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強人介紹一下湖南常德的歷史,大型事件,及歷史著名的人物!
湖南常德回族歷史
回族進入湖南始於元代。大量來湖南定居始於明朝,大批從軍的回回將士受朱元璋的派遺,先後進入湖南,成為湖南回族的主要來源。
落籍於常德的回族有馬、魏、黃、李、張、劉、楊、定、左諸姓。馬姓回民主要有三支:一支自稱「扶風馬氏」,相傳為馬援之後。東漢時,馬援後裔馬汝舟奉調為武陵太守,遂由扶風來常德,落籍於蕭火鋪(即今鼎城區蕭伍鋪鄉)以東爰棠灣一帶。另一支為回回將領馬德成後裔。這支人稱其鼻祖為「建公」,清光緒九年(1883)《馬氏族譜創修源流序》稱其「勤王不懈奉命來常。向軍中而辭俸祿,國運休關,去城外而處沙河,家聲丕振,傳至三代」。馬德成曾為常德衛正指揮使、誥授中憲大夫翦常黎的副將。馬德成的後裔有一部分定居桃湖縣,今該縣楓樹鄉有馬德成將軍之墓。再一支為「雲南馬氏」。其祖馬如龍,居臨安,即今雲南省建水縣人。因佐岑毓英平息叛亂有功,表同治十三年(1874)進京陛見,奉旨調湖南提督,駐守常德,並與其將士落籍。馬如龍向清真古寺贈田、送匾,並親自為匾題詞「古今惟一」,今存。
魏氏回族始祖魏實,於明洪武年間由北直順直順從軍至常德定居。
黃姓回民,其始祖有二:一是黃隆興,原籍北直順天府固安縣團舍村。永樂二年(1404)調常德衛指揮,攜眷南下,屯駐今漢壽縣,旋奉命北征,歿於王事,賜葬邊疆,追封奮武將軍。其後裔定居於漢壽縣株木山鄉笑藤港教門町和毛家灘教門崗村。二是黃有德,原籍北直順天府固安縣鹿鄉干口村,「因出鎮苗民,宦遊南楚,永樂二年落業武陵縣官溝東西兩坪」。據清光緒《桃源縣志》記載,黃有德與馬德成同為副將。
李姓回民有兩支:一支為李宗燕系。李宗燕,原居北京,明太祖時任雲南副將,永樂二年調遷常德,「下車數載,落業府東關外,居住沙河街」。另一支為李象貴系。李象貴,祖先隸籍江南,世居風陽府鳳陽縣之奔步街。明永樂年間,李象貴征剿有功,官遷常德衛,落業常德府東關。
張姓回族,其鼻祖璞羅德,明北平三河人,洪武元年(1368)授寶慶衛指揮,食屯田百餘畝於武岡車林鋪雞腳塘。其姓氏,是璞羅德到湖南為皇帝所賜。璞羅德的孫小張登虎,於明永樂十一年授河南護衛百戶之職,至十九年,改調常德千戶指揮。宣德年間調北京錦衣衛,景德三年致仕返常,後裔附籍武陵縣八斗灣。
劉姓回族,其始祖劉信,字天相,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由陝西高陵縣首遷湖廣荊、襄,嘉靖未年「宦遊來常德」,在常德府東門外定居。
澧縣楊姓回族,始祖楊源,生於清康熙年間,原籍北直順天府通州。乾隆年間,受封武略將軍,在洞庭湖畔(今澧縣澧東鄉團結村賜地百頃,從此落籍,今澧縣尚存楊源墓)。
常德回族中的鍾、錢、哈等姓氏,多從江蘇、安微等省於抗日初期逃難來此定居
明代,從軍入湘回回和維吾爾族翦氏後裔佔有大量土地,多是封建地主。其他入湘回回,以經商、種地、捕撈或操手藝、行醫為業。
清代以來,城鎮回民大多從事與其生活習俗相關的商業和手工業。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回族、維吾爾族在常德、桃源有「金陵」、「湘鄂」、「四明」等皮革、、皮件廠10餘家,有「一枝春」、「民生館」、「半邊樓」、「一分利」等茶樓、飲食店20餘家。
清真復和樓,民國32年(1943)建於常德市府坪街,其優質服務和飲服務和飲食特色聞名全省。
南京第一春(常德清真第一春),1937年由南京遷居常德。為突出蘇味美食特色,除經營牛肉菜種外,專門推出「南京鹽水鴨」、「南京板鴨」、「江南百花雞」等傳統名菜,深受顧客青睞。
光緒三十年(1904),翦敦榮在常德市東門外帶街開設翦福泰烘糕作坊,後翦萬全傳其技術,又新開翦鈞記烘糕作坊,產品甚為暢銷。民國時期,翦質輔開辦的翦記油鹽米號,為常德著名商號。
新中國建立前,一部分居住在江湖邊上的農村回、維民,靠打魚撈蝦、種值油料、棉花等經濟作物糊口過日。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冬—1952年,回、維族聚居區開展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9月,翦家崗、莫溪育、南育的維吾爾族農民,自願成立互助組。1954年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實行土地入股分紅。1957年春,初級社升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取消土地分紅。1958年10月,建立人民公社。
在城鎮,1952年常德市的回民,在「常德市回族人民聯合會」的組織帶領下,先後創辦回聯合作社、回聯製革廠、回聯紐扣廠、回聯豆腐店、回聯清真飯店、回聯織布針織廠、回聯光明電廠、回聯碾米廠、回聯襪廠等企業,全市回民基本上安排就業。
信仰狀況
從「扶風馬氏」落籍常德情況來看,回族大量移入當在明洪武初年,特別是明洪武五年(1372),明軍進駐常德,常德市最早建立的正規化清真寺是位於今鼎城區石門橋鎮的八斗灣清真古寺,該寺原有石碑,上刻「自明初以來建立清真寺」字樣。該寺原有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1959年被拆毀,寺內原有的石碑和殘匾全部無存。見諸史乘,自明以來,常德曾先後建立清真寺44座。始建於明朝的著名清真寺有位於城區沙河街的清真古寺,鼎城區斗姆湖鎮紅星村的官溝平清真寺和肖伍鋪鄉的梁山清真寺,漢壽縣教門灘清真寺,桃源縣翦家橋清真寺,澧縣清真古寺等。其中,位於城區的清真古寺最為著名。該寺現名常德市清真寺,在歷史上曾三易其名:回教禮拜堂、清真禮拜寺和清真古寺。該寺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寺址在離現在寺廟位置僅數百米的民族街玉帶橋右側。後因與漢族靈官廟毗鄰,遂於清順治二年(1645),購置傅姓穆斯林房屋地基重修,即今址,位於常德市人民東路。今寺內禮拜大殿正樑上刻有「清順治年重修」字樣;大殿檐前廳大樑上刻有「大清咸豐歲次辛酉壹拾壹年又一次重修」字樣。
各地清真寺的寺產,決定於該教坊內穆斯林人數及其上層人士中達官顯要和富紳的經濟條件。澧縣東田堰清真寺因楊姓定居於當地始祖、明武略將軍楊源「採食澧田」,清初該寺有田產1,000畝,其經生中最高待遇相當於農村中一般阿訇的薪俸,或有過之,當時富甲全省。清同治十三年(1874),南京籍回族人馬如龍自雲南調任湖南省提督軍門駐常德府,向城內三寺(清真古寺、東寺和西寺)捐田180畝。集體捐課是清真寺的一項重要經濟收入。三寺除接收6個教內慈善總會會產收入外,古寺還接收穆斯林於沙河街合股購置的漁水租用及碼頭規費權3個股份。
清嘉慶年代以前,常德本地阿訇十分缺乏,大多聘自外省。清光緒末年,常德市清真寺培育了首批本地籍合格阿訇多人。他們一般為本地結業的經生,經公議擇優選送外省著名清真寺進修,「穿衣」或「掛帳」回來後受聘為阿訇,其代表人物有李仁山(1881~1939)、馬禮賢、向宏昌、尚希賢、馬寶初、黃芳來、李撥山等。李仁山於1901年於常德清真寺學經結業後被選赴甘肅河州果園清真寺,就讀於哈吉大阿訇,學成回來後就聘於陽山清真寺和清真古寺。馬禮賢、尚希賢曾主教於長沙市。
民國7~8年(1918—1919),常德一度出現「新老教派斗爭」,教內上層人士圍繞宗教儀典改革發生爭執。革新派以古寺的張普山、李仁山和翦質輔為代表,守舊派以東寺的孫靜修為代表。民國7年,雙方相約於清真高小學校講經辯論;次年又約會於西寺進行爭辯。結果誰也沒有說服誰,雖雙方情緒激昂,手持器械,但未致毆斗。民國9年(1920),李仁山發起成立「常德回教教育輔助會」。該會較之舊式的經堂教學成績顯著,受到穆斯林一致稱頌。守舊派阿訇也樂於共事,從此,雙方的隔閡逐漸消除。同年,王志周(1888—1954)赴麥加聖地朝覲,歷時兩年,是當時湖南全省清真寺阿訇中惟一完成「念、禮、齋、課、朝」五功的阿訇。
民國23年(1934)6月8日,繼中華回教公會在南京成立之後,中華回教公會常德分會在常德清真小學成立,李仁山大阿訇\翦質輔先生為該會負責人。該會成立宗旨以體恤貧困,為穆斯林排憂解難為主。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國成立「中國回教救國協會」,李仁山受聘為該會名譽理事。同年下半年,常德成立「中華回教救國協會常德分會」,李仁山任分會負責人。該會成立後參加抗日救國工作和救濟難民工作。同年11月至次年2月,常德發生穆斯林護墓斗爭。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與衡中紡紗公司合辦衡中紗廠,廠址選在德山,勘基時將100餘家回墳列入范圍,需要搬遷。穆斯林聞訊,推選代表,組成300人的「護墳請願團」散發《護墳宣言》,並以「快郵代電」通告全國教胞。斗爭歷時兩個多月,最後因回族將領白崇禧干預和何健的調離及張治中接任,衡中紗廠停辦,遷墳糾紛不了了之。
