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民黨的成立與宋案有何關聯
本人才識學淺,不知道你所謂的宋案指的是啥案件,莫非是指宋教仁被刺殺?那跟國民黨成立又有何關系呢?
㈡ 談談對宋教仁的認識1500字的作業
宋教仁(1882-1913),字遁初,號漁父,湖南桃源人。早年以《間島問題》、《承化寺說》等文揚名天下,被一向狂傲不羈的章太炎稱為「有總理之才」,一生為中國憲政奔走,31歲進京准備組閣,被刺殺於途中。
易中天總結得好,得江山的人要麼是李淵那樣的貴族,要麼是劉邦那樣的流氓。胡蘭成說,自古江山如美人,只嫁與盪子。說起來,宋先生既不是貴族,亦非盪子,所以他與江山無緣。說這話多少有點褻瀆宋先生了,宋先生一生為憲政奔走,說江山屬於某人,是要遭宋先生批判的。
也許宋先生從政本身就是個錯誤,或者是個「歷史的誤會」。如果要列個「不適格的政治玩家」的話,會有很長的一串名單:宋教仁、汪精衛、瞿秋白……就如唐德剛所說,他們可以是很好的詩人、文人,甚至是個好情人。胡蘭成要是不走這條路,可能也會是位德高望重的國學大師,至少,可以跟張愛玲自在地泛遊西湖——政治被許多人稱為這個世界上最臟的兩樣東西之一,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玩的。他們依然去做了,單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尊敬了。扯遠了。
宋先生一生,有幾樣東西或者說幾件事情需要被歷史銘記的。一是他的憲政思想;二是他的憲政實踐;三則是圍繞宋先生被刺的諸多是是非非。
先說他的憲政思想。
如果沒有在第一線,宋先生也許會成為憲政教父式的精神領袖。作為「議會迷」,可以說,早期的辛亥革命黨人中,對現代憲政、法治、政黨等進行過深入系統研究的,他是第一人。早年東渡日本的求學生涯給了他極大的影響。
武昌起義後,他與黃興同赴武漢,起草了《鄂州約法》。這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義的憲法草案了,對日後的《臨時約法》影響深遠。此外,翻譯的《日本憲法》、《英國制度要覽》等著作,亦讓革命黨內許多人對憲政這個新生事物有個感性的認識。
宋先生身上還有一樣好東西,那就是中國政治上少有的「當仁不讓」的觀念。用傅國涌先生的話說,宋有一種「健全的角色意識」。傳統的中國文化總是對「第一」的態度比較曖昧,退隱成為被推崇美德,皇帝即位還要假惺惺推辭幾番。「國家既為共和政治,則國民人人皆應負責任。……吾人惟自愧無此能力,固不欲當此大責任。吾人之志則不諱言,實深願將來能當此責任者也,且希望人人有此希望者也」。這種責任感今天也是我們所缺乏的。
再說說他的憲政實踐。
中國離民主最近的一次是在1913年。1912年冬天到1913年春天之間舉行的議會選舉,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具有實質意義的直接公開的選舉,盡管這次選舉還是從財產狀況、教育程度等方面進行了限制。畢竟開始了,就是好事情。
「進而在朝,就可以組成一黨的責任內閣。退而在野,也可以嚴密地監督政府,使它有所憚而不敢妄為,應該為的,也使它有所憚而不敢不為。」這是最大宋先生憲政思想最大的一個實踐,盡管離他的理想只有一步只遙,但是卻讓國民有了這樣的一個認識:原來,還可以這樣。
子彈結束了宋先生年輕的生命,也使中國與一個走向民主的大好機會擦肩而過。
宋先生另一個應該被載入歷冊的憲政實踐就是改組國民黨。如果我是小馬哥,我就會在國民黨中常委的會議室掛宋先生的像。他才是國民黨真正意義上的締造者。宋先生在國共兩黨都成了被刻意淡化的人,這也是中國的悲哀。
無論是同盟會還是光復會,都不能算完全意義上的政黨,或者只能算一個帶有黑社會性質的幫會組織,或許,還可以把革命的標簽貼上去。1912年徵得孫黃兩位大佬點頭後,宋先生以同盟會為基礎,聯合幾個小黨派組成國民黨,代理理事長,這是中國最早的現代意義上的政黨。立竿見影的效果是,在同年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多黨競選中,國民黨贏得壓倒性勝利
可惜宋先生倒下了,還沒能等到把國民黨徹底改造。以致於國民黨還是擺脫不了那種草莽英雄的心態,法治和民主形同虛言,最後連個小島的統治權都拱手讓人。此是後話了。
最後談談宋教仁被刺案。這應該算是上個世紀中國最大的政治謀殺案。一直以來,眾說紛紜,袁世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殺人講證據,一百年都要過去了,講證據恐怕是很難了。殺人是要有動機的,動機卻是可以探討一下的。
先談袁世凱。頭號嫌疑犯。動機是宋力主內閣制,嚴重威脅袁的總統大權,此外還包括宋對袁政府不留情面地指責,「自民國成立,迄今二載,縱觀國事,幾無一善狀可述。」袁對宋忌恨頗深,「目下最討厭者,即宋教仁一人。」據說還留下了書面材料。總之殺人動機是有的。合理懷疑。
問題是,國民黨當時已經選舉獲勝,宋教仁死了,依然會有國民黨的代表來做總理的,換一個火暴的黃克強來還更難擺平。袁難道想不到這一點?
