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我國古代的冷熱兵器發展的歷史

我國古代的冷熱兵器發展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11:22:13

1. 古代冷兵器『介紹我認識下!還有歷史

弩:春秋時就有了。諸葛弩:……。戟:對付騎兵用的。矛:用來投的。青銅劍:西周起止於戰國末。鐵劍:戰國末出現。維京人用斧子。常用的就這些,爪撓勾叉的不常用,刀槍棍棒太老套

2.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冷兵器

1、鐧
鐧,(鐵)鞭類,長而無刃,有四棱,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鐧多雙鐧合用,屬於短兵器,利於馬戰。鐧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出於晉唐之間,以銅或鐵製成,形似硬鞭,但鐧身無節,鐧端無尖。鐧體斷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鐧」之稱。鐧的大小長短,可因人而異(一般在65~80厘米之間)。唐初的將領秦瓊善使雙鐧。
2、弩
弩是古代的一種冷兵器,是古代兵車戰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騎兵的一種武器。 弩也被稱作「窩弓」、「十字弓」。古代用來射箭的一種兵器。它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雖然弩的裝填時間比弓長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命中率更高,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較低,是古代一種大威力的遠距離殺傷武器。強弩的射程可達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達千米。按張弦的方法不同,可分為臂張弩、踏張弩和腰張弩等,還有能數箭齊射或連射的連弩和裝有數把弩弓的床弩。
3、戟
我國獨有的古代兵器,實際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
4、槍
槍在古代稱作矛,為刺兵器,殺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與匹敵。故稱為「百兵之王」。武術長器械的槍由古代兵器矛演變而來。槍的長度約相當於人體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槍法以攔、拿、扎為主。這是槍術的基本動作。槍術在十八般武藝中比較難學,不易掌握,俗說:「年拳,月棒,久練槍」。北宋著名軍事家族天波府楊家就是祖傳用槍的。
5、刀
十八般兵器之一,九短九長之一,九短之首(刀)。刀為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刀的最初形態,與鉞非常接近。其形狀為短柄,翹首,刀脊無飾,刃部較長。到春秋戰國時期,刀的形狀發生巨大變化,兩漢時,刀逐漸發展為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同時出現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長柄刀。在原始社會,古人類就用石頭、蚌殼、獸骨打製成各種形狀的刀。他們選用的石頭多半是石英石、砂岩,也有燧石和水晶石。用這些石料打製成的石刀質堅棱利,是很好的砍劈工具。其次是用蚌殼和獸骨磨製的蚌刀、骨刀,這類刀輕便鋒利,適於砍削器物。同樣古人不僅用刀作為勞動工具,還隨身攜帶作為防身自衛的武器。
6、劍
劍,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劍,早期是匕首式短劍,劍和刀一類,區別只在於單刃和雙刃。春秋末年,開始流行長劍。質地精良的寶劍大多出自南方,主要是吳、越(閩越)、楚、巴蜀。長劍便於戰斗,短劍利於護身,還可以用於刺殺,荊軻刺秦王,東漢末年俠客王越、史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3. 中國古代冷兵器向火器的發展歷程的論文

兵器,是指軍事斗爭中包含有各種殺傷力、破壞力的器械裝置。語出《周禮·地官·小司徒》:「及大比六鄉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考夫屋,及其眾寡、六畜、兵器,以待政令。」
《周禮·地官·小司徒》:「及大比六鄉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考夫屋,及其眾寡、六畜、兵器,以待政令。」《史記·大宛列傳》:「其地皆無絲漆,不知鑄錢器。及漢使亡卒降,教鑄作他兵器。」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村落百姓,悉有兵器,小小俘劫,皆能自防。」吳組緗《山洪》三一:「獵戶隊集合的時候,有兩個特殊的課目,一個是關於新兵器的知識,專講敵方所用兵器的性能和應制防備的方法。」