1949年以後,常德城區的回、維族居民在中共常德回民支部的領導下,由清真古寺董事會出面組織,為保護常德古城、迎接解放做出了貢獻。7月24日,國民黨城防指揮部計劃放火燒毀東門一帶房屋,董事會提出誓死保寺、保家口號,董事會成員李錫富等人組織碼頭工人扁擔隊,定梁丞等人組織製革工人牛刀隊,古寺的其他青壯年也組成棍棒隊,當天晚上用各種器械武裝起來的群眾達200多人。古寺坪里准備了銅鑼與大竹梆,情況緊急就鳴鑼敲梆報警,集合群眾。常德回民協會主席翦質輔(1893—1951)同情革命,不僅把獲悉的敵特破壞革命的消息轉告回民支部負責人,而且騰出住房供中共湘西工委辦公。9月29日,常德縣解放,回維人民歡欣鼓舞。11月7日,常德市回族人民聯合會(簡稱「回聯」)成立,黃毅民任主席。該會通過與古、東、西三寺協商,將其財產集中,統一籌劃,經費統一支付,先後興辦了回聯合作社、回聯製革廠、回聯廢牛屠宰廠、回聯豆腐廠等13個經營實體,安排1,000餘名穆斯林就業,從而基本解決城區穆斯林貧窮狀況。1952年,「回聯」撤銷。
1950年10月後,常德地區穆斯林同全國人民一道,掀起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活動。他們參加常德市抗美援朝文藝宣傳晚會,演出「王勇炸坦克」、「黃河謠」、「朝鮮農民慶豐收」等節目,『馬大春、馬道美兩位阿訇以阿語演唱贊頌「法圖麥」(法圖麥為穆罕默德之女,伊斯蘭第四位繼承人阿里之妻,阿里被譽為「聖人的獅子」,法圖麥被尊為伊斯蘭婦女中的聖裔,聖戰巾幗英雄)伊斯蘭詩歌。常德農村穆斯林慷慨捐獻稻穀200擔、雞500隻、鴨200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伊斯蘭教得到國家政策保護,在當時特殊情況下還優於其他教派。政府對屬於清真寺的房地產酌情減免房地產稅;穆斯林生活必需的植物油配額高於一般群眾;穆斯林子弟升學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等等。穆斯林擁護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並想到國家建設需要,識大體,顧大局,發生在30年代遷事件,在新社會得到妥善解決。常德市東南黃龍崗,是回族、維吾爾族穆斯林歷代墳山,其中部分地段早在明代即為維吾爾族翦姓祖塋。為支援國家建設,常德市清真寺於1958年前動員組織穆斯林群眾先後三次遷葬墳墓2,000餘家。70歲高齡的魏印三阿訇在常德市政協座談會上說:「舊中國回民抗拒遷墳,新中國成立後回民自願協助政府遷墳,是性質根本不同的兩件事。因為社會主義建設是為國為民,伊斯蘭教是主張愛國的,政府為人民辦好事當然擁護。」
「文革」十年,常德地區多數清真寺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伊斯蘭教徒有些生活習俗被視為「四舊」受到嘲諷,少數人還受到批鬥。常德清真古寺不但停止了一切活動,而且成了所在居委會的辦公地點及活動場所;並在寺內辦起了煉鐵廠、廢品收購站;所有房地產業不是被侵佔,就是被象徵性地贖買。站方阿訇馬道美以70歲高齡,成了洗把廠的一名員工。常德市東、西清真寺為街道辦企業佔用,農村的清真寺多為生產隊或小學擠占。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撥亂反正,全面落實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81年由常德市人民政府批准以退賠的房地產款修復清真古寺。寺的前門臨街,增建了一座大小9個綠色月牙球的牌樓。寺內宮殿式禮拜大殿,悉用紅、綠、黃色油漆塗飾,煥然一新。原大殿檐前的一幅楹聯,精工復制在兩邊圓柱上。竣工後將清真古寺改名為「常德市清真寺」。1981年7月成立常德市清真寺第一屆民主管理委員會,馬道美任主任。後經1989年、1991年和1998年幾次整修,常德市清真寺重現昔日光輝。1991年,常德籍台北清真寺定中明大阿訇,兩次委託常德籍台胞,利用回常德探親之便,捐贈維修費4,280美元。1993年被全國伊斯蘭教協會授予「全國著名百所清真寺」之一的稱號;2000年4月,又由全國伊協授予「全國模範清真寺銅牌」。
1988年,常德行政建制實行「地改市」,成立了常德市伊斯蘭教協會。馬道美任名譽會長,馬明泉、馬仁輝任副會長。為了加強對常德市所屬各區、縣(市)清真寺的管理,制定13條管理條例,頒發有關部門。2000年12月,常德市伊斯蘭教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新的領導班子,黃澤賢任會長,馬明泉、黃信、俞時龍、黃德俊、翦萬軒、李澤瓊任副會長。2000年年底,全市經登記批准開放的清真寺16座,穆斯林們過著正常的宗教生活。
② 常德市出的歷史名人及事跡
常德滴啊!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名平,祖籍常德漢壽縣。其祖先屈瑕被封為「武王之督」,封地在漢壽縣,近為「武王之督」銅戈原物的發現所證實;《橘頌》是屈原早年的作品,就是以沅澧流域尤其以漢壽盛產柑橘為背景而創作的。屈原是我國最早的偉大愛國主義詩人,他首創「楚辭」這種嶄新的文體,在發展民族文化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屈原初輔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學識淵博,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在同令尹子蘭和大夫靳尚等人的斗爭中,遭讒去職,一生大部分時間遭流放。開始在漢北,即今湖北襄樊地區;最後10年在江南,主要在今常德一帶。屈原一生著述甚豐,其中大部分著作如《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都是他行吟沅澧江濱時創作的。作品中提到的今天可考證的常德地名有澧縣的澧浦(「遺余鞏兮澧浦」),古為澧州城外八景之一;有安鄉的涔陽古鎮(「望涔陽兮極浦」);有德山(「朝發枉渚兮」);有漢壽江潭坪(「溯江潭兮,狂顧南行」)和滄港(「滄浪之水清兮」)。屈原上溯沅江,到過桃源的采菱城。可見,屈原長期居住、往來於沅水、澧水地區,向民間吸取養料,創作了大量不朽的詩篇。
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楚都郢為秦將白起攻破,屈原以死殉國,自沉汨羅江。常德人民建三閭大夫祠、招屈亭祭祀他,並且每年舉辦龍舟競渡活動紀念屈原。劉禹錫在《競渡曲》詩序中說:「競渡,始於武陵。至今舉揖而相和之,音咸呼雲:『何在!』斯招屈之義。」
③ 常德的歷史文化是怎麼樣的
歷史沿革
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取《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義置常德軍而得名。
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區城東建築城池,迄今2200多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
公元前30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代的遺跡40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
澧縣彭頭山遺址的發掘證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這時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製和陶器製作技術。距今7000多年的石門皂市下層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時期生產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製的斧、鑿等砍伐用具和魚網墜,並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術,生產簡單的飲食器皿。
