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歷史的視角論述文化對城市發展和穩定的影響
2012年8月17日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報告顯示,十六大以來我國人口總量低速平穩增長,人專口生育繼續穩定在低屬水平,人口文化素質不斷改善,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狀況保持穩定。報告顯示,2011年城鎮化率達51.27%…
2. 你認為歷史、文化底蘊對城市發展到底有什麼用
文化底蘊是一個城市的源動力,是實實在在的指導思想都是很多其他城市不復制的專利。
3. 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中華文明源遠流抄長,所以很襲多地方在漫長的歷史中幾易其名。也許你看完才知道,原來你家鄉在沒改名之前這么有風韻!
汝南——駐馬店:要知道這可是「四世三公」的袁紹的故鄉。嗯,對,就是這樣的,想像一下袁紹說「吾乃駐馬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
同時,琅琊——臨沂(諸葛亮的故鄉);九原——包頭(呂布的故鄉);常山——石家莊(趙雲的故鄉);幽州——保定(張飛的故鄉)……
那麼,上述幾人見面之後,腦補一下:
「大家好,我是包頭的呂布。」
「大家好,我是石家莊的趙雲。」
「大家好,我是保定的張飛。」
「大家好,我是臨沂的諸葛亮。」
「大家好,我是駐馬店的袁紹……」
對不起,實在寫不下去了,畫面太美……
4. 文化底蘊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文化底蘊是一個城市的源動力,是實實在在的指導思想都是很多其他城市不復制的專利
5. 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闡述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對城市發展的作用
延續來城市歷史文脈有利於增強源我國城市發展的精神力量,促進我國城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的和諧發展,增強城市發展的綜合競爭力;(3分)
加強文物、建築等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承載城市精神和氣質的物質基礎,有利於研究人類文明的進程和展示不同城市文化多樣性;(3分)
有利於推陳出新,實現文化繼承與發展,凝聚我國城市的氣質和精神;(3分)
有利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分)
(如答到有利於弘揚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也可酌情給分,每點3分,答出其中4點即可得滿分。)
(2)(12分)
6. 正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有哪些
惠州擁有近2200年的悠久歷史。
南方日報報道:(記者/吳志毅)廣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幸福廣東,必須突出文化引領」發展理念,近日,記者從惠州市文廣新局了解到,惠州將在2014年創建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前不久,惠州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決定,確定將創建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作為統領「文化惠州」建設的有效抓手。目前惠州已經編制了《惠州市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具備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規劃的初步條件。
創建完善構建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
為了營造「人人關心創建、人人參與創建」的氛圍,5月24日,惠州召開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動員大會。惠州市副市長劉冠賢說,創建申報過程,是惠州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構建完善的過程,也是對惠州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優化發展的過程。
惠州是個近2200年悠久歷史的古城,門類眾多、內涵豐富的文化遺產,展現了歷史長河中不同時期的時代風貌和文化斷面,構成了惠州獨特的文化生態,傳承著無形的歷史文脈。
市文廣新局副調研員李傑說,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將進一步從惠州全局的高度和全民廣泛參與的廣度上繼續珍惜、繼承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人文脈絡,為文化惠州留下扎實的根基。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評價標准對城市規劃有歷史建築集中成片、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等諸多具體要求。
劉冠賢說,申報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將進一步促進惠州從科學的規劃出發,結合歷史、現狀與未來發展,進一步完善規劃,確定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內容,在規劃保護中尋求發展。有利於從規劃角度協調處理好城市改造與歷史文化保護間的關系,依法合理解決拆與留的矛盾。
測評內容拿分不容易
目前,廣東省有廣州、潮州、佛山、肇慶、梅州、雷州共6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而1995年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審批機制由原來集中審批轉變為成熟一個、審批一個。注重城市在創建中對《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測評標准》里的具體內容的落實情況,脫離或低於這一標准體系都無法通過國家住建部等部門的評審。
