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政府應對東北鼠疫的特點
1910年10月25日,滿洲里首發鼠疫,11月8日即傳至北滿中心哈爾濱。之後疫情如江河決堤般蔓延開來,不僅橫掃東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東等地,清政府處理這次鼠疫有以下特點:
1、行動果斷。鼠疫出現後,清政府下令各處嚴防。1910年12月,指派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為全權總醫官赴哈爾濱,開始了大規模的鼠疫防疫工作,隨後抽調所能調動的陸軍軍醫學堂、北洋醫學堂和協和醫學院的醫護人員以及直隸、山東等地方的一些醫生,陸續前往東北。
2、態度開明。中國人歷來有入土為安的習俗,對待父母先人的遺體更加尊重備至。在傳統觀念下,「焚屍」簡直不可想像。即便是生長在海外的伍連德,也不敢貿然挑戰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伍連德上書朝廷,三天便收到外務部發來的電報:准許伍醫生之請。
3、採取的措施科學。在伍連德等專家的建議下,清政府及各地方當局對疫情採取了科學而有效的防疫措施,比如組建各級防疫組織、頒布各種防疫法規,以及採取了隔斷交通、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屍體、對疫區嚴格消毒等具體防疫措施。
② 概括清政府應對東北鼠疫的特點
歷史上第一次隔離措施
確定病原和傳播途徑後,伍連德採取的防疫措施就是被後世效仿的隔離法。
用隔離預防傳染病並非伍連德所創,在黑死病流行時就採用了隔離手段。東北大鼠疫發生的幾年前,舊金山鼠疫期間,有關當局認為鼠疫是中國移民帶來的,於是將全城的中國人隔離起來,但還是無法控制鼠疫流行,後來才發現是老鼠傳播的。
伍連德在東北大鼠疫時採取的隔離法是歷史上第一次科學地將病人和疫區隔離起來,以達到控制和消滅傳染病流行的大規模嘗試。
伍連德採取的隔離法分兩部分:一是將鼠疫病人、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觸者隔離起來;二是將流行中心哈爾濱傅家甸和外界隔斷。這樣不僅隔離了病人,同時將潛在的病人也隔離起來。
各級政府對於這個隔離方案沒有異議,為了保證鼠疫不擴散,是可以用犧牲傅家甸兩萬多人為代價的,伍連德完全可以下令徹底封鎖傅家甸,任其自生自滅,也算是用較小的代價換取控制鼠疫的成功。但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把防疫委員會總部也設在傅家甸,與疫區人民同生死共患難,並由官府提供所有的費用,負責該區兩萬多居民的生活。
半日之間,傅家甸兩萬多居民與外界完全隔絕,哈爾濱的俄國人居住區和東北其他疫區也相繼效仿。為了消滅鼠疫的感染源,伍連德力主焚燒鼠疫病死者屍體,此舉有違入土為安的傳統,引起了不小的風波,清政府為了大局,下特旨予以批准,此舉導致整個北中國掀起了一場用現代科學來抗擊鼠疫的運動。
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躲避鼠疫
清政府從中央到地方,開始形成了組建衛生防疫組織的共識。成立中央衛生會,開始組建全國性防疫組織,各地的防疫機構相繼建立,各種防疫規范也相繼出爐。由於政府重視,態度開明,民間輿論界受到鼓勵,大力進行防疫知識的普及和宣傳,提倡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來躲避鼠疫。各報開辟專欄或連續刊載預防鼠疫的相關知識,號召改良傳統不良生活習慣,甚至從國家民族存亡的整體高度來看待衛生問題,開始在社會上樹立科學的衛生觀念。
社會團體積極配合清政府的防疫措施,也相應地成立了各種民間防疫機構。民間積極籌措防疫款項,幫助政府共渡防疫難關。在這場和鼠疫的戰爭中,人們的公共意識空前增強,科學開始深入人心。
隔離開始後,各地嚴格堅持下去,結果在百日之內,鼠疫絕跡。東北大鼠疫死亡6萬多人,只是之前印度鼠疫流行時一個禮拜的死亡人數。
科學的勝利
在鼠疫流行中和流行結束後,伍連德對這次鼠疫進行了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不僅將鼠疫的傳播途徑搞得相當清楚,而且找到了最初的病例。這場鼠疫大流行的源頭被精確地定位在俄國大烏拉站的一間華人工棚里,使得東北大鼠疫不像其他鼠疫大流行那樣有很多疑問,甚至連是不是鼠疫都爭吵不休。
伍連德通過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認定鼠疫還會再次出現,於是堅守哈爾濱,苦心經營鼠疫防疫,1920年,鼠疫果然卷土重來,由於准備充分,得以在鼠疫早期進行防疫,第二次鼠疫流行很快被控制住了,至此第三次全球大鼠疫再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流行。
在東北第一次和第二次鼠疫流行中,伍連德先生用科學為武器,秉持科學理念,不僅以科學的方法全力防疫,而且和各種迷信及不科學的舊習俗進行堅決的斗爭,在防疫措施上毫不妥協和讓步,使得東三省大鼠疫的防疫史成為一部科學的歷史。
③ 鼠疫壓垮了明朝,清末也爆發了東北大鼠疫,為何卻能成功控制
