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版面設計的發展歷史

版面設計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09:38:49

⑴ 學習世界平面設計發展史對現代版式設計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

波普運動
波普設計運動是個形式主義的設計風潮,它產生的背景與戰後日益形成的西方豐裕社會、青少年消費市場、反叛立場,特別是對現代主義設計和國際主義設計的反感有密切關系。最集中反映波普設計風格的是英國。英國的波普運動是為了其改變設計落後的地位,而又避開現代主義階段的一條捷徑,它的思想根源還是從美國大眾文化中來的。設計家為了適應這種心理需求而設計與當時主流的國際主義風格、理性主義、減少主義設計特徵背道而馳的新產品。主要在產品、服裝、平面三個方面開始突破,以服裝最突出。20世紀60年代中期,傢具設計也出現了波普風格,代表有穆多什和特倫斯•科蘭的「哈比塔特」。波普運動追求新穎、古怪、新奇的宗旨缺乏社會文化的堅實依據,60年代中期以來波普運動尋求新奇的設計動機已力不從心,開始在歷史風格中找尋借鑒(主要是維多利亞風格和工藝美術風格)。一個以反傳統為核心的運動成了歷史的大雜燴。這場運動只在形式主義中進行探索,並沒有更加深層的意識形態依據。所以本身形式的不斷改變使它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設計運動。
※設計倫理觀念
由美國設計理論家巴巴納克提出。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為眼前的功能、形式目的服務的,設計更主要的意義在於設計本身具有形成社會體系的因素。因此設計的考慮也必須包括對於社會短期和長期因素的內容。從當代設計倫理觀看,還要考慮第三世界人民、以及生態平衡、自然資源等目的。這種理論推動了設計觀念的發展。
※國際主義
現代主義經過在美國的發展成為戰後的國際主義風格。這種風格特別是在六七十年代以來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影響了世界各國的設計。國際主義首先在建築設計上得到確立。米斯的西格萊姆大廈,龐蒂的佩萊利大廈成為國際主義建築的典範。現代主義被稱為國際風格的開端是約翰遜認為威森霍夫現代住宅建築展的風格會成為國際流行的建築風格,而稱這種理性、冷漠的風格為國際風格。國際主義設計具有形式簡單、反裝飾性、系統化等特點,設計方式上受少則多原則影響較深,50年代下半期發展為形式上的減少主義特徵。瑞士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馬克斯•比爾)、烏爾姆-布勞恩體系的產品設計(蘭姆斯)都是其影響下的產物。根源上看美國的國際主義與戰前歐洲的現代主義運動是同源的,是包豪斯領導人來到美國後結合美國事跡發展出的新的現代主義。但意識形態上看二者卻有很大差異。現代主義具有強烈的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色彩,是典型的知識分子理想主義運動,是將設計為上層權貴服務扭轉為為大眾服務的一種手段,這種探索是進步的。設計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是第一位的。這種以形式為結果而不是為中心的立場,是現代主義運動的初衷。到美國以後少則多的米斯主義受到歡迎,鋼筋混凝土預製件結構和玻璃幕牆結構得到協調的混合,成為國際主義的標准面貌。形式已具有象徵性力量,成為第一性的,而社會性、大眾性則逐步被拋棄。原本的民主色彩變為一種單純的商業風格,變成了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義追求。目的性消失,形式追求成為中心是國際主義的核心。米斯是這個風格集大成者。80年代以後國際主義開始衰退,簡單理性、缺乏人情味、風格單一、漠視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滿是國際主義式微的主要原因。
※人體工程學的發展
人體工程學,又稱人機工程學、人機工學,是本世紀除發展起來的一門獨立的學科,它的宗旨是研究人與人造產品之間的協調關系,為設計提供依據。為設計提出人---機關系依據的有兩門學科:人機工學和心理學,特別是消費心理學。人體工程學在60 、70 年代有相當顯著的發展,對於設計的起步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人體工程學的中心是解決人機之間關系的問題,其中包括:
1〉人造的產品、設備、設施、環境的設計與創造;
2〉對於人類工作和活動過程的設計;
3〉對於服務的設計;
4〉對人類使用的產品和服務的合適程度的評估。
人體工程學的目的是以下兩個方面:
1〉提高人類工作和活動的效應和效率;
2〉保證和提高人類追求的某些價值,比如衛生、安全、滿足等等。
20世紀人體工程學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它的服務對象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手工產品,而更多的與大工業化的產品密切關聯,現代工業的復雜性,是以前完全靠設計師的感覺、靠經驗積累的人體工程方式完全落伍,無法適應新的設計需求,因此,是工業化迫使這個學科形成。工業化時代的人體工程學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的發展:
1〉機械時代(1750---1890)這個時期的設計主要是簡單的為尋找符合使用者的尺度的設計細節,即在設計上注意與人體配合的長短、寬窄、大小尺寸,但是,對於真正的適應性、特別是效率性、安全性,則還沒有適當的考慮。因此,這個階段可以說還沒有真正的發展出人體工程學。
