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息投影的歷史發展
1947年,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發明了全息投影術,他因此項工作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其它的一些科學家在此之前也曾做過一些研究工作,解決了一些技術上的的問題。全息投影的發明是蓋伯在英國BTH公司研究增強電子顯微鏡性能手段時的偶然發現,而這項技術由該公司在1947年12月申請了專利(專利號GB685286)。這項技術從發明開始就一直應用於電子顯微技術中,在這個領域中被稱為電子全息投影技術,但是全息投影技術一直到1960年激光的發明才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第一張實際記錄了三維物體的光學全息投影照片是在1962年由蘇聯科學家尤里·丹尼蘇克拍攝的。與此同時,美國密歇根大學雷達實驗室的工作人員艾米特·利思和尤里斯·烏帕特尼克斯也發明了同樣的技術。尼古拉斯·菲利普斯改進了光化學加工技術,以生產高質量的全息投影圖片。
全息投影可以分為如下若干類。透射全息投影,如利思和烏帕特尼克斯所發明的技術,這種技術通過向全息投影膠片照射激光,然後從另一個方向來觀察重建的圖像。後來經過改進,彩虹全息投影可以使用白色光來照明,以觀察重建的圖像。彩虹全息投影廣泛的應用於諸如信用卡安全防偽和產品包裝等領域。這些種類的彩虹全息投影通常在一個塑料膠片形成了表面浮雕圖案,然後通過在背面鍍上鋁膜使光線透過膠片以重建圖像。另一種常見的全息投影技術稱為反射全息投影,或稱為丹尼蘇克全息投影。這種技術可以通過使用白色光源從和觀察者相同的方向來照射膠片,通過反射來重建彩色的圖像,以重建圖像。鏡面全息投影是一種通過控制鏡面在二維表面上的運動來製造三維圖像的相關技術。它通過控制反射光線或者折射光線來構造全息圖像,而蓋伯的全息投影是通過衍射光來重建波前的。
促使全息投影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就蓬勃發展的關鍵原因是低成本的固體激光器的大規模生產,如DVD播放機和其他的一些常用設備中所使用的激光器。這些激光器對全息投影的發展也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這些廉價的體積又很小的固體激光器可以在某些條件下與最初用於全息投影的那些大型的昂貴的氣體激光器相媲美,因此使得預算較低的研究者、藝術家甚至業余愛好者都可以參與到全息投影研究中來。
2014年6月,美國加州的一家新創公司,正在研發三維全息投影晶元,最早2015年底之前,智能手機將具備三維投影的功能。研製出一個體積只有葯片大小的三維全息投影儀,解析度高達5000PPI,可以精確控制每一個光束的亮度、顏色,以及角度。
只需要一個晶元,就可以投射出一個可以接受的三維全息圖像,不過只要增加晶元數量,則可以投射出形狀更加復雜的三維物體,細節更加詳實,這一晶元和技術的研發還在初始階段,第一款晶元,目的是全息投影二維圖像,晶元在2015年的夏天交付給手機廠商。
他們研製的第二款投影晶元,將可以實現全息三維投影,立體影像可以漂浮在空氣中,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物體。第一款晶元推出幾個月之後,第二款晶元也將開始進入生產製造。
另外除了智能手機之外,該公司研發的三維全息投影晶元,還將進入到各種顯示設備中,比如電視機、智能手錶,甚至是「全息桌面」。屆時,三維全息投影時代將真正到來。
② 地圖投影的發展史
最早使用投影法繪制地圖的是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地理學家埃拉托色尼。在這之前地圖投影曾用來編制天體圖(不過天體圖的投影是從天球投影到平面,而不是地球;但兩者原理相同)。埃拉托色尼在編制以地中海為中心的當時已知世界地圖時,應用了經緯線互相垂直的等距離圓柱投影。1569年,比利時的地圖學家墨卡托首次採用正軸等角圓柱投影編制航海圖,使航海者可以不轉換羅盤方向,而採用大圓直線導航。卡西尼父子設計的用於三角測量的投影及蘭勃特提出的等角投影理論和設計出的等角圓錐、等面積方位和等面積圓柱投影,使得17-18世紀的地圖投影具有了時代的特點。19世紀,地圖投影主要保證大比例尺地圖的數學基礎,以適應軍事制圖發展和地形測量擴大的需要。19世紀還出現了高斯投影,它是德國高斯設計提出的橫軸等角橢圓柱投影,這種投影法經德國克呂格爾加以補充,成為高斯-克呂格爾投影。19世紀末期以後俄國一些學者對投影作了較深入地研究,對圓錐投影常數的確定提出了新見解,又提出了根據已知變形分布推求新投影和利用數值法求出投影坐標的新方法。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提出了雙重方位投影、雙標准經線等角圓柱投影等新方法。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學者對地圖投影的研究結果,提出空間投影、變比例尺地圖投影和多交點地圖投影,為人造地球衛星等提供了所需的投影。
③ 投影儀的歷史
台 式 投 影 儀 (品牌:深圳投影儀投影機0755-819 42 565地區提供松下、三洋、日立、愛普生、東芝、NEC、索尼、EIKI愛其)
便 攜 式 投 影 儀 (品牌:深圳投影燈泡投影儀燈泡投影機燈泡0755-819 42 565地區提供松下、三洋、日立、愛普生、東芝、NEC、索尼、EIKI愛其、明基、夏普、富可視、)