在人類災難史上,瘟疫始終是威脅人類生存的第一大殺手,而在諸多瘟疫排名中,14世紀歐洲發生的黑死病最為恐怖,有學者統計,在1348-1350年的三年時間里,黑死病帶走歐洲三千萬人口,此後三百年更是肆虐蹂躪歐洲,將近一半的歐洲人口因黑死病而喪生,由此可見黑死病的厲害之處。
對於我們來說,黑死病好像是一個很遙遠的名詞,其實黑死病就是我們熟知的鼠疫,感染黑死病的人,患者皮膚上會出現很多黑斑,因此,歐洲人管這種瘟疫叫“黑死病”,我們稱其為鼠疫。
根據資料顯示,黑死病很可能是沿著中國與西方的貿易路線傳到中東,再傳到歐洲的,在1346年蒙古軍隊進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時,由於久攻不下,就用拋石機將感染鼠疫而死的人的屍體拋入城內,這是人類歷史上記載的第一次細菌戰,也對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而鼠疫對兩三百年後的中國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相當多的歷史學者都認為當時明政府處於內憂外患當中,沒有精力去控制疫情,其實在我看來,晚清政府的內憂外患未必比明朝好哪去!
晚清時期面對的局面更是“千年未有之變局”,從1840年以來西方列強不斷入侵中國,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中國已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內部環境中,天災人禍不斷,各種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然而都沒有推翻清朝統治,想來也是一件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比如1876-1878年華北地區發生兩百年不遇的旱災,受災人數多達千萬,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採取一系列非常手段,最終成功治理了這場災難,其中很多措施至今依然存在很大爭議,比如李鴻章為募集救災錢糧,公開出售政府官職,這在近代歷史上是難以想像的。
相比於清朝應對災難的措施,以崇禎為首的明朝政府始終是沒有意識到治國的根本在於“以民為本”,前方戰事吃緊,於是加緊對社會攤派苛捐雜稅,激起更大的民變,災害只能更進一步加深,戰事擴大之後,再次強征苛捐雜稅,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最後無法收拾。
我始終相信,最後能夠打垮人類的,從來都不是病毒,而是愚昧!清政府的封建統治雖然詬病良多,但是在應對各種自然災害上,始終是積極應對,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④ 中國東北第區發生鼠疫的應對措施有何歷史意義
中國東北地區發生鼠疫的歷史原因是日本鬼子臨撤退時投放的細菌彈造成的。現在採取應對措施是為了造福子孫後代,斷絕鼠疫流傳。
⑤ 晚清時期當時用了什麼方法,使肆虐的鼠疫僅用4個月搞定
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場疾病的恐怖程度能與發生在十四世紀4、50年代的歐洲中世紀黑死病相比。在短短六年時間里(1347年至1353年),黑死病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們現代人都知道,黑死病也就是醫學上所稱的鼠疫,這是一種名叫鼠疫桿菌引起的烈性傳染病,主要傳染源是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
image.png
鼠疫曾給中世紀歐洲帶來極沉重的打擊,然而鼠疫的夢魘卻並不僅僅發生在當時。事實上,在人類歷史的許多時期,都發生過大小不一的鼠疫疫情。而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最慘痛的鼠疫經歷發生在1910年到1911年的東北。這場被稱為「20世紀世界上最嚴重的流行性鼠疫」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就奪走了6萬多人的生命,一時間整個東北地區都可謂是談「鼠」色變。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場疫情的來龍去脈。
image.png
1910年10月25日,滿洲里發現第一例感染鼠疫的患者。在隨後兩個月時間里,疫情沿著當時的中東鐵路肆意蔓延,從海拉爾、齊齊哈爾到哈爾濱、長春、奉天(今沈陽)。感染鼠疫的患者成批死亡,整個東北地區都籠罩在鼠疫的陰影之中。
1910年12月,清政府指派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為東三省防鼠疫全權總醫官,趕赴東北處理疫情。由於鼠疫是非常烈性的傳染病,再加上當時醫療條件比較差,因此伍連德究竟能不能打贏這場與鼠疫的較量其實在許多人心中都存在疑惑。然而令大家都沒想到的是,伍連德和他的團隊僅用不到三個月時間就控制住了疫情。截止1911年3月1日,鼠疫死亡人數下降到了0。一件看似不可能發生的奇跡卻被伍連德實現了。那麼問題來了,伍連德當時究竟是用了什麼方法戰勝疫情的呢?
