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鄭州自然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展廳面積3,000平方米,共9個常設展區。一層設有:嵩山之春、南國夏風、大河金秋、冰雪風情、水生世界;二層設有:昆蟲世界、生命支撐、綠色暢想、造化神秀。展館結合青少年心理特點與審美視角,開辟了互動式探索自然奧秘的科普教育活動場所——實驗天地。展館收藏、展示標本近萬件,其中有揚子鱷、巨蜥、丹頂鶴、金雕、金錢豹等國家一、二級珍貴動物標本近百件。部分珍貴標本是對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動物園死亡動物資源的再利用,由博物館專業人員設計製作而成。大部分標本、文字、圖片集中展示專業人員的省、市級科研項目最新的研究成果。常設展覽同時,本館每年都會推出若干個臨時性專題展覽。
鄭州自然博物館建立於2009年10月。館藏了各類珍貴的動物、植物、礦物岩石等標本,其中大部分動物植物標本由我校師生共同製作完成的。
鄭州自然博物館擔負的主要功能是科學地收藏自然標本,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體現其研究、教育的學術價值。在展示鄭州師范學院各自然科學學科多年研究成果的主題下,通過向社會開放,傳播自然科學知識和歷史文化知識,對學校的發展和本科教育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鄭州自然博物館分九大展區;一樓的南國夏風、嵩山之春、黃河金秋、海底世界、冰雪風情;二樓的綠色暢想、昆蟲世界、造化神秀和生命支撐等九個展區,館藏各類標本近萬件。
至2012年,鄭州自然博物館已舉辦了多場科普活動,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廣泛好評。
2011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鄭州自然博物館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展覽——生物入侵展,向公眾介紹生物入侵的危害,喚起公眾對生物入侵的關注。
2010年10月27日,鄭州自然博物館承辦了省會鄭州第十五屆「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活動,鄭州師范學院校長張建航代表我校致歡迎詞,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尚光鑄作了重要講話。隨後,該校學生近300人參觀了南國夏風、昆蟲世界、生命支撐、綠色暢想等9個常設展區並學習了鳥類科普知識。這次參觀活動加強了學生對鳥類的認識,拓展了知識面,理解了保護鳥類及其生存環境的重要性。
⑵ 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中國歷史博物館壯觀的建築已使它成為北京市重要的地標,而它悠久的建館歷史又和宏偉的建築相得益彰,它初建於1912年,至今已有近九十年的歷史。
1912年籌建。1912年,在蔡元培(時任教育總長)的關心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成立,聘請京師大學堂教授胡玉縉為主任,以國子監為館址,開始收集各方文物。1918年遷入故宮前部端門至午門及其朝房,為救濟災民、失業工人及「為國傷亡」者,曾展出部分藏品,以門票收入賑災。
1926年10月正式開館。1926年,館藏漸臻豐富,各類藏品已達26類,二十餘萬件,於午門辟陳列室,精選藏品,依類陳列,於同年10月10日正式開館展出,當月觀眾即達45,020人,同時《國立歷史博物館叢刊》開始出版。
1929年8月改名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
1933年4月改為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歷史博物館工作主要以保護文物,避免遭受戰爭破壞為主,進行了少量的圖片、文物展覽。
1945年8月恢復中央博物院北平歷史博物館舊名。 1949年10月改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本館更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隸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向博物館捐贈文物,總數達16962件,極大地豐富了館藏。為適應新的歷史形勢,博物館著手建立新的歷史陳列,使博物館真正成為民族的、大眾的、科學的社會教育機構。
1950至1965年是歷史博物館的高速發展期,由裴文中、賈蘭坡指導的「原始社會陳列」於1951年正式展出,該展覽是我國博物館最早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組織歷史陳列的嘗試。以此為起點,在黨和國家領導人、文化部、文物局領導的熱情關心下,以及全國各文博考古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通史陳列」各個歷史階段陳列逐步完成並進行了預展,包括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在內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社會各界知名學者先後來館參觀、審查,不斷完善通史陳列。
