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醫學發展的歷史

醫學發展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5 04:41:08

① 中國醫學發展史

通俗中國醫學史話
——任應秋

勞動人民創造了醫葯——最早的醫葯演變情況
祖國醫學分科的開始——殷周時代的醫葯發展情況
反對迷信的傑出醫生——周代名醫扁鵲
向著預防為主的方向前進——古代的衛生防疫措施
第一次發現血循環——「內經」在解剖生理學上的貢獻
首次用麻醉劑作大手術的外科醫生——漢代名醫華佗
偉大的臨床醫學家——張仲景相他的「傷寒論」
切脈和針灸術的進一步發展——王叔和、皇甫謐的成就
傳染病學專家——晉代名醫葛稚川
重視婦幼保健工作的醫生——孫思邈和「千金方」
中外醫葯學術交流時期——從漢至唐(公元前206~公元907)
醫學教育的發達和形象教學——從劉宋到趙宋的時期
醫院的建立——病坊
醫葯學術的爭鳴——金元四大家
牛痘接種的先聲——人痘術的發明和外傳
世界馳名的葯物學家——李時珍和「本草綱目」
傳染病治療學的內容豐富了——濕熱學派的成就
重視屍體解剖的醫生——王清任和「醫林改錯」
理學療法專家——吳尚先的成就

② 我國的醫學的發展歷史

中華道德文化系統,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巨系統,包括道、釋、儒三大分支。其中以道學最為歷史悠久,遠溯於上古人紀時代。 道德文化系統,是生命真相的探索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和脊樑。 道醫學,源自於道家的修身學說,最初期是誕生於伏羲黃老學說中所提及的守一法之中,在2500年前已經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傳統醫學系統。其代表作,以現存的《黃帝內經》最具有代表性。它是古代修身者在「恬淡虛無、正氣內存」下對生命真相全面、深刻地進行慧觀內視,以及研究人與自然辯證關系成果的部分記錄。 道學研究人體的生命現象,從未離開過人體內最基本的三大物質:「精、炁、神」這三寶。對生命中的精、炁、神的研究,道醫學早就達到了極其完善和全面的境界。 在對人體精、炁、神三寶的研究中,精和炁這兩大系統直接關系著生命的健康和疾病的治療,但並不是生命真相的全部。因此,我們的祖先將對「精」和「炁」兩系統慧觀與智觀研究的結果,以及對「神」這一系統研究的少量結果,綜合起來,共同構成傳統中醫學的靈魂,形成醫學理論的堅實基礎,並且留下了《黃帝內經》這部專著。 道學對生命中的「神」這一系統的研究成果,則保留於道學修身的內部進行承傳,始終牢牢地把握著對精炁神三寶的整體研究和完善,並且創立道醫學,完整地研究精炁神三寶,以區別於傳統中醫學。 因此,研究生命的真相,就必須走進道醫學,走進修身學的守一法和修真學的金丹法的殿堂之中進行探索。因為只有道學的這兩大學說系統中,才完整和深刻地揭示著人類生命的真相,保存著對生命精、炁、神三大系統的完整研究。而且,2500年以前的修身學守一法對生命真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又遠遠超過漢唐以後時期,在性慧隱退而智能獨強中所誕生的修真金丹學。 漢唐時期逐步形成的、適應人們後天智能強化張揚背景下的修真金丹學,雖然是一種漸進式逐步擺脫智能制約,淡化心智而明心見性的方法,但它與黃帝老子和莊子所提及的修身得一守一方法的直指心源性海性,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不過,金丹學所對生命中精、炁、神觀察的虛實同步的經驗,對傳統中醫學的全面發展,同樣發揮著理論奠基和指導作用。在歷史進程之中,中醫學依據對生命認知的深度不同,社會需求的差異,逐步形成了道醫學和傳統中醫學。 傳統中醫學,雖然源生於道學,運用其「精」和「炁」的理論,但是她逐步向完全性的「常道」轉化,以適應社會人們素質的需求。而道家內部則仍然把握著生命真相和醫學中的精髓繼續進行深化,恪守「常道」與「非常道」整體把握型的研究原則,從而形成道家自己內部的道醫學,完整地研究著生命真相中精炁神三大系統。 道醫學,它在道家內部嚴格地恪守著師徒相授的原則,在各脈系中代代口傳心授、相互承傳。並不會完全失傳。相反,歷史上常見一些道醫學中的方法,不斷地公開於傳統中醫學之中,融入傳統中醫學的系統之中。 道醫學,由於其核心是把握住「非常道」的世界,主動進入「虛無生萬有」而慧觀有質無形的虛態空間,全面觀察認識事物的本因、內因、外因,特別是對本因的了解掌握;所以,需要具備通過修身才能達到的慧觀能力,將慧觀與智觀和諧統一地整體把握,並且靈活加以運用。 因此,道醫學在一般情況下,只會在道學的修身界內部流傳,難以完整地進入常道後天意識「唯智能」使用的醫學領域之中。了解、學習、實踐道醫學,離不開老子所說的:「修之身,其德乃真」。修身是掌握道醫學的前提和基礎。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段話中的「其知道者」,就是中華道德傳統文化系統的締造者。博大精深的中華道德文化系統,修身文化,是誕生道醫學、傳統中醫學的源泉。「岐黃源於道」,絕非虛言。 「道」,不可見但可知;「德」,可見亦可積。積之厚足,厚德載道,則可知「道」而生萬化。老子說:「道生之而德畜之」,「萬物尊道而貴德」。虛無生萬有,人體生命真相中的有質無形的人體三寶——精、炁、神,就是人體內道和德的必然產物。 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蒂,全部都建立於對這個「虛無生萬有」中的虛的研究之上。虛中實有的精、炁、神,就是生命的實相。同時,對萬物由道這個虛和○中生出,並且通過德的能量的畜養而成形的現象進行全面研究,也就構成了宏大的道德文化系統和方法論。 中華道德文化系統,是東方哲學、科學、醫學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她養育我們的祖先撰寫出五千年的文明史,創造出領先於世界的四大發明,造就了漢朝文景之治和大唐盛世。盛唐文化的深遠影響,從至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文化現象中仍可略見一斑。中華道德文化系統,滲透在中華民族的每個領域之中,它在歷史上曾給中華民族帶來無比的輝煌。 宋代以後,由於中華道德文化系統中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儒學文化進入了教條化階段,以及接踵而至的外族入主中原,加之西方智能科學的傳入,才逐步壓抑和沖淡了道德文化系統對中華民族社會發展的作用力。 綜觀歷史的進程,中華道德文化系統在近數百年中,在各個領域的作用力都日見式微,民族虛無主義者大興其說,有識之士憂心忡忡。但這種現象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暫時現象,中華道德文化系統由於高度符合宇宙自然的總法則,符合自然規律中的真理,必定會興盛於世,大行其道,傳遍整個世界。 分析中華傳統中醫學系統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我們便可得到道德文化與傳統中醫學誕生之間的因果關系。由於中醫學理論富含中華道德文化系統的內核,在運用中比其他領域更貼近中華道德文化系統的源頭;因此,她雖然在近數百年來飽經蹂躪,卻仍然以頑強的生命力傲立於中華大地,百折不頹地頑強地發展著。近代更被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國人民所接受和喜愛,成為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主力軍,傲然屹立於世。 正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所言:「中醫理論包含了許多系統論的思想,而這是西醫的嚴重缺點。所以中醫現代化是醫學發展的正道。而且最終會引起科學技術體系的改造——科學革命。」

