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醫院的歷史發展

中醫院的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2 00:41:36

❶ 中醫的發展史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葯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葯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葯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葯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志》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❷ 中醫的發展史是什麼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葯、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中醫歷史

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中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這種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黃老道家的典籍——《黃帝內經》,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也是我國醫學寶庫中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同時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 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後來的中醫學和養生學則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金針,銅鑰匙等。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已經對「八綱」(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有所認識,總結了「八法」。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5000多個葯方,並採用辨證治療,因醫德最高,被人尊為「葯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鑒》。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葯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

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❸ 長春市中醫院的歷史沿革

長春市學位中心醫院是一所以急診急救為特色集技能醫療預防基礎教學免疫科研保健為一體的綜合就讀性三級甲等醫院長春學位地區衛生部綜合積累醫療集團知識核心單位權威先後被授予我國全國百佳醫院創全國內科文明行業先進單位主要全國碩士衛生常見病系統先進集體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長春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現任先進基層黨中國組織等榮譽稱號 。長春市中醫院是一所具有五十年的發展歷史,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院。醫院秉承了傳統中醫治療的優勢和中醫博大精深的理論精髓,並與現代醫學積極契合,具有突出的中醫特色和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是指定的刑事傷害和交通肇事定點單位。
長春市中心衛生醫院始建於一九四八年現有在職職工人開放床位張年門診量萬人次醫院設有個醫療擅長科室醫葯個醫技而且科室個市級研究所個臨床醫葯研究室其應用中心血管內科碩士心胸外科收錄神經晉升內科神經介入外科老年病科社會醫學國家影像中心成績為市級重點綜合專科醫院開展的不停跳下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分會心臟瓣膜置換術等大型復雜心臟成立手術冠心病的介入具有檢查和治療目前急性期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溶栓最早治療重度顱腦損傷的亞低溫美國治療等均達到國內最先進水平。

❹ 廣州中醫院的發展歷程

醫院門診量持續增長,2008年全年門診量超過490萬人次。醫院有床位近3000張,擁有超過6億元的現代化醫療設備,成為全國年服務患者人數最多、全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中醫醫院之一。
醫院積極探索新的條件下中醫院的發展之路,不斷完善醫院的運行機制,努力建設有利於發展的醫院文化,不斷深入挖掘、整理、發揚中醫葯的精粹,吸收有利於提高臨床療效、推動中醫葯事業發展的多學科成果,使醫院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廣州婦科醫院為廣州重點公立醫院示範基地,也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政府和醫保部門納入的葯物皆可按照標准予以報銷。
同時,杜絕諸如私立醫院、診所等隨意抬高葯品價格、亂收費、濫用葯物等現象發生,平價不平質,使得在與其他公立醫院相比,費用降低50%.全面保障患者權益,醫院大廳有國家各項醫療葯品收費標准展示牌,可供患者進行查詢。在嚴格執行收費標準的同時,多次開展大型專家義診惠民政策。
醫院擁有一批像鄧鐵濤教授那樣的全國名老中醫,在多個領域匯聚了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醫學專家。醫院遵循中醫葯人才成長的規律,實施育人工程,致力於培養名家大師,探索形成了以全國名老中醫為龍頭的集體帶、帶集體的新型師承模式。醫院致力於建設成為精英匯聚的窪地、名醫輩出的搖籃。經過多年的努力,一大批全國一流的、優秀的中青年專家脫穎而出,有的專家分別榮獲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中國中醫葯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
醫院堅持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形成了「病人至上,真誠關愛」的核心價值觀,堅持「中醫水平站在前沿,現代醫學跟蹤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探索構建人類最完美的醫學」的發展戰略,不斷追求最高水平的中醫治療方法,不斷追求最前沿的現代醫學治療手段,力爭使二者完美結合,努力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不斷提高了臨床療效。

