能「令面紅潤悅澤,旬日後色如紅玉」。
二、武則天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唐時並州文水人。因其長得美麗異常,所以十四歲時便被唐太宗李世民選入宮中賜封才人。太宗死後,她出宮帶發為尼。後來,李治當了皇帝,又將她召入宮中,成為唐高宗李治的寵妃,不久便被賜封為皇後。高宗死後,她自立為「神聖皇帝」,並改國號為周,因而成為我國古代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之所以能得到兩代皇帝的恩寵,並能在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四十餘年,除了她「富權略,善用人」之外,也與她的天生麗質,善於化妝美容有密切關系。武則天的美容秘方,被收入武則天時期編纂的《新修本草》,名為「天後煉益母草澤面方」。
唐代的《外台秘要》將其題名為「則天大聖皇後煉益母草留顏方」。其方為五月五日采益母草全草,曬干,搗碎為末,用麵粉加水和成團,如雞蛋大,曬干後又放入爐中燒煉,葯的下面先鋪一層炭,上邊還要再覆蓋一層炭,開始用猛火燒約一頓飯的時候,再改用文火煨養一晝夜。這時,益母草即變成白色,把葯取出使之涼透,倒入瓷缽中研成極細的粉末,收貯瓶中,密封不使受潮。每次取益母草灰十兩,加滑石一兩,胭脂一錢,研勻用以揩洗面部。此方中的益母草灰,色白而細膩,《本草拾遺》稱其「入面葯,令人光澤紅潤」,並能治療粉刺;滑石粉性爽滑,並能吸附皮膚表面毒物及各種刺激性物質;胭脂,古代多為脂性胭脂,能使面部皮膚紅潤。武則天由於長期使用這一美容秘方,所以到了四五十歲時仍像二十五六歲的青春少女一樣年輕,她到了八十三歲高齡時,仍然保持著那美麗如玉的容顏。據《新修本草》記載,此方功能在於「駐顏澤面,減少皺紋,長期揩洗,顏面如玉色」。
三、張麗華
陳後主陳叔寶有個愛妃名叫張麗華,為了博得後主的歡心,她千方百計地尋找美容秘方。最後終於在西王母《枕中方》中找到了一個美容秘訣,使用之後,竟然變得美貌無比,從而得到了陳後主的百般寵幸。此方為雞蛋一個,丹砂一兩。調制時先將丹砂研成細末,再在雞蛋上開一小孔,去黃留清,裝入丹砂細末,然後用蠟封固小孔,隨同其它雞蛋一起,讓母雞孵化,待另外雛雞孵出後,取出蠟封雞蛋,除去蛋殼,研細敷面。
據《肘後備急方》載稱:「此蛋粉敷面,令人細嫩光滑,嬌媚異常」。丹砂即硃砂,在這里主要是作為紅色顏料使用。用此方敷面可使面色白里透紅,光滑細膩,不僅可以去除面部等處色素沉著,而且可防止皮膚衰老及皺紋產生。因此方是張麗華經常使用的美容秘方,所以,後人又稱之為「張貴妃面膏」。到了明代時,成祖朱棣博學多才,又對此方作了一些改進,將硃砂改為胭脂,並加入少量鹵砂,在宮中廣為使用,後妃們使用之後,個個容顏如玉,所以,後來此方又獲得了「美人紅」的美稱。
四、慈禧
清朝慈禧太後乃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也是一個十分講究養生美容的女性。據史料記述:慈禧的身體直到晚年都一直保養得很好,特別是臉部,由於保養得法,就是到了六十多歲,仍然紅顏未衰,皺紋很少,光滑白皙。
每天一清早,漱洗完畢後,慈禧就要喝一杯人奶,吃一茶匙珍珠粉,然後躺在床上命太監在她臉上輕輕地塗上一層在春天採摘的鮮桃花浸泡的「花液」,等到十幾分鍾後,再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抹去。慈禧喜歡吃茯苓餅。據《神農本草經》載稱:「茯苓性平,味甘淡,久服安魂養神,寧心補腦,健脾和胃,潤膚悅顏。」清《桓園錄》有述,慈禧命御廚「用七成白粳米,三成白糯米,再加三成茯苓、蓮子肉、桂圓肉、芡實米、山葯來拌勻,蒸熟後,切成餅片。慈禧還常命御膳房做茯苓餅,在逢年過節時賞賜群臣。
用過晚膳之後,慈禧又開始了晚間的養顏。她命太監將雞蛋清塗在臉部易生皺紋的地方,直到上床前半小時才用溫水將蛋清洗凈。接著抹上一種用忍冬花蒸餾製成的養顏花液。這種忍冬花液富有收斂性,塗上後能使皮膚毛孔收縮,這樣就把臉上剛才被蛋清綳得很緊的一部分皮膚能重新恢復彈性,同時又能使那些已生成的細小皺紋不再伸長或擴大。
噙含人參,增補元氣。這是慈禧的另一美容之術。機體的生命活動,全賴氣血的相輔相成,氣血調和則精神旺盛,體質強健,容顏嬌美,百病不生。故調理氣血,對女性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慈禧深諳這一養生之道。據《慈禧太後人參底簿》載稱:「自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計三百三十一天,共用噙化人參二斤一兩一錢。即每日一錢,按日包好,天天服用。」據說慈禧能獲壽七十三歲,也是得助於此。