求採納

③ 醫學發展史的現代醫學

現代的醫學現代科學技術,不是單單研究一個個事物,一個個現象,而是研究事物、現象的變化發展過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間的關系。由「整理材料」的科學,發展成為嚴密綜合起來的體系。
近代醫學經歷了16~17世紀的奠基,18世紀的系統分類,19世紀的大發展,到20世紀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發展為現代醫學。20世紀醫學的特點是一方面向微觀發展,如分子生物學;一方面又向宏觀發展。在向宏觀發展方面,又可分為兩種:一是人們認識到人本身是一個整體;二是把人作為一個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體來研究。20世紀以來,基礎醫學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基本理論的發展,它有力地推進了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在20世紀才開始出現。20世紀醫學發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學的進步。各學科專業間交叉融合,這形成現代醫學的特點之一。 20世紀以來醫學主要成就如下:
內科治療方面的進步。19世紀後半期,由於葯理學的進步,在治療上雖有了一些改進,但對多數疾病仍無能為力,尤其對一些已知道病源的傳染性疾病。20世紀化學治療和抗生素的發明,才改變了這種局面。1908年德國P.埃爾利希 (1854~1915)和日本秦佐八郎(1873~1938)發現606能治療螺旋體疾病,開創了化學療法的先聲。1935年G.J.P.多馬克(1895~1964)研製成磺胺葯,能治多種細菌所致疾病。1928年英國的A.弗萊明 (1881~1955) 發現青黴素有殺菌能力,1941年後H.W.弗洛里(1898~1968)和E.B.錢恩(1906~1979)將青黴素用於臨床。1944年美國S.A.瓦克斯曼(1888~1973)發現鏈黴素能治療結核病。其後新抗生素相繼出現。這些特效療法是治療史上劃時代的進步。
1922年F.G.班廷(1891~1941)提取胰島素成功,可用以治療糖尿病。
20世紀後半期新葯物,包括新抗生素的不斷出現,使某些疾病的療效明顯改善。與此同時,治療方法也有明顯進步,例如聯合化學治療的應用從對白血病的治療到對其他某些腫瘤治療的發展;要素飲食、靜脈高營養療法在重症衰弱病人的應用;免疫療法等。這些葯物和療法使得一些慢性病、難治之症改變了預後,提高了療效。電除顫人工心臟起搏器、人工呼吸器等醫療儀器不斷改進,使一些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②診斷技術的發展。W.C.倫琴1895年發現X射線,到20世紀初 X射線診斷便成為臨床醫學的重要手段。最初用於觀察骨骼狀態,1906年藉助鉍糊檢查胃腸運動,以後又改用鋇餐、碘油等進行 X射線造影。此後重要的診斷技術進展有:心電圖(1903)、梅毒血清反應(1906)、腦血管造影(1911)、心臟導管術(1929)和腦電圖(1929)。50年代初超聲波技術應用於醫學,60年代日本採用光導纖維製成胃鏡,現在臨床已有多種纖維光學內窺鏡得到應用。70年代後,電子計算機 X射線斷層成像(CT)以及磁共振成像技術應用後,微小的病灶都能發現。
化驗診斷方法也得到發展,如敏感的放射免疫測定法,可測定微微克水平的體內成分含量。
其他各種電子儀器在臨床各科室也應為應用,如心肺監視器、γ-照相術、電子計算機也應用於診斷系統。
1960年可藉助羊水檢查診斷胎兒血友病,1967年已能進行產前的遺傳病染色體檢查,1968年發現測定羊水中酶活性的方法,可用以診斷先天性代謝缺陷。70年代可測定羊水中甲胎蛋白以診斷胎兒畸形,產前診斷達到新水平。
③內分泌學。1901年高峰讓吉分離出腎上腺素,不久,促胰液素也被提取出來,人類開始認識體液調節的功能。以後甲狀腺素、胰島素、各種性激素等相繼分離提純,40年代提取出了腎上腺皮質激素,50~60年代分離出了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60年代提出第二信使學說,闡明含氮激素的作用機制,推動內分泌學向分子領域發展。
④營養學。20世紀以前,營養作為一個學科名詞還很少出現在文獻中。進入20世紀後,營養學得到很大發展。首先蛋白質在營養上的重要性越來越清楚。英國生物化學家F.G.霍普金斯(1861~1947)和E.威爾科克1906年在劍橋大學、美國生物化學家T.奧斯本和L.B.門德爾1916年在耶魯大學的研究,證明蛋白質有的營養價值高,有的則營養價值不完全。30年代,美國的W.羅斯等花了五、六年時間搞清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差別,1938年證明了人類需要 8種必需氨基酸。第二是維生素的接連發現,如維生素B1(C.芬克,1913);維生素A(E.麥科勒姆和M.戴維斯,1913);維生素D(O.羅森海姆,和T.韋伯斯特等,1926);維生素C(A.聖捷爾吉,1928);維生素B2(R.庫恩等,1933);維生素E(H.埃文斯等,1936);維生素B6(S.萊普科夫斯基等,1938);維生素K(P.H.達姆和D.福克斯,1948)等。第三是20世紀後半葉認識到鋅、銅、錳、鈷、鉬、碘等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由於營養學知識的進步,人類搞清了各種營養素缺乏病的病因,便有可能採取「強化食物」等措施來加以防治;使也「完全胃腸外營養法」成為可能。1968年S.杜德里克等首先報道的這一治療方法,可有效地挽救由於消化道功能障礙等原因而發生嚴重營養不良的患者的生命。
⑤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是通過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質、酶、核酸等)的結構及其相互作用來認識生命現象的本質。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促進了分子醫學的發展及人類對「分子病」的認識。總的來說,分子生物學興起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它的影響已漸滲透到生物學和醫學各個領域,產生了一些新興學科,如分子遺傳學、分子細胞學、分子葯理學、分子病理學、分子免疫學等。這將對醫學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⑥醫學遺傳學。經典遺傳學在20世紀初取得很大進展,通過家系調查已搞清許多遺傳病的遺傳方式。但只有在分子生物學興起後,人們才逐漸能夠在基因層次上探討遺傳病的發病機理。以後陸續明確了許多疾病是由於基因缺陷導致產生缺陷的功能蛋白(如血紅蛋白及各種酶),最後產生各種相應的症狀(如貧血及各種代謝障礙)。目前已能利用分子遺傳學的技巧在產前診斷胎兒是否患有遺傳病。分子遺傳學家還在研究將正常基因引入遺傳病患者的可能性及途徑。⑦免疫學。20世紀後,一系列的預防疫苗相繼研製成功,對控制許多傳染病效果顯著。
20世紀初便已發現人體內可有抗自身組織的抗體。1942年發明免疫熒光技術後更得以確證自身抗體的廣泛存在。20世紀中葉人們發現免疫耐受現象並在實驗動物中成功地誘發了耐受狀態,這導致細胞系選擇學說的出現。這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免疫的作用不限於抗感染,它能識別「己」與「非己」從而維持機體穩定性。
此後免疫學的進展層出不窮。50年代發現胸腺與免疫有關,免疫球蛋白的結構也得到闡明;60年代 T細胞、B 細胞作用的發現,70年代中葉單克隆抗體技術的誕生。1974年N.K.耶納提出免疫網路學說。在臨床應用方面,免疫學技術作為診斷方法可說始自世紀之初,但最突出的貢獻應說是組織和器官移植。免疫學現已成為影響生物學和醫學最重要的基礎科學之一。1971年世界免疫學會上一致認為免疫學應從微生物學中分出成為一獨立學科。它包括:免疫化學、免疫生物學、免疫遺傳學、免疫病理學、臨床免疫學、腫瘤免疫學和移植免疫等。
⑧手術學科的發展。20世紀初,K.蘭德施泰納發現血型,通過配血使輸血得以安全進行。這時也開始應用局部麻醉法,40年代肌肉鬆弛葯在臨床應用,其後抗菌葯應用於外科。這些解決了外科治療的基本問題。
此後外科領域內各專業相繼獨立。如腦外科、心血管外科、矯形外科、消化外科及整形外科等等。
現代神經外科是從20世紀才開始,60年代以來進展很快。電子計算機 X射線成像檢查是70年代診斷技術的一項重大進展,提高許多顱內疾病,特別腦出血、顱內腫瘤的診斷率。在一些神經外科中心,CT及磁共振已取代其他造影檢查。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擴大了手術領域,提高了難度較大的顱內復雜病變手術的成功率,並使某些過去不能手術的疾病得到治療的機會。腦血管疾病手術治療進展比較突出。腦動脈瘤的手術死亡率由50~80%降低到 3%左右。顱外-顱內動脈吻合術的成功為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開展了新的途徑。腦膠質瘤特別是惡性膠質瘤的治療和重型顱腦損傷的治療也有一些進展。顯微外科技術發展很快,用得最普遍的是周圍神經修復。顯微血管吻合技術的發展,使移植及再植外科達到新的水平。還使活骨游離移植成為現實。顯微外科技術還把斷肢再植,特別是斷指再植推向新的水平。
⑨器官移植和人造器官。1913年A.卡雷爾就提出把器官取下、培養、移植的觀點。1933年異體角膜移植成功,1954年孿生兄弟間腎移植首獲成功。其後,隨著免疫學的進步,肝移植(T.E.施塔茨爾,1963)、肺移植(J.D.哈代,1963)、胰腺移植(C.W.利勒海,1966)先後完成,1967年南非外科醫生C.巴納德進行首例心臟移植。骨髓移植也取得很大成就。牙科醫師也正試驗將兒童的牙齒胚粒移植到成人牙床內使生新牙。
40年代以來,現代科學技術更直接進入醫學領域,醫學與生物學、化學、電子學、數學、力學、高分子化學、工程學等融為一體,出現了生物醫學工程學,各種人造器官是其成就之一。
1945年荷蘭人W.J.科爾夫經二年研究和應用,將人工腎用於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首獲成功;以後他又開始在美國研製人工心臟;1962年斯塔爾採用人造球形瓣膜更換二尖瓣成功;50年代人工心肺機、人工低溫術在臨床的應用,使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得以進行。1982年美國醫生給一位61歲的心臟病患者植入「賈維克-7」型人工心臟,使這一領域進入一新階段。
50年代後期,生物醫學工程學成為獨立學科,除人工臟器外,尚研究人工關節、假肢,人工感官等。60年代激光應用於臨床。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首先用於眼科。
⑩精神病學。20世紀初德國的E.克雷佩林 (1856~1926)曾用著作和講演等方式介紹精神病的分類方法,並闡明早發性痴獃等的意義,使精神病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一。
維也納的S.弗洛伊德(1856~1939)創「精神分析」學說,認為精神作用影響潛在意識,性的本能與這種作用有重要關系。
1930年之前,很少有效的精神病療法。如1918年曾用瘧原蟲接種治療麻痹性痴呆。30年代,胰島素治療休克和電休克療法先後應用於臨床,這成為化學治療應用之前精神病的兩大治療方法。
1950年氯丙嗪合成,1952年P.迪萊將其用於精神病人獲得成功。後又發現利血平的療效,於是精神病治療進入化學治療的階段。
20世紀後半葉討論心理與健康和疾病關系的學科,如心身醫學以及行為醫學等相繼出現。