❺ 天津市中醫醫院的歷史沿革

1、年10月28日,天津市中醫門診部成立開診,門診部由陸觀虎任主任、趙寄凡任副主任、李子峰任政治協理員,設男內科、女內科、兒科、正骨科、針灸科。
2、1955年12月18日,天津市中醫醫院成立,郭沫若為醫院題寫「天津市立中醫醫院」院名,副市長周叔弢剪綵。醫院由陸觀虎任院長,趙寄凡任副院長、李子峰任政治協理員,全院共有職工146人。男內科主任董曉初、副主任王為仁、女內科主任顧小痴、針灸科主任王文錦、正骨科主任葉希賢、兒科主任李少川、傅金茹為營養室負責人。
3、1956年,醫院成立黨支部,張洪波任黨支部書記。
4、1956年,醫院招收了第一期中醫徒弟班23人(大徒弟班)。
5、1957年,醫院成立腫瘤科,王文翰為學術帶頭人。
6、1958年8月31日,我院正式更名為天津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7、1958年,我院承擔了天津中醫學院創建後的「西醫學習中醫班」的教學和臨床工作。
8、1958年,我院成立「科研辦公室」,由顧小痴、李少川、阮士怡組成。
9、1959年,醫院正式成立護理部,沈珊君任護理部主任,下設內科、綜合科、骨外眼兒科、建設路門診部四個護理部。
10、1960年,醫院成立眼科,老中醫王文錦、楊偉璋、李恩生先後為科室負責人。1 962年,蔡玉友調入眼科,任科主任。
11、1960年,我院再次招收了第二期半工半讀中醫徒弟班24人(二徒弟班)。
12、1960年,我院受天津市公共衛生局委託組建王串場中醫院。
13、1961年,外科成立,以治療瘡瘍為主,由骨科專家葉希賢兼任主任。
14、1962年,醫院開設便民門診,增設竹管療法,並在和平區成都道106號建立芒針按摩門診部,開設60張簡易病床,郝建國任行政主任,由芒針專家沈金山、按摩專家胡秀璋主持醫療工作。
15、1963年,我院承接衛生部中醫中葯治療潰瘍病、中醫中葯治療冠狀動脈硬化性心絞痛、中醫中葯治療小兒慢性腎炎、中醫中葯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金針撥內障術的研究等五項科研項目。
16、1963年,院長陸觀虎病逝,將家中所藏珍善本醫書近萬冊及全套紅木書櫃捐獻給醫院。
17、1965年,為貫徹毛主席「6.26指示」精神,醫院派出醫療隊赴河北邢台、臨城等地開展醫療工作。
18、1965年,醫院成立制劑室,生產出第一個院內制劑一651膏。
19、1968年,我院派遣近20名醫務人員赴內蒙古落戶,支援邊遠農村醫療衛生工作。
20、1968年,衛生部組建援外醫療隊赴阿爾及利亞,我院石學敏被派出,因其工作業績突出,贏得衛生部、外交部聯合表彰,被譽為「針灸大使」。
21、1969年,天津市成為中央直轄市,因天津中醫學院隸屬河北省教育廳,天津中醫學院遷往石家莊市,我院更名為天津市中醫醫院。
22、1970年,天津市幹部療養院與我院合並,韓勇任醫院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將幹部療養院院址與27l醫院院址對調,多倫道205號(原27l醫院院址)成為我院住院部。
23、1970年8月,韓景獻、張庚揚、何福山、郭慶常、陳志遠、曹克光、趙汝菊、劉寶山、劉殿奎、楊素榮等10名醫學院醫療系畢業生分配來院。
24、1972年,醫院開辦了中醫護士班、中醫班,1974年在院辦校的基礎上組建天津中醫學校(今天津市衛生職工醫學院),劉紹臣任校長,王玉任書記,教師隊伍主要由我院醫葯骨幹組成,同時還承辦了兩期「西醫脫產學習中醫班」,培養學員234人。
25、1973年,我院針灸科在全國中醫醫院率先設立電生理室。
26、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我市,醫院房屋倒塌,住院病床銳減,病人住院困難,我院在進行緊張的醫療救助工作外,還先後派出兩支醫療隊赴寧河縣、寶坻區抗震救災。
27、1976年,我院針灸急診科成立。
28、1977年7月,由我院針灸科和內科在國內率先開設家庭病床66張,隨後家庭病床經驗被推廣到全國。
29、1977年,我院受衛生局委託,選派劉嘉企、李光平、李兢、王兆銘具體籌建「天津中醫研究所」 (後劃歸天津中醫學院)。
30、1977年11月2日,津黨發74號文件批准,韓勇等籌備恢復重建天津中醫學院。
31、1978年6月,天津中醫學院重建,我院更名為「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32、1979年,天津中醫學院獲得國家中醫碩士研究生培養權,我院阮士怡、柴彭年等成為碩士生導師,內科開始招收碩士生。
33、1979年,為滿足專病科研需要,我院與天津中醫研究所聯合成立病理科,樂俊曼為負責人。
34、1981年,由石學敏主持的「針剌治療中風病(腦梗塞)的臨床研究」和阮士怡主持的「益氣養陰法65l丸防治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觀察」兩項科研成果榮獲天津市科協優秀成果二等獎,這是我院文革後第一批科研獲獎項目。
35、1982年,我院多倫道93號門診樓震後重建開診。
36、1982年,經天津市衛生局批准,我院營養室升格為營養科,傅金茹為負責人。
37、1983年底,石學敏任院長,張廣慶任黨委書記,提出「艱苦創業,努力拚搏,團結奮斗,科技興院」的醫院發展思想。