2〉技術革命時期(1870---1945)自從1870年前後開始,由於工業技術發展,進入了技術革命階段,這個時期主要的特徵是能源的廣泛採用稱為能源革命時期。新能源的使用使第一階段單純考慮人體尺寸的方式顯現出不足,人機關系在設計上顯得日益重要。兩次世界大戰是人體工程學發展的重要因素。戰爭中新武器的研製使設計中功能、效率和使用方面等問題開始被關注。適應人的設計是人體工程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重大發展,重點已經不僅僅是尺度適合,而是如何全面符合人的需求。一戰後人體工程學有了新的進步,工程技術人員開始將研究的重點轉移到如何在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發展出適合人的需求的設計上來,開始關注人在工作中的適應性。二戰後人體工程學研究變得更加復雜。新的設計開始從以前的為適應人的設計轉移到為工作的人的設計上。這是人體工程學的一個新的重大進步。
3〉為人的思維的設計階段(1945---)自從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世界各國逐漸進入高速度的經濟發展階段從技術角度來說,第一和第二階段都是為了擴展人的肌肉力量設計的,而戰後的人體工程學將研究方向轉到擴大人的思維力量方面,使設計能夠支持、解放、擴展人的腦力勞動。戰後人體工程學的一個重點發展是從比較集中為軍事裝備設計服務轉入為民用設備、為生產服務,它開始進入製造業、通訊業和運輸業,為提高這些范疇的效率、安全、准確水平而得到發展。隨著自動化的發展,控制系統的復雜化,如何設計出更加具有效率、更加准確的儀表盤,包括顯示設備和按鈕設備,越來越為設計界關注。這是人體工程學的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戰後初期階段稱為按鈕時期,目的在於使控制系統更加准確、無誤、反應快捷。人體工程學的研究在70年代達到高潮,70年代是人體工程學泛濫誇大的階段,也是人體工程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得到理論實踐上的完善化的階段。
※西方當代設計發展趨勢
現代設計在90年代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工業設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消減內部研究機構,而廣泛採用社會專業合作,同時開始要求設計公司必須考慮產品的各方面因素。90年代以來此變化更加明顯,市場研究、設計效果追蹤、人體工學等都成為設計公司的新課題。另外對全球活動能力的要求也成為設計公司一個改變的刺激因素。
※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現代設計
※日本現代設計的發展
※義大利的現代設計
※英國和法國的現代設計
※德國現代設計的發展
※荷蘭的現代設計發展情況
※西班牙現代設計
※瑞士的現代設計
※美國的現代設計
※國際主義設計運動的衰退
※後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採用同一的、單調的設計對待不同的設計問題,以簡單的中性方式來應付復雜的設計要求,忽視了人的要求、審美價值以及傳統的影響;另外人們開始重視設計責任,要求保護有限的資源,因此國際主義造成了廣泛的不滿,促成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的以改變國際主義設計的單調形式為中心的後現代主義設計運動。日本山崎賓設計的「普魯蒂—艾戈」被炸毀,可以說是現代主義結束後現代主義興起的重要標志之一。它也是從建築上發展起來的,雖然後現代主義設計的風格繁雜,但從文化現象比較仍然宗旨一致。強調以歷史風格為借鑒,採用折衷手法達到表面強烈的裝飾效果,具有娛樂性和裝飾細節的含糊性。1980年威尼斯雙年展上格里夫斯和斯特林展出了後現代藝術的典型建築,其風格被稱為後現代古典主義,這是後現代主義出現的最早風格。從意識形態看設計上的後現代主義是對於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的一種裝飾性發展,其中心是反對米斯的「少則多」減少主義風格,主張以裝飾手法來達到視覺上的豐富,提倡滿足心裡要求,而不僅僅是單調的功能主義中心。設計上的後現代主義大量採用各種歷史的裝飾,開創了新裝飾主義的新階段。雖然後現代主義在70年代來勢洶洶,但他的內容卻是很脆弱的,這種脆弱性首先體現在它的思想基礎上。後現代主義設計充滿了對於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的挑戰,但這種挑戰都處在設計的風格和形式上,而沒有能夠涉及到現代主義的思想核心。後現代主義設計的最大弱點在於它把現代主義當作一個藝術運動來看待,而沒有考慮現代主義所具有的民主性、大眾性、工業化。因此後現代主義是對於現代主義的形式內容的批判,而不是對其思想的挑戰。它缺乏明確的藝術形態宗旨而成為一種文化上的自由放任的設計風格,其薄弱的思想性和形式主義的性格特徵是它根本不可能取代現代主義設計。後現代主義的重要人物有溫圖利、穆爾、斯坦恩、格里夫斯等。後現代主義設計雖然發展迅速,但隨著形式的反復運用,很快就產生了社會和設計家本身對於這些符號性形式的厭倦,導致了後現代主義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式微。
※後現代主義的建築
後現代主義是從建築設計開始的,70年代建築上出現了對現代主義的挑戰,最早在建築上提出比較明確的後現代主義主張的首推溫圖利。在他思想影響下產生了紐約五人。這批人到70年代後逐漸分化,追隨解構主義、新現代主義等不同的風格。對於後現代建築的分類,不同的理論家有不同的見解。斯坦恩的理論分為:1、冷嘲熱諷的古典主義。常採用大量古典的、歷史的裝飾符號、細節來達到豐富的效果,充滿了冷嘲熱諷意味。代表作穆爾的義大利廣場。2、潛伏的古典主義。採用傳統風格為動機,往往半現代主義半傳統,無冷嘲熱諷的動機,具有強烈的歷史復古特色。代表作塔夫特事務所的河灣鄉村俱樂部3、原教旨古典主義。強調必須將建築與傳統城市規劃結合一體,以古典比例達到現代與傳統的和諧。代表作羅西的卡洛•費利斯劇院。4、規范的古典主義。主張在建築設計的各個方面進行復古。代表作有泰利在英國設計的住宅。5、現代傳統主義。與冷嘲熱諷古典主義無明顯區別,只是裝飾細節更奢華、艷俗。而詹克斯的理論則分為:1、基本的古典主義。2、復興的古典主義。3、都市的古典主義。4、折衷的古典主義。但這種分法並不準確。

