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東佛山順德有什麼歷史名人啊
黃飛鴻
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原籍南海西樵嶺西祿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於佛山,其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過。黃飛鴻自六歲起隨其父黃麒英習武,因家境貧寒,經常隨父在佛山、廣州等地賣武售葯。十三歲時,黃飛鴻在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到鐵橋三的首徒林福成,得傳鐵線拳、飛鉈等絕技,奠定了日後成為一代洪拳大家的基礎。
十六歲時,黃飛鴻在廣州西關第七甫水腳開設武館,後在仁安街開設"寶芝林"醫館,門下弟子眾多,為名重一時的武術家。他先後被記名提督吳全美、劉永福聘為軍醫官、技擊總教習及廣東民團總教練,並隨劉永福在台灣抗擊日軍。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愛子遇害、寶芝林被焚、兒子失業等連串打擊。一九二五年農歷三月二十五日,黃飛鴻病逝於廣州城西方便醫院。
李小龍
李小龍(1940-1973年)佛山市人,原名李振藩,是粵劇名丑李海泉的兒子。他從小跟父親練武,拜名師練過詠春拳。他在香港長大,在那裡讀小學和中學,後來到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讀哲學系,靠半工半讀維持學業。在大學里,李小龍組織了一支有10多個同學參加的"中國功夫隊",常在校內表演。畢業後,他在西雅圖租了一個停車場的角落,開辦中國武術館,取名為"振藩國術?quot;,苦心經營,邊授徒邊自練,武藝有更大長進,腿功造詣精深。
1971年,李小龍受香港嘉禾公司聘請,拍了一部國語武打片《唐山大兄》,隨後拍《猛龍過江》,更創下香港影史票房超逾500萬的輝煌紀錄。李小龍由名拳師一下字成為名震東南亞及美日的武打巨星,武打片也因李小龍的出現風靡一時。美國報刊稱譽李小龍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在拍成的影片里,李小龍不但弘揚了中國武術,還發揚了民族精神。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突然逝世,年僅33歲。他留下了7大本武術筆記和《截拳道》、《功夫紀錄》、《二節棍法》和《截拳道的研究》4本著作。《截拳道》是以中國武術北派腿法為基礎,吸取了美國空手道、泰國的泰拳、南韓跆拳等優點貫通而成,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曾用幾個國家的文字出版,是世界武術的珍寶。世界各地紛紛成立"李小龍學會"來紀念和探討他的武術功夫。3
潘玉書
潘玉書(1889-1936)名麟,號玉兮,南海九江河清村人,是清代光緒至民國年間的陶藝名家,少年時隨父潘錦之在佛山"粵華軒"店鋪做"綢衣公仔",由於愛好石灣陶瓷藝術,14歲就開始暗地師從黃炳學習陶瓷技術,後來又從學於陳渭岩,成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陶藝大師。可以說,他的作品奠定了石灣人物陶塑發展的一個轉折點或里程碑,他善於吸取石灣陶藝傳統的精華並加以發展,又善於學習西洋雕塑和繪畫的技法,並對兩者均進行了深入研究,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才華出眾,一生高產,既具有深厚的民間雕塑功底,又善於吸取外地陶瓷的精華,其作品被許多人謄?quot;代表石灣陶塑發展方向"。
李廣海
李廣海(1894-1972)佛山人。早年學醫,在佛山開設醫館。抗日戰爭期間,在日偽統治的佛山,為對日作戰中負傷的廣州市區游擊第二支隊部分幹部、戰士及其他抗日軍民免費治療並秘密掩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佛山市中醫院副院長、院長,第三屆佛山市政協副主席等職。著有《中醫正骨學》等。病逝於佛山。(參考書籍《佛山歷史文化辭典》)吳研人
