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景頗族的文化藝術
景頗族有豐富、優美的口頭文學,有反映景頗族起源、遷徙歷史的敘事長詩;有反映景頗族與大自然作斗爭的故事;也有神話、寓言、諺語、謎語等。歷史傳說、故事等多與音樂相結合,又說又唱,詞曲優美動聽;情歌內容廣泛,形式新穎活潑,能表達細膩復雜的思想感情,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較高的意境,在景頗族的口頭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景頗族人愛好音樂和舞蹈,樂器有木鼓、牛角號、簫笛、三比(管樂器)、象腳鼓、口弦、鋩鑼、鈸、小三弦。擅長集體舞,男女老幼都喜歡參加。舞蹈一般有歡慶性的、祭祀性的和娛樂性的三種。在新屋落成、戰爭勝利後跳歡慶性舞蹈。在祭「木代」(最大的天鬼)或老人死亡後為死者送魂時跳祭祀性舞蹈;在生產勞動之餘和節日時跳娛樂性舞蹈。景頗族舞蹈突出的特點是具有群眾性,有的集體舞上千人參加,其中有60多歲的老人,也有10歲以下的少年兒童,跳起來通宵達旦,氣勢豪壯。著名的「目腦」(意為大夥跳舞),現已發展成景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目腦縱歌」是一種上千人一起跳的大型舞蹈,伴以雄渾的木鼓聲,氣勢磅礴,表現了群舞的高度水平。景頗男子擅長刀術,平時常以耍刀為戲。婦女善編織,能織出多彩的圖案花紋數百種,其中大多是動植物,精美艷麗。棉織品圖案精美,富有民族特色。各種銀飾都達到較高的工藝水平。
Ⅱ 景頗族的特色
景頗族的飲食主食為大米,副食有豆類、薯類、蔬菜和野菜野果。專愛吃糯米飯、屬糖粥。除殺牲祭鬼外,平時很少吃肉。制菜多加鹽與辣椒燒煮,很少油炒。景頗族名食大多帶有亞熱帶山林地區的特色和耕牧漁豬的民族文化氣息,如舂鱔魚、螺螄湯、酸筍燒魚、竹筒烤魚、砂鍋燉竹鼠、涼拌牛肚、煮芋頭、臭豆、酸木瓜炒牛肉絲、帕滾菜煮繁雞、水腌菜拌烤山鴿、鹿肉剁生、馬鹿乾巴肉鬆、油炸知了肉丸、螃蟹夾、粘棗果、煮酸粑菜、軟米銅鍋飯等。
Ⅲ 景頗族民族的特點是什麼
1、景頗族是純朴、直爽、熱情、好客的民族。當你要離開主人家時,一定要有禮貌地告辭。如果你不說一聲就離開,人家會說你無道德、缺教養。景頗人喜歡上山采來闊葉,當作碗碟,但在飲食中,葉子千萬不能倒用,否則會被當成仇人而遭怒視。到景頗家裡做客時,不要在房內久站,應即按位置就座。如果有人告辭而去,不能搶坐其位置或板凳。
平對婦女不能托下巴而坐,托下巴而坐表示哀悼。婦女就座忌諱蹺二郎腿。嚴禁在房內吹口哨。在長輩面前忌諱開玩笑,做怪動作,亂動亂翻包頭。忌諱拿統裙直蓋熟睡的小孩。景頗族男子隨身之物長刀和筒帕,平時不能在牆上翻掛著,在眾火焰火之際,不能抽刀從火苗上拿過去做事或傳遞給他人。
2、景頗族熱情好客,凡是來的客人,主人會熱情招待。景頗人重視禮尚往來,在農閑期間,人們走親訪友,以酒肉、餌塊粑粑、雞蛋、糖果或自己家裡的土特產如蜂蜜、草煙贈送主人,客人走時也往往是滿載而歸。
3、尊主敬客,嚴守禁忌。景頗人通常和朋友一見如故,尊客為上賓,但是雙方必須互相尊重。客人要尊重景頗族的風俗習慣,比如騎馬入村過寨,必須下馬徒步而行;到別人家裡做客,要在主人指定的位置上就座,不得久立不坐;不得在屋內吹口哨;如果是在重患人家,不得說告辭的話等等
4、景頗族姑娘一般不戴包頭,結婚後才戴上高包頭。生兒育女後,要挑選一個吉日良辰,背著酒肉禮物回家。
(3)景頗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景頗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5個支系語言分屬景頗語支和緬語支,文字有景頗文和載瓦文兩種,均為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有「景頗」、「載瓦」、「勒赤」、「浪峨」、「波拉」5個支系,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與緬甸克欽邦接壤地區。
Ⅳ 景頗族的簡介
雄獅般勇猛的民族——景頗族
景頗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19209人。主要內分布在雲南德宏傣族景容頗族自治州的潞西、隴川、盈江、瑞麗、梁河五縣,少部分散居於其他州縣。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景頗族素以刻苦耐勞、熱情好客、驍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稱。他們有句家喻戶曉的成語:「要像獅子一樣勇猛。」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征服大自然,用大長刀與惡勢力作斗爭。歷史上,多次頑強抵禦外敵侵入,為保衛祖國領土立下了功勛。