⑵ 平面設計的起源是什麼

平面設計的歷史從古老的拉斯考克山洞(Lascaux)開始,橫跨到現代銀座的眩目霓虹燈。在這段長遠的歷史中,以及二十世紀視覺傳達的快速發展過程里,廣告藝術、平面設計和美術之間偶爾會有界限模糊的情況。但這些項目彼此都共享同樣的要素、理論、原則、應用方式和語言,有時候也分享相同的服務對象。在廣告藝術中,最終的目標是要銷售產品和服務。在視覺設計里,「重點是要將各種資訊整理成序,將不同的想法結合,表達並感受記錄人類經驗的人造物品」。
1、早期
可追溯至西元前一萬四千年左右的拉斯考克山洞(Lascaux)壁畫,以及在西元前三至四百萬年誕生的書寫語言,兩者都是平面設計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對其他以平面設計為基礎的相關領域來說也非常重要。
凱爾經(Book of Kells)是早期平面設計的範例之一。這是一本有著華麗裝飾文字的聖經福音手抄本,約在西元800年由凱爾特修士所製作。
2、印刷發明
在中國唐朝(618年-906年)年間,雕刻過的木板被用來印製圖案於紡織品上,隨後也用於印製佛教經典。在868年所印製的佛經是所知最早的印刷書籍。到了宋朝(960年-1279年),由於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卷軸和書本能夠方便的印製更多文字,因此讓書籍廣泛的普及。
1450年,古騰堡的活字印刷術讓書籍在歐洲地區開始廣泛普及。阿圖斯·曼紐修斯(Als Manutius)發展出的書籍結構成為西方出版設計的基礎。這個年代的平面設計被稱為人文主義(Humanist)或舊式風格(Old Style)。
3、轉折發展
在十九世紀晚期的歐洲,特別是英國,開始將平面設計從美術(fine art)領域中分割出來。皮特·蒙德里安被譽為平面設計之父。他是一位藝術家,但他在格子(grids)上的使用啟發了今天廣告、印刷和網頁版面所使用的現代格線系統(modern grid system)。

