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武關都有什麼歷史意義

武關都有什麼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1 19:51:42

① 為什麼函谷關那麼有名,而武關卻少有人知呢

歷史上武關是極其有名的,只不過名聲比較關中正大門函谷關來說名氣稍低而已。為什麼呢?函谷關所在的淆涵要道大體來說只要拿下函谷關就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關中,拿下函谷關運輸糧秣也很方便。


當然伴隨著戰爭,武關也發生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

公元前4世紀,商鞅被擒秦國貴族迫害,商鞅即是由此欲逃,不過被守關者嚴厲拒絕,不得已而轉道向北,最終被活擒,車裂而死。

同樣是在戰國時代,也是商鞅死後不久。張儀騙楚懷王就是以商於之地作為籌碼,結果不但楚懷王上當了,而且還因戰敗被秦國囚禁致死。

於是,作為外界到達十三朝古都長安用時最少的通道,擁有戰爭且滿藏故事的武關隨即亦成了後世韓愈、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詩人作文的素材。當然他們有的作文是因為過武關時仕途得意,有的卻是失意不堪。

② 劉邦當年的武關之戰的武關現在在哪裡

武關位於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
丹鳳縣是西安的門戶,在西安附近

③ 為何古代打仗必爭函谷關

先講結論,這個問題便是一個偽命題,古代攻打關中,並非只走函谷關這一條通道。潼關、函谷關的重要性,其他回答已經指出,茲不贅言。關隘和軍事通道密不可分,因此我主要講講其他幾條進攻關中的軍事通道及相應的關隘。

首先,攻打關中的敵人並非只來自東方,還有南和北方。先說北方,關中平原的北部,是一系列山地,衡山山脈橫亘於鄂爾多斯草原以南,關中北部山地以北,黃龍山山脈和子午嶺則並列於東西,三者構成了一個馬蹄形的地形狀況,這個馬蹄形向南開口,而開口處,正是關中平原的北部——長武、彬縣一帶,這一帶也是關中平原北部的門戶地區,古代北方勢力入侵關中平原,也多是取道於這一帶。

西北的入侵勢力進入渭河平原主要是經過涇河的上游,即賀蘭山地區,出發到今寧夏固原縣的蕭關,從蕭關出發,又有兩條通道:第一,從蕭關跨越清水河河谷,向東由涇河谷地到達關中平原北部的長武、彬縣一帶,比如西周時期,國家的政治中心在關中,來自西北的敵人?狁(也被稱為犬戎),最常走的,就是這條蕭關道,因此長武、彬縣一帶也成為西周王朝的重要軍事駐扎地。

第二,是穿越清水河河谷,順六盤山東麓一路南下,到達千河上游的隴縣,再進入今天的鳳翔地區,這條路被稱為回中道。西漢匈奴南侵,就曾經由回中道到達了鳳翔地區。唐代吐蕃也曾由回中道進犯長安。

當然,也有不從蕭關出發的。陝西西北部的延安,古代稱為高廬,歷來是交通樞紐,因此北方的勢力也會從延安出發,順著洛河南下,這條道路被稱為延州道,比如突厥人和蒙古人就曾沿著延州道南侵,但是由於這條道路路途艱險而漫長,軍事供給困難,也容易遭到埋伏,因此北方的勢力還是多藉助蕭關道和回中道南下。那麼對這兩條通道的防守,也主要集中在關中平原北部的長武、彬縣一帶和關中平原西部的隴縣、千陽一帶。在這兩個地區,歷代設立了大量的關隘。在長武、彬縣一帶,有冉店關、穆陵關,其東北的旬邑附近還有石門關和雕嶺關。在隴縣附近,則有隴關、安夷關、安戎關、咸宜關、白岩關、箭括關等等。同時,這兩條要道的共同出發地——蕭關也非常重要,不過由於蕭關距關中平原太遠,常常被北方勢力所掌控。

其次,南方的入侵勢力,可以經由秦嶺的各個谷地進入渭河平原,由此也形成了一些軍事通道,最主要的有陳倉道(經散谷)、褒斜道(經斜谷)、儻駱道(經駱谷)、子午道(經子午谷)和武關道(經藍田穀),對這些通道的防禦,也形成了許多關隘,比如防禦陳倉道的散關、仙人關,褒斜道的斜峪關、雞頭關,儻駱道的駱谷關、華陽關,子午道的子午關、腰嶺關,武關道的武關和?i關等等。這些通道和關隘,在歷史上都很有名,來自南方的勢力,可由漢中或南陽盆地,經這些通道攻打關中。比如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指陳倉道。西周昭王南征、戰國秦楚相爭,常常走武關道;在滅秦戰爭中,劉邦攻打關中,也是走武關道進入關中平原(不過劉邦走武關道,主要是因為函谷關打不下來,側面反映了函谷關的險要)。

