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民革命運動的意義
國民革命運動政治上的意義:
中共根據歷史發展的進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綱領和政治口號。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領導權問題主要是政治領導,大革命的發展是按照中共指引的方向前進的。
國民革命運動在組織上的意義:
在中共的推動、幫助和組織下,建立了國共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把國民黨改組為各革命階級的聯盟,通過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宣傳黨的綱領,積極開展工農運動,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1)國民革命的歷史意義和經驗教訓擴展閱讀:
國民革命軍五大高級將領:
一、蔣介石
特級上將,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和日本東京振武學校,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北伐軍總司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
二、何應欽
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日本陸軍學校,黃埔系將領二號人物,蔣介石八大金剛之一。,歷任黃埔軍校總教官、黃埔軍校教導團長,第一師師長,第一軍軍長,軍事委員會軍政部長等職。對待黃埔學生和藹可親,有難必幫。
三、白崇禧
陸軍一級上將,保定三期畢業,桂系軍事領導人,歷任北伐軍副總參謀長,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桂林行營主任等職。白崇禧和李宗仁、黃紹竑僅用二年時間統一了廣西軍政,多計善謀。
四、陳誠
陸軍一級上將,保定八期畢業,黃埔軍校戰術教官,土木系軍事集團首領,蔣介石八大金剛之一。歷任第十一師師長,第十八軍軍長第九和第六戰區司令官等職。
五、顧祝同
陸軍一級上將,保定六期畢業,黃埔軍校教官,歷任第三戰區司令、參謀總長等職,蔣介石八大金剛之一。
② 歷史題,大革命的意義、失敗原因和教訓分別是什麼
意義:
北伐戰爭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戰爭。雖然中途夭折,但這回次戰爭沉重答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使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開展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開始了創建工農紅軍、進行土地革命的新時期。
失敗原因:
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是:
①由於當時帝國主義勢力和中國的封建軍閥、買辦、豪紳階級相勾結,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力量;
②由於當時革命陣營內的國民黨右派蔣介石,汪精衛集團在帝國主義和地主買辦階級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頓時遭到極大的損失,敵強我弱的局面更加嚴重;
③由於中國共產黨處於幼年時期,對中國革命的規律懂得不多,特別是北伐後期,陳獨秀的右傾投降錯誤在中央領導機關佔了統治地位,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在反革命勢力向革命勢力發動突然進攻的時候,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導致了國民革命的失敗。
經驗教訓:
①中國革命的發展,也有利於兩黨自身的發展。
②必須堅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方向,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
③必須充分發動和武裝工農,使革命獲得深厚的群眾基礎。
④在統一戰線中,共產黨人必須堅持自己的獨立性,實現對革命的領導權。
③ 簡述國民大革命的功績和教訓
功績:抄1.它沉重的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勢力,中國人民的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有了明顯的提高,實際上是迎接未來革命勝利的一次偉大的演習
2.它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的政治影響,宣傳了黨在明主革命階段的綱領,使黨經受了以次大革命的洗禮,積累了初步的經驗。中國人民正是從這場革命的失敗中汲取經驗,開始懂得進行土地革命和掌握武裝的重要性,為把中國革命推到新的土地革命戰爭階段准備了必要條件
教訓:1,共產黨對革命的領導權,2,武裝力量的掌握,3,反帝的任務必須完成等
④ 國民革命的意義和失敗原因是什麼
失敗復原因:國民革命失敗的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是:①由於當時帝國主義勢力和中國的封建軍閥、買、豪紳階級相勾結,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力量;②由於當時革命陣營內的國民黨右派蔣介石,汪精衛集團在帝國主義和地主買階級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頓時遭到極大的損失,敵強我弱的局面更加嚴重;③由於中國共產黨處於幼年時期,對中國革命的規律懂得不多,特別是北伐後期,陳獨秀的右傾投降錯誤在中央領導機關佔了統治地位,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在反革命勢力向革命勢力發動突然進攻的時候,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導致了國民革命的失敗。經驗教訓:①中國革命的發展,也有利於兩黨自身的發展。②必須堅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方向,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③必須充分發動和武裝工農,使革命獲得深厚的群眾基礎。④在統一戰線中,共產黨人必須堅持自己的獨立性,實現對革命的領導權。
⑤ 國民革命的歷史意義
國民革命的歷史意義有
1、國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使國內的政治逐漸回又步入正答軌。
2、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維護了國家的主權。
3、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反帝反封革命綱領,中國共產黨開始逐漸在中國嶄露頭角,為今後帶領中國人民斗爭打下了基礎。
4、中國共產黨開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裝,為今後中國共產黨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國民革命使廣大群眾受到一次革命洗禮,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5)國民革命的歷史意義和經驗教訓擴展閱讀
國民大革命是在中共正確的影響、推動和組織下進行的,中共的作用是通過革命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來表現的。
在政治上,中共根據歷史發展的進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綱領和政治口號。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領導權問題主要是政治領導,大革命的發展是按照中共指引的方向前進的。
