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揚琴有多少年歷史
揚琴抄在中國已經流傳和演化了四百多年了據史書記載,中世紀以前,中東的亞速、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國家,流行著一種擊弦樂器,名叫薩泰里琴。明朝(1368~1644年),隨著中國和西亞、東亞間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薩泰里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後來逐漸擴散到中國各地。後來經過中國民間藝人的改造,薩泰里琴漸漸演化成為中國的民族樂器——揚琴。清末以來,揚琴用於廣東音樂、江南絲竹、揚州清曲、廣西文場、常德絲弦、四川琴書、河南琴書、山東琴書、榆林小曲等樂種、曲種。
Ⅱ 四川揚琴的歷史源流
揚琴是中國民族器樂中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悅耳,悠揚動聽,藝術表現力非常豐富,尤為適合演奏歡快、活潑的樂曲。它是一種琴身呈梯形的樂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鍵三部分構成。
揚琴雖然是中國民族器樂的一種,但它並不是中國本土樂器,揚琴亦名「洋琴」,顧名思義,是一件外來樂器,但對於其來源也曾有著以下說法:
一是由在「卡龍」沿襲而來。「卡龍」是中國新疆維吾爾族樂器,演奏時將琴平置於桌上,以左手持金屬棒按柔滑弦,右手帶「指甲」撥彈,亦可雙手皆用甲片撥彈,在外形、弦數、音色特點上都與揚琴極為相似。事實上「卡龍」是中亞地區的「嘎龍」演變而來。元史記載,元代征伐克什米爾,在克什米爾得「七十二弦琵琶」這種樂器極有可能就是「卡龍」,可其出現於元代或更早,但是揚琴在中國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廣東一帶,這在時間與地理位置上都相差甚遠,因此,這種說法被採納的很少。
二是由波絲傳入。這是現今被普遍認可的一種說法。據史書記載:揚琴最早源於中歐阿拉伯、波斯地區,當時稱為桑圖爾,後流傳到歐洲、北美洲及大洋洲。有達西瑪、欣巴龍、海克不里等名稱。當時的擊弦工具是木製小槌,音色清脆空曠,而中國最早出現揚琴的時間是在明末。由於明代工業發展,中西文化交流,這樣的樂器傳進來是有可能的。
揚琴在近代,形制上的變化最大。揚琴傳入中國後,最初的形制是兩橋揚琴,(也叫「小揚琴」或「蝴蝶琴」)小揚琴在民間多用在說唱音樂的伴奏上,如:「四川清音」、「四川琴書」、「北京琴書」、「梅花大鼓」等均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雖然揚琴在中國樂器中的歷史可謂最短,但在近代,在形制上的變化可謂最大。
首先,在定弦方面:因為小揚琴只有自然音(即鋼琴上的白鍵),不能轉調,為演奏帶來了很多不便,在1953年,張子銳按照律呂規律橫向相鄰的兩弦為小二度關系,縱向相間的兩弦為大二度關系,繪制出律呂揚琴,這樣就把《呂氏春秋》中律呂理論運用到音樂實踐中。
天津音樂學院的鄭寶恆老師,在推廣律呂揚琴的藝術實踐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正如巴哈用鋼琴作曲、推廣琴藝一樣,鄭先生很快摸索出律呂揚琴的演奏規律,能用同一手法任意移調視譜演奏。他還吸取其它樂器之長,創造了滑抹音新技法,增強了揚琴的表現力。