中國通史陳列自原始社會開始,至清朝滅亡結束,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結合中國歷史發展特點劃分歷史階段,其特徵是以考古發掘及傳世文物為基本展出材料,力求全面、系統地展現中國歷史,這不僅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也是中國文博事業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陳列。
1958年8月國家決定建立中國歷史博物館。
1959年10月,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的新館大樓落成,北京歷史博物館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一起遷入新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由郭沫若先生題寫館名。1961年7月1日,「中國通史陳列」正式對外開放。1962年之後,通史陳列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修改,並陸續編印了《中國古代服飾資料》、《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彩釉陶俑選輯》、《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青銅器》、《中國歷史博物館藏雕塑選輯》等書。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國通史陳列」暫時關閉。
1969年9月,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合並,改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七十年代開始進行「中國通史陳列」的修改。此次修改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指示下進行,突出秦漢、隋唐、元明清三個歷史時期的統一場面,同時將通史陳列下限延至「五·四」運動。1975年10月,修改後的「中國通史陳列」正式預展。1976年,粉碎「四人幫」之後,全館各項工作逐步恢復展開,成功舉辦了著名的《周恩來同志紀念展覽》,1978年1月,「中國通史陳列」對外開放。
自1978年始,中國歷史博物館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制定了全館八年發展規劃綱要,除繼續完善通史陳列和文物收藏工作外,還積極參加中外文物交流展出活動,相繼出版《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與文物資料》等刊物及《中國古代史常識》、《簡明中國歷史圖冊》、《明藍瑛花卉蘭石冊》、《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圖錄》、《中國歷史博物館》、《華夏之路》、《中國通史陳列》等圖書,組織和參加了多項考古發掘,舉辦了多項轟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物展覽,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覽」、「山西應縣木塔遼代文物展覽」、「醫聖張仲景展覽」、「中國南海沉船文物展」、「絲綢之路與茶之路」、「全國考古新發現精品展」等展覽。
1983年,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恢復獨立建制,將舊民主主義革命陳列劃歸中國革命博物館。1984年,「中國通史陳列」進行了第二次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對歷代社會經濟文化的表現。1988年至1997年,開始進行「中國通史陳列」的第三次修改,在各文博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從全國各地征調了近千件文物,絕大多數是近十年來新出土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同時,陳列形式也作了全新的設計。修改後的「中國通史陳列」原始社會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於1990年第11屆亞運會開幕之日對外開放,「中國通史陳列」隋唐至明清時期也於1997年9月正式展出。