劉傳
劉傳原名劉永傳。1916年1目16日出生於廣東佛山石灣鎮。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會顧問。佛山市文聯副主席,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劉傳先祖遷居石灣時,恰逢石灣陶業全盛時期,祖輩父輩皆以制陶維持生計。劉傳自幼體質孱弱,10歲時,父母節衣縮食送他進私塾讀書,但劉傳對"之乎者也"興味索然,轉學三家私塾,所得甚微,卻迷戀於聽講古、看粵劇、讀公仔書,受到民間藝術耳濡目染的熏陶。
1928年,因家境困窘,劉傳入古玩行當學徒,後人陳奇記當長工,在備受煎熬的艱辛勞作中,劉傳攝習了煉泥、配土、燒釉等整套的石灣陶瓷工藝技術,並以"窺師習藝"的方法,學習前輩名家潘玉書,鑽研各名家的作品,且敢於創新、勇於拓展,初具粗獷、豪放的藝術雛形,塑造了"張飛"等成名作,在石灣藝壇嶄露頭角,是年二十掛零。
『貳』 盤點:佛山歷史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為您奉上,請參考:
黃飛鴻
黃飛鴻原名黃錫祥、字達雲,原籍南海西樵嶺西祿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於佛山,其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過。黃飛鴻自六歲起隨其父黃麒英習武,因家境貧寒,經常隨父在佛山、廣州等地賣武售葯。十三歲時,黃飛鴻在佛山豆豉巷賣武時遇到鐵橋三的首徒林福成,得傳鐵線拳、飛鉈等絕技,奠定了日後成為一代洪拳大家的基礎。
康有為
康有為,清末資產階級改良派領袖,後為保皇派首領。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初年學習傳統儒學。國家的危亡,現實的刺激,使他對舊學發生懷疑。1879年,接觸到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和當時的改良思潮,開始糅合古今中西之學,改良政治。1888年10月,鑒於中法戰爭後形勢險惡,康有為第一次上書光緒帝,提出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廣州、桂林聚徒講學,著有《長興學記》、《桂學答問》。
簡氏兄弟
世紀初,中國出現了兩位出自佛山的著名實業家和愛國華僑--簡照南、簡玉階兄弟。簡照南生於清同治九年(1870),簡玉階生於清光緒三年(1877),他倆是佛山瀾石黎涌鄉人。簡照南家貧,17歲到香港,在叔父簡銘石開的「巨隆號瓷器店學做生意,不久便派他長駐日本收理賬款。清光緒十九年(1893),玉階隨兄到日本經商。不久在曼谷開辦」怡生兄弟公司「經營百貨,賺了大錢,隨後又開辦了」順泰輪船公司「,由租船航運到自購船承辦海運,航線遍及東南亞各地。
吳勤
吳勤,革命烈士。佛山南浦村人。1911年開始受佛山的革命志士王寒燼、錢維方等人民丅主革命思潮的影響,熱心於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1916年參加民軍,在廣州對龍濟光軍隊的戰斗中,隻身泅水爆破濟軍軍艦,受到孫中山嘉獎,被任命為孫的衛士。1918年孫中山離粵赴滬,吳勤回到佛山重新務農。帶領本村農民在大橋頭的鴻勝分社練習武術,組織武裝」保境安民「,以對付鄰鄉地主民團的欺負,並站在佛山工人一邊對反動勢力作堅決的斗爭。
『叄』 順德歷史人物有哪些
順德具有源遠流長復的文化傳統,自古制人文蔚盛,著述宏富。明清兩代,科甲居於全省前列,出過文武三狀元、兩探花,近三百多名文進士,近二千多名文舉人;詩社、文社、 畫會綿亘不絕,涌現過孫蕡、歐大任、梁有譽、陳邦彥、陳恭尹、黎簡、張錦芳、黃丹書、梁廷枏、蘇六朋、蘇仁山、李文田、簡朝亮、黃節、麥孟華、鄧實、羅癭公、羅復庵、岑仲勉等馳譽南北的文化名人。
『肆』 順德的歷史文化
http://ke..com/view/30600.htm
食在順德 廚出鳳城
