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文化散文作文800字

歷史文化散文作文800字

發布時間:2021-03-02 08:38:51

A. 高中作文800字以正確的對待歷史為題

詩宋詞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歷史的見證。 每一次重大歷史事件都是全部愛國主義精神充實起來的,不同的人士對自己的豪情的表達方式也是不同的,其中詩人的表達方式頗為高雅、豪邁,喜、憂、愛、恨層層包裹著食詩詞中的每一個字…… 憂,憂得讓人無奈。 詩仙李白游覽越中時,想起在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爭霸南方,成為世仇。越王勾踐於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卧薪嘗膽,誓報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有感而發,寫下《越中覽古》。詩寫的就是這件事: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喜,喜得讓人發狂。 在廣德元年(763),杜甫喜聞薊北光復,留下千古名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詩人想到可以挈眷還鄉,喜極而涕,這種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我們可以想像作者當時對著妻兒侃侃講述捷報,手舞足蹈,驚喜欲狂的神態。 愛,愛的讓人激情澎湃。 正所謂「多情自古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曾記得,安史之亂發生後,皇帝率兵馬倉皇逃入西南,在這一動亂中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遭到毀滅,白居易親歷這一歷史變故,感嘆不已,便寫下了名篇《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之恨,「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之情,都被作者寫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 恨,恨得讓人入骨。 眾所周知,奸臣昏君是「人人得而誅之的」。歷史上有名的奸臣中,陷害忠良的秦檜便是代表。岳飛抗金班師,而秦檜卻連發十二道金牌令岳飛回去,並向金國求和。岳飛滿腔悲憤,卻無人理會,留下《滿江紅》之豪句: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只可恨秦檜竟然不放過岳飛,在他寫下《滿江紅》之後不久,便夥同宋高宗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陷害致死。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讓我們多讀唐詩宋詞,以史為鑒。

B. 寫一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800字文章

寫一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作文八百字

C. 中國傳統文化800字作文,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讀本》主要講了中國一些值得我們銘記與了解的優秀傳統文化。在這本書中,我猶如走進了歷史,看到了一個個鮮活而有血肉的人物,讓我第一次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歷史,去感受歷史,令我心潮澎湃。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句話是梁啟超在清華大學演講時的一句話,它,不僅僅深深地激勵了清華學子,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剛健寬厚的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我想,這句話不僅僅是精髓,不僅僅是清華大學多年來奉行的校訓,更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的標桿和風向標。當我在完成某項任務時,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困難,瞬間有過放棄的想法,猛然想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句話,使我幡然醒悟,遇事不能知難而退,而應不屈不撓,永不放棄,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及時糾正錯誤,最終順利完成任務。

「古代書法,筆下春風」,可算是讓我開眼界了。書法有楷、行、草、隸、篆體,有許多傑出的書法家,書聖王羲之,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北宋書法家蘇軾,他們的字龍飛鳳舞,抑揚頓挫,將中國漢字詮釋的多姿多彩,五彩斑斕,讓我在敬佩這些書法家的同時,又十分的自豪。老師常說,字寫的好與壞,代表著這個人的能力高低。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練習,從記筆記、寫作業開始,認認真真的寫好每個字,傳承我們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

在中華文化的長河中,我們一直在不斷探索,不斷發現,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完全了解這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並有更多的年輕學子傳承著令人振奮的中國文化。

而我,現在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學生,但沐浴在中國優秀燦爛的歷史文化長河中,肩上的擔子仍然沉甸甸的。做為炎黃子孫,我為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驕傲,更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的今天而自豪。做為祖國建設的接班人,我要更加勤奮刻苦的努力學習,長大後接過建設祖國的接力棒,讓祖國更強大,讓中國文化永放異彩!