⑶ 版式設計發展過程

哈哈 你是不是要寫論文啊
網上一般找不到的

有的需要花錢

要麼就買本書

⑷ 平面設計發展史每個發展階段的特點是什麼

20世紀的藝術主要經歷了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主要以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內主義、超現實主義,裝容飾主義為代表,其特點是對版面構成的形式要素進行了分析組合及對理性規律的探索。
第二個時期以一戰後興起的俄國構成主義、荷蘭風格派、德國包豪斯三個重要的設計運動為代表。其特點是強調平面設計中的科學化,理性化,功能化、減少主義和幾何化,對藝術設計的觀念和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個時期為二戰後50年代至70年代的國際主義主導設計風格,其特點是高度的功能化,標准化,系統化,其反裝飾的排版風格,簡明扼要的視覺形式,有利於國際化的視覺傳達功能。

第四個時期為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後現代主義平面設計表現形式以及電腦網路多元化媒體傳達。其特點是在思想體繫上全面否定與反諷傳統的一切文明,主張強調自我感受,他們對人類自古典文明以來的傳統藝術進行了全面的、革命的、徹底的改革,完全改變了視覺藝術的內容、形式和服務對象。

⑸ 中國版面設計歷史和西方版面設計的歷史

編排設計在西方的發展

二十世紀以來,歐洲、美國、德國、日本的版式設計蓬勃發展。自十九世紀英國工業革命運動時期版式設計的中心人物威廉姆·莫里斯為開端,從他所開始極力推崇展示版式設計之美的生活與藝術相融合的設計原則,到表現人類內心情感的德國表現主義版式設計;從二十世紀初追求機械動力主義和速度感的義大利未來派版式設計風格到在俄羅斯興起的具有革新意義並成為現代版式藝術起點的構成主義運動;從強調編輯、排版理性化的包豪斯理念到潛意識關注周圍世界的超現實主義設計風格;從流行於法國藝術大師們獨行其道的新藝術運動到將版式設計原有形式的解體,注入動感的物化新形態版式的創造;從動盪的六十年代歐美的設計加以最具創造性的語言關注現實生活的大事件、強化內容要素的波譜藝術到進入極限抽象意境的版式設計的流行,現代版式設計不僅是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大量信息,也可提供品味、欣賞、收藏,是具有獨立文化藝術價值的實體存在。

編排設計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的版式設計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世界所贊嘆。自「五四」運動以來,日本、西歐的裝飾和版式設計被引進國門,使中國在原有悠久的版式設計藝術的基礎上更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新的以商業和文化內容方面為主體的版式設計有了很快的發展,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設計作品,它們從更廣泛的角度體現出作者對中國豐厚的文化積淀的認識與運用。
日、韓等國與中國鄰壤,他們從中國歷史文化中吸取營養並結合本國文化而發揚光大。