廣義的冷兵器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
1.兵器自古就有,中國古代兵器不但是為了防禦,有時更是人身份地位的象徵,「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足見兵器在古代國家中的顯赫地位。兵器的先進程度,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強盛與否。
從冷兵器類別來分可以分為十八種,即人們所說的十八般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在武俠小說中,兵器的作用則被神話如:小李飛刀,絕世好劍等
古典小說中人物也配以不凡的兵器:關公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蛇矛、呂布方天畫戟等等。
中國冷兵器的發展
中國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史前時期,從考古學來講叫石器時代,我們稱這個階段是石器時代的兵器。
開始青銅冶鑄後,這時候兵器的主要材質就開始變成了青銅的。我們稱這個時期的兵器為青銅時代的兵器。人們懂得了金屬的冶煉後,這時候軍隊使用的兵器的主要材質也改為鋼鐵做的了,就進入了鐵器時代的兵器。
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時期,掠奪戰爭日益頻繁,便逐漸形成了用於作戰的兵器和武藝。夏代仍沿用石制兵器,但有所改進,有了少量青銅兵器。至商代,軍隊使用青銅兵器已較普遍,而且兵器種類增多,質量大有提高。1953年,在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文物已有銅矛頭、銅勾、銅戚、銅刀、銅斧、銅簇等項。另外,在山東省益都出土了商代的兵器銅鉞、銅頭玉矛、銅戈。

4. 中國古代冷兵器發展的最高時期

在古典小說和傳統評話中,常說武藝高強的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十和般武藝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在我國古籍記載里認為,刀、槍、弓、箭為黃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戰國時代軍事家孫臏、吳起所創。其實這些兵器的出現比黃帝、孫臏、吳起時代要久埃爾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為了防身和狩獵需要,就開始懂得製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類原始的兵器(不妨說也是生產工具)。在我國各地新石器時代的個文化遺址中,還發現了用石料、獸骨和蚌殼磨成的箭鏃。 到了商代,我們的祖先開始使用青銅鑄造刀、槍、鉞等兵器。戰國時代,懂得使用鐵來鑄造制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戰國時代,民生得使用鐵來鑄造制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由於我國南方冶金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開始普遍使用鐵和鋼鑄造刀、槍、劍,各種各要的兵器也開始多了起來,南北朝以後,銅制的兵器就看不到了,都由鐵和鋼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備定型。 「十八般兵器」一詞在古書中還找不到,明代謝肇 《五雜俎》,清代褚人獲《堅 集》兩書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藝」之說。顯然,「十八般兵器」一詞是後人所造。「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為年代、地區和流派的不同,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也各異。匯總起來。古今有以下十多種不同的說法。 據《五雜俎》和《堅集》兩書所載,「十入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後人稱其為「小十八般」。 今天,武術界普便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則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最早是漢武於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整理,篩選出18種類型的兵器:矛、鏜、刀、戈、槊、鞭、鐧、劍、錘、抓、戟、弓、鉞、斧、牌。棍、槍、叉。 到了三國時代,著名的兵器鑒別家呂虔,根據兵器的特點,對漢武帝欽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為九長九短。九長:刀、矛、戟、槊、鏜、鉞、棍、槍、叉;九短:斧、戈、牌、箭、鞭、劍、鐧、錘、抓。 從以上各說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大同小異,形式和內容卻十分豐富。有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雙器械;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殺的擊的、射的、擋的。 可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是古代大師的兵器(約有四百多種)中,在實戰時最常用的一部分。 十八般兵器--鏟 鏟為古兵器,屬薄體闊刃的長兵器。鏟頭似彎月,月牙朝上,裝以長柄,刃與柄呈丁字形。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石鏟,商代鑄有青銅鏟,戰國晚期開始使用鐵鏟,明代出現了月牙鏟,一般刃部成凸弧形,均以銎裝柄。鏟後來演變成武術器械的一種,在民間流傳,僧侶多用鏟,平時可代替扁擔負重,或供開路使用。鏟的種類有月牙鏟,天蓬鏟、蓮花鏟等,其擊法有推、壓、拍、滾、鏟、截、挑等招勢。有童子拜佛、烏龍擺尾、二郎擔山、出山門等。演練時多走身法,風格別致。 十八般兵器--槊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於馬上作戰。在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發現了戰國晚期、東漢早期的槊。