至於東邊的敵人,也並非只有函谷關和潼關可守。位於汾河谷地的晉國(後來的魏國),可直接越過黃河向西進攻秦國腹地,那麼在這里也有一個比較重要的關隘,稱為臨晉關(又被稱為蒲津關)。

關中之所以稱為關中,是因為其相對封閉的地理形勢下,在各個方向的軍事通道上都設立了許多關隘,除了函谷關之外,還有本回答提到的其他各種,都是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塞。

在古代洛陽通往西安的古道上,河南的崤山至潼關段因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

戰國時秦孝公從魏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後,即在此設置函谷關。此關關城東西長7.5公里,穀道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因「丸泥可封」之險自古為軍事上的兵家必爭之地;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連接中原腹地與西部地區的通衢要沖;還因兩千多年前中華文化聖賢老子在這里寫下了不朽的經典著作《道德經》,故而又被稱為千古雄關、道家之源。

今天的函谷關關樓。

地理位置佔主要原因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占據函谷關等於遏止關中東進的西大門。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關中對中原,在地勢上呈高屋建瓴之勢,四面有山河為之險阻。《資治通鑒》上稱關中「帶河阻山,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屆高屋之上建領水也。」幾處重要的交通孔道則由函谷關、武關、散關和蕭關分別扼守,閉關可以自守,出關可以進取,從而形成能進能退、可攻可守的有利態勢。

縱觀戰史,如果出現分別位於關中和中原的兩股勢力交鋒的情形,雙方必定以函谷關為爭奪的急所。如果關中一方占據函谷關,則足以保障關中東部門戶;如果中原一方占據函谷關,則關中必危。函谷關依險而立,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周慎靚王三年,楚、趙、韓、魏、燕五國聯軍攻秦,攻函谷關不下,秦兵出關反擊,聯軍大敗。秦始皇六年,楚、趙、魏、韓、衛合兵攻秦,進至函谷關,再次大敗而還,合五國之力,精兵、猛將、謀臣雲集,面對函谷關天險,卻無可奈何。秦末,劉邦率軍西伐關中,不從正面攻函谷關,而繞道入武關,不能不說是出於對函谷關天險的顧慮。建安十六年,曹操討漢中張魯,涼州諸將以疑懼而反,馬超率眾十萬扼守潼關,曹操頓兵關前,久攻不克,後北渡黃河,從上游南渡出馬超軍後,歷盡艱險,才擊破馬超。東魏天平三年,高歡發軍三路攻關中,以猛將竇泰攻潼關,另以軍攻武關,自率主力從蒲坂渡河,西魏宇文泰集中精銳擊破攻潼關的竇泰軍,高歡只得全線退兵。李淵入關中後,當即遣世子李建成率兵把守潼關以備東方之兵,自己從容經營關隴,開創大唐基業。

在古代函谷關的重要性,是因為當時的天下格局是東征西討。遠在傳說時代,炎黃夏都是西北民族,他們從西向東發展,要奪取此關;信史時代周秦隋唐發祥於西北,統一全國,要奪取此關;西漢劉邦奪取此關,統一全國。東漢先奪取河北下中原,奪取此關統一全國。以後至唐代,東西方都是以此關為中心,相互攻伐!所以函谷關是當時最重要的雄關!標題不太恰當,那時首都在關中,主要是從關中統一全國的多,是關中據函谷關而統一天下!而其他地方更不易通過!其實要是看地圖也就不難理解,洛陽到西安平坦大路就是函谷關,如果繞函谷關進攻關中只有走河東或藍田關。函谷關如果在敵人手裡,繞河東攻擊河西就要一鼓作氣拿下河西進而堵住華陰,必須要連續突擊,單個國家做不到,如果進展緩慢,函谷關的守軍可以北上堵住河東進河西的路。吳起敢從河東攻擊河西,那時候函谷關在魏國手裡。六國攻擊秦其實也可以走河西,楚韓牽制函谷關,可是六國不願給魏做嫁衣,人多寧願死磕,因為打下河西只有魏離的近佔便宜。

關中地區從地理位置上,是個封閉的環境,東北是黃河天險環繞,南邊是高聳入雲的秦嶺,山高路陡,不便行軍突襲。只有東面,而東面是秦國的函谷關。歷史上,從東南兩個方向攻入關中的只有劉邦從武關走藍田路,成功了,那還是趁著秦軍在東邊對付義軍,無暇顧及而成就了劉邦。