1987年考古部設立水下考古學研究室,開始水下考古的研究。1989年與日本合作,對廣東南海海域進行調查,並於1990年正式成立中日中國南海沉船調查學術委員會,先後對廣東、山東、遼寧等地水域進行調查。1997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成立遙感與航空攝影考古中心,同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簽訂了合作開展現代航空攝影考古意向書,開始進行洛陽及內蒙古東部地區古代大型遺址的航空攝影考古勘察。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更好的發揮博物館教育大眾的作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群眾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先後舉辦了「湖南中學生『擁抱紅太陽』夏令營」、「我愛北京天安門」活動月,在北京市各中小學和部分邊遠郊縣舉辦了「中國近代史圖片展」、「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展」等圖片展覽。
199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展示五十年來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多方面成就,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承辦的「中國文物事業50年特別展覽」於國慶節前在本館中央大廳展出。同年該館還成功舉辦了「盛世重光—山東青州龍興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展」,並參加了「雪域名珠—西藏文化展」和在法國舉辦的「中國文化周」的展覽工作。為迎接21世紀的到來,同時也是歡慶新的龍年的到來,中國歷史博物館特別推出「迎千禧,賀辰歲—龍的藝術精品展」和「龍文化特展」,於2000年1月分別在北京和台北展出。相信在新世紀的曙光到來的時候,匯聚著古代文明與現代化氣息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必將以全新的面貌展現於世人面前。
2003年2月2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合並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正式掛牌成立。
⑶ 北京自然博物館的歷史沿革
1951年3月,經中央宣傳部文教委員會批准,中央文化部與中國科學院共同成立了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委員會,文化部丁西林副部長兼任主任委員,委員包括裴文中、鄭作新、張春霖、胡先驌等人。
1951年4月2日,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成立,辦公地點設在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內的文華殿、傳心殿和清史館,裴文中兼主任。由中央文化部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發文向全國徵集標本和展品,並從全國各地抽調業務與行政幹部。
1955年,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館舍建設批准立項,確定天橋南大街為館址。原計劃建設有三期工程,即陳列樓、標本樓和辦公樓,並確定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建陳列廳8000平方米,首期工程撥款120萬元。
1956年10月,新館在天橋南大街開工。
1958年5月,新館落成,由歷史學家、文學家郭沫若題寫館名。至8月份完成了搬遷工作,隨後古生物、動物、植物基本陳列布置就緒。
1959年1月,新館正式對外開放。4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了特種郵票1套2枚和首日封1枚。「大躍進」期間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下放到北京市,隸屬北京市文化局。
1962年,北京自然博物館正式命名,古生物學家楊鍾健教授任館長。
1975年,北京自然博物館劃歸北京市科技局領導。
1979年,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教授繼任館長。發起並籌備成立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
1980年,創刊發行專業學術刊物《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報告》、《大自然》科普雜志。
1982年,古生物學家周明鎮教授接任館長。編輯出版大型圖冊《生物史圖說》。
1984年,北京自然博物館生態研究室在北京大興南海子建立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並在麋鹿引進工作圓滿結束後獨立為成為新的科研機構。
1985年,北京自然博物館劃歸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
1992年9月,由香港實業家田家炳先生捐資和北京市財政撥款的標本樓——「田家炳樓」——落成。
2008年3月,入選北京市33座免費開放博物館。