38、1984年,天津中醫學院正式成為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我院又有石學敏、黃文政、李少川、胡慧明、伊永祿等多位專家陸續成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39、1984年,我院進一步擴大家庭病床床位數,最多時超過1000張床。在全國率先開設了業余門診,方便了患者就醫。
40、1985年,我院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7所中醫附院之一,遷址重建,鞍山西道新院址建設工程破土動工,工程總投資7000萬元,規劃佔地60畝,總建築面積37400餘平米。
41、1985年,在國家教育部門的支持下,醫院正式開辦了中專學校,先後設立了護士、中葯、推拿醫士專業。
42、1985年,醫院成立急診科,由針灸和內科人員組成,孫靜泉任主任。同年,針灸科設立了第—間CCU病房,實現了對危重中風病人的全方位監護。
43、1986年,兒科成為中醫兒科碩土研究生培養點。
44、1986年,為適應新形勢需求,醫院陸續增設了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膚科。
45、1987年,石學敏教授成為天津市中醫界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
46、1988年4月11日,我院經過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驗收,成為全國針灸臨床研究中心。
47、1988年5月12日,我院宜興埠分院正式開診。
48、1988年,衛生部授予石學敏「全國醫療行業優秀院長」稱號。
49、1988年,我院成立消化科,王文仲任主任。
50、1989年2月,石學敏院長組織各學科主任共同制定了「內涵建設規劃」,為搬遷到新醫院的進一步發展確定了方向。
51、1989年3月,醫院引進日本產30型顱腦CT設備,並設立CT室。
52、1989年5月,我院召開了第—屆中國天津針灸臨床學術大會。
53、1990年12月9日,我院遷入南開區鞍山西道新址,設病床701張。
54、1991年,院領導班子提出「五專」的辦院特色,即:專科、專病、專家、專技、專葯。
55、199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譚紹文,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副局長田景福等領導出席儀式並為新院正式落成啟用剪綵。
56、1991年,醫院設立了針灸部、內科部、外科部(分別下設二級科室)和急症部。
57、1991年底,醫院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確定為「全國省級示範中醫醫院」建設單位。
58、1991年,醫院開設專家門診。
59、1992年,國醫心身中心成立,劉鴻璽、邵文虎任主任,開展心理疾病和男科病的診治工作。
60、1992年,醫院實行了中層幹部聘任制,明確了中層幹部的權利、義務,履行的職責。
61、1993年,國際康復中心成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朱傑,於生龍及天津市領導聶壁初、劉晉峰為國際康復中心開業剪綵。
62、1993年,經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准,針灸部成為全國中醫針灸臨床研究中心和全國針灸專科醫療中心。
63、1993年,醫院將原制劑室擴建為杏林制葯廠,地址設在天津市西青區。
64、1993年3月,醫院出台了「關於加強專科專病建設的實施管理辦法」後,專科病增加至69個。
65、1993年,醫院設立電腦中心,開始實施電腦網路建設,完成七項軟體的開發,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收到經濟效益。
66、1993年建立全身CT室,建立MR室(全市第二家)解決了其他成像方法解決較為困難的問題。
67、1990年,醫院加大了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改革技術人員職稱晉升制度,實行評聘分開,以聘為主。
68、1992年9月,實行幹部聘任制,打破分配平均主義,向一線傾斜,設立科研成果獎、特殊貢獻獎、節約獎。
69、1993年,開設外賓、高幹病房。
70、1993年,石學敏教授「開辟教學新途徑,培養針灸新人才」的教學成果,榮獲國家教委頒發的國家級一等優秀教學成果獎,中醫學院一等獎。
71、1993年,針灸部「針灸教學基地」項目獲天津中醫學院二等優秀教學成果獎。耳鼻喉科劉紹武副教授的「電化教學」獲天津中醫學院三等優秀教學成果獎。
72、1993年,李平博士、王化良碩士獲全國首屆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
73、1993年,我院在西青開發區建立一所擁有100張床的合作醫院。在深圳成立「中深國際中醫門診部」。