距今6500多年的安鄉湯家崗遺址,反映了常德當時以母性為主導地位的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鄉劃城崗遺址,是常德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的有力證明。這時期生產工具大為改進,石器鑽孔、切割和拋光技術比較成熟,陶器普遍採用慢輪修整。
商周時期,常德境內人丁興旺,經濟繁榮。全市共有商周時期遺址550多處,出土物有鏃、簪、魚鉤、熔銅爐等。春秋戰國是歷史上社會變革時期,常德境內有上千戰國墓,有桃源采菱城、臨澧申鳴城、澧縣雞叫城、臨澧宋玉城等戰國時期的城址。
楚頃襄王22年(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東築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開始。秦代,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東漢光武帝恢復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從義陵(今漵浦縣)又遷往臨沅縣。順帝陽嘉3年(公元134年),荊州刺史部移治於索縣(現鼎城區韓公渡鎮城址村)。三國時,常德市歸吳國管轄,仍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唐代,武陵、澧州隸屬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宋徽宗政和7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團練為常德軍節度使。"常德"取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於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為常德府。元代,常德府、澧陽軍州分別改為常德路、澧陽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洪武9年(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清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清代,常德府、直隸澧州同隸屬於岳常澧道。至清末,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永定五縣。
1914年,湖南省政府廢除府、廳、州,保留"道",岳常澧道改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道治常德。公元1922年,湖南省撤消"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常德各縣直屬省管轄。公元1935年,國民政府在沅陵縣設立湘西綏靖處,將19個縣綏靖縣劃為5個行政督察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專員兼任駐地縣長。公元1936年,國民政府正式設立專員公署,石門、臨澧、澧縣劃在第二區。公元1937年湖南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區,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個縣,專員公署治所由慈利縣遷往常德縣。民國29年,湖南省調整行政區劃,行政督察區第二區改為第四區。1938年11月,第四區從常德遷往澧縣,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也稱常澧區專員公署。
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第四行政督察區各縣先後獲得解放。8月4日,南下途中組建的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及全體工作人員抵達常德城。常澧專署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澧縣、臨澧、慈利、桃源9縣。8月中旬,各縣相繼成立人民政府,並分別於8月5日和8月15日建立常德市、津市市,成立人民政府。8月28日,常澧區更名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簡稱常德專署)"。
1955年2月16日,根據省人民政府已改為省人民委員會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專員公署改為湖南省常德專員公署。隨後,各縣市人民政府人民政府都改為人民委員會。
1962年12月30日,國務院424號文件批准,恢復益陽專區,益陽市及益陽、桃江、南縣、沅江、華容、安化六縣劃歸益陽專署管轄。
1966年3月,常德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成立,代替常德專署行使職權。4月10日,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撤消,成立常德專區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1月,其名稱改為常德地區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1968年2月28日,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行使原專署職權。3月至9月,各縣(市)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取代人民委員會。
1979年3月24日,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撤消,常德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79年11月至1980年12月,各縣(市)撤消革命委員會,恢復縣(市)人民政府。
1988年元月,國務院以國函[1988]18號文件批准,撤消常德地區,建立省轄常德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1988]22號文件通知,撤消常德地區和常德縣,設兩區,原常德市改為武陵區,原常德縣改為鼎城區,兩區行政區域不變,津市市為省轄縣級市,省政府委託常德市代管。6月20日至24日,常德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常德市人民政府,選出正副市長。
2002年,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105個鄉;434個居委會、4004個村委會。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106個鄉。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99個鄉、4個民族鄉。
④ 關於湖南常德市的歷史!!!
古代
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區城東建築城池,迄今2200多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
公元前30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代的遺跡40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