image.png
首先,伍連德通過對患者屍體解剖確定了這次疫情是鼠疫中的肺鼠疫。這種傳染病可以通過呼吸和飛沫的方式進行傳播,因此當務之急就是有效控制傳染源,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
伍連德派1000多名士兵對中東鐵路中方管理沿線進行交通管制,所有途徑旅客都要觀察5天後才能放行。當時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沙俄也採取了同樣的方式進行管制。如此一來就有效阻止了患病人員在旅途中擴散病情。
image.png
當時還處於清朝晚期,絕大多數老百姓都沒什麼知識,也不相信科學。家裡有人去世後,往往要想方設法將屍體偷偷運到城外土葬,以求得入土為安。可是患鼠疫去世死者的屍體本身就是高危傳染源,無論是在送葬過程中還是在土葬之後都存在極強傳染性。因此伍連德排除重重阻力,派士兵挨家挨戶進行搜查登記,發現病人立即送到定點醫院,發現屍體則必須進行焚燒掩埋。宣統三年(1911年)正月初一,2200多具屍體在哈爾濱城北的公共墓地進行集體焚燒,其中有不少屍體還是從已下葬的墳墓中挖掘出來的。通過這種近乎鐵腕的方式,伍連德團隊終於控制住了傳染源。
⑥ 鼠疫為什麼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瘟疫」
說到傳染病,你可能聽過很多:天花、霍亂、瘧疾、肺結核、艾滋病,甚至非典和禽流感.然而,有一種傳染病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瘟疫」,它曾經摧毀了古希臘,粉碎了東羅馬帝國復興的夢想,並獨自摧毀了整個歐洲的社會結構.這種傳染病是「瘟疫」。
這場瘟疫的爆發嚴重影響了雅典的國力。盡管歷史學家不認為瘟疫直接導致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404年)中的失敗,但失敗背後仍有許多因素。
⑦ 1910年鼠疫事件的介紹
1910年鼠疫事件的介紹:
1910年10月25日,滿洲里首發鼠疫,11月8日即傳至北滿中心哈爾濱。之專後疫情便不斷蔓延,不僅橫屬掃東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東等地。
患病較重者,往往全家斃命,當時採取的辦法是將其房屋估價焚燒,去執行任務的員役兵警也相繼死亡。
東北大鼠疫不僅造成了當時人民的大量死亡,而且還帶來了生存壓力及經濟生活的全面恐慌。這場鼠疫被稱作「20世紀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流行性鼠疫」,捲走了6萬餘人的性命。
(7)1911年應對鼠疫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鼠疫鬥士
1911年4月3日至28日,清政府在奉天組織召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這是近代在中國本土舉辦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學術會議。出席會議的有來自英、美、法等11個國家的34位醫學代表,伍連德當選為會長。
各國專家對東北抗鼠疫行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伍連德被冠以「鼠疫鬥士」稱號。
⑧ 1910年中國人為什麼抗擊鼠疫能取得勝利
109年前的今天,1911年2月20日,東三省鼠疫發生且有蔓延直、魯兩省之勢。清政府下令民政部及東三省、直、魯各督撫全力撲滅之。隨後,清政府耗銀1000餘萬兩,設立了民政部防疫局、京師衛生警察隊和奉天萬國鼠疫研究會等。此舉為中國衛生事業之發軔。
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東鐵路經滿洲里傳入哈爾濱,隨後一場大瘟疫席捲整個東北,共波及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北京、山東等6個省,其中以黑、吉、遼三省為最重,死亡人數近6萬餘人,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空前的巨大災難。