④ 武關的位置境域

武關,春秋時稱「少習關」,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記要》卷五十四中說:「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武關巨防,一舉而輕重分焉。」《續修商志》載陳潛室日「自古入關有三道……一自東南而入武關為間道」。清人顧棟高詩:「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自春秋始,歷來武關均設防守。為兵家必爭。武關舊有城垣,北倚岩崖,南臨絕澗,河水環東、西、南三面,城址橫出河心。城東有四道嶺,特別是吊橋嶺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並騎」,為武關屏蔽。故史稱其為「關中東南門戶嗟不誤也」,且有「秦關百二」(以二敵百)之譽。迄今尚有古「秦楚分界牆」一段,約300多米。古稱商於道、商山道,是陝西東南部的重要門戶,是古都長安連接荊襄、吳越的紐帶。起自長安,經積道、灞上、芷陽、藍田、嶢關、上洛、武關、丹水、淅、酈等地至宛城。
山水環繞,險阻天成,曾被譽為「重關天塞控神洲」,「關門不鎖敵難犯」,「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秦出武關而東取十五城,楚懷王即被執於武關;秦始皇東巡皆經武關;劉幫入武關定關中,郭子儀於武關招亡卒使吐蕃夜遁;黃巢出武關轉戰中原;李自成囤兵商洛後出武關而進軍北京;1932年,賀龍將軍曾率部與敵劉振華部激戰武關。 上下烽火台亦存。武關西有牧虎關,東有富水關,南有白陽關、竹林關、荊紫關、漫川關,北有鐵鎖關、雞頭關,關關相望,可相依設防。劉邦、黃巢、李自成、白蓮教義軍及賀龍率領之工農紅軍,均出入於武關。 武關城遺址,在龍駒寨鎮東42公里,上伊國道南側。為秦之南關。它和東面之函谷關、西面之大散關、北面之蕭關並稱「關中四塞」。關中即因居四關之中而得名。其地界「秦頭楚尾」,為「秦楚咽喉」、「關中鎖鑰」。
武關城,北依少習山之岩險,東、西、南臨武關河谷之絕澗。「山環水繞、險阻天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自古有「重關天塞控神州」和「秦關百二」(以二敵百)之譽。《左傳·哀公四年》載:「秦哀公四年(前533),楚既克夷虎,及謀北方,將通少習以聽命。」說明春秋已設少習關,即自戰國更名之武關(關北主山迄今沿稱少習)。《戰國策·秦策》載,商鞅敗亡前曾來關下叩關遭拒。由明太僕寺南鏜所撰《重修武關碑記》得知,該關重修於明正德五年(1510)。經現場勘察,今城牆夯土亦斷為明城。城址呈長方形,東西1000米、南北500米,夯土板築,原高8米、厚3.4米。東、西、南各有一門,為磚石包砌券洞,上有城樓。各門均有楷書陰刻石額,西門為「三秦要塞」;東門外額為「武關」,內額為「古少習關」。
「文化大革命」中城毀碑失。迄今,武關城牆僅余東、西門一帶夯土數堆。縣文物管理委員會成立後,1986~1987年陸續將所失三塊題額征回。城內歷代衙署,現已無存。1980年商洛地區文物普查時,在武關城址發現篆刻「武侯」、「千秋萬歲」等瓦當及篆書「武」字板瓦。1956年,武關小學在西牆附近取土時,發現類似西安龍首村出土之五角形漢代陶質下水道管。此後,歷年多次出土銅鼎、銅鈁、銅劍、銅矢及大量陶器和碎片。1988年,商洛地區在文物普查時,又於武關發現漢代陶窯三處,漢墓一座。凡此,均可作為戰國及漢代在武關置關設衙之物證。武關城址街道整齊,現為武關鄉政府所在地。
關於武關歷代設戍防守情況,據《漢書·武帝紀》載劉玄更始元年(23),武關都尉為朱萌。《隋書·煬帝紀》謂:「於上洛以置關防。」清康熙《續修商志》載,唐開元十八年(730),守武關副都尉名閻敬珣,繼任蕭元昶。《直隸商州總志》稱,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武關設巡檢司。清乾隆二年(1737)添設營房。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衙門,門庭五間,大庭五間、班房十多間。大門懸「武關城守營」金字大匾。門側有州官羅文思所書「古少習關」巨碑(據傳鋪於武關東街街心水渠)。其衙門解放後為糧站佔用。「文化大革命」後糧站改建為庫房。現城中僅存西門內側清道光時重修的關帝廟大殿及樂樓。原城東南隅之魁星樓,西南角寺嘴子石佛寺,龍王廟、樂樓及菩薩、財神、火神諸廟,均已先後塌圯。武關自古被稱為「關門不鎖敵難犯」、「關門不鎖夜猶開」,「雄關拒萬夫」之軍事要塞。關東四道嶺(吊橋嶺)有「秦楚分界牆」。嶺巔,原有關門、吊橋,嶺外一道,不容並騎,誠為天險。牆側設有前、後烽火台(詳見本志《秦楚分界牆》),迄今此牆及烽火台尚存。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記要》載:「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武關巨防,一舉而輕重分焉。」