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包豪斯"經歷了幾個階段
「包豪斯」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19--1925年)魏瑪時期
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任校長,提出「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的崇高理想,肩負起訓練二十世紀設計家和建築師的神聖使命。他廣招賢能,聘任藝術家與手工匠師授課,形成藝術教育與手工製作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階段(1925-1932年)迪索時期
包豪斯在德國迪索重建,並進行課程改革,實行了設計與製作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優異成果。這個時期是其高峰時期。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由建築系主任漢內斯·邁耶(HannesMeyer,1889-1954)繼任。
這位共產黨員建築師將包豪斯的藝術激進擴大到政治激進,從而使包豪斯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最後邁耶本人也不得不於1930年辭職離任,由米斯·凡·德洛(Mies Van de Rohe,1886-1969)繼任。
接任的米斯面對來自納粹勢力的壓力,竭盡全力維持著學校的運轉,終於在1932年10月納粹黨占據迪索後,被迫關閉包豪斯。
第三階段(1932-1933年)柏林時期
米斯·凡·德洛將學校遷至柏林的一座廢棄的辦公樓中試圖重整旗鼓,由於包豪斯精神為德國納粹所不容,面對剛剛於1933年正式上台的納粹政府,米斯終於回天無力,於該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關閉。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閉,不得不結束其14年的發展歷程。柏林時期僅有6個月的時間。
(1)包豪斯藝術學院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貢獻
1、強調集體工作方式,用以打敗藝術教育的個人藩籬,為企業工作奠定基礎。
2、強調標准,用以打破藝術教育造成的漫不經心的自由化和非標准化。
3、設法建立基於科學基礎上的新的教育體系,強調科學的、邏輯的工作方法和藝術表現的結合。以上幾個要點,已經將教學的中心從比較個人的藝術型教育體系轉移到理工型體系的方向上來了
4、把設計一向流於「創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轉移到「解決問題」上去,因而設計第一次擺脫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實用、經濟、美觀的設計體系,為現代設計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5、在比利時設計家亨利·凡·德·威爾德的試驗基礎上,開創了各種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紡織、攝影等。團結了一批卓有建樹的藝術家與設計家介入到設計中來,將設計教育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貳』 包豪斯學院興起的歷史時期
1925年,學校遷至德紹。新建築由格羅皮烏斯設計,堅定地確立了世界建築風格。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校長職務,由瑞士建築師漢斯·邁耶繼任。後者於1930年辭職離任,由路維格·密斯·凡·得·羅繼任。1932年,包豪斯設計學院遷至柏林,並在次年被納粹封鎖。眾多包豪斯教師定居美國,其中包括密斯·凡·得·羅,馬歇·布勞耶,約瑟夫·亞伯斯·拜耳,赫伯特,和拉斯洛·莫合利-那基。 由於常年戰爭和納粹的關系,學校再次易主,就連在一戰中因受傷而獲得過鐵十字勛章的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也被納粹定義為「優雅的沙龍布爾什維克」,並因不堪納粹的迫害而被迫辭職,包豪斯理念由此也被壓制,但仍有部分堅定的包豪斯推動者留在了德國,而後這座幾經興衰易名的學校最終在兩德統一後的1995到96年間被德國政府重新復名為包豪斯,成為著名的公立綜合設計類大學性質的學術機構。 作為世界頂尖設計類大學之一,目前包豪斯大學分為4個學院: 建築學院:德國最早成立的現代建築學院之一,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建築設計,城市規劃,歐洲城市規 劃,媒體建築等專業。根據CHE顯示該學院下的建築設計專業知名度甚高。 媒體學院:德國成立的第一所媒體學院,歐洲首屈一指的媒體與設計教育機構。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媒體設計,媒體信息,媒體文化,媒體管理等專業。根據CHE及FOCUS顯示該學院下的媒體設計專業知名度甚高。 造型學院:德國最早成立的造型與設計學院之一。下設的專業分別是:產品設計,視覺傳達,公共空間藝術,自由藝術等專業。根據FOCUS顯示該學院下的產品設計專業知名度較高。 土木學院:與建築學院協同工作。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建築工程,材料工程,環境工程等專業。 與我國大學的關系:魏瑪包豪斯大學自2005年10月起與上海同濟大學有文化交流與碩士聯合培養項目。