簡評: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通過閱讀,小作者不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國文化,更樹立了為讓中國文化永放異彩而努力學習的志向。語言流暢,內容豐富。

D. 向魯訊學習文化散文的作文800字

提到魯迅,大家可能就會想到他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亦回或是想到他那些經典的作品答:《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吶喊》、《彷徨》,彷彿魯迅那些光輝偉大的形象已經在我們心裡根深蒂固,留給我們的是種遙不可及的感覺,可隨著不斷地接觸魯迅的作品和生平,漸漸地另一個不同於以往印象中、接近於真實中的魯迅形象浮現在我眼中。
我眼中的魯迅是一個熱情的愛國者。魯迅少年時看到中國國民的體質虛弱,於是毅然到日本留學求醫,想要使國民的體質強健起來,可等到畢業歸國,本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沒想到發現國民缺乏的並不是體質而是精神;於是他放棄自己所學的事業,開始進行文學創作,用以改變國民的精神,想改變國民的那些麻木、無情。後來他領導的新文化運動,就是要使國民的精神徹底得到解放,不被封建勢力鎖住了頭腦。在我眼中,為了使國民、國家變得強大,不惜多次改變自己努力的事業,全心全意地為自己的國家付出,對國家的弊端,努力地去改變和消除,為國家付出一切,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曾有人問魯迅:「你說中國有這么多缺點,你下輩子還會生在中國嗎?」而他的回答依然是那樣的肯定。

E. 以走進先秦歷史散文為話題的800字作文

以走進先秦歷史散文為話題作文
鄧仲祥整理
詩歌是語言的皇冠,散文是極富詩性的文字。然而做為四大文學體裁之一的散文卻有著比詩歌更加久遠的回憶,它們安靜地在逐漸老去的時光里坐著散發出一股股幽香----沁人心脾。做為中國文化創始與奠基的先秦散文更有著與生俱來的高貴與優越性。半年的學習與研究,除了踏進那綠林一角外更多的我得到的是震撼是折服。
走進古老的歷史,拜讀上一段古人優美的文字,我已經開始和文字對話了,也只有在此刻才能讓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松與愉悅。彷彿,在心靈的荒漠中甘霖突降,萬物瞬間由枯黃轉為墨綠。我也准確地找到了生命的顏色。
先秦諸子散文為先秦散文的一支流派,另一支被同樣輝煌耀眼的先秦歷史散文所佔領。由於寫者才學疏淺,能力有限,本篇只從先秦諸子散文為切入點窺視先民那博大,聖潔,親切,灼人的思想。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諸子,百家的一些基本常識。「諸子」:西周王朝覆滅了,打破了對「天道」的崇信,使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更多地轉向了對人事治理得失的探討。「庶人不儀」的觀念被打破,興起了「處士橫議」的活躍氣氛。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人民的探討中,逐漸形成了不同主張的學派。這些學派的創立者和代表人物稱為諸子。「百家」:主要是儒,道,墨,法等影響最大的幾家,圍繞著一些重大的社會問題,諸子百家各抒己見,到處游說著書立說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成為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諸子百家的觀點反映在他們的作品中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學術和文字的派別,主要是散文的不同派別。
對諸子百家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的了解,讓我們體會到了和而不同的感覺。現在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儒,道,墨,法,陰陽家的散文著作。這些巨著從根本上體現了諸子散文經久不熄的文字藝術魅力。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作品:《道德經》、《莊子》。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在這里我們主要對莊子散文的特色做進一步的闡釋莊子散文所包含的深邃的哲學思想,不是以直接的判斷、推理表達出來的,而是以其獨特的形象加以含蓄而明確的寓示表達出來的。以《莊子》內篇為例,通覽各篇,我們不難看出,莊子散文幾乎是包羅萬象。上下古今,談鋒所至,無不令人叫絕。思想的野馬,在無邊無際的時空中自由馳騁,看似荒誕,實則有跡可尋。歸結起來,莊子的思想始終圍繞著一個「虛」字,所以他便運用了一系列的形象從不同側面來予以發揮,形成了他那種似真似幻的浪漫主義風格。
莊子虛構了許許多多的動物、植物來為他的思想服務,並且都具有人的性情。《逍遙游》中憑風而徙的鯤鵬,目光短淺的蜩與學鳩、斥鴳,《齊物論》中「朝三暮四」、為名實所蔽的眾狙,《養生主》中啄飲自如的澤雉,《人間世》中不自量力的螳螂,知曉無用之用的櫟社樹,《大宗師》中相濡以沫的魚,等等。這些形象成了莊子闡明哲理的媒介,在莊子的散文中放出奇異的光彩,彷彿自然界的一切都有靈魂。這在先秦其它典籍中是不多見的,不能不稱為莊子的創造。
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往往被刻畫和描繪得栩栩如生,在莊子散文的形象體系中也占很大比例。列子「御風而行」,輕妙無比,卻「旬有五日而後返」;許由不受堯的禪讓,無用於天下,以不願越俎代庖為喻,婉言陳志;特別是想像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而且,「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這種形象和境界純屬臆造,卻寄託了莊子逍遙游的理想;言雖玄虛,但意旨深遠。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作品:《韓非子》。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總之,先秦散文(含歷史、諸子散文)到戰國末期已達到相當成熟的階段。它出現了眾多的體裁;逐漸積累了諸好如記敘、抒情、描寫、論證、分析、實錄、虛構等等較為成熟的藝術表現方法,且涌現了一批不同風格的作家和典範作品。這些成就,為後代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F. 關於中華文化的作文800字