1958年,鄭寶恆把原來律呂揚琴的長方形共鳴箱,去掉前面兩角不發音的部分,改成半圓形,減輕了重量,音域提高二度。鄭先生始終堅持律呂揚琴教學,將技藝傳授給一代代學生,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天津音樂學院許學東,在畢業音樂會上用律呂揚琴演奏了民樂三重奏《沙海音詩》(鄭寶恆曲);1988年5月,中央音樂學院首屆揚琴碩士生黃河在畢業音樂會上,由管弦樂隊協奏,用律呂揚琴獨奏了《流浪者之歌》等等;這些演出十分成功,律呂揚琴恢弘的氣勢,多變的音色,令聽眾贊嘆不已。後又經過眾多民樂專家的研究,將揚琴改造為四排碼變音揚琴直至今天的401、402揚琴,比如中央音樂學院的桂習禮教授研製的501揚琴,在高音區加進半音調弦法,進一步解決了高低音轉調問題。
揚琴傳入中國後不但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還形成了中國揚琴的四大流派。清末民初,隨著民間傳統器樂的發展,揚琴也被吸收到不同的器樂樂種的演奏形式中去。經過前輩樂師的不斷實踐與積累,揚琴藝術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傳統流派與地方風格,擁有各自優秀的傳統曲目、代表人物、傳承關系與演奏特色,並為本土及各界的群眾所喜愛和承認。其中最有影響的傳統流派是廣東音樂揚琴、江南絲竹揚琴、四川揚琴和東北揚琴。
Ⅲ 揚琴介紹
揚琴是我國民族樂器中譍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樂器.按過去民族樂器分類法,曾把揚琴歸類為彈撥樂器,而現在分為鉉鳴樂器類的擊鉉樂器.揚琴有著兩千多年悠久的歷史."揚琴的前身是春秋站國時期的茿"(<樂器科技>1977年2月).據<史記>記載:"高漸離擊茿,荊軻和歌於市中"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在<高祖紀>中有:"酒酣\高祖擊茿."<北堂書鈔>記載:"茿十二,還沛擊茿,大會擊茿,擊茿飲燕市." 揚琴曾作為許多地方戲\曲藝的伴奏樂器,現在除仍然在許多地方戲\曲藝伴奏樂隊中廣泛使用外,還以多種表演形式如獨奏,重奏,協奏等出現在舞台上,特別是近幾十年來,經許多音樂工作者的不斷努力揚琴的表現力越來越豐富,在樂隊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論什麽樣規模的民族樂隊,都離不開輿揚琴的組合. 關於"茿"的形狀結構據譍邵注:"狀似瑟而大頭,按鉉,以竹擊之,故名曰茿.按茿鉉數未審,有五鉉,十三鉉,二十一鉉三說.""茿者,其形如扇,木製之,張有鉉,用竹製小槌打擊成聲"又據<太平衘覽>:"茿曰,茿者形如頸琴,施十三鉉,項細肩圜,品聲按柱鼓法以左手扼之,右手以竹尺.隨調音律,唐代編入雅樂也." 有大量的史料記載,揚琴源於西元前403年至前221年的春秋戰國時代,後經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至今,代代相傳.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現在的式樣. 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我國的揚琴傳入歐洲,十四世紀在歐洲流行,很多人說"揚琴"就是"洋琴"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是缺乏依據的!揚琴,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民族樂器!