④ 中國近代醫學發展史

醫學經歷了傳統醫學、實驗醫學和現代系統醫學發展時期,歐洲傳統醫學與實驗生物學的結合誕生了西醫學,中國傳統醫學和西醫學的融合正在形成系統醫學的模式。
近代
西方近代醫學是指文藝復興以後逐漸興起的醫學,一般包括16世紀、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的歐洲醫學.
16世紀的醫學
封建社會後期,手工業和商業開始發展,生產力的增長促進了對新市場的尋找.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7年達·伽馬發現好望角,1519~1522年麥哲倫環繞世界……,這些都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許多葯物也由東方傳入歐洲.美洲發現後,歐洲也有了金雞納、愈創木、可可果.
由於資本主義的興起,首先在義大利形成了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特點是敢於向教會思想挑戰,反對宗教迷信的束縛.他們的口號是「我是人,人的一切我應該了解」,以此來反對神學的統治.他們一方面傳播新文化,一方面竭力鑽研和模仿古代希臘的文化,因此稱為「文藝復興」.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體運行論》,標志著科學史上文藝復興的開始.
文藝復興運動中,懷疑教條、反對權威之風興起.於是醫學界也產生了一場以帕拉切爾蘇斯為代表的醫學革命.
中世紀的醫學學校中,主要講阿維森納的《醫典》,以及加倫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教師照本宣科,一切墨守陳規,毫無生氣.文藝復興的狂潮,很快就波及醫學領域.帕拉切爾蘇斯首先指出人體的生命過程是化學過程,他在巴塞爾大學任教時主張用流行的德語寫書和講演,使醫學易為大眾所接受,這是一件偉大的改革.他重視實踐,反對煩瑣的經院哲學,反對中世紀的傳統和權威觀念.他說「沒有科學和經驗,誰也不能成為醫生.我的著作不是引證古代權威的著作,而是依靠最大的教師—經驗寫成的」.他勇敢地向墨守陳規和盲目崇拜進行斗爭,公開焚毀了加倫和阿維森納的著作.
在封建社會,各民族無例外地禁止解剖屍體,因此人體解剖學得不到發展.這個時代的醫書,解剖圖幾乎全是根據動物內臟繪成的.而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把人作為注意的中心,這反映在醫學領域內,人們首先重視的就是人體的構造.
首先革新解剖學的是義大利的達·芬奇,他認為作為現實主義的畫家,有必要深入了解人的解剖結構,尤其需要了解骨骼與肌肉,於是他開始從事人體解剖.他所繪制的700多幅解剖圖,傳至今日只有150餘幅,畫得大都准確、優美.
達·分奇首先對加倫的解剖學發生疑問.他曾往氣管吹入空氣,但無論如何用力,也不見心臟膨脹起來,由此證明加倫所謂肺與心相通的學說是錯誤的.他還檢查過心臟的構造與形態,他所畫的心臟圖較以往有關圖畫正確得多.此外,他還發現了主動脈根部瓣膜的活動及其性質,證明瓣膜的作用在於阻止血液迴流.他所提到的心血管方面的問題,不久就引起了醫學家們的注意.
根據直接的觀察來寫作人體解剖學教科書是由維薩里完成.維薩里肄業於盧萬大學,後轉入巴黎大學.當時,這兩所大學講解剖時,仍是教授高坐椅上講課,助手和匠人在台下操作,而且一年內最多隻允許進行三或四次解剖.維薩里不滿足這種狀況,曾夜間到野外去盜竊屍體來進行解剖.當時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有歐洲最好的解剖教室,於是他就到那裡任教.1543年,他將工作中積累起來的材料整理成書,公開發表.這本書就是《人體構造論》.維薩里雖然也受到當時保守派的指責,但他的學生們發展了解剖學.
中世紀,由於手術操作污穢而受到輕視,一般的外科手術都由理發師進行.法國的帕雷就是理發師-外科醫生,他曾任軍醫,在戰傷處理中,用軟膏代替沸油處理火器傷,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他還用結扎法取代燒灼法進行止血;做過異位胎兒倒轉術;創制過假手假足.他不懂拉丁文,又不信仰天主教,他的作品用本國文字法文寫成的.
14~16世紀,傳染病非常流行,曾奪去無數人的生命.這時弗拉卡斯托羅提出有關傳染病的新見解,認為傳染病是由一種能繁殖的「粒子」造成的,還指出了三條傳染途徑.
總之,16世紀歐洲醫學擺脫了古代權威的束縛,開始獨立發展,其主要成就是人體解剖學的建立.這既表明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新的水平上復活,又標志著醫學新征途的開始.
17世紀的醫學
在17世紀,英國科學處於領先地位.
17世紀,量度觀念已很普及.最先在醫學界使用量度手段的是聖托里奧,他製作了體溫計和脈搏計,還製造了一個像小屋似的大秤,可在其中生活、睡眠、運動、進食.在排泄前後,他都秤量自己的體重,如此不厭其煩地進行了30餘年.他發現體重在不排泄時也在減輕,於是認為其原因是「不易覺察的出汗」,這可以說是最早的新陳代謝研究.
實驗、量度的應用,使生命科學開始步入科學軌道,其標志是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哈維畢業於帕多瓦大學,在他以前,帕多瓦大學的解剖學家們曾相繼發現並解釋了血液在心臟循環的過程.1553年,西班牙學者塞爾維特確認血液自右心室流入左心室時,不是經過中隔上的孔,而是經過肺臟進行了「漫長而奇妙的迂迴」.
哈維最先在科學研究中應用活體解剖的實驗方法,直接觀察動物機體的活動.同時,他還精密地算出自左心室流入總動脈,和自右心室流入肺動脈的血量.他分析認為血液絕不可能來自飲食,也不可能留在身體組織內,他斷定自左心室噴入動脈的血,必然是自靜脈回歸右心室的血.這樣就發現了血液循環.哈維於1628年發表了著作《心臟運動論》.
隨著實驗的興起,出現了許多科學儀器,顯微鏡就是17世紀初出現的.顯微鏡把人們帶到一個新的認識水平.在這以後,科學家利用顯微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發現.
義大利馬爾皮吉觀察動物組織,發現了毛細血管,他還觀察過脾臟、腎臟等組織的微細結構.荷蘭業余科學家列文胡克也作過許多顯微鏡觀察,最先看到精子、血細胞;他在觀察蝌蚪的尾巴時發現血細胞從毛細血管中流過的情形.他和馬爾皮基的觀察填補了哈維在血液循環學說中留下來的空白,說明血液怎樣由動脈進入靜脈的.但是,17世紀的顯微鏡觀察很不深入,真正的人體組織學是19世紀才發展起來.
17世紀時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都有了進步,醫學家也開始不滿意過去的醫學學說,出現了一些新的學說,這主要有三種派別.其一是物理學派,醫學機械論者、哲學家和數學家笛卡爾對醫學的見解就是代表.他主張一切疼痛、恐怖等都是機械的反應;認為人有靈魂,而靈魂存在於松果體中.
化學派則以化學原理解釋生理和病理現象,荷蘭人西爾維烏斯可為其代表.他曾致力於鹽類的研究,認為身體的三要素是水銀、鹽和硫磺;「酵素」在生命活動和生理功能上有重要的作用.他是加倫學說的信奉者,認為疾病的發生是酸性和鹼性的平衡失調所致,所以其治療方法也是以平衡兩者的關系為主.這個學派是當時醫學上有勢力的一派,他們在唾液、胰液和膽汁方面的研究對生理學有一定的貢獻.他們認為血液是中樞,一切病理過程都由血液產生.對所有疾病都用化學原理進行解釋和治療.
另一位英國的化學派代表,牛津大學的威利斯注重臨床觀察.在西方他第一個知道糖尿病的尿是甜的,所以糖尿病也曾稱威利斯氏病,他記述過現在所稱的重症肌無力,還描述並命名過產褥熱和大腦基底動脈環.
還有一派叫做活力派,認為生命現象不能受物理或化學的支配,生命現象是由生命特有的生命力來維持的,這種生命力亦即活力.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斯塔爾,他認為疾病的原因在於生命力的減少,而其消失就是死亡.此派到18世紀更為盛行.
這三個學派雖然開始於17世紀,但其影響都很大,直到20世紀各種學派中還能找到它們的蹤跡.
內科學直到17世紀一直沒有什麼進展,醫術與中世紀相仿,四體液論依然是疾病理論的基礎.由於當時醫生多研究解部學和生理學,似乎忘記了醫生的責任,所以17世紀的臨床醫學家西德納姆指出「與醫生最有直接關系的既非解剖學之實習,也非生理學之實驗,乃是被疾病所苦之患者.故醫生的任務首先要正確探明痛苦之本質,也就是應多觀察同樣病患者的情況,然後再研究解剖、生理等知識,以導出疾病之解釋和療法」.同時,他非常擁護希波克拉底關於「自然治癒力」的思想.這既說明了當時臨床學還很落後,也表明他對人體抗病能力的重視.
18世紀的醫學
到18世紀,醫學家已經解剖了無數屍體,對人體的正常構造已有了清晰的認識,在這基礎上,他們就有可能認識到若干異常的構造.
義大利病理解剖學家莫爾加尼於1761年發表《論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書,描述了疾病影響下器官的變化,並且據此對疾病原因作了科學的推測.他把疾病看作是局部損傷,而且認為每一種疾病都有它在某個器官內的相應病變部位.在他以後醫師才開始用「病灶」解釋症狀,這種思想對以後的整個醫學領域影響甚大.
18世紀後半期,奧地利醫生奧恩布魯格發明了叩診.他的父親是酒店老闆,常用手指敲擊大酒桶根據聲音猜測桶里的酒量.後宋,奧恩布魯格把這個方法用在人的胸腔,以尋找「病灶」.經過大量經驗觀察,包括屍體解剖追蹤,他創立應用至今的叩診法.但叩診法的推廣應用,還是19世紀的事.
在17世紀以前,歐洲並無有組織的臨床教育,學生到醫校學習,只要讀書,經過考試及格就可領到畢業證書.17世紀中葉,荷蘭的萊頓大學開始實行臨床教學,並取消宗教派別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國學生.
到18世紀,臨床醫學教學興盛起來,萊頓大學在醫院中設立了教學病床,布爾哈維成了當時世界有名的臨床醫學家.布爾哈維充分利用病床教學,他在進行病理解剖之前,盡量給學生提供臨床的癥候以及這些與病理變化關系的資料,這是以後臨床病理討論會的先驅.
詹納發明牛痘接種法是18世紀預防醫學的一件大事.16世紀中國已用人痘接種來預防天花.18世紀初,這種方法經土耳其傳到英國,詹納在實踐中發現牛痘接種比人痘接種更安全.他的這個改進增加了接種的安全性,為人類最終消滅天花作出貢獻.
19世紀的醫學
19世紀初,細胞學說被提了出來.到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菲爾肖倡導細胞病理學,將疾病研究深入到細胞層次.他學說的基本原理包括:細胞來自細胞;機體是細胞的總和;疾病可用細胞病理來說明.
19世紀中葉,由於發酵工業的需要,再加上物理學、化學的進步和顯微鏡的改進,細菌學也隨之誕生了.法國人巴斯德開始研究發酵的作用,後研究微生物,證明發酵及傳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國人科赫發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等,並改進了培養細菌的方法和細菌染色方法,還提出科赫三定律.他們的工作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
19世紀後30年,是細菌學時代,大多數主要致病菌在此時期內先後被發現.巴斯德還研究了雞的霍亂、牛羊炭疽病及狂犬病等,並用減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進行疫苗的研究,從而創立了經典免疫學.以後,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國人梅契尼科夫,系統闡述了吞噬現象及某些傳染病的免疫現象;提出了微生物間的對抗和它們變異的論述;20世紀初,發現乳酸菌與病原菌在人腸中相互拮抗,並用乳酸菌制劑來治療某些腸病.他對早期免疫學作出很大貢獻.
19世紀初期,在葯理學方面,一些植物葯的有效成分先後被提取出來.例如,1806年由鴉片中提取出嗎啡;1819年由金雞納樹皮中提取出奎寧;至19世紀中葉,尿素、氯仿等已合成;1859年水楊酸鹽類解熱鎮痛葯合成成功;19世紀末精製成阿斯匹林.其後各種葯物的合成精製不斷得到發展.以後,人們開始研究葯物的性能和作用.以臨床醫學和生理學為基礎,以動物實驗為手段,產生了實驗葯理學.
19世紀,人們應用物理、化學的理論和實驗方法研究機體,從而逐漸興起實驗生理學.法國的馬讓迪,德國人彌勒和法國人貝爾納先後用動物實驗對神經和消化等系統進行了大量生理研究.他們的工作奠定了現代生理學研究的科學基礎.
由於病理解剖學和細胞病理學的影響,當時的臨床醫學中特別注意對內臟器官病理變化的研究和診斷,想盡各種方法尋找「病灶」,使診斷方法不斷充實,診斷手段和輔助診斷工具不斷增多.到19世紀末,檢查工作又或多或少地從直接觀察病人轉變為研究化驗室的檢驗結果.
發明聽診的是拉埃內克,他是法國病理學家、臨床家.他從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得到對於心肺可以聽診的啟示.起先他用耳直接聽診,後來製成紙制聽診器,後用木製.他檢查了許多病人,研究了用聽診器發現的各種最微小的現象,並進行了許多屍體解剖,把解剖結果與臨床現象相對照,從而改進了聽診法.1819年,他發表論文《間接聽診法》,並根據這種新的檢查方法用來診斷肺和心臟的疾病.
許多臨床診斷輔助手段如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體腔鏡檢查都是在19世紀開始應用的.利用新的照明裝置和光學器具,一系列光學器械相繼發明和使用.較早的有德國人赫爾姆霍茨的檢眼鏡,繼之喉鏡、膀胱鏡、食管鏡、胃鏡、支氣管鏡等先後發明,這豐富了臨床內科診斷手段,並使其後體腔內進行治療成為可能.
由於化學的發展,臨床醫學利用化學分析檢驗方法以檢查血液的內容物,大大改進了診斷法.顯微鏡學的不斷進步,促使形態診斷學在臨床逐步取得重要地位,它研究機體體液和固體部分的組織結構和有形成分,並研究正常和異常排泄物的結構成分.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於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成就,醫生的診斷方法更為豐富.
19世紀之前,外科非常落後.疼痛、感染、出血等主要基本問題未得解決,這限制了手術的數量和范圍.19世紀中葉,解剖學的發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無菌法的應用,對外科學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是麻醉法的發明.19世紀中葉一氧化二氮、乙醚、氯仿相繼被用作全身麻醉葯,外科手術能夠在無痛情況下施行,這是外科學的一大進步,是外科手術學得以發展的前提.19世紀末又發明了局部麻醉的方法,克服了全麻手續繁雜、副作用多的不足.
創傷手術後的化膿並發症是最麻煩的事,在巴斯德發現病原微生物以前,維也納的產科醫生塞梅爾魏斯於1847年證明,產褥熱的真正原因是手和產科器械帶進了感染因素,主張用石灰水洗手.
根據巴斯德的發現,英國外科醫生利斯特認為傷口中的腐爛和分解過程是由微生物所引起.1865年他用石炭酸消毒法進行復雜骨折手術荻得成功,他還用石炭酸消毒手術室、手術台、手術部位和傷口.並用復雜的包紮法包紮傷口.防腐法大大地減少了創傷化膿和手術後的死亡率,但還是沒有完全解決傷口的感染問題.
1886年貝格曼採用熱壓消毒器進行消毒外科,才標志著真正進入了無菌手術的時代.止血方面也有些初步進步,如止血鉗、止血帶以及血管結扎的方法的應用等.
以上幾方面的重要成就,為外科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從此外科學開始迅速發展.19世紀末期,體腔外科普遍發達,這樣許多臨床專業(如婦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進行內科處置外,外科方法也獲得重要地位.
18世紀時預防醫學有某些改進,但大多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實施范圍也很有限.到19世紀,預防醫學和保障健康的醫學對策已逐漸成為立法和行政的問題.英國於1848年設立衛生總務部,規定一些預防疾病的法令.
之後不久,英國發生霍亂大流行,死亡約六萬人.統計資料顯示疾病的傳染媒介是飲用水,於是採取了適當的預防方法,而逐漸遏止了疫情.
使衛生學成為一門精確科學的人是德國的佩滕科弗,他將物理和化學的研究方法應用到衛生學方面,研究了空氣、水、土壤對人體的影響;測定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對呼吸的意義,並發明了測定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住宅的通氣和暖氣設備.繼他之後,研究職業病的勞動衛生學、研究食品工業的營養和食品衛生學相繼產生.
護理工作歷史悠久,但從事護理的人長期地位低下,19世紀之前工作條件一直十分惡劣,人員素質差,待遇低.英國的南丁格爾曾在德國學習護理知識,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率護士進行戰地救護,收效顯著.1860年她創立護士學校,傳播其護理學思想,提高護理地位,使護理學成為了一門科學.

