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知道陝西西安鍾樓鼓樓的一些歷史方面
鍾樓位於西安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廣濟街口,明萬曆十年移於現址,清乾隆五年曾經重修。
鼓樓位於西安市西大街與北院門交匯處,東與鍾樓隔廣場相望,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擊鼓報時,故名鼓樓。鍾樓上懸掛銅鍾,用以報時,故名鍾樓。鍾樓是個交通樞紐口,東西南北的四條大街的風格都不同,有文化街、服飾街、食品街等等。
鍾 樓
鍾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1377.4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明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這就是西安人引以為自豪的鍾樓。它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許多鍾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鍾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築之冠。
特點:鍾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樓上懸掛鐵鍾一口而得名。初建時,地址在今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龔賢主持,將鍾樓整體遷移於今址。鍾樓呈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重檐斗拱,攢頂高聳,屋檐微翹,華麗庄嚴。這座正方形磚木結構建築物,自地面至樓頂高36米,由基座、樓身和樓頂三部分組成。基座每邊長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磚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競均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過去是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交會的通道,人流車輛從券洞通過,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券洞無法適應交通流量需要,現在券洞早已封閉;在鍾樓周圍另闢圓形環道。鍾樓的設計構造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頂式不只是增加建築形制的美觀,而且緩和了雨水順檐下落時對建築的沖擊力.描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運用了力學原理形成均勻負荷。四角攢尖的樓頂按對角線構築四條垂脊,從檐角到樓頂逐漸收分,使得金頂穩重庄嚴。樓上琉璃瓦的板瓦之間扣以筒瓦,以銅質瓦河固定,更使建築穩固結實,成為渾然一體的建築藝術珍品。整體拆遷:鍾樓的二樓西牆上,嵌有一方《鍾樓碑》,記述了這座巨大建築經歷過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整體拆遷。鍾樓初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當時它的位置在西大街以北廣濟街口的迎樣觀,距目前所在位置約1000米。這一位置正在唐長安城的中軸線上,也是五代、宋、元時長安城的中心。雖然明代初年擴建了長安城,但那時人們大概圃於習慣心理,初建 鍾樓時沒有與擴建後的城市格局相適應。過了兩個世紀後,隨著城市中心東移,城門改建,新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形成,位於迎祥觀的鍾樓便日益顯得偏離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在陝西巡撫龔俄賢的主持下,鍾樓來了個整體拆遷。據碑文記載,移建工程除重新建造基座外,本質結構的樓體全是原樣原件,所以耗資不多,工程迅速。完成這樣一座龐大建築的拆 遷裝建,即使在現代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它既需要高超的建築安裝技術,又需要嚴密精細的工程組織,這項完成於16世紀的特殊工程,實在是我國建築史上值得自豪的創舉。
巨鍾軼聞 :鍾樓的西北角上陳列著一口明代鐵鍾,重5噸,鍾邊鑄有八卦圖案,建造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但它比鍾樓早先懸掛的銅鍾卻小得多了。鍾樓原先懸掛的巨鍾是唐代景雲年間鑄造的「景雲鍾」(現藏於碑林博物館)。據說,遷到今址之後,雖然樓的式樣大小並沒有改變,景雲鍾卻怎麼也敲不響了。無可奈何,只有另換。