http://www.40ok.com/yy/Article/yyzx/200507/987.html
Ⅳ 恩施揚琴的歷史源流
恩施揚琴,亦稱恩施絲弦。流播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咸豐、利川、來鳳、宣恩等縣,但發於何地,源於何時,無文字可考,藝人眾說紛紜。一說是清光緒年間,有一位來自四川、人稱張先生的藝人,曾在恩施縣城組班傳藝,遂將揚琴傳入恩施。一說是著名藝人詹子范之父,光緒年間曾任貴州遵義知府,因喜愛琴棋書畫,故從黔帶回揚琴。
他將其技藝傳給詹子范,後又由詹子范在恩施組班傳授,並與張姓藝人合班演唱,方使揚琴在恩施傳播開來。一說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弘歷南巡,在揚州舉行琴音集會,看中揚琴高節、優雅,遂將揚琴帶回宮廷。同治五年(1866年),四川候補通判秦雲龍(咸豐丁寨人)進京,納歌女康氏為妾,由康氏將揚琴帶入四川。同治十年(1871年),秦雲龍夫人劉氏回鄉,又將揚琴帶回咸豐。於是揚琴便由丁寨流傳開來。
揚琴傳入恩施地區之後,一些愛好者曾先後在恩施、咸豐、利川、來鳳、宣恩等縣建立過琴社。他們組織「堂會」(又叫「轉轉會」),定期在會友家中演唱,鄭簫齋、陸建秋、金如齋、鄧鼎卿、簡培生等人,先後到利川、宣恩與當地的揚琴愛好者交流琴藝,利川、來鳳的揚琴愛好者朱雲程、傅雲清等人也先後到恩施的揚琴愛好者劉楚南、朱和安、王思古等人家中以琴會知音,參加他們的演唱活動。恩施縣遂逐漸成為揚琴的演唱活動中心。
揚琴傳入咸豐之後,先後在秦氏家族內演唱,後擴大到至親好友,繼而又由至親好友擴展到丁寨堰塘灣秦家、青崗樹鄧家、土地坪游家、尖山混水盪覃家、城關「中和堂」葯鋪劉家。1930年,咸豐的琴友曾於八月十五日在高山古廟舉行「琴會」,命名為「伯牙會」,以後定期在中秋節相邀演唱。
1920年,有一位名叫楊志清的藝人,身背月琴,從恩施來到利川,他善唱揚琴中的「越調」,能自彈自唱許多揚琴傳統唱段,一人可唱全本《水漫金山》。他在縣城偶遇知音葉松普,並受到了利川揚琴愛好者祝華封、郭愛里、徐世成等人的高度贊賞,強留其在利川傳授揚琴技藝,由此促進了利川的揚琴演唱活動。爾後,揚琴又由利川城傳到了汪營鄉。1936年,利川揚琴愛好者曾先後成立過「國樂研究社」、「壽生會」等業余組織。
1935年左右,來鳳的揚琴演唱活動,也頗興盛。1945年,揚琴愛好者成立過「絲弦社」,曾演唱《伯牙辭琴》、《水漫金山》、《三難新郎》等曲目。為紀念鍾子期、俞伯牙,來鳳揚琴愛好者亦定期在八月十五中秋節,聚會演唱揚琴。與來鳳毗鄰的宣恩沙道溝,揚琴的演唱活動也十分活躍,琴友們經常相邀演唱。
揚琴的演唱者多為文人學士,行商坐賈,一向以高雅自喻,因此,揚琴在歷史上從沒有形成過職業班社,也沒有以此作為謀生手段的職業藝人。不「鬧堂子」,不坐茶館,不公開演唱。揚琴的演唱活動,多限於至親好友以及同街共井的知音、琴友之間,故揚琴愛好者有「曲唱五更雞,非友不玩琴」之說。
揚琴是恩施揚琴演唱的主要樂器,居各伴奏樂器之首,藝人稱操揚琴者謂「坐統子」,有指揮諸樂器之意。碗琴(由桐樹疙瘩挖空而成,音色介於板胡與高胡之間)則是顯示其風格色彩的特性樂器。三弦、月琴、二胡、京胡、鼓(由竹節製成)、尺(即簡板)同為伴奏樂器,與揚琴合稱為「八音」。
演唱時,樂器伴奏不嚴格隨腔,均採取你繁我簡、你簡我繁的方法。唱時點奏,過門重奏;鼓、尺除嚴格按板、眼演奏外,還根據不同情節、情緒的需要,按輕、重、緩、疾隨腔敲擊。
Ⅳ 揚琴的歷史起源及簡介