還有值得推敲的是殺人的時間選擇的問題,袁會不會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選擇殺宋?宋此行北上正是與袁商談國事,也就是組閣的。袁大可以先「聽其言,觀其行」嘛。國民黨內部很多人將宋視為親袁派,袁也曾有意讓宋掌國務總理之印。從宋臨終前給袁的話來看,也是看不出他對袁的懷疑的。
袁被列為頭號嫌疑人最大的原因除了殺人動機外,還留有證據,即洪述祖發給應桂馨的密電所說的「毀宋酬勛」。從法律的角度看,這不能算是直接證據了,而且有個「毀」的解釋問題了。從史料上看,應桂馨曾經告訴袁已經拿到了宋在日本刑事犯罪的證據。如果有這樣的東西在手,報紙上一發表即足以「毀」宋,沒有必要採用肉體消滅的方式。
嫌疑犯名單第二人趙秉鈞,殺人動機很簡單,宋要來做總理了,我往哪擱呢?也是合理懷疑。趙與宋其實私交甚好,趙甚至於把宋當偶像。當時的國務院秘書長張國淦回憶,當趙聽到宋被刺後,圍繞桌子兜圈,喃喃自語,「這一下腌雜了。人家豈不要說我打死了鈍初嗎?豈不要說賣友嗎?」 趙秉鈞的殺人動機跟袁一樣,殺了宋他還是要挪位的,國民黨會另派高人,雖然趙當時也被拉進入國民黨了,但就他的資歷和人脈,顯然不會是總理人選。
嫌疑犯名單上的第三人黃興,殺人動機是代表國民黨與袁爭做總理。當時國民黨來看,能出任總理的孫文、黃興、宋教仁,或許還有汪精衛、胡漢民等人。前任臨時大總統是不可能去做總理的,尤其是跟袁共事。當時國民黨內的聲音也是總理非黃宋莫屬。動機合理。從同盟會到國民黨,內訌的事情常見諸報端。
黃興與應桂馨的關系也不一般。「書信往來與銀錢往來孰輕孰重,彼此俱立於嫌疑地位,而潛投巨貲煽惑徐皖軍隊,陰謀內亂,比之秉鈞,豈不更多一重罪案,何以克強獲免於訴追,而秉鈞必須質訊,事同一律,辦法兩歧,此不可不辯者三也。」這是趙秉鈞在為自己辯護的時候說的。應桂馨與黃興甚至有經濟往來呢,我跟應之間僅僅是通訊往來,誰比誰的嫌疑大呢?