清顧棟高詩雲:「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武關自春秋戰國以來,歷代兵事頻冗。清譚嗣同之《武關》詩雲:「橫空絕磴曉青蒼,楚水秦山古戰場。」「秦楚交戰,斬首八萬」即戰於丹、淅之濱,後楚懷王被執於武關。杜牧《題武關》曰:「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崔融詩:「六里青山天下笑,張儀容易去還來」,皆指此。劉邦克武關,成帝業;鄧曄得武關,滅王莽;赤眉軍入武關,動搖漢室;桓溫及劉裕軍破武關,前秦、後秦覆沒;郭子儀整軍武關,吐蕃夜遁;黃巢出武關,轉戰中原;紅巾軍入武關,「三輔」驚恐;李自成出武關,後建大順;白蓮教、太平軍、義和團攻入武關,震撼清廷。1932年,賀龍率領的紅三軍與軍閥劉鎮華部亦激戰於武關西之寺底鋪。
秦關楚岫之武關,不僅是軍事要塞,而且山水綺麗,舊曾有「八景」:餘光返照、石橋古渡、筆山鹿鳴、硯水魚躍、龍潭古寺、白岩仙跡、蟒冷神芝、玉泉串珠。駐足武關之歷代墨客騷士,詠詩作賦者有韓愈、元稹、白居易、杜牧、岑參、李商隱、寇準、溫純、何景明等,留傳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毛澤東主席曾親書唐代李涉《再宿武關》詩,以抒情懷,勵國人。1959年,林業部曾在武關召開全國16省(市)核桃現場會議,並勒石樹碑於西崗。 自「三秦要塞」——武關,盤折東行,約2.5公里處,一嶺當道,即四道嶺之第四道嶺(吊橋嶺),為武關「外廓」。古代出入武關只此一途。該嶺高峻而陡峭,其路不容並騎。《史記》謂「秦關百二(以二敵百),勢如建瓴」。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吊橋嶺巔,尚存「秦楚分界牆」一段,長約3500米,底寬2米,頂寬1米,高3.5米,由片石砌成。牆西為秦,東為楚,系春秋戰國時兩國疆界。跨道,築有城樓。其拱形門洞,高3.4米,寬2.7米,深3.4米,上有樓三間,門前設吊橋。牆東南有烽火台兩座,前台高出界牆30米,後台高出前台150米,與鐵峪鋪、桃花鋪、資峪嶺、龍駒寨、商山、棣花諸台相呼應,為古代戰爭傳遞消息之主要設施。分界牆初建於戰國,歷代屢經修葺,現存界牆為明建。解放前,界牆上寫有「秦楚分界牆」五個大字。相傳,此牆古代綿延千里,與白陽關、竹林關、漫川關,及雞頭關連成一線。牆西,原有「四龍宮」(喻四嶺為四條青龍,故名)。該宮建於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總面積約500平方米。有大殿、樂樓、道房、茶齋、鍾鼓樓共11間。古歷三月初三廟會(三日)。經「文化大革命」,主要建築全部傾塌。舊日道旁曾一字排列17座古碑,今僅存「重修龍宮碑」二面:一在四道嶺頭,鐫有「大明國置立武關衙」(明崇禎四年三月立);一在武關鄉政府大院。歷年來在「秦楚分界牆」附近發現不少箭簇、戈、矛等兵器。檢閱歷史典籍,唐代詩人杜牧游武關時,所寫《題武關》詩中之「山牆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即指此牆。清康熙時《續修商志》謂「秦楚咽喉之重地,商於形勝之要區。」清乾隆代《直隸商州總志》卷一說,「商界秦楚間」,「東有武關之天險……秦楚咽喉也」。明太僕寺南鏜所撰《重修武關碑記》謂:「武關去省城五百里……一夫當關,百夫難敵,岩險聞於天下……乃秦之門戶也。」故有設於國門之分界牆。清代,王肇基之《過武關》有:「雄關百二仰西秦,生就岩疆迥不倫。山勢劃開秦楚界,水聲流盡漢唐人。雲封谷口蠶叢路,日落城頭馬上塵。客館那曾酣旅夢,子規夜半叫芳春」。這首詩亦明確指出,武關為「秦楚界」其「雲封谷口蠶叢路」即實指登上秦楚分界牆之盤折砭道。
《續文獻通考》稱,禹治水經商山,除水患、利農業、便交通。其時,境內道路有一定改善。契「佐禹治水有功」,遂「封於商」。據《世本·作篇》載,契孫相土曾在商製作「乘馬」(馬車)。發明馬拉車後,促進了本境干線之形成。「循河覓道」,干線基本沿丹江走向,從而連接了關中平原與南陽盆地以至江漢平原。此即「商於路」。周代,該路成為向南用兵之軍事干線,且沿線「漸成聚邑」。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錐,樹以青松」。其南極吳楚之馳道,即包括境內之干線,當時稱為武關道或藍武道。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東行郡縣,「由武關歸」。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出巡「自武關出」。亂山高下,雲掩商於,武關道常因夏秋多雨山洪暴發而路阻,歷代均十分重視這條干線的設施及維修。唐代,這條干線稱商山路,屬於官道。唐貞元七年(791),商州刺史李西華拓寬商山道,又別開偏路以避水患,役工十餘萬,修橋道,起客舍,從商州西至藍田,東抵內鄉開新道七百餘里。詩人李商隱曾寫過一首《商於新開路》,盛贊這一壯舉「更誰開捷徑,速擬上青雲」。