古人描繪的美好生活,龍鳳成祥,仙鶴長鳴,神鹿奔躍,日月輪回,世代不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東方文化美德幾千年長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與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復興,才有完整意義上的民族偉大復興。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靈魂,也是民族的價值觀,更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傳統社會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從親緣關系開始,靠的是世世代代傳承下來。幼兒從小就感受到親情的薰陶:
中華傳統美德,是世代相傳並不斷調整和更新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准則和風俗習慣;她既有強烈的歷史遺傳性,又有鮮活的現實變異性;她作為文化的基因,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流淌;她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個中國人和自己的後代。
一個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對民族傳統的繼承,又要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使歷史與現實相聯,使民族精神真正體現傳統精神和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揚」、「重在培 育」,但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尤其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繼承是前提,創新才是根本,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恆動力。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僅有歷史的傳承是遠遠不夠的。惟有創新,才能發展;惟有創新,才能不朽。歷史沒有止步,創新就不應該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會終結。中華民族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它始終是發展的、前進的。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重要歷史關頭,都會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無論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還是建設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的延續與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
正是這種閃爍著時代光輝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並頑強奮斗精神的傑出人物:林則徐、譚嗣同、瞿秋白、方誌敏、魯迅、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他們為振興中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動了歷史發展和民族進步,深刻地改變著時代的面貌,他們高揚著鮮明的時代精神,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漢唐氣象,時代華章。與中華民族邁向現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種昂揚向上、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揚。
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肖金鎮米王小學魏雪桂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在他們身上有沒有優秀的民族精神,是關繫到社會主義千秋大業的大事。因此,我們一定要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
要加強對青少年學生成長和發展規律的研究,結合青少年的學習、社會參與、休閑娛樂、課外活動等多層次需求,提供具體有形的服務,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心、寬容心、誠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義、責任、參與、奉獻、仁愛、尚義、敬業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時,還要注意從小培美學生勇於擔當責任的意識,友愛互助的團結意識和堅毅自信的強勢人格。要教育青少年學生善於面對困難和危難,在困難和危難面前,要不僅不怕,還要能從內心激發一種力量去戰勝困難和危難。這就不僅要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浩然之氣,還要培養其處變不驚,知難而上的堅強品格。
一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氣長存正氣磅礴的絢麗詩史,在這個歷史長河中,不斷有正氣人物,正氣故事出現。在我們宏偉壯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跡也是層出不窮的,在他們的身上真正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美德和社會公德,也張揚著浩然的民族正氣和民族精神,這些是我們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因此,我們要善於運用歷史上的正氣人物、正氣故事來教育青少年學生。特別是要善於運用我們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代培養起來的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來教育青少年學生。這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培養出來的符合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我們應該將其歸納整理,寫入教材,對青少年學生進行長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斷弘揚和培育符合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並用它來哺育下一代,我們的民族振興才會有希望。