--------------------------------------------------------------------------------
在珠三角一帶,順德美食的名氣最大。以往早有「食在順德,廚出鳳城」之說。
名菜小吃遠近聞名
順德廚師的整體素質高,到處都有美食的蹤跡。光是雞就有多種不同的烹任手法,出名的就有桂州南橋的鹽局雞、勒流山莊的白切閹雞、順府餐廳的四杯雞等。順德近年來還評出了十大金牌名菜,包括大良野雞拼鍋貼牛奶。均安煎魚餅、順德魚腐、金榜牛奶炒龍蝦球、菜遠炒水蛇片、秘制網鮑、菩提雪衣上素、一品海參等。光聽名字,已教人垂涎。
值得一提的還有順德的小吃,如大良的雙皮奶、南乳花生、南乳崩沙、鳳城的金榜牛乳、龍江煎堆、樂從倫教糕等,都遠近聞名,為食家津津樂道。
港澳食客釧情勒流美食
說到順德勒流,港澳食客無人不曉。據當地人介紹,香港食客到順德,總要駕車專程入勒流「吃餐勁」,有時是兩至三人,有時是整整一個旅行團。
這里的菜軟炒水蛇片是順德的金牌名菜:蛇肉色澤雪白、肉質爽甜不韌、鮮美可口。據說,水蛇片之所以不韌,關鍵是新鮮,把蛇肉起肉後,最好即炒,否則半個鍾頭後,肉質就大打折扣。這里的煎焗甘魚也很特別,由於是煎不是炸,所以,魚能保持一定水分,吃起來特別鮮美,此外,煎焗魚嘴、勝瓜魚頭湯、燒鵝都是這里的著名菜式。
集北水蛇粥一條街
順德龍江集北,是廣州和四鄉食客覓食的必到之地,這里的招牌美食是水蛇粥。在集北水蛇粥食街的兩邊,一溜都是水蛇粥店;可謂名符其實的水蛇粥城。這些粥店都有一定的規模,最大的可以擺四五十張大桌,供500多人進餐,最少的也有二三十張桌。
據最早開水蛇粥店的醉記老闆介紹,這里的水蛇粥都是即點即做,客人在蛇籠中挑選好蛇後,送到廚房即 即煮,買多少水蛇煮多少粥都是顧客自便。這里的蛇有三種規格,各種規格的蛇相差5至10元,除水蛇外還有其他蛇可供選擇。粥城內還有粉面、油菜等供應,也可以把挑選購買的蛇做成椒鹽蛇碌、白灼蛇等。
『伍』 龍江名人事跡有哪些
奧運火炬手梁玉文、航天英雄翟志剛�
『陸』 龍江鎮的歷史故事
你需要買一本叫做《龍江千年回眸》的書看看,裡面相當詳細。
『柒』 順德龍江 古跡 故事 求快啊!!快的加分!
前不久,順德向外界發布了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在順德開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在龍江左灘麻祖崗發現了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由此,順德的考古發現被推進了1000多年。從此,「先秦時期順德即有先民生活」成為證據確鑿的事實而不再是推斷。那麼,這一突破性的文化遺址是怎樣被發現的呢?說來,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幾十年來,關於「順德先秦時期到底有沒有人類居住」的猜想「順德在先秦時期到底有沒有人類居住」,這是一個困撓了考古專家、更困擾了關心這塊土地歷史的順德人幾十年的問題。
從1958年開始,特別是從1976年以來,考古學家在南海官山的西樵山東麓發現了多處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製造工場遺址,之後,又陸陸續續在珠三角及沿海一些島嶼中發現了100多處史前人類活動的文化遺址。這其中,包括順德周邊地區的新會、中山、鶴山、高明、番禺以及石灣等多處地方。令人遺憾的是,偏偏位於珠三角腹地的順德,卻沒有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一直以來,順德考古發現的時代上限僅到春秋時期,更早期的歷史或說人類活動痕跡都無從可尋。於是,就有人推論,順德的平原發育較遲,新石器時期順德可能還是一片汪洋。但是,也有學者乃至順德人都認為:順德未發現新石器文化遺址不等於順德沒有新石器文化遺址存在,只是還未找到而已。
張永錫,這位在此次麻祖崗文化遺址發現中起了重要作用的順德人,近十年來就一直堅定地持後一個觀點。考古並非他的專業,並且退休前他從事的也是與考古完全不相關的行業,那麼他為什麼會堅持這一觀點呢?
