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歷史(根據材料一,概括葉琪鹽法改革的背景
當時剛剛建抄國的明王朝很難襲依靠政府的力量來完成九邊軍費問題。這就需要吸納民間力量來協助政府來解決這一問題,但並非是所有民間力量都能擔當此任,而是那些財力大者。於是,鹽業商人便被選為政府依賴的對象。要想讓商人主動、積極的承擔任務,需要對與鹽業商人相關的鹽法制度進行變革,在諸多方案中,政府選擇了能夠讓商人得到實惠,而且能夠實心為政府辦事的一種方法,即人們熟知的開中鹽法。其實,開中鹽法就是用鹽的經營特權換取商人資金的一種方法。開中法的實施,既把鹽業商人推向了台前,又使其與政治力量相攪合在一起,成為政治力量的附庸。從以後的歷史發展表明,鹽商一直處於政府的掌控之中,且隨著他們壟斷特權的不斷鞏固,而不斷的加強。
葉琪變法為代表的明中葉鹽政變革,開中納銀制的實施,進一步加強了鹽商的壟斷特權。同時,也導致了明中葉鹽法的破壞,對鹽商作為商業階層的畸形發展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㈡ 試述公元八至十八世紀中國賦義制度的演變及意義
中國古代長期實行以土地稅(包括依附於土地的戶稅與丁稅)為主,以商稅(包括關稅與市稅)為輔的稅收制度。這一稅制,初步形成於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已漸趨完備;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在均田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完善。到了宋、元、明、清時期,隨著均田制的破壞,土地兼並之風日盛,在不斷清丈田畝、整理地籍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地、戶、丁稅的合並徵收,並加強商稅和鹽、茶、酒等貨物稅的徵收制度,從而使商稅與貨物課稅成為中國封建末期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先秦 《周禮·大宰》有「以九賦斂財賄」的記載。九賦即指邦中、四郊、邦甸、家削、邦縣、邦都、關市、山澤、幣余等九種賦稅。春秋時期,隨著奴隸制的崩潰,各諸侯國相繼實行「履畝而稅」的田賦制度。如齊國的「相地而衰征」,即根據土地的好壞或遠近分等級徵收田賦;魯國的初稅畝,即不分公田、私田,均按畝繳納租稅;楚國的「量入修賦」,即根據收入的多少徵集軍賦;鄭國的「作丘賦」,即按田畝征發軍賦。公元前5世紀戰國時期,各國為了應付戰爭支出需要,爭相進行賦稅制度的改革。例如秦國商鞅變法,廢除井田制,承認土地私有和買賣,按土地多少徵收田賦,按人丁征戶賦。鼓勵耕織和分戶,對耕織收入多的,免其徭役;一戶有兩個以上成年男丁而不分家的,要加倍徵收其賦稅。這些改革,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增加了財政收入,為以後秦政權統一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
秦漢 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頒布「使黔首自實田「的法令,令所有地主和有田的農民自報所佔有土地的數額,規定每頃土地繳納飼草3石,禾稈2石。如隱報土地,少繳或不繳租稅,要受到懲處。鄉佐已向農民徵收田租而不上報,也以隱匿田畝論處。除田賦外,秦王朝還徵收包括戶賦和口賦在內的人頭稅;並徵用大批勞動力,如服役於郡縣的「更卒」,服役於中都官的「正卒「,以及屯戍邊境的戍卒。人民賦稅徭役負擔沉重。
漢朝初期的賦稅承襲秦制。但鑒於秦王朝滅亡的教訓,減低了田賦的稅率,先規定十五稅一,以後又減為三十稅一。除田賦外,還另有「算賦」、「口賦」、「更賦「等人頭稅。算賦開始於漢高祖劉邦四年(前203)、民 15歲至56歲每人均出算賦錢, 120錢為一算,賈人及奴婢加倍,出二算。惠帝六年(前189)減輕算賦三分之一。口賦是未成丁的人口稅。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0~前87)用兵,國庫匱乏,令民3歲至14歲,出口賦每人23錢。漢代規定民20歲開始服徭役,到55歲免除,不服役的可一個月出錢二千,謂之更賦。此外,漢代還有戶賦,它是在封君食邑區內對民戶徵收的一種稅,每戶二百錢,供封君列侯享用,不直接列為國家財政改入。
這一時期主要稅收是田賦和人頭稅,另有名目繁多的工商和山木產品雜稅。屬於財產稅性質的有對商人手中積存的現金與貨物徵收「算緡錢」,對車船所有者徵收「算車船」;屬於消費稅性質的有對馬牛羊等牲畜徵收牲畜稅,鹽、鐵、酒稅(或專賣)等;屬於流轉稅性質的有貨物通過稅即關稅和對市肆商品營業額徵收市租。
秦漢時期建立了較完備的稅收法制和管理制度。秦代的成文法典稱《秦律》,其中有關財政稅收的法律有《田律》、《廄苑律》、《金布律》、《關市律》、《倉律》、《工律》、《徭律》等。對征稅的對象、品目、稅率、納稅人、處罰等都有明確規定。漢代在秦律的基礎上發展得更加完備。漢武帝時任用張湯、趙禹等人制定的律令就有359章,對執法犯法官吏的制裁也更加嚴厲。自秦以後,國家財政收支與皇室收支開始分開管理,分設管理機構。秦代主管中央財政的官吏是治粟內史,負責收取山海池澤的稅以供皇室之用的是少府。漢代主管中央財政的官吏為大司農。大司農之下設若干分管收入、儲存、調度等工作的職事官。由少府掌管山林、園囿、江湖、海產等征稅事務以專供皇室生活之用。
魏晉南北朝 這一時期田賦制度的特點是由政府將因長期戰亂造成的無主荒地分配給流民耕種(曹魏行屯田,兩晉行占田,北魏行均田)。在此基礎上實行田賦制度的改革,廢除秦漢以來的田租、口賦制度、推行田租、戶調制。戶調起源於東漢末期,指按民戶所進行的征納。曹魏正式頒布法令,實行計畝而稅、計戶而征的賦稅制。每畝納粟四升,每戶納絹二匹、綿二斤。晉武帝於咸寧六年(280)頒布《占田令》,規定丁男(16~60歲)按50畝繳田租,丁女按20畝繳田租,如戶主為次丁男(13~15歲,61~65歲)按25畝繳租,為次丁女的免租。每畝租八升。戶調丁男作戶主的,每年繳絹三匹、綿三斤;丁女或次丁男作戶主的,戶調折半繳納。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頒布《均田令》,規定15歲以上男子授種植穀物的露田40畝,婦人20畝,男子每人授種植樹木的桑田20畝。產麻地方男子授麻田10畝,婦人5畝。次年頒布徵收租調法令,規定一夫一婦年繳納租粟二石、調帛一匹,15歲以上的未婚男女4人,從事耕織的奴婢8人,耕牛20頭,分別負擔相當於一夫一婦的租調額。
這一時期對鹽、鐵一般實行由國家專營專賣。對酒一般實行課稅,有的也設官專賣。市稅分為對行商徵收的入市稅和對坐商徵收的店鋪稅。對交易行為徵收佐稅,分為對數額大、立有文據的買賣奴婢、牛馬、田宅的輸佐和價值小、交易不立文據的散佐兩種。對富戶家貲滿 50萬貫及僧尼滿20萬貫者徵收貲稅。此外還有口錢和通行稅等。 這一時期的稅收管理制度,將中央主管稅收的大司農職權縮小,僅為收粟之官,設度支尚書全面掌管財政稅收工作。地方由州、縣官負責授田征稅。北魏建立「三長制「,即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由三長負責清查戶籍、徵收租調和徭役。
隋唐 隋朝和唐朝初都頒布均田令及租調法。如唐高祖武德七年(624)頒布的新均田令,規定丁男(21歲)和18歲以上的中男,各授田100畝,其中20畝為永業田(永不歸還),80畝為口分田。同時頒布《租庸調法》,規定受田丁男應繳納的田租、調賦和應服的徭役。實現「有田則有租,有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這一賦稅制度,對唐王朝的興盛及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唐中期安史之亂(755~763)以後,由於戶口流亡,土地兼並,均田制遭到破壞,租庸調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礎,遂改行兩稅,實行「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這是中國田賦稅制史上一項重要的改革,使中國古代長期實行的人頭稅向土地財產稅轉變。並將各種租稅加以合並,分夏秋兩季徵收,簡化了徵收手續。
這一時期對食鹽、酒、茶有時課稅,有時免稅,有時專賣。唐朝劉晏改革鹽制,實行專賣與征稅兼用的辦法。武宗會昌六年(846)還實行課酒麴,以嚴密酒榷。唐代後期除恢復徵收礦稅、關市之稅外,還開征以房屋為征課對象的間架稅和對交易所得與公私支付錢物征稅的除陌錢。隋代管理中央財政稅收的機關為支部,唐代為戶部。唐代還於刑部下設比部,負責對全國財政收入的審核與監督。隋唐在地方州縣設倉曹司戶參軍掌管公廨、度量、倉庫、租賦徵收事項。縣以下設鄉,鄉以下設里,里正負責查校戶口,辦理賦稅徵收,是最基層的征稅人員。唐代後期,將地方所徵收的賦稅劃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歸地方留用,一部分根據中央命令解交諸道節度使,其餘部分直接解交京師,這即是唐代的「上供、送使、留州「制度。
宋元明清 宋代田制分為民田與官田兩類,仍沿用兩稅法,一般按每畝年納一斗,江南等地每畝年納三斗。兩稅之外,復有丁錢與徭役,還有名目繁多的田賦附加稅,主要的有頭子錢、義倉稅、農器稅、牛革筋角稅、進際稅、蠶鹽錢、曲引錢、市例錢等等。宋中葉,土地兼並劇烈,農民傾家破產,流離失所,迫使統治集團進行改革。王安石變法與賦稅制度有關的法令有方田均稅法和募役法。但由於豪強反對未能實行。元代賦稅,在北方有「稅糧」與「科差」兩種。稅糧又有丁稅和地稅之別,丁多地少的納丁稅,地多丁少的納地稅。科差又分為「絲科」和「包銀」兩種。在南方沿用南宋稅制,實行「稅從地出」,秋稅征糧,夏稅征木綿、布絹、絲絹等物。明初也仿行兩稅法,核定天下田賦,夏稅秋糧均以麥為納稅標准, 稱為「本色」;按值折納他物稱為「折色」。明中期創一條鞭法。將力役折銀分攤於田畝徵收。清代初沿用一條鞭法,廢除一切雜派,但丁銀從未被廢除。及至清雍正元年(1723)實行「攤丁入畝「的辦法。從此,丁銀完全隨田糧起征,成為清代劃一的田賦制度,標志著中國古代人頭稅的結束。
