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水利發展的歷史
戰國
戰國末期,秦國國力殷實,重視水利,及至統一中國,生產力更有較大發展。四川的都江堰、關中的鄭國渠(見鄭白渠)和溝通長江與珠江水系的靈渠,被譽為秦王朝三大傑出水利工程。國家的昌盛,使秦漢時期出現了興修水利的高潮。
漢武帝瓠子堵口,東漢王景治河等都是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甘肅的河西走廊和寧夏、內蒙古的黃河河套,也都興建了引水灌溉工程。
隋唐
隋唐北宋五百餘年間,是中國水利的鼎盛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水利建設遍及全國各地,技術水平也有提高。隋朝投入巨大人力,建成了溝通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大運河,把全國廣大地區通過水運聯系起來,對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唐代除了大力維護運河的暢通,保證糧食的北運外,還在北方和南方大興農田水利,包括關中的三白渠、浙江的它山堰等較大的工程共250多處。唐末以後,北方屢遭戰亂,人口大量南移,使南方的農田水利迅速發展。水利法規、技術規范已經出現,如唐《水部式》、宋《河防通議》等。
元明
從元明到清中期,中國水利又經歷了六百年的發展。元代建都北京,開通了京杭運河。黃河自南宋時期奪淮改道以來,河患頻繁。明代大力治黃,採用"束水攻沙",固定黃河流路,修建高家堰,形成洪澤湖水庫,"蓄清御黃"保證漕運。
這些措施對明清的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起了很大作用,但也為淮河水系留下嚴重的後患。在長江中游,強化荊江大堤,並發展洞庭湖的圩垸,促進了兩湖地區的農業生產。珠江流域及東南沿海的水利建設也有很大發展。但從整體而論,自16世紀下半葉起,中國水利事業的發展已趨緩慢。
清朝
清末民國時期,內憂外患頻繁,國家無力興修水利,以致河防失修、灌區萎縮、京杭運河中斷,水利處於衰落時期。但是海禁漸開,西方的一些科學技術傳入中國,成立了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等水利院校,培養水利技術人才。
在這一期間也修建了一些工程,如1912年在雲南建成了石龍壩水電站,20年代修建了珠江的蘆苞閘,30年代修建了永定河屈家店閘、蘇北運河船閘和陝西的關中八惠灌溉工程等。但在全國范圍內,水旱災害日益嚴重,整治江河、興修水利,已成為廣大人民的迫切要求。
(1)灌溉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治國必先治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把水利建設放在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地位。毛澤東主席先後號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一定要根治海河」,華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設熱潮。
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水利擺到了國民經濟基礎設施的首位,標志著我國水利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堤壩設防標准大幅提高,逐步完善的防汛抗洪減災體系,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實屏障。
2. 人工灌溉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我國灌溉系統發展史1.1灌溉系統雛形 奴隸社會中,農業生產方式是井田制。布置在井田上的灌排渠道稱為溝恤。傳說溝恤在公元前20世紀前後,大禹治水時已經出現,限於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一般規模較小。至周代,農田溝恤已形成系統,當時按其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耕地面積大小一般分作法、恤、溝、遂、刪、列各級、分別起著向農田引水、輸水、配水、灌水以及從農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農田水利系統。除了從河流中引水的形式外,當時還出現了人工蓄水池,即在天然湖沼窪地周圍,人工築堤構成的小型蓄水庫,可以調蓄河水和天然降水,提高灌溉保證率。1.2規模化灌溉 從戰國開始,農田水利建設蓬勃興起,大型渠系工程取代了溝恤,水利工程技術也得到迅速發展。典型的灌溉工程有:都江堰、鄭白渠、坎兒井等。舉世聞名的都江堰工程採用無壩引水渠系,渠首工程主要由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3部分組成,是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優秀典型。戰國末年在今湖北宜城的白起渠是破渠串聯式灌溉工程,它從漢水支流蠻水引水,將分散的破塘和渠系串聯起來,提高了灌溉保證率。關中平原上規模最大的鄭國渠,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由鄭國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鄭國渠。。。。