這場當時震驚全世界的大瘟疫,是公認自歐洲「黑死病」以來,人類又一次大規模的恐怖瘟疫事件,僅以官方的統計說,這場瘟疫就已經及中國東北和俄羅斯南部地區,只在中國就造成了六萬多人的死亡。甚至,以諸多國外權威醫生的悲觀預測說:這恐怖死亡數字,僅僅只是個開始,因為比起世界歷次鼠疫災難,這一次十分奇特,連以往傳播瘟疫的載體——老鼠,身上竟都檢驗不出傳染病毒,簡直是防不勝防的離奇出現。
這場爆發於110年前的東北鼠疫,正值中國經濟落後、列強欺凌的悲慘時代,醫療衛生條件也十分落後,那麼,當時的中國人是如何防治這場鼠疫的呢?
鼠疫起源
此次的鼠疫,是鼠疫中最兇殘的一種:肺鼠疫。主要存在於西伯利亞的旱獺身上,俗稱旱獺鼠疫菌株。1910年10月,沙俄西伯利亞地區爆發了這種鼠疫,但不負責任的沙俄政府,卻是嚴密封鎖消息,焚燒掉疫情區的房屋,再把不明真相的染病勞工,主要是來自中國東北的勞工們攆走。如此毫無壓力甩鍋,給整個東北大地,帶來這場空前恐怖災難!
這些華工乘坐火車返回國內,後來鼠疫便沿著中國的鐵路交通線,呈爆發狀流行傳播開來。由於這場瘟疫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死亡率極高,再加上謠言四起,造成了人們對於瘟疫的極大恐慌。民眾為了逃避這場瘟疫,開始通過各種方法逃離東三省,反而導致瘟疫進一步向關內蔓延,進一步加劇了鼠疫的傳播。
臨危受命
此時大清,距離最終滅亡,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但總算還有明白人。外交部右丞施肇基就是一個,這位昔日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哲學博士,在瘟疫爆發後,緊急電召時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早年留學英國並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的伍連德緊急赴哈爾濱調查處理鼠疫。
伍連德
伍連德,馬來歸國華僑,擁有劍橋大學醫學博士頭銜的學霸,時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先前因為理念比較先進,做事不講情面,沒少被貴族攻擊,但此時大難面前,貴族們都卡了殼,伍連德卻是毫
⑨ 黑死病差點將歐洲人滅種,為何100年前很快被消滅在哈爾濱境內
清末的民國東北鼠疫在東北被消滅,是因為清政府在鼠疫爆發後採取了一部分正確的措施:
1,組建各級防疫組織。從中央到地方組建各種防疫組織,是清政府應對鼠疫災難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了應對北京及全國可能出現的瘟疫大災難,清政府官員發起並成立“中央衛
生會”,1911年1月28日在北京成立京師防疫局。
東北三省是此次鼠疫的重災區,地方的防疫工作不僅起步早,而且也更為體系化。奉天省的防疫主要有:奉天防疫總局、奉天省城防疫事務所、北部防疫分局。吉林省設立的防疫機關主要有:吉林全省防疫總局、哈爾濱防疫局、長春防疫局,黑龍江省防疫機關統稱為“江省全省防疫會”。
從事防疫工作危險極大,為了保證防疫工作的穩定開展,各地方政府紛紛建立獎懲制度。除了獎勵外,對防疫不力的官員亦採取懲罰措施。
4,加強與世界各國的防疫合作。清政府積極加強與世界各國的防疫合作,其中,與日本、俄國建立防疫合作關系,聘請外國醫生直接參與防疫工作,召開“萬國鼠疫研究會”等。
此次防疫工作從組織管理、措施實施、醫療救護、防疫檢疫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是非常顯著,所以鼠疫才能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