隨著手工業的發展,宋代以後,工商稅收成為各朝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課稅范圍日漸擴大。就征稅物品來說,宋代有谷、帛、金銀鐵、物產等四類二七品。還有鹽、茶、酒、礦產稅課或專賣,對內有關市之稅,對海外商業有市舶課。明清進一步對工商各稅課征,沿江河口岸設立關卡徵收關稅。清代設戶部稅關、工部稅關數十座,征稅對象包括衣、食、用物及雜貨等項,還兼收船稅。此外還有落地稅、牙稅、當稅、契稅等雜稅。
這一歷史時期的稅收管理,在中央,宋代設三司使分管各稅,鹽鐵司主管商稅、鹽、茶、鐵、役;度支司主管錢帛、糧科;戶部司主管戶口、土地、錢谷賦役等。明清由戶部主管各稅徵收,戶部下分設13至14清吏司,分管各省賦稅。在地方由知府、知縣主管賦稅。宋代以後逐步實行包稅制,稱為買朴或稱朴買。元代對銀礦、硃砂、水銀等礦產品普遍實行包稅制。清代初期為加強賦稅管理,在明萬曆舊籍的基礎上編纂了《賦役全書》,分發各州縣,詳細記載:地畝、人丁原額;逃亡人丁及荒地畝數;開荒地畝及招募人丁數;賦稅的實征、起運、存留數等。還另有丈量冊(又稱魚鱗冊)與黃冊作為《賦役全書》的附件。丈量冊詳載上中下田則及田地所有者的姓名。黃冊以記載戶口為主,也記載各戶的田畝數。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田賦徵收管理制度。
㈢ 高中歷史必修三 宗教改革的作用和意義有哪些
宗教改革直接質疑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人文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
求採納
㈣ 高中歷史九大改革的原因,背景,作用。
1梭倫改革
(1)梭倫改革堪稱九大改革中的經典之作,是一次最具國際意義和現實意義的改革,可以作為後世改革學習的一個範本,改革者傑出的政治才能和崇高的威望、與時俱進的改革內容、睿智的中庸策略,三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2商鞅變法
(1)法家是中國歷代改革的理論淵源和指導思想,但法家推行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卻值得我們深思。一是在改革的速度上犯左傾錯誤,急燥冒進。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在推行改革的策略上是非常成功的,他沒有像後來王安石變法一樣,不顧一切社會條件和人事條件去強制推行。
4王安石變法
(1)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家庭,都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國富民富,這是最理想的的社會狀態,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和未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就是此種類型。
5歐洲宗教改革
(1)誠信的馬丁• 路德。他出身於富足之家,完全有機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律師,進身上流社會,但一個歷史的偶然性改變他的人生。
6 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1) 歷史上的俄羅斯曾是歐洲文明的一部分,十三世紀蒙古金帳汗國切斷了俄羅斯與歐洲的傳統聯系,在讓俄國成為了一個同時兼有歐洲性格和亞洲特徵國家的同時,也使其錯過了歐洲早期現代化的第一波發展,成為一個落後的歐洲邊緣國家。
7阿里改革:
(1)阿里改革從宏觀上來看,是我們所學的九大改革中唯一的一次發生在非洲的改革,也是伊斯蘭世界中第一次有利於阿拉伯民族近代化的改革,其進步之處在於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力,發展本民族的社會經濟,埃及近代化由此起步,
8明治維新
(1)與時俱進,向強者學習是日本的民族精神,你比我強,我卑躬屈膝拜你為師;你比我弱,則把你往死里打,這是日本歷史上兩次大的學習活動(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之後的真實寫照,
9戊戌變法:
(1)康有為是中國近代史一個最牛的媒婆,他最大的功勞是把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這個陽光男孩介紹給了東方古典美女中國儒家思想。
以上,是《歷史課後的調侃:九大改革》的摘錄,對你熟識這些改革將有很大幫助,另外還有更正式的關於原因背景作用的資料。QQ郵箱名是wouc。
補充:(網路文庫里的資料不少,有的需要財富分,我都幫你下了,現在發郵件,或者HI我就行)
㈤ 高中 歷史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的試題 急急
2008年新課標選修I《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試題匯編
1.(2008,廣東文科基礎)在伯利克里時期,雅典的最高權力機構是
A.公民大會 B.陪審法庭 C.500人會議 D.十將軍委員會
答案:A
解析:公民大會是雅典的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並決定一切國家大事。
2.(2008,天津)王安石變法解決「積貧」的指導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稅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納庸代役是唐代實行的政策,和王安石變法無關。
3.(2008,山東基本能力測試)下列詞句
①休養生息 ②杯酒釋兵權 ③犯顏直諫 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⑤「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可以作為蕭何、魏徵、趙普、范仲淹、王安石等五位中國古代宰相小傳的關鍵詞句.對應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④②⑤
答案:C
解析:蕭何為西漢初的政治家,西漢初期出現「休養生息」的政策。李世民繼位後,提拔曾反對過他的魏徵做了諫議大夫,魏徵敢於犯顏直諫。范仲淹為北宋名臣,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為參政知事,以改革時弊,在其《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中國十一世紀進入了北宋中後期。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參政知事,主持變法,變法增加了政府收入,使得北宋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4.(2008,四川)有人反對王安石變法中的某項法令,認為它「將籠諸路雜貨,買賤賣貴,漁奪商人毫末之利」,該法令是
A.青苗法B.均輸法C.免役法D.市易法
答案:D
解析: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損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項限制了高利貸的盤剝,B項均輸法教材沒有講到,C項損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項限制了商人對市場的控制。
(2008,廣東文科基礎)下列有關16世紀宗教改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宗教改革運動與文藝復興運動沒有關聯
B.宗教改革運動受到所有世俗貴族的鎮壓
C.宗教改革家與啟蒙思想家都抨擊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認為教徒自己可以通過信仰得救
答案:D
解析: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和加爾文的「先定論」都主張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5.(2008,上海單科)19世紀70年代有個日本人對來訪的德國友人說:「我們的歷史自今日始!」這句話的意思是這一時期的日本
A.正開始建設現代國家 B.剛准備抵制西方文化
C.才決定學習儒家經典 D.已成為世界重要強國
答案:A
解析:19世紀70年代,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經過明治維新,日本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
6.(2008,四川)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之處是
A.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優先進行經濟改革
C.改變了舊的政治體制 D.開始發展資本主義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歷史知識的比較分析能力。俄國是廢除農奴制,沙皇的專制統治依然存在,所以BC項錯誤,改革前兩國都已經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通過改革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所以D項錯誤,其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7.(2008,全國I)在1878年的日本,兒童玩拍球游戲時,用10種最值得採用的新事物的名稱來代替數字,它們分別是汽燈、蒸汽機、馬車、照相機、電報、避雷針、報紙、學校、信箱和輪船。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產興業的經濟政策 B.富國強兵的奮斗目標