所以說朝代可追溯至夏以前三皇五帝時期的奴隸制社會! 下面是補充
2古代的水利灌溉
2.1 周代水利灌溉的發展
中國最早的水利灌溉大約起源於周代以前。據範文瀾《中國通史》記載:「古史稱,禹(大禹)、益(伯益)時起,即知利用河渠和井灌農田、園圃」。到周代由於井田制的實行,井田之制已相當發展和完備。公元前1300年,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井」字的原形象形字,說明了當時已有了鑿井取水的設備;「甽(zhen)」「畊」「畓」等字也反映了當時已有了利用流水、鑿井取水灌溉田地的簡單技術。
2.2秦鄭國渠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
由春秋戰國到秦,正是我國前封建農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由於生產關系的進步,加之鐵制生產工具的大量應用,大大提高了生產能力,為大規模灌溉工程創建提供了充分條件。大約在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秦國根據韓國所派水工鄭國的意見,花費10年時間,修成鄭國渠。據《史記•河渠書》記載:「韓聞秦之好興事,欲罷之,毋令東伐,乃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自仲山西邸瓠口為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灌田。……渠就,用注填闕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余傾,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肥沃,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這是我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當時六國的水利工程,一般以運輸、防洪為主,灌溉規模都不大。
2.3 漢、唐是關中水利灌溉發展的鼎盛時期
漢、唐時期是陝西特別是關中水利灌溉發展的鼎盛時期,無論灌區和灌溉面積都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秦代只利用涇河興建了鄭國渠,漢代開始先後開發了關中涇、渭、洛、千四大河流,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國渠。漢武帝時期從眉縣引渭水向東北流,穿過漆水河,至今興平入蒙籠渠,灌溉今眉縣、扶風、武功、興平一帶農田,加上以後渠道延伸擴大,增修的水利工程,至唐代關中的水利灌溉面積已達3.84hm2。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詔令著名水工徐伯,建成了一條從長安起,引渭河水經臨潼、渭南、華縣、華陰、潼關入黃河,全長150多公里的漕渠,不僅解決了都城長安的糧食等物資的運輸問題,而且還解決了部分農作物的急需灌溉問題。漢武帝還從征縣(今澄城縣)開渠,橫穿商顏山(今鐵鐮山)引洛水灌溉重泉(今蒲城縣東南)以東萬余傾故鹵地。漢代還在鄭國渠基礎上修建了六輔渠、白渠,進一步擴大了灌溉區域。其他中、小型水利工程也有所發展。唐代在以前水利工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擴大,並自龍門下引黃河水灌溉韓城一帶農田,據有關歷史記載,當時關中水利灌溉面積已達33.3萬hm2(500萬畝)以上。
2.4 宋、元、明、清水利灌溉興廢交替並逐步衰落
宋以後,由於封建社會逐漸走向下坡路,歷代在水利灌溉方面雖然也採取了一些措施,新建或改建恢復了一些灌溉工程,在水利灌溉技術方面也有所發展,但總的來說,沒有再興建大型灌溉工程,一些舊的工程也逐步走向衰落,鄭白渠就是一個縮影。宋以後曾多次修復白渠口並新開豐利渠,元代開王御史渠,明代修洪渠堰,開廣惠渠、通濟渠,但灌溉面積都逐步縮小,直到清代棄涇引泉,灌溉面積只有1300多公頃。
3. 水利灌溉是怎麼產生的
起初,人們不會建造水利灌溉工程,種莊稼只能看天吃飯。後來大禹將治理水患時採用的疏通水道的方法運用在了農田裡,在農田四周修建起縱橫交錯的溝洫。溝洫就是田間水道的意思。這些田間的水道逐級加寬,最後通往河流。這樣,人們就可以引來河水灌溉農田,這是最早的農田水利灌溉系統,被稱為溝洫農業。
溝洫農業
——以上內容摘自米萊童書《田野里的自然歷史課》
4. 世界上最早的農田灌溉系統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都江堰
--它是我國歷史上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農田灌溉系統。
5. 中國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什麼
中國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不是坎兒井,而是都江堰。
