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彭水縣岩東鄉歷史發展

彭水縣岩東鄉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2 05:31:07

A. 修鄉村公路佔地該不該賠償費我是彭水縣岩東鄉,政府去年修馬路挖了我家很多土,今年又要挖我家很多土,我

修路用土應該按土方多少陪賞

B. 四川彭水縣概況

彭水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就誕育了巴蜀最古老的「"黔中文化」。漢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在今郁山鎮置涪陵縣,北周置黔州費縣。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彭水縣。唐置黔中道於此,並置黔州,彭水成為今渝、黔、湘、鄂結合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為中央政權對西南邊陲中部約30萬平方公里地區少數民族實行羈縻統治的據點,一直延續到南宋末年。唐、宋兩朝,中原紛亂,而黔州獨守,社會經濟齊頭發展。元、明兩代,多次「趕苗拓業」,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經濟蕭條。清政府招民墾荒,還民休養生息,經濟得以恢復、發展,到清末"舟楫往來,商貿輻輳,百貨雲集,鹽、茶、油、漆、薴麻諸物轉運各地,使「彭水財富,甲於酉屬」。民國時期,兵匪頻仍,人民啼飢號寒。1949年11月16日彭水解放,從此人民當家作主,政通人和,百業興旺。[1]

歷史
彭水地,因有鹽、丹之利和烏、鬱江水道之便,上古是民之國地。商至春秋屬巴。戰國屬楚黔中(郡)。
秦贏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全國劃分為36郡,重置黔中郡,彭水屬之。
漢加強郡縣制。西漢建元初(前140年),武帝置涪陵縣,沿今郁山鎮,屬巴郡,轄今彭水、黔江、酉陽、武隆、石柱、沿河、印江、思南、正安、務川、道真等區、縣和秀山縣西部,面積約3.50萬平公里。因伏牛山和中清、後江河兩鹽水而得名。始建國元年(9年)改涪陵縣為巴亭,建武元年(25年)復置。東漢建安六年(201年),置巴東屬國都尉,治今彭水縣城,析涪陵縣地置涪陵(治今彭水縣城)、永寧(治今貴州省德江縣上費溪)、丹興(今黔江區)、漢葭(治今鬱郁山鎮)4縣屬之。
蜀漢承漢制。章武元年(211年)改巴東屬國為涪陵郡,仍治今彭水縣城,改永寧為萬寧,析涪陵縣地置漢復縣(治今沿河縣洪渡鎮一帶),彭水地屬涪陵郡。延熙十三年(250年),析涪陵縣地置漢平縣(今武陵縣)。
晉承蜀制。太康元年(280年),省丹興縣入涪陵縣。咸和三年(328年)始,今黔江、彭水等地少數民族起義並佔領涪陵郡地,直到北周保定四年(564年)「蠻州」田思鶴「以地內附」,史稱「地歿蠻僚」。涪陵郡被迫遷至漢平縣。南齊(479~502年)時復置涪陵、漢葭兩縣,屬涪陵郡。北周保定四年廢涪陵等縣置奉州,不設縣,屬益州。建德三年(574年),廢奉州置黔州,治今郁山鎮。
隋行州(郡)、縣兩級制,黔州仍置。開皇十三年(593年)置彭水縣,治今郁山鎮,屬黔州。原涪陵已遷至涪州(今涪陵區),今鬱江時稱彭水,縣以江名。大業三年(60)年改黔州置黔安郡。大業十年(614年)析彭水縣地置信安縣(治今武隆縣江口鎮)。
唐增設道作為中央監督機構,彭水屬江南道黔安郡。武德元年(618年),改黔安郡為黔州,治今彭水縣城,析彭水地置石城縣(天寶元年改名黔江縣,即今黔江區)。次年,再析彭水地另置盈隆(治今潤溪鄉洋水橋)、洪杜(治今酉陽縣龔灘鎮)、相永(今貴州省境)、萬資(今貴州省境)4縣,同屬黔州。貞觀四年(630年),彭水縣治移今漢葭鎮縣壩一帶。貞觀二十年(646年),分盈隆縣地置都濡縣(治今貴州省務川縣濯水鄉石橋子),先天元年(712年)因避唐皇李隆基諱改盈隆為盈川,天寶元年(742年)再改名洋水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全國增為15道,分江南道西部置黔中道,治今彭水縣城,彭水縣改隸黔中道黔州。大順元年(890年),賜黔州觀察使號武秦軍節度,彭水屬之。開元二十一年始,唐實行羈縻制,黔州領勞、福、犍等50個羈縻州,領地轄今渝、黔、鄂、桂結合部約30萬平方公里,羈縻州委任土著首領管理。
五代仍屬黔州、武泰軍節度管轄。
宋初沿唐制。繼改道為路,黔州仍置,彭水隸之。嘉祜八年(1063年),省都濡、信寧、洋水、洪社4縣為鎮入彭水,仍隸黔州。紹定元年(1228年),黔州升為紹慶府,轄彭水黔江2縣,並領羈縻州49個。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紹慶府升為總管府,在今漢葭鎮城南修築石城,至順元年(1330)改稱紹慶路,直到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廢置。
元設行省,省下設路府、州、縣。彭水縣仍隸紹慶府(路)。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紹慶珍州南平等處沿邊宣尉使司,治今彭水縣城。至正四年(1344年)置紹慶府軍民宣撫都總使司,仍治彭水縣城,領6州20縣152鎮。
大夏承元制,彭水屬紹慶路。
明初仍襲元制。洪武四年(1371年)廢紹慶府,彭水縣改隸四川行省重慶府。次年,