景頗族大多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區。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產豐富。除種植旱谷、玉米、水稻外,盛產名貴的紅木、楠木和各種竹子,還有橡膠、油桐、咖啡、茶葉、香茅草等經濟作物,以及熱帶、亞熱帶水果菠蘿、菠蘿蜜、芒果、芭蕉等。深山老林中棲息著各種珍禽異獸。地下礦藏也很豐富。
景頗族的口頭文學發達,尤其是集詩、歌、舞於一體的創世史詩《勒包齋娃》,包含了人們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認識,深受本民族群眾的喜愛,也是祖國民間文學的一朵奇葩。
Ⅳ 景頗族有什麼風俗
1、景頗族服飾風俗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內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容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
2、景頗族新米節食俗
秋天,稻穀成熟了,景頗族農民把割下的第一捆稻穀舂成米,請左鄰右舍的男女老少到家共嘗新米飯,歡度新米節。
3、景頗族的建房習俗
景頗族的住房用竹子、茅草建造。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豬、雞。竹樓以屋脊為界隔成兩半,一半是主人家居住和煮飯的地方,靠裡面的一端為上方,由長輩住;靠外的一端為下方,由晚輩住。另一半用於招待客人和堆放雜物。
(5)景頗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景頗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5個支系語言分屬景頗語支和緬語支,文字有景頗文和載瓦文兩種,均為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有「景頗」、「載瓦」、「勒赤」、「浪峨」、「波拉」5個支系,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與緬甸克欽邦接壤地區。緬甸境內的大部分克欽族支系與中國境內的景頗族、傈僳族也有極深的淵源
Ⅵ 景頗族有哪些傳統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
景頗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彼此通話困難。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景頗語文。景頗族有豐富、優美的口頭文學流傳,包括反映民族起源、遷徙歷史的敘事長詩及神話、故事、寓言、諺語、謎語等。
景頗族主要從事農業。景頗地區盛產珍貴的木材和各種葯材。經濟作物有橡膠、油桐、茶葉、咖啡等。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景頗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繼承製,幼子地位高於長子,長子婚後另立門戶,幼子卻留在家中贍養父母,財產也主要由幼子繼承。
景頗族坦誠好客,一直保留著"吃白飯"的待客習慣。即在日常交往中,無論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來吃飯,並可以不付任何報酬。對於任何一個不相識的人,主人都必須招待飯菜。民間普遍認為:讓客人餓著肚子走,是最不體面的事。
無論婚嫁、過節集會,走親串戚,景頗族人都要提一隻籃子,內裝水酒、熟雞蛋、糯米飯團,民間稱"送禮籃",主人接過禮籃後,要向隨從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後才能自己喝,並清點禮物,然後再把籃子還給客人,以表示禮物如數收到。
很多地區平時進餐仍然沿襲無論男女長幼均把飯菜分份進餐,無需桌椅、餐具,飯菜都用芭蕉葉包好,進食時人手一份。忌把葉包反。無論喝酒喝湯,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隨用隨去。
景頗族過去最重鬼魂觀念。他們認為鬼有好壞之分,有的可為人造福,有的則招災致禍,於是盛行殺牲祭鬼魂的習俗。