記者留意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測評標准》有對「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保護管理措施」、「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和「城市特色與價值」等五個方面有著細化的要求。相對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數百項創建內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測評內容細化只有20項。但是對於主管部門的來講,這項任務同樣不輕松。
市文廣新局副調研員李傑說,在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測評標准中,其中一部分是對整個城市的城市規劃在保護文化歷史街區方面的細化要求,改善工程實施起來十分有難度。「例如在標准中的其中一項要求」文物建築、歷史建築和傳統建築的用地面積總和占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建築總用地的比例至少要達到50%,才具備拿分的條件;已修繕的歷史建築佔到25%能評5分,每增加15%多1分,滿分10分。
歷史文化街區現狀是短板
目前惠州已經編制的一些規劃,為名城保護規劃提供了基礎。劉冠賢說,接下來要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與名城保護規劃標准全面對接,提升和完善惠州名城保護規劃體系。
劉冠賢強調,要按照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中新的要求和標准,針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重新修訂完善各類規劃,逐步形成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總體規劃、保護建築和歷史文化街區紫線規劃、歷史地區保護與整治修建性詳規、單體建築保護規劃等不同層次、不同對象的規劃編制體系。
「其中,歷史文化街區紫線規劃尤為重要,目前惠州歷史文化街區的現狀與國家名城保護標准有較大差距,有可能成為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大短板。」劉冠賢建議,要聘請國家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有關專家參與惠州名城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對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事務。
7. 如何把當地歷史文化融入城鎮建設
首先,形成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規劃相結合的良好機制。近年來,介休市按照「慈孝之都、琉璃之城、寒食之鄉、三賢故里」的文化發展定位,堅持「搶救、保護、利用」三位一體,讓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總體規劃、周邊環境整治、民生改善相結合,掀開了歷史文化名城復興的帷幕。聘請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王樹聲教授制定了《介休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復興規劃》,所有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嚴格按照規劃方案實施。
其次,老城區規劃保護一切以最大限度享受文化遺產為准。從2010年後半年起,我們先後展開了一批全國、省、市重點文物的保護修繕和文物周邊環境整治,在老城區內文物本體的維修費用投入近億元;加快2.37平方公里老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步伐,探索出一條「碎片重構、新舊共融」的介休文化遺產保護模式,老城范圍內不再審批任何新建築;在實施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中,注重文化遺產空間公共化。開工建設順城關歷史文化街區「一街」,介休博物館「一館」,明代古城牆,後土廟、祆神樓、城隍廟「三大廣場」和祆神樓、城隍廟、龍泉觀等文物維修11項重點工程。
最後,構建「新舊兩城、協調發展」的城市格局。「新城」是一座城市創造新文化的產物,是承載新的公共服務和城市功能的載體,是城市新生命力的孕育腹地。「新城」必須突出以空間區域為重點,適度擴大規模、擴張空間。目前,北部新城網路基礎設施陸續完成,文化中心等地標性項目順利推進。義安、張蘭鎮成為全省重點鎮,張蘭古玩市場再現昔日輝煌;張壁古堡新村崛起;城鄉公路星羅棋布。
8.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歷程
20年前的一次重要會議
20年前,正值煙花三月的時候,國務院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經濟學院的領導和專家學者,24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領導與專家,齊集歷史文化名城揚州,以歷史文化名城的經濟社會發展為專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研討。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建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許多專家學者和領導都作了非常重要的發言。
會議進行了5天,來自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154位代表,百家爭鳴各抒己見,一致認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建設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的發展,如果結合得好可使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得益彰、兩全其美,反之則會相互對立,兩敗俱傷。