李冰採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峽內用石塊砌成石埂,叫都江魚嘴,也叫分水魚嘴。魚嘴是一個分水的建築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為二。東邊的叫內江,供灌溉渠用水;西邊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又在灌縣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築了離碓(同堆),離碓就是開鑿岩石後被隔開的石堆,夾在內外江之間。離碓的東側是內江的水口,稱寶瓶口,具有節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漲,都江魚嘴淹沒了,離碓就成為第二道分水處。
內江自寶瓶口以下進入密布於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統, 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 (《華陽國志·蜀志》),保證了大約300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 天府之國。都江堰的規劃、設計和施工都具有比較好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工程規劃相當完善,分水魚嘴和寶瓶口聯合運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5)灌溉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6. 中國古代各時期耕種工具和灌溉工具
1、耒:古代的一種翻土、開溝渠農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頭,用以鬆土,可看作犁的前身。《周易·系辭》說神農氏「揉木為耒」,而《世本》則以為黃帝時「始作耒」。
現在所知,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已發現有保留於黃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畫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
雙齒之上有一橫木,表明使用時以腳踏之,以利於耒齒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說的「跖耒而耕」。耒在戰國文獻中也很常見,據《考工記》,耒通高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青銅耒是從木耒發展而來的,後來又發展到鐵耒,並演化到犁。
2、耜:曲柄起土的農器,即手犁。各地曾出土木耜、骨耜,青銅耜出現於商代晚期,實際出土的都是耜頭。形制為扁狀尖頭,後部有銎,用以裝在厚實的長條木板上。
木板肩部連接彎曲而前傾的長柄。柄與耜頭連接處有一段短木末端安橫木。使用時,手執橫木,腳踩耜頭短木,使耜頭入土起土。
3、耒耜:耒為上部,耜為下部,把耒和耜兩種農具連在一起,形似現在的鏟,但作用是用來翻地的。比如雙齒耒耜。
4、鏟:鏟土、耘苗、除草和松碎表土的農具,現在還在使用。
5、錛:開墾土地的農具,也用於砍伐樹木。最早是石制的。青銅錛不僅用於農業,而且也是平土的主要工具。後來還用於木工,古代沒有刨子,要使木料平整不是用刨,而是用錛。
6、鐮:割莊稼或草的農具:由刀片和木把構成,有的刀片上帶有小鋸齒鐮刀,也就是鐮刀,現在還在用。
7、耨:古代鋤草的農具,形似鋤。《呂氏春秋》:「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緩。」
8、鍤:就是鍬,掘土的工具。「鍤,插也,插地起土也」。可見是一種起土、穿土、培土等主要的農業生產工具。
9、杵:和臼一樣,是搗谷用的工具。據說,是由伏羲發明的,也有說是由黃帝的臣下雍父製造的。杵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在「版築」這種中國傳統土木建築施工法中,通過把土搗實,來修築牆壁或打基礎。而杵就是把土搗實的工具。
(6)灌溉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人類使用工具的歷史遠遠早於農業發明的歷史。在原始的漁獵採集時代,人類就發明了木石工具。最初用於挖掘植物塊莖的木棒逐漸演變成「耒」,經過改進後成為「耜」。這就是原始耕作工具的雛形。
中國農業生產工具的發展有很強的連續性,犁的發展演進的連續性更加明顯。從耒耜到石犁,再到青銅犁、鐵犁、直轅犁、曲轅犁,是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一種形制的發生發展伴隨著與其它形制共存、發展高潮到逐漸被新的形制所取代。
7. 什麼標志著灌溉技術的成熟謝謝。歷史。
標志著灌溉技術成熟的是筒車。
筒車(chinese noria)亦稱「水轉筒車」。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據史料記載,筒車發明於隋而盛於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8. 水稻的灌溉在我國各時期的發展是怎樣的
對於水稻的灌溉,《氾勝之書》指出用控制進水口和出水口位置的方法以調節稻專田水溫。
明代《農屬政全書》和清代福建《屏南縣志》等也介紹了用泉水灌田時,要通過延長進水道或先將泉水放入貯水處,經日曬增溫後再放入稻田。這些都是很好的經驗。