在組織上,在中共的推動、幫助和組織下,建立了國共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把國民黨改組為各革命階級的聯盟,通過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宣傳黨的綱領,積極開展工農運動,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⑥ 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及其經驗教訓是什麼
由中國共產黨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共同努力建立的第一次國共合作,由於蔣介石和汪精衛的叛變而破裂,使國民革命遭到了失敗。
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是復雜的。在客觀上,由於國際帝國主義的聯合干涉和同盟者國民黨內的反動集團的突然叛變,他們的聯合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力量。在主觀上,由於中國共產黨還處於幼年階段,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不長,立即以全部力量從事實際的革命活動,缺乏理論准備,來不及系統總結實際斗爭的經驗,理論水平和領導經驗都不成熟。那種割裂民主革命於社會主義革命的聯系的「二次革命論」,在國民革命發展中的消極影響尤為突出,使共產黨自願處於「在野」地位,甘當「苦力」,排除在政權和軍隊的領導之外。理論的弱點和不成熟,必然會導致革命行動的失誤,這是國民革命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國民革命的後期,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在黨中央占據統治地位,自願地放棄了革命領導權,放棄了對於農民群眾、城市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放棄了對武裝力量的領導權,幻想拉住蔣介石、汪精衛集團,對同盟者中反動集團的叛變革命,既缺乏戒備,又不能組織有效的抵抗,這是國民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作為中國共產黨上級領導機關的共產國際,對國共合作的指導上,始終存在著對國民黨估計過高,對共產黨估計過低的傾向,全力幫助和發展國民黨、國民革命軍和國民政府,造成國共兩黨力量的懸殊,在統一戰線爭奪領導權的斗爭中,一再無原則地遷就退讓。國產國際指導的失誤,也是國民革命失敗的重要因素。所有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國民革命的失敗。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的失敗,使中國革命遭受嚴重挫折和損失,但仍然具有重大的意義。這次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喚醒了全國人民;鍛練了共產黨,提高了共產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同時也給中國人民以極其深刻的經驗教訓,主要是:
第一,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高潮,有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實力,在振興中華的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國民革命的歷史雄辯地證明了國共兩黨合作,有利於國家的統一,民族的進步,有利於國家的統一,民族的進步,有利於中國革命的發展,也有利於兩黨自身的發展。合作兩利,分裂有害,國共合作的破裂,使中國革命出現重大的挫折。
第二,中國的民主革命,能否實現和保持無產階級的領導,是革命成敗的關鍵。國民革命的歷史證明,當中國共產黨堅持了無產階級領導權,並制定了正確的政策和策略,革命就發展,就勝利;當中國共產黨由於犯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放棄了無產階級領導權,革命就遭到嚴重挫折,以致失敗。為要堅持無產階級領導權,必須加強共產黨的自身建設,必須根據中國革命的實際,獨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第三,中國民主革命必須建立包括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在統一戰線中必須堅持無產階級領導權;無產階級領導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必須發動廣大農民,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必須對資產階級實行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
第四,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裝斗爭,主要的組織形式是軍隊。沒有革命的軍隊就沒有一切。共產黨必須掌握革命的武裝,否則就不可能實現和保持無產階級的領導權,也就沒有人民革命的勝利。
這些用鮮血換來的經驗教訓,教育了中國人民,迎來了中國革命的新的歷史階段。
⑦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的經驗教訓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回國,這是一個偉大的勝答利。但是,這場革命沒有實現真正的民族獨立和政治民主,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國家統一的局面很快為軍閥混戰所代替。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又是失敗的。
2、認清辛亥革命失敗的一面,可以使人們進一步了解中國革命的艱巨性和長期性,就像孫中山先生晚年所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後繼者只有在總結辛亥革命失敗教訓的基礎上,探索新的道路,進行艱苦鬥爭,才能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的歷史任務。
3、辛亥革命後,政權雖然落到了袁世凱手裡,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卻並沒有完全喪失。辛亥革命不僅鏟除了中國封建勢力最頑固的堡壘,宣告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時代的結束,而且促進了人們民主意識的極大提高,邁出了從專制向民主轉化的重要一步,為中國的政治現代化開創了一個新的階段。
4、思想的大解放促進了人們在道德觀念、社會風俗及生活習慣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新的變化。革命活動本身就是對許多陳腐觀念的巨大沖擊和滌盪。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又大力革除封建陋習,提倡社會新風。
⑧ 國民革命的歷史意義以及失敗的主要原因
國民革命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它是近代史上真正的人民大革命,是內中國社會主要革命階容級(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合革命,在國共兩黨合作的基礎上達到了有史以來革命的最高點,是反帝反封建運動的新高潮。北伐戰爭是這場革命的核心,工農運動是這次革命的基礎,革命勢力席捲全國。它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國民革命雖然沒有取得最終勝利,卻使中國人民受到了一次相當普遍的革命洗禮,使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為人接受,使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得以擴大,中共開始掌握一部分軍隊,為革命建立了新起點。
失敗的原因: 主觀上,黨剛成立缺乏斗爭經驗,馬克思主義理論不足,對中國革命的很多問題認識不足,犯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錯誤(比右傾錯誤,比如對民眾動員不足,比如對領導權認識不足等).客觀上,敵人力量過於強大,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再加上國民黨右派對革命的背叛.