落 地 式 投 影 儀 (品牌:深圳投影維修投影儀維修投影機維修0755-819 42 565地區提供松下、三洋、日立、愛普生、東芝、NEC、索尼、EIKI愛其、明基、夏普、富可視)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投影儀,它一般需要藉助於一個高低合適的支撐平台來放置投影儀。
亮度要低一些,功能上也一直強調實用,只保留必要功能。這是因為,它們必須盡可能的減少甚至是犧牲掉某些非必要性的配備,以減輕重量
它可以直接放在地上,不需要藉助另外的支撐物就可以直接使用,當然它的體積較大
反 射 式 投 影 儀
透 射 式 投 影 儀
反射透射結合式投影儀
它的光源位於投影片的上方,光線通過投影片的反射而最終形成了影像,由於光線兩次經過投影片使其光密度增大了一倍,投影出來的影像反差大,色彩特別飽和。
它的光源位於投影片的下面,光線透過投影片而最終形成了影像。
它的光源同樣位於投影片的上面,光線經縲紋透鏡背面的金屬膜反射後,又透過投影片,從而形成影像。在它成像的過程中既有反射又有透射,因此稱之為反射透射結合式投影儀
單 一 功 能 投 影 儀
多 功 能 投 影 儀
它只有一種功能,即投影功能
它集多種功能於一身,也就是說它不僅是台投影儀,而且是台幻燈機,也可以是實物展示台
投影機原理2007年05月30日 星期三 下午 10:01到目前為止,投影機主要通過三種顯示技術實現,即CRT投影技術、LCD投影技術以及近些年發展起來的DLP投影技術。
④ 投影儀是誰發明的
1640年,一個名叫奇瑟的耶穌教會教士發明了一種叫魔法燈的幻燈機,這是世上第一台回投影儀。 投影儀又稱投答影機,其發展歷史: 1991年 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數據投影機(LitePro系列) 1992年 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高解析度LCD投影板(7600XGA) 1993年 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多媒體LCD投影機; 第一台筆記本式LCD投影機 1994年 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高解析度有效矩陣薄膜管夜晶投影板 1995年 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多晶硅多媒體投影機; 第一台攜帶型高解析度(1280*1024)投影機 1996年 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DMD數字式多媒體投影機 1998年 推出全球最小的DLP數字式多媒體投影機LP425 1999年 推出全球第一代網路多媒體投影機LP755 2000年 推出全球第一台DVI筆記本投影機LP335 2001年 再次推出全球最小,僅重1.3公斤的數碼投影機小蜜蜂LP130(BumbleBee) 2002年 推出全球最亮網路數碼投影機LP650 2003年 推出掌上型數碼投影機LP70 2004年 首創微型帶液晶屏數碼投影機LP120
⑤ 中國最早的投影儀出至那一年
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投影機的歷史,有的學者研究表明投影機、動畫、電影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最早的利用的光影技術始於十七世紀一個名為阿塔納斯珂雪耶穌會教士發明的「魔術幻燈」,後來已經變成玩具,而它的現代名字叫投影機。最開始的這種技術是用在娛樂上的,利用光與影的原理將故事放在一個屏幕上講,有點類似於唐朝的皮影戲。也有人說投影技術最早源於中國的「走馬燈」。但是後來隨著光影技術的發展,投影機與電影、動畫分離出來。
Laterna Magica(magic lantern)是最早出現的投影裝置,是現代幻燈機和電影的前身。
通常認為 Kircher 發明了 Laterna Magica。雖然無法證明最初的發明者是誰, Huygens 和 Walgenstein 也被認為和 Laterna Magica 的發明有關。
1640年,耶穌教會教士奇瑟(ATHANASE KIRCHER)發明了一種叫魔法燈的幻燈機,運用鏡頭及鏡子反射光線的原理,將一連串的圖片反射在牆面上,在當時大受歡迎,但奇瑟也因此被指控施妖術。你們看每一次的新發明、新創作要讓人們馬上接受也是不太容易的,不過看今日卡通的蓬勃發展,古人的犧牲也是值得的。
1989年愛普生和索尼擁有了液晶板的核心技術,同年,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投影機是愛普生的VPL-2000
採納哦
⑥ 立體電影的發展歷史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有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三維等技術發展、阿凡達等電影流行之後,立體影片才進一步被廣泛推廣。
有一名澳大利亞導演宣稱,1936年納粹德國時期已經成功拍攝兩部三維電影。
1952年,講述非洲探險的《非洲歷險記》被認定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該片的口號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里」。盡管《生活》雜志在當時稱該片「廉價、荒謬」,但觀眾們仍然熱情地擠進電影院去體驗片中的「自然視角」。
