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發展背景

歷史發展背景

發布時間:2021-03-02 05:38:13

A. 80年代的歷史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貧困問題引起了國內、國際的普遍關注。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討論得比較多的是中國農村的貧困問題,中國社會救濟制度改革的重點也主要放在農村。這些改革努力一直延續到90年代中期,其中大多數政策措施目前也還在實行。

70年代末,中國農村處於絕對貧困狀態的貧困人口有2.5億。「改革、開放」以後,通過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急劇減少。1985年,為了實施大規模的扶貧開發活動,確定了以人均年收入200元為貧困線。當時,在貧困線以下的貧困人口仍有1.25億。經過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到80年代末上述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3000萬。1991年,考慮到物價指數和生活費用指數的變化,為了更實事求是地研究和解決中國農村的貧困問題,將貧困線提高到300元,按這樣的口徑統計,當時中國的農村貧困人口為6000萬人。到1993年制定「八七」扶貧攻關計劃時,又再次將貧困線提高到400元。按照這個標准,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為8065萬人。在整個計劃實施期間,扶貧攻關成效卓著,1996年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6000萬,到1998年又減少到5000萬,到1999年底中國的農村貧困人口已經減少到3000多萬。對此,國際社會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之為「偉大的脫貧運動」。

從性質上看,上述扶貧工作基本上是屬於區域性的經濟開發,在中國被稱為「大扶貧」。一般認為,「大扶貧」雖然也包含了「保障」和「濟貧」的意義,但仍然與社會救濟制度是有差別的。本書中所涉及的仍然是傳統的社會救濟制度的改革。

救災是為幫助災民脫離災難險情,減輕災害損失,克服災後生活和生產困難而提供的社會援濟。

中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救災一直以來是民政部門的重要工作。民政部門主要是在災害發生時搶救生命財產,在災後向災民提供必要的救濟和扶持,組織生產自救和以工代賑,以及倡導群眾中的互助互濟。1983年第八次民政工作會議提出了「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的救災方針,強調通過政府和社區(集體)組織生產自救以恢復和發展生產,以達到克服災害所造成的困難的目的。同時,突出社會互助,在農村普遍建立了以救災為目的互助儲金會、儲糧會。到90年代,未受災地區對災區的援助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尚。

根據現行政策法規,只有特重災人口和貧困農村地區的重災人口才被列為政府和社會的救助對象。災民須經查災核災確認,之後可以得到以下救助:

⑴.保證供應基本口糧;

⑵.為衣物被毀的災民提供一定數量的成衣、布匹和棉花;

⑶.為房屋倒塌的災民提供建房救助款物;

⑷.為患病的災民提供醫療救濟款。

B. 中國的歷史發展順序是什麼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創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共計37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2)歷史發展背景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朝代名稱的由來: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

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歷史朝代名歷史朝代名(6張)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C. 新中國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成立的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背景是:

一、國際:戰爭與革命是四五十年代的時代主題:

1、美蘇冷戰,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對壘。

2、二戰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新高潮,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崩潰

二、國內:要和平要民主要獨立是全國人民共同心願,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1、土地革命以來特別是抗日戰爭以來連年戰亂。

2、國民政府官僚資本壓榨民族工商業,國民經濟處於崩潰邊緣。

3、民族資產階級放棄中間道路,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道路贏得民心。

(3)歷史發展背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一、完成土地改革,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項重大社會改革成就。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指出:「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

不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實行「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的任務就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下一步任務——實現社會主義也難以完成。到1952年底,全國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這是民主革命取得最後勝利的重要標志。由於土地改革的完成,農民成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基本支持力量,也為農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現代化的新契機。我們看到,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的現代化屢遭挫折失敗、屢次失去發展機遇。現代工業只是星星點點地分布在若干城市,工業產值只佔國民經濟總產值很小的比例,中國仍然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

中國真正走上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並且改變中國傳統農業國家的地位,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歷史已經證明,中國的現代化是在1949年以後大規模開啟的。1978年以後,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了。

三、新中國的成立,確立了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使中國邁入長治久安的歷史時期,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了可靠政治保證。

D. 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

你好,對於改革開放來說胡錦濤同志有一段經典論述。他說:我們黨在上世紀70年代末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主要有兩方面的背景。一方面,從我國自身的情況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嚴重挫折和損失。鄧小平同志曾經說,「文化大革命」結束時,「就整個政治局面來說,是一個混亂狀態;就整個經濟情況來說,實際上是處於緩慢發展和停滯狀態。」我們必須通過改革開放,增強我國社會主義的生機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看,20世紀70年代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發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我們必須通過改革開放,帶領人民追趕時代前進潮流。[1](P2)為了深刻理解胡錦濤同志這一經典論述,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建國以來走過的曲折道路。鄧小平同志在1988年說過:「我們建國三十九年,頭八年好,後十年也好,當中那些年受到『左』的干擾,情況不大好。」「我為什麼講這個歷史?因為我們現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在總結了成功時期的經驗、失敗時期的經驗和遭受挫折時期的經驗後制定的。歷史上成功的經驗是寶貴財富,錯誤的經驗、失敗的經驗也是寶貴財富。」現在已經建國59年,頭8年(1949—1957)好,後30年(1978—2008)也好,中間21年(1957—1978)情況不大好。