澧縣彭頭山遺址的發掘證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這時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製和陶器製作技術。距今7000多年的石門皂市下層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時期生產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製的斧、鑿等砍伐用具和魚網墜,並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術,生產簡單的飲食器皿。
距今6500多年的安鄉湯家崗遺址,反映了常德當時以母性為主導地位的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鄉劃城崗遺址,是常德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的有力證明。這時期生產工具大為改進,石器鑽孔、切割和拋光技術比較成熟,陶器普遍採用慢輪修整。
商周時期,常德境內人丁興旺,經濟繁榮。全市共有商周時期遺址550多處,出土物有鏃、簪、魚鉤、熔銅爐等。春秋戰國是歷史上社會變革時期,常德境內有上千戰國墓,有澧縣雞叫城、桃源菜菱城、臨澧宋玉城等戰國時期的城址。
楚頃襄王22年(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東築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開始。秦代,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東漢光武帝恢復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從義陵(今淑浦縣)又遷往臨沅縣。順帝陽嘉3年(公元134年),荊州刺史部移治於索縣(現鼎城區斷港頭城址村)。三國時,常德市歸吳國管轄,仍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唐代,武陵、澧州隸屬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宋徽宗政和7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團練為常德軍節度使。"常德"取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於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為常德府。元代,常德府、澧陽軍州分別改為常德路、澧陽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洪武9年(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清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清代,常德府、直隸澧州同隸屬於岳常澧道。至清末,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永定五縣。
近代
1914年,湖南省政府廢除府、廳、州,保留"道",岳常澧道改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道治常德。公元1922年,湖南省撤消"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常德各縣直屬省管轄。公元1935年,國民政府在沅陵縣設立湘西綏靖處,將19個縣綏靖縣劃為5個行政督察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專員兼任駐地縣長。公元1936年,國民政府正式設立專員公署,石門、臨澧、澧縣劃在第二區。公元1937年湖南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區,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個縣,專員公署治所由慈利縣遷往常德縣。民國29年,湖南省調整行政區劃,行政督察區第二區改為第四區。1938年11月,第四區從常德遷往澧縣,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也稱常澧區專員公署。
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第四行政督察區各縣先後獲得解放。8月4日,南下途中組建的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及全體工作人員抵達常德城。常澧專署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澧縣、臨澧、慈利、桃源9縣。8月中旬,各縣相繼成立人民政府,並分別於8月5日和8月15日建立常德市、津市市,成立人民政府。8月28日,常澧區更名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簡稱常德專署)"。
現代
1955年2月16日,根據省人民政府已改為省人民委員會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專員公署改為湖南省常德專員公署。隨後,各縣市人民政府人民政府都改為人民委員會。
1962年12月30日,國務院424號文件批准,恢復益陽專區,益陽市及益陽、桃江、南縣、沅江、華容、安化六縣劃歸益陽專署管轄。
1966年3月,常德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成立,代替常德專署行使職權。4月10日,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撤消,成立常德專區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1月,其名稱改為常德地區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1968年2月28日,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行使原專署職權。3月至9月,各縣(市)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取代人民委員會。
1979年3月24日,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撤消,常德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79年11月至1980年12月,各縣(市)撤消革命委員會,恢復縣(市)人民政府。
1988年元月,國務院以國函[1988]18號文件批准,撤消常德地區,建立省轄常德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1988]22號文件通知,撤消常德地區和常德縣,設兩區,原常德市改為武陵區,原常德縣改為鼎城區,兩區行政區域不變,津市市為省轄縣級市,省政府委託常德市代管。6月20日至24日,常德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常德市人民政府,選出正副市長。
2002年,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105個鄉;434個居委會、4004個村委會。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106個鄉。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99個鄉、4個民族鄉。
⑤ 常德的歷史文化是怎麼樣的大概介紹下 謝謝
常德古稱武陵,歷史悠久,山川秀麗,歷來被稱為「洞庭明珠」和「湘西門戶」。回
常德名勝古跡答遍布,最有名的當屬晉代詩人陶淵明曾描繪過的桃花源。此外,位於常德市區的鐵經幢、德山寶塔、筆架城是省級重點文物,石門縣境內的壺瓶山生長著1000餘種珍稀動植物,龍王洞是一個可與武陵源黃龍洞相媲美的奇特群洞,石門古剎夾山寺建於唐代,歷來為佛教聖地;澧縣的文廟是全省最大的文廟。
