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京劇的文化內涵是什麼
文化內涵:
1、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
2、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用法十分嚴格。
3、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
4、京劇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朴、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
5、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
6、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京劇進校園」活動走進高校
活動分為京劇「邊聊邊學」和「邊唱邊演」兩個部分。中國戲曲學院吳宇和天津京劇院馬志翔用詼諧幽默的聊天形式對京劇知識進行科普。同時,為使現場觀眾更直觀地了解京劇舞台形式,「生、旦、凈、丑」四種行當的演員依次登場,並邀請對外經貿大學的學生一同體驗。
俄羅斯留學生賽娜上台挑戰老生裝扮,模仿「落荒而逃」的片段,將老生這一男性角色表演得別具風味;京劇特長生張玥儀則以娉婷之姿將「開門」這一花旦動作表演得淋漓盡致。多哥留學生黑人小伙東方祺一副花臉裝扮,參與「凈」角中「哇呀呀」片段的體驗。
北京京劇院青年武生演員謝皓、武丑演員畢佳旺為觀眾帶來了傳統短打武生劇目《三岔口》。鄭瀟則為大家帶來了經典京劇劇目《貴妃醉酒》和《狀元媒》,其優雅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贏得觀眾陣陣喝彩。
「沒想到京劇能這么吸引人,果真是『小戲台,大人生』,一戲一浮生。」對外經貿16級劉卓林同學在活動結束說。本次活動再現了抽象、寫意而含蓄的京劇,加深了廣大師生對國粹的理解,弘揚了京劇這一古典藝術,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
據悉,「京劇進校園」活動還將走進其它高校,為師生獻上精彩的戲曲表演。
『貳』 京劇的意義和內涵
意義: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另外,「京劇」也是一個網路用詞,意思同「驚懼」。
詳細解釋
1. 來自北京的戲曲。(在北京融合的) 唐李頎 《望鳴皋山白雲寄洛陽盧主簿》詩:「故人吏京劇,每事多閑放。」 唐 劉長卿 《洛陽主簿叔知和驛承恩赴選伏辭》詩:「一從理京劇,萬事皆容易。」
2. 亦稱「 京戲 」。流行全國的戲曲劇種之一。 清 乾隆 末期四大徽班進 北京 後,於 嘉慶 、 道光 年間同來自 湖北 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發
內涵:京劇舞台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台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范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台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台藝術的創造。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要求它所要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所要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它的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嚴,對它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也更高。當然,同時也相應地使它的民間鄉土氣息減弱,純朴、粗獷的風格特色相對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希望對你有用
『叄』 京劇的起源及歷史
被列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的國粹——京劇,從形成到現在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中國清代乾隆年間經濟繁榮,國泰民安,文化藝術相應也得到了發展。特別是自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不僅使南北經濟進一步溝通,同時也促進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例如就在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這一年,皇太後60壽辰之日,便有南方戲班進京祝賀,當時演劇盛況是「自西華門至西直門外高粱橋,每數十步間一戲台」,「南腔北調,各四方之樂,倔童妙伎歌扇舞衫,後部未歇,前部已迎。左顧方驚,右顧復眩」。後皇太後80大壽,「京師鉅典繁盛,不減辛未」。直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秦腔演員魏長生自四川來到北京,以演出《滾樓》一劇名動京師。是為徽班進京演出之始。此時北京流行的京腔也大為減色,乃至出現了「京腔舊本置之高閣」的局面。
總之,在京劇形成以前,大約從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在北京流行的規模較大的戲曲劇種,除在當時劇壇佔主導地位的崑曲外,還有京腔、秦腔、徽調、漢調以及規模較小的柳枝腔、羅羅腔等地方戲曲。其中發展最快、最受群眾歡迎的要算徽戲班的演出了。