C.全盤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開化的文化政策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屬於難題。注意題干中時間限定詞「1878年」和關鍵詞「10種新事物」。這些新事物,大多和社會文化息息相關,例如照相機、電報、報紙、學校、信箱等,不是簡單的經濟,而這些內容又不足以確定全盤西化。故排除A和C。富國強兵固然是明治維新的目的,更是位居首要的改革,但和材料主題還有些距離。文明開化指的是明治時代主動學習西方,西洋文明傳入,新事物如八面來風湧入日本,引致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現巨變的現象。材料本身體現的也是兒童廣泛地接受新事物,這也屬於文明開化。綜合考慮選D。
8.(2008,上海單科)有首上海的舊民謠,講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與戊戌政變有關的句子是
A.吳三桂要去借清兵,順治帝登基享現成
B.林則徐嚴禁吸洋煙,忠心報國無人識
C.曾國藩團練起湘鄉,淮軍還有李鴻章
D.好頭顱六個憑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答案:D
解析:戊戌政變時,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封建頑固派大肆捕殺維新黨人,維新志士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6人於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被慘遭殺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9.(2008,山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公元前6世紀初,雅典城郊有個叫克里埃尼圖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貧困,不具備擔任官職的財產資格。後來,克里埃尼圖斯開辦公工作坊,生產葡萄酒並銷往市場。5年後,他的年總收入達到了280麥斗,躋身於第三等級。
(1)按梭倫立法,躋身第三等級的克里埃尼圖斯能享受什麼政治權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國,依據商鞅之法,他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提高自己的社會政治地位?(4分)
(2)梭倫改革和商鞅變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剝奪了貴族特權,在此過程中,兩者採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擔任低級官職(或除執政官外的各級職官的選舉和任職資格)。立軍功;努力耕織
(2)梭倫:崇尚中庸(調和),手段溫和。商鞅:不畏權貴,嚴刑峻法。
解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梭倫改革及商鞅變法等重點內容的掌握和靈活運用。第(2)問考查學生對梭倫改革及商鞅變法的特點的掌握及理解。
10.(2008,廣東單科)(9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北魏建國後明顯保留了鮮卑的歷史傳統,繼續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則。永興五年(413),「徒二萬余家於大寧,計口授田。」
——據《魏書》卷三和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下詔均給天下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
——《魏書》卷一百一十
問題: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處(2分)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製度經北魏孝文帝推行後,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還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3)概括說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這一改革對後世的影響。(4分)
答案: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漢服;改漢姓;說漢話;與漢人通婚;學習漢族典章制度;遷都洛陽。
(3)漢族先進文化;鮮卑民族傳統。均田制影響了中國土地制度數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鮮卑漢化,促進了民族融合。
解析: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史上少數民族統治者封建化的改革。第(1)問,依據材料歸納概括。第(2)問,考查史實的記憶能力。第(3)問,「改革措施的溯源」即改革的背景,應從北魏孝文帝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北魏統一北方、社會矛盾的激化和民族大融合的趨勢等方面分析。改革對後世的影響,應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和對後世的影響等方面作答。
11.(2008,江蘇歷史)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陸)睿(原姓步六孤)始十餘歲,襲爵撫軍大將軍、平原王。……娶東徐州刺史博陵崔鑒女,鑒謂所親雲:「平原王才度不惡,但恨其姓名殊為重復。」時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書》卷四十
材料二 (遷都洛陽後)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違父背尊,跨據恆朔(今山西大同,內蒙古河套一帶)。……此小兒今日不滅,乃是國家之大禍……」乃廢為庶人。
——《魏書》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
——陳寅恪《李唐氏族推測之後記》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崔鑒對陸睿的不滿反映出當時民族關系存在什麼問題?為此,孝文帝採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對太子恂的處理說明了什麼?(2分)
(3)依據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產生的影響。(4分)
答案:⑴漢族和鮮卑之間存在著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漢姓、改語言、改服飾、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漢化措施。
⑵改革面臨著阻力;孝文帝推進改革的堅強決心。
⑶促進了民族融合,為唐朝大一統和文化繁榮(為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材料信息的閱讀理解分析提煉歸納概括能力。第(1)問體現漢與鮮卑之間存在矛盾;第二問考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第(2)、(3)問主要考察對材料的理解、分析和概括,體會改革的艱難和改革起到的效果。
12.(2008,天津)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內容變革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論語》曰:「學而優則仕」。宋真宗在《勸學詩》中說:「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
據《明史》記載,明代科舉制「沿唐宋之舊,而稍變其試士之法」。
(1)依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及特點。(4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中「稍變其試士之法」的表現及產生的影響。(4分)
材料二 19世紀60年代起,我國出現一批新式學堂,開設了外語翻譯、輪船駕駛、天文、測算、軍械、行軍面陣等課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學堂由何者創辦?(2分)從課程內容說明新式學堂在當時所起的作用。(3分)
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學部頒行《奏定學堂章程》,規定中學堂課程,課時如下:
課程 修身 讀經講經 中國文學 外語 歷史 地理 幾何代數 植物動物 理化 圖畫 法制理財 體操 合計
課時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4)與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學堂課程內容有哪些特點?(4分)你怎樣評價?(2分)
材料四 德國萊比錫大學建於1409年,初期開設的課程有神學、文科(語言)、法學、醫科。以後逐漸增加,至19世紀開設了數學、天文學、哲學、邏輯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解剖學等幾十個科目,並設立了研究院,鼓勵科學研究。德國的其它大學也普遍發生了這樣的變化。由於教育的高度發展,德國創造了19世紀末的奇跡。
(5)依據材料四歸納15至19世紀德國大學課程改革的趨勢。(4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各舉一例說明這一趨勢對19世紀末的德國產生了哪些影響?(6分)