常德不僅風景優美,而且人才輩出,歷代文人屈原、陶淵明、李白、劉禹錫等都曾在此寓居或游歷,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章;老一輩革命家林伯渠、著名文學家丁玲、史學家翦伯贊等名人都誕生在常德。
⑥ 湖南常德有哪些歷史名人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名平,祖籍常德漢壽縣。其祖先屈瑕被封為「武王之督」,封地在漢壽縣,近為「武王之督」銅戈原物的發現所證實;《橘頌》是屈原早年的作品,就是以沅澧流域尤其以漢壽盛產柑橘為背景而創作的。屈原是我國最早的偉大愛國主義詩人,他首創「楚辭」這種嶄新的文體,在發展民族文化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屈原初輔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學識淵博,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在同令尹子蘭和大夫靳尚等人的斗爭中,遭讒去職,一生大部分時間遭流放。開始在漢北,即今湖北襄樊地區;最後10年在江南,主要在今常德一帶。屈原一生著述甚豐,其中大部分著作如《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都是他行吟沅澧江濱時創作的。作品中提到的今天可考證的常德地名有澧縣的澧浦(「遺余鞏兮澧浦」),古為澧州城外八景之一;有安鄉的涔陽古鎮(「望涔陽兮極浦」);有德山(「朝發枉渚兮」);有漢壽江潭坪(「溯江潭兮,狂顧南行」)和滄港(「滄浪之水清兮 」)。屈原上溯沅江,到過桃源的采菱城。可見,屈原長期居住、往來於沅水、澧水地區,向民間吸取養料,創作了大量不朽的詩篇。
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楚都郢為秦將白起攻破,屈原以死殉國,自沉汨羅江。常德人民建三閭大夫祠、招屈亭祭祀他,並且每年舉辦龍舟競渡活動紀念屈原。劉禹錫在《競渡曲》詩序中說:「競渡,始於武陵。至今舉揖而相和之,音咸呼雲:『何在!』斯招屈之義。」
⑦ 求湖南常德出名的一些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
一、劉海砍樵
這段愛情傳說在湖南可以說家喻戶曉,而隨著花鼓戲《劉海砍樵》的演繹和傳唱,也為全國不少觀眾所熟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戲曲的發源地———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古城常德多古井,著名的有四眼井、絲瓜井、葵花井等。絲瓜井位於城內泮池街文條巷與絲瓜井巷交匯處。傳說井水中有絲瓜影像,取井水置水桶和木盆等容器中同樣現出絲瓜影像,因而得名。臨井而觀,井口直徑五尺余,深約三丈多,上口小,下腹大,似缸倒置,井水清洌,冬暖夏涼,久旱不竭。絲瓜井歷史悠久,具體建於哪個時代,無從考證。流傳於常德民間的『劉海戲金蟾』、『劉海砍樵』源於劉海和胡秀英一段堅貞的愛情故事。
【劉海戲金蟾】相傳常德城內絲瓜井裡有金蟾,經常在夜裡從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沖雲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天堂。住在井旁的青年劉海,家貧如洗,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經常到附近的山裡砍柴,賣柴買米,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天,山林中有隻狐狸修煉成精,幻化成美麗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攔住劉海的歸路,要求與之成親。婚後,胡秀英欲濟劉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讓劉海做餌子,垂釣於絲瓜井中。那金蟾咬釣而起,劉海乘勢騎上蟾背,縱身一躍,羽化登仙而去。
【劉海砍樵】古時候,常德城武陵區絲瓜井旁,住著劉海母子倆。劉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劉海非常勤勞孝順,天天上山砍柴,奉養老母。在劉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帶,住著一隻多年修煉的狐狸精,她煉成寶珠一顆,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此時她已成半仙,若再修煉幾百年,便可成仙上天。她非常敬佩劉海的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執意要嫁給劉海。但是憨厚朴實的劉海,怕連累胡秀英受苦,幾番推辭,後見胡秀英一片真心,才答應與胡秀英成親。回到家後,劉海告訴母親,母親也很喜歡,同意了他們的婚事。劉海於是去位於城中心的雞鵝巷置辦東西結婚。雞鵝巷旁邊有個小廟,廟里有十八個羅漢。其中十羅漢帶著一群弟子(金蟾)也在暗中修煉。他煉得一串金錢,也已成半仙,如能得到胡秀英的寶珠,就能即刻成仙升天。十羅漢見胡秀英和劉海成婚,遂起了歹心,他帶領弟子搶走了胡秀英的寶珠。胡秀英失去寶珠就會現出原形,無奈之下只好把實情告訴了劉海。劉海知道後,沒有怪胡秀英,他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去斗十羅漢,最終在斧頭神和胡秀英眾姐妹的幫助下,劉海打敗了他們,拿到了寶珠。從此,他們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
後人為紀念劉海行孝得道,在絲瓜井旁修建蟾泉寺,供有劉海神像。唱遍祖國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戲《劉海戲金蟾》《劉海砍樵》兩個劇本,就是取材於這一典故。」
二、桃花源
一千五百多年前,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了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記》(為其詩《桃花源》之序)。說是武陵地方的一個漁夫,沿著一條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個缺口,就丟下船從這缺口裡走進去,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土地平曠,房屋整齊,人民生活古樸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為樂,看到漁人大吃一驚,紛紛請他回家吃飯飲酒,自稱祖先是為了逃避秦時的戰亂,逃進桃花源來生活。這些人不知道秦以後有過漢朝,漢朝以後又有晉朝。漁人在這桃花源里住了好幾天,想家了,就與他們告別。出了桃花源,以後再去尋找,就找不到了。
【桃源行】
作者: 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視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曲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桃源行】
王安石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去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桃 花 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注釋]
(1)桃花溪:據《清一統志》載:「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縣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
(2)隱隱:隱約看不分明的樣子。飛橋:橋高如凌空飛起。野煙:山野間的煙靄。
(3)石磯(ji基):水邊突起的大石。西畔:西邊。這兩句說,遠遠望去飛橋為煙靄所遮,看不真切,到溪邊大石西面去問問漁船上打魚的人。
(4)盡日:終日。
(5)洞:指桃源洞。這兩句是詩人問漁夫的話:只見桃花終日隨著溪水流去,桃源洞究竟在桃共花溪的什麼地方呢?