⑤ 誰知道醫學的發展歷史

醫葯從原始社會發展至今經過了漫長復雜的道路,其發展受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系的制約,更與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以及哲學思想的發展有密切關系。 考古學家發現中國雲南出土的距今 172萬年前的元謀猿人,已會使用石器,並會用火。火的使用不僅把人與動物分開,而且對衛生也有重大的意義。人類在依靠植物為生的長期過程中逐漸熟悉植物的營養、毒性和治療作用。中國古代稱葯物書為「本草」,英語中稱葯物為「drug」(即乾燥的草木),這都說明葯物是起源於植物的。有人認為最先被人認識的葯物是鎮痛葯(茄科植物)和對消化系統有刺激的植物。不同地區,發現的葯物也不同,中國人發現大黃有瀉下作用,麻黃能止喘;秘魯人用金雞納治療熱病。 由於生產工具的進步、弓箭的發明,人類開始了狩獵及畜牧。隨著狩獵和畜牧業的發展,一方面有了對損傷的簡陋救助法,如創傷、骨折、脫臼的治療;同時使人類認識了動物的營養價值,動物葯(如脂肪、血、骨髓以及各種器官如肝臟)也隨著出現。畜牧經濟又使牧人觀察到植物對動物的作用,從而又促進了對植物葯的認識。如根據希臘史家的記載,牧人曾發現了藜蘆。 陶器和粘土器的出現,使煮鈑和炮炙葯物有了可能。總之有了人類就有了醫葯。醫葯知識的起源是人類集體經驗的積累,是在與疾病斗爭中產生的。樸素的醫葯知識以後發展為醫學和葯學的過程,則與當時當地的哲學思想有密切關系,如中國的醫學受陰陽五行思想的影響,希臘的醫學受四元素思想的影響等。 古代的醫學 最初的奴隸制國家產生於大河流域的兩旁。埃及人在尼羅河流域,巴比倫人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人在印度河和恆河流域,中國人在黃河流域,創造了自己的文化事業。 在奴隸社會,生產力比原始社會前進了一大步。奴隸的勞動使勞動分工成了可能,也為文化和科學的進一步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在奴隸社會便有了「職業醫生」的出現。在奴隸社會,文化上的卓越成就之一是文字的發明。有了文字,古代奴隸制國家才留下大量醫學文獻。 隨著奴隸社會的發展和鞏固,醫學中的宗教色彩增多了。中國的《山海經》里記載:「巫彭」、「巫抵」、「巫陽」等都是神醫;印度、埃及、巴比倫的醫學也籠罩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奴隸社會的醫學文獻,多半出自僧侶之手。因此,這些文獻中含有許多迷信成分。 埃及的醫學 約公元前4000~3000年左右,埃及已形成奴隸社會,已有了相當發展的文化。他們認為一切歸神主宰,因此僧侶兼管為人除災祛病,宗教與非宗教的經驗醫學互相混雜在一起。他們為了驅逐身體內的鬼怪,使用了催吐、下泄、利尿、發汗等法,並已知灌腸法。埃及富人因為迷信將死者遺體永久保存,約自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實行屍體干化法,用香料葯品塗抹屍體,是為「木乃伊」。這對於人體構造的認識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成為現代研究古代病理學的寶貴材料,另外埃及古代用紙草文寫成的醫書,現存5、6種。有名的是英國考古學家F.皮特里於1888~1890年在埃及發現的卡汗紙草書,寫於公元前2000~1800年,是婦科;史密斯氏紙草書約寫於公元前1700年,是外科;埃伯斯氏紙草書約寫於公元前1550年,是醫學通論。 印度的醫學 印度在公元前4000年末至前3000年初,形成了奴隸制社會。《阿輸吠陀》記載了醫葯和衛生,是較晚期(公元前6世紀)的作品。根據史料記載,印度的外科很發達,大約至遲在公元4世紀時就能做斷肢術、眼科手術、鼻的形成術、胎足倒轉術、剖腹產術等;印度人除應用植物葯外,還採用動物葯和礦物葯。由於毒蛇多,印度還有專門治蛇咬的醫生。 印度醫學認為健康是機體的三種原質──氣、粘液、膽汁正常配合的結果。以後希臘醫學的「四肢液說」影響了印度,使原有的三體液說增加了血液,成為「四大」學說。 印度古代最有名的外科醫生是妙聞(約生於公元前5世紀),最有名的內科醫生是闍羅迦(約生於公元1世紀)。 巴比倫和亞述的醫學 公元前3000年末和前2000年初,在兩河流域的中部,巴比倫形成了奴隸制國家。直到公元前700年,亞述才征服了巴比倫。 巴比倫和亞述的占星術,與醫學有密切的關系。他們認為身體構造,符合於天體的運行,這種人體是個小宇宙的觀念,與中國古代頗相似。他們重視肝臟,認為肝臟是身體之主要器官,並用於占卜(肝卜)、對祭祀所用動物的肝臟檢視極為精細。約在公元前1700年已經有巴比倫王漢謨拉比制定的《法典》,其中有關於醫療法的規定,是世界最早醫療法律。其中規定:「奴隸因醫生手術而死亡或致盲目,醫生需賠償奴隸主全部或一半的奴隸身價,如果盲目或死亡者為紳士,則將醫生兩手切落作為處罰。」巴比倫和埃及一樣,有兩種醫生,一種為僧侶,治病方法是咒文、祈禱;一種是有實際經驗的醫生,由平民擔任。 古希臘的醫學 公元前7~前6世紀,希臘從原始氏族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希臘人吸收埃及、巴比倫的文化長處,加上自己的創造,在文化科學各方面都有較高的成就。希臘醫學是後來羅馬以及全歐洲醫學發展的基礎。直到現在歐洲人所用的醫學符號:手杖和蛇,即源出希臘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許多古希臘的醫學詞彙沿用至今。 公元前 5世紀恩培多克勒提出一切物體都由「四種元素」組成,火、空氣(風)、水和土(地),這四種元素以不同的數量比例混合起來,成為各種性質的物體,這與中國的五行說相類似。例如肌肉由分量相等的四種元素混合而成,神經由火和土與雙信的水結合而成;骨由兩分水、兩分土和四分水混合而成。 希臘醫學的代表人物為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約前377)。以他為名的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可能包括許多後學的貢獻,是現在研究希臘醫學最重要的典籍。 希波克拉底學派將四元素論發展成為「四體液病理學說」。他們認為機體的生命決定於四種體液:血、粘液、黃膽汁和黑膽汁,四種元素的各種不同配合是這四種液體的基礎,每一種液體又與一定的「氣質」相適應,每一個人的氣質決定於他體內占優勢的那種液體。如熱是血的基礎,來自心,如果血占優勢,則屬於多血質。四體液平衡,則身體健康;失調,則多病。 希波克拉底學派傾向於從統一的整體來認識機體的生理過程。他們說:「疾病開始於全身……身體的個別部位立刻相繼引起其他部位的疾病,腰部引起頭部的疾病,頭部引起肌肉和腹部的疾病……,而這些部分是相互關聯的……能把一切變化傳播給所有部分。」 希波克拉底學派還注意外界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有比較明確的預防思想。他們教導年輕的醫生,進入一個沒到過的城市時,要研究該城市的氣候、土壤、水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等,作為一個醫生,只有預先研究城市中的生活條件,才能做好城市中的醫療工作。 他們要求醫生不要妨礙病理變化的「自然」過程,而應根據醫學知識並考慮自然來進行工作。 《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很多地方都談論到醫學道德問題,著名的有《希波克拉底誓言》,後來歐洲人學醫後,都要按這個誓言宣誓。 在公元前4世紀以後,希臘醫學逐漸衰落,醫學中心轉向希臘化的亞利山大利亞。亞歷山大利亞的醫生希羅菲盧斯(公元前335~前280)曾注意到解剖學。另外,這一時期的葯學也有發展。 古羅馬的醫學 羅馬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帝國,國家的組織首先表現在有常備的軍隊。為了保持軍隊的戰鬥力,羅馬帝國已有軍醫機構;為防止流行病,羅馬帝國設有「醫務總督」的職位,作為政府行政機關的官員。他們還負責舉行考試,批准經政府許可的開業醫。 羅馬在公共衛生方面也有較高的水平,利用奴隸勞動修建了城市的水道(羅馬的飲水由9條輸水道用管子從市外送入)、下水道和浴場。在著名的「十二銅表法」中,還禁止在市內埋葬,並指出要注意飲水衛生等。 羅馬時代的醫學發展,與古代希臘時代的醫學有繼承性的聯系。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占??生到羅馬來的很多,如羅馬最著名的醫生加倫(約129~199),原籍就是希臘,他對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很有研究。 加倫的觀點里混有「目的論」觀點,即認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人的構造也是由於造物者的目的而設。他說:左心壁比右心壁厚也比右心壁重,是為了控制心臟的垂直位置;動脈壁是緻密的,是為了更好地保持動脈壁內的微小氣體散出。這種天定命運的學說,被後世遵為教條,阻礙了科學發展。在治療方面他重視葯物治療。他證明草葯中含有應該利用的有效成分,也含有應該放棄的有害成分。他有自己專用的葯房,大量利用植物葯配製丸劑、散劑、硬膏劑、浸劑、煎劑、酊劑、洗劑等各種劑型的制劑,儲備待用。至今葯房制劑仍稱「加倫制劑」。 中世紀歐洲的醫學 公元前395年羅馬帝國分裂。西羅馬帝國於5世紀亡於蠻族人(日耳曼人、法蘭克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等),分裂成好幾個蠻族王國。在歐洲,從公元6世紀到13、14世紀稱為黑暗時代,文化進步很少;東羅馬帝國卻以拜占廷的名稱保存下來。拜占廷文化是希臘羅馬文化的繼承者,當時,有了醫學校、醫院和葯房。拜占廷的醫學家,多是醫學網路全書的編纂者,他們收集了古代醫學上豐富的遺產,並加以系統化。拜占廷至15世紀才被土耳其所覆滅。 中世紀的歐洲處在經濟文化衰落時期,教皇和國王互相爭奪統治權,天主教幾乎握有全歐洲1/3的土地,教會成了最大的封建主,寺院很興盛。在文化思想方面,歐洲中世紀幾乎完全由教會所統治。神學滲透到一切知識部門,醫學也由僧侶掌握,只有他們懂得拉丁語,保存了一些古代傳下來的醫葯知識,他們為病人看病,也替病人祈禱,成了所謂「寺院醫學」。把治癒與「神聖的奇跡」聯系在一起,這阻礙了醫學的發展。 11世紀十字軍東征,城市發展,商業旅行等擴大了歐洲人的眼界,也刺激了科學知識的發展,11~13世紀,歐洲許多城市建立了大學。其中最有名的醫學院屬薩列諾和帕多瓦兩所大學,它們受經院哲學影響最小,在歐洲中世紀起了進步作用。 在中世紀,大學的主要學科為經院哲學,它的基本內容為解釋或論證《聖經》的真實性。當時學醫主要學習希波克拉底、加倫和阿維森納的著作,死記權威著作上的教條而輕視實踐,故步自封,醫學上的進步很小。 此外,歐洲中世紀流行病傳播猖獗,其中以鼠疫、麻風、和後來的梅毒為最盛。麻風在13世紀最為猖獗,在歐洲平均每400人就有一患者,後經嚴格隔離才停止蔓延,這也促進了歐洲醫院的設立。1346年歐洲鼠疫大流行,促使威尼斯港口檢疫,以後的倫敦、巴黎等也頒布了一些防止傳染病的法規。 阿拉伯的醫學 7~8世紀,許多國家和地區(或以前屬拜占廷帝國),如敘利亞、埃及、小亞細亞、北非,和比利牛斯半島都歸屬於封建的伊斯蘭教強國,即所謂「阿拉伯哈利發王國」。阿拉伯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同時與東方商業交通頻繁,又吸收了印度和中國的文化。因此,它起到溝通歐亞各民族文化的作用。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哲學、科學及醫葯學方面的主要著作,都被譯成阿拉伯文。阿拉伯在天文、數學、化學、農業、建築、醫學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阿拉伯醫學指使用阿拉伯語言區域的傳統醫學。公元 8~12世紀這個地區的醫學很發達。阿拉伯在化學、葯物學和制備葯物的技藝方面很有成就。當時的化學即所謂「煉金術」。煉金術的目的有兩個:一為變賤金屬為貴金屬;二為煉制長生不老之葯。 煉金術的目的雖然荒誕無稽,但無數次的試驗,建立了一些化學的基本原則,發現了許多對人類有用的物質和醫療上有用的化合物,還設計並改進了很多實驗操作方法,如蒸餾、升華、結晶、過濾等。這些都大大豐富了葯物制劑的方法,並促進了葯房事業的發展。 阿維森納 (980~1037)是中世紀偉大的醫生,在世界醫史上也是傑出的醫生之一,他同時也是著名的網路全書編纂家和思想家。他最著名的醫學著作是《醫典》,曾多次譯成拉丁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醫典》是研讀醫學的必讀指南書。 在治療方面,阿維森納很重視葯物治療,在《醫典》內他用很大的篇幅討論了葯物治療問題。他不但採用了希臘、印度的葯物,還收載了中國產的葯物。他還採用了泥療、水療、日光療法和空氣療法。在診斷方面,他很注意切脈,他將脈搏區別為48種。通過阿拉伯,中國的醫學也傳入了西方。