『肆』 京劇藝術的形成有什麼意義
京劇藝術的形成,豐富了中國的戲劇文化。京劇藝術的形成,有以下意義:一內,豐富了群容眾的娛樂形式。二,深化文化傳統。古時候不像現在有豐富的教學教具。京劇的出現能夠通過表演的形式,引導和啟發人們讀懂典故。
三,傳遞正能量。京劇的特點是棄惡揚善。無論是悲劇還是喜劇,棄惡揚善都是京劇不可忽視的因素。四,開創藝術多樣性。京劇集唱,念,打,做一體,屬於多元化藝術。
京劇藝術的形成,豐富了民族唱法,京劇的因素不僅被流行歌曲吸收,京劇武打也廣泛被電影應用。電影明星成龍最早就是學京劇的。京劇作為民族藝術,起到深化中國文化傳統,弘揚中國文化的意義。
『伍』 京劇藝術的形成有什麼意義
京劇在我國戲曲各劇種中,是比較年輕的劇種,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陸續進京才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京劇臉譜也伴隨京劇的形成與發展而逐步完善。
京劇舞台臉譜是吸收了崑曲、弋腔、梆子、徽班的皮黃戲等臉譜的長處,經歷了由簡到繁、不斷創新、發展,逐步完善的歷程,成為京劇舞台上比較系統、規范的面部化妝藝術。可以說京劇臉譜是中華民族傳統戲曲臉譜的分支,是傳統京劇全部舞台藝術固有的組成部分。
京劇舞台臉譜具有共通性和本身的特性,離開了舞台,離開了要表現的具體人物、臉譜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京劇舞台臉譜是寫在臉上的藝術,是演員用誇張的手法,運用色彩和線條的變化,在臉上勾畫出的各種圖譜,中國傳統京劇劇目,凈、丑和少數生、旦角色所扮演的歷史人物都有相對規格的臉譜,用來表現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點、容貌特徵,增強藝術感染力,助增表演效果,豐富舞台、美化舞台。
京劇臉譜還是一種舞台藝術技巧,觀眾一望臉譜就大致對這個人物有所了解,不必花費很多心思去探索劇情,更能專心的去欣賞演員的表演。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藝術技巧,是除中國戲曲以外的其他藝術門類沒有的。如《空城計》中的司馬懿,勾白粉臉,他一出來,觀眾都知道他一定會中諸葛亮的計,不敢帶兵殺進空城,觀眾會自然而然地專心欣賞演員的唱、念等表演;又如《白良關》劇中的尉遲恭和尉遲寶林都是勾黑臉,觀眾一看就明白他們是父子的血緣關系,而勾紅色臉的劉國幀與尉遲寶林不存在血緣關系。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對臉譜的認識有極大的差異,有些對臉譜不理解、不熟悉的人,提出這樣一種觀點,說臉譜與真人的面貌相距太遠,主張舞台上不要出現臉譜,近些年來,這種觀點又很流行,我認為中國戲曲從沒有臉譜到產生臉譜,到臉譜不斷豐富,是中華民族文化不斷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國戲曲從來都是虛擬化而不是寫實的,關羽、蔣干到底面貌如何,只有小說或者民間口頭文學里有描述,戲曲把這些無形的形象升華為形象藝術,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一種提高,如果演員不勾畫臉譜上台表演,凈、丑兩行先行消亡,再去掉形成程式的唱念做打翻,中國戲曲恐怕就要丟光了,也就恢復到蘭陵王入陣曲戴面具上台的形式。
現在經常有許多朋友問京劇臉譜到底有多少個,這個問題實在難以回答,只從京劇劇目來說,有記載的傳統劇目就有幾千出之多,幾乎涵蓋了我國從傳說中的盤古開天地,到清王朝的幾千年歷史,京劇傳統劇目,涉及到多少個歷史人物很難統計,如果按一定的規律分門別類,這個問題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陸』 簡答京劇對後世的影響
首先,京劇作為戲曲的一種,對於普通群眾來說一直都具有娛樂意義。對於普通民內眾而言,未必容會細心品味每段唱腔中的韻致,每個身段中的蹁躚,但是他們卻可以將京劇作為消遣娛樂的一種方式。對於常人,或許哼上一段西皮流水並不是難事,對於京劇的歷史、傳統劇目的故事也可說個大概,甚至可以眉飛色舞地向眾人誇耀他心儀的演員。在過年的時候,聽聽《龍鳳呈祥》、《鳳還巢》等等這樣喜慶的劇目增添年味也算得華人的常態。對於這些人而言,京劇的娛樂價值高於審美價值。可以說每個戲曲劇種都有這樣的價值,但是京劇卻是將這種價值發揮得最為充分的,崑曲與之相比,過於雅緻,而其他劇種又缺乏京劇的普適性。雖然,如今來看,京劇對於大眾的娛樂價值有所下降,觀眾的年齡也普遍較大,它的娛樂價值卻是不可忽視的,它是中國人獨特消遣形式,具有傳統社會的鮮明特點。同時,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未必剛開始就要將京劇看作深奧的藝術,細細品味表演的門道,不妨簡單一點,輕松一點,從娛樂走向審美,這樣或許更能發揮京劇的價值,也更有利於京劇的傳揚。
『柒』 京劇的含義
京劇本來是一種地方性的戲劇表演形式,由於它傳遍中國大江南北,深受群眾歡迎與喜愛,所以就慢慢演變成了代表中國藝術特色的全國性戲劇。
大約在200多年前,清朝的乾隆皇帝在南巡時,對地方上的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在他80歲生日的時候,下旨傳召了很多地方上的戲劇表演團來京為他祝壽。部分戲劇表演者在表演結束後,就留存了北京。這些來自安徽與湖北的表演家將崑曲與宮庭戲劇相結合,逐步演變和發展成了後來響譽中國的「京劇」。
京劇表演融合了唱、念、作、打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輔以五彩繽紛的服裝道具以及化妝。在京劇
中,女性的角色被稱做「旦」,男性的角色被稱做「生」,小丑被稱做「丑」每個角色都會依照他們的性別、年齡及個性,在臉上畫不同的臉譜,這樣,觀眾可以很容易地分清這些演員所扮員的角色是什麼樣的性格。化妝、服飾、行頭—這些都是令人稱奇的藝術品。