Ⅶ 景頗族有什麼特色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 對襟圓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回彩色小絨珠,答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
婦女戴銀首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有的婦女還愛好用藤篾編成藤圈,塗有紅漆、黑漆,圍在腰部,並認為藤圈越多越美。景頗族男女老少均喜歡嚼煙草、蘆子、 檳榔和飲酒,熟人相見則從筒 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竹筒裙是景頗族的傳統服飾。
景頗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
景頗族由 青藏高原的氐羌族群發展而來,有「景頗」、「載瓦」、「勒赤」、「浪峨」、「波拉」5個支系,總人口130212人(2000年數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與緬甸克欽邦接壤地區。緬甸境內的大部分克欽族支系與中國境內的景頗族、傈僳族也有極深的淵源。
Ⅷ 景頗族歷史文化有哪些
景頗族有豐富、優美的口頭文學,有反映景頗族起源、遷徙歷史的敘事長詩;有反映景頗族與大自然作斗爭的故事;也有神話、寓言、諺語、謎語等。歷史傳說、故事等多與音樂相結合,又說又唱,詞曲優美動聽;情歌內容廣泛,形式新穎活潑,能表達細膩復雜的思想感情,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較高的意境,在景頗族的口頭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景頗族人愛好音樂和舞蹈,樂器有木鼓、牛角號、簫笛、三比(管樂器)、象腳鼓、口弦、鋩鑼、鈸、小三弦。擅長集體舞,男女老幼都喜歡參加。舞蹈一般有歡慶性的、祭祀性的和娛樂性的三種。
在新屋落成、戰爭勝利後跳歡慶性舞蹈。在祭「木代」(最大的天鬼)或老人死亡後為死者送魂時跳祭祀性舞蹈;在生產勞動之餘和節日時跳娛樂性舞蹈。景頗族舞蹈突出的特點是具有群眾性,有的集體舞上千人參加,其中有60多歲的老人,也有10歲以下的少年兒童,跳起來通宵達旦,氣勢豪壯。著名的「目腦」(意為大夥跳舞),現已發展成景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目腦縱歌」是一種上千人一起跳的大型舞蹈,伴以雄渾的木鼓聲,氣勢磅礴,表現了群舞的高度水平。景頗男子擅長刀術,平時常以耍刀為戲。婦女善編織,能織出多彩的圖案花紋數百種,其中大多是動植物,精美艷麗。棉織品圖案精美,富有民族特色。各種銀飾都達到較高的工藝水平。
Ⅸ 景頗族的生活習俗
1、禮節方面,景頗族熱情好客,客人進家,無論認識與否,主人都會招待食宿。景頗族喜歡喝燒酒和自製的水酒,景頗族老人喜好嚼煙,他們把草煙和適量的熟石灰膏、干蘆子放入口中咀嚼,有提神、醒腦、防齲固齒的功效,見面時會互遞煙盒,表示友好、尊重和禮貌
2、家庭方面,過去傳統的景頗族的家庭,是包括夫妻和子女的核心家庭和包括父母、夫妻、子女在內的擴展家庭。在家庭內部,父親是家長,子女皆從父姓,世系從父系計算,財產由男性繼承。傳統上實行幼子繼承,由幼子同父母同住並繼承老家的房屋,其他兒子成家後便分出老家另立門戶。
3、節日,民族傳統節日主要有目腦縱歌節、能仙節、新米節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節日為目腦縱歌。
4、婚戀,景頗族婚姻實行丈人種(景頗語稱「木育」,載瓦語稱「勐」)與姑爺種(景頗語稱「達瑪」,載瓦語稱「墨」)單向聯姻的婚姻形式。兩個家庭一旦締結婚姻,不僅產生「姑爺」(女婿)和「丈人」(岳父)兩種個人身份,同時也產生「姑爺種」和「丈人種」兩種群體的身份,形成固定的丈人種與姑爺種關系。
5、喪葬,景頗族的喪葬習俗獨特。凶死行火葬,幼殤行天葬,正常死亡行土葬。在家中自然死亡視為善死,在外意外死亡、刀槍致死、上吊、投河自殺以及難產死亡均視為凶死。凶死者,屍體不能進寨。善死者亡,家人立即朝天鳴槍報喪,親朋村鄰聞訊帶著禮物前來奔喪、幫忙。
(9)景頗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景頗族的董薩文化:
董薩是景頗族社會生活中鬼神對現實生活支配的體現者,景頗族人民認為寨子里沒有董薩是過不好日子的。說明在景頗族信仰鬼神威力的情況下,董薩在社會活動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和影響。人們信賴他,通過他向鬼神祈福消災。因此,董薩在寨子里地位比較高,深受人們的尊重。