[簡要評析]
以桃花源、桃花溪為題作詩行文始俑於東晉的陶淵明,之後有不少詩人都有取材桃花源、桃花溪來寫詩的。這首《桃花溪》,表達了詩人對桃源一般幽雅隱居之處的嚮往與追求,表現出作者自己高山隱士的人生志趣。說張旭本詩中透露出狂草收法藝術的氣息,這是有根據的。你看,詩人在四句詩中安置八景,即「飛橋」、「野煙」、「石磯」、「漁船」、「桃花」、「流水」、「山洞」、「清溪」,便可視為草書中的重墨濃色部分,而「隱隱」、「隔」、「西畔」、「隨」、「何處邊」等均可視為草書中的疏曠部分。這兩部分詞語經用者有機組合,便如同草書中的講究布局,注重定熱,高下的俯爺呼應,左右的均衡對稱,線條的粗細搭配,虛實的錯落有致。這是其一。另外從詩的意境看,首句「隱隱」已是虛語,再襯以「飛」、「野」,便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速。二句的「問」字也不能小看其作用,據《桃花源記》載,此漁夫雖探過桃花源勝地,但待他再探時卻已不知其洞在何處了,故問的結果只能是一片涉茫。三句更以桃花盡日漂流來反襯桃花源已無跡可求,於是就增加了詩作的空幻之意。未句則完全讓人沉浸在一種疑慮之中,愈發使讀者產生一種朦朧感。因此,歸納本詩意境合可得知作品充溢著詩人草書藝術那種空靈翼動的藝術氛圍。因為詩人是一介書法家,因此,詩中表現出了狂放不的性格和飄逸浪漫的詩風,全詩重在「慨嘆實無可以避世之地」,隱約透露出詩人感到理想境界涉茫難求的惆悵心情,表現了對清幽環境的贊美和隱逸生活的追求,詩人對心中理想境界的追求,有了桃花溪,盡在其中了。
[詩人簡介]
張旭——字伯高,吳(今江蘇蘇州市)人。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 劍舞,稱為「三絕」。性好酒,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號張顛。實也說明他對藝術愛好的熱狂程度,如民間說的「入迷」。
三、七姑山的傳說
鼎城區雙橋坪鄉有座七姑山,在臨澧縣柏枝鄉境內也有座七姑山。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此地還是八百里洞庭湖的湖邊,當地鄉民亦農亦漁,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團結互助,和睦相處,雖不免辛勞,倒也安居樂業。
忽然有一年,湖中孽龍作怪,經常掀翻漁船,淹死漁民無數,捲起湖水浪千丈,淹沒農田千頃,使他們既不敢下湖,也無法耕種,昔日豐衣足食,現在民不聊生。
天宮中居住的仙女不甘寂寞,結伴下凡,游五嶽、逛武陵,這一日來到了洞庭湖,發現這里昔日的人間仙境變成了人間地獄,她們按落雲頭,仔細察看,所到之處鄉民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紛紛向他們哭訴孽龍的種種劣行,鄉民們的慘狀激起了仙女們的極大義憤,她們顧不得天廷中不準插手人間事務的禁令,與孽龍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最終戰勝了孽龍,打死龍子,並幫助子民圍湖造田,使他們能夠重新安居樂業。
龍王為報殺子之仇,上天告狀,玉皇派天兵天將下界,把七仙女打落凡間,化作七座山峰,後人為紀念她們的善行,在山上建仙姑廟,常奉香火。另有傳說仙姑們現在仍生活在山中。筆者在山上親眼所見仙女洞中有如家居之所,一應俱全。
七姑山由此得名。
四、李白與常德
【李白與壺瓶山】
提起壺瓶山,人們自然會想起李白的詩句:「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這兩句詩可說是對壺瓶山全景式的速寫,氣勢磅礴,竟境美麗,眼界寬廣,色彩鮮明,語言通俗易懂,正是李白的一貫詩風。
李白此詩寫於何時?他為什麼會到這偏僻的地方來?為什麼此詩只有兩句?