在過去,京劇中的角色只能由男性扮演,而現在,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可以登台演出了。當你來到中國的時候,一定要去看一場京劇,就像是你到了義大利一定要去聽一場歌劇一樣。當然,中國還有很多其它的戲劇,比如說「崑曲」、「評劇」、「河北邦子」等等。
中國京劇被稱為「東方歌劇」 ,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 京劇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的源頭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特別 是十八世紀流行於中國南方的地方戲「徽班」。1790年,第一個徽班進入北 京,參加皇帝的生日演出。隨後又有不少徽班陸續到北京演出。徽班本來流動性強,善於吸收其它劇種的劇目和表演方法,北京聚集了眾多地方劇種,這使得徽班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
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過數十年的融匯,京劇才算形成,並成為中國最大戲曲劇種。京劇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廣泛,都居中國之首。 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 (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述故事,刻劃人物。 京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男性)、旦(女性)、凈(男性)、丑(男性、女性 皆有)四大行當,此外還有一些配角行當。 臉譜是京劇中最有特色的藝術。人物的忠奸、美醜、善惡、尊卑,大都能通 過臉譜表現出來。比方說,紅色描繪人物的赤膽忠心,紫色象徵智勇剛義,黑色 體現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貴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詐、手段狠毒,藍色喻 意剛強勇猛,黃色表示人物殘暴,金色和銀色,多用於神、佛、鬼怪,以示其金 面金身,象徵虛幻之感。 通常認為,18世紀末是京劇發展的第一個鼎盛期。當時,不僅民間戲曲演 出很繁盛,皇宮內戲曲演出也很多。因為皇家貴族們都喜愛京劇,宮廷內優越的 物質條件為京劇的表演、穿戴規制、臉譜化妝、舞檯布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幫 助。宮廷與民間的戲曲相互影響,使京劇獲得空前發展。 上個世紀20至40年代,是京劇的第二個鼎盛期,這一時期京劇繁榮的標 志是諸多流派的產生,最著名的是梅(梅蘭芳1894-1961)、尚(尚小雲1900-1975),程(程硯秋1904-1958)、荀(荀慧生1900-1968)四大派別。不同京劇流派都擁有一大批著名演員,他們活躍在 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舞台上,京劇藝術舞台盛極一時。 梅蘭芳是國際上最負盛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之一,他8歲學戲,11歲就登 台演出。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梅蘭芳對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等各個方面都有創造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1919年,梅 蘭芳率劇團赴日本演出,京劇藝術首次向海外傳播;1930年,梅蘭芳又率團到美國訪問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應邀去歐洲訪問,受到歐洲戲 劇界的重視。此後,世界各地把京劇看成中國的演劇學派。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京劇又有新的發展。特別是作為傳統藝術精華而得到中 國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北京的長安大戲院長年上演京劇劇目,每年舉行的國 際京劇票友大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京劇愛好者,京劇還是中國與外國文化交流中 的保留項目。
四大名旦:梅蘭芳 程硯秋 荀慧生 尚小雲
『捌』 京劇的作用有哪些
就文化而言,京劇本身具有相當的教授作用.京劇在多年的傳承與發展當中也在相應的完善,從古至今,蘊涵了我國古代一些具有育人功能的道德觀念與價值觀.禮,儀,仁,信,無不給於廣大學生深刻的思想教育與人文教育.京劇演出的背景多采自古代,或 王朝霸業,或經典情感,或生活佚事,無論是腐敗橫行,魚肉鄉里的情節,還是宏圖難展,遭受怨恨的故事,都能讓我們身入其中.融入戲中,帶著疑惑和探究的心情剖析時代與歷史的..,這樣,京劇在知識上讓我門重溫了過去,也讓 我門在道德與修養上得到了一次提升.京劇的創作及發展,傳承富有一個時代特有的思想,無論來自自然,社會,還是人際交往中必備的方法技巧,還有做人的原則和所應具備的美德都深蘊其中.它富有的文化精粹,哲理,原則都需要我門去汲取與升華.尤為重要的是,京劇作為一種純文化,對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和諧校園有很大影響.總之,國粹對大學 生樹立人生觀,加強人文教育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有影響.