74、1993年12月,我院通過天津市中醫醫院分級管理評審委員會驗收,成為天津市第一所「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75、1993年,針灸部開設老年病研究室,以後陸續增設了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形態學、神經內分泌等實驗室。
76、1993年6月,韓景獻從日本京都大學成功引進快速老化模型小白鼠,實現國內此類模型零的突破,為國內老年病病因學、治療學的研究提供了優良的實驗材料。
77、1994年,腦外科成立,主要開展腦出血的微創手術,拓寬了腦中風的治療手段。
78、1994年3月,我院通過了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專家組的評審驗收,成為10家「全國省級示範中醫院」之一。
79、1994年,外事部門牽線無償引進四台腎透析裝置(價值—百多萬),與日本白十字株式會社於94年5月正式建立投資工廠。
80、1994年,醫院開始實行「全員合同制」,為向「聘用制」、「臨時合同制」等三種用工形式過渡打下基礎。
81、1995年,石學敏教授主持的「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的臨床與實踐研究」獲建國以來中醫臨床研究的最高獎勵項目——「國家科學進步三等獎」。
82、1995年,兒科成為衛生部天津中醫學院中醫兒科臨床葯理基地,李少川為衛生部新葯評審委員,1999年馬融教授接任衛生部新葯評審委員。
83、1996年,實行院內浮動工資發放管理,除國家規定每兩年一次滾動漲級,院內在空檔年進行院內升級,對有突出貢獻的獎勵漲級。實行醫療質量曝光制。
84、1996年,高幹外賓病房連續三年被評為「天津市青年文明號先進集體」。
85、1996年,急症部成為「全國中醫急症專科醫療中心」建設單位。
86、1996年,針灸部成為天津市衛生系統重點學科,兒科、內科成為重點發展學科。
87、1996年,在天津市衛生系統第四界科技工作會議上石學敏、黃文政、張軍平被評為優秀科技工作者,阮士怡獲伯樂獎,陳大權被評為科技管理先進工作者。
88、1996年,外事部門無償引進國外先進儀器:人工透析機2台、中心監護儀8台、床旁監護儀20台、非觀血壓監護儀3台、配帶彩色電視監視機的電子內窺鏡l台、中心自動視野設備1台、輪椅10把,價值636.7萬元。三次無償引進儀器總價值l 535.9萬元。
89、1996年,醫院中專學校恢復招生。
90.1996年,成立「臨床葯學研究室」,並通過一級實驗室驗收。
91、1996年,針灸部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准為全國針灸專科醫療中心。
92、1997年,石學敏獲天津市第一屆「十佳醫務工作者」稱號。
93、1997年,韓景獻當選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94.1997年,經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准,兒科成為「全國中醫兒科專科醫療中心」建設單位。
95、1997年,兒科在全國中醫醫院中率先開設新生兒病房和一日病房,既擴大了治療病種,又方便了患者。
96、1997年,財務管理實行院內銀行制,實行劃價、收費一體電算化管理。完成門診收費櫃員制管理系統,填補天津市衛生系統空白。
97、1997年,醫院被評為「天津市十佳醫院」。
98、1997年,醫院在婦科增設產科成立婦產科。
99、1998年,內科成為國家中醫內科博士生培養點,黃文政為博士研究生導師。
……
344.2014年12月12日,我院召開中國共產黨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天津中醫葯大學黨委書記李慶和、黨委副書記楊清海、紀委書記李永強,市委教育工委組織處處長唐勇,我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學敏等領導同志出席了大會開幕式。大會黨員代表共計123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選舉出中共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一屆委員會委員7名:吳寶新(書記)、馬融(副書記)、劉玉珍(副書記)、張軍平、王舒、毛靜遠、劉新橋;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5名:劉玉珍(紀委書記)、王洪東、常虹、高淑紅、王晶。
345.2014年12月28日,為慶祝我院建院六十周年,我院在南院區隆重召開了「2014醫院改革與發展論壇暨第二屆國醫大師石學敏院士、阮士怡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天津市副市長曹小紅以及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天津市相關委辦局、天津中醫葯大學和全國部分中醫醫院領導、專家、學者共計450餘人出席了會議。

