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原子模型的歷史演變
時間
模型類型
內容
1808年
道爾頓模型
原子是一個堅硬的小球
1879年
湯姆生模內型
原子是一個帶正電荷的球,容電子鑲嵌在裡面,原子好似一塊「不滿漿果的松糕」
1911年
盧瑟福模型
原子的大部分體積是空的,電子隨意的圍繞著一個帶正電荷的很小的原子核運轉。
1913年
玻爾模型
電子不是隨意佔據在原子核的周圍,而是在固定的層面上運動,當電子從一個層面躍遷到另一個層面時,原子便吸收或釋放能量。
20世紀20年代以來
現代模型(電子雲模型)
電子繞核運動形成一個帶負電荷的雲團,在一個確定電子的時刻不能精確測定電子的確切位置
參考資料:<<教與學>>
② 原子結構模型發展的歷史
道爾頓,年出生在英國。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偉大科學家。,其最大功績是創立了科學的原子論。
道爾頓一生科研成果卓著。1794年,他通過對自己的色盲眼研究,第一次指出了人眼視覺色盲現象。他從21歲起,就以滿腔熱情和堅強的毅力,利用業余時間,天天觀察天象,並作日記,50年如一日,記下了多次觀測數據。他從氣象的研究,擴展到研究大氣的成分和性質;從大氣的研究又擴展到研究物理學上氣體的壓力、體積、擴散和溶解等問題;接著又從氣體擴散、溶解研究,擴展到研究物質的結構和化學組成,最終引出並確立了他的科學原子論。道爾頓為此獲得了崇高的榮譽。
在道爾頓創立科學的原子論之前,法國化學家普羅斯於1799年發現了定比定律,英國化學家戴維於1800年發現了倍比定律。道爾頓在研究中發現這兩個定律與自己的氣體研究結果相符合,便據之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他說,物質是由具有一定質量的原子構成的,元素是由同一種類的原子構成的,化合物是由該化合物成分的元素的原子結合而成的,原子是化學作用的最小單位,它在化學變化中不會改變。原子是有質量的,因而鑒別不同元素原子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應該是去鑒別它們的相對質量即原子量。如果在所有相應事例中,能知道一種元素有幾個原子和另一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化合,就可以測算出元素的原子量來。道爾頓確立的科學原子論,使當時的一些化學基本定律得到了統一解釋,是對當時人們了解的各種化學變化材料進行的一次大綜合、大整理。它很快為化學界接受和重視,使大批化學家開始了原子量的測定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化學的發展。
③ 航空模型的歷史發展
探索飛行奧秘的工具
人類自古以來就幻想著飛行。昆蟲、鳥禽、風吹起樹葉和上升的炊煙,都曾引起過人類飛行的遐想。西漢劉安在《淮南子》中記載著後羿的妻子嫦娥偷食了長生葯而飛上月宮的美妙故事。這反映了古人對飛行的追求和嚮往。
在載人的航空器出現之前,人類就創造了許多能飛行的航空模型,不斷地探索著飛行的奧秘。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就製作出能飛的木鳥模型。《韓非子》中記載著:「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宋朝李鳶等人編的《太平御覽》中也有「張衡嘗作木鳥,假以羽翮,腹中施機,能飛數里」的記載。另外,還製作出種類繁多的孔明燈、風箏和竹蜻蜒等。
唐代以後,我國的風箏傳到國外,在世界上流傳開來。西方有人用風箏做飛行試驗,探索製造飛機的可能。美國的萊特兄弟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的製造者,他們的飛機在1903年12月17日試飛成功。他們就是先用大風箏進行種種試驗,然後製造出滑翔機,解決了升降、平衡、轉彎等問題,最後才把飛機製造成功的。
飛機發明之前,航空模型具有強烈的探索性質,在飛機發明之後,航空模型仍然是研究航空科學的必要工具。每一種新飛機的試制,都要先在風洞里用模型進行試驗,甚至連太空梭這樣先進的航空器,也要經過模型試驗階段,取得必要的數據,才能獲得成功。
④ 原子模型的發展歷程
古希臘時期就已有人提出關於原子的想法。他們認為,元素是由原子所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但到19世紀之前,原子的理論都沒有實驗證據。約翰·道爾頓是第一個提出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原子理論的人。他是一位研究大氣層和氣體性能的。根據他的研究結果,他提出了原子理論,要點如下:
原子模型
1.所有物質(元素)都是由很小的個別的顆粒所組成。這些小顆粒稱為原子。
2.每種元素都有自己的原子種類;同種元素的原子的重量和性質相同,不同元素的則不同。
3.原子可以結合組成化合物,但不同原子之間只能按整數之比而結合。
4.在進行化學或物理的過程中,原子既不能產生也不能消滅。
道爾頓對原子理論的特別貢獻是他能定出元素的原子量。道爾頓還是把原子看成是物質最基本的,一個整體不可分的結構單元。因此原子沒有結構。 1897年約瑟夫·約翰·湯姆森發現,陰極射線管內發出的陰極射線在電場作用下,偏向正電極。他正確地判斷,這些是由陰極射線管內的原子分裂出來的帶負電的粒子。他稱它為電子。電子的重量只有最輕的氫原子的二千分之一。湯姆森第一次提出原子是可以分裂的。他並修改了道爾頓的把原子看成是一個不可分的整體的模型。
湯姆森為了要解析原子帶中性電的性質,1904年他提議;原子是由N個帶正電的顆粒和N個帶負電的電子所組成,它們相互均勻地分布。如果把電子看成葡萄乾;而原子的其餘部分為蛋糕。則可把湯姆森所提的原子模型看為葡萄乾蛋糕模型。 當時知道,當原子受熱時,它會輻射出固定值的能量,但沒有人能解析這種現象。1914年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為了解析這種現象而修改盧瑟福的原子模型。波爾原子模型的要點如下:
(1)原子核位於原子的中心;(2)電子不停地繞原子核作軌道運動;處於穩定狀態,不輻射出也不吸收能量。(3)當一個電子從一種狀態變到另一狀態時,這個電子就會損失或獲得能量,它就會發射或吸收能量。(4)光譜中的每一根譜線都與一個電子從某一穩定狀態變到另一個狀態有聯系。
波爾原子模型被稱為量子化原子模型,至今還通用。
⑤ OSI模型的歷史
在制定計算機網路標准方面,起著重大作用的兩大國際組織是:國際電報與電話咨詢內委員會(CCITT),與國際容標准化組織(ISO),雖然它們工作領域不同,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信與信息處理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比較模糊,這也成了CCITT和ISO共同關心的領域。1974年,ISO發布了著名的ISO/IEC 7498標准,它定義了網路互聯的7層框架,也就是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1983年正式批准使用。
⑥ 建築模型的歷史簡介
起初,建築模型設計製作只是作為廣告公司的一個附屬產業。到了1992年,深圳最早出現了專業建築沙盤模型設計製作公司。此後,建築沙盤模型設計製作便逐漸在廣東、北京和上海等地區和城市作為一種專門的行業出現。從此,建築沙盤模型設計製作從廣告公司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 建築模型的作用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好的建築模型不僅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同時又是一件觀賞價值很高的陳列品,它的展示將為房地產帶來無限商機。有遠見的開發商通過建築模型讓消費者很直觀地了解到開發項目的環境、建築物的外觀、房屋戶型的布局結構、總體規劃的全貌,這些都方便了購房者及早作出抉擇。好的建築沙盤模型能激發購房者的購買慾望,使開發商沉澱的資金早日盤活。 聰明的開發商在沒有售房之前,先將自己的樓盤製作成模型,推向社會,通過各種媒體,如:房地產博覽會、房屋交易會、建築設計評比會、新聞發布會等讓更多的人先了解企業、認識樓盤,從而為今後售房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建築模型的實用性、商業性及其藝術性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更是不言而喻。 其主要表現是: 第一,報價缺乏權威標准依據。行業沒有統一的報價標准,模型驗收也沒有國家明文規定所以出現了漫天要價的局面. 第二,「盲流」現象嚴重。行業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員工流動比較頻繁。一個員工今天是這家公司的人,明天又不知道是哪家公司的人。從而,難以保障每一批模型的質量。 第三,行業管理制度鬆散。行業沒有具體、統一的質量標准,模型材料不夠規范。專業建築模型設計製作公司通常所採用的主要材料是ABS膠板,這是原生ABS膠板;但是,也有一些公司大量採用了價格便宜、質量低劣的再生ABS膠板。這必然導致模型的質量不合格! 因此嚴抓這些就肯定會使其效率提高。