揚琴是明朝末期由波斯傳入,最初是為曲藝伴奏,並形成多種流派。
據史籍記載,中版世紀以前,在中權東的亞述、波斯等國,流行著一種桑圖爾琴。它有梯形或長方形的琴箱,面板上張以幾十條鋼弦,在弦的2/3處支有條馬,使每條弦發出五度關系的兩個音。這種桑圖爾琴,至今仍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中亞和印度等國流傳。
明末,隨著我國和西亞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揚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後逐漸擴及到閩、浙、江淮和中原地區,加入到為說唱音樂和地方戲曲伴奏的行列。各地琴書多以揚琴作為主要伴奏樂器,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安徽琴書、廣西文場、貴州文琴、四川揚琴和雲南揚琴等。在粵劇、潮劇、漢劇、閩劇、越劇和滬劇等地方戲曲音樂中,也都用揚琴作為伴奏樂器。
Ⅵ 揚琴的歷史
據史書記載,中世紀以前,亞述、波斯等古代中東國家,流行著一種揚琴,名叫桑圖爾琴。明朝(1368~1644年),隨著中國和西亞、東亞間日趨密切的友好往來,桑圖爾琴由波斯經海路傳入我國,最初只流行在廣東一帶,後來逐漸擴散到中國各地。後來經過中國民間藝人的改造,桑圖爾琴漸漸演化成為中國揚琴。清末以來,揚琴用於廣東音樂、江南絲竹、揚州清曲、廣西文場、常德絲弦、四川琴書、河南琴書、山東琴書、榆林小曲等樂種、曲種。
傳統揚琴,框架用色木、樺木或榆木製,上蒙白松或桐木面板,下蒙膠合板,音箱呈蝴蝶形或扁梯形。長90~97厘米、寬32~41厘米、高5.7~7厘米。左側琴頭設拴弦鉤釘,右側琴頭置弦軸。面板上開兩個圓形音孔,並鑲骨雕音窗為飾。上置兩個用竹、紅木或牛角制、呈峰谷狀條形琴碼,左為高音碼,右為低音碼,峰部用以支弦,谷部有另一碼上的琴弦通過。面板兩側設紅木製直線或鋸齒形長條山口,用以架弦。音箱內對應面板琴碼部位膠有音梁,音樑上開四或五個圓形風眼,以使音波對流。張鋼絲弦,高音用鋼弦,低音用纏弦。琴竹又稱琴箭、琴簽,為兩支有彈性的竹製小棰。常用揚琴有八音(實發二十四音)、十音(實發三十音)、十二音(實發三十六音)三種。又稱雙八型、雙十型、雙十二型。音域分別為:八音f1—c2,十音d1—d3,十二音c—e3。
揚琴在中國已經流傳和演化了四百多年了。在這期間,中國的樂器製作家研製出了不少揚琴的新品種,比如像高低音揚琴、轉調揚琴、箏揚琴和電聲揚琴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電聲揚琴,這種電聲揚琴由琴體、拾音器、放大器和音箱組成,當琴弦振動的時候,聲音波通過拾音器轉變為電訊號,然後經過放大器美化音色之後,由揚聲器發出。電聲揚琴既能伴奏又能獨奏,因此,從它問世以來,一直受到揚琴演奏家們的好評。
演奏時,琴置於架上,左右手各執一琴竹分別敲擊在條碼兩側的弦上。竹法(即演奏技巧)有單音、左、右彈輪、雙音(和弦)、輪音(密竹)、反竹、襯音、頓音、琶音、撥弦、上下滑音、泛音等。擅長演奏輕快、活潑的曲調。傳統樂曲有《林沖夜奔》、《蘇武牧羊》、《映山紅》、《離騷》、《將軍令》、《采紅菱》等。
Ⅶ 關於歐洲揚琴歷史的知識有哪些