據陳思次《寶刻叢編》載,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再次整修商山路,竣工後曾刻有《唐新修橋驛記》石碑。《直隸商州總志》載,明嘉靖知州郗元洪曾主持增修過一次棧道;萬曆七年(1579),知州王邦俊任內採取「火燒石壁,鑿洞架梁」搭路,再次整修山道。清代,最重要的一次整修工程,系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知州羅文思主持,在白楊店的銅佛龕鑿出了寬8尺、長6里的石質碥道,路邊以石為欄,並有行旅歇息的簡易設施,被人們稱為「羅公碥」。大大方便了從龍駒寨到商縣的行人。清代還整修過武關東之七里碥,志稱「裴公碥」。迄今境內之棣花老街、堡子村、老君殿、古城村、鹿池坪、資峪過風樓、武關新開嶺、吊橋嶺尚有古道遺跡,一般約寬3米左右,常有30°—40°左右之緩坡,多系土路,入村穿鎮等重要路段鋪以條石或卵石。
漢武帝太初四年(前101),遷弘農都尉於武關。《漢書·王莽傳》載,地皇四年(23)鄧曄、於匡西進曾收降武關都尉朱萌。都尉雖系武職,設於關則兼管道路暢通。兩晉南北朝,據《晉書·苻秦》載,自長安至於諸州「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者取給於途」。是為境內設驛之始。隋沿,且加強對武關之管理。《隋書·地理志》載,上洛郡商洛縣有「關官」。《隋書·煬帝紀》稱,煬帝即位「掘塹自龍門,達於上洛,以置關防」(指武關)。唐代「凡三十里一驛」。嚴耕望《唐藍田武關道驛程考》稱,其時自長安至襄陽23驛。商洛縣之驛站上接上洛縣洛源驛,入境有棣花驛、四皓驛、青雲驛、桃花驛、武關驛,出境接商南縣之層峰驛。「每驛設驛長一人,驛夫若幹人,一縣之驛由縣令兼理」。驛有驛田,備有車、馬、船等以供使用。唐德宗時,定「上都至汴州為大路驛。從上都至荊南為次路驛」。上都至荊南,恰經今丹鳳縣境。《唐書·百官志》稱:「凡關有驛道者為上關」,縣境武關即繫上關,「上關令一人,從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其主要職能「掌禁末游,察奸匿」。貞元間,商州刺史李西華又於商山路廣設「官舍」,以接待過往官員。其時,私人經營之旅館亦日臻發達。《通典》卷七載,早在天寶年間,東至宋汴,西至岐州,南詣荊襄(此道,途經本境),「皆有店肆,以供商旅」。宋略如前代,開國之初詔諸道州府以軍卒代百姓為遞夫,承傳官府文書。宋人沈括《夢溪筆談》稱:「驛傳舊有步、馬、急三等,急遞最遽,日行四百里,唯軍興則用之。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朱漆木牌金字,日行五百里。」望之者無不避路,即岳飛所奉之一日十二道金牌。北宋末,本境為宋金交戰區,境內之急遞,十里一鋪,每鋪設鋪長一名,鋪兵要路十名、鋪路或五名或四名。元代驛政較前詳備,驛站稱站赤,為蒙古語驛站之譯音。普通各站設提領一員,行九品印,職專車馬之役。其附,商州共七驛,在本境者有棣花、青雲、桃花、武關驛。其時各驛之間距,據《馬可波羅游記》載「元代驛站制度每隔二十五或三十英里就立一驛站」。明代,境內設有驛站並急遞鋪,隸商縣驛丞,掌郵傳迎送等事。清代,驛政初由商縣驛丞專掌,乾隆年間龍駒寨州同衙門設立後由其兼理。各驛站有驛書、驛皂、馬夫、獸醫、杠抬夫、驢夫之類。與驛站相輔而行的有專供走遞公文之「遞鋪」,每鋪有鋪司四人,鋪兵二十一人。商州到武關十一鋪,本境有鋪司八處(上接商縣夜村鋪,下接商南之澗場鋪)。境內之鋪名為:棣花鋪(飯食等級為小、中伙)、商洛鋪(備大、中伙)、龍駒寨鋪(為「駐節」之地)、資峪鋪、桃花鋪(備中伙)、鐵峪鋪、寺底鋪、武關鋪(為「駐節」之地)。運輸組織方面,光緒二十六年(1900)九月二十九日,慈禧太後令各省應解京餉均輸西安,並決定將清江(江蘇)所設轉運總局移至漢口,老河口、龍駒寨各設分局。南路運輸由漢水入荊紫關,溯龍駒寨抵達西安。以此作為「西幸之第一籌畫」。此外,清代尚有船幫、西馬幫、北馬幫、青器幫、鹽幫、楚黃幫、臨晉幫、坐地幫等民間行業組織在龍駒寨建有會館,接待過往同業人員。
武關余化橋 傳說帝辛(殷紂王)之大將余化龍,派三子光駐守武關,於城東北少習山下溝壑間築石橋一座,遂名「余化橋」,俗稱大石橋。《武關八景》有「石橋古渡幾千秋」。經考,其地原雖有石橋一座(丈余),然始築年代尚乏信史。民國二十四年(1935),修建西荊公路武關段時,該橋為路基所佔,今在原處設一涵洞。 [唐.吳融]
時來時去若循環,雙闔平雲謾鎖山。只道地教秦設險,不知天與漢為關。
貪生莫作千年計,到了都成一夢閑。爭得便如岩下水,從他興廢自潺潺。 [唐.杜牧]
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牆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今日聖神家四海,戍旗長卷夕陽中。 [唐.李涉]
遠別秦城萬里游,亂山高下出商州。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⑤ 鴻門宴對當時有何歷史意義