查木版印刷的《石門縣志•山川志》壺瓶山條,發現有這樣的記載:「縣北三百餘里,自關門山來,為石門及長樂、松滋、枝江、宜都諸山之祖。唐李白流放夜郎,經此,有『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之句。」
2002年,筆者到壺瓶山采訪,發現南坪雲霧山南天寺故址的瓦礫堆中有石碑數塊,其中一塊乾隆年間的石牌的碑文中也提到這兩句詩。
李白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是在他58歲(758年)時。此前兩年,他在廬山被永王璘召為幕僚。就在這一年,永王璘與哥哥肅宗爭帝位,第二年兵敗,李白受株連,被逮捕後囚在潯陽(今江西九江),經過當時的宣慰大使崔渙和御史中丞宋若思及汾陽王郭子儀的大力營救,始得出獄。但唐肅宗還是給了他流放夜郎的處分。
李白流放夜郎走的是水路。「泛洞庭,上三峽至巫山。」可見是溯長江而上,未至夜郎。次年,59歲(759年)時,遇赦得回。「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就是反映他獲赦後愉快心情的詩句。
從九江到巫山,李白經歷了一年多時間。即使當時坐木船逆流而上,也是不需要這么長的時間。從他流放期間寫的詩文來看,他雖是流放之身,行動、交往還是相當自由的。朝中官員有給他送衣物的,有同他書信來往的;沿途的地方官還熱情宴請他,與他作詩唱和,有的還請他作文、作表。由此可知,肅宗並沒限定他到夜郎的具體日期,他有較充足的時間由自己支配。途中,他在江夏(今武漢)停留的時間較長。有時,他還進入長江支流,舍船登岸,欣賞四周的風景名勝。長江有支流通壺瓶山下。唐時,石門壺瓶山地區屬歸州(治所在今湖北秭歸),壺瓶山頂有菩提隘,有駐兵,有驛道通歸州。由此看來,李白離開長江到壺瓶山還是比較方便的。
李白這兩首詩當寫於759年,即他遇赦的那一年。為什麼他只留下兩句詩呢?李白最早的詩集是《草堂集》,是族叔李陽冰給編輯的,他死前就借居在那兒。李陽冰時為安徽當塗縣令,他在為《草堂集》作序時就談到李白的著作在當時即十喪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所謂「集無定卷,家家有之」。可見集中詩文許多是從民間搜集得來的。後來,有人補遺時,也收有隻剩下兩句的「斷句」。由此看來,李白的這兩句詩也是先在群眾中口頭流傳,以後才被有識者記入《石門縣志》的。
【李白與太白湖】
太白湖,坐落在漢壽縣東北方的西湖垸境內,原有湖泊3萬多畝,現存水面1萬多畝。該湖原為洞庭湖西澤——赤沙湖的一部分,後來湖床淤積抬高,築堤圍垸,成為內湖。現與西洞庭湖區最大的湖泊——目平湖僅有一堤之隔。相傳唐朝詩仙李白曾來此游覽賦詩並留下「洞庭湖西秋月輝」的美麗詩篇,故以太白湖名之。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刑部侍郎李曄和中書舍人賈至,被奸臣誣陷。李曄被貶為嶺南道(今廣東)境內一名縣尉,賈至被貶為岳州(今岳陽)司馬。那時,李白因參與永王李麟謀反失敗,被流放夜郎。不久遇赦釋回,經江夏,在岳陽小憩,與李曄、賈至相逢。李白便邀他們載酒泛舟洞庭。
一個天晴日朗的日子,一葉扁舟載著李白等人,迎著洞庭湖的湖光山色,無拘無束地在湖上漫遊,黃昏時刻來到了赤沙湖西。當時正是秋高氣爽的大好季節,秋風簫瑟,湖水澄碧,皓月當空,鴻雁南歸。這難得的良宵美景激起詩人心中的萬丈詩濤。賈至首先賦詩:
江上相逢皆舊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風洞庭水,孤鴻落葉一扁舟。
李白十分理解他倆人的心情,奉勸他們要開朗豁達,一連賦詩五首,茲錄其三:
一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九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二
洛陽才子謫湘川,無禮同舟月下仙。
記得長安還欲笑,不知何處是西天。
三
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
醉客滿船歌白薴,不知霜露人秋衣。
李白的詩生動地描繪了洞庭湖明麗的秋景,也反映了詩人渴望重返長安的心情。他當時的這種想法自然落空了,因為當時的統治者是不會這樣尊重人才的。
李白等人泛舟洞庭的詩篇廣為流傳,不少文人來此游湖賦詩。清人童悟盛的「太白湖懷古」和曾啟第的「太白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茲依序抄錄如下:
太白湖懷古
渺渺平湖似不流,綠柏枝系釣魚舟。
仙人何處騎黃鶴,遠浦無心起白鷗。
曲里梅花江上笛,水邊籬落酒家樓。
相思第一風流客,露冷青衫月似鉤。
太白湖
太白湖中明月孤,月邀太白影全無。
我來獨醉湖中月,月喜余真太白徒。
今日的太白湖,是漢壽縣蓮、魚、鱉、珠的重要產區,湖中盛產的水中皇族——「中華鱉」,美譽世界。每到春夏季節,大自然把太白湖扮得分外妖嬈。「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麗詩句,已成為這里的真實寫照。啊!太白湖的詩情畫意,更勝當年。如果李謫仙在天有靈,故地重遊,一定會詩興大發,放聲詠贊吧!