『玖』 京劇的歷史
京劇是在北京形成的戲曲劇種之一,至今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它是在徽戲和漢戲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一些戲曲劇種的優點和特長逐漸演變而形成的。徽戲進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後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諸班,合稱「四大徽班」。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後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已擁有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余勝三、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為老生「三鼎甲」,此外還有老生演員兼京劇劇作家盧勝奎。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漢調、徽調並吸收崑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時期的其他京劇演員作了更多的努力,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形成貢獻很大,對後世京劇的發展影響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劇音樂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小說話本。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台本戲。
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凈、末、丑、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凈、丑四大行。
京劇形成以來,涌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花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余叔岩、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姜妙香、葉盛蘭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雲、田桂鳳、陳德霖、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歐陽予倩、馮子和、小翠花、張君秋等、老旦龔雲甫、李多奎等;凈角穆鳳山、黃潤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劉趕三、楊鳴玉(原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長林、肖長華等。此外還有著名琴師孫佑臣、梅 田、徐蘭沅、王少卿、楊寶忠等;著名鼓師杭子和、白登雲、王燮元等。
梅蘭芳是京劇藝術最卓越的表演藝術家之一。他的代表劇院目有《宇宙鋒》、《霸王別姬》、《貴妃醉酒》、《水斗 斷橋》、《奇雙會》、《游園 驚夢》、《穆柯寨 穆天王》、《木蘭從軍》、《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編演的《穆桂英掛帥》等。
『拾』 京劇對中國的意義
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內涵,蘊藏著濃厚的文化思想.舉辦"國粹---海峽西岸大學行"活動旨在弘揚民族文化,讓廣大學子更好\更深刻的了解國粹藝術的精髓.然而,當今校園流行音樂 盛行,歌星\超女大 受歡迎,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發展,傳統文化能不能在青年學子心中站穩腳跟,他們是否有心去感受和體會國粹的魅力?
京劇的發展已有2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傳統文化與歷史的積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它的博大精深值得廣大有知識,有抱負,有熱情的青年學子去發掘與體驗.京劇與大學在某些方面具有 互補性.大學作為莘莘學子求學探索與攀登的殿堂,需要具有更高內涵和素養的文化來豐富和完善;京劇藝術作為一種高雅文化和藝術,需要更多的高技術人才和精英去詮釋與傳承它.因此,讓一群有知識素養的大學生在高雅的殿堂研究高雅的藝術具有深沉的意義.
就文化而言,京劇本身具有相當的教授作用.京劇在多年的傳承與發展當中也在相應的完善,從古至今,蘊涵了我國古代一些具有育人功能的道德觀念與價值觀.禮,儀,仁,信,無不給於廣大學生深刻的思想教育與人文教育.京劇演出的背景多采自古代,或 王朝霸業,或經典情感,或生活佚事,無論是腐敗橫行,魚肉鄉里的情節,還是宏圖難展,遭受怨恨的故事,都能讓我們身入其中.融入戲中,帶著疑惑和探究的心情剖析時代與歷史的..,這樣,京劇在知識上讓我門重溫了過去,也讓 我門在道德與修養上得到了一次提升.京劇的創作及發展,傳承富有一個時代特有的思想,無論來自自然,社會,還是人際交往中必備的方法技巧,還有做人的原則和所應具備的美德都深蘊其中.它富有的文化精粹,哲理,原則都需要我門去汲取與升華.尤為重要的是,京劇作為一種純文化,對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和諧校園有很大影響.總之,國粹對大學 生樹立人生觀,加強人文教育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有...影響.
愛因斯坦曾說過:「物理給我知識,藝術給我想像力,知識是有限的,而藝術所開拓的想像力是無限",國粹作為一種藝術,具有很高的 賞價值.京劇美,無論在服飾,在唱 ,還是在舞姿,身段.服飾--色彩斑斕,唱..--魅力十足,舞姿----婀娜多姿.臉譜形象誇張,生,旦,凈,末,盡在臉中.演員在台上舉手投足,或雍容大度,或氣宇軒昂,或慈祥可親,動作矯健,節奏,輕快....都能給學生門感官上的刺激與享受.京劇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審美情趣的精髓.京劇能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演員的精湛演技和道具都是美的體現,它有益於引導學生去發現鎂,鑒賞美,從而提高他們的感受美,和理解美的能力,培養他們高雅藝術的審美情趣.京劇能培養學生的才能.廣大學子 賞藝術的同時,也會對藝術工作者產生由衷的贊嘆和佩服,由此產生學習和創造的激情.
京劇博大精深,普及京劇文化能進一步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培養大學生藝術情節,提高大學生修養及增強道德觀念."國粹----海峽西岸行"作用任重道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