個人認為鴻門宴可以看作項羽失天下的開始,決定了他必然失敗的結局 因為鴻門宴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項羽優柔寡斷、婦人之仁的的一面。當曹無傷向他告密時,他沒有及時的向劉邦發起進攻,而是聽從了項伯的建議,開了個鴻門宴,這就充分說明項羽不知人善用的一面。隨後在宴會上,他又錯失了數次良機,更可怕的是還暴露了曹無傷,試想以後還會有人向項羽告密嗎??這樣他不少了許多情報來源。這也充分透漏出項羽充其量也就是一個軍事家,而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最後援引《高祖本紀》的話——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評價答案
您已經評價過!好:1 您已經評價過!不好:0 您已經評價過!原創:1 您已經評價過!非原創:0 smile@_@ 回答採納率:26.8% 2008-11-15 10:43 滿意答案好評率:100% 思想意義通過項羽的行動,可以充分證明此點。項羽當年倔起江東,領導農民起義隊伍,掃平各地動亂。「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這是當他行為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群眾滅除暴秦政權願望時,他受到了群眾的擁護之故。因為如此,他的舉措行為,也便能符合客觀要求,能以透過形式看到本質,而處處取得主動,最後獲得成功。而當他「勝利」「成功」之後,便妄自尊大,倒行逆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他幾乎是完全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被一片歌頌、崇拜、畏服的聲音所淹沒,蔽塞了他應有的理智與聰明。更因為到處屠城殺戮,他就迅速地喪失了群眾的擁戴。在行動舉措上,也是處處用主觀臆斷客觀,變得十分被動而愚蠢。用《鴻門宴》上的項羽形象,來印證此點,就更為鮮明。由於項羽的「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他竟然為劉邦的一套卑詞厚幣所欺哄,輕輕放走了自己送上門來的強大的敵人。他經不起紛至沓來的諂言和諛語,不但容忍自己營壘內部的資敵臣僚,也不聽信忠誠而有遠見的策謀勸告;甚至「率直」到把敵方為自己遞送情報的人隨口供出。劉邦對他所講的話和劉邦的行為,本來有許多矛盾和漏洞可以察尋,但他卻完全漠視了這些。用自己的雙手給自己埋下難於挽救的敗亡種子。第二點,本文說明了不自覺的資敵行為是最為可怕也最為可恨的。項羽集團的項伯,可以作為最好的說明。他的一系列資敵行為,基本上都是處於不自覺狀態。但從其影響來看,應該說是存在內部的可怕的利敵現象。因為它分明起到削弱和分裂自己營壘並且切實幫助了敵人的嚴重作用。項伯凡事從封建貴族道德觀念出發,以致弄得不識真正的大體。客觀上協助了敵人,還不自覺。敵人用各種手段利用了自己,不但不覺察,還自以為處事深合「義」「禮」。這種人的思想行動最可怕。因為不只他自己不識是非,別人也往往受其左右而不以為怪,因之墮壞大事。第三點,本文說明,凡事必須依靠多數人,和衷共濟,步調整齊,才能成功。劉邦之所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原因是在於他善於用人,處處依靠周圍的臣僚。上下團結一致、步調劃一,互相輔助、互相支援,形成一個堅強的集體力量;相反地,在項羽方面,本來事情的成功象探囊取物一樣的容易,但是項羽卻師心自用不納善言。以致在如此嚴重的關頭,扮演了顢頇失敗的可悲角色,劉邦後來批判他說:「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說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認為張良、蕭何、韓信,「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也在說明這個道理。第四點,本文說明凡屬嚴重事情,必須有膽有識,充分分析客觀實際,依據之制定周詳計劃,在進行上要有嚴密的措置安排,才能突破艱難,獲得勝利。通過本文中劉邦集團的一系列活動,可以印證此點。劉邦在接到項羽要擊破他的消息時,雖然顯得有些慌亂,但他的一些心腹臣僚,大都是有膽有識,能細致地分析客觀,進行周詳的計劃和嚴密安排的人物。《鴻門宴》雄辯地說明劉邦集團在處理這樣一個嚴重事件時,是如何做到了知己知彼,有條有理,並且能順理成章,因敵制勝,所有舉措都是符合客觀實際,從而獲得最後勝利。《鴻門宴》一文,就是如此在三大段十五節文字當中,包孕著極其豐富的思想意義。寫出來從秦崩潰到漢建立的歷史過程的一個重要片斷;描繪了劉項兩大集團勢力的不同陣容,塑造了兩種不同類型的統治人物。它不只預示著項羽個人功業的重要轉折,它也是整個秦末歷史變化的重要關鍵。《鴻門宴》一文,它的本事雖然發生在二千多年前(公元前206年),但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鮮明的教育意義與認識價值。