E. 時代背景,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是什麼意思

1、時代背景:對人物、事件起作用的歷史情況或現實環境,比如在近代,我們中國的時代背景就是身處帝國主義和封建社會地主階級壓迫的國家。

2、歷史背景:一般指某一個歷史事件在什麼歷史情況下發生的,實質上包括原因和條件兩個方面的內容,原因和條件其含義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於為什麼,即必要性。條件偏重於有什麼,即可能性。

3、文化背景:指對人的身心發展和個性形成產生影響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環境。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人們所創造和積累、發展起來的文化彼此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人類文化隨著發展出現不同的類型,對人的發展便構成不同的文化背景。

(5)歷史發展背景擴展閱讀:

一、時代背景例句:

1、吳晗《明代民族英雄於謙》:於謙的建議到了北京,早上到,晚上就批准,是有其時代背景的。

2、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二章:性格是隨時代背景而改移的。

3、艾蕪《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的小說是以新加坡為時代背景,寫失業的華僑工人,談礦工和海員的艱苦生活。

二、歷史背景:如鴉片戰爭背景。

1、國內背景:清朝統治走向衰落。經濟上,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土地兼並嚴重,政治上,清朝統治的腐朽日益暴露,軍事上,裝備陳舊,營務廢馳;財政上,國庫虧空,入不敷出,思想上,閉目塞聽,愚昧無知。

2、國際背景: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崛起。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加緊對外擴張。

3.鴉片戰爭的原因: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迫切要求開拓世界市場。英國希望打開中國的大門。中國的禁煙運動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走私,禁煙運動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借口。

三、文化背景:德國哲學家、史學家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一書中把人類文化分為 8 種類型,如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等。英國早期經濟史學家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一書中把人類文化分為 26 種類型。

F. 中國共產黨創立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第一,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的不成功,呼喚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的產生。近代以來,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狀態,在這樣一種積貧積弱的民族危難情況下,許多的仁人志士進行了奮勇的斗爭。流血的革命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比如太平天國起義,還有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另外還有改良運動的推動,比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君主立憲。但是無論是流血的革命還是不流血的改良運動最後終歸於失敗,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因為沒有一個先進的用科學理論武裝的政黨的領導。
第二,近代以來中國工人階級不斷的發展壯大,到1919年前夕,中國的工人階級隊伍已經達到200萬左右,這就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准備了雄厚的階級基礎。
第三,新文化運動的掀起傳播了馬克思主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新文化運動於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開始,這場運動的掀起,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它對封建專制思想、封建文化進行了極大的沖擊,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從而為人們接受馬克思主義打開了閘門。
第四,20世紀的國際環境為我們黨的創立提供了外部條件。在20世紀初的世界史上有兩件事情值得注意:第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充分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各種矛盾和各種腐朽的現象,使得原來許多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嚮往的中國知識分子產生了失望,從而開始思考,接受走別的道路的問題。最後選擇了中國應該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應該仿照西方走資本主義道路。第二是20世紀初,在世界歷史上還有另一件重大的事情,也就是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俄國的國情和中國十分相似,俄國的工人、農民能夠掙脫國內反動統治的壓迫,取得革命的勝利,這就為中國人民樹立了一個榜樣,也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成為當時很多追求進步的中國人的一個目標、一個方向。
以上四個方面,為黨的創立提供了四個條件,或者是中國共產黨創立的四個大歷史背景
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起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羅章龍、劉仁靜、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繆伯英、范鴻劼、張太雷等先後加入,成員大多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骨幹。
1920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推選包惠僧為書記。
1920年秋,施存統、周佛海等在日本東京建立旅日共產黨早期組織,施存統為負責人。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以新民學會骨幹為核心秘密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盡美、鄧恩銘等在濟南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春,在與無政府主義者組織的「共產黨」分道揚鑣後,陳獨秀等重新組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有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
1921年,張申府、周恩來、趙世炎、劉清揚等在法國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學生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張申府為負責人。
這些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叫「共產黨支部」或「共產黨小組」,它們的性質相同,都是組成統一的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後來被通稱為「共產主義小組」。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有組織、有計劃地擴大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批判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發起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工人刊物,開辦工人學校,領導工人成立工會,開展工人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