這次會上還有許多專家和代表很好的發言和意見。文化部文物局的代表郭旃(時任文物處副處長)在會上也做了《關於歷史文化名城發展戰略研究工作的幾點意見》發言,著重提出:「要牢固確立文物必保和保護文物古跡同發展經濟相統一的觀點……把完善地保護優秀的文化遺產,實現城市生產、生活的現代化和繁榮社會主義經濟,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發展的目標。」確立了這個觀點,歷史文化名城就會在良性循環中健康地發展。那麼,怎樣把文物保護和發展經濟統一起來呢?郭旃說:「 要把文物古跡保護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在摸清各項資源和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制定出全面、科學的總體規劃來,合理地管理、開發和利用各項文物資源。對任何一個事物,如果沒有宏觀的認識,不能全面地分析與這一事物有關的縱、橫各個方面,就不能有高水平的指導,也就不利於有效地把握這一事物的進程。目前把文物古跡保護作為名城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內容來討論,並從規劃的角度,針對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論證保護文物古跡的重要性和合理有效的保護方法,提出實施的設想,這一切無疑都是很好的。這將可以逐步消除名城保護工作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就事論事、四處救火的被動現象。可以相信,有了文物必保的意識,把文物保護事業合理地納入名城的總體規劃,就不難走出一條協調發展的道路。」
郭旃在發言中還提出了「如何在歷史文化的發展中保護文物古跡」、「保護和發展名城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積極而又長期的支持」的意見,現在看來仍然是很重要的。
這次會議之後,由於種種原因,如機構調整、人事變動等等,國務院經濟技術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未能繼續關心、指導、支持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發展工作,特別是未能把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歷史名城的保護與建設統一協調起來,是一件很大的憾事。比如大的經濟項目的安排、房地產的開發,甚至工農業、三產的規劃布局等等都掌握在經濟社會發展部門的手裡,如果他們繼續關心歷史名城的保護,對此予以合理的安排,城建和文化文物部門花費天大的氣力也難辦到的一些事就可以很好地解決了。如果形成了對立,事情就難解決了。20多年來,我們常說「累戰累敗」的事情太多了,造成文物的極大損失。
真正貫徹「兩重兩利」方針
關於「兩重兩利」方針的認識,我曾經在一篇《有中國特色的文物建築保護理論與實踐科學》的文章中回顧了建國以來的經過和實例,認為:「保證重點,分等分級、分別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是文物建築保護管理的重要經驗。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千差萬別的,完全一樣的很少,或是根本找不到這是客觀的存在。對待不一樣的事物,處理的方法也不同。根據這一客觀的存在,40多年來,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在解決文物建築保護與各種情況下所產生的矛盾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要真正貫徹「兩重兩利」方針,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客觀地權衡文物保護和新建設兩者之間的輕重,合理地解決。有下列幾種不同的解決辦法:當某一古建築和文物古跡十分重要而又不能搬動,如果與新的建設發生矛盾時,這一新的建設就要為保護重要文物古跡讓路。如果某一新的建設工作十分重要而又必須在這一古建築或文物古跡的位置上進行時,這一文物古跡就要為新建工程讓路。如果這一文物古跡的價值不是很大,即在做詳細的測繪、記錄之後,予以拆除,把記錄資料留作研究參考。如果這一文物古跡價值重大,即把它遷移他處重建保護。如果古建築和文物古跡的價值重大,又不能搬遷他處,新建工程也必須在古建築所在位置進行時,就要採取工程技術上的措施把文物古跡在原地保護起來。
文物、古建築、古城鎮 保護史上的三個里程碑
城市更是人類文明集中的焦點,因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應是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環節。但是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是逐步在我們的文物保護工作中明確和深化的。回顧一下我國文物、古建築、古城鎮保護的歷程,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也可以說是三個里程碑。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首次把古建築列入了文物保護的范疇。中國的文物保護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從前把文物稱之為古董、骨董,指的是金石、陶瓷、書畫、簡牘、印章、雕塑、玉器、琴書等等,而古建築則為工匠之作,不能進入文物的行列,因此也就不去加以保護了。19世紀末期和上世紀初期,我國一些開明人士、進步學者們認為中國的古建築和其他文化遺產一樣,同樣是「國粹」,應該由中國人自己來進行調查研究,整理出版,發揚光大。於是,由朱啟鈐等人發起成立了中國營造學社,並相繼由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等主持。
建國前中共中央派人請梁思成等編制發到解放軍中的《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要求在解放全國各地時,注意保護文物建築。在這些項目中,就把當時的北平作為一個完整古城來保護。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把古城、古鎮作為文物來全面加以保護,未能受到重視,以致引起了對大量古城風貌和文物古跡的破壞。絕大多數的城牆、城樓和街市公共建築,如城樓、鍾鼓樓、牌樓等等被拆除。而後由原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國家城市建設管理總局提出了報告和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名單,經國務院審定後公布了。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的公布,不僅使古建築文物的保護能更好地納入城市建設的范圍,而且擴大了文物保護單位的界限,可以更好地考慮周圍環境和彼此之間的聯系,組成完整的歷史文化名城風貌。這一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措施,是一次重大的發展,可以說是古建築文物保護工作的第二個里程碑。