⑥ 醫學發展史的近代醫學

近代的醫學西方近代醫學是指文藝復興以後逐漸興起的醫學,一般包括16世紀、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的歐洲醫學。 封建社會後期,手工業和商業發展,手工工廠出現,生產力的增長也促進對新市場的尋找。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7年達·伽馬發現好望角,1519~1522年麥哲倫環繞世界一周。許多葯物(如鴉片、樟腦、松香),由東方傳入歐洲,美洲發現後,歐洲也有了金雞納、愈創木、可可果。
由於資本主義的興起,首先在義大利形成了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特點是敢於向教會思想挑戰,反對宗教迷信的束縛。他們的口號是:「我是人,人的一切我應該了解」,以此來反對神學的統治。他們一方面傳播新文化,一方面竭力鑽研和模仿古代希臘的文化,因此此時期稱為「文藝復興」。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體運行論》,是科學史上文藝復興的開始。
①醫學革命。文藝復興運動中,懷疑教條、反對權威之風興起。於是,醫界也產生了一場以帕拉切爾蘇斯(1493~1541)為代表的醫學革命。
中世紀的醫學校中,主要講阿維森納的《醫典》,以及加倫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教師照本宣科,一切墨守成規,毫無生氣。文藝復興的狂潮,很快就波及醫學領域。帕拉切爾蘇斯指出人體的生命過程是化學過程。他在巴塞爾大學任教時主張用流行的德語寫書和講演,使醫學易為大眾所接受,這是一件偉大的改革。他重視實踐,反對煩瑣的經院哲學,反對中世紀頑固的傳統和權威觀念,他說:「沒有科學和經驗,誰也不能成為醫生。我的著作不是引證古代權威的著作,而是靠最大的教師──經驗寫成的」。他勇敢地向墨守成規和盲目崇拜進行斗爭,公開焚毀了加倫和阿維森納的著作。
②人體解剖學的建立。古代的人認為身體是靈魂寄居之處,在封建社會,各民族無例外地禁止解剖屍體。因此,人體解剖學得不到發展,這個時代的醫書如加倫所著的解剖學中,解剖圖幾乎全是根據動物內臟繪成的。反之,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把人作為注意的中心,在醫學領域內人們首先重視的就是研究人體的構造。
首先革新解剖學的是義大利的達·芬奇,他認為作為現實主義的畫家,有明了解剖的必要,尤其需要了解骨骼與肌肉,於是從事人體解剖。不過,他所繪制的700多幅解剖圖,傳至今日還有150餘幅。畫得大都准確、優美。他首先對加倫的解剖學發生疑問。他曾往氣管吹入空氣,但無論如何用力,也不見心臟膨脹起來,於是得出結論:加倫所謂肺與心相通的學說是錯誤的。他還檢查過心臟的構造與形態,他所畫的心臟圖較以往有關圖畫正確得多。此外,他還發現了主動脈根部瓣膜的活動及其性質,證明瓣膜的作用在於阻止血液迴流。他所提到的心血管方面的問題,不久就引起了醫學家們的注意。
根據直接的觀察來寫作人體解剖學教科書這一工作由A.維薩里完成。維薩里先肄業於盧萬大學,後轉入巴黎大學。當時,這兩所大學講解剖時,仍是教授高坐椅上講課,助手和匠人在台下操作,而且一年內最多隻允許進行3或4次解剖。維薩里不滿足這種狀況,曾夜間到野外去盜竊屍體來進行解剖。當時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有歐洲最好的解剖教室。於是他到那裡任教。1543年,他將工作中積累起來的材料整理成書,公開發表。這本書就是《人體構造論》。此書指出加倫的錯誤達 200多處,如 5葉肝、兩塊下頜骨等。並指出加倫解剖學的依據是動物如猴等。維薩里雖然也受到當時保守派的指責,但他的學生們發展了解剖學。
③A.帕雷提高了外科的地位。中世紀,由於手術操作污穢而受到輕視,一般的外科手術都由理發師進行。法國的帕雷是理發師-外科醫生。曾任軍醫,在戰傷處理中,用軟膏代替沸油處理火器傷,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他還用結扎法取代燒灼法進行止血,做過異位胎兒倒轉術,創制過假手假足。他不懂拉丁文,又不信仰天主教。他的作品用本國文字法文寫成。
④傳染病的新見解。14~16世紀,傳染病非常流行,奪去無數人的生命。這時G.弗拉卡斯托羅(約1478~1553)提出有關傳染病的新見解。他認為傳染病是由一種能繁殖的「粒子」造成的。他還指出了3條傳染途徑。
總之,16世紀歐洲醫學擺脫了古代權威的束縛,開始獨立發展,其主要成就是人體解剖學的建立。這既表明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新的水平上復活,又標志著醫學新征途的開始。 16世紀,尼德蘭發生革命,產生了獨立的資產階級國家荷蘭;17世紀,英國推翻了專制王權,建立資產階級的議會制度。新興資產階級為了發展工商業支持科學技術,提倡寬容,這些都有進步作用。哲學上培根提出經驗主義,提倡觀察實驗,主張一切知識來自經驗,並提倡歸納法;他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激勵了後人的探索熱情。笛卡爾是唯理論的代表,他重視人的思維能力,同時,又把機械論觀點運用於對生理問題的研究,對後世的生命科學影響很大。這時期還出現了一些科學社團,它促進了交流,推動了科學進步。在17世紀,英國科學處於領先地位。
①生理學的進步。17世紀,量度觀念已很普及。最先在醫界使用量度手段的是聖托里奧(1561~1636)。他製作了體溫計和脈搏計。還製造了一個像小屋似的大秤,可在其中生活、睡眠、運動、進食;在排泄前後,他都秤量自己的體重,如此不厭其煩地進行了30餘年。他發現體重在不排泄時也在減輕,認為其原因是「不易覺察的出汗」。這可以說是最早的新陳代謝研究。
實驗、量度的應用,使生命科學開始步入科學軌道。其標志是血液循環的發現。
W.S.哈維(1578~1657)也畢業於帕多瓦大學,在他以前,帕多瓦大學的解剖學家們曾相繼發現並解釋了心臟血循的環節。1553年,西班牙學者M.塞爾維特(1511~1553)確認血液自右心室流入左心室,不是經過中隔上的孔,而是經過肺臟作「漫長而奇妙的迂迴」。
哈維最先在科學研究中,應用活體解剖的實驗方法,直接觀察動物機體的活動。同時,他還精密地算出自左心室流入總動脈,和自右心室流入肺動脈的血量。他分析認為血液絕不可能來自飲食,也不可能留在身體組織內,他斷定自左心室噴入動脈的血,必然是自靜脈回歸右心室的血。這樣就發現了血液循環。哈維於1628年發表了著作《心臟運動論》。
②顯微鏡的應用。隨著實驗的興起,出現了許多科學儀器,顯微鏡就是17世紀初出現的。顯微鏡把人們帶到一個新的認識水平。在這以後,科學家利用顯微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發現。
義大利M.馬爾皮吉(1628~1694)觀察動物組織,發現了毛細血管,還觀察過脾臟、腎臟等組織的微細結構。荷蘭業余科學家 A.van萊文胡克(1632~1723)也作過許多顯微鏡觀察,最先看到精子、血細胞。他在觀察蝌蚪的尾巴時發現血細胞從毛細血管中流過的情形。他和馬爾皮基的觀察填補了哈維在血液循環學說中留下來的空白,說明血液怎樣由動脈進入靜脈的。但是,17世紀的顯微鏡觀察很不深入,真正的人體組織學是19世紀才發展起來。
③醫學的三個學派。17世紀時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有了進步,醫學家不滿意過去的醫學學說,出現了一些新的學說,這主要有三種派別。其一是物理學派,前述的醫學機械論者、哲學家和數學家笛卡爾對醫學的見解就是代表。1662年出版的他的生理學遺著,主張一切疼痛、恐怖等都是機械的反應;他認為人有靈魂,而靈魂存在於松果體中。
化學派則以化學原理解釋生理和病理現象,荷蘭人F.西爾維烏斯(1614~1672)可為其代表。他曾致力於鹽類的研究。他認為身體的三要素就是水銀、鹽和硫磺;「酵素」在生命活動和生理功能上有重要的作用。他是加倫學說的信奉者。他認為疾病的發生是酸性和鹼性的平衡失調所致,所以其治療方法也是以平衡兩者的關系為主。這個學派是當時醫學上有勢力的一派,他們在唾液、胰液和膽汁方面的研究對生理學有一定的貢獻。他們認為血液是中樞,一切病理過程都由血液產生。對所有疾病都用化學原理解釋和治療。
另一位英國的化學派代表,牛津大學的 T.威利斯(1621~1675),注重臨床觀察。在西方他第一個知道糖尿病的尿是甜的(1670),所以糖尿病也曾稱威利斯氏病。他記述過現在所稱的重症肌無力(1671),還描述並命名過產褥熱和大腦基底動脈環。
還有一派叫做活力派,認為生命現象不能受物理或化學的支配,生命現象是由生命特有的生命力來維持的,這種生命力亦即活力 (anima)。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是G.E.斯塔爾(1660~1734),他認為疾病的原因在於生命力的減少,而其消失就是死亡。此派到18世紀更為盛行。
這三個學派雖然開始於17世紀,但其影響很大,直到20世紀各種學派中還能找到它們的蹤跡。
④臨床醫學和T.西德納姆(1624~1689)。內科學直到17世紀一直沒有什麼進展。醫術與中世紀相仿,四體液論依然是疾病理論的基礎。由於當時醫生多研究解剖學和生理學,似乎忘記了醫生的責任,所以17世紀的臨床醫學家T.西德納姆指出:「與醫生最有直接關系的既非解剖學之實習,也非生理學之實驗。乃是被疾病所苦之患者。故醫生的任務首先要正確探明痛苦之本質,也就是應多觀察同樣病患者的情況,然後再研究解剖、生理等知識,以導出疾病之解釋和療法」。同時,他非常擁護希波克拉底關於「自然治癒力」的思想。這既說明了當時臨床學還很落後,也表明他對人體抗病能力的重視。 在18世紀歐洲各國已進入了資本主義確立時期。18世紀,美國獨立,法國發生革命,資產階級在西歐多數國家取得政權,並且向外擴張勢力,發展世界貿易。在商品需要的刺激下,首先在英國的棉紡織業發生了技術大革新,織布機和紡織機都發明了,1784年J.瓦特製成改良蒸汽機,它不但應用於紡織工業,也應用於各種工礦業。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生產,這便是所謂產業革命。手工工人變成機器工人,工業無產階級首先在英國形成。同時資本主義生產力也就大為發展。
①病理解剖學的建立。到18世紀,醫學家已經解剖了無數屍體,對人體的正常構造已有了清晰的認識,在這基礎上,他們就有可能認識到若干異常的構造。義大利病理解剖學家G.B.莫爾加尼(1682~1771)於1761年發表《論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書,描述了疾病影響下器官的變化,並且據此對疾病原因作了科學的推測。他把疾病看作是局部損傷,而且認為每一種疾病都有它在某個器官內的相應病變部位。在他以後醫師才開始用「病灶」解釋症狀。這種思想對以後的整個醫學領域影響甚大。
②叩診的發明。18世紀後半期,奧地利醫生J.L.奧恩布魯格(1722~1809)發明了叩診。他的父親是酒店老闆,常用手指敲擊大酒桶根據聲音猜測桶里的酒量。後來,奧恩布魯格把這個方法用在人的胸腔,以尋找「病灶」。經過大量經驗觀察,包括屍體解剖追蹤,他創立應用至今的叩診法。但叩診法的推廣應用,還是19世紀的事。