⑥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幾個重要關塞

關中四關是東潼關,西大散關,南武關,北蕭關。居其四關之中的地域統稱關中。

關中四大關塞——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重要關塞,見證了過往血雨腥風、金戈鐵馬的歲月。
最著名的當屬潼關了!
潼關

潼關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古潼關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馬超刺槐、十二連城、仰韶文化遺址等名勝古跡星羅棋布;風陵曉渡、譙樓晚照、秦嶺雲屏等潼關八景,引人入勝。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沖,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沖,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官方要隘,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南障秦嶺,北阻黃河,東連函谷,西拱華山,形勢險要,為長安的東大門。《山海關志》載:「畿內之險,唯潼關與山海為首。」潼關建關後,最初以黃河由北向南沖擊關山而取名「沖關」,後因關西有潼水更名為「潼關」。

據介紹,古潼關城門外橫額書「第一關」,里額書「金陡關」,均為清乾隆皇帝御筆。關隘當險而立,山峰夾道,僅容單車,行走五里,視力所及,一線青天。唐代詩人杜甫有「丈人視要處,窄路容單車。艱難奮長戢,萬古用一夫」的詩句,以贊其險。
大散關

即大散關。在陝西省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當秦嶺咽喉,扼川、陝間交通,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始於西漢,廢棄於明代。西周時期,這一帶為散國所在地,陳倉故道亦由此經過。現在關址處立有「秦嶺」石碑一通。在散關嶺上的古散關關門遺址東面,立有「古大散關遺址」石碑一塊。在今川陝公路19.5公里處的路北懸崖上,鐫刻有「古大散關」4個大字。
大散關亦稱散關,關中四關之一,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 這里山勢險峻,層巒疊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秦嶺西端與隴山分界處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帶,是秦嶺西部往來的一條重要通道。大散關即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險而立,位於今陝西省寶雞市西約50里處。此關是關中與漢中、巴蜀之間的咽喉,為南北所必爭。「北不得散關,無以圖漢中巴蜀;南不得散關,無以圖關中。
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70餘次。 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里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
武關