古建築文物保護工作的第三次發展,就是這次以經濟學界為主所倡導的,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進行的討論。這對歷史文化名城(包括文物古建築、文化傳統)的保護、規劃、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的發展。
歷史文化名城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雖然很多,有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交通的、游樂的(如承德避暑山莊)等等,但是其中由於經濟發展而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為數甚多。在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無一是離開了經濟基礎而發展的。今天的首都北京,雖然性質是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同時也十分重視經濟的開發。杭州、桂林、遵義、延安、西安、洛陽、昆明、成都等等,雖然它們作為形成歷史文化名城的條件有所不同,現在所賦予的城市性質也不完全一樣,但它們都同樣不能脫離經濟基礎而存在。
正因為歷史文化名城還在使用著、發展著,那麼它的經濟和社會也必然同時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著。社會在前進,經濟在發展,居民的生活要改善,這是不能阻止的歷史潮流。我們的文物保護和城市規劃工作者,過去主要是從「體形環境」方面去考慮的,如文物本身的保護維修、城市傳統格局、城市建築風貌等等很少也很難從經濟方面去考慮,因為分工不同,各有側重。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確是歷史文化名城存在和發展的生命線,沒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歷史文化名城也就不能繼續存在和發展了。
歷史文化名城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支柱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又以《歷史文化名城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支柱》為題,再次重點闡述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傳統經濟基礎及其發展的意見,對協調保護與建設矛盾以及解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矛盾提出了如下建議:在傳統的經濟基礎及其發展方面,經濟是基礎,這是人所共知的。我們考察了一下,所有歷史文化名城的產生、成長、發展,大多數是在經濟發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說明了揚州當年的經濟繁榮。西安、洛陽、南京、開封,這幾座古都,當時經濟繁榮的情況歷史上記載很多。就是今天我們的首都北京,雖然也曾經做過遼、金、元、明、清幾代王朝的首都,但是考察其產生和發展,正是由於她南臨大海、西依太行、東接運河、北通草原,是在通向蒙古高原和東北地區的交通樞紐的地位和商品生產、經濟貿易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就是一些本來為政治、軍事需要建立的城市、為了維持其城市的供應,也要發展經濟。如像長城沿線的軍事重鎮,本為屯兵駐防的需要,為了軍需供應,發展了屯田和移民實邊,很快充實了經濟基礎。例如西漢時期的張掖、武威、酒泉、敦煌河西四郡,2000多年一直是經濟的中心,例子很多不能一一舉出。因此,歷史文化名城必須要發展經濟。
歷史文化名城的經濟優勢,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原有的經濟基礎,二是歷史文化傳統。原有的經濟基礎除了一般的交通運輸、商業貿易、金融企業、工農業生產之外,我想應抓住土特名產這個環節。如像宜賓就應該抓著五糧液酒的生產,現在國內外的需求量都很大,供不應求,經濟效益也大,但我想要提起注意的是質量很要緊,如果質量敗下來就很危險了,還應挖掘傳統技術,改良提高。又如景德鎮,陶瓷生產這一優勢一定要抓住。有些歷史文化名城的傳統特產還要挖掘,如徐州市從已失傳多年酒的傳統產品中,發掘出了「沛公酒」,增加了生產,豐富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內容。許多歷史文化名城的老字型大小、老店面、老產品,有的已經失傳或停業了的,也應挖掘恢復,不僅可以增加生產也可為歷史文化名城豐富內容。
發展旅遊是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經濟項目。歷史文化名城一般都具有這一優勢。據了解,國外的旅遊者,凡來中國旅遊的主要是看中華的古老文明、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因此,首先必須要保護和修整好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不僅要發揮民族文化藝術傳統的優勢,還要注意對歷史文化名城的宣傳介紹、導游講解。旅遊服務設施是很關鍵的一環,旅館、飯店、影劇院、音樂廳、通訊以及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等均很重要。在旅遊收入上,旅遊產品是一個很重要的成分,必須加以重視。旅遊產品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這裡面有很多的學問,要很好地研究。
20年來的經驗證明,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沒有得到經濟社會發展部門、科技、旅遊等部門的足夠重視,損失之大難以估計。為此,建議國家發改委、旅遊、環保、科教等部門都直接參加到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中來,在考慮經濟社會發展的時候,把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同時考慮。經濟學、社會學、科學技術、旅遊等等各方面的專家學者也直接參加到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