G. 感受傳統文化的智慧作文800字

眼中的中國傳統美德
作文題: 我眼中的中國傳統美德
拾金不昧、勤勞勇敢、忍辱負重、孝行天下、自強不息、助人為樂……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人說,在當今經濟社會下,許多觀念要變化了,這些美德也落後於時代了。對此,你有何感想?
請以"我眼中的中國傳統美德"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標題自擬,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傳承的美德。比如:敬業樂群、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志趣,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昂揚銳氣,富責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為政風范,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奮不顧身、捨生取義的英雄氣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等等。
請以「美德」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標題自擬,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思路點撥】
"我眼中的中國傳統美德"是一個獨詞題,"中國傳統美德"是論述的對象,而關鍵是要說出"我眼中的",即有自己的認識,自己的思考,這是很重要的。而對"中國傳統美德"能否認識全面、准確,則尤其重要。
如果寫成議論文,就要論述"中國傳統美德"的方方面面,也可以重點寫其中的某一種美德;如果寫成記敘文,就可以對其中某一種美德進行場景虛擬、人物對白的設計。甚至可以採用創新文體,如2000年高考以"誠信"為話題的《患者吳誠信的症斷報告》之類的佳作。

【佳作展台】
在我眼中的中國傳統美德
有一位"母親"比母親更母親,那便是我們的祖國--中國。她,在漫長的歲月里,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孩子--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物實在太多了。我們勤儉而誠懇,友善而勇敢,這是叫億萬炎黃子孫倍感驕傲的傳統美德。(開頭兩段,第一段扣住"傳統"--漫長,第二段扣住美德。入題快。)
"勤",是中國傳統美德中最聞名於世的。中國人以農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長年累月辛勤地勞動,以汗水換來碩碩豐成,造福子孫後代;同時也因為"勤",加上極富鍥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中國人創造了四大發明、圓周率、渾天儀、《本草綱目》等等智慧結晶,在人類歷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篇章。(此段說"勤",引用的詩句體現"勤",四大發明等說明"勤"的結果。)
中國人是勇敢的,有傲氣的。南宋名將岳飛以精忠報國的信念,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撓的強烈愛國心志,為國家,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奮勇抗敵,保衛河山;民族英雄文天祥,少有大志,終不肯向元人投降,最後從容就義。他曾說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何等壯烈感人的豪語!他們的忠義能與日月爭光,在民族史冊上,烙下了不朽的印跡!
中國人愛國,對自己的國家有著非筆墨可形容的深感情。愛國詩人陸游在遺作《示兒》中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對死亡泰然處之,臨終時還念掛著國家民族的安危,是多麼可敬可佩啊!北宋著名文學家及政治家范仲淹,憂國憂民,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充分反映出他"以天下為己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高貴情操。翻開中國歷史,這樣為國家、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物比比皆是,林則徐、孫中山、周恩來等等,真是數之不盡。(此兩段說"愛國",例舉的人物都是歷史上的愛國人物,議論中有強烈的感情,用語形象,如"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撓的強烈愛國心志"。)
孝道也是中國傳統美德中的代表,它根植在人心。"卧冰求鯉""黃香暖席"的故事,廣受傳頌。而古詩里的人物花木蘭更是家喻戶曉,她為免老父再受征戰沙場的痛苦,決心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孝女。
反觀現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漸疏離,變得淡薄、冷漠,這些奠基在利益上的人際關系,缺乏彼此的互諒關懷,完全沒有溫情可言;而家庭不和、子女忤逆引發的倫常悲劇,差不多每天都可在報紙上讀到,在新聞報導中兒女一朝飛黃騰達後,便對父母置之不理,任由父母風餐露宿的事已屢見不鮮;人們的浮誇作風,自以為是、吊兒郎當的處世態度隨處可見,實際上,這種人是名副其實的"井底之蛙",常不可一世地自我吹噓,對他人的才華不屑一顧,甚至冷嘲熱諷,完全不明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道理,這的確是現今社會的一大哀歌。(此兩段說"孝",先說"根植在人心",再"反觀現今的社會",寫得簡潔。)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若這些社會弊病越來越多,越積越深,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固不能想像,也不敢想像。