自然地理
廢黔江縣入彭水。洪武十年,廢武隆入彭水縣,改隸涪州(治今涪陵市區)。洪武十三、十四年,先後復置武隆縣、黔江縣。
清初劃分全國為18個省,後調整為22個省,省下設道、府、縣。順治二年(1645年),彭水縣復隸重慶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政府實施「改土歸流」,置黔彭軍民廳,治今郁山鎮,轄彭水、黔江、酉陽(時秀山屬之)3縣。乾隆元年(1736年)廢黔彭軍民廳置酉陽直隸州(治今酉陽縣城),彭水改屬該直隸州。
民國2年(1913年),彭水縣屬東川道。1927年改隸四川省長公署, 第三年屬四川省政府。1935年改隸四川省第八行督察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月16日彭水解放。1950年1月,屬川東行署涪陵專區。1952年9月,屬四川省涪陵專區。1968年6月,屬四川省涪陵地區。1983年月11月14日,國務院批准彭水縣改建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次年11月10日掛牌成立。1987年涪陵地區分設為涪陵、黔江兩個地區,彭水自治縣改屬黔江地區。1997年6月,改屬重慶直轄市,由黔江開發區代管至2000年。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位於重慶直轄市東南部,處武陵山區,居烏江下游。北接湖北省,南連貴州省。全縣轄10鎮29鄉,共274個村、26個居委,1785個村民小組、184個居民小組。2001年底,全縣有17.55萬戶、6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6.70萬人,縣城居民4.95萬人;社會從業人口39萬人,其中:第一產業32.9萬人,第二產業2.1萬人,第三產業4萬人。境內居住著苗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仡佬族、侗族、藏族、彝族、哈尼族、壯族、滿族11個少數民族,2001年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59.5%,其中苗族27萬餘人,土家族9萬餘人。
詳細參考:http://ke..com/view/602438.htm?fromId=813782

C. 彭水縣岩東鄉蓋坪「七梁子山"地名的由來

隋開皇十三年(593年),置彭水縣,屬黔安郡。大業十年(614年),分彭水地置信安縣。唐武德二年(619年),改為信寧縣。

五代屬黔州、武泰軍節度管轄。

宋嘉祜八年(1063年),省都濡、信寧、洋水、洪杜4縣入彭水,隸黔州。紹定元年(1228年),屬紹慶府。咸淳八年(1272年),治所移至烏江西岸壺頭山麓。

元二十八年(1291年),紹慶府升為總管府。至順元年(1330年),改稱紹慶路。

大夏,仍屬紹慶路。

明洪武四年(1371年),廢紹慶府,彭水縣改屬重慶府;洪武五年(1372年),廢黔江縣入彭水;洪武十年(1377年),廢武隆縣入彭水,改隸涪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武隆縣;洪武十四年(1381年)復置黔江縣。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治所從壺頭山麓遷入漢葭。

清順治二年(1645年),復隸重慶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隸黔彭軍民廳。乾隆元年(1736年),改屬酉陽直隸州。

民國2年(1913年),屬東川道。民國16年(1927年),改隸四川省長公署。民國24年(1935年),改隸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月,屬川東行署涪陵專區。1952年9月,屬四川省涪陵專區。1968年6月,屬四川省涪陵地區。1983年11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改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1984年11月10日掛牌成立。1987年起,改屬黔江地區。1997年6月改屬重慶直轄市。

dot行政區劃
彭水縣實拍圖
圖冊彭水縣實拍圖(2張) 至2014年底,彭水縣轄3個街道、18個鎮、18個鄉:漢葭街道、紹慶街道、靛水街道、保家鎮、郁山鎮、高谷鎮、桑柘鎮、鹿角鎮、黃家鎮、普子鎮、龍射鎮、連湖鎮、萬足鎮、大同鎮、太原鎮、梅子埡鎮、龍溪鎮、鞍子鎮、新田鎮、平安鎮、長生鎮、鹿鳴鄉、諸佛鄉、潤溪鄉、岩東鄉、棣棠鄉、三義鄉、聯合鄉、石柳鄉、龍塘鄉、喬梓鄉、郎溪鄉、善感鄉、雙龍鄉、走馬鄉、蘆塘鄉、石盤鄉、桐樓鄉、大埡鄉。

漢葭街道

漢葭街道位於彭水縣西南部,為縣城所在地。轄12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幅員面積189.73平方公里。街道辦事處駐南門洞原漢葭鎮政府駐地。

紹慶街道

紹慶街道位於彭水縣西南部,距縣城1.2公里。轄6個社區和4個行政村。幅員面積122.05平方公里。街道辦事處駐河堡。

靛水街道

靛水街道位於彭水縣西南部,距縣城15公里。轄6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幅員面積225.46平方千米。街道辦事處駐靛水壩。

保家鎮

保家鎮位於彭水縣東北部,距縣城33公里。轄3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幅員面積212.95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保家樓。

郁山鎮

郁山鎮位於彭水縣東北部,距縣城52公里。轄4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幅員面積142.97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郁山。

彭水縣區劃圖
高谷鎮

高谷鎮位於彭水縣西部,距縣城24公里。轄2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幅員面積116.1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高谷場。

普子鎮

普子鎮位於彭水縣北部,距縣城57公里。轄3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幅員面積178.86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普子壩。

桑柘鎮

桑柘鎮位於彭水縣東部,距縣城47公里。轄3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幅員面積192.65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桑柘坪。

·重慶市行政區劃·重慶市行政區劃·渝東南地區行政區劃

閱讀全文

與彭水縣岩東鄉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