⑹ 平面排版設計有怎樣的歷史

書籍裝幀是指從書籍文稿到成書出版的整個設計過程,版式設計是書籍裝幀的重要一部分。版式設計是書籍視覺傳達的重要手段,是一種書籍編排的重要學問;現實中,版式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能,更實現了技術與藝術的協調同意。版式設計說是現代設計者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最古老的版式設計首推500年前以德國人古騰堡為代表的古典版式設計,其特點是以訂口為軸心左右兩頁相對稱,內文版式有嚴格的限定。字距、行距有統一的尺寸標准,天頭地腳內外白邊均按照一定的比例關系組成的一個保護性的框子。文字油墨深淺和嵌入版心內圖片的黑白關系都有嚴格的對應標准,古典版式設計在書籍設計史上統治歐洲數百年不變,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大市場。
20世紀初葉,隨著現代文明的產生,西歐又出現了網格設計,它是在書頁上運用數學的比例關系,通過嚴格的計算, 把版心劃分為無數統一尺寸的網格,以此來分配文字和圖片的一種版面設計方法。它注重比例感、秩序感、連續感、清晰感、科學性和嚴肅性。40年代後半期出版了第一件用網格的印刷品,嚴密的文字和圖片設計方案,貫穿全書統一的版面設計和對於主題朴實無華的表現,代表了新的潮流。藉助網格使設計應用在功能上、邏輯上和美學上獲得了發展。但是隨著設計的進程,慢慢發現網格設計限制性太強,沒有自由創作的空間,容易給版面帶來呆板的感覺,所以不少有識之士開展研究,力求打破網格的約束使畫面變得更具韻律感。
80年代後,計算機技術在設計行業中的運用使版式語言又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進入90年代後期,自由版式設計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並越來越受到重視。自由版式設計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無任何限制的設計,它是通過版式編排的自身元素自由組合排列的設計方式。它打破古典設計與網格設計的束縛,打破版式設計所提倡的統一秩序,是當代出現的具有前衛意識的版式形式和風格。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書籍閱讀的更高體驗也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書籍的版式設計歷史也不會停留在已定的設計上停步不前,而是更加快速﹑精煉﹑簡單﹑可行﹑有效的繼續高速發展。越來越多越來越新穎而超脫原有概念的版式設計會不斷的涌現,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體驗。