3D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入了黃金時期。
1954年,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們,絕大多數都對3D電影低眼相看,認為那隻不過是在玩魔術而已,根本不是藝術。然而,希區柯克不這么想,他在1954年拍攝了3D版的《電話謀殺案》,成為了當時3D片中為數不多的精品。
1954年03月05日 ,環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譚》,該片也是至今為止惟一一部有續集的3D電影。新版《黑湖妖譚》計劃在2011年上映。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桑弧導演,陳強主演。後來又陸續出現了《歡歡笑笑》《快樂的動物園》《靚女阿萍》《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
1982年,《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電影慢慢復甦。
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但因為電影本身水準低下,3D效果也無過人之處,很快就讓觀眾失去了興趣。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2005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雞仔總動員》採用了新型投影技術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電影時容易產生的眼睛疲勞。
2008年,《U2 3D演唱會》是第一部完全用3D攝影機拍攝的真人影片,這個音樂紀錄片堪稱先鋒。
2009年,環球的動畫片《鬼媽媽》是第一部採用停格動畫形式的3D電影。2009年,《阿凡達》成為有史以來製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電影。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科幻電影,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該影片預算超過5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預算最高的電影。
大衛·斯萊德(David Slade)執導的《暮光之城3:月食》已於2010年6月30日上映。影片採用3D IMAX技術 。
《暮光之城3:月食》的故事繼續圍繞女主角與吸血鬼愛人以及狼人之間展開,在狼人角色淡出之後,她還將面臨新的吸血鬼軍團的挑釁。據悉,隨著《暮光之城》的人氣爆炸,系列電影的投資規模亦越來越大,特效水準也將大幅度提高。
3D電影在國內大范圍上映實際始於2008年的《地心歷險記》。近在咫尺的細微生物、呼嘯而過的珍奇異獸、過山車般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100元的高昂票價和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讓該片在有限的80塊3D銀幕放映27周,票房達6700萬元,平均每塊銀幕票房80萬元。以票房3.2億元的《赤壁》(上)為例,它在3600塊銀幕放映合每塊銀幕票房8萬多元。比較兩部影片,3D電影平均銀幕票房數是普通影片的10倍!「賣一部電影的票房就收回了放映設備的投入」,堪稱奇跡。
國內3D熱潮
一系列引進的3D大片掀起了3D熱潮,國內眾多院線紛紛擴建、更新放映設備,力推3D電影。08年中國的3D銀幕數量還只有86塊,一部《地心歷險記》6700萬的票房極大的刺激了各院線老闆的胃口,紛紛上馬升級3D銀幕和設備,到暑期《冰河世紀3》上映之時,中國的3D銀幕數量已經迅速發展到350塊。《阿凡達》上映之時,中國的3D銀幕數量已突破600塊,成為緊隨美國之後的全球第二大3D電影市場。中國3D銀幕數量2010年的目標是1300,這個目標已經實現。
短短一年半時間,3D銀幕數翻了近五番,而且這一增速還在持續。一種是放映機成本較低,投入幾十萬,但科技含量在眼鏡上,因此一副立體眼鏡的成本就達到了700元(如今更新換代,不少影城已經不需押金了);另一種方式,則是眼鏡只有20到30元,但設備成本高達幾百萬。只要有數字銀幕,在此基礎上花20多萬元添加設備就能放映3D電影,成本不算高,復制起來非常容易。因此絕大部分影城都採用前者設備放映DDD電影。
中國3D電影市場一不留神成為全球第二,成長速度可謂一日千里。同時,一批優秀的影視、動畫工作者也投入到了3D電影的製作。開創了國產3D電影的先河。隨後。只可惜國產3D電影還不成熟,一方面技術上不能真正與好萊塢3D效果抗衡,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創作不倫不類,這三部電影進入市場也是幾乎石牛入海。
業內傳言「未來兩年,市場上國產3D電影會出現「扎堆」之勢。2010年2月初上映的3D動畫《超蛙戰士之初露鋒芒》,正在製作中的3D真人版《驚魂平安夜》、《唐吉訶德》、《胡桃夾子》和3D動畫《搖滾藏獒》、《天書奇譚》、《古蜀傳奇》、《齊天大聖鬧天宮》、《豬八戒招親》等將與勢頭更加兇猛的進口3D大片形成直接競爭。 但狀態來看,和《齊天大聖前傳》、《麋鹿王》、《樂火男孩》相似,這些影片都貌似為了搶3D熱潮,分食3D技術帶來的巨額效益,誠意難說。