歐洲揚琴體系,包括所有歐洲國家和從前歐洲殖民地的北美洲及大洋洲在內。揚琴的名稱主要有德西馬Dulcimer、欣巴羅Cimbalom、薩泰里Psaltery、海克布里Ha-ckbrett等。德西馬的名稱主要通用於英語國家,來自希臘文和拉丁文。公元一一三九年在土耳其拜占庭的一本象牙雕刻書的封面上就有德西馬的記載,這是至今發現的德西馬最早的圖片。德西馬的前身,是最早流傳在亞洲用撥指或羽管撥弦而發音的薩泰里琴。中世紀時這種琴由朝聖者和十字軍帶回歐洲,一路是從阿拉伯到北非,再至西班牙又向歐洲南部流行;另一路是從阿拉伯向土耳其和歐洲東北部流傳。就在土耳其拜占庭人們將原來撥弦改變為手持木槌擊弦的發音方式,琴體演變為梯形箱,德西馬這一擊弦樂器在十二、十三世紀始成揚琴之定型,向歐洲各國傳布。薩泰里來自希臘文,意為「撥彈」,既指撥彈的箱形樂器,也指槌擊的梯形揚琴,名稱具有復雜的多意現象並用於西歐國家。海克布里是德語國家對揚琴的稱謂,除德國外還用於瑞典、丹奏、瑞士語等。欣巴羅主要通用於東歐國家,來自希臘文,專指敲擊樂器。匈牙利稱Cimbalom、羅馬尼亞稱Tamba1、波蘭稱Cymbaly、白俄羅斯稱Tsimbali、烏克蘭稱Tsymbaly、拉脫維亞稱Cimbole、立陶宛稱Cimboli、捷克稱Cymboli。相似的名稱還有義大利Cemballo、法國稱Tympanon、西班牙稱Timpanon等。以上所述名稱都來源於希臘文Kymbalon的變體。歐洲揚琴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文藝復興時期起,上至宮廷,下至平民,揚琴一直流行於歐洲社會各個階層而成為一件時髦樂器。十八世紀以來,歐洲的城鎮流行一批「吉普賽樂隊」,這種樂隊由兩個小提琴,一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有的還加木管,揚琴在樂隊中時而領奏旋律,時而配奏和聲,並加以輔助音、經過音和八度低音,使整個樂隊流動和諧,揚琴成為這種樂隊的核心。它是東歐最流行的民間樂隊組合形式,促進了東歐揚琴的發展。當時匈牙利被奧地利吞並,奧女皇瑪利亞·特妮莎擁有一個吉普賽樂隊,常在宮廷音樂會表演。吉普賽人能歌善舞,熱情豪爽而帶野味,直接對匈牙利民族音樂的發展起了催化作用。在古典樂派時期,歐洲揚琴出現崛起和興盛的景象,開始創作了一些揚琴奏鳴曲、協奏曲及重奏曲。十九世紀,隨著歐洲音樂史巨大變革的到來,以樂器製作改革為先行,作曲家的專業創作為主導,深植於民間為基礎,迎來了歐洲揚琴的現代復興。李斯特首先在《第六號匈牙利狂想曲》的管弦樂中採用了改革的「音樂會大揚琴」;科達伊在交響組曲《哈利—亞諾什》,巴托克為小提琴與樂隊而作的《第一號狂想曲》中配寫了重要的揚琴聲部;斯特拉文斯基不僅喜歡演奏揚琴,還至少在他的三首作品中寫進了揚琴聲部。近半個世紀來,歐洲不少作曲家在歌劇音樂和管弦樂作品中使用了揚琴,如《仲夏夜之夢》、《哈姆雷特》、《第四交響曲》等;東歐的很多現代作曲家相繼創作了一批揚琴獨奏、重奏和協奏作品,如捷克哈巴的《揚琴組曲》、匈牙利喬治·蘭奇的《小協奏曲》、彼特羅維斯的《夜曲》和《拉格泰姆樂章》、卡洛伊的五首揚琴曲和拉席洛的《第三號奏鳴曲》等。涌現了一批現代著名揚琴演奏家如匈牙利的拉奇、福碧、羅馬尼亞的達版而、捷克的唐利納、西德的查普夫、奧地利的弗里茨、瑞士的斯科特等。在美國也出現過揚琴流行的全盛期,自一九二四年起,亨利福特的美國早期室內樂隊,由揚琴、小提琴、低音提琴或大號組成,定期在電台播音,發行了大量唱片。歐美各國還舉行各種揚琴音樂節的會演及娛樂活動,揚琴音樂至今仍在民間廣泛流傳並得到興旺發展。歐洲產業**推動了科學文化的發展,也為樂器工業的發展和揚琴的設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條件。