『叄』 包豪斯學院的簡介,歷史,以及歷任校長。
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國魏瑪市的 「公立包豪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簡稱,後改稱「設計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習慣上仍沿稱「包豪斯」。
魏瑪包豪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aet Weimar)是位於德國魏瑪的一所藝術設計類大學,該校是世界現代設計的發源地,對世界藝術與設計的推動有著巨大的貢獻,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
包豪斯大學分為4個學院:
建築學院:德國最早成立的現代建築學院之一,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建築設計,城市規劃,歐洲城市規劃,媒體建築等專業。根據CHE顯示該學院下的建築設計專業知名度甚高。
媒體學院:德國成立的第一所媒體學院,歐洲首屈一指的媒體與設計教育機構。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媒體設計,媒體信息,媒體文化,媒體管理等專業。根據CHE及FOCUS顯示該學院下的媒體設計專業知名度甚高。
造型學院:德國最早成立的造型與設計學院之一。下設的專業分別是:產品設計,視覺傳達,公共空間藝術,自由藝術等專業。根據FOCUS顯示該學院下的產品設計專業知名度較高。
土木學院:與建築學院協同工作。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建築工程,材料工程,環境工程等專業。
學校歷史:
該校的前身是創建於1860年的大公爵薩克森美術學校(Großherzoglich-Saechsische Kunstschule),1919年該校由一批傑出的藝術家和設計師接手而成立,以包豪斯之名成為了開創新時代的先鋒派藝術家們,反傳統、推行現代藝術設計理念的戰場和精神基地。
由於戰爭和納粹的關系,學校再次易主,就連在一戰中曾獲得過鐵十字勛章的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也被納粹定義為「優雅的沙龍布爾什維克」,並因不堪納粹的迫害而辭職,包豪斯理念由此也被壓制,但仍有部分堅定的包豪斯推動者留在了德國。
而後這座幾經興衰易名的學校最終在兩德統一後的1995到96年間被德國政府重新復名為包豪斯,成為著名的公立綜合設計類大學性質的學術機構。
歷任校長:
瓦爾特·格羅皮烏斯(1919年~1928年)、漢斯·梅耶(1928年~1930)、密斯·凡·德·羅(1930~1933年)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納粹政權的壓迫下,最終於1933年包豪斯宣布關閉。
(3)包豪斯藝術學院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包豪斯是一個宣言,它開創了一個時代。藝術與技術交織,理性與感性的交融,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使得包豪斯呈現出一副豐富多彩的精神面貌。
其中包豪斯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以科學、嚴謹的理論為依據,奠定了設計教育體系中的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與色彩構成為基礎的教育體系。
「包豪斯」學校注重基礎課的理論與實踐並舉,通過一系列理性、嚴格的視覺訓練程序,重塑他們觀察世界的嶄新方式。
同時開設印刷、玻璃繪畫、金屬、傢具細木、織造、攝影、壁畫、舞台、書籍裝訂、陶藝、建築、策展等13個不同專業的工作坊,培養學生精準的實際操作能力。
這種教學方式在當時傳統的學院派看來是十分另類的,但它後來卻幾乎成為全世界現代藝術和設計教學的通用模式。
『肆』 包豪斯三個時期各有什麼特點
第一階段(1919—1925年),魏瑪時期。格羅皮烏斯任校長,提出「藝術與技術新統一」的崇高理想,肩負起訓練20世紀設計家和建築師的神聖使命。他廣招賢能,聘任藝術家與手工匠師授課,形成藝術教育與手工製作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階段(1925—1932年),德紹時期。包豪斯在德國德紹重建,並進行課程改革,實行了設計與製作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優異成果。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由建築系主任漢內斯·梅耶繼任。這位共產黨人出身的建築師,將包豪斯的藝術激進擴大到政治激進,從而使包豪斯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最後梅耶本人也不得不於1930年辭職離任,由L·密斯·凡·德·羅繼任。接任的密斯面對來自納粹勢力的壓力,竭盡全力維持著學校的運轉,終於在1932年10月納粹黨占據德紹後,被迫關閉包豪斯;
第三階段(1932—1933年),柏林時期。L·密斯·凡·德·羅將學校遷至柏林的一座廢棄的辦公樓中,試圖重整旗鼓,由於包豪斯精神為德國納粹所不容,面對剛剛上台的納粹政府,密斯終於回天無力,於該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關閉。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閉,不得不結束其14年的發展歷程。