我認為,中國傳統美德是醫治社會弊病的靈丹妙葯。在這個時代,有重新提倡其價值的必要,以廓清社會歪風,為年青的新一代培養優良的品行、淳樸大方的風度,重見我國道德文化的光芒。(此兩段說現實意義。)
【點評】
本文是非常規矩的議論文,按照引出話題--分析話題--解決話題的思路,詳細討論了有哪些傳統美德,這些美德有何現實意義。文章擇要介紹了三種傳統美德:"勤""愛國""孝"。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社會弊病",作者認為傳統美德能夠醫治。但遺憾之處是,作者沒有具體講哪些"社會弊病",這樣,文章的力量就略微有點削弱。
精段妙語
1、美德猶如耳鳴
是的,有一種聲響,自己聽到就足夠了。
美德是茫茫大漠中的一棵堅韌的小草,它勇敢地棲身絕地給人以希望;美德是農場上的一隻蜣螂,默默地還農場以清潔而不為人知;美德是雲中的一粒水珠,在電閃雷鳴中悄悄滲入土地,奉獻自己,滋養生命。
美德不一定要做到驚天動地,美德不一定要使你的名字傳遍大江南北。美德在你心中,不在別人的眼裡。
美德猶如耳鳴,自己聽到就足夠了!
2、每一種美德都是智慧
任何一種美德都可以和聰明無關,可是聰明卻至少需要依賴一種美德,不然就蛻變成了狡猾、奸詐、可悲的所謂"小聰明"。所有的道德都是美好,所有的美德都是智慧,"聰明"的人不明白;古人還講呢,大智若愚,井蛙何曾可相語與天。良知尚存的世人哪,千萬莫輕慢了你自己的良知與道德,那可是你真正的生命和財富。
3、美德是靈魂的力量。
當你獨自默默地省視自己內心珍存的美德時,你就像在夏夜的山村仰望著純凈深藍天空的燦爛星星,油然從心靈深處湧出清泉一樣的欣慰。
這是你心靈綠草茵茵、鮮花燦燦的陽光地帶,是你靈魂美妙的棲息地。
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灌溉這些綠草,
你的一舉一動都是培育這些鮮花,
於是,你心靈里美德的綠草,你心靈里美德的鮮花,隨著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綠了你的家庭,香了你的家庭;綠了你的工作地,香了你的工作地。
你走到哪裡就綠到哪裡,香到哪裡。
這樣,你漫長的人生道路處處是綠草,季季有花香。
4、愛,是美德的核心。
美德之愛,不僅僅是愛父母,愛妻兒,而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愛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做過錯事已經改正的人,以至那些犯有罪過已經痛改前非的人。
美德之愛,像愛人一樣愛天上的飛鳥,愛水中的游魚,愛地上的走獸,以至愛渺小而又渺小的螞蟻。
美德之愛,像愛人一樣愛每一蔸草,愛每一朵花,愛每一條江河,愛每一個湖海。
美德之愛,像愛人一樣愛每一顆星星,愛每一朵白雲,愛每一片彩霞。
美德之愛,無時不在,無所不在。
美德之愛是大愛,
大愛無邊!
5、美德的根本是給予。
有人說,現代社會到處都是索、拿、卡、要,給予就會輸光,給予就是蠢寶。
有人說,現代社會貧富懸殊,你有多少錢財給予貧窮,你能給予下崗工人什麼?你能給予失學兒童什麼?
美德的給予是你的真誠,是你的關愛,是你那顆純正赤忱的心。
應該說,社會越是錢欲橫流,越是貧富懸殊,就越顯示美德的光輝,給予的高尚。也許,在你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真會輸掉一點什麼,但在歷史長河裡,在精神世界中,你永遠是贏家。
你贏得的是人們的尊重。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H. 一個關於著名歷史人物的文章 800字以上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聲名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受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抑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求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孔子生平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學說不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進程,還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成為東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論基礎.以孔子為代表創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流和基礎,時至今日仍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積極作用.孔子不僅屬於歷史,也屬於當代,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閱讀全文

與歷史文化散文作文8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