③臨床教學的開始。在17世紀以前,歐洲並無有組織的臨床教育,學生到醫校學習,只要讀書,經過考試及格就可領到畢業證書。17世紀中葉荷蘭的萊頓大學開始實行臨床教學並取消宗教派別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國學生。到18世紀,臨床醫學教學興盛起來,萊頓大學在醫院中設立了教學病床,H.布爾哈維(1668~1738)成了當時世界有名的臨床醫學家。布爾哈維充分利用病床教學,他在進行病理解剖之前,盡量給學生提供臨床的癥候以及這些與病理變化關系的資料,這是以後臨床病理討論會(C.P.C.)的先驅。
④預防醫學的成就。E.詹納(1749~1823)發明牛痘接種法,這是18世紀預防醫學的一件大事。16世紀,中國已用人痘接種來預防天花。18世紀初,這種方法經土耳其傳到英國,詹納在實踐中發現牛痘接種比人痘接種更安全。他的這個改進增加了接種的安全性,為人類最終消滅天花作出貢獻。18世紀末,工業革命興起。農民大量湧入城市。資本家只管賺錢,不關心工人生活。工人住在骯臟、潮濕的貧民窟,勞累一天而不得溫飽,因而疾病很多。這類問題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加上啟蒙運動中傳播的博愛思想對一些人產生影響,於是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方面的問題逐漸被提出來。德國人J.P.弗蘭克(1745~1821)寫成《醫務監督的完整體系》,其中就談到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的很多問題。同時,還有人呼籲改善監獄衛生、解放精神病人(不能以殘酷的方式如戴腳鐐、手銬之類對待精神病人)。這類活動主要是個人活動,直到19世紀,政府才逐漸重視這些問題。 19世紀各主要歐洲國家繼英、法之後,先後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英國在19世紀完成了18世紀中葉開始的產業革命,之後,法、德、俄、美等國也相繼完成產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進行,摧毀了封建勢力,促進了社會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變革,使生產力大大提高。這對自然科學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19世紀,自然科學和技術進步很大。物理學方面,有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提出,光學的進步,顯微鏡的進一步改良如復式接物鏡(1823)、無色鏡片(1830)、油浸裝置(1886)等。由於電學的進步,電熱器、電氣治療到後半葉相繼出現。化學方面,有原子論、元素周期率的提出,和人工合成有機物的出現。德國人F.維勒(1880~1882)於1828年合成尿素,打破了有機物與無機物之間的界限。生物學方面,有細胞學說、進化論和遺傳定律的提出。19世紀歐洲醫學的主要進展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細胞病理學。19世紀初細胞學說提出,到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R.菲爾肖倡導細胞病理學,將疾病研究深入到細胞層次。他學說的基本原理包括:細胞來自細胞;機體是細胞的總和;疾病可用細胞病理來說明。
②細菌學的建立。19世紀中葉,由於發酵工業的需要,由於物理學、化學的進步和顯微鏡的改進,細菌學誕生了。法國人L.巴斯德(1822~1895)開始研究發酵的作用,後研究微生物,證明發酵及傳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國人R.科赫(1843~1910)發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等,並改進了培養細菌的方法和細菌染色方法,還提出科赫三定律。他們的工作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19世紀後30年,是細菌學時代,大多數主要致病菌在此時期內先後發現。
巴斯德還研究了雞的霍亂、牛羊炭疽病及狂犬病等,並用減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進行疫苗的研究,從而創立了經典免疫學。以後,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國人И.И.梅契尼科夫(1845~1916)系統闡述了吞噬現象及某些傳染病的免疫現象;1880年發表微生物間的對抗和它們的變異的論述;20世紀初,又發現乳酸菌與病原菌在人腸中相互拮抗,並用乳酸菌制劑來治療某些腸病。他對早期免疫學作出很大貢獻。
③葯理學。19世紀初期,一些植物葯的有效成分先後被提取出來。例如,1806年由阿片提出嗎啡;1819年由金雞納皮提出奎寧等。
至19世紀中葉,尿素、氯仿等已合成。1859年水楊酸鹽類解熱鎮痛葯合成成功,到19世紀末精製成阿斯匹林。其後各種葯物的合成精製不斷得到發展。以後,人們開始研究葯物的性能和作用。以臨床醫學和生理學為基礎,以動物實驗為手段,產生了實驗葯理學。
④實驗生理學。到19世紀,人們應用物理、化學的理論和實驗方法研究機體,從而逐漸興起實驗生理學。
法國的F.馬讓迪(1783~1855),德國人J.P.彌勒(1801~1858)和法國人C.貝爾納(1813~1878)先後用動物實驗對神經和消化等系統進行了大量生理研究。他們的工作奠定了現代生理學研究的科學基礎。
⑤診斷學的進步。由於病理解剖學和細胞病理學的影響,當時的臨床醫學中特別注意對內臟器官病理變化的研究和診斷,想盡各種方法尋找「病灶」,使診斷方法不斷充實,診斷手段和輔助診斷工具不斷增多。到19世紀末檢查工作又或多或少地從直接觀察病人轉變為研究化驗室的檢驗結果。
18世紀中葉,奧恩布魯格就已發明並改進了叩診法,然而叩診法受到當時的守舊醫生的輕視和嘲笑,未得到應用。直到19世紀初,法國醫生J.N.科爾維薩 (1755~1821)經20年研究後對叩診加以推廣,才促進了叩診法在臨床上的應用。
發明聽診的是R.-T.-H.拉埃內克(1781~1826),他是法國病理學家、臨床家。他從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得到對於心肺可以聽診的啟示。起先他用耳直接聽診,後來製成聽診器,先用紙制,後用木製。他檢查了許多病人,研究了用聽診器發現的各種最微小的現象。進行了許多屍體解剖,把解剖結果與臨床現象相對照,從而改進了聽診法。1819年,他發表論文《間接聽診法》,並根據這種新的檢查方法診斷肺和心臟的疾病。
許多臨床診斷輔助手段如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體腔鏡檢查都是在19世紀開始應用的。利用新的照明裝置和光學器具,一系列光學器械相繼發明和使用。較早的有德國人H.赫爾姆霍茨(1821~1894)的檢眼鏡,繼之喉鏡、膀胱鏡、食管鏡、胃鏡、支氣管鏡等先後發明,這豐富了臨床內科診斷手段,並使其後體腔內進行治療成為可能。
由於化學的發展,臨床醫學利用化學分析檢驗方法以檢查血液的內容物,大大改進了診斷法。顯微鏡學的不斷進步,促使形態診斷學在臨床逐步取得重要地位,它研究機體體液和固體部分的組織結構和有形成分,並研究正常和異常排泄物的結構成分。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於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成就,醫生的診斷方法更為豐富。
⑥外科學的進步。19世紀之前,外科非常落後。疼痛、感染、出血等主要基本問題未得解決,這限制了手術的數量和范圍。19世紀中葉,解剖學的發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無菌法的應用,對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期外科學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是麻醉法的發明。19世紀中葉一氧化二氮、乙醚、氯仿相繼被用作全身麻醉葯,外科手術能夠在無痛情況下施行,這是外科學的一大進步,是外科手術學得以發展的前提。19世紀末又發明了局部麻醉的方法,克服了全麻手續繁雜、副作用多的不足。
創傷手術後的化膿並發症是最麻煩的事,在L.巴斯德發現病原微生物以前,維也納的產科醫生塞梅爾魏斯(1818~1865)於1847年證明產褥熱的真正原因是手和產科器械帶進了感染因素,主張用石灰水洗手。根據巴斯德的發現,英國外科醫生J.利斯特(1827~1912)認為,傷口中的腐爛和分解過程是由微生物所引起。1865年他用石炭酸消毒法進行復雜骨折手術獲得成功,他還用石炭酸消毒手術室、手術台、手術部位和傷口。並用復雜的包紮法包紮傷口。防腐法大大地減少了創傷化膿和手術後的死亡率。但還是沒有完全解決傷口的感染問題。1886年E.貝格曼(1836~1907)採用熱壓消毒器進行消毒,外科才真正進入了無菌手術的時代。
止血方面也有些初步進步,如止血鉗、止血帶以及血管結扎的方法的應用等。
以上幾方面的重要成就,為外科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從此外科學開始迅速發展。19世紀末期,體腔外科普遍發達,這樣許多臨床專業(如婦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進行內科處置外,外科方法也獲得重要地位。
⑦預防醫學。18世紀時預防醫學有某些改進,但大多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實施范圍也很有限。到19世紀,預防醫學和保障健康的醫學對策已逐漸成為立法和行政的問題。英國於1848年設立衛生總務部,規定一些預防疾病的法令。之後不久英國發生霍亂大流行,死亡約6萬人。統計資料顯示疾病的傳染媒介是飲用水,於是採取了適當的預防方法,而逐漸遏止了疫情。
使衛生學成為一門精確科學的人應說是德國的M.J.佩滕科弗(1818~1901),他將物理和化學的研究方法應用到衛生學方面,研究了空氣、水、土壤對人體的影響;測定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對呼吸的意義,並發明了測定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住宅的通氣和暖氣設備,1882年發表《衛生學指南》一書。繼他之後,研究職業病的勞動衛生學、研究食品工業的營養和食品衛生學相繼產生。自19世紀下半葉開始,有些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學校衛生。19世紀末葉和20世紀初,出現社會衛生學,它的目的是研究人民的健康情況,患病和死亡的原因以及與它們斗爭的方法。
⑧護理學。護理工作歷史悠久,但從事護理的人長期地位低下,19世紀之前工作條件一直十分惡劣,人員素質差,待遇低。英國的F.南丁格爾(1820~1910)曾在德國學習護理知識,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率護士進行戰地救護,收效顯著。1860年她創立護士學校,傳播其護理學思想,提高護理地位,使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