5. 歷史上熱兵器第一次出現是在宋朝嗎

歷史上熱兵器第一次出現確實是在宋朝。

火葯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在軍事上主要用於製作炮彈的填制物。黑火葯最早出現在晚唐,但並沒有應用於軍事領域。知道公元1132年的南宋,軍事家陳規才發明出了世界軍事歷史上最早的火器,並且在南宋開慶元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這也是現代霰彈槍的原型。

這基本就是我的觀點了,引用了網上的一些資料,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前來指正,如果覺得好還希望大家積極點贊喲~

6. 熱兵器的熱兵器發展史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 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以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連珠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步槍,但無需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彈倉存貯彈葯,用手扳動槍機即可重新推彈入膛,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步槍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戰中,土耳其軍隊用3萬支連珠槍快速射擊,使俄軍陣亡逾3萬人。然而真正使連珠槍發揚光大,在槍械中獨領風騷數十年的是德國人保羅·毛瑟。他發明了第一支槍機直動式步槍,成為現代步槍的基礎。毛瑟槍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中國也是最早採用和仿製毛瑟步槍的國家之一。
馬克沁被稱為自動機槍鼻祖,在輕武器領域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索姆河戰役中,德軍運用馬克泌機槍的密集火力,一天內殲滅英軍6萬餘人。馬克沁自動原理的發明,為其它自動武器的研究擴展了思路。
不斷更新的自動步槍
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一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志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國人約翰· 坎特厄斯·加蘭德研製的 M1加蘭德步槍。該槍經歷了30個春秋才被美軍方承認而列裝,成為第一支被列裝的步槍,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卡賓槍,實際上也屬於步槍系列。它的槍管較短,重量較輕,可以說是因騎兵的需要而誕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騎槍或馬槍。
俄國的 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據資料介紹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自動步槍之一。而美國勃朗寧自動步槍的一大功勞,就是在半個世紀後,它啟發了人們發明一種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單兵輕機槍或班用自動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為突擊步槍,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擊步槍。之後,蘇聯 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也脫穎而出,而 AK47步槍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德國的 StG44。 突擊步槍以其火力猛、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備受世界各國青睞。目前世界上採用小口徑突擊步槍的國家已達到90多個,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擊步槍有:美國的柯爾特 M16A2型突擊步槍、俄羅斯的 AN-94突擊步槍、以色列的 TAR-21突擊步槍、比利時的 F2000突擊步槍和南非的 CR21無托突擊步槍等。其中 M16A2型突擊步槍以火力密度大、精確度高聞名遐邇,在確定北約標准彈的武器對比評審中大出風頭,它除裝備美國軍隊外,現已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俄式 AN-94突擊步槍外表採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纖維的後托,使用雙排可卸式30發盒式彈匣,能實現2發點射,有效地增強了彈葯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實施2 發點射時,其射擊精度比 AK74突擊步槍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採用無托的總體布局,而且可以靈活地更換各種不同長度的槍管,實現不同需求,從而自成槍族。 F2000突擊步槍具有單獨的火控系統,據稱它甚至能與美國的理想單兵作戰武器(OICW)一比高低。
總之,步槍的演變從來沒有停止,突擊步槍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單兵戰鬥武器,但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欲完全取代突擊步槍還尚需時日,因有許多關鍵技術要突破。

7. 我國古代的兵器在哪個時間段發展最好,最後為何又落後於別的國家呢

個人認為是在明代之前開始出現火葯兵器以及冷兵器這兩種兵器一起共同使用的階段,正是我們古代的兵器發展的最為繁盛的階段

這一個階段可以仔細的劃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在明初的時候民間已經大規模的用金屬來製作成管狀,之後再將它加工成為射擊類的火器,之後就可以將它運用於實戰。

