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紡織業的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的紡織與印抄染技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以及製造簡單的紡織工具。直至今天,我們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藝術品都是紡織和印染技術的產物。
中國機具紡織起源於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的紡輪和腰機。西周時期具有傳統性能的簡單機械繅車、紡車、織機相繼出現,漢代廣泛使用提花機、斜織機,唐以後中國紡織機械日趨完善,大大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
紡織原料多樣化
古今紡織工藝流程和設備的發展都是因應紡織原料而設計的,因此,原料在紡織技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國用於紡織的纖維均為天然纖維,一般是毛、麻、棉)三種短纖維,如地中海地區以前用於紡織的纖維僅是羊毛和亞麻;印度半島地區以前則用棉花。古代中國除了使用這三種纖維外,還大量利用長纖維——蠶絲。
蠶絲在所有天然纖維中是最優良、最長、最纖細的紡織纖維,可以織制各種復雜的花紋提花織物。絲纖維的廣泛利用,大大地促進了中國古代紡織工藝和紡織機械的進步,從而使絲織生產技術成為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紡織技術。
『貳』 印花衣服是從什麼時候發明的
絲網印刷最早起源於中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早在我國古代的秦漢回時期就出現了夾答頡印花方法。到東漢時期夾頡蠟染方法已經普遍流行,而且印製產品的水平也有提高。至隋代大業年間,人們開始用綳有絹網的框子進行印花,使夾頡印花工藝發展為絲網印花。據史書記載,唐朝時宮廷里穿著的精美服飾就有用這種方法印製的。到了宋代絲網印刷又有了發展,並改進了原來使用的油性塗料,開始在染料里加入澱粉類的膠粉,使其成為漿料進行絲網印刷,使絲網印刷產品的色彩更加絢麗。
絲網印刷術是中國的一大發明。美國《絲網印刷》雜志對中國絲網印刷技術有過這樣的評述:"有證據證明中國人在兩千年以前就使用馬鬃和模板。明朝初期的服裝證明了他們的競爭精神和加工技術.絲網印刷術的發明,促進了世界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在兩千年後的今天,絲網印刷技術不斷發展完善,現已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叄』 民間印染的發展歷史
南周——春秋——戰國——漢代
魏晉南北朝——隋唐——宋
明末——清末民初——至今 1、染色工藝已是一種豐富的文化形。
2、周代服飾的色彩和花紋已有嚴格規定。 1、染色色譜更加豐富,染色工藝也日趨成熟。
2、絲綢的多層套色和媒染工藝也很成熟。 1、染色色譜已擴大到10種色調39種色名。
2、漢代的染色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各種已=以防然技術為主的染纈,大為盛行。
『肆』 服裝的歷史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衣裳相連的「深衣」式。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出土的西漢素紗禪衣僅重49克,可見當時已能用桑蠶絲製成輕薄透明的長衣。隋唐兩代,統治者還對服裝做出嚴格的等級規定,使服裝成為權力的一種標志。鬧米日常衣料廣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採用絲綢。隨著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響,如團花的服飾是受波斯的影響;僧人則穿著印度式服裝「袈裟」。現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著中國唐代的服裝風格。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寬衣大袖,外衣多為長袍。清代盛行馬褂、旗袍等滿族服式,體力勞動者則穿短襖長褲。近代,由於紡織工業的發展,可供製做服裝的織物品種和數量增加,促進了服裝生產。辛亥革命後,特別是五四運動後吸收西方服式特點的中山服、學生服等開始出現。 1950年以後,中山服幾乎已成為全國普遍流行的服裝,袍褂幾近消失。隨著大量優質面料的出現,服裝款式也有發展。現代服裝設計已成為工藝美術的一個分支,而服裝生產已經實現工業化大批量生產。
『伍』 印染有什麼樣的發展歷史