張永錫說,八年前,他受聘主持編寫反映龍江歷史文化的一本書《龍江千年回眸》。在編寫過程中,一個「龍江的歷史最早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問題促使他對順德早期人類歷史發生了興趣,通過資料他了解到順德尚未發現新石器文化遺址的情況,從此這個問題就一直放在他心上。2004年,廣東省進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張永錫被任命為龍江鎮文物普查工作小組組長。借這次機會,他把龍江跑了個遍,對龍江的地形地貌有了個全面細致的了解。2005年,他受委託在龍江新世紀農業園搞一個珠江文化紀念館,由此,他又對珠江的文化源流有了一次全面的了解。那段時間,他參觀了很多嶺南地區的博物館和古代文化遺址,尤其是順德周邊地區的文化遺址都基本考察過。
經過對多處史前文化遺址的考察,張永錫得出一個結論:山與水是先民生存的先決條件。因為山上林木是生產資料和生活燃料的來源;河灣氹澳能夠聚魚,可供先民漁獵;其次山泉溪澗可供先民飲用(4000年前的珠江口還是一片汪洋,咸潮注入內河,不能飲用);再者是背北向南的土丘、台地,因背北向南冬暖夏涼。
根據這個結論,張永錫發現,龍江有好幾處地方,包括今天發現新石器文化遺存的龍江左灘大金山以南的一大片地方,具備這種人類生存的條件。於是,一個大膽的猜想在張永錫腦中形成:龍江可能存在證明順德史前人類活動的文化遺址,過去的考古工作可能把龍江遺漏了。
幾天後,張永錫與龍江文化站長馮順球被這個村民帶到發現貝殼的魚塘邊。他一看,這正是四個重點考察點之一。他拿起地上的貝殼一看,都是鹹水生物類的貝殼。「這個時候,我心中有數了」,張永錫說。
之後,張永錫與同事又到那個地方去了幾次,一次比一次更有信心。區文體局主管文物工作的羅瑞強副局長和區博物館館長凌建得知這一信息後,也到現場探察,他們看了也很興奮,認為要進一步開展勘探,弄清楚情況。
當他們把這一消息告訴區、鎮有關領導和專家時,大家都激動不已。一線發現順德史前人類活動遺址的曙光展現在前頭。經過省、市、區專家的充分論證,順德區、龍江鎮相關部門的領導做出決定,在麻祖崗進行考古試挖。
「從來沒有在這么小的地方挖過這么多東西」
今年8月底,南方的汛期一過,試挖工程就正式開始。邱立誠副所長親自劃定三個考古坑,省內權威考古專家參與挖掘。
試挖點第二天就傳捷報。在挖到地下七八十公分的時候,「寶貝」就出現了。三個坑當天就挖了100 多件夾砂陶片和一些磨製過的細石器。挖了10天之後,共挖出陶片、石器及陶制網墜200 多件。
一位參與挖掘的省內專家說,他從來沒有在這么小的地方(50平方米左右)挖出過這么多東西,這說明,這是一塊含金量很高的遺址。
一個困撓了專家和順德人幾十年的歷史存疑終於得以破解。順德人終於知道,早在35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捌』 順德龍江鎮的有哪些名勝古跡
龍江坦西紫雲閣挺出名的
龍山有個金紫公園,山上有座道觀,每逢正月26觀音節挺熱鬧的
『玖』 順德有哪些歷史文化
順德具有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自古人文蔚盛,著述宏富。明清兩代,科甲居於全省回前列,出過文武三狀元、兩答探花,近三百多名文進士,近二千多名文舉人;詩社、文社、 畫會綿亘不絕,涌現過孫蕡、歐大任、梁有譽、陳邦彥、陳恭尹、黎簡、張錦芳、黃丹書、梁廷枏、蘇六朋、蘇仁山、李文田、簡朝亮、黃節、麥孟華、鄧實、羅癭公、羅復庵、岑仲勉等馳譽南北的文化名人。
粵劇以及粵謳、龍舟說唱、鑼鼓櫃、魚燈會等民間藝術亦普及城鄉,孕育了千里駒、白駒榮、薛覺先、馬師曾等大師級表演藝術家。
在飲食文化方面,善於博取眾長,推陳出新,烹飪河鮮和蒸炒各種菜餚以風味清淡香脆馳譽海內外;早在清代,遊宦廣東的省外人士即稱道「順德乳蜜之鄉,言飲食,廣州遜其精美」;及至近世,「食在廣州,廚出鳳城(大良)」的說法,更獲得外界普遍公認,廣州、香港、澳門和海外粵人聚居地的酒樓餐館,多喜聘用順德廚師,以「鳳城名廚」以廣招徠。
在建築藝術方面,亦備見雅緻華贍,現今已成為旅遊資源的祠堂、廟宇、文塔、鍾樓、鑊耳屋、石拱橋以及名列「嶺南四大名園」的清暉園等古建築,無一不顯示著先民的精湛工藝和靈巧心思。(
『拾』 順德有哪些歷史名人
順德具有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自古人文蔚盛,著述宏富。明清兩代,科甲居於全省前列,出回過答文武三狀元、兩探花,近三百多名文進士,近二千多名文舉人;詩社、文社、 畫會綿亘不絕,涌現過孫蕡、歐大任、梁有譽、陳邦彥、陳恭尹、黎簡、張錦芳、黃丹書、梁廷枏、蘇六朋、蘇仁山、李文田、簡朝亮、黃節、麥孟華、鄧實、羅癭公、羅復庵、岑仲勉等馳譽南北的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