⑦ OSI參考模型的歷史基於怎樣的發展歷程提出的,提出前和提出後網路的改變是什麼
介紹OSI歷史背景,那麼不得不要把TCP/IP也抬進來一起說。
首先,簡單地說:OSI參考模型是學術上和法律上的國際標准,是完整的權威的網路參考模型。
而TCP/IP參考模型是事實上的國際標准,即現實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的網路參考模型。
這種情形是怎麼導致的呢。慢慢道來:
早在20世紀7-80年代,網路開始發展起來,開始的時候各個生產廠商各自為營,生產出許多不同的網路,它們都相互不兼容。因此一個叫 國際標准組織的機構跑出來說:我們應該就網路制定個開放標准,只要大家都遵循這個標准,生產出來的東西相互兼容,這樣消費者滿意,大家也都有肉吃了。。這個想法呢,也得到大家的擁護。。於是呢,這個機構就組織一批搞網路的專家研究網路通信的一些原理及解決方案。大家都知道,搞學術的人都有拖沓的臭毛病,搞啊搞的搞了好多年,終於弄出了OSI,這個OSI也不是蓋的,把網路通信問題都研究透了,很權威。專家們都很滿意,不過,卻也很驚訝地發現滿世界已經有許多網路產品在使用了,而且,遵循的並不是OSI標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啊,國際標准化組織說搞一個開放標准出來,那些個生產廠商開始也是很擁護的,就等著出結果呢,結果呢,等了一段時間始終發現沒標准出來,而現實中網路的發展和需求不等人啊。。怎麼辦呢,摸著石頭過河吧。。這個石頭就是TCP/IP參考模型了。這是一個很勢利的模型,它主要只研究網路互聯方面的一些問題,在網路連接過程出現了什麼問題,那麼才考慮去解決它,也就是說讓 現實去改正,這么一來二去,幾年的時間里,生產廠商們發現這個TCP/IP啊也挺好用,於是就佔領了整個市場。等OSI從實驗室里出來的時候,發現現實世界已經被TCP/IP這個草根佔領了,想呼籲生產廠商們改用OSI標准,也沒人聽了哦。。
於是,就是現如今這種狀況了。。
-----------------------------------------來自於sanjor_ch的網路知道回答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它為什麼來到世界:
1.一方面它是解決不同廠商,而不同的網路產品的標準的問題,提高兼容性較高的准則。
2.第二方面,它解決我們處理網路問題,要懂得分層處理,那層出現問題,你可以直接解決那層就足夠,而不用調整個層次,例如水晶頭壞,這個是物理層的事情,你不需要也網卡也給換了,或者改變IP地址,你只需要重新做一個水晶頭即可。OSI參考模式就是教人家這樣解決日常的問題。
3.出現前,和出現後主要不同在於廠商的網路產品的兼容性大有提高。不過實際上我們並沒有使用到OSI這樣的網路架構,因為比它更適合於Internet的TCP/IP協議棧已經在很早的時候就統治了整個互聯網,TCP/IP協議棧不同於OSI,TCP/IP協議棧能適應任何惡劣的環境,要知道這個東西可是美國軍事提出的,要求這個東西就算是發生戰爭的時候,依然能保存通訊,可見TCP/IP的要求兼容性比OSI還要高的。
4.我們學習網路的人,為什麼還要學習OSI模式,主要是因為它是非常好的理論,能幫助我們理解網路架構,這樣就才更加容易學習到TCP/IP的模型。
⑧ 3d模型的發展歷史
互聯網的形態一直以來都是2D模式的,但是隨著3D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未來的5年時間里,回將會有越來越多答的互聯網應用以3D的方式呈現給用戶,包括網路視訊、電子閱讀、網路游戲、虛擬社區、電子商務、遠程教育等等。甚至對於旅遊業,3D互聯網也能夠起到推動的作用,一些世界名勝、雕塑、古董將在互聯網上以3D的形式來讓用戶體驗,這種體驗的真實震撼程度要遠超的2D環境下的模型。
⑨ 高達模型的發展歷程
在GK模型市場蓬勃發展的狀況下,BANDAI公司也打算開創新的模型產品,到了1994年時,BANDAI與HOBBY JAPAN共同合作,策劃出品新系列的高達模型。在將近一年的策劃下,比例為1:100的新版高達模型誕生了。
這台比例為1:100的新版模型,被命名為MG(MASTER GRADE)。在設計理念上是以「究極的高達」為目標。它承繼了HG的優點。更將當時最新技術和材料加以應用。可謂是當時最高檔的高達模型。所以MG的售價也是1980年發售第一台1:100高達模型的3倍多,達到了2500日元以上。