在距今5~1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經用礦物質顏料將石制項鏈染成紅色。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發明用赤鐵礦粉末將麻布染成紅色,並開始用植物製作染料給紡織品染色。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記錄的服裝與紡織品的顏色有白、紅、黃、暗綠、碧綠、緋紅、玄黃等,說明了當時顏色的品類。春秋戰國時期的染料,以藍草最為常用,《荀子》一書中提到了「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的論斷,同時,出現了以「畫繢」裝飾面料的做法。這一時期試驗成功的凸版印花工藝,在西漢時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出土的實物有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印花敷彩紗」和「金銀色印花紗」等。通過長期的實踐,人們認識到「防染」可以有效地控制染色面積和染色形狀,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首先出現了用蠟作防染劑的染花方法並取得了成功。這種藍底白花或色底白花的花布,古代稱為「闌干斑布」,也就是現在的「蠟染花布」,直到現在貴州、雲南、廣西等地蠟染仍然流行。絞纈出現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叫「撮花」、「撮纈」和「撮暈纈」,現在稱「扎染」。具體製作方法是先將織物折疊、撮合,然後用線捆綁或釘縫,經浸染後拆去扎線,即出現白色圖案。絞纈、夾纈、蠟纈在唐代都出現了驚人之作,圖案精美,紋樣大都成雙成對,構圖、造型均相當嚴謹。鳥、樹、花、狩獵紋、聯珠紋等都有非凡的表現。宋徽宗時曾不許百姓使用夾纈品,也不許商人販賣夾纈花版,由於屢禁不止,南宋時只得撤銷禁令。南宋時廣西瑤族出現了「瑤斑布」,是採用花版漏印蠟液的工藝製成的。明代的染料由官方設立的顏料局掌管,據《明會典•織造條》記載,明代染料有「蘇木、黃丹、明礬、梔子、靛子、槐花、烏梅、煉鹼、茜草等」,出土的明代遺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紡織品染色水平。防染技術在明代發展為蜀纈、錦纈、撮纈、璽纈、漿水纈、三套纈、鹿胎纈等多種防染品類。傳世作品有「宣德五彩夾纈」、「崇禎五套七色染纈」等。清代的蠟染技術在少數民族中達到了頂峰,不但做工精細,而且蠟紋精密,許多蠟染精品已作為貢品進貢朝廷。藍印花布除了用於衣服、肚兜、圍裙等服裝之外,被面、門簾、桌圍、包袱布、枕布等日用品也都以藍印花布為首選布料。
『陸』 印染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在距今5—1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經用礦物質顏料將石制項鏈染成紅色。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發明用赤鐵礦粉末將麻布染成紅色,並開始用植物製作染料給紡織品染色。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記錄的服裝與紡織品的顏色有白、紅、黃、暗綠、碧綠、緋紅、玄黃等,說明了當時顏色的品類。春秋戰國時期的染料,以藍草最為常用,《荀子》一書中提到了「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的論斷,同時,出現了以「畫繢」裝飾面料的做法。這一時期試驗成功的凸版印花工藝,在西漢時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出土的實物有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印花敷彩紗」和「金銀色印花紗」等。
通過長期的實踐,人們認識到「防染」可以有效地控制染色面積和染色形狀,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首先出現了用蠟作防染劑的染花方法並取得了成功。這種藍底白花或色底白花的花布,古代稱為「闌干斑布」,也就是現在的「蠟染花布」,直到現在貴州、雲南、廣西等地蠟染仍然流行。絞纈出現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叫「撮花」、「撮纈」和「撮暈纈」,現在稱「扎染」。具體製作方法是先將織物折疊、撮合,然後用線捆綁或釘縫,經浸染後拆去扎線,即出現白色圖案。絞纈、夾纈、蠟纈在唐代都出現了驚人之作,圖案精美,紋樣大都成雙成對,構圖、造型均相當嚴謹。鳥樹、花、狩獵紋、聯珠紋等都有非凡的表現。
宋徽宗時曾不許百姓使用夾纈品,也不許商人販賣夾纈花版,由於屢禁不止,南宋時只得撤銷禁令。南宋時廣西瑤族出現了「瑤斑布」,是採用花版漏印蠟液的工藝製成的。
明代的染料由官方設立的顏料局掌管,據《明會典•織造條》記載,明代染料有「蘇木、黃丹、明礬、梔子、靛子、槐花、烏梅、煉鹼、茜草等」,出土的明代遺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紡織品染色水平。防染技術在明代發展為蜀纈、錦纈、撮纈、璽纈、漿水纈、三套纈、鹿胎纈等多種防染品類。傳世作品有「宣德五彩夾纈」、「崇禎五套七色染纈」等。
清代的蠟染技術在少數民族中達到了頂峰,不但做工精細,而且蠟紋精密,許多蠟染精品已作為貢品進貢朝廷。藍印花布除了用於衣服、肚兜、圍裙等服裝之外,被面、門簾、桌圍、包袱布、枕布等日用品也都以藍印花布為首選布料。