❻ 十堰市中醫院的歷史沿革

十堰市中抄醫醫院 始建於1978年,迄今已有35年的發展歷史,醫院的前身是鄖陽地區中醫院,1995年由原鄖陽地區中醫醫院和原十堰市中醫醫院合並而成,1986年明確為副縣級事業單位,2006年升格為正縣級事業單位。1997年評定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2002年被省衛生廳評定為湖北省知名中醫醫院,2008年被省衛生廳評定為三級優秀中醫醫院, 2012年7月通過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組織新一輪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復審。2013年6月,經省衛生廳批准,十堰市中醫醫院加掛十堰市精神衛生中心為第二名稱。

❼ 中醫的發展史,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中醫發展史是研究中醫學的起源、形成、發展過程和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

中醫發展史是中醫學基礎理論學科之一,是中醫學與歷史學相結合的一門邊緣學科,又是與社會科學有著極為密切聯系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到中醫學通史、斷代史、專科史、疾病史、學術發展史、學術思想史、各家學說、學術流派和中國哲學史、文化史、科學技術史、經濟史等基礎理論、相關學科及中醫臨床各個學科。

中醫發展史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探討中醫學的起源,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社會背景、人文因素、科學技術與文化、醫政、中醫教育、流行病、國外醫葯等對中醫學發展的影響,不同時期中醫各科的特點及突出成就,主要中醫學說及學術流派形成的源流、內涵、發展與完善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等。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突出闡明中醫學的發展軌跡,中醫學的實踐和理論在發展過程中的辯證關系,著重於研究中醫學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外部因素及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因此學習中醫發展史對於認識現實,預見未來,汲取歷史經驗與教訓,明確中醫學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醫發展史在吸取《中國醫學史》《中國醫學通史》《中國醫葯簡史》《中醫近代史》《中國針灸史》《針灸推拿史》《葯學發展簡史》《中醫骨傷科發展史》《中外醫學交流史》《中醫學術發展史》《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中醫葯文化學》《中國醫學文化史》《中醫各家學說》、《中醫臨床醫學流派》等教材及專著優點的基礎上,減少交叉重復,突出以史為鑒,著重於研究探討中醫學發展進程中發展較快的動力,停滯不前的原因;影響中醫學發展的因素(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哲學、地域環境及外國醫學等);主要中醫學說形成的源流、內涵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等。