2008年4月,入選北京市首批99家科普基地,被選為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研發基地,《大自然》編輯部為科普傳媒基地。
2008年5月,入選國家文物局首批79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2008年7月1日,正式對社會免費開放。
⑷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擁有一座藏書485,000冊的自然歷史圖書館,還有照片、影片和手稿等藏品。它還為公眾舉辦各種教育活動,出版月刊《自然史》。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館之一──海登 天文館(Hayden Planetarium)是該博物館的一部分;它還有一個藏書1萬冊的天文圖書館和一個直徑23公尺(米)的太空劇場。 該館設有圖書館和奧斯朋古脊椎動物分圖書館,藏有自然歷史方面書刊30萬冊左右,其中許多是很有價值的首版專著。該館還出版許多專業書刊和大量科普宣傳資料。其中《博物學》雜志和《博物館員》雜志發行量很大。
該館公共教育部也是主要的業務部門,主管陳列與展覽、對外宣傳、學校服務、接待觀眾、收集放映科教影片以及舉辦科普講座等。該館每年觀眾達400萬人次。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埃倫·富特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項博物館移動導航系統讓博物館能隨時隨地和參觀者對接,讓他們全方位地了解博物館豐富的資源,這也重新定義了在21世紀逛博物館的理念。」
這個經過3年時間研究開發的博物館導航系統可以免費下載到手機和多種無線終端接收設備上。它不僅能幫助遊客明確所處位置,還能對博物館全部45個展廳、劇院、衛生間和餐廳進行導航,讓遊客在博物館內行走自如。
除移動導游功能外,導航系統還通過手機的演示平台,在遊客每次移步換位時,提供圖文並茂的館藏信息和藏品介紹。該系統還為遊客定製個性化參觀路線,甚至遊客在參觀前,在家中都可以通過該導航系統預先設定自己的參觀路線。同時,遊客還可以通過該導航系統上網,與遠方的朋友分享實時參觀體驗。
埃倫·富特說,每位前來參觀的遊客都可以免費下載這個移動博物館導航系統軟體,博物館也免費提供350多部移動裝置供遊客體驗導航系統。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已有140多年歷史,是全世界知名的科學、教育、文化機構,館里永久收藏了3200多萬標本和史前古器物。 陳列范圍主要包括天文學、礦物學、人類歷史、古代動物和現代動物5個方面。有大量的化石、恐龍、禽鳥、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的復制模型。所藏寶石、軟體動物和海洋生物標本尤為名貴。
有500-1500平方米大小陳列廳38個。此外還有羅斯福紀念廳,紀念T.羅斯福總統對該館事業的支持。此廳也用於舉辦特展,展出自然科學的重要新發現及與時事、社會問題和市民生活有密切關系的專題。還有供業余愛好者進行各種科學活動的實驗室、自然科學中心和市民中心。該館有10多個學科研究部,主管標本採集、研究和出版工作。
博物館正門有座戎馬一身的西奧多·羅斯福的塑像。這座雄偉的塑像是為紀念老羅斯福對於保護自然的貢獻而塑的,裡面進門的右側還有羅斯福紀念大堂,在美國歷史上,羅斯福被譽為現代美國之父(1901-1909年間任美國總統)和保護自然資源之父,因為他完整地提出了有關保護、利用和開發自然資源的主張並在他總統任期開辟了大量自然資源保護區。
博物館分四層參觀。第一層有北美森林、生態百態展覽廳、哥茨曼地球展覽廳、紐約州環境、海洋生物、北美哺乳類動物、哺乳類動物、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館、人類生態學與進化、若斯隕石紀念廳、摩根寶石紀念展覽廳、古根亨利礦物展覽廳等。其中每一部分的構思和布置均雄奇壯觀,如進門大廳中央即陳列巨型八頭大小象標本,四周為獅虎鹿豹等獸類標本。動態如生。各館均配以現代音響效果及電腦屏幕顯示,所以印象比較深刻(記得1991年我來這里參觀時還沒有這么普及)。北美森林館顯示樹林的年輪的歷史發展,從若干萬年前的原始森林到現代社會的森林被濫加砍伐的景況,進行了生動的保護自然資源的教育。
人類生態與進化把生物和人類進化的演進過程生動地展示在人們面前,還配以人的發育史的音像教育。有關寶石和礦石的展覽廳設計十分新穎,光線幽暗如進入寶藏洞穴,展品照明很講究,回環曲折,層出不窮,是十分生動的礦物知識教育,其中的藍寶石和大型水晶體特別引人注目。據說紅寶石很少有大顆粒的,十幾克拉的紅寶石就屬少見了。英國倫敦大博物館收藏了一顆167克拉的紅寶石,美國自然博物館珍藏了一顆100克拉的星光紅寶石。其他館以標本居多,重在自然歷史知識的普及和研究,吸引大量中小學生來觀看,而且都有教師帶隊,專人講解,似乎是他們學校課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二樓,有亞洲哺乳類動物、羅斯福廳、惠特尼海鳥紀念展覽廳、斯托特亞洲人種展覽廳、阿克莉非洲哺乳動物展覽廳、非洲人種展覽廳、世界鳥類展覽廳、墨西哥和中美洲展覽廳、南美人種展覽廳等。在三樓,有爬行類動物和兩棲兩棲類動物館、阿克莉非洲哺乳動物類動物展覽廳、紐約市鳥類、紐約州哺乳類動物、靈長類館、查普曼北美鳥類展覽、東部林地及北美印第安人展覽館、米德太平洋人種展覽廳等。在四樓,有華萊士哺乳類動物及其滅絕同類展覽、原始哺乳類動物、鳥類恐龍廳,這里巨大的恐龍骨架頂天立地。還有密爾斯坦高級哺乳類動物展覽廳、蜥蜴類恐龍廳、脊椎動物起源廳等。上面這些館廳我們幾乎都瀏覽一下,對於有音像設備和「小電視片」的廳館停留時間多些。