2010年4D影院是在3D立體電影的基礎上加環境特效模擬模擬而組成的新型影視產品。所謂4D電影,也叫四維電影;即三維的立體電影和周圍環境模擬組成四維空間。將震動、吹風、噴水、煙霧、氣泡、氣味、布景,人物表演等特技效果引入3D電影(即立體電影)中。形成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這是當今流行的4D電影。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7月17日報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3D立體銀幕數量已經超過1000塊,數量約佔全球的1/7,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康健民表示,隨著電影《阿凡達》風靡全球,3D影視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國內影院建設。國內3D銀幕數量僅用了2年時間就從80餘塊猛增到1000多塊。
⑦ 請問投影儀是在什麼時候由誰發明的
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投影機的歷史,有的學者研究表明投影機、動畫、電影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最早的利用的光影技術始於十七世紀一個名為阿塔納斯珂雪耶穌會教士發明的「魔術幻燈」,後來已經變成玩具,而它的現代名字叫投影機。最開始的這種技術是用在娛樂上的,利用光與影的原理將故事放在一個屏幕上講,有點類似於唐朝的皮影戲。也有人說投影技術最早源於中國的「走馬燈」。但是後來隨著光影技術的發展,投影機與電影、動畫分離出來。
Laterna Magica(magic lantern)是最早出現的投影裝置,是現代幻燈機和電影的前身。
通常認為 Kircher 發明了 Laterna Magica。雖然無法證明最初的發明者是誰, Huygens 和 Walgenstein 也被認為和 Laterna Magica 的發明有關。
1640年,耶穌教會教士奇瑟(ATHANASE KIRCHER)發明了一種叫魔法燈的幻燈機,運用鏡頭及鏡子反射光線的原理,將一連串的圖片反射在牆面上,在當時大受歡迎,但奇瑟也因此被指控施妖術。你們看每一次的新發明、新創作要讓人們馬上接受也是不太容易的,不過看今日卡通的蓬勃發展,古人的犧牲也是值得的。
1989年愛普生和索尼擁有了液晶板的核心技術,同年,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投影機是愛普生的VPL-2000
⑧ 投影機的發展史
原型是照相機改裝的!!後來就是學校里常用的幻燈機!
逐步演變成現在的數字投影機!
⑨ 投影機是誰發明的
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投影機的歷史,有的學者研究表明投影機、動畫、電影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最早的利用的光影技術始於十七世紀一個名為阿塔納斯珂雪耶穌會教士發明的「魔術幻燈」,後來已經變成玩具,而它的現代名字叫投影機。最開始的這種技術是用在娛樂上的,利用光與影的原理將故事放在一個屏幕上講,有點類似於唐朝的皮影戲。也有人說投影技術最早源於中國的「走馬燈」。但是後來隨著光影技術的發展,投影機與電影、動畫分離出來。 Laterna Magica(magic lantern)是最早出現的投影裝置,是現代幻燈機和電影的前身。 通常認為 Kircher 發明了 Laterna Magica。雖然無法證明最初的發明者是誰, Huygens 和 Walgenstein 也被認為和 Laterna Magica 的發明有關。 1640年,耶穌教會教士奇瑟(ATHANASE KIRCHER)發明了一種叫魔法燈的幻燈機,運用鏡頭及鏡子反射光線的原理,將一連串的圖片反射在牆面上,在當時大受歡迎,但奇瑟也因此被指控施妖術。你們看每一次的新發明、新創作要讓人們馬上接受也是不太容易的,不過看今日卡通的蓬勃發展,古人的犧牲也是值得的。 1989年愛普生和索尼擁有了液晶板的核心技術,同年,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投影機是愛普生的VPL-2000
⑩ 投影儀產品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1640年,一個名叫奇瑟的耶穌教會教士發明了一種叫魔法燈的幻燈機,這是世上回第一台投影儀。
1991年 研製答成功全球第一台數據投影機(LitePro系列)
1992年 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高解析度LCD投影板(7600XGA)
1993年 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多媒體LCD投影機;第一台筆記本式LCD投影機
1994年 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高解析度有效矩陣薄膜管夜晶投影板
1995年 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多晶硅多媒體投影機;1996年研製成功全球第一台DMD數字式多媒體投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