MG一推出便在市場上大受歡迎,而在設計MG Z GUNDAM 時, BANDAI更是請來了設計師KATOKI 親自主刀,實現了完美造型與完全變形機構的優良組合。並廣泛受到好評。之後的MG系列主要都是由KATOKI 負責設計。
到了98年,BANDAI以作出「完美高達模型」為目標,開發出了新的模型系列-PG(PERFECT GRADE)。從此也開始高達模型分三個級別:即高級-究極-完美出品的新時代。這三個級別的代表產品分別是HG-MG-PG。
PG是以MG的技術加以改進,在比例為1:60的基礎上推出的。並且作到了全骨架化,精密度大幅度提高,可以做出許多的高難度動作。
由於MG,PG這種將舊造型加以新技術製作的模型在市場上大受歡迎,BANDAI便將一些受歡迎,可是做成MG,PG不劃算的機體以1:144的比例推出,由於出品對象只限於UC系列MS,因此被命名為HGUC(HIGH GRADE UNIVERSAL CENTURY)。以往很難做成模型的機種也因HGUC的推出而重見天日。
⑩ 誇克的模型發展歷史
誇克模型於1964年由物理學家默里·蓋爾曼[19]和喬治·茨威格(George Zweig)[20][21]獨立提出[5]。在這個提案前不久的1961年,蓋爾曼提出了一種粒子分類系統,叫「八重道」——或技術上應叫SU(3)味對稱[22]。以色列物理學家尤瓦勒·內埃曼(Yuval Ne'eman),在同年亦獨立地開發出一套跟八重道相近的理論[23][24]。
在誇克理論的初期,當時的「粒子動物園」除了其他各種粒子,還包括了許多強子。蓋爾曼和茨威格假定它們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誇克和反誇克組成的。在他們的模型中,誇克有三種味,分別是上、下及奇,他們把電荷及自旋等性質都歸因於這些味[19][20][21]。初時物理學界對於這份提案的意見不一。當時學界對於誇克的本質有所爭論,一方認為誇克是物理實體,另一方則認為,它只是用來解釋當時未明物理的抽象概念而已[25]。 在一年之內,就有人提出了蓋爾曼-茨威格模型的延伸方案。謝爾登·李·格拉肖和詹姆斯·布約肯(James Bjorken)預測有第四種誇克存在,他們把它叫做「魅」。加上第四種誇克的原因有三:一、能更好地描述弱相互作用(導致誇克衰變的機制);二、誇克的數量會變得與當時已知的輕子數量一樣;三、能產生一條質量方程,可以計算出已知介子的質量[26]。
史丹佛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在1968年指出,質子含有比自己小得多的點狀物,因此質子並非基本粒子[6][7][27]。物理學家當時並不願意把這些物體視為誇克,反而叫它們做「成子」(parton)——一個由理查德·費曼所創造的新詞[28][29][30]隨著更多味的發現,在SLAC所觀測到的粒子後來被鑒定為上及下誇克[31]。不過,「成子」一詞到現在還在使用,是重子構成物(誇克、反誇克和膠子)的總稱。
奇誇克的存在由SLAC的散射實驗間接證實:奇誇克不但是蓋爾曼和茨威格三誇克模型的必要部份,而且還解釋到1947年從宇宙射線中發現的K和π強子[32]。
在1971年的一份論文中,格拉肖、約翰·李爾普羅斯和盧奇亞諾·馬伊阿尼(Luciano Maiani)一起對當時尚未發現的粲誇克,提出更多它存在的理據[33][34]。到1973年,小林誠和益川敏英指出再加一對誇克,就能解釋實驗中觀測到的CP破壞[注 3][35],於是誇克應有的味被提升到現時的六種。
粲誇克在1974年被兩個研究小組幾乎同時發現(見十一月革命)——一組在SLAC,由伯頓·里克特領導;而另一組則在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由丁肇中領導。觀測到的粲誇克在介子裡面,與一個反粲誇克束縛在一起。兩組分別為這種介子起了不同的名子:J及ψ;因此這種粒子的正式名子叫J/ψ介子。這個發現終於使物理學界相信誇克模型是正確的[30]。
在之後的幾年,有一些把誇克數量增至六個的提案。其中,以色列物理學家哈伊姆·哈拉里(Haim Harari)在1975年的論文[36]中,最早把加上的誇克命名為「頂」及「底」[37]。
底誇克在1977年被利昂·萊德曼領導的費米實驗室研究小組觀測到[38][39]。這是一個代表頂誇克存在的有力徵兆:沒有頂誇克的話,底誇克就沒有伴侶。然而一直都沒有觀測到頂誇克,直至1995年,終於被費米實驗室的CDF[40]及DØ小組[41]觀測到[5]。它的質量比之前預料的要大得多[42]——幾乎跟金原子一樣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