我們在三樓大廳的大型電視屏幕前看了一場有關生物起源的影片約20分鍾。但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位於一樓的大禮堂的專場電影,有二三百人在那裡排隊等候觀看歷時45分鍾的動物生態世界的全景超大屏幕電影,這個屏幕是我們迄今所見屏幕之冠,有二三層樓那麼高,立體聲響,色彩和音響都極佳,通過蝴蝶群、候鳥(大雁群)、紅色螃蟹群、斑馬群、牛群、魚群、海鯨群等的群體生活細節刻畫,鏡頭逼真。色彩絢爛,畫面奇瑰,近鏡頭彷彿與這些動物共處同一空間,遠鏡頭則給人們以極為優美瑰麗的藝術感受,形象生動潛移默化地給以人與自然和諧的教育。就人類早期文化遺跡的保存來說,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大都會博物館有共同之處,不過這里以歷史演變為重點,而後者則以藝術價值為重點。
總的感覺,這座博物館以科普知識為主,且專業性很強,參觀者以青少年為主,人數不及大都會博物館多。我想隨著人們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意識的加強,來這里參觀的人會更多。如果著重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來反映自然史的變化,則會更有現實意義,也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觀。例如有關瀕危動植物的滅絕、沙漠化的危害、水資源匱乏的後果、熱帶雨林減少及其後果、植被的減少和耕地面積的銳減、大氣污染對於自然生態和動物植物的影響等等,雖佔一定的展區,都尚需大幅度增加內容,使之不僅是自然歷史博物館而且是自然生態保護的博物館。每次參觀美國自然博物館都有新感受,2003年增加了不少綠色環保的內容,顯示保護自然家園越來越受到重視。
⑸ 陝西省自然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陝西自然博物館位來於西自安市長安南路88號舟形環島之上,北望鍾鼓樓,南眺終南山。場館建築如日似月,環境優美、交通便捷。於2008年元月5號隆重開館 。
陝西自然博物館是省投資集團公司組織建設的省重點建設項目,是集收藏、研究、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博物館,是推介和宣傳陝西豐富自然資源、優良生態環境的窗口和平台。館內有地質萬象、古生物長廊、昆蟲王國、神奇秦嶺、生命之光、科技環廊等展廳,穹幕影院及觀景平台。各展廳展示了大量的遠古哺乳動物、植物化石標本,陳列著「四大國寶」及血雉、金雕、獨葉草、紅豆杉等一大批野生珍惜動植物標本,闡釋自然現象,弘揚科學精神。展示方式力求新穎互動、追求寓教於樂,是廣大的青少年和遊客學習自然科學,親近自然的樂園。眾所期待的陝西自然博物館以豐富的內容,新穎的手段,優良的服務,優雅的環境,熱誠歡迎廣大的青少年、國內外的遊客光臨。
⑹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的發展歷史
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團主承建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工程順利完成竣回工驗收,全面布展工作答正緊序展開。
被業界譽為「城市綠螺」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位於本市靜安雕塑公園地塊內,總建築面積4.51萬平方米,地上3層、地下2層,地上總高度18米。其建築形態的設計靈感於綠螺的殼體形式,秉承「以人為本,師法自然」的設計理念,整座場館展現出傳統建築文化精粹與整體環境相融合,優美建築形態與良好節能效果相融合、空間布局實用性與永續發展的前瞻性相融合的建築風格。由於在場館建設中充分融合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然精神,集成了與場館建築特點相適應的建築節能幕牆、地源熱泵技術、太陽能綜合利用、自然光導光技術等12項生態節能技術,該館已成為綠色、生態、節能、智能建築的典範,從而成為目前國內領先世界水平的現代化綜合性自然博物館,其在建設規模、展品存量、展示手段三個方面,將在國內三大自然博物館中名列前茅,每年將有超過120萬的參觀者造訪。
⑺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上海自然博物館籌建於1956年,上海市人民委員會1956年11月1日批准由金仲華等12人組成上海自然博物館籌備委員會。同年12月27日,第一次籌委會會議確定:館的性質為「自然歷史」,定名為「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院」;任務是籌建動物、植物、人類、天文、地質5個專業館;推選金仲華為主任委員,陳虞孫、盧於道、任鴻雋為副主任委員。