包豪斯由魏瑪藝術學校和工藝學校合並而成,其目的是培養新型設計人才。雖然包豪斯名為建築學校,但直到1927年之前並無建築專業,只有紡織、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因此,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設計學校。在設計理論上,包豪斯提出了三個基本觀點:①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②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③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這些觀點對於工業設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現代設計逐步由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即用理性的、科學的思想來代替藝術上的自我表現和浪漫主義。
『伍』 論述包豪斯有哪些歷程
包豪斯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19—1925年),魏瑪時期。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長,提出「藝術與技術新統一」的崇高理想,肩負起訓練20世紀設計家和建築師的神聖使命。他廣招賢能,聘任藝術家與手工匠師授課,形成藝術教育與手工製作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階段(1925—1932年),德紹時期。包豪斯在德國德紹重建,並進行課程改革,實行了設計與製作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優異成果。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由建築系主任漢內斯·梅耶(HANNS
MEYER)繼任。這位共產黨人出身的建築師,將包豪斯的藝術激進擴大到政治激進,從而使包豪斯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最後梅耶本人也不得不於1930年辭職離任,由L·密斯·凡·德·羅(L
MIES
VAN
DE
ROHE)繼任。接任的密斯面對來自納粹勢力的壓
金工作坊力,竭盡全力維持著學校的運轉,終於在1932年10月納粹黨占據德紹後,被迫關閉包豪斯;
第三階段(1932—1933年),柏林時期。L·密斯·凡·德·羅將學校遷至柏林的一座廢棄的辦公樓中,試圖重整旗鼓,由於包豪斯精神為德國納粹所不容,面對剛剛上台的納粹政府,密斯終於回天無力,於該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關閉。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閉,不得不結束其14年的發展歷程。
『陸』 簡述包豪斯有哪些歷程,其重要意義何在
包豪斯前後經歷了三段歷程:
第一階段(1919—1925年),魏瑪時期。格羅皮烏斯任校長,提出「藝術與技術新統一」的崇高理想,肩負起訓練20世紀設計家和建築師的神聖使命。他廣招賢能,聘任藝術家與手工匠師授課,形成藝術教育與手工製作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階段(1925—1932年),德紹時期。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由建築系主任漢內斯·梅耶(HANNS MEYER)繼任。接任的密斯面對來自納粹勢力的壓力,竭盡全力維持著學校的運轉,終於在1932年10月納粹黨占據德紹後,被迫關閉包豪斯;
第三階段(1932—1933年),柏林時期。由於包豪斯精神為德國納粹所不容,面對剛剛上台的納粹政府。密斯終於回天無力,於該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關閉。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閉,不得不結束其14年的發展歷程。
意義:
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礎、設計基礎、技能基礎三方面的知識。將現代美術諸流派發展的基本原理納入了包豪斯造型教育的軌道。使當時各種造型思潮得以聚集,並進步形成體系。
「包豪斯」對現代世界的最大貢獻還在於把藝術從一些特定的階層、民族或國家的壟斷中解放出來,歸還給社會大眾。它通過降低藝術的生產成本、提高藝術的生產效率,使藝術全面而整體地介入人類現代生活。
包豪斯(Bauhaus)作為一種設計體系在當年風靡整個世界,在現代工業設計領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學趣味可以說整整影響一代人。
雖然後現代主義的崛起對包豪斯的設計思想來說是一種沖擊、一種進步,但包豪斯的某些思想、觀念對現代工業設計和技術美學仍然有啟迪作用,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工業設計道路的方向的選擇是有幫助的。它的原則和概念對一切工業設計都是有影響作用的。