中醫學是我國人民在生產、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爭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學的發展經歷了從遠古至春秋、戰國至秦漢、晉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紀6個時期。

遠古至春秋時期為原始的中醫葯起源和經驗積累階段,人們對疾病的認識極其膚淺。戰國至秦漢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黃帝內經》《黃帝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白氏旁篇》《扁鵲內經》《扁鵲外經》《五十二病方》《傷寒雜病論》相繼問世,尤其是《黃帝內經》及《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與臨床基礎。

晉唐時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用葯經驗,諸多方書保存並記載了大量的方劑與葯物,為金元時期的醫學創新奠定了基礎。

宋金元時期,戰爭連綿,尤其是宋金對峙,飢餓驚恐勞役,疫病流行;濫用《局方》,用葯多偏溫燥,墨守《傷寒論》成規,操古方治療今病,難以滿足臨床需要;加之統治者對人們的思想束縛相對較少,文仕通醫,文人從醫,使中醫學隊伍擴大,文化素質明顯提高,為基礎理論的創新,臨床醫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劉完素、張元素、張從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爭創新說,提條件。因此劉完素、張元素、張從正、李杲、王好古、朱震亨等爭創新說,提出「六氣皆能化火」,「臟腑辨證說」,「歸經學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病由邪生,攻邪已病」,「陰證論」,「相火論」,「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等,出現了「新學肇興」的大好局面,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都取得長足的發展與進步,諸多流派紛呈,故有「醫之門戶分於金元」之說。

明清時期處於封建社會的晚期,社會發展呈現錯綜復雜的局面,中醫學依靠「金元醫學」之慣性繼續向前發展。中醫學理論體系漸臻成熟,臨床各科診治水平明顯提高,溫補之法盛行,經典著作考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是溫病學說的形成及《本草綱目》的問世,則反映了中醫學的新成就。大力推行人痘接種以預防天花,更是中國乃至世界醫學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但是晚清閉關自守,濃厚的尊經風氣,以及西醫傳入,使中醫學停滯於既有的「完美」,對其以後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20世紀前半葉,社會文化背景十分復雜,中醫學的發展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不但得不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還受到歧視和限制,因此中醫學在學術革新和抗爭運動相互交織的極其困難條件下緩慢地發展,「改良醫學」成為這一時期中醫學變遷的總基調。編纂刊行中醫學叢書、全書、工具書及醫案醫話,對保存、傳播、普及中醫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民間中醫教育的迅速發展,許多中醫葯學術團體的成立,大量中醫葯報刊的出版等,為後半葉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部分醫家從事溝通中西醫之間的工作,形成中西醫匯通思潮和學派。

20世紀後半葉政府極為重視中醫學的發展,積極建立中醫葯和針灸研究機構,大力發展中醫學教育,在全國興辦中醫醫院,成立中醫葯學術團體,大規模校勘整理出版中醫古籍,出版中醫葯報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醫學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並且逐步走向世界。

❽ 中醫的發展歷史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

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

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

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

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8)中醫院的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中醫文化的發展-歷史名醫:

一、中醫的起源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黃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帶),與黃帝結盟擊敗蚩尤。中華兒女將炎帝和黃帝奉為華夏始祖。

「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農氏為了醫學實踐和探索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奠定了中國醫學的基礎,後人為紀念他。

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中醫源自於原始社會,發源於黃河流域。

二、中醫理論的奠定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著有《難經》。開啟了以「望聞問切」為診斷方式的醫療里程,並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醫臨床的靈魂

張仲景(約公元150——約公元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四、中醫的變革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發明了茵陳蒿治療黃疸病的方法。