籌委會初建時,隸屬上海市文化局和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協會;1962年9月12日,改屬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1988年6月劃歸上海科學院分管。
上海自然博物館籌備處先後設在南昌路銘德里2號、虎丘路20號、重慶南路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內;1958年8月遷入延安東路260號(原華商紗布交易所,上海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是坐北朝南6層英國古典風格建築,佔地面積26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多平方米。1960年2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書寫館名「上海自然博物館」。現大多展品已搬至靜安區的自然博物館,此地名為自然博物分館。
成立於1956年的上海自然博物館,其前身為1868年創建的震旦博物院和建於1874年的亞洲文會。一直以來,上海自然博物館因其擁有百年以上的收藏歷史而顯得彌足珍貴。上海自然博物館現有標本收藏量近27萬件,其中黃河古象和馬門溪龍化石被稱作「鎮館之寶」。
2001年,上海自然博物館正式並入上海科技館,因其空間狹小、陳列方式落後,遂決定遷建新館。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介紹說,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位於上海市靜安雕塑公園地塊內,總建築面積約4.5萬平方米,2009年6月破土動工,計劃2012年底建設完工。
新館為了滿足展示需求、擴大展品數量、提升藏品質量,將以「保護自然、展現變化歷程」為目的,向國內外徵集涉及礦物、古生物、現生生物等標本1430種共6204件。
目前已完工,已向廣大市民朋友開放。
⑻ 浙江自然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西湖博物館獲得新生,1953年更名為浙江博物館。1984年7月,浙江博物館的自然之部分出內單獨建制容,成立了浙江自然博物館。建館初期,囿於館舍、經費等原因,博物館的功能運作一度受到制約,無固定陳列場所,影響了社會教育功能的有效釋放,在社會上「隱姓埋名」10年之久。然而,自博人對新形勢下館建和發展的實踐探索始終沒有停止,自博人忠於職守、精勤業務、淡泊明志的進取精神和務實作風始終未曾斷代。付出換來了成績:1991年建成庫房業務樓,1998年1月建成陳列館;藏品收集匯聚了浙江省自然類藏品之精華,門類齊全、珍品薈萃;學術研究成果斐然,多項成果獲獎;展示教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生動。同時積極參與社會文化建設,建立廣泛的合作渠道 。
⑼ 重慶自然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重慶自然博物館的前身為1930年盧作孚先生創辦的「中國西部科學院」,以及1943年由十餘家全國性學術機構聯合組建的「中國西部博物館」。
中國西部科學院是我國第一所民辦科學院,是盧作孚致力於國家現代化目標,將「科學救國」與「實業救國」思想相結合,積極探索救國、強國之路的光輝典範。以「從事於科學之探討,開發寶藏,富裕民生,輔助中國西部經濟文化事業之發展」為宗旨,在西部早期開發建設中扮演了「排頭兵」角色,為民國時期的經濟建設和科學文化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西遷重慶,一大批重要的學術機關也向大後方遷移。中國西部科學院及其所在地北碚,接受了許多著名學術機構和一流的科技人才的轉移安置,一度成為中國科學界的「諾亞方舟」和「戰時學術研究中心」。
1943年,中國西部科學院聯絡內遷北碚的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等十餘家科研機構又在文星灣創建了中國西部博物館。盧作孚借讓中國西部科學院「惠宇」大樓作為博物館的陳列主樓,辦公室、實驗室、圖書室等則在「惠宇」附近另行建築。以「從事科學教育之推廣及專門學科之研究」為宗旨的中國西部博物館,設地理、地質、工礦、生物、農林、醫葯衛生6個分館,是中國人自己建立的、綜合了最多學科的第一家自然科學博物館。
1950年,中國西部科學院和中國西部博物館由西南文教部接管。
1952年,重慶自然博物館改為西南人民科學館。
1953年,重慶自然博物館並入西南博物院,更名為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館。
1955年,西南博物院改組為重慶市博物館。
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重慶市博物館增掛 「四川省重慶自然博物館」牌子。
1991年,重慶自然博物館獨立建制。
⑽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為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原為1753年創建的不列顛博物館的一部分,1881年由總館分出,1963年正式獨立。為維多利亞式建築,形似中世紀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