(6)綜上,談談你對教育變革與社會發展關系的認識。(2分)
答案:(1)儒家學說(四書五經)。讀書與做官緊密結合(教育為統治階級培養統治人才)。
(2)內容專取四書五經,文體採用八股文。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加強了專制主義(阻礙了中國科技的發展)。
(3)洋務派。適應了洋務運動需要,培養了翻譯、軍事和科技等實用性人才。
(4)添設西學課程,科目設置全面,經學仍占據重要地位。促進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教育的基本特徵。
(5)自然科學學科增多,鼓勵科學研究(理性主義的影響增強)。德國科技高度發展,如電磁波、X射線、發電機、內燃機等;出現許多新興工業,如汽車製造、電力、化工等;德國成為歐洲強國,工業產值居於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6)要加快社會的發展,必須優先發展教育。
解析:(1)此題考查中國社會主流思想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之間的關系。學而優則仕是解題的關鍵點。(2)考查明清和唐宋相比發生變化的部分,主要是明代科舉制的主要內容,只要熟練運用所學知識即可。(3)考查19世紀60年代興起的洋務運動以及其創辦新式學堂等的內容和歷史作用。(4)考查20世紀初清王朝在自救運動中的教育近代化方面的內容。從其教育內容看,和以前的封建教育有很大變化,這既體現了中國近代教育的一面,也明顯表現了中國近代教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徵。(5)這一歷史階段德國從文藝復興的德意志自然科學開始發展和傳播到第二次科技革命,其教育內容發生了重大變化。德國教育的發展和科學知識的普及促進了其經濟的發展。
(6)考查對教育與社會發展的相互關系的認識。要抓住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這一主線。
13.(2008,北京)某班學生舉行「學習歷史·話說改革·展望未來」的主題演講會。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主題材料一:王安石變法與民生
發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傳》:安石曰:「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為然。……據家貲高下,各令出錢僱人充役……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歲以九月,令、佐分地計量,驗地土肥瘠,定其色號,分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稅數。
(1)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變法的法令是 、 。(4分)
從關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這些措施的目的。(4分)
主題發言二: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與近代教育變革
發言引用了梁啟超的《變法通議》: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
(2)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在興人才、開學校方面有什麼共同點?(4分)結合這一時期相關史實說明教育變革對中國社會進步所起的作用。(4分)
主題發言三:羅斯福新政與社會救濟
下面是主題發言的片段:1929年10月,一片繁榮的美國爆發經濟危機,股價狂跌,企業倒閉,失業人數激增。但政府沒有採取積極應對措施,結果胡夫總統的名字成了貧困的同義詞。1933年,羅斯福總統大刀闊斧地對金融、工業、農業等方面進行改革,成立聯邦緊急救助署,為失業者、兒童、老人、殘疾人提供社會救濟。政府推行「以工代賑」,投資興辦田納西河流域改造等共公工程,僱傭了數百萬人,使中國層民眾收入提高。新政推動美國經濟逐步走出低谷。
(3)請結合上述發言概括羅斯福新政社會救濟政策的特點並加以評價。(8分)
主題發言四:世紀偉人鄧小平
發言引用了《鄧小平文選》中的4個精闢診斷:
①「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爭論,的確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關繫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
②「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
③「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
④「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是爭取世和平。」
(4)請解讀②、③、④診斷,完成主題發言稿。(12分)
(提示:下文劃線部分是解讀示例,請參照示例將答案內容寫在相應的橫線上。每個診斷的解讀都可以從內容或作用中任選其一作答。要求:觀點正確,內容具體)
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鄧小平堅決支持。這次討論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關於黨的基本路線,
。
關於「計劃」和「市場」的論斷,
。
關於新時期的外交,
。
總結:
。
答案:(1)募役法 方田均稅法
實行募役法是為了減輕農民勞役負擔,不誤農時。實行方田均稅法是為了減輕無地、少地農民的負擔。
(2)開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
可從新式人才、新式學校等方面舉例闡述其作用。如:詹天佑留學歸國,成為著名鐵路工程師,主持修建了京張鐵路,促進了近代交通工具發展。戊戌變法時開辦京師大學堂,促進近代文化教育發展。
解析:結合教材內容和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中採取的社會救濟措施是「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政府對經濟採取國家干預的宏觀調控措施,而這些措施對於恢復社會生產,促進美國經濟的恢復有促進作用。
(3)特點:社會救濟與提供就業相結合;政府幹預。
評價: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會負擔,穩定了社會秩序;刺激了消費和生產,促進了經濟復甦。
(4)答案要點舉例:(從內容或作用角度作答,觀點正確,內容具體,即可得分)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定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
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創新;為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理論根據。
新時期我國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具體表現為不結盟政策;這種獨立自主的不結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於中國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做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
解析:第(1)問,從材料「各令出錢僱人充役」,可以看出是王安石變法中推行的「募役法」;「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佐分地計量,驗地色好,分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稅數。」是王安石變法中推行的「方田均稅法」。結合教材內容,可知推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的目的。
第(2)問,結合教材,可知在洋務運動中,創辦了近代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派遣第一批30多名留學生出國留學深造;在戊戌變法運動中創辦了京師大學堂。這些措施對於近代科學和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第(3)問,結合教材內容和所學知識可知,羅斯福新政中採取的社會救濟措施是「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政府對經濟採取國家干預的宏觀調控措施,而這些措施對於恢復社會生產,促進美國經濟的恢復有促進作用。
第(4)問,從材料中可以看出,①是關於「文革」結束後開展的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②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方針政策。③論述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論。而④「中國的對外政策是獨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結盟。」「中國對外政策的目標是爭取世界和平。」是新時期我國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14.(2008,上海單科)閱讀材料,回答問題:(7分)
俄羅斯人民是否還會
長久地作老爺的破布?
他們是否還長久地
買賣人口,
把人當牲畜?
是誰讓我們淪為奴隸?
是誰授予他們貴族的權利?
又是誰讓他們騎在
我們窮人的頭上,
揮舞著鞭子?