烤田是古代非常重視的問題,早在《齊民要術》中就指出「薅訖,決去水曝根令堅」。明代《菽園雜記》和清代《梭山農譜》等還指出冷水田要進行重烤。重烤冷水田,可促進稻苗生育,這是歷史上的普遍經驗。
9. 灌溉的發展挑戰
經過歷史上的幾次大起大落,到1949年全國有灌溉面積1600萬公頃(2.4億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進行了廣泛持久的灌溉排水工程基本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為我國農業和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基礎設施和物質保證。到2003年底,全國灌溉面積達到5580萬公頃,使40%的耕地有了灌溉設施。1949年,灌溉用水量不到1000億立方米,約占當時耕地面積的16.3%。人均佔有灌溉面積0.03公頃(0.44畝)。到2003年,達到3300億立方米。
1980年以來,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和生產效率逐步提高。按實灌面積計算,1980年全國平均每公頃農田灌溉用水8745立方米,1997年降到7800 立方米。同期每立方米灌溉水生產糧食從0.6 kg左右提高到約1kg。全國共建設萬畝(667公頃)以上灌區5686處,灌溉面積2200多萬公頃,佔全國農田灌溉面積的43%。全國共有水庫84905座,總庫容4571億立方米,其中除少數大型水庫主要用於防洪和發電外,絕大部分水庫都具有灌溉供水的功能。到2002年底,全國已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860多萬公頃(2.8億畝),其中噴灌247多萬公頃(3700多萬畝),微灌30多萬萬公頃,低壓管道輸水灌溉614多萬公頃(6200多萬畝),渠道防滲控制面積756多萬公頃(11350多萬畝)。非工程節水面積達到1670萬公頃,其中800萬公頃是採用控制灌水方法的水田。除澇達到2027萬公頃,占需要治理的易澇面積的83%。 雖然我國灌排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2002年,全國總用水量為5497億立方米,占當年水資源總量的19.5%,其中,城鎮生活用水佔5.8%,農村生活用水佔5.4%,工業用水佔20.8%,農田灌溉用水佔61.4%,林牧漁用水佔6.65。雖然今後總供水量會有所增加,但隨著工業和城市化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水被用來滿足工業和居民生活的需要,灌溉用水將更加緊張,農業灌溉缺水每年達300多億立方米,但農業用水浪費嚴重,全國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20世紀70年代,全國農田受旱面積平均每年約1100萬公頃,到80年代和90年代則分別達平均每年約2000萬公頃和2700萬公頃。此外,我國水資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根據2002年的水質評價結果,在調查評價的12.3萬公里河長中,四類水河長佔12.2%,五類或劣五類水河長仍佔23.1%。
全國窪澇、鹽鹼、漬害農田面積近3300多萬公頃,這些低產農田經過40多年的開溝排水和綜合治理,大部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隨著農業發展對治理標准要求的提高,以及部分地區由於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因之,進一步治理的任務還很大。
10. 我國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什麼
答:我國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是期思陂,我國最早見於記載的灌溉工程。公元前七世紀末楚莊王時孫叔敖所主持興建。據《淮南子・人間訓》"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知故址當在今河南商城及其附近一帶。杜佑《通典》認為期思陂就是今安徽壽縣南的古芍陂。
期思陂位於固始縣史河東岸、泉河西岸的一個狹長地帶。史河在古代稱為"決水"。它是淮河南岸流程最長、支流最多、流域面積最大的一條支流,全長263公里,流域面積6880平方公里,是我國古代淮河流域著名的支流之一。
(10)灌溉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據《淮南子・人間訓》「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知故址當在今河南商城及其附近一帶。杜佑《通典》認為期思陂就是今安徽壽縣南的古芍陂。
期思陂位於固始縣史河東岸、泉河西岸的一個狹長地帶。史河在古代稱為「決水」。它是淮河南岸流程最長、支流最多、流域面積最大的一條支流,全長263公里,流域面積6880平方公里,是我國古代淮河流域著名的支流之一。
史河發源於安徽省金寨縣大別山區,流經固始縣境入淮河。古代固始縣境內有自南向北分支的陽泉水(即今泉河),陽泉水往東北流,下游仍入史河。這就是酈道元《水經注》上所說的「決水又北右會陽泉水,水受決水」。
史水繼續北流,經黎集石嘴頭、龍潭寺,到固始縣城北會灌河(古稱曲河),再到三河尖入淮河幹流。三河尖以淮河、史河和灌河匯流之要沖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