⑺ 版面的歷史發展

平面廣告的發展離不開設計藝術的發展,而設計水平的提高,總是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理性的成長的。19世紀下半葉,英國興起了「工藝美術運動」(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標志著現代設計時代的到來。 工藝美術運動的領袖人物是英國藝術家、詩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他提倡合理地服從於材料性質和生產工藝、生產技術和設計藝術的區分,認為「美就是價值,就是功能」。莫里斯有句名言:「不要在你家裡放一件雖然你認為有用,但你認為並不美的東西。」其含義自然是指功能與美的統一。莫里斯設計的代表作品這個運動產生伊始,出現了一個重要的促進因素,即1888年在倫敦成立的工藝美術展覽協會(The Arts &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這個協會成立以來,連續不斷地舉行了一系列設計展覽,在英國提供了一個了解優良設計和高雅設計品的機會,從而促進了工藝美術運動的發展。 19世紀中葉,英國設計師、色彩專家歐文·瓊斯(Owen Jones ,1809-1847)寫成《裝飾法則》一書,通過大量有關美的設計原理、方法和實例而成為19世紀美術設計師的一本「聖經」。 1850年,哈珀印刷公司開創了畫報時代,其代表性範例有《哈珀畫報》、《哈珀青年》等,這些雜志專門配有美術編輯,從而促進了編輯設計的發展。 在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感召下,歐洲大陸又掀起了一個規模更為宏大,影響更為廣泛,程度更為深刻的「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這一運動在西方世界歷時十多年,幾乎涉及到所有藝術設計的領域。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產生和發展的一次影響面相當大的裝飾藝術運動,涉及到上十個國家,從建築、傢具、產品、首飾、服裝、平面設計、書籍插圖,一直到雕塑和繪畫藝術都受到影響,延續時間長達十餘年,是設計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形式主義運動。英國和美國的「工藝術美術運動」比較重視中世紀的哥德風格,把哥德風格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與借鑒來源,「而新藝術運動則完全放棄任何一鍾傳統裝飾風格,完全走向自然風格,強調自然中不存在直線,強調自然中沒有完全的平面,在裝飾上突出表現曲線、有機形態,而裝飾的動機基本來源於自然形態。平面廣告在「新藝術運動「中得到較快的發展。由於廣告的首要目的是通過視覺來傳遞信息,所以廣告設計就不能不設法給予人們的視覺以美感,從而引起人們的注意,使人產生興趣。 20世紀初,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這是一場真正的設計上的革命,通過這個運動,設計才第一次成為為大眾服務的,為大工業化、批量化的生產服務的活動。現代主義設計興起於歐洲大陸,20年代達到高潮,在整個歐洲發展得如火如荼。在德國,通過現代設計運動的先驅活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米斯·凡德洛(Mies Van der Rohe)等人的努力,通過他們所創立的世界上第一所設計學院——「包豪斯」的探索,使現代設計達到了驚人的高度,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思維上、方法上和形式上對其後的設計產生了積極深刻的影響,基本改變了過去設計的內涵和本質。由於二戰的影響,現代主義設計及其代表人物移師美國,在那裡得到了健康而迅速的發展,並逐漸形成了空前的國際主義風格浪潮。這期間,在荷蘭產生的「風格派」也異常活躍,其代表人物是發起者杜斯博格(Theo Van Doesburg,1883-1944),他們於1917年創刊的《風格》雜志充分表達了他們的觀念。如同德國的包豪斯一樣,「風格派」確立一個藝術創作和設計的明確目的,強調藝術家、設計師的合作,強調聯合基礎上的個人發展,強調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平衡。對蒙德里安來說,形體不是表示特殊的狀況和特徵,而是還原於自然所具有的、自然的永恆的要素。蒙德里安的作品充分表達了他的藝術思想。蒙德里安的作品包豪斯的奠基人活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是20世紀最重要的現代設計師、設計理論家和設計教育奠基人。他的設計思想具有鮮明的民主色彩和社會主義特徵。他一直希望他的設計能夠為廣大的勞動人民服務而不僅僅是為少數權貴服務。格羅佩斯成立包豪斯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他認為藝術與手工藝不是對立的,而是一個活動的兩個不同方面而已。因此,他希望能夠通過教育改革,使它們得到良好的、和諧的結合。由於格羅佩斯的虔誠和不懈的努力,使包豪斯成了現代設計運動的發源地。由於二戰給世界各國造成了嚴重創傷,使遠離戰火的美國因為免受戰爭破壞得到迅速發展,戰後的美國佔有天時地利,成為世界上最強的資本主義大國,美國經濟在戰後很快達到發展的新高峰。在美國,促進設計活動發展的唯一動力是經濟的活力,美國的設計水平因有龐大的市場需求所推動,一度十分發達。在物質極為匱乏的戰後年代,西方人最感興趣的不是設計的典型和華貴,而是美國式的大眾物質文化。因為可口可樂一馬當先打入世界市場,被人們稱為「可口可樂殖民主義」.西方各國在50年代後半期開始學習和模仿美國大眾文化和文化觀念,連同美國設計的核心,即強調「有計劃的廢止制」的式樣、設計方式也兼收並蓄、全盤吸收。如果我們用一個詞來概括形容60年代的設計風格,那麼最恰當的就應該是「波普」。「波普」設計運動是一個反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即反對自1920年以來,以德國包豪斯為中心發展起來的現代主義設計傳統。這個運動思想的根源,其實還是從美國的大眾文化中來的。換言之,美國的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已經成為英國和歐洲「波普」設計運動的參考依據和靈感來源。美國設計基本沿著兩個不同的路徑發展。第一個是國際主義的大企業行為,它代表資本主義的、主流的發展方向。另一個發展方向是獨立的設計事務所的迅速增加,並且開始進入新的設計領域:企業形象設計。日本是世界發達國家中唯一的非西方國家,它的工業革命比西方國家遲到有100年以上,它從1953年前後開始發展自己的現代設計,到80年代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設計強國之一。日本設計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特徵,一種是比較民族化的、溫煦的、歷史的傳統設計;另一種則是國際的、超前的、發展的現代設計,這種傳統與現代雙軌並行的體制所獲得的成功,為那些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國家提供了非常有意義的樣板。理論家約·薩卡拉(John Thackara)指出,設計是以物質方式來表現人類文明進步的最主要方法。從我們周圍的設計存在來看,的確,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物質世界,同時也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思想方法、文化特點、甚至行為特徵。正因為設計牽涉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和行為方式),所以,人們對於設計也就越來越具有敏銳的意識和要求,人們對於設計師也就有了更高的期望和企盼。