(1)這首詩描述的是什麼制度?(l分)
(2)作者對這種制度持什麼態度?為什麼?(2分)
(3)詩中所說的「人民」的地位後來發生了怎樣的改變?(4分)
答案:(1)農奴制。
(2)批判的,農奴制是極其落後、殘酷的制度。
(3)1861年俄國進行農奴制改革,農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農奴獲得人身自由),有擁有財產、改變職業、參加選舉的權利(或享有財產、職業和選舉等公民權利),地主不能把他們當作私有財產買賣、贈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們的生活。
解析:本題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據詩歌中「買賣人口」、「淪為奴隸」等信息,可知當時的俄國存在農奴制。詩歌作者強烈控訴了農奴制的罪惡。聯系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實行的廢除農奴制的改革措施,可分析出「人民」的地位發生的變化。
15.(2008,海南)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圓柱形紅色禮拜帽是神聖的宗教和帝國的象徵。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凱末爾擔任總統,選擇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現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凱末爾下令,禁止戴傳統的土耳其禮拜帽,改戴歐式禮帽。但這一禁令受到廣泛抵制,隨後政府規定戴土耳其禮拜帽有罪。此舉引起強烈不滿,在一些地方甚至引發公開抗議和騷亂,但均被凱末爾鎮壓,有些人被處以絞刑。經過凱末爾政府一段時期的強力推行,終於有不少人開始戴歐式禮帽,從而告別傳統的土耳其禮拜帽。
——摘編自劉易斯《現代土耳其的興起》
(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服飾變化與社會變革的關系。(2分)
(2)分析凱末爾政府禁戴禮拜帽與辛亥革命後中國剪辮運動的異同。(6分)
答案:
(1)服飾變化反映了社會變革,有助於社會變革;社會變革帶動服飾變化(2分)
(2)同:發生於社會大變革時期;辮子和禮拜帽都被視為舊時代的象徵;政府採取強制性措施;意在加速社會變革。(4分)
異:前者側重於改變傳統習俗以利於學習西方;後者主要針對國內民族壓迫(2分)。
解析:本題是考查土耳其改革,以服飾變化體現社會的變革和社會的進步。第(1)問注意服飾變化與社會變革的相互關系,不是只說一個方面,並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第(2)是中土相似事件的異同,要注意找出二者之間的可比點,這是做題的關鍵,可經從時代背景、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回答。
16.(2008,寧夏)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彼得為歐洲所擯,易裝游法,變政而遂霸大地。日本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視東方。此二國者,其始遭削弱與我同,其後的強盛與我異。聞日本地勢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條理尤詳,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
材料二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採納西歐模式,對俄國進行徹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團往德、荷、英考察,學習其政府管理模式和軍事技術,大量招募外國專家為俄國服務,對軍事、行政體制和生活方式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期中,強制剪須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戲劇性一幕。在當時的俄國,大多數貴族飽食終日,往往懶洋洋地拖著長袍,留著被視為「上帝賜予的裝飾品」的大胡須,無所事事。彼得下令:除神職人員外,一律禁止留須,他甚至親自將貴族的鬍子剪掉,還在宴會上親自剪短貴族的舊式長袍,規定只穿西歐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歷克基在內的一些人的反對,幾經猶豫後,彼得將兒子處死。「在整個歷史上,幾乎沒有什麼恩那個產生如此重大的個人影響······他通過各種方法急切地把一種新的文化強加於俄羅斯,從而為他的帝國確定了未來性質······由於他的努力,俄國顯然拜託了孤立的狀態······此後,俄國的歷史成為歐洲史的一部分,並愈益成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編自(美)帕爾默等《近現代世界史》。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為的主要觀點。(6分)
(2)根據材料一、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維新的共同之處。(9分)
答案:
(1)俄、日改革,由弱變強;中國應仿效日本,更易見效
(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向西方學習,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社會風俗等各方面;改革成效顯著,國力增強,擺脫了封閉與孤立狀態。
解析:此題重在考察學生的歸納和比較能力。第一問康有為的主要觀點,要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稍加概括就可。第二問比較二者的共同之處,在改革這一方面的比較,無外乎背景,目的,性質,方式,內容,結果,影響,評價等。只要找到這些比較項,就能順利作答。
㈥ 北宋鹽稅改革的意義
北宋時,全國重歸一統。宋初因循五代舊法,行官商並賣制,規定或官賣、或通商得各隨州郡所宜。於是劃分官賣區與通商區,大抵以沿海州郡為官賣區,內地州郡為通商區。在官賣區,鹽斤聽由州縣給賣,每年以所收課利申報計省,而轉運使操其贏,以佐一路之費。其鹽業生產,則沿用唐代舊制,設立亭戶戶籍,專事煮鹽,規定產額,償以本錢,即以所煮之鹽折納春秋二稅;於產鹽之地設置場、監等鹽政機構,從事督產收鹽。雍熙年間,北方用兵抗遼,邊儲頗乏,乃縮小官賣區,擴大通商區,推行"折中法"。其法為:令商人輸納糧草至邊塞,計其代價,發給"交引";商人持赴京師,由政府移交鹽場,給其領鹽運銷。慶歷年間,范祥創行"鹽鈔法"。其法為:令商人交付現錢,買取鹽鈔,鈔中載明鹽量及價格;商人持鈔至產地交驗後,憑鈔領鹽運銷。政和年間,蔡京創行"引法"。其法為:官府印引,編立號簿;每引一號,前後兩券,前為存根,後為憑證;裝鹽以袋,每袋即為一引,限定斤重;商人繳納包括稅款在內的鹽價領引,然後憑引至產地支鹽運銷。與范祥鈔法相比,引不僅是支鹽憑證,且為運輸與銷售憑證。故其批引、繳引立有手續,銷引定有期限。南宋沿用北宋引法不變。終宋一代,雖鹽制多變,然以行就場專賣為主,即民制、官收、官賣、商運、商銷。與唐制相比,僅增加一道商人買取證券(鈔引)的手續;與此同時,對商人支取的鹽類與銷鹽的地界也有了明確規定。引法既創,遂為宋以後各代所沿用(每引鹽的斤重,歷代不盡相同,大多在400斤上下)。
㈦ 唐代地方檢察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唐代地方檢察制度是設立十道監察區;置按察使,由中央丞相及地方要員擔任。對回地方答行政及司法有效監察,加強中央集權;改善地方吏治,維護社會穩定;推動地方行政制度變革,形成(道、州、縣)三級制地方行政機構;完善監察體制,為後世分道監察提供了借鑒~
㈧ 求高中歷史選修一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背景和影響……
一、梭倫改革
1.背景
⑴雅典城邦平民與貴族矛盾尖銳,導致雅典政局的動盪
⑵雅典工商業的發展,工商業奴隸主階層崛起,他們要求獲得政治權利
⑶通過對梅加臘戰爭的勝利,梭倫樹立了威望,步入了政治舞台
2.貴族:平原派,工商業:海岸派,平民:山地派
3.前632年,雅典發生主要由平民參加的武裝暴動,衛城一度被佔領
4.前594年,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
5.內容
⑴頒布「解負令
廢除債務奴隸(「六一漢」),規定土地的最高佔有額,制定遺囑法
⑵確立財產等級制度
按財產多少劃分四個等級,並享有不同權利及義務
⑶建立「四百人會議」
國家權力由公民大會和四百人會議組成,設立公民陪審法庭
⑷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發展農業,促進手工業發展,改革幣制,改革社會習俗
6.庇西特拉圖建立僭主政治
7.克里斯梯尼深化改革
8.影響
⑴積極
①促進雅典城邦經濟的發展
②動搖了貴族專制統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⑵局限性
①扮演了「調停者」,帶有「折中」色彩
②下層公民沒有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的權利
③貴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權利,照樣擁有世襲佔有土地的特權
④貴族和平民的矛盾沒有根本解決
二、商鞅變法
1.背景
⑴經濟上,鐵犁牛耕出現(春秋)和推廣(戰國),社會生產力得到提高
⑵政治上,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新興的地主階級和自耕農階層
春秋時期奴隸制瓦解,戰國時期封建制形成
⑶軍事上,春秋時期以爭霸為主,戰國時期以兼並為主,各諸侯國都爭相增強國力
⑷文化上,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法家思想成為各諸侯國進行變法的指導思想
⑸秦國統治者受到刺激,決心奮發圖強
2.主要改革和變法
⑴春秋時期
①齊國管仲:相地而衰征
②前594年,魯國:初稅畝,承認土地私有
⑵戰國時期
①魏國李悝:發展農業生產;推行「平糴法」,保護農業;
制定《法經》,加強法制
影響:魏國率先強盛起來
②楚國吳起
③秦國商鞅:秦國各方面處於落後狀態
3.時間:前356年
4.目的:富國強兵,在兼並戰爭中取得優勢
5.內容
⑴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
①「為田開阡陌封疆」
廢井田,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
維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提高了他們發展農業的積極性
②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重農抑商的原因