董薩是景頗族原始宗教的問卜者和祭祀司。同時,在還沒有文字的歷史時期,董薩就成為民族文化歷史傳播及民間文學的繼承、保存和宣傳者,肩負著對後代傳授歷史文化的責任。所以,每個村寨都有董薩,只有大小的差別。一般說,當董薩要有一定的條件和天賦。
當董薩的多數是世代(家族)相傳,要口齒伶俐,記憶力好,社會生活閱歷、學識要廣。特別要懂各種鬼神的來源,要會念頌各種鬼神的祭詞。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大董薩要有一定的天賦同時要從小學起。
董薩在景頗族社會生活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們是景頗族最早的文化人。按他們各自的水平、歷史學識、以及社會經驗閱歷的不同有大小的區分,也就有不同的等級和分工:
一、齋瓦。為最高一級的董薩,是祭祀活動中最大的祭師,即能在祭祀天神木代舉行目瑙時念頌祭詞者。
二、大董薩。即祭祀活動中的大祭師,他的級別和地位僅次於齋瓦。
三、祖董薩。即專門為死者送魂念祭詞的祭師。按景頗族的喪葬習俗要把死者的靈魂沿著祖先遷徙的路線送回祖先居住的地方。要求祖董薩所念的路線要往返一致,如果有差錯、遺漏等情況的話,祖董薩自己的魂被隔離在野外不能回家,會給自己帶來災難甚至死亡。
所以,董薩中很多人都不願作祖董薩,但它又是每個地區不能缺少的。因此,喪葬邀請祖董薩要給他較高的報酬。
四、董薩。即一般的祭師。
五、迷退。他的職責是做人和鬼神的中介人,通過他把人的願望告訴鬼神,鬼神又把對人的要求由他轉告人,當迷退者都會巫術。所以,能充當迷退者很少。
六、羌庄。是董薩、齋瓦等的助手。要熟悉各種祭祀程序,主要是管理祭品擺設和分肉等工作,一般都從羌庄逐級升為董薩。
景頗族在還沒有文字的歷史進程中,歷史文化以及本民族遷徙路線等,主要靠一代代董薩用口耳相傳保留下來的。各種祭祀詞以及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資料,為研究景頗族歷史文化習俗、宗教等奠定了基礎。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景頗族信仰得到逐步轉變,在各個景頗村寨,黨的組織遍地開花,原有的祭祀活動已經成為緬懷先祖、贊美生活、傳承民族文化魁寶的重要活動,景頗族原始祭祀活動也成為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璀璨明珠。
Ⅹ 景頗族的風俗習慣
1、禮節方面,景頗族熱情好客,客人進家,無論認識與否,主人都會招待食宿。景頗族喜歡喝燒酒和自製的水酒,景頗族老人喜好嚼煙,他們把草煙和適量的熟石灰膏、干蘆子放入口中咀嚼,有提神、醒腦、防齲固齒的功效,見面時會互遞煙盒,表示友好、尊重和禮貌
2、家庭方面,過去傳統的景頗族的家庭,是包括夫妻和子女的核心家庭和包括父母、夫妻、子女在內的擴展家庭。在家庭內部,父親是家長,子女皆從父姓,世系從父系計算,財產由男性繼承。傳統上實行幼子繼承,由幼子同父母同住並繼承老家的房屋,其他兒子成家後便分出老家另立門戶。
3、節日,民族傳統節日主要有目腦縱歌節、能仙節、新米節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節日為目腦縱歌。
4、婚戀,景頗族婚姻實行丈人種(景頗語稱「木育」,載瓦語稱「勐」)與姑爺種(景頗語稱「達瑪」,載瓦語稱「墨」)單向聯姻的婚姻形式。兩個家庭一旦締結婚姻,不僅產生「姑爺」(女婿)和「丈人」(岳父)兩種個人身份,同時也產生「姑爺種」和「丈人種」兩種群體的身份,形成固定的丈人種與姑爺種關系。
5、喪葬,景頗族的喪葬習俗獨特。凶死行火葬,幼殤行天葬,正常死亡行土葬。在家中自然死亡視為善死,在外意外死亡、刀槍致死、上吊、投河自殺以及難產死亡均視為凶死。凶死者,屍體不能進寨。善死者亡,家人立即朝天鳴槍報喪,親朋村鄰聞訊帶著禮物前來奔喪、幫忙。
(10)景頗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景頗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5個支系語言分屬景頗語支和緬語支,文字有景頗文和載瓦文兩種,均為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
景頗族的來源與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關,有「景頗」、「載瓦」、「勒赤」、「浪峨」、「波拉」5個支系,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與緬甸克欽邦接壤地區。緬甸境內的大部分克欽族支系與中國境內的景頗族、傈僳族也有極深的淵源。
參考資料:景頗族-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