G. 20世紀初的歷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經濟地位衰退表現在:

其一,債務激增,從1914年的專6.5億英鎊(屬314900萬美元)1920年增至78.28億英鎊(3804408萬美元),英國從美國的主要債權國變成美國的債務國。

其二,倫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原來在國際市場上起著共同貨幣作用的英鎊受到美元的沖擊,利用英鎊對世界進行財政剝削的支配地位削弱。

戰後的經濟困難導致英國的政黨政治發生變化,工黨取代了保守黨,開始同自由黨輪流執政。隨著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地位的削弱和壟斷組織在經濟領域中居於統治地位,自由黨和它所奉行的自由主義原則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社會經濟條件。自由黨的衰落是歷史的必然。戰後的英國工黨是以工人為主要成分奉行改良主義的資產階級左翼政黨。工黨領袖關於通過議會民主實行社會改革和建立財產公有制的詞句,對於希望改變自身經濟地位的工人群眾頗具吸引力。工黨執政期間,在資產階級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推行了一些有利於勞動者的社會福利改革。

H. 中國歷史背景

1905年

4月25日 上海華新紗廠工人為反對盛宣懷將該廠賣給日本資本家,舉行暴動。工人們憤怒地痛打了與日本資本家勾結的外國工頭,廠里的外國人紛紛逃離。後因清政府鎮壓而失敗。

5月10日 上海、寧波等工商界人士發起反對美國迫害華工、抵制美貨運動。

12月8日 陳天華在日本大森海灣投海自盡,並留下「絕命辭」,以死激勵國人革命覺悟。陳天華是湖南新化人。1904年,隨黃興、宋教仁等在長沙成立華興會,因起義事敗,於年底流亡日本。1905年8月,在東京參與發起成立中國同盟會。12月,為反對日本政府頒布的《取締清韓留日學生規則》而投海自盡。著有《猛回頭》、《警世鍾》等。

12月4日 中國留日學生抗議日本頒布取締留學生規則,全體罷課。後200餘名學生回國。

12月22日 清廷外務部總理大臣亦?與日本外相小村壽太朗在北京簽署《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其內容主要有:規定俄國將旅大租借地、長春至旅順的鐵路及其相關的一切權利轉讓給日本,允許日本在奉天、營口等地劃定租界和直接經營安奉鐵路,允許日本在鴨綠江右岸採伐森林等。

1906年

2月25日 法國天主教南昌主教王安之,與南昌知縣江啟堂談判,要求擴大傳教特權被拒絕,將江刺死,激怒群眾。數萬群眾集會抗議,並搗毀法、英教堂多處,殺死王安之等9人,史稱第二次南昌教案。

4月27日 清政府外務部右侍郎唐紹儀與英駐華公使薩道義在北京簽訂《中英續訂藏印條約》。在條約中,英國不得不確認中國對西藏地方的領土主權,但仍將嚴重損害中國主權的《拉薩條約》作為附約。

6月7日 日本在中國東北設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該會社是以交通事業為中心的綜合性產業經濟開發組織,除經營南滿鐵路及撫順煤礦外,還經營汽車、電車、航運、碼頭、建築、電力、制油等。事務所設於沈陽、哈爾濱、吉林等地,為日本政府擴大對華侵略服務。

8月1日 日本借英款改造南滿鐵路。日俄戰爭後,日本佔領了中俄合辦的東三省鐵路南滿支路。為統轄該鐵路,將各支線的寬軌距改為與日本國內鐵路軌距相一致的窄軌距,以便於軍事運輸。

1907年

5月22日 同盟會策動的廣東潮州會黨在饒平縣黃岡鎮發動武裝起義。起義由許雪秋等策動,陳涌波、余既成率700餘人,打著革命軍旗,攻佔黃岡,並成立軍政府,推陳涌波為臨時司令(因許雪秋未歸)。起義軍編為64個大隊,發出檄文,宣布「驅區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宗旨。後清政府調兵鎮壓,黃岡起義遂告失敗。

1908年

4月30日 黃明堂等受孫中山之命,率領革命軍聯合清軍反正部隊發動雲南河口起義。攻克雲南河口,擊斃清政府邊防督辦王鎮邦,俘清軍5000人,繳獲槍械1000多支。後因清軍反攻,黃明堂等率領600多人退入越南,被法軍繳械遣散。

1909年

10月3日 於右任在上海創辦《民吁日報》。該報刊是中國清末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報紙,報紙名稱取「民不敢聲,惟有吁也」之意,以提倡國民精神,講求實學為宗旨。該報曾激烈抨擊清政府的腐敗,揭露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陰謀。同年11目,被上海蘇松太道勾結租界當局查封。
總之,這時的中國在清政府的領導下,政治腐敗,被日本等列強踐踏,是十分黑暗的...

I. 歷史背景

乾隆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閱讀全文

與歷史發展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