生產力低下;農業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加強中央集權,限制商人,
防止其增加經濟實力,勾結諸侯,參與政治,形成割據勢力;
避免土地兼並嚴重,緩和階級矛盾
後果: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
③統一度量衡
⑵獎勵軍功,加強集權
①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
②廢除「世卿世祿制」,鼓勵貴族建立軍功
③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制定連坐法
④普遍推行縣制
由國君直接委派縣令進行管理,加強中央集權
⑤「燔詩書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⑶改革社會風尚習俗
6.影響
⑴積極
①在秦國廢除了舊制度,創建了新制度,
促進了秦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②為秦國完成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⑵局限性
①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刑罰嚴酷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
③並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公開承認佔有奴隸的合法性
7.成功的原因
⑴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⑵得到統治者的支持
⑶確立了正確的改革指導思想
⑷堅持改革,不屈服於舊勢力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⑴439年,北魏統一了黃河流域,初步結束了西晉滅亡以來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
北魏都城:平城
⑵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⑶民族矛盾的激化是當時北魏統治者面臨的更大危機
⑷馮太後和孝文帝熱衷推崇漢文化
⑸各民族相互融合的歷史趨勢出現
2.內容
⑴建立新制度,取代舊制度
①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484年
②推行均田制
意義
一定程度上使無地農民獲得了無主的荒地,提高了生產積極性;
大片的荒地被開墾出來;糧食產量不斷增加;
推動了北方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③設立三長制
鄰長,里長,黨長:取代了宗主督護制
④推行新的租調制
⑵遷都洛陽
原因
①政治上,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迫切需要尋求漢族地主階級的合作
②經濟上,糧食供給經常發生困難
③軍事上,與北邊強敵柔然相毗鄰,時受騷擾,很不安全
⑶移風易俗
易服裝,講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
尊儒崇經,興辦學校,恢復漢族禮樂制度,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
3.影響
⑴北方經濟的繁榮和復甦
農業:齊民要術;手工業:青瓷
⑵政權封建化的加速,促進了北魏封建化的過程,順應了歷史潮流
⑶促進民族的交流與融合
⑷為隋唐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⑸北魏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一直沿用到唐朝中期(武則天後期)
四、王安石變法
1.背景
⑴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對兼並土地採取放任態度
⑵三冗二積局面的形成
三冗:冗官、冗兵、冗費
二積:積貧、積弱
⑶慶歷新政失敗,變法迫在眉睫
慶歷新政:針對腐敗的官僚制度
2.內容
⑴富國之法
目的:富國
作用:減輕人民負擔,發展生產,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募役法),
市易法(設置市易務),方田均稅法,均輸法
⑵強兵之法
目的:改變積弱的局面
作用:節省政府開支,提高軍隊戰鬥力,增加武器裝備
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設軍器監
⑶取士之法
作用:培養人才,發揮其才幹,為變法起到輿論作用,進一步擴大統治基礎
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惟才用人(重視官員選拔任用)
3.影響
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兼並勢力,
使農戶所受的賦稅剝削有所減輕,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扭轉了西北邊防長期以來屢戰屢敗的被動局面
4.失敗的原因
⑴守舊派的激烈反對
三不足: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⑵宋神宗動搖了,對變法的態度有所改變
⑶宋神宗死後,司馬光任宰相,最終廢除新法
⑷在變法過程中,由於用人不當,出現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現象
⑸這次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而進行的改革運動,
所以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根本原因
五、歐洲的宗教改革
1.基督教的產生、發展和分裂
⑴1世紀左右,產生於小亞細亞與巴勒斯坦一帶
⑵4世紀初,演變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⑶11世紀,教會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分別為東正教和天主教
2.13世紀,羅馬教皇確立了對西歐的大一統神權統治
體現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教會壟斷學校教育)、社會生活方面
3.歐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⑴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發展,封建生產方式開始瓦解,
天主教會維護封建制度,阻礙社會發展
⑵政治上,民族觀念的崛起,民族國家的形成,
要求打破中世紀天主教會「一統天下」的局面,
天主教會成為西歐各國強化王權道路上的重大障礙
⑶文化上,文藝復興倡導人文主義,推動宗教改革
⑷思想上,「異端」思想有力地沖擊了天主教會神權的合法權威,
為16世紀西歐宗教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歷史遺產
⑸教會貪婪腐敗,對人民群眾名目繁多的搜刮是引發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德國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會壓榨最嚴重的地區,因此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國爆發
4.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披著宗教外衣的原因
⑴天主教會是當時西歐最有勢力的統治集團,又是歐洲封建統治的精神工具,
而早期資產階級力量有限,在反封建斗爭中,他們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
⑵中世紀的西歐各國,幾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
5.「異端」運動
⑴內容
①認為現存的封建統治秩序和羅馬教會都是魔鬼創造的
②揭露教會的虛偽與腐敗
③對正統宗教儀式和教階制度予以否定
④《聖經》是信仰的唯一教條
⑤要求國家沒收教會的財產
⑥廢除煩瑣的宗教儀式和等級森嚴的教階制度
⑦要求教會的權力服從世俗統治的權力
⑵意義
對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提出了有力挑戰,反映了市民階層爭取政治權利、
發展工商業經濟的要求和改革教會的願望,它表明宗教改革已勢在必行
6.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⑴原因
馬丁•路德初步在思想上否定了教會的權威,立志改革,實現民族復興
四分五裂的局面,不僅嚴重阻礙了德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還使得天主教會有很大的影響力——根本原因
羅馬教會在德意志的神權統治與經濟搜刮——主要原因
⑵導火索:兜售「贖罪券」
⑶開始:「九十五條論綱」
⑷內容
①「因信稱義」
②堅持《聖經》人們唯一信仰的神聖權威
③世俗統治者的權力應當高於教權並支配教權
④建立本民族的教會
⑸影響
①掀起了反對羅馬教廷的風潮,推動了廣大下層民眾的反封建斗爭
閔采爾起義,沉重地打擊了天主教會和封建勢力
②有利於宗教改革的拓展,也促進了德意志民族語言的發展
③1555年,德意志的新、舊教諸侯簽訂和約(奧格斯堡條約),
規定「教隨國定」,路德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④這次改革首次在天主教神權統治體系中打開了一個缺口,
為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宗教改革開辟了道路
7.加爾文宗教改革
⑴背景
①受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
②受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影響
③深入研究《聖經》,宣傳宗教改革
⑵內容
①堅持《聖經》是最高權威,反對教皇權威,主張簡化宗教儀式
②宣揚「先定論」,即所謂的選民或棄民
③批駁教會「財富使人陷於罪惡,不能得救」的說教,
主張選民要有奮斗精神和高尚的美德
④廢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和煩瑣的宗教儀式,代之以共和式的長老制,
加爾文成為這一政教合一政權的最高領袖
⑤講道和閱讀《聖經》成為日常宗教活動,
賭博、歌舞、酗酒、賣淫與奇裝異服等都遭到取締
⑥鎮壓其他信仰的教派與個人
⑶作用
①引起社會風氣的變化
②傳播到歐洲許多地區,日內瓦成了宗教改革一個重要的國際中心,
被稱為「新教的羅馬」