武關位於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位於今丹鳳縣城東約80里處的谷澗間,漢江支流丹水自西北向東南穿越秦嶺東段山地,切開一條狹長的低谷地帶,成為秦嶺東段南北往來的一條通道。沿該通道西北上行,越秦嶺分水嶺後,可直達藍田,逼近長安(咸陽),向東南下行,可達南陽盆地。武關憑險而立,自秦、漢、隋、唐以來,均為京都咸陽、長安的南大門。 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

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1.5公里,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 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現在的武關,關城基本完好,磚砌東西門洞依然可見,唯東去的小路,已成為寬坦的公路,氣象已非昔日可比!
蕭關

蕭關,是歷史上著名的關隘,地當固原東南,是三關口以北、古瓦亭峽以南的一段險要峽谷,有涇水相伴。漢代的蕭關原本位於今寧夏固原東南。北宋時,政府為了防禦西夏,又在漢代蕭關故址以北200里,重築蕭關,位置是今寧夏同心縣南。

蕭關歷史上不僅是軍事要地,而且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然而,這一要塞如今只剩城牆讓尋訪它的人獲得一點慰藉。經過時間的侵蝕,隱約可辨的城牆與周圍兩座山峰上的烽火台形成一個天然屏障。它的南側,三條道路直通寧夏、內蒙古及甘肅等地;經環江、馬蓮河、涇河直抵關中。「可以說蕭關是關中的北大門,戰略地位不容忽視。

薛正昌指著這一片繼續介紹道:「秦、唐、宋、元等先後在蕭關周圍設郡立縣,建關築城。秦設烏氏縣,修長城,漢置高平城,唐通絲綢之路,宋修城寨,元設安西王府。歷史上,這里曾發生過大大小小無數次的戰爭。

⑦ 關中四關的武關

武關抄位於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襲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位於今丹鳳縣城東約80里處的谷澗間,漢江支流丹水自西北向東南穿越秦嶺東段山地,切開一條狹長的低谷地帶,成為秦嶺東段南北往來的一條通道。沿該通道西北上行,越秦嶺分水嶺後,可直達藍田,逼近長安(咸陽),向東南下行,可達南陽盆地。武關憑險而立,自秦、漢、隋、唐以來,均為京都咸陽、長安的南大門。 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明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1.5公里,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 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現在的武關,關城基本完好,磚砌東西門洞依然可見,唯東去的小路,已成為寬坦的公路,氣象已非昔日可比!

⑧ 古代函谷關 嶢關 潼關 武關是一座關嗎 它們好像都是歷代關中地區的門戶吧

看歷史書記得看完整
淆之戰。是秦晉之戰,在山西陝西之間
陝西南有秦嶺,潼關武官是在秦嶺方向。
春秋秦晉間交兵,淆,涵出現的多
漢唐以西安為中心。控制華北平原,爭奪潼關,武關就出現的多。

⑨ 古代秦國武關今在

武關復,古晉楚、秦楚 國界出入檢查處制。位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東武關河的北岸,與函谷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武關歷史悠久,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關城周長1.5公里,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建國前西門上有「三秦要塞」四字,東門有「武關」二字,內門額上有「古少習關」四字。建國後城門、城牆等遭到毀滅性破壞。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⑩ 秦國函谷關中有哪些關,這些關有什麼歷史

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這里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這里又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經》的地方。千百年來,眾多海內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這里朝聖祭祖。
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峽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之中,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里進行的。
函谷關不僅是一處軍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著這座重關名城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公孫白馬」、「唐玄宗改元」等歷史故事和傳說,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馬光等歷史名人志士臨關吟詩作賦,流傳至今的有100餘篇。函谷關建於春秋戰國之際。「因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稱天險」(《辭海》)。函谷關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嶺,東臨絕澗,南依秦嶺,北瀕黃河,地勢險要,道路狹窄,素有「車不方軌,馬不並轡」之稱。《太平寰宇記》中稱「其城北帶河,南依山,周回五里餘四十步,高二丈」。關城宏大雄偉,關樓倚金迭碧,因其地處桃林塞之中樞,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古驚塵向北空」(唐·胡宿詩),「雙峰高聳太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金·辛願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周慎靚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趙、魏、韓、燕五國伐秦,秦據函谷關天險大敗六國軍隊。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3年),楚、趙、魏、韓、衛五國伐秦,「至函關,皆敗走」。秦末楚漢戰爭中,劉邦曾守關阻擋項羽進攻。唐「安史之亂」中,官兵與叛軍在關前進行了著名的桃林大戰。自春秋戰國以來的兩千多年中,函谷關歷經了七雄爭霸、楚漢相爭,黃巢、李自成農民起義,以及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狼煙烽火,無論是逐鹿中原,抑或進取關中,函谷關歷來都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閱讀全文

與武關都有什麼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