『柒』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的歷史溯源
舊時,浙江、江蘇一帶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織布、染布。老輩人身上穿的衣服、日常用的包袱皮,甚至自家閨女的嫁妝,都是自家紡織印染的藍印花布。窗簾、頭巾、圍裙、包袱、帳子等都可用它來做。藍印花布彷彿就是漢族勞動人民的專用布料。
江浙一帶藍印花布的主要產地就在江蘇的南通地區。明清以來,江蘇南通是中國棉紡織基地,所印製的藍印花布衣被天下,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延續至今,以手紡、手織、手染的方法製作生活用品,印染圖案以植物花卉和動物紋樣為主,也有簡潔的幾何圖形。它以耐臟耐磨、結實經用、圖案吉祥等特點深受廣大群眾喜愛,以和諧的藍白之美聞名於世,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自然,清新。南通是全國研究開發和生產民間藍印花布的重點地區,被譽為中國藍印花布之鄉。
漢族民間利用藍草色素染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戰國後期的大思想家荀子,目睹綠色「藍草」的色素轉化過程及染出由黃變綠、由綠變藍、再變青的過程,發出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感嘆,成為形容後人超過前人的千古名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藍靛發展成為藍染技藝,至今已逾千年。北魏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o種藍》專門記述了從藍草中撮藍淀的方法: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許束,作麥稈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藍倒豎於坑中,下水,以木石鎮壓令沒。熱時一宿,冷時再宿,漉去,內汁於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摔之,一食頃止。澄清瀉去水,別作小坑,貯藍淀著坑中。候如強粥,還出瓮中,藍淀成矣。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藍淀工藝操作記載。
南通自古以來民風淳樸,濱江臨海,溫暖濕潤,特別適宜棉花生長,棉花種植在當地農村十分普遍,再加上當地的漢族民間紡織技術又十分發達,尤其是元代黃道婆學得黎族的紡織技術後返回故鄉江蘇松江,引進黎族紡織工具並加以改進,促進了松江及南通地區棉紡業的發展。宋、元以後,家家都有木製的紡車和織機,家家可聞布機聲,戶戶都有織布娘,南通地區成了著名的紡織之鄉。棉布在漢族民間已相當普及。
隨著棉紡手工業的發展,藍草大量種植,染坊相繼增加。南通溫暖濕潤,特別適宜藍草的生長。藍印花布的染料是以藍草為主要原料,藍草依其科屬的特性與生長環境,主要分為四種,即蓼藍、山藍、木藍、菘藍。江蘇以盛產蓼藍聞名。在明清時期,南通的染織藍印花布的作坊已發展成有規模的街市,據明代《南通縣志》記載,在染織局登記在冊的手工染坊就有十九家之多。
人們對日常生活用品要求不斷提高,原來簡單、粗糙的圖形已不能滿足民眾的審美和生活的需求,民間藝人大膽吸收剪紙、刺綉、木雕等傳統藝術圖案,不斷地豐富染織藍印花布的紋樣。與此同時,隨著油制傘業的發展,用桐油紙來刻花版,省工省時效果好,上油後花版耐水、耐刮性強,使用壽命長,其花紋表現更豐富,使其工藝更趨於成熟。民間藍印花布的廣泛應用,促進印花擔隊伍的迅速發展,「印花擔」也叫「花擔匠」,他們只印花、括漿,不染色,為農家提供各種形式的花版。這種「印花擔」在江南也稱「禿印作」,他們走街串巷,走鄉串村,擔子一頭裝的黃豆及石灰粉,另一頭裝有刮印工具和花版,任憑客戶挑選花型加工,他們不間斷地更換花型,以求得生意興隆。清末,在南通地區印花擔隊伍還保持著近百人。農家把刮好漿的坯布送往附近染坊,或自己製作靛藍染色。由於藍印花布需求的不斷增長,藍草種植的普及亦推動制靛業的發展。
就地取材的染布原料,自紡自織的便利工藝,使江海地區染織業迅速發展,並逐漸成為全國知名的特產地。藍印花布的工藝由江南傳到江北,由蘇州及南通傳遍了江蘇各地區,形成了以江蘇為中心的主要產地,產品除供應本地外,還暢銷各地。印花的技藝由此流傳和影響到全國。
『捌』 染織工藝的發展歷史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人類與自然作斗爭的實踐中,紡織生產技術和產品品質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
在奴隸社會的商周時期應用薴麻紡織已很廣泛,《詩經》中就有「東門之池,可以漚麻」,「東門之池,可以漚薴」,「是刈是濩,為絺為綌」等的記載。從殷墟出土的銅觶和銅鉞上的菱紋及回紋絲織物殘痕可知,商代已有提花技術。到春秋戰國時代,經線起花織錦技術已普遍流行。從戰國楚墓中出土的文物中出現了花紋比較復雜的對龍對鳳紋錦。