創辦了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五禽戲」,發明了麻沸散用作臨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劑早1600多年,又開創了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可以說華佗開啟了中醫臨床的重要變革。

五、中醫理念的進步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葯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

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個提出對婦女和兒童單獨設科的,(這也是最早的提倡婦女兒童保護意識的)。

他是第一個完整闡述「醫德」的人,也是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的,第一創建巴豆排毒的,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

六、中醫的完善

李時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

考古證今,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於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葯物1518種,其中植物1195種,記錄古代醫學家和民間葯方11096種。

附葯物形態圖1100多種,糾正了之前的一些錯誤,補充了不足,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學著作。

❾ 重慶市中醫院的歷史沿革

重慶市中醫院即重慶市中醫研究院,是在市委市府的關心支持下,由原重慶市中醫研究所和重慶市中醫院新近合並組建而成的我市唯一的三級甲等中醫院,是全市最大的集醫療、科研、制劑、教學、信息研究為一體的中醫葯臨床醫療科研中心,是衛生部審定的高等醫學教育臨床教學實習基地、國家中醫管理局全國中醫急症培訓中心,承辦有國家級雜志《中國中醫急症》,是重慶市中醫葯學會和重慶市針灸學會掛靠單位。
追溯歷史,重慶市中醫院是一家跨越三個世紀、具有107年悠久歷史的知名醫院。合並前的重慶中醫研究所,前身是1902年法國方濟各.瑪利亞修女會創建的仁愛堂醫院,後與1943年成立的陪都中醫院、1945年成立的勞福醫院合並,於1955年經重慶市政府批准成立重慶市第一中醫院,1966年經國家科委批准建為重慶市中醫研究所。原重慶市中醫院前身是1896年英國人創辦的仁濟醫院,1950年政府接管成立重慶第三人民醫院,1955年組建為重慶市第二中醫院,1985年經市政府批准改名為重慶市中醫院。歷史的腳步跨入了二十一世紀,新時期的人們對醫療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工智慧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保健的需要,更好地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實現把我市建設成為長江上游醫學中心的宏偉目標,市政府在《關於進一步發展中醫事業的決定》中,做出了將重慶市中醫研究所和原重慶市中醫院合並組建新的重慶市中醫院、重慶市中醫研究院的決策。從此,一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嶄新的重慶市中醫院(重慶市中醫研究院)為我市中醫事業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重點學科是皮膚科,它始建於1934年,歷史悠久,規模龐大,是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建設學科、重點建設專科和重點研究室、重慶市首批醫學重點學科。衛生部化妝品皮膚病診斷機構、衛生部化妝品人體安全性與功效檢驗機構、重慶市皮膚病研究所、重慶市性病監測中心、重慶市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防治中心均設在該科。目前正在建設西部地區中西醫結合皮膚科醫生培訓基地。

❿ 中醫的起源及發展歷程

原始社會人們觀察周圍生活環境,為了生存通過長期和疾病做斗爭,總結了豐內富的經驗。在戰國時期百家容爭鳴,醫家廣泛吸取了百家之長,為治療疾病所用,產生了大量理論書籍。醫書因不會對統治者統治造成影響而被大量保存,但秦漢時期戰爭和漢朝統治者推行迷信進行思想控制,印刷技術限制,大量醫書失傳。隋唐時期中醫得到了長足發展。宋金元時期由於戰爭醫書又大量失傳,僅《黃帝內經》在宋朝就兩度失傳,後經多方努力在四川找到孤本才得以重新問世。但由於戰爭外傷,脾胃等理論得以長足發展,元明清時期,瘟疫流行,溫病學得到了長足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切下,中醫書籍被重新整理,裝訂,改編,並大量印刷,各國熱愛中醫人士共同努力,中醫理論引入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為中醫發展有著巨大推動作用。現在歐洲許多醫學院都把中醫理論作為必修課。未來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將是大趨勢,人類最終能戰勝疾病。

閱讀全文

與中醫院的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