嫌疑犯名單上第四人前臨時大總統孫文。論殺人動機,絕不亞於袁等人。宋做了總理,就是事實上的黨魁了,孫文哪裡站?作為一個鋒芒畢露的政壇新秀,宋人氣正旺,大有取代孫文這個過氣領袖之勢。更何況當年同盟會發生的幾次倒孫浪潮,宋都沒有什麼好的歷史記錄,在總統制內閣制上也是跟孫吵了個臉紅耳赤。論與後來被追究責任者的關系,應桂馨當年還是孫的得力暗殺干將陳其美委任的諜報科長,甚至做過幾年孫的侍衛。
嫌疑犯名單上第五人可以列一長串,恩怨情仇,心情不爽想殺人的,殺個人練練手的……諸如此類,恐怕不是今天才有此類人等,過去不見報道而已。
宋倒下了,關於這個公案以後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各路人馬見仁見智。不妨再用刑偵的思維回頭去看一下,誰是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孫文。
宋教仁被刺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倒可以折射出當時的許多人和事,也對歷史產生了惡劣影響。
一個就是對中國憲政民主的沉重打擊。宋的被刺,無論從當時的政壇還是到今天的許多所謂主流歷史學家,均普遍把這件事情無限升級,認為這意味著憲政民主在中國就象宋的個人命運一樣死路一條。獨裁專制集權的思潮重新佔有市場,袁世凱甚至最終想回到帝制的老路上。這種影響直到今天。
第二是成了二次革命的導火線。這是一個應該被反復強調的惡性事件,用武力來解決政治分歧的做法開創了日後軍閥割據混戰的先河。
第三是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一點法治觀念在處置這件事情時被是被斷然拋棄。所謂「法院既在政府藩籬之下,此案果訴至該院,能否望其加罪,政府無所阻撓,此更為一大疑問。」想當然地認為法院會被政府影響,便要求改變國家的司法體系,這種對法治的公然踐踏的行徑,與宋的法治思想真是南轅北轍。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上海地方司法機構勇敢無畏地傳訊了國務總理趙秉均,這應該是中國司法史上最不畏強權的事件。可惜我沒有在任何中國法制史上教科書上看到。
1913年,那時迄今為止中國人離民主自由最近的時候。這是一場悲劇,這一悲劇中最大的受害者不是宋教仁,而是中國。
㈢ 辛亥革命(時間、地點、人物、經過、歷史意義)
革命醞釀: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潮迅猛傳播,震撼著中國思想界,並推動民主革命運動的到來。首先覺醒的是新興知識分子群體。近代知識分子宣傳民主革命學說,以報刊為重要陣地,創辦了《江蘇》、《浙江潮》、《蘇報》、《中國白話報》等20多種政治性刊物;還出版發行了陳天華的《警世鍾》、《猛回頭》,鄒容的《革命軍》等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的小冊子130餘種。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還翻譯了不少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著作,蔡元培翻譯了德國科培爾的《哲學要領》,嚴復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亞當斯密的《原富》等著作。
與民主思潮廣泛傳播的同時,國內外出現許多革命團體。影響較大的有興中會、華興會、科學補習所和光復會。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成立。孫中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作為政治綱領。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一個新階段。
清政府的「鐵路國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鄂、川、粵四省各階層人民的反對,出現了廣泛的保路運動。保路運動規模最大、斗爭最激烈的是四川。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會,宣布「以保路、廢約為宗旨」。9月,全省60餘縣成立保路公會,數千萬人捲入運動。清政府一面調湖北新軍入川,一面命「實力彈壓」保路運動,四川保路運動成為武昌起義的直接導火線。
四省保路風潮興起時,湖北武昌的文學社和共進會便積極准備相機發動武裝起義。10月9日,孫武在漢口機關配製炸葯不慎,起義機密泄漏,劉復基、彭楚藩等人被捕。10日晨,彭、劉被殺,清軍四處捕捉革命黨人。當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士兵,打死鎮壓革命士兵的排長,攻佔楚望台軍械庫,打響武昌起義的槍聲。經一夜戰斗,11日,起義軍佔領武昌城,成立湖北軍政府;12-13日,起義軍攻佔漢陽、漢口。武昌首義的成功,鼓舞了全國各地人民的革命鬥志,全國各地革命黨人紛紛起義響應。首先響應的是湖南和陝西。此後,江西、山西、雲南、貴州、浙江、江蘇、廣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廣東等省先後宣布脫離清政府而獨立。
中華民國:
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以16票的絕對多數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3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28日,各省代表會議改組為臨時參議院,成為臨時政府的最高立法機關。
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推行民主政治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法令。如:命令各省官廳焚毀刑具,廢止刑訊;取消清朝律令中各類「賤民」條令;保護華僑;禁止買賣人口;廢除主奴身份;通令剪辮子;禁止賭博、纏足、吸食鴉片。鼓勵興辦工商業,振興農墾業,獎勵華僑在國內投資。提倡普及教育,刪除舊教科書中的封建內容。這些政策法令,移風易俗,革故鼎新,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主觀念的傳播。
在孫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臨時參議院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按照西方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在中國建立一個實行議會制和責任內閣制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由於南京臨時政府和各省都督府中立憲派、舊官僚、政客的篡權,以及一些革命黨人的妥協退讓,致使南京臨時政府權力被袁世凱所篡奪。
北洋軍閥:
1912年4月,袁世凱竊得政權後,利用同盟會的內部分化,拉攏部分革命黨人與之合作,並憑借武力公然向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開刀,迫使唐紹儀辭職。1913年的「宋案」和「善後大借款」,使資產階級革命派從議會政治、和平建設、實業救國的幻想中驚醒。7月,李烈鈞奉孫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獨立,組織討袁軍,「二次革命」爆發。江蘇、上海、安徽、湖南、廣東、福建等地先後獨立。由於國民黨人倉促應戰,缺乏統一領導,「二次革命」被北洋軍閥鎮壓。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後,便開始了復辟帝制的活動。為了盡快皇袍加身,袁世凱不惜出賣國家主權,以取得外國列強的支持。袁世凱的倒行逆施激起中國人民的反抗,各地群眾紛紛集會抗議。1915年12月25日,蔡鍔在雲南宣布獨立,組織護國軍興師討袁,發動護國戰爭。隨後,貴州、廣西、廣東、浙江、陝西等省相繼宣布獨立。在護國軍的打擊下和全國一片討伐聲中,袁世凱不得不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閩、魯、陝等省;直系的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占踞東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晉系軍閥閻錫山,徐州一帶張勛的定武軍,西南的滇系軍閥唐繼堯和桂系軍閥陸榮廷等,都在外國列強操縱下,爾吞我並,爭斗不已。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職位,與在中央掌實權的段祺瑞爭權奪利,發生「府院之爭」。1917年7月,張勛應黎元洪「調停」之邀,率三千「辮子軍」入京,復辟帝制,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國務總理。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權後,繼承袁世凱的衣缽,屈膝賣國,企圖建立皖系軍閥獨裁統治。段祺瑞的獨裁賣國激起資產階級革命派及西南軍閥的反對。1917年8月,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隨即討伐段祺瑞的第一次護法戰爭拉開帷幕。在北洋軍的鎮壓下,北伐軍受挫;加之軍政府內部的矛盾,1918年5月孫中山憤而辭職,護法戰爭失敗。護法運動的失敗,再次證明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已瀕臨絕境。
㈣ 宋教仁被暗殺對當時國家有什麼影響呢
1913年1月,宋教仁應北洋政府總統袁世凱的邀請,從家鄉湖南桃源出發,到達上海,准備前往北京“組閣”。就在宋教仁准備離開上海,前往北京之際,他在火車站被刺客開槍刺殺,由於子彈有毒,再加上傷勢嚴重,1913年3月22日凌晨,宋教仁因傷重不治去世,年僅31歲。宋教仁被刺案,在中國的政壇引起軒然大波,中國的時局也風雲突變,歷史因此走向了另一個拐點。
宋教仁被刺,究竟誰是誰兇手,有很多種說法。最主流的,也是證據最多的,則是袁世凱是主謀,其他還有說是孫中山主謀的;有說是陳其美主謀的;還有說是趙秉鈞自作主張的。但是無論誰是主謀,宋教仁被刺案後,意味著中國和平斗爭的議會制完全失敗,宋刺案導致的“二次革命”武力解決爭端的序幕。