採納哦

⑻ 平面設計的歷史

平面設計發展的歷史應該說是從書寫、文字的創造開始的。從古代的原始繪畫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各種形象的符號,因而,也逐漸產生了布局、版面等等日後平面設計的因素。法國南部拉斯考克地區的山洞中發現的原始人壁畫上溯到公元前15 000——10 000年,繪畫生動,但是沒有特別的設計布局,繪畫的元素基本上是簡練的動物的形象,具有強烈的符號特徵。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岩畫當中,可以看到更加簡練、更富於標志化的形象。
一般說來,大約在公元前7000、8000年,農業經濟已經開始在兩河流域、現在的泰國北部地區、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中國的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下游開始發展起來。農業發展促進了原始人的交流,從而促進了文字的產生。
①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利用木片在濕泥版上刻畫的所謂「楔型」文字,出現在大約公元前3000年,基本是象形文字在公元前2000年發展成熟。最重要的就是「漢謨拉比」法典。
②古埃及是文字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埃及人仍然以本身發展起來的以圖形為中心的象形文字為核心從事記錄書寫。稱為埃及「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原意是「神的文字」。這種文字基本上是象形圖畫式的,在埃及使用時間較長。其中對平面設計影響較大的,也可以被看作是現代平面設計的雛形是在紙莎草書寫的文書。這種被稱為埃及文書的文字記錄,利用橫式布局或者縱式布局,文字本身是象形的,因此插圖與文字互相輝映,十分精美。由於在後來的發展中。象形文字對某些抽象的意義顯得無能為力,從而一部分就變成了字母。在所有古埃及的文書中,最具平面設計價值的應該是紙草文書,特別是給去世的人書寫的《死亡書》,這些書大部分有精美的插圖,插圖和文字混合,文字縱排,具有高度的裝飾特點。
③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生最早的國家之一。在被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一些陶器,已經具有類似的圖形。中國文字——漢字是迄今依然被採用的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象形文字。傳說夏代早已具有文字,但沒有考古發現。但是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大量存在。中國文字的最早形態是出於簡單象形的。甲骨文的排列方式是從右到左、從上到下,奠定了中文書寫以後的基本規范。與埃及不同,中文早期是以文字為中心的記錄和書寫排列,早期並沒有插圖與文字並存的先例,直到清代都沒有發生變化。印刷術是古代中國的發明,造紙術在東漢時期就已經發展起來。中國現存最早的印刷品應該是唐代的佛經教義《金剛經》,是在公元868年印刷的。現存的公元1249年的醫學著作《本草》一書,圖文並茂,利用字體大小不同表標明段落,非常清楚。插圖簡明扼要,木刻技術成熟,表明中國的印刷和平面設計已經非常成熟。宋代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技術,使中國的出版事業達到新的高峰。
對於平面設計影響最大的應該是西方字母的發明。西方平面設計的重要特徵是與它的文字分不開的:西方的字母表是人類史上一個重要的創造。字母體系最早創造於希臘地區的米諾亞文明。公元前1700年,象形文字就被希臘語言拼音的抽象符號取代。希臘文字和手抄本的高度發展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那是雅典的黃金時代,文學、藝術興盛,文字更加規范,字體也更加均勻和平衡。

⑼ 版式設計的發展歷史四個階段是哪4個

在枯榮

⑽ 急求版式設計的發展史。

平面廣告的發展離不開設計藝術的發展,而設計水平的提高,總是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理性的成長的。

工藝美術運動的領袖人物是英國藝術家、詩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他提倡合理地服從於材料性質和生產工藝、生產技術和設計藝術的區分,認為「美就是價值,就是功能」。莫里斯有句名言:「不要在你家裡放一件雖然你認為有用,但你認為並不美的東西。」其含義自然是指功能與美的統一。