⑦ 簡述人類醫學史發展的幾個階段

醫學科學作為科學技術的組成部分之一,同樣遵循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而且由於醫學特定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又反過來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作用。
醫學是研究人類健康和疾病的規律、預防和治療疾病、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康的一門科學。醫學科學的職能是保護勞動力,修復勞動力和開發勞動力資源,提高勞動力素質,推動社會發展。因而,它是直接關系人類繁衍、國力強弱,保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的社會主義醫學事業是一項福利性事業,是增強人類體力和智力,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的事業。既受制約於社會,又反過來作用於社會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迫切需要發展醫學事業,醫學事業的發展也必將有效地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整個醫學史就是伴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而演進的。自有人類開始就伴生了醫學。原始人為保存自身,學會了鑽木取火,為了抵禦大自然和疾病侵害逐步獲得了一些葯用生物和毒物的知識。在漫長的原始社會,人類從對疾病本能地採用許多樸素的治療方法到懂得使用某些植物或動物的臟器療傷治病。後來,隨著人類社會進步又逐漸有了穿顱、腹部切開等一類小手術。
16 世紀資本主義興起後,新興的資產階級政治和資本主義經濟為科學的發展創造了全新的條件。隨著近代科技的飛速發展,開始了醫學革命。首先在基礎醫學領域,維薩里的《人體構造論》一書,沖開了宗教神學的牢籠,使醫學開始向科學的方向前進。17 世紀,英國的聖托里奧製成了體溫計和脈搏計,開始了新陳代謝的研究;英國人哈維的《論動物的心臟與血液運動的解剖學研究》證實了血液循環機理,開創了生理學分支;隨著實驗的興起,出現了顯微鏡等科學儀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發現:如毛細血管、精子等。

⑧ 簡述人類醫學發展史所經歷的幾個階段

人類醫學第一個發展階段,是生物自我本能「醫學」,整個人類完全仰仗自專身的天然抵抗力抗屬病,繼往開來的生存生活下去。

人類醫學第二個發展階段,是經驗醫學。

人類醫學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理性的被動醫學,以西醫、抗生素為主

人類醫學發展的第四個階段,是理性的「主動醫學」階段,也就是繼抗生素等到化學葯物之後類中國崛起的以挖掘、調動、提高和利用人類機體防禦與修復雙重免疫功能抗病的醫學,也是維護人類機體內環境平衡的唯一方法,填補了世界醫學傳統臨床葯理學與治療學發展的空缺。

⑨ 西醫的發展歷史

西醫發展概述

關於現今國人所說的西醫學,它的完整名稱是「近代和現代西方國家的醫學」,它起源於近代時期的西方國家,是近代時期的西方國家的學者在摒棄古代西方國家的醫學之後發展出來的。由於它起源於西方國家,因此我們習慣的稱為西醫。在過去的中國被稱為新醫,與舊醫(中醫)相對立。

文藝復興以後,西方醫學開始了由經驗醫學向實驗醫學的轉變。1543年,維薩里發表《人體構造論》,建立了人體解剖學。這既表明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新的水平上復活,又標志著醫學新征途的開始。

17世紀實驗、量度的應用,使生命科學開始步入科學軌道,其標志是哈維發現血液循環。隨著實驗的興起,出現了許多科學儀器,顯微鏡就是其中之一,顯微鏡把人們帶到一個新的認識水平。18世紀莫干尼把對疾病的認識由症狀推到了器官,建立了病理解剖學,為研究疾病的生物學原因開辟了道路,此外,牛痘接種的發明,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的一些問題引起人們的重視。

到了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微爾嘯(Virchow)倡導細胞病理學,將疾病的原因解釋為細胞形式和構造的改變。細胞病理學確認了疾病的微細物質基礎,充實和發展了形態病理學,開辟了病理學的新階段。

19世紀下半葉巴斯德證明發酵及傳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國人科赫(Koch R.)發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等,並改進了培養細菌的方法和細菌染色方法,大多數主要致病菌在此時期內先後發現。巴斯德還用減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進行疫苗的研究,從而創立經典免疫學,以後,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國人梅契尼科夫(Mechnikovl I.)系統闡述了吞筮現象及某些傳染病的免疫現象。

在臨床醫學上,19世紀診斷學有了很大的進步,叩診法在臨床上推廣應用;雷奈克(Laennec R.)發明聽診器;許多臨床診斷輔助手段,如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體腔鏡檢查都是在19世紀開始應用的。19世紀中葉以後,解剖學的發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無菌法的應用,對外科學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此外科學開始迅速發展。

19世紀末期,體腔外科普遍發達,這樣許多臨床專業(如婦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進行內科處置外,外科方法也獲得重要地位。葯物學方面,19世紀初期,一些植物葯的有效成分先後被提取出來。到19世紀末合成阿斯匹林,其後各種葯物的合成精製不斷得到發展。

19世紀,預防醫學和保障健康的醫學對策已逐漸成為立法和行政的問題。勞動衛生學、營養和食品衛生學、學校衛生學相繼產生。19世紀末葉和20世紀初,衛生學中又劃分出社會衛生學,它的目的是研究人民的健康情況,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原因以及與它們斗爭的方法。此外,英國南丁格爾(Nightingale F.)1860年創立護士學校,傳播其護理學思想,提高護理地位,使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

(9)醫學發展的歷史擴展閱讀:

西醫起源

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醫學是以哲學形式出現的。人類在對自身身體理解的基礎上,提出了各種各樣的醫學理論。古代西方國家的醫學起源於古希臘,它的它奠基人是希波克拉底,古代西方國家的醫學的「四體液學說」認為人體是由血液、粘液、黃膽液、黑膽液組成的,而且各個部分是相互聯系的,身體中充滿了各種液體,這些液體的平衡是機體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它們的平衡與否反映在氣色、氣質和性情上;

同時,古代西方國家的醫學還強調心與身、人體與自然的相互聯系,並非常重視保持健康,認為健康主要取決於生活方式、心理和情緒狀態、環境、飲食、鍛煉、心態平和以及意志力等因素的影響;古代西方國家的醫學體系要求醫生應當特別重視研究每個病人個體健康的特殊性和獨特性,所以它關注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強調的是病人和醫生之間的主動合作。

到十七世紀時,「四體液」學說遭到了猛烈抨擊,因為它被認為是沒有任何物質基礎的空洞理論。從此以後,西方國家的學者就摒棄了古代西方國家的醫學,採用正確的研究方法,在近代時期發展出了一門建立在科學和實驗的基礎上的全新醫學體系,這門學科就是近代和現代西方國家的醫學,也就是當今在全世界各國各民族發展的西醫學。

科學的進步使近代西方人認識到,大自然有著自己的運動規律,不能按人們的意願或者猜想來解釋,而是只能用機械理論並以幾何和數學語言來表述清楚。這種機械論的觀點大大推動了醫學的發展,人們開始認為機體的不適並不隨個體的不同而不同,實際上任何疾病都是由於機體內受到某種傷害而引起的,葯物和外科手術可以治癒或者緩解疾病。

20世紀後期,「社會-心理-生物」綜合醫學模式的現代西方國家的醫學興起,隨著系統生物學與系統生物技術的發展,21世紀伊始開始走向後基因組時代的系統醫學與個性化醫療衛生時代。

⑩ 醫學發展史

西醫發展史

近代

西方近代醫學是指文藝復興以後逐漸興起的醫學,一般包括16世紀、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的歐洲醫學。

16世紀的醫學

封建社會後期,手工業和商業開始發展,生產力的增長促進了對新市場的尋找。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497年達·伽馬發現好望角,1519~1522年麥哲倫環繞世界……,這些都加強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許多葯物也由東方傳入歐洲。美洲發現後,歐洲也有了金雞納、愈創木、可可果。

由於資本主義的興起,首先在義大利形成了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特點是敢於向教會思想挑戰,反對宗教迷信的束縛。他們的口號是「我是人,人的一切我應該了解」,以此來反對神學的統治。他們一方面傳播新文化,一方面竭力鑽研和模仿古代希臘的文化,因此稱為「文藝復興」。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體運行論》,標志著科學史上文藝復興的開始。

文藝復興運動中,懷疑教條、反對權威之風興起。於是醫學界也產生了一場以帕拉切爾蘇斯為代表的醫學革命。

中世紀的醫學學校中,主要講阿維森納的《醫典》,以及加倫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教師照本宣科,一切墨守陳規,毫無生氣。文藝復興的狂潮,很快就波及醫學領域。帕拉切爾蘇斯首先指出人體的生命過程是化學過程,他在巴塞爾大學任教時主張用流行的德語寫書和講演,使醫學易為大眾所接受,這是一件偉大的改革。他重視實踐,反對煩瑣的經院哲學,反對中世紀的傳統和權威觀念。他說「沒有科學和經驗,誰也不能成為醫生。我的著作不是引證古代權威的著作,而是依靠最大的教師—經驗寫成的」。他勇敢地向墨守陳規和盲目崇拜進行斗爭,公開焚毀了加倫和阿維森納的著作。

在封建社會,各民族無例外地禁止解剖屍體,因此人體解剖學得不到發展。這個時代的醫書,解剖圖幾乎全是根據動物內臟繪成的。而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把人作為注意的中心,這反映在醫學領域內,人們首先重視的就是人體的構造。

首先革新解剖學的是義大利的達·芬奇,他認為作為現實主義的畫家,有必要深入了解人的解剖結構,尤其需要了解骨骼與肌肉,於是他開始從事人體解剖。他所繪制的700多幅解剖圖,傳至今日只有150餘幅,畫得大都准確、優美。

達·分奇首先對加倫的解剖學發生疑問。他曾往氣管吹入空氣,但無論如何用力,也不見心臟膨脹起來,由此證明加倫所謂肺與心相通的學說是錯誤的。他還檢查過心臟的構造與形態,他所畫的心臟圖較以往有關圖畫正確得多。此外,他還發現了主動脈根部瓣膜的活動及其性質,證明瓣膜的作用在於阻止血液迴流。他所提到的心血管方面的問題,不久就引起了醫學家們的注意。

根據直接的觀察來寫作人體解剖學教科書是由維薩里完成。維薩里肄業於盧萬大學,後轉入巴黎大學。當時,這兩所大學講解剖時,仍是教授高坐椅上講課,助手和匠人在台下操作,而且一年內最多隻允許進行三或四次解剖。維薩里不滿足這種狀況,曾夜間到野外去盜竊屍體來進行解剖。當時義大利的帕多瓦大學有歐洲最好的解剖教室,於是他就到那裡任教。1543年,他將工作中積累起來的材料整理成書,公開發表。這本書就是《人體構造論》。維薩里雖然也受到當時保守派的指責,但他的學生們發展了解剖學。

中世紀,由於手術操作污穢而受到輕視,一般的外科手術都由理發師進行。法國的帕雷就是理發師-外科醫生,他曾任軍醫,在戰傷處理中,用軟膏代替沸油處理火器傷,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他還用結扎法取代燒灼法進行止血;做過異位胎兒倒轉術;創制過假手假足。他不懂拉丁文,又不信仰天主教,他的作品用本國文字法文寫成的。

14~16世紀,傳染病非常流行,曾奪去無數人的生命。這時弗拉卡斯托羅提出有關傳染病的新見解,認為傳染病是由一種能繁殖的「粒子」造成的,還指出了三條傳染途徑。

總之,16世紀歐洲醫學擺脫了古代權威的束縛,開始獨立發展,其主要成就是人體解剖學的建立。這既表明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新的水平上復活,又標志著醫學新征途的開始。

17世紀的醫學

在17世紀,英國科學處於領先地位。

17世紀,量度觀念已很普及。最先在醫學界使用量度手段的是聖托里奧,他製作了體溫計和脈搏計,還製造了一個像小屋似的大秤,可在其中生活、睡眠、運動、進食。在排泄前後,他都秤量自己的體重,如此不厭其煩地進行了30餘年。他發現體重在不排泄時也在減輕,於是認為其原因是「不易覺察的出汗」,這可以說是最早的新陳代謝研究。

實驗、量度的應用,使生命科學開始步入科學軌道,其標志是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哈維畢業於帕多瓦大學,在他以前,帕多瓦大學的解剖學家們曾相繼發現並解釋了血液在心臟循環的過程。1553年,西班牙學者塞爾維特確認血液自右心室流入左心室時,不是經過中隔上的孔,而是經過肺臟進行了「漫長而奇妙的迂迴」。