8.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⑴背景
①資產階級要求沖破封建神學思想的束縛,要求宗教改革
②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傳播,
英國社會各階層特別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反教會情緒不斷高漲
③日益集權的英國君主也力圖擺脫羅馬教廷神權的桎梏
⑵導火索:亨利八世的離婚案
⑶內容
①斷絕英國教會在行政、經濟上和羅馬教廷的關系
②「至尊法案」規定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
③沒收修道院的房屋、土地、貴重物品及其他一切財產,轉歸王室所有
⑷作用
①擺脫了羅馬教廷的桎梏,鞏固了日益強大的王權
②伊麗莎白一世上台後,恢復英國國教,進一步鞏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③對於英國社會變革產生重要影響
9.歐洲宗教改革的影響
⑴沉重打擊了天主教在歐洲的神權統治,
促進了歐洲民族意識的高漲和民族國家的發展
⑵對歐洲社會產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響,推動了社會變革和歷史進步
⑶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10.清教運動
六、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1.農奴制的產生
15世紀末16世紀初,俄羅斯建立,17世紀中期,俄國農奴制正式確立
《法律大全》從法律上確立了農奴制的地位
2.廢除農奴制的原因
⑴阻礙俄國經濟發展,引發階級矛盾及社會危機,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根本原因
⑵俄國工業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其他西歐主要國家
⑶新思潮的涌動
①十二月黨人起義
②守舊派:改良;改革派:解放農奴,要贖金;激進派:無條件地給予農民自由
⑷克里米亞戰爭失敗——直接原因
影響
俄國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國內矛盾進一步激化,俄國統治者從昏睡中清醒過來
3.「二一九法令」
⑴內容
①農奴獲得人身自由
②農民可以高價贖買一塊份地,大小肥瘠由地主決定
③農民由村社管理
⑵作用
大大擴大了俄國自由勞動力的來源,有利於工業革命的發展
⑶性質
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進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⑷局限性
①不徹底性
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嚴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還被束縛在土地上
②掠奪性
農民支付的贖金總數超過改革時地價的幾倍
③欺騙性
改革後不久,廣大農民就發覺自己上當受騙,紛紛舉行暴動
4.影響
推動了俄國封建經濟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提高了生產積極性
表現
⑴農業:俄國的糧食產量、耕地面積增加,農村社會分化加劇,
資本主義農業逐漸成為俄國農業的主要成分
⑵工業: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勞動力,擴大了工業品的國內銷售市場,
沙皇政府制定了一些促進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政策,扶植工業的發展,
工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⑶加緊侵略中國活動
⑷交通工具在交通運輸領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5.局限性
經濟總體水平落後於美國和西歐國家,對外國資本尤其是法國資本依賴嚴重,
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也非常不平衡,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6.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⑴內容
①政治體制:參照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
②司法制度:廢除了原來按照等級審判的制度,建立了陪審制度和律師制度,
實行公開審判
③軍事:縮短服役年限,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體系,
促進了軍隊的近代化進程
④教育:鼓勵社會和個人辦學,擴大大學的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
⑵影響
俄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君主專制的國家,
改革客觀上促進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在俄國的傳播,變革的願望日益強烈
7.民粹派
號召知識分子去農村發動農民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
評價:基本觀點是錯誤的,主觀願望具有進步性和革命性
七、日本明治維新
1.德川幕府
⑴幕府的最高首領是將軍
⑵藩的首領大名(大地主)聽命於將軍
⑶天皇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但沒有實權
⑷家臣即武士
⑸農民為領主耕種
⑹日本的封建等級制度
天皇→士(將軍→大名→武士)→農→工→商
⑺推行鎖國政策
⑻大商人:三井
⑼1837年,大阪起義,大鹽平八郎
2.黑船事件
⑴1853年,美國人佩里
⑵1854年,《日美親善條約》
⑶給予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設置租界,議定關稅制度
3.尊王攘夷
⑴暗殺井伊直弼
⑵尊王攘夷:尊奉天皇,趕走外國侵略者
⑶1863年,高杉晉作組織「奇兵隊」
⑷沒有明確提出推翻幕府統治的要求
4.倒幕運動
⑴倒幕派: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岩倉具視
⑵1866年5月,倒幕運動開始
⑶幕府為了維持統治,准備向法國貸款購買武器裝備
5.戊辰戰爭
⑴1868年1月,鳥羽、伏見戰役
⑵宣布廢除幕府苛政、減半當年租稅
⑶江戶改名為東京,改元「明治」
6.改革內容
⑴「廢藩置縣」,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開始建立
⑵廢除封建等級制度
⑶以金本位的紙幣日元作為全國唯一的貨幣
⑷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確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新土地稅以貨幣支付
⑸推行「殖產興業」
⑹大力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的發展(三菱)
⑺倡導「文明開化」
⑻建立新軍隊,稱為「皇軍」,接受武士道教育
7.1889年日本憲法
⑴1885年,日本實行內閣制,伊藤博文出任日本政府第一任內閣首相
⑵1889年,頒布《日本帝國憲法》
⑶內容
①議會分為貴族院和眾議院,前者由皇族和華族組成,後者由納稅人選舉產生
②設立內閣和樞密院,三權分立,內閣是行政機關,只對天皇負責,
樞密院是最高顧問,是最高決策機關
8.影響
⑴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促進日本經濟的發展和近代化的進程,
使日本擺脫了半殖民地命運,成為日本發展的轉折點
⑵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加強了對周邊國家的侵略,給這些國家和人民帶了災難
9.對外擴張
⑴1872年,滲透到日本和中國台灣島之間的琉球群島
⑵1876年,強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
開放釜山等通商口岸,獲得領事裁判權和駐兵權
⑶1894年,挑起甲午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
八、戊戌變法
1.背景
⑴《馬關條約》的簽訂與民族危機的加深
侵略方式
①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轉為資本輸出
表現:爭做債主,爭奪修築鐵路和開采礦山的權利,開設工廠和銀行
②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表現:由直接割地轉為瓜分領土,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強的在華侵略權益
⑵清政府的統治危機
①原因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清政府要償還外債,各地連續發生嚴重的洪澇災害
②措施
增加地丁銀等舊稅的徵收額度,降低官員薪俸,裁減軍隊,節省軍費開支,
加強鴉片稅的徵收,增加商稅,擴大納官
③影響
遭到了官員的抵制,將沉重的負擔轉嫁到人民身上,
使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更加激化,統治危機進一步加劇
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①原因
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中國的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
一些愛國工商人士,發出了「實業救國」的呼聲,
清政府調整工商政策,放鬆限制,允許民間設廠
(上海裕晉紗廠,蘇州蘇綸紗廠)
②問題
民族工業無力與實力雄厚的外國在華資本及其廉價商品競爭,
隨時都有破產和倒閉的危險,民族工業還面臨著國內封建勢力的壓迫
③影響
新興的民族資產階級迫切要求實行政治變革,改善社會環境,
為發展資本主義開辟道路,
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掀起了一場拯救民族危亡的維新變法運動
2.興起
⑴早期改良思潮
①產生:19世紀70年代,近代民族工業的出現
②代表人物:王韜、薛福成、鄭觀應
③主張
經濟上,振興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
通過「商戰」同外國資本主義進行競爭
政治上,學習西方先進的制度,設立議院,實行君主立憲,
保障資本主義的順利發展