十八世紀以來,歐洲揚琴為擴大琴體、增加音域與音量、擴充音位半音化而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種改革揚琴是盤塔林·海本斯特里設計製造的。一七零四年,盤塔林將此改革揚琴呈獻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國王甚為喜歡,特別頒布指令,命名為「盤塔林」揚琴,它非常成功地迎合了宮廷音樂的風格,揚琴的製造者於一七一四年被命名為「盤塔林手」而召進德累斯頓宮廷。十八世紀後半葉,海本斯特里的高足諾埃爾萊及一些「盤塔林」高手先後在歐洲各國舉行音樂會演出受到歡迎。十九世紀歐美國家已有一些工廠開始成批生產揚琴,樂器改革也在不斷進行。一八七四年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斯科達」家族設計製造出第一台「音樂會大揚琴」。它的特點是琴體大、音色厚、音域寬(包括全部半音的四個八度)、能任意轉調、設置由踏板控制的制音器。這種揚琴就是欣巴羅,它的改革比較完善,受到廣泛歡迎好評,逐漸在歐洲各國流傳推廣,它為歐洲揚琴藝術的現代復興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和催化作用。歐洲揚琴採用十二平均律,琴馬兩側為五度音程關系;美國揚琴有以四度音程關系定弦;擊弦工具常用較硬的木槌為主,槌身為彈性,槌頭常墊貼較厚的氈子;琴槌也有用藤製或鋼質的。歐洲揚琴主要用於民間歌舞伴奏和民間樂隊合奏,由於其深厚的民間基礎,樂器的改革完善和作曲家的專門創作,歐洲揚琴呈現了現代復興和發展,成為具有獨特品格的獨奏樂器,全面地擔任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重奏及獨奏等多種表演形式,並在歐洲、北美及大洋洲很多國家廣泛流行。特別是歐洲音樂會大揚琴發音渾厚恢宏,擅長華彩潤飾,演技熟情豪放,具有濃烈的歐洲音樂風格特徵。
Ⅷ 請問揚琴起源於哪個國家年代是什麼時候
揚琴起源
http://news.huain.com/html/2005.06.13/news_154219.html
一直有一種說法:揚琴起源於波斯、亞述等古國,是朝聖者和十字軍帶到歐洲的。上述古國的確是多種彈撥樂器的發源地,起到今天仍是彈撥樂器流傳最廣、使用最多的地區,說揚琴發源於此不是沒有理由的。………………
中國現代揚琴起源發展史
http://ent.sina.com.cn/y/2005-04-27/1657713154.html
中國傳統揚琴起源為外來「洋琴「,那麼中國現代揚琴的出現完全出自中國人獨創的,它的發明人是中國公認揚琴大師、民族樂器改革家楊竟明先生,他生前總想以其揚姓為中國揚琴冠名,這正如中國的「阮「是用創制人阮鹹的姓定名一樣,因為揚竟明老師發明的揚琴一直到現在,全國廠有及使用者均用其發明原理製做的琴,海內外的演奏家是受益者,全國的樂器廠家是受益者,音樂院校是受益者,所以我建議樂器領導部門應予正式考慮冠名,曾尋先生在楊竟明先生藝術成就譙會上建議取名為志式401型揚琴A、B、C……型號,這是對發明人的尊重和紀念,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是中國人非常引為自豪的事。…………
Ⅸ 揚琴發源於哪裡