哈維最先在科學研究中應用活體解剖的實驗方法,直接觀察動物機體的活動。同時,他還精密地算出自左心室流入總動脈,和自右心室流入肺動脈的血量。他分析認為血液絕不可能來自飲食,也不可能留在身體組織內,他斷定自左心室噴入動脈的血,必然是自靜脈回歸右心室的血。這樣就發現了血液循環。哈維於1628年發表了著作《心臟運動論》。

隨著實驗的興起,出現了許多科學儀器,顯微鏡就是17世紀初出現的。顯微鏡把人們帶到一個新的認識水平。在這以後,科學家利用顯微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發現。

義大利馬爾皮吉觀察動物組織,發現了毛細血管,他還觀察過脾臟、腎臟等組織的微細結構。荷蘭業余科學家列文胡克也作過許多顯微鏡觀察,最先看到精子、血細胞;他在觀察蝌蚪的尾巴時發現血細胞從毛細血管中流過的情形。他和馬爾皮基的觀察填補了哈維在血液循環學說中留下來的空白,說明血液怎樣由動脈進入靜脈的。但是,17世紀的顯微鏡觀察很不深入,真正的人體組織學是19世紀才發展起來。

17世紀時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都有了進步,醫學家也開始不滿意過去的醫學學說,出現了一些新的學說,這主要有三種派別。其一是物理學派,醫學機械論者、哲學家和數學家笛卡爾對醫學的見解就是代表。他主張一切疼痛、恐怖等都是機械的反應;認為人有靈魂,而靈魂存在於松果體中。

化學派則以化學原理解釋生理和病理現象,荷蘭人西爾維烏斯可為其代表。他曾致力於鹽類的研究,認為身體的三要素是水銀、鹽和硫磺;「酵素」在生命活動和生理功能上有重要的作用。他是加倫學說的信奉者,認為疾病的發生是酸性和鹼性的平衡失調所致,所以其治療方法也是以平衡兩者的關系為主。這個學派是當時醫學上有勢力的一派,他們在唾液、胰液和膽汁方面的研究對生理學有一定的貢獻。他們認為血液是中樞,一切病理過程都由血液產生。對所有疾病都用化學原理進行解釋和治療。

另一位英國的化學派代表,牛津大學的威利斯注重臨床觀察。在西方他第一個知道糖尿病的尿是甜的,所以糖尿病也曾稱威利斯氏病,他記述過現在所稱的重症肌無力,還描述並命名過產褥熱和大腦基底動脈環。

還有一派叫做活力派,認為生命現象不能受物理或化學的支配,生命現象是由生命特有的生命力來維持的,這種生命力亦即活力。這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是斯塔爾,他認為疾病的原因在於生命力的減少,而其消失就是死亡。此派到18世紀更為盛行。

這三個學派雖然開始於17世紀,但其影響都很大,直到20世紀各種學派中還能找到它們的蹤跡。

內科學直到17世紀一直沒有什麼進展,醫術與中世紀相仿,四體液論依然是疾病理論的基礎。由於當時醫生多研究解部學和生理學,似乎忘記了醫生的責任,所以17世紀的臨床醫學家西德納姆指出「與醫生最有直接關系的既非解剖學之實習,也非生理學之實驗,乃是被疾病所苦之患者。故醫生的任務首先要正確探明痛苦之本質,也就是應多觀察同樣病患者的情況,然後再研究解剖、生理等知識,以導出疾病之解釋和療法」。同時,他非常擁護希波克拉底關於「自然治癒力」的思想。這既說明了當時臨床學還很落後,也表明他對人體抗病能力的重視。

18世紀的醫學

到18世紀,醫學家已經解剖了無數屍體,對人體的正常構造已有了清晰的認識,在這基礎上,他們就有可能認識到若干異常的構造。

義大利病理解剖學家莫爾加尼於1761年發表《論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書,描述了疾病影響下器官的變化,並且據此對疾病原因作了科學的推測。他把疾病看作是局部損傷,而且認為每一種疾病都有它在某個器官內的相應病變部位。在他以後醫師才開始用「病灶」解釋症狀,這種思想對以後的整個醫學領域影響甚大。

18世紀後半期,奧地利醫生奧恩布魯格發明了叩診。他的父親是酒店老闆,常用手指敲擊大酒桶根據聲音猜測桶里的酒量。後宋,奧恩布魯格把這個方法用在人的胸腔,以尋找「病灶」。經過大量經驗觀察,包括屍體解剖追蹤,他創立應用至今的叩診法。但叩診法的推廣應用,還是19世紀的事。

在17世紀以前,歐洲並無有組織的臨床教育,學生到醫校學習,只要讀書,經過考試及格就可領到畢業證書。17世紀中葉,荷蘭的萊頓大學開始實行臨床教學,並取消宗教派別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國學生。

到18世紀,臨床醫學教學興盛起來,萊頓大學在醫院中設立了教學病床,布爾哈維成了當時世界有名的臨床醫學家。布爾哈維充分利用病床教學,他在進行病理解剖之前,盡量給學生提供臨床的癥候以及這些與病理變化關系的資料,這是以後臨床病理討論會的先驅。

詹納發明牛痘接種法是18世紀預防醫學的一件大事。16世紀中國已用人痘接種來預防天花。18世紀初,這種方法經土耳其傳到英國,詹納在實踐中發現牛痘接種比人痘接種更安全。他的這個改進增加了接種的安全性,為人類最終消滅天花作出貢獻。

19世紀的醫學

19世紀初,細胞學說被提了出來。到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菲爾肖倡導細胞病理學,將疾病研究深入到細胞層次。他學說的基本原理包括:細胞來自細胞;機體是細胞的總和;疾病可用細胞病理來說明。

19世紀中葉,由於發酵工業的需要,再加上物理學、化學的進步和顯微鏡的改進,細菌學也隨之誕生了。法國人巴斯德開始研究發酵的作用,後研究微生物,證明發酵及傳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國人科赫發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等,並改進了培養細菌的方法和細菌染色方法,還提出科赫三定律。他們的工作奠定了微生物學的基礎。

19世紀後30年,是細菌學時代,大多數主要致病菌在此時期內先後被發現。巴斯德還研究了雞的霍亂、牛羊炭疽病及狂犬病等,並用減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進行疫苗的研究,從而創立了經典免疫學。以後,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國人梅契尼科夫,系統闡述了吞噬現象及某些傳染病的免疫現象;提出了微生物間的對抗和它們變異的論述;20世紀初,發現乳酸菌與病原菌在人腸中相互拮抗,並用乳酸菌制劑來治療某些腸病。他對早期免疫學作出很大貢獻。

19世紀初期,在葯理學方面,一些植物葯的有效成分先後被提取出來。例如,1806年由鴉片中提取出嗎啡;1819年由金雞納樹皮中提取出奎寧;至19世紀中葉,尿素、氯仿等已合成;1859年水楊酸鹽類解熱鎮痛葯合成成功;19世紀末精製成阿斯匹林。其後各種葯物的合成精製不斷得到發展。以後,人們開始研究葯物的性能和作用。以臨床醫學和生理學為基礎,以動物實驗為手段,產生了實驗葯理學。

19世紀,人們應用物理、化學的理論和實驗方法研究機體,從而逐漸興起實驗生理學。法國的馬讓迪,德國人彌勒和法國人貝爾納先後用動物實驗對神經和消化等系統進行了大量生理研究。他們的工作奠定了現代生理學研究的科學基礎。

由於病理解剖學和細胞病理學的影響,當時的臨床醫學中特別注意對內臟器官病理變化的研究和診斷,想盡各種方法尋找「病灶」,使診斷方法不斷充實,診斷手段和輔助診斷工具不斷增多。到19世紀末,檢查工作又或多或少地從直接觀察病人轉變為研究化驗室的檢驗結果。

發明聽診的是拉埃內克,他是法國病理學家、臨床家。他從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得到對於心肺可以聽診的啟示。起先他用耳直接聽診,後來製成紙制聽診器,後用木製。他檢查了許多病人,研究了用聽診器發現的各種最微小的現象,並進行了許多屍體解剖,把解剖結果與臨床現象相對照,從而改進了聽診法。1819年,他發表論文《間接聽診法》,並根據這種新的檢查方法用來診斷肺和心臟的疾病。

許多臨床診斷輔助手段如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體腔鏡檢查都是在19世紀開始應用的。利用新的照明裝置和光學器具,一系列光學器械相繼發明和使用。較早的有德國人赫爾姆霍茨的檢眼鏡,繼之喉鏡、膀胱鏡、食管鏡、胃鏡、支氣管鏡等先後發明,這豐富了臨床內科診斷手段,並使其後體腔內進行治療成為可能。

由於化學的發展,臨床醫學利用化學分析檢驗方法以檢查血液的內容物,大大改進了診斷法。顯微鏡學的不斷進步,促使形態診斷學在臨床逐步取得重要地位,它研究機體體液和固體部分的組織結構和有形成分,並研究正常和異常排泄物的結構成分。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由於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成就,醫生的診斷方法更為豐富。

19世紀之前,外科非常落後。疼痛、感染、出血等主要基本問題未得解決,這限制了手術的數量和范圍。19世紀中葉,解剖學的發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無菌法的應用,對外科學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首先是麻醉法的發明。19世紀中葉一氧化二氮、乙醚、氯仿相繼被用作全身麻醉葯,外科手術能夠在無痛情況下施行,這是外科學的一大進步,是外科手術學得以發展的前提。19世紀末又發明了局部麻醉的方法,克服了全麻手續繁雜、副作用多的不足。

創傷手術後的化膿並發症是最麻煩的事,在巴斯德發現病原微生物以前,維也納的產科醫生塞梅爾魏斯於1847年證明,產褥熱的真正原因是手和產科器械帶進了感染因素,主張用石灰水洗手。

根據巴斯德的發現,英國外科醫生利斯特認為傷口中的腐爛和分解過程是由微生物所引起。1865年他用石炭酸消毒法進行復雜骨折手術荻得成功,他還用石炭酸消毒手術室、手術台、手術部位和傷口。並用復雜的包紮法包紮傷口。防腐法大大地減少了創傷化膿和手術後的死亡率,但還是沒有完全解決傷口的感染問題。

1886年貝格曼採用熱壓消毒器進行消毒外科,才標志著真正進入了無菌手術的時代。止血方面也有些初步進步,如止血鉗、止血帶以及血管結扎的方法的應用等。

以上幾方面的重要成就,為外科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從此外科學開始迅速發展。19世紀末期,體腔外科普遍發達,這樣許多臨床專業(如婦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進行內科處置外,外科方法也獲得重要地位。

18世紀時預防醫學有某些改進,但大多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實施范圍也很有限。到19世紀,預防醫學和保障健康的醫學對策已逐漸成為立法和行政的問題。英國於1848年設立衛生總務部,規定一些預防疾病的法令。

之後不久,英國發生霍亂大流行,死亡約六萬人。統計資料顯示疾病的傳染媒介是飲用水,於是採取了適當的預防方法,而逐漸遏止了疫情。

使衛生學成為一門精確科學的人是德國的佩滕科弗,他將物理和化學的研究方法應用到衛生學方面,研究了空氣、水、土壤對人體的影響;測定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對呼吸的意義,並發明了測定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住宅的通氣和暖氣設備。繼他之後,研究職業病的勞動衛生學、研究食品工業的營養和食品衛生學相繼產生。

護理工作歷史悠久,但從事護理的人長期地位低下,19世紀之前工作條件一直十分惡劣,人員素質差,待遇低。英國的南丁格爾曾在德國學習護理知識,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率護士進行戰地救護,收效顯著。1860年她創立護士學校,傳播其護理學思想,提高護理地位,使護理學成為了一門科學。
全文地址 在這里哈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002926&PostID=20674914

閱讀全文

與醫學發展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