弗蘭克·皮克(FrankPick)認為:「……必須制定一種壓倒一切的科學原則和概念,來指導日用品的設計,象建築方面那些指導房屋設計的原則那樣。」
『柒』 包豪斯的三個時期
魏瑪時期、德紹時期、柏林時期。
包豪斯前後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19—1925年),魏瑪時期。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長,提出「藝術與技術新統一」的崇高理想,肩負起訓練20世紀設計家和建築師的神聖使命。他廣招賢能,聘任藝術家與手工匠師授課,形成藝術教育與手工製作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階段(1925—1932年),德紹時期。包豪斯在德國德紹重建,並進行課程改革,實行了設計與製作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優異成果。
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由建築系主任漢內斯·梅耶(HANNS MEYER)繼任。這位共產黨人出身的建築師,將包豪斯的藝術激進擴大到政治激進,從而使包豪斯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
最後梅耶本人也不得不於1930年辭職離任,由L·密斯·凡·德·羅(L MIES VAN DE ROHE)繼任。接任的密斯面對來自納粹勢力的壓力,竭盡全力維持著學校的運轉,終於在1932年10月納粹黨占據德紹後,被迫關閉包豪斯;
第三階段(1932—1933年),柏林時期。L·密斯·凡·德·羅將學校遷至柏林的一座廢棄的辦公樓中,試圖重整旗鼓,由於包豪斯精神為德國納粹所不容,面對剛剛上台的納粹政府,密斯終於回天無力,於該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關閉。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閉,不得不結束其14年的發展歷程。
(7)包豪斯藝術學院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包豪斯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作為一個戰敗國,一方面在道德上、經濟上遭受重創,另一方面,在魏瑪時期卻又釋放出一種罕見的生命力。
建造,正是這種生命力的表達,是這個國家重新爬起來的群體信仰。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包豪斯應運而生。
1919年,格羅庇烏斯在魏瑪發表《包豪斯宣言》,揭示了包豪斯學院的基本綱領,這就是:藝術與技術結合,手工與藝術並重,創造與製造同盟。
這使得包豪斯學院本身成為一種理念,一個新思想的源頭,一場促進社會更新的藝術運動。
包豪斯學院雖然只存在了14年,但它的影響卻流傳至今。這是因為它的系統折射出了西方文明從工業期邁向創造期、產業結構和商品模式發生深刻變遷的時代的種種端倪,它的產品是我們藉以揭示這種深刻變遷的隱秘符碼的重要遺存。
從馬塞爾·布勞耶設計的第一把鋼管傢具「瓦西利椅」所揭示的輕型金屬材料的消費傾向,到密斯·凡·德·羅為1929年巴塞羅那世博會德國館設計的「巴塞羅那椅」所引領的極簡而感性的設計浪潮。
從漢斯·梅耶設計的「包豪斯系列燈」的批量化生產,到同樣由名師們設計的幾何形象組合的門把原型,這些收藏的背後不僅是一個設計與功能本身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商業模式和批量生產的逐漸成形和發展的歷史記敘。
眾所周知,贏得後者所謂的新的商業模式要比前者困難得多。包豪斯所開啟的模式理念是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新的生活方式,敢於向迎合常規的觀念提出挑戰。
市場不是保守的,偉大的創新終要走向大眾。格羅庇烏斯後來在1942年成立美國通用板材公司,推廣預制板組合結構的建築模式,在這種由工廠來生產房子的、工業化、標准化的建設模式下,房屋本身就是一個預制板組成的包裹。
包裹中是各種分工不同、可供互換的預制板,用於屋頂、牆體、地面。這種建造模式不僅於上世紀60年代在美國城市大改造中被廣泛運用,而且20年後在中國遍地燎原。我們至今都能感受到這種模式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
包豪斯學院正是以其富於挑戰和開拓的變革精神創造了上世紀最早的流行的設計文化。包豪斯重視材料的變革,重視功能的實現,進而涌現出簡約的傾向。方形、圓形、三角形、直線、曲線最簡約。
這種簡約帶來了「少即多」的構成思想,推進了代表機械美學精神的標准樣式,進而倡導工業設計的大眾靈魂,形成將批量生產推上歷史舞台、將簡約審美植入大眾心靈的現代烏托邦思想。
包豪斯的教科書所致力的正是這樣一種思想的洗禮和運動。落實在教學上,包豪斯學院一方面幾乎強制性地推行其基礎課程,憑借拼貼不同材料和質感來激發個人的創造力;另一方面強調手工的訓練、上手的培養。
學院需要眾多的車間,學生在這里進行實材的勞作,並隨之培養起一種質朴的心手合一的上手思想,實現機械時代對於生活統一體的美學變革。包豪斯學院矛盾重重,起初的基礎教學的表現主義思路與後來實行的構成主義也有明顯分歧。
但其通過教學實驗致力於專業藩籬的跨越、服務大眾的追求,進而實現新的美學變革,卻是其思想的核心。
正是這個核心,在上個世紀漫長的時期中被作為一種日趨流行的設計文化播揚開去,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生活,影響著相關的每一本教科書,直至今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包豪斯風格