文化上,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西方變法圖強
④影響
成為變法運動維新興起的前奏,反映了民族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
⑵康有為及其變法思想
①第一次上書
1888年,他在北京第一次上書光緒皇帝,陳述變法圖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主張變成法,求自強,挽救危局
②理論准備
社會發展三階段:據亂世、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
著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
③思想特點:傳統儒家思想與西方的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相結合
④評價
以儒家思想為武器,打孔子旗號為號召,宣傳資產階級改良思想,
反映出資產階級改良派從一登場就帶有先天的政治軟弱性,
不可能真正與封建思想徹底決裂
⑶公車上書和強學會
①公車上書
1895年4月,舉人上書,使維新思潮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活動
②《中外紀聞》
北京、上海、湖南、天津,宣傳變法主張,爭取更多支持
③強學會
1895年8月,研習西學,交流變法思想,
得到了官員的支持,引起了西方傳教士及外交官員的關注
⑷其他代表人物
①梁啟超
在上海創辦《時務報》,發表《變法通議》、《論中國積弱由於利弊》,
主張變法圖強,學習西方政治、文教制度,發展近代工業
②譚嗣同
在湖南創辦《湘報》,創辦時務學堂,發表《仁學》,
主張變法,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倫理觀念,體現民主革命思想
③嚴復
在天津創辦《國聞報》,翻譯《天演論》(赫胥黎著),
主張變法,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傳統觀念,借達爾文的進化論闡明變法主張
⑸作用
①啟發民智、組織力量、製造輿論
②表明資產階級維新派此時已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③涌現出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一批領袖人物
④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
3.百日維新
⑴救亡與變法的呼聲再起
①瓜分狂潮
德國:膠州灣(山東),俄國:旅順、大連,
法國:廣州,英國:「新界」九龍半島、威海衛
②從理論宣傳轉為政治實踐
上書:《上清帝第六書》
呈書:《日本變政考》、《俄彼得變政記》(1689年彼得大帝)
保國會:初步具有資產階級政黨的性質
⑵百日維新
①開始: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
②內容
政治上,鼓勵上書言事,給予平民參政議政的權力,
取消旗人特權,引起滿族人的不滿
經濟上,鼓勵發展農工商業
文教上,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設立京師大學堂
軍事上,建新式軍隊
未實行的措施:「行憲法,大開國會」(君主立憲),設立制度局
③進步性
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先進科學文化的傳播,
給民族資產階級提供了參與政治的可能性,
初步動搖了封建統治秩序,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4.戊戌政變
⑴新舊勢力的交鋒
①背景:新政措施的推行
②代表人物:光緒帝,慈禧
③光緒帝措施
將禮部的兩名尚書及四名侍郎全部革職,譚嗣同等人被封為「軍機四卿」,
想拉攏掌握新建陸軍的袁世凱,竭力游說外國駐華公使和傳教士,
希望爭取得到美、英、日等列強對維新變法的支持,但沒有結果
④慈禧措施
解除了光緒帝老師翁同龢的軍機大臣職務,
任命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控制京津地區,
榮祿等人暗中勾結,密謀由慈禧訓政
⑵百日維新的失敗
①導火索
譚嗣同帶著密諭拜訪袁世凱,光緒帝接見了伊藤博文
②過程
慈禧「臨朝聽政」,囚禁光緒帝,殺害「戊戌六君子」
⑶變法失敗的原因
①這場變法的領導者資產階級維新派實力過於弱小,封建頑固勢力十分強大
②變法採取的方式手段錯誤
③變法失敗的教訓證明,在當時的中國,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⑷變法的歷史意義
①是一場政治改革運動,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
維新派以變法圖強、救亡國存為目標,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
②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
③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㈨ 歷史問題: 唐朝的對外開放政策對當今改革開放有什麼借鑒意義
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近視的形成主要有內因的外因兩種原因。內因指的是近視的遺傳性。外因主要包括工作環境和身體素質兩方面。近視眼的發生,城市比農村多,精工行業比一般行業多,尤其在學生和知識分子當中,近視的發病率更高。
體質因素方面除遺傳外,主要和營養不良有關。眼睛在生長發育期間缺乏某種或某些重要的營養物質,使眼球組織變得比較脆弱,在環境因素的作用下,眼球壁的鞏膜容易擴張,從而使眼睛的前後軸伸長而發生近視。多數近視兒童有愛吃零食、挑食、偏食的習慣。他們吃的多是精糧和快餐食品,這些食品中缺乏營養物質或營養物質破壞較多。同時他們的膳食中缺乏乳、蛋、奶、魚、肉、雞等優質蛋白食品和粗糧食品。缺乏的食物種類越多,總量越大,近視的發生率越高,近視的程度也越高。
近視的形成與飲食有關系,多數近視患者的血鈣偏低,維生素A缺乏;多數青少年近視患者的血清蛋白偏低,血鈣和血色素也偏低。得了近視後,要多補充維生素A、B、族和鈣、鉻、鋅等微量元素,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糖吃多了,血糖含量增加會引起房水、晶體滲透壓改變。當房水的滲透壓低於晶狀體的滲透壓時,房水就會進入晶狀體內,促使晶狀體變凸,引起近視的發生。過多的吃糖和高碳水化合物,就會使眼內組織彈性降低,微量元素鉻的儲存量減少,使得眼軸容易變長。另外,吃糖過多,會使血中產生大量的酸。酸與體內的鹽類,特別是與鈣鹽中和,在血液中還原,造成血鈣減少,這樣就會影響眼球壁的堅韌性,使眼軸伸長,也造成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為防止近視的發生和發展,食療所選用的食品主要是補充眼內睫狀肌與鞏膜必須的營養物質,增強睫狀肌的肌力,幫其恢復固有功能;加強鞏膜的堅韌性,增強它對外界的抵禦力量,防止其擴張。
近視者可補充下列營養物質:
1.蛋白質:
就鞏膜來說,它能成為眼球的堅韌外殼,就是由於含有多種必需氨基酸,構成很堅固的纖維組織。鞏膜雖有一定的堅韌性,但在眼軸前後徑部位仍比較弱。肉、魚、蛋、奶等動物性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含有全部必須氨基酸。
2.鈣:
鈣是骨骼的主要構成成分,也是鞏膜的主要構成成分。鈣的含量較高對增強鞏膜的堅韌性起主要作用。食物中牛骨、豬骨、羊骨等動物骨骼含鈣豐富,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他如乳類、豆類產品、蝦皮、蝦米、雞蛋、油菜、小白菜、花生米、大棗等含鈣量也較多。
3.鋅:
近視患者普遍缺乏鉻和鋅,近視患者應多吃一些含鋅較多的食物。食物中如黃豆、杏仁、紫菜、海帶、羊肉、黃魚、奶粉、茶葉、肉類、牛肉、肝類等含鋅和鉻較多,可適量增加。
4.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雖然人體對它們的需求量很小,但它們在人體物質和能量代謝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用食療方法治療近視時,應適當多補充些維生素A、B1、B2、C、及E。富含維生素的食品有蛋、奶、肉、魚、肝臟和新鮮的蔬菜、水果。5.補肝益腎的食物這些食物主要有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蜂蜜、蝦、魚、肉、蛋等。
介紹一些防治近視的食法:
1.早餐:雞蛋1~2個牛奶一杯將雞蛋打碎,攪勻。待牛奶(奶粉沖拌也可)煮沸後,倒人雞蛋,滾起即收火。注意不能吃生雞蛋,因為生雞蛋不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也別將雞蛋煮老,因為吃了燒煮太過的蛋白質類食物,不但味道不好,不易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它能使身體里的鈣代謝發生異常,也會造成缺鈣。另外應注意不放糖,因為吃糖過多也會引起體內鈣代謝不平衡,血鈣降低。如果想吃甜的,放些蜂蜜較好。說明雞蛋和牛奶皆是營養佳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無機鹽中鈣和磷豐富,維生素A、B1、B2、等也多,所含蛋白質具有全部必需氨基酸。這些物質對眼內肌肉、鞏膜、視網膜、視神經等組織的營養起一定作用。通過營養,可增強睫狀肌的力量和鞏膜的堅韌性。
2.枸杞肉絲配料:枸杞100克豬瘦肉300克青筍(或玉蘭片)10克豬油100克另炒菜佐料適量製作:將豬瘦肉洗凈,切成6厘米左右的細絲,青筍同樣製作,枸杞子洗凈。待油七成熱時,下人肉絲、筍絲煸炒,加入料酒、醬油、食鹽、味精,放入枸杞,翻炒幾下,淋人麻油即可。說明:枸杞可滋補肝腎,潤肺明目。豬肉富含蛋白質,通過補益身體,使氣血旺盛,以營養眼內各組織。
3.豬肝羹配料:豬肝100克雞蛋2隻豆豉、蔥白、食鹽、味精適量製作:豬肝洗凈,切成片。置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煮至肝熟,加入豆豉、蔥白,再打入雞蛋,加入食鹽、味精等調味。說明:雞蛋和豬肝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豬肝含維生素A較多,可以營養眼球,收到養肝明目的效果,適用於兒童青少年性近視(兼用於遠視的食療)。其中豬肝可用羊肝、牛肝、雞肝代替。
4.雞肝羹配料:雞肝50克食鹽、味精、生薑適量製作:雞肝洗凈切碎,切成片,入沸水中氽一下,待雞肝變色無血時取出,趁勢加入生薑末、食鹽、味精,調勻即可。說明雞肝中維生素A含量最高,本方可養肝明目,適用於各種近視。
㈩ 請給我所有有關唐朝的歷史!加分哦!
想發給你一些的,可是發不過去……
你到沉醉唐風歷史文化網站上看看吧,基本上該有的都有了。古今中外對唐朝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