在織造工具方面,商代已普遍使用踞織機(操作者坐在地上或竹榻上織造)。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腳踏織機。西漢昭帝末年,織造工具有很大改進,勞動人民陳寶光之妻改進了提花方法,提高了織綢質量,節省了工時。魏文帝黃初年間(公元220~226年)馬鈞將花樓提花機進一步革新簡化為十二綜、十二躡,為絲綢織造技術作出了貢獻。
到了唐宋時代,不但創新了色彩華麗、質地堅韌的絲絨,而且緞紋地的錦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清明時代,革新家黃道婆為棉紡織技術的改進和推廣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松江地區成為當時最大的棉紡織中心。北京定陵出土的文物表明,明神宗時期的衣料織制精巧,圖案繁多,其中以織錦和雙面絨尤為精緻。
我國的紡織品特別是絲織品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譽。遠在公元前五六世紀,我國的紡織品就傳到了西亞和東歐。秦始皇時有人東渡黃海到日本傳授織綢技術。漢武帝時(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攜帶了大量絲織品,促進了中外絲織技術交流,重新打通了「絲綢之路」,使我國絲綢織品源源向西方輸出。
紡織品的輸出到隋唐時期達到高潮,出口了許多水平很高的錦、綾、綺等不同織紋結構的絲織品,以及各種印染加工很精美的絲絹、棉布等紡織品。清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我國從廣州向歐美出口的南京布(松江棉布和江浙一帶的紫花布)就有330多萬匹之多。
19世紀40年代,我國紡織工業開始採用機器生產,但由於清王朝的腐朽沒落和帝國主義經濟的入侵,發展極為緩慢。當時雖然興建了「甘肅織呢局」「上海機械織布局」等企業,但規模不大,而且都被控制在封建官僚手中。甲午戰爭後(1895年),英、美、德、日等帝國主義國家相繼在我國開設紡織工廠。據統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紡織工業中的外國資本超過本國資本很多,由此可見,我國近代機器紡織工業一開始就受到封建官僚和帝國主義的控制和壟斷。
抗日戰爭勝利(1945年)後,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國的紡織印染工廠全部被四大家族所接收,成立了中國紡織建設公司,作為國民黨反動政府控制全國紡織工業的官僚資本壟斷機構,我國紡織工業陷入了新的困境。就棉紡織工業來說,解放前夕,全國僅有500萬紗錠,不到7萬檯布機。
(8)服裝印染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我國紡織印花品種:
(1)直接印花
將染料或顏料拌以粘合劑,並用凸紋版或鏤空版將其直接印在織物上顯花的方法。秦漢時期,直接印花採用型版印花與手繪相結合的方法,以後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2)夾纈
將絲綢夾於兩塊鏤空花版之間,利用花版的緊夾進行防染,解開花版,花紋即現。夾纈始於唐,並盛行於唐宋兩代,明清時期依然使用,多見於浙江和西藏一帶。
(3)絞纈
用線或織物本身將織物扎結後入染,解結成紋,紋樣具有暈色效果。絞纈又名扎染,出現於東晉時期,唐宋時極盛,至今一直沿用。
(4)蠟纈、灰纈
蠟纈是用蠟作防染劑進行防染印花的產品。蠟纈又稱蠟染,最早出現在東漢時期的棉布上,似由西域輸入,魏唐間流傳漸廣。由於中原地區產蠟很少,唐代出現以灰代蠟的防染印花,亦稱灰纈,明清時被廣泛用於棉織物,即現今流行的藍印花布。
『玖』 染整的發展過程
染整的發展和纖維生產以及化學工業、機電工業的發展密切相關。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染整加工的對象都是天然纖維製品,其中以棉紡織物的加工數量為最大,其次是毛紡織物,再次是麻和蠶絲紡織物。以後,粘膠纖維、醋酯纖維等化學纖維開始大量生產,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合成纖維生產的迅速增長,使紡織產品的結構起了極大的變化,染整也出現了新的加工技術。染整加工最早使用的化學品和染料都是天然產品,加工手續繁瑣費時。酸、鹼、漂白粉等大量生產以後用它們進行染整預處理,加工效率大為提高,改變了預處理的原始加工方式。合成染料的發展使人們擺脫了對天然染料的依賴,為染色和印花提供了為數眾多、色澤鮮艷、不易褪色的適合於不同纖維染色的染料品種。合成化學整理劑使防皺、耐久性拒水等近代化學整理獲得發展。自40年代以來染整設備在連續化、減少織物張力、提高加工效率以及利用電子技術對溫度、溶液濃度、設備運轉速度等工藝條件進行自動控制等各方面的發展很為迅速,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隨著生產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紡織物的社會消費情況在不斷變化。室內外裝飾和工業用織物的需要量越來越大,人們對服裝用織物不但要求花式品種豐富多彩、穿著舒適,而且還要求具有易洗、免燙等性能。對某些特殊用途的織物更提出了特定的要求,例如阻燃、拒油等。因此,染整工藝技術也將隨著不斷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