㈤ 為什麼說宋教仁被刺殺後,改變了中國近代史的進程
宋教仁是中國近代的議會政治第一人,如果他沒死,中國在北洋時代很可能版實現一定權程度的議會政治,歷史可能會完全改寫。宋教仁死的時候年齡很小,僅僅只有31歲,以極年輕的年齡成為了影響中國的大人物,不可謂不優秀。
㈥ 「宋教仁案」的發生反映了當時中國政治體制的何種本質特徵
2. 「宋教仁案」
1913年春,袁世凱暗中指使部下收買兇手,在上海火車站刺殺了准備北上參加競選的宋教仁,史稱「宋教仁案」。
「宋案」的發生,在國內引起巨大的反響,資產階級革命派給予了袁世凱以極大的譴責,袁世凱終於向革命者舉起了血淋淋的屠刀,先發制人,罷免江西、廣東、安徽三省國民黨人擔任的都督,並派兵南下。革命者同時也進行了武力討袁的斗爭。
3. 二次革命
就在「宋案」發生之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堅持民主共和掀起了一場反對袁世凱專制賣國、保衛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裝斗爭,是辛亥革命的繼續,稱「二次」革命。
引發「二次」革命的歷史事件是「宋教仁案」;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的目的是維護民主共和制度。
7月,江西都督李烈鈞在湖口宣布獨立,誓師討袁。隨後,江蘇、廣東、安徽等南方數省相繼獨立。但是,由於國民黨力量渙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鎮壓下去。袁世凱的勢力更加鞏固。
「二次」革命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國民黨力量渙散;北洋軍強大。
客觀原因是北洋軍力量的強大,直接原因是國民黨內部力量的渙散,具體表現在:①宋案後,國民黨在倒袁問題上意見分歧;②國民黨倉促應戰,缺乏統一指揮;③交戰期間,宣布獨立的各省彼此觀望,行動不一。另外,未能發動和組織群眾也是他們沒能獲勝的重要原因。
「二次革命」的失敗,為袁世凱進一步建立獨裁統治打下了基礎。
㈦ 宋教仁案的發生直接導致了什麼歷史事件
二次革命
就在「宋案」發生之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堅持民主共和掀起了一內場反對袁世凱容專制賣國、保衛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裝斗爭,是辛亥革命的繼續,稱「二次」革命。
引發「二次」革命的歷史事件是「宋教仁案」;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的目的是維護民主共和制度。
㈧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是什麼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㈨ 宋教仁遇刺事件的事件影響
事實也正是如此,洪述祖在青島發了一個通電,說與應桂馨的聯系,是假借中央名義,只想毀壞宋教仁名譽,並無謀殺之意。趙秉鈞便以洪述祖通電為據,將宋案推得一干二凈,對上海地方檢察廳組織的特別法庭的傳訊,更是置之不理。不久,就連關押在上海監獄的應桂馨也被人劫獄救出,躲入了青島租界。
法律無法解決,唯有動武了。
老謀深算的袁世凱似乎早就作好了動武准備,他一生所崇奉的一是貪詐,二是武力,貪詐不能解決的,便用武力。宋教仁倒下了,並不等於國民黨的瓦解與臣服,他知道孫中山、黃興等人一定不會善罷甘休。戰事必不可免,同時他也想乘此機會,一舉征服國民黨控制的南方各省,一勞永逸。4月26日,即宋案證據通電宣布的第二天,袁世凱不惜以五厘高息,與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簽訂了2500萬磅的巨額借款合同,作為其動兵及賄買各方的備用資金。
國民黨主要領導人中,孫中山、李烈鈞始終堅持興兵討袁,或反對、或游移的黃興等人在袁世凱的步步緊逼下,觀點不斷改變,態度也在動搖,但意見最後仍未達成一致。直到袁世凱調兵遣將、軍事部署完畢,撕破臉皮向國民黨人發出通牒,並在6月份罷免李烈鈞、胡漢民、柏文蔚三位都督之後,國民黨內部才達成一致,於倉促間發動了「二次革命」。
因宋案引發的「二次革命」失敗不到一月,1913年10月6日,國會選舉臨時大總統袁世凱為正式大總統。11月4日,袁世凱以參與「構亂」為由下令解散國民黨。而在兩年之前,他還視政黨政治為救國良方,清廷請他出山鎮壓武昌起義,他提出六項措施作為條件,其中一項就是解除黨禁,可他一旦當選民國大總統,就出爾反爾、倒行逆施了。此後,袁世凱更是偏離民主建設軌道,在專制復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1914年1月10日,強令解散國會;1914年5月,宣布廢除《臨時約法》;1915年12月12日,下令恢復帝制,改元洪憲,上演了一出稱帝鬧劇……
宋教仁被刺一案既促成了袁世凱的迅速垮台,也造成了中國民主政治的倒退以及反動勢力的猖獗。毫不誇張地說,宋案乃中國近代一大轉折,標志著17世紀以來歐美國家廣為採用的資產階級議會政治在中國的破產,象徵著近代中國與世界民主潮流接軌的努力歸於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