G. 中醫葯發展方面的資料

中醫——中國傳統醫學,我們的國粹,我們的驕傲。但是不幸的是碰到了西醫,讓這個拯救中國人幾千年的醫學失去了主流地位,退居為需要扶持和輸血的從屬醫學。中醫的弱勢主要在於沒有提供一定的物質基礎,近乎玄學。
中葯則是另外一個命運。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研究中葯,都看到了中葯的發展前途,然而,可惜的是中葯的研究又讓西方人占盡了先機。
承認差距,不要閉目塞聽;不要夜郎自大,抱殘守缺;將精力放到最該放的地方去。
優勢在於西葯現在要篩選一個新的品種需要花費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而中醫葯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中醫葯的來源很廣泛,有些化學成分不是現在化學技術能夠分離或合成出來的,比如紫杉酮等 賴世隆強調,中醫學具有「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因時因地因人」辨證施治以及調動人體自身功能抗禦疾病的獨到特點。千百年來,中醫學藉此治癒了很多常見病、疑難病。他指出,「辨證」是論治的前提,「證候」是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機體對致病因素所做出的綜合反應,在宏觀上表現為特定的症狀、體征(舌象、脈象等)的有機結合。中醫以「人」作為研究對象,這就決定了「個體化治療」成為中醫學重要的醫療模式。總的來說,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是獨特的思維模式和研究方法相結合的過程,它著重於宏觀性、整體性和直觀性,因而形成了宏觀描述較多而精確量化較少、綜合推理較多而具體分析較少、直觀觀察較多而實驗研究較少的特點。「三多」是其優勢,而「三少」是其劣勢。

H. 中醫的發展歷史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

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

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

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

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8)中葯養護發展歷史資料擴展閱讀:

中醫文化的發展-歷史名醫:

一、中醫的起源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黃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帶),與黃帝結盟擊敗蚩尤。中華兒女將炎帝和黃帝奉為華夏始祖。

「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農氏為了醫學實踐和探索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奠定了中國醫學的基礎,後人為紀念他。

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中醫源自於原始社會,發源於黃河流域。

二、中醫理論的奠定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著有《難經》。開啟了以「望聞問切」為診斷方式的醫療里程,並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醫臨床的靈魂

張仲景(約公元150——約公元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四、中醫的變革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發明了茵陳蒿治療黃疸病的方法。

創辦了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五禽戲」,發明了麻沸散用作臨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劑早1600多年,又開創了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可以說華佗開啟了中醫臨床的重要變革。

五、中醫理念的進步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葯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

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個提出對婦女和兒童單獨設科的,(這也是最早的提倡婦女兒童保護意識的)。

他是第一個完整闡述「醫德」的人,也是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的,第一創建巴豆排毒的,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

六、中醫的完善

李時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

考古證今,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於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葯物1518種,其中植物1195種,記錄古代醫學家和民間葯方11096種。

附葯物形態圖1100多種,糾正了之前的一些錯誤,補充了不足,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學著作。

I. 中葯養護學的內容簡介

內容主要包括中葯貯藏養護的理論與技能,重點介紹中葯材、中葯飲專片、中葯炮製品和屬中成葯貯藏養護的基本知識,國內外有關葯物貯藏養護的新方法,以及傳統與現代中葯的對抗同貯養護技術和氣調養護新技術。本書教材的學科知識與技術不僅是當前中醫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教育面向未來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葯師和管理人員繼續學習和掌握應用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並對社會各界人員吸收科技新知識、社區醫葯衛生保健發展和億萬家庭自存自備小葯店的貯藏養護知識與技術的需求都將具有巨大用場及指導意義。全國各高等中等醫葯院校、中醫葯院校、職業技術院校學生與教師,全國各地醫葯公司、葯廠、葯店、葯房、葯庫、倉庫、葯材種植場、加工場、飲片廠等工作人員及社會各界人士。

J. 中草葯發展歷史上重復的書籍有哪些對中草葯的發展有何幫助

我了來解得不多,只能自給出一點點.
李時珍寫的《本草綱目》相信你肯定知道,他在《本草綱目》第一卷的開頭,專門列出了自己曾經參考過的"歷代諸家本草",其中,有《本草蒙筌》,)陳嘉謨編著,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葯學入門書。

康熙時期,汪昂潛心研究醫著,寫了《本草備要》,該書刪去了許多不常用中草葯,著重介紹常用中草葯400餘種。該書提綱挈領,深入淺出,由博反約,有很大影響,至今仍為初學者所樂用。

而後,在乾隆時期,吳儀洛認為《本草備要》問世後頗受初學者歡迎,但該書作者汪昂「本非岐黃家,不臨證而專信前人,雜采諾說,無所折中,未免有承誤之失。」因此,將《本草備要》加以重訂,補充一些新的內容,故訂名曰《本草從新》。共6卷,載葯720種。因此也有人說吳儀洛抄襲了汪昂的著作。但是吳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他加入了中草葯由於產地不同,采葯時間不同而導致的葯性不同,因此也有參考的價值。

至於其他的還有古籍〈神農本草經〉,後來有明朝繆希雍寫的〈神農本草經疏>, 這些書內容幾乎都重復對中草葯的發展上面也有提到,看你自己怎麼組織語句了。

閱讀全文

與中葯養護發展歷史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