揚琴起源 http://news.huain.com/html/2005.06.13/news_154219.html 一直有一種說法:揚琴起源於波斯、亞述等古國,是朝聖者和十字軍帶到歐洲的。上述古國的確是多種彈撥樂器的發源地,起到今天仍是彈撥樂器流傳最廣、使用最多的地區,說揚琴發源於此不是沒有理由的。……………… 中國現代揚琴起源發展史 http://ent.sina.com.cn/y/2005-04-27/1657713154.html 中國傳統揚琴起源為外來「洋琴「,那麼中國現代揚琴的出現完全出自中國人獨創的,它的發明人是中國公認揚琴大師、民族樂器改革家楊竟明先生,他生前總想以其揚姓為中國揚琴冠名,這正如中國的「阮「是用創制人阮鹹的姓定名一樣,因為揚竟明老師發明的揚琴一直到現在,全國廠有及使用者均用其發明原理製做的琴,海內外的演奏家是受益者,全國的樂器廠家是受益者,音樂院校是受益者,所以我建議樂器領導部門應予正式考慮冠名,曾尋先生在楊竟明先生藝術成就譙會上建議取名為志式401型揚琴A、B、C……型號,這是對發明人的尊重和紀念,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是中國人非常引為自豪的事。…………
Ⅹ 揚琴經歷了哪些發展歷程
揚琴傳入恩施地區之後,一些愛好者曾先後在恩施、咸豐、利川、來鳳、宣恩等縣建立過琴社。他們組織「堂會」(又叫「轉轉會」),定期在會友家中演唱,鄭簫齋、陸建秋、金如齋、鄧鼎卿、簡培生等人,先後到利川、宣恩與當地的揚琴愛好者交流琴藝,利川、來鳳的揚琴愛好者朱雲程、傅雲清等人也先後到恩施的揚琴愛好者劉楚南、朱和安、王思古等人家中以琴會知音,參加他們的演唱活動。恩施縣遂逐漸成為揚琴的演唱活動中心。
揚琴傳入咸豐之後,先後在秦氏家族內演唱,後擴大到至親好友,繼而又由至親好友擴展到丁寨堰塘灣秦家、青崗樹鄧家、土地坪游家、尖山混水盪覃家、城關「中和堂」葯鋪劉家。1930年,咸豐的琴友曾於八月十五日在高山古廟舉行「琴會」,命名為「伯牙會」,以後定期在中秋節相邀演唱。
1920年,有一位名叫楊志清的藝人,身背月琴,從恩施來到利川,他善唱揚琴中的「越調」,能自彈自唱許多揚琴傳統唱段,一人可唱全本《水漫金山》。他在縣城偶遇知音葉松普,並受到了利川揚琴愛好者祝華封、郭愛里、徐世成等人的高度贊賞,強留其在利川傳授揚琴技藝,由此促進了利川的揚琴演唱活動。爾後,揚琴又由利川城傳到了汪營鄉。1936年,利川揚琴愛好者曾先後成立過「國樂研究社」、「壽生會」等業余組織。
1935年左右,來鳳的揚琴演唱活動,也頗興盛。1945年,揚琴愛好者成立過「絲弦社」,曾演唱《伯牙辭琴》、《水漫金山》、《三難新郎》等曲目。為紀念鍾子期、俞伯牙,來鳳揚琴愛好者亦定期在八月十五中秋節,聚會演唱揚琴。與來鳳毗鄰的宣恩沙道溝,揚琴的演唱活動也十分活躍,琴友們經常相邀演唱。
揚琴的演唱者多為文人學士,行商坐賈,一向以高雅自喻,因此,揚琴在歷史上從沒有形成過職業班社,也沒有以此作為謀生手段的職業藝人。不「鬧堂子」,不坐茶館,不公開演唱。揚琴的演唱活動,多限於至親好友以及同街共井的知音、琴友之間,故揚琴愛好者有「曲唱五更雞,非友不玩琴」之說。
揚琴是恩施揚琴演唱的主要樂器,居各伴奏樂器之首,藝人稱操揚琴者謂「坐統子」,有指揮諸樂器之意。碗琴(由桐樹疙瘩挖空而成,音色介於板胡與高胡之間)則是顯示其風格色彩的特性樂器。三弦、月琴、二胡、京胡、鼓(由竹節製成)、尺(即簡板)同為伴奏樂器,與揚琴合稱為「八音」。
演唱時,樂器伴奏不嚴格隨腔,均採取你繁我簡、你簡我繁的方法。唱時點奏,過門重奏;鼓、尺除嚴格按板、眼演奏外,還根據不同情節、情緒的需要,按輕、重、緩、疾隨腔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