『捌』 包豪斯學院的歷史
包豪斯設計學院(Bauhaus),德國一所藝術和設計學院,習慣上仍沿稱「包豪斯」,在兩德統一後位於魏瑪的設計學院更名為魏瑪包豪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aet Weimar)。她的成立標志著現代設計的誕生,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它的宗旨和授課方向是使藝術和手工藝與工業社會需求相統一,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25年,學校遷至德紹。新建築由格羅皮烏斯設計,堅定地確立了世界建築風格。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校長職務,由瑞士建築師漢斯·邁耶繼任。後者於1930年辭職離任,由路維格·密斯·凡·得·羅繼任。1932年,包豪斯設計學院遷至柏林,並在次年被納粹封鎖。眾多包豪斯教師定居美國,其中包括密斯·凡·得·羅,馬歇·布勞耶,約瑟夫·亞伯斯·拜耳,赫伯特,和拉斯洛·莫合利-那基。 由於常年戰爭和納粹的關系,學校再次易主,就連在一戰中因受傷而獲得過鐵十字勛章的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也被納粹定義為「優雅的沙龍布爾什維克」,並因不堪納粹的迫害而被迫辭職,包豪斯理念由此也被壓制,但仍有部分堅定的包豪斯推動者留在了德國,而後這座幾經興衰易名的學校最終在兩德統一後的1995到96年間被德國政府重新復名為包豪斯,成為著名的公立綜合設計類大學性質的學術機構。
作為世界頂尖設計類大學之一,目前包豪斯大學分為4個學院:
建築學院:德國最早成立的現代建築學院之一,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建築設計,城市規劃,歐洲城市規 劃,媒體建築等專業。根據CHE顯示該學院下的建築設計專業知名度甚高。
媒體學院:德國成立的第一所媒體學院,歐洲首屈一指的媒體與設計教育機構。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媒體設計,媒體信息,媒體文化,媒體管理等專業。根據CHE及FOCUS顯示該學院下的媒體設計專業知名度甚高。
造型學院:德國最早成立的造型與設計學院之一。下設的專業分別是:產品設計,視覺傳達,公共空間藝術,自由藝術等專業。根據FOCUS顯示該學院下的產品設計專業知名度較高。
土木學院:與建築學院協同工作。下設的專業分別是:建築工程,材料工程,環境工程等專業。
與我國大學的關系:魏瑪包豪斯大學自2005年10月起與上海同濟大學有文化交流與碩士聯合培養項目。
『玖』 包豪斯的發展歷程是什麼樣的
建校初期,格羅佩斯把學校視為設計文化學校,學校兼有兩種原型:中世紀師徒授受的建築行會和大學模式。學校早期是將手工藝傳統和20世紀先鋒派藝術相結合,學生同時向工藝技師和先鋒派藝術家學習。1921年,風格派領導人和理論家杜斯伯格到魏瑪講學,建議「以最簡潔的風格」宣傳對創作過程進行理性探求的「機械美學」,包豪斯學生受其影響,醉心於純形式探求,導致教學理念向理性主義過渡。1923年後開始採用比較接近科學方式的藝術與設計教育方式,開始強調為大工業生產的設計,原來的那種個人的、行會式的浪漫主義色彩逐漸消失。
邁耶的建築設計邁耶(HannesMeyer,1889~1954)於1927年擔任新院長。他立即改變了包豪斯的方向,指責教師的「藝術唯意志論」和「過分唯美主義」,並以支持「造型文化的科學方法和生活的標准化」著稱。邁耶摒棄以審美知覺為基礎的一切形式主義方法,而代之以從產品的功能和結構相互關系中直接產生出來的規律。同時,邁耶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領導下的包豪斯急劇轉向,教育開始走向政治化,教育積極與社會效益聯系。因此這一時期的包豪斯在充滿了試驗的興奮的同時也受到泛政治化的各種干擾。邁耶本人在社會的強烈反對之下,於1930年辭職。後來的烏爾姆高等造型學校校長馬爾多納多(TomasMaldonado,1922~)評價說,邁耶時期是包豪斯發展中最重要的階段,是邁耶奠定了將藝術設計理解為不同於藝術的特殊設計活動的基礎。
米斯在1930年任包豪斯校長。他最大限度壓縮教學大綱中抽象的人文主義課程,而把教學集中在職業的藝術問題上。米斯既不贊成邁耶的純粹功能主義,也不贊同格羅佩斯培養通才的觀點。他主張以統一的方法論原則創造產品的形式,把產品形式看作為建築空間結構的延伸。當時德國納粹黨日益壯大,並於1933年1月登上德國政治舞台,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包豪斯面臨關閉。1930年以後的包豪斯對設計界的影響也呈日益減弱之勢。
包豪斯在被封閉以後,教員和學生大部分都流散在歐洲各地。1937年至1938年前後,他們中的不少人都移民外國,特別是美國,因此也把包豪斯的設計教育試驗帶向全世界。1937年,納吉在芝加哥創立「新包豪斯」(NewBauhaus),以後成為芝加哥藝術學院;格羅佩斯在哈佛大學主持建築系領導工作;米斯成為伊利諾伊理工學院(IIT)建築系的領導;阿爾柏斯先在北卡羅萊納州黑山大學,之後在耶魯大學擔任平面設計教育工作,改造美國的平面設計教育結構。設計史家們普遍認為,包豪斯的理想是在美國取得了真正的成功。戰後,包豪斯精神進一步得到發展,1950年在當時聯邦德國的烏爾姆,由包豪斯畢業生馬克斯·比爾(MaxBill)組建「烏爾姆設計學院」,把包豪斯沒有完成的試驗繼續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