【李白與木瓜山】
乾元元年(758年)秋,李白流放夜郎(在今湖南新晃縣境)時途經常德,在木瓜山小住了幾天。據《嘉慶常德府志》記載:「木瓜山,府東十五里。唐李白謫夜郎過此,有詩。」詩為《望木瓜山》: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李白在詩中深切地表達了流放中的凄楚之情。詩的前兩句借眼前之景瀉懷中之意。清晨見到溫暖的太陽冉冉升起,傍晚看到歡快的鳥兒相繼歸巢,這應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其實這一切都是詩人在流放途中自然而生的渴求。他是多麼希翼朝廷像太陽一樣溫暖自己,招回遠方的自己,多麼渴望自己能像鳥兒歸巢一樣幸福地回到親人身邊。但現實是冰冷殘酷的。從詩人的美好夢想中回歸到現實,我們看到的是他從早到晚的孤獨枯坐的情景。詩的後兩句直抒情感。木瓜秋季成熟,其味酸澀。詩人內心本來就酸楚,還要面對結滿木瓜的木瓜山。真是「酸」上加「酸」,酸楚無比。
李白在木瓜山停留了幾天,留下了一首無限酸楚的詩篇,構成了常德遷謫文化中的一個亮點。真可謂:詩人不幸常德幸。
至於「木瓜山」的稱呼,今天已經聽不到了。「木瓜山」在哪裡?一些專家認為,它應在德山孤峰嶺一帶。至於具體指哪一座山嶺,現在還有待考證,有必要考證。
劉禹錫與司馬樓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 ,漢族,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湖南常德歷史學者、收藏家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為了紀念朗州司馬劉禹錫,現專在柳葉湖邊建有「司馬樓」。
漢壽城春望
【正文】:(序)古荊州刺史亭,其下有子胥廟兼楚王故墳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注釋】: 漢壽:縣名,在今湖南常德東南。 荊榛:荊棘。 牧豎:牧童。 才見:依稀可見。 東瀛:東海。 要路津:交通要道。
王昌齡答五陵太守(即武陵太守)
答五陵太守
王昌齡
仗劍行千里,
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
不負信陵恩。
【作者】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山西太原人。生於武後聖歷元年(公元698年),約卒於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享年約六十歲。曾任江寧丞,人稱「詩家夫子王江寧」。晚年不拘小節,數次被貶(降低官位)到荒僻遠地。其詩多為邊塞風光,為著名的邊塞詩人。尤其擅長七言絕句,有七絕聖手的美譽,與李白並稱。
【注釋】
(1)答五陵太守:告別時奉答五陵(今湖南常德)太守的詩句。
(2)仗劍:憑著手中的寶劍。
(3)微軀:卑微的身體。
(4)敢:敬,含有冒昧之意。
(5)大梁客:指戰國時代魏國隱士侯贏,年七十受知於公子信陵君,奉為上賓。曾獻計公子殺將軍矯令出兵救趙,威震天下;侯贏則在公子到達軍中的時候自殺謝罪。
(6)信陵:指信陵君魏無忌,魏昭王的少子,仁而下士,食客三千人,與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楚國春申君黃歇並稱戰國四公子。
【語譯】
我憑著手中的寶劍走遍了千山萬水,雖然身份卑微,但是有句冒昧的話想稟告你。你曾經把我當作大梁客來禮遇,我也會像侯贏一樣,不會辜負信陵君的知遇之恩。
⑧ 常德有什麼歷史悠久的文化
公元前30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代的遺跡40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
澧縣彭頭山遺址的發掘證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這時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製和陶器製作技術。距今7000多年的石門皂市下層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時期生產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製的斧、鑿等砍伐用具和魚網墜,並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術,生產簡單的飲食器皿。
距今6500多年的安鄉湯家崗遺址,反映了常德當時以母性為主導地位的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鄉劃城崗遺址,是常德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的有力證明。這時期生產工具大為改進,石器鑽孔、切割和拋光技術比較成熟,陶器普遍採用慢輪修整。
商周時期,常德境內人丁興旺,經濟繁榮。全市共有商周時期遺址550多處,出土物有鏃、簪、魚鉤、熔銅爐等。春秋戰國是歷史上社會變革時期,常德境內有上千戰國墓,有澧縣雞叫城、桃源菜菱城、臨澧宋玉城等戰國時期的城址。
楚頃襄王22年(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東築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開始。秦代,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東漢光武帝恢復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從義陵(今淑浦縣)又遷往臨沅縣。順帝陽嘉3年(公元134年),荊州刺史部移治於索縣(現鼎城區斷港頭城址村)。三國時,常德市歸吳國管轄,仍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唐代,武陵、澧州隸屬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宋徽宗政和7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團練為常德軍節度使。"常德"取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於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為常德府。元代,常德府、澧陽軍州分別改為常德路、澧陽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洪武9年(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清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清代,常德府、直隸澧州同隸屬於岳常澧道。至清末,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永定五縣。
1914年,湖南省政府廢除府、廳、州,保留"道",岳常澧道改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道治常德。公元1922年,湖南省撤消"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常德各縣直屬省管轄。公元1935年,國民政府在沅陵縣設立湘西綏靖處,將19個縣綏靖縣劃為5個行政督察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專員兼任駐地縣長。公元1936年,國民政府正式設立專員公署,石門、臨澧、澧縣劃在第二區。公元1937年湖南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區,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個縣,專員公署治所由慈利縣遷往常德縣。民國29年,湖南省調整行政區劃,行政督察區第二區改為第四區。1938年11月,第四區從常德遷往澧縣,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也稱常澧區專員公署。
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第四行政督察區各縣先後獲得解放。8月4日,南下途中組建的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及全體工作人員抵達常德城。常澧專署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澧縣、臨澧、慈利、桃源9縣。8月中旬,各縣相繼成立人民政府,並分別於8月5日和8月15日建立常德市、津市市,成立人民政府。8月28日,常澧區更名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簡稱常德專署)"。
⑨ 常德柳葉湖的歷史文化
在柳葉來湖的周圍,留下了不少名源人先賢的足跡。楚國詩人屈原曾在這里泛舟吟唱。郎州司馬劉禹錫在柳葉湖畔送客賦詩,寫下了「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的田園詩章。還有平息「蠻夷」的東漢武將梁松,威震洞庭的宋代農民起義領袖鍾相、楊幺,老歸故里的明代進士柳拱辰,為民請命、冒死進諫的「神君」明太常寺正卿龍膺,出生在月亮山修七里橋的明末閣首輔楊嗣昌,出生在柳葉湖畔蜚聲中外的清代大畫家髡殘,出生在柳葉湖戴家崗的武昌首義智囊劉復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