⑨ 大革命的歷史意義。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教訓都是什麼啊
字多的段落是幫助你理解的,考試時只答第一句話。
意義:
①它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給帝國主義以沉重的打擊。
②它使人們從思想受到了一次較普遍的革命洗禮。
③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號,為廣大人民所接受;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擴大了;黨開始掌握一部分軍隊。這些都成為中國革命繼續前進的新起點。
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是:
①由於當時帝國主義勢力和中國的封建軍閥、買辦、豪紳階級相勾結,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力量;
②由於當時革命陣營內的國民黨右派蔣介石,汪精衛集團在帝國主義和地主買辦階級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頓時遭到極大的損失,敵強我弱的局面更加嚴重;
③由於中國共產黨處於幼年時期,對中國革命的規律懂得不多,特別是北伐後期,陳獨秀的右傾投降錯誤在中央領導機關佔了統治地位,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在反革命勢力向革命勢力發動突然進攻的時候,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導致了國民革命的失敗。
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
①共產黨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大革命後期,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者在統一戰線的問題上,強調「一切工作歸國民黨」,對資產階級採取「一切聯合,否認斗爭」的右傾政策,以放棄無產階級領導權,壓制工農運動、犧牲工農根本利益的方法來維持國共合作。1927年4月,在蔣介石反革命活動已經十分明顯的情況下,反而和汪精衛發表聯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聽信「國民黨領袖將驅逐共產黨,將壓迫工會與工人糾察隊」等「謠言」,企圖以此來拉住蔣介石。實際上是為蔣介石塗脂抹粉、麻痹革命人民。蔣介石叛變後,他又吹捧汪精衛是國民黨左派的「中心領袖」,更導致了革命的失敗。
②共產黨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裝。堅持武裝斗爭,妥協退讓只會斷送革命。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沒有一支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就沒有共產黨的地位,也就沒有革命的勝利。在武裝斗爭問題上,陳獨秀繼續反對建立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主張,並壓制工農武裝。結果,在蔣介石和汪精衛叛變革命發動屠殺時,沒有也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終於導致大革命歸於失敗。
⑩ 國民大革命的評價 (1926年1月~1927年7月15日)(從四個方面,性質。意義。經驗、教訓)
性質:新民主主義革命
歷史意義:
(1)它是中國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2)它對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航程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宣傳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擴大了黨在群眾中的影響;其次,黨開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裝;第三,廣大群眾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禮。
經驗教訓:
①共產黨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大革命後期,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者在統一戰線的問題上,強調「一切工作歸國民黨」,對資產階級採取「一切聯合,否認斗爭」的右傾政策,以放棄無產階級領導權,壓制工農運動、犧牲工農根本利益的方法來維持國共合作。1927年4月,在蔣介石反革命活動已經十分明顯的情況下,反而和汪精衛發表聯合宣言,要求工人不要聽信「國民黨領袖將驅逐共產黨,將壓迫工會與工人糾察隊」等「謠言」,企圖以此來拉住蔣介石。實際上是為蔣介石塗脂抹粉、麻痹革命人民。蔣介石叛變後,他又吹捧汪精衛是國民黨左派的「中心領袖」,更導致了革命的失敗。
②共產黨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還必須建立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妥協退讓只會斷送革命。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沒有一支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就沒有共產黨的地位,也就沒有革命的勝利。在武裝斗爭問題上,陳獨秀繼續反對建立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主張,並壓制工農武裝。結果,在蔣介石和汪精衛叛變革命發動屠殺時,沒有也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終於導致大革命歸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