莫里斯設計的代表作品,這個運動產生伊始,出現了一個重要的促進因素,即1888年在倫敦成立的工藝美術展覽協會(The Arts &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這個協會成立以來,連續不斷地舉行了一系列設計展覽,在英國提供了一個了解優良設計和高雅設計品的機會,從而促進了工藝美術運動的發展。

20世紀初,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這是一場真正的設計上的革命,通過這個運動,設計才第一次成為為大眾服務的,為大工業化、批量化的生產服務的活動。現代主義設計興起於歐洲大陸,20年代達到高潮,在整個歐洲發展得如火如荼。在德國,通過現代設計運動的先驅活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米斯·凡德洛(Mies Van der Rohe)等人的努力,通過他們所創立的世界上第一所設計學院——「包豪斯」的探索,使現代設計達到了驚人的高度,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思維上、方法上和形式上對其後的設計產生了積極深刻的影響,基本改變了過去設計的內涵和本質。由於二戰的影響,現代主義設計及其代表人物移師美國,在那裡得到了健康而迅速的發展,並逐漸形成了空前的國際主義風格浪潮。
這期間,在荷蘭產生的「風格派」也異常活躍,其代表人物是發起者杜斯博格(Theo Van Doesburg,1883-1944),他們於1917年創刊的《風格》雜志充分表達了他們的觀念。如同德國的包豪斯一樣,「風格派」確立一個藝術創作和設計的明確目的,強調藝術家、設計師的合作,強調聯合基礎上的個人發展,強調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平衡。對蒙德里安來說,形體不是表示特殊的狀況和特徵,而是還原於自然所具有的、自然的永恆的要素。蒙德里安的作品充分表達了他的藝術思想。

蒙德里安的作品,包豪斯的奠基人活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是20世紀最重要的現代設計師、設計理論家和設計教育奠基人。他的設計思想具有鮮明的民主色彩和社會主義特徵。他一直希望他的設計能夠為廣大的勞動人民服務而不僅僅是為少數權貴服務。
格羅佩斯成立包豪斯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他認為藝術與手工藝不是對立的,而是一個活動的兩個不同方面而已。因此,他希望能夠通過教育改革,使它們得到良好的、和諧的結合。由於格羅佩斯的虔誠和不懈的努力,使包豪斯成了現代設計運動的發源地。

由於二戰給世界各國造成了嚴重創傷,使遠離戰火的美國因為免受戰爭破壞得到迅速發展,戰後的美國佔有天時地利,成為世界上最強的資本主義大國,美國經濟在戰後很快達到發展的新高峰。在美國,促進設計活動發展的唯一動力是經濟的活力,美國的設計水平因有龐大的市場需求所推動,一度十分發達。在物質極為匱乏的戰後年代,西方人最感興趣的不是設計的典型和華貴,而是美國式的大眾物質文化。因為可口可樂一馬當先打入世界市場,被人們稱為「可口可樂殖民主義」.西方各國在50年代後半期開始學習和模仿美國大眾文化和文化觀念,連同美國設計的核心,即強調「有計劃的廢止制」的式樣、設計方式也兼收並蓄、全盤吸收。如果我們用一個詞來概括形容60年代的設計風格,那麼最恰當的就應該是「波普」。「波普」設計運動是一個反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即反對自1920年以來,以德國包豪斯為中心發展起來的現代主義設計傳統。這個運動思想的根源,其實還是從美國的大眾文化中來的。換言之,美國的大眾文化和消費文化,已經成為英國和歐洲「波普」設計運動的參考依據和靈感來源。美國設計基本沿著兩個不同的路徑發展。第一個是國際主義的大企業行為,它代表資本主義的、主流的發展方向。另一個發展方向是獨立的設計事務所的迅速增加,並且開始進入新的設計領域:企業形象設計。

日本是世界發達國家中唯一的非西方國家,它的工業革命比西方國家遲到有100年以上,它從1953年前後開始發展自己的現代設計,到80年代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設計強國之一。
日本設計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特徵,一種是比較民族化的、溫煦的、歷史的傳統設計;另一種則是國際的、超前的、發展的現代設計,這種傳統與現代雙軌並行的體制所獲得的成功,為那些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國家提供了非常有意義的樣板。

閱讀全文

與版面設計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