特別是在製造過程以及製造技術上就開始漸漸的落後於西方,而至於到後來明代中葉的時候,我們還必須要從舶來品質中來提升我們的武器,從中汲取一些新的技能,甚至要靠模仿才能夠使我們的火氣與時俱進,總的來說在明代之後我們的火氣就已經開始落後於其他國家,並且主要要依靠引進國外的技術才能夠繼續發展。

8. 古代兵器演變發展歷史

中國古代兵器,指從史前時期兵器出現時,直到封建社會結束,即清王朝的閉關政策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被帝國主義列強打破,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為止,裝備中國古代軍隊、用於實戰的各類兵器。以火葯開始用於製造兵器為分野,可分為兩大階段。北宋初編成的《武經總要》,是明確記載了火葯兵器的最早史籍,因此北宋正是前後兩個大階段的轉折期,從史前直到北宋是使用冷兵器階段,在其以後是火葯兵器和冷兵器並用的階段。

1.冷兵器階段

在使用冷兵器的階段中,又可以依據主要兵器的質地和工藝特點,區分為三個連續發展的較小的階段,即石器時代的兵器、青銅時代的兵器和鐵器時代的兵器。石器時代實際指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與探討兵器起源相聯系,是冷兵器的萌發階段或原始階段。當時最先進的工藝,是磨製石器,因此原始兵器也以磨製的石兵器為其代表,特別是鉞和鏃,但大量使用的還是由木、骨乃至蚌、角製造的兵器。至於防護裝具,更以藤、木、皮革為主。當時所處的社會發展階段,是原始社會。

青銅時代是冷兵器的發展階段。當時最先進的工藝是青銅冶鑄技術,因此最精銳的兵器以青銅質料的為代表,主要是青銅戈、矛、鉞、鏃,也發現有以青銅鑄造的防護裝具。這時還使用著大量石、骨製造的兵器,防護裝具則主要是皮質的甲胄。當時社會處於奴隸制時期,即夏商周三代,下限可延至戰國。青銅兵器經歷了發生、發展、成熟和衰落四期:發生期約當夏至早商;發展期約當商代;成熟期約當西周至春秋;衰落期約始於戰國,那時鋼鐵兵器已較多地出現於戰爭場合。鐵器時代是冷兵器的成熟階段,最先進的工藝轉為鋼鐵的冶煉,於是鋼鐵兵器逐漸代替了青銅兵器,連防護裝具也以鋼鐵製造的為主。當時社會已進入封建制時期,自戰國秦漢直到北宋,鋼鐵兵器的發展可以區分為四期:發生期約當戰國至秦漢;發展期約當三國兩晉至南北朝;成熟期約當隋唐;衰落期約當北宋,那時火葯兵器已出現在軍隊的兵器裝備之中。

2.火葯兵器和冷兵器並用的階段

這一階段可以分為前後兩期,以明初大規模將金屬管狀射擊火器用於實戰為分野。火器和冷兵器並用階段的前期,又可分為三個連續發展的小期:火葯用於製作兵器,原始管形射擊火器的萌芽,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出現。從明代中葉到清代末年,是火器與冷兵器並用時代的後期。這時元末明初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發展的勢頭停滯下來,製造技術逐漸落後於西方,以至到明代中葉不得不從舶來品中汲取技術,仿製西方的火器,出現了主要靠引進的技術發展火器的局面。

9. 麻煩概述一下中國古代軍事史中冷熱兵器的發展史,不少於800字

中國古代冷兵器向熱武器的轉變一直在進行,起始於宋,明達到巔峰,衰敗於清朝後金野豬皮。

10. 為什麼火葯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兵器發展史上熱兵器的新篇章

火葯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火葯用於軍事行動,從此揭開了古代兵器發展史上熱專兵器的新屬篇章。火葯發明以後,至遲到10世紀時,我國已經開始用火葯來製造熱兵器,包括炸彈、火焰噴射器、葫蘆飛雷、火銃、地雷等。這些武器,在當時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我國古代的冷熱兵器發展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