浮雕故事:鍾樓的門扇槁窗雕樓精美繁復,表現出明清盛行的裝飾藝術。仔細欣賞門扇上一幅幅浮雕,它們會告訴你古代許多饒有趣味的典故軼聞。第一層北門,自西向東依次為;虯髯客;木蘭從軍;文姬歸漢;吹簫引鳳;紅葉題詩;班昭讀書;博浪沙椎秦;唱籌量沙。第一層東門,自北向南依次為:長生殿盟誓;連環計;黠鼠 夜擾;掛角讀書;卞莊刺虎;嫦娥奔月;東坡題壁;李白邀月。第一層南門,自東向西依次為;文王訪賢;伯牙鼓琴;畫龍 點睛;斬蛇起兵;伯樂相馬;柳毅傳書;舜耕歷山;把橋授書。第一層西門,自南向北依次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龍友頌雞;黃耳傳書;孫期放豚;陶侃運磚。第二層樓南門,自東向西共八幅「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畫面,依次為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鐵拐李、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層北門,自西向東共八幅勺「仙醉酒」畫面,依次仍為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曹國舅、鐵拐李、藍采和、韓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層東門,自北向南依次為;單刀赴會;擊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擇鄰;子路負米;畫獲教子;溫嬌絕裙;聞雞起舞。第二層西門;自南向北依次是:寫經換鵝;茂叔愛蓮;灞橋折柳 ;踏雪尋梅;陶潛愛菊;尋隱不遇;孤山放鶴。
鼓 樓
鼓樓,東與鍾樓隔廣場相望。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鍾樓大四歲,迄今已有611年歷史,為重檐三滴水與歇山頂的木結構,高大雄偉。清代曾兩次修耷。樓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擊鼓報時,故名鼓樓。昔日樓檐下懸掛有巨匾,南為「文武盛地」,北為「聲聞於天」。鼓樓斗拱彩繪,外觀莊重絢麗,與鍾樓為姐妹樓,亦有 「晨鍾暮鼓」之說。
鼓樓系古典建築,基座為長方形,用青磚砌成,樓高33米,面積1924平方米。樓基正中辟有南北券門洞,連通北院門和西大街。建築結構採用重檐三滴水式與歇山琉璃瓦頂形式,與鍾樓相輝映,樓內有梯可上,登至二樓,憑欄可眺望終南山與全城景觀。
2. 鍾樓和鼓樓的起源及用途是什麼
1、鍾樓和鼓樓的起源:
在人類社會,為了統一人們的行動,就必須統一時間,因此需要建立授時系統。中國古代的授時系統就是人們常說的「晨鍾暮鼓」,即早晨敲鍾,傍晚敲鼓,鍾樓和鼓樓因此而產生。
2、用途:報警報時
如唐代實施晨鍾暮鼓,鼓響,城門關閉,實行宵禁;鍾鳴,城門開啟,萬戶活動。老百姓都習以為常。
為了准確時間,鍾鼓樓最早備有4個銅漏壺,分別叫:天地、平水、萬分、收水。漏壺正中安裝了1個名「饒」的銅樂器,以機械操縱,時到每刻擊饒報點。
(2)鼓樓區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古代其他報時方式:
(1)打更
打更,在舊時成都,是個較為普遍的職業。在過去的成都,人們缺少精確的報時手段,晚上的報時就幾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農村城鎮都有打更的。那時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娛樂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聽到更夫的打更聲,便知道了時間,按慣例該做什麼,人們都過著一種按部就班的平靜生活。
別看小小的打更,還有許多門道。比如,打落更(即晚上七點)時,一慢一快,連打三次,聲音如「咚——咚!」,「咚——咚!」,「咚——咚!」;打二更(晚上九點),打一下又一下,連打多次,聲音如「咚,咚!」。「咚,咚!」;打三更(晚上十一點)時,要一慢兩快,聲音如「咚!——咚,咚!」;打四更(凌晨一點)時,要一慢三快,聲音如「咚——咚,咚,咚」;打五更(凌晨三點)時,一慢四快,聲音台「咚——咚,咚,咚,咚!」
打更節奏,總體來說是由慢到快,連打三趟便收更結束。但為什麼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時)呢?因為成都人早睡早起,五更一過便開始起床做家務了,「一日之計在於晨」嘛,就連皇帝也在五更天便開始准備上朝了。另外,還有種說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時不宜驚動他們以免影響他們回不到陰間而在陽間為禍,當然,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覺,而要守著滴漏(一種記時的東西)或燃香(也是計時的東西),才能掌握准確的時間。
(2)午炮報時
在清末到民國初年,聳起的樓宇阻擋了鍾聲,人們就找到了聲音更大的裝備——大炮,進入了午炮報時的時代。在北京德勝門東側的城牆上設有一座炮台,用來報時的「午炮」就架在這里。
炮台有電話與北京觀象台連通,每當快到中午時,兩個值班人分工合作,一人守在電話旁,聽電話里傳來的指令;另一人揭開炮衣,裝好炮葯、手持點燃的長香,站在炮位上靜候指令下達。當北京觀象台通過電話發來指令時,炮台上的人馬上點燃炮葯,午炮發出轟鳴,這聲音響徹大街小巷,人們就知道:現在是中午12點,有鍾表的趕忙對表。
(3)西洋高招 :落球報時
在歐洲,當中國人進行午炮報時的時候,他們開發出了另外一種落球的報時方式。最先進行落球報時的是英國倫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每天中午13點整(有些地方是中午12點),天文台鍾樓頂端的圓球准時落下,附近海域停泊的船隻據此調節船上的鍾表,然後帶著調好的鍾表升帆出海。
雖然今天我們看這種方法有點粗疏,但海員對它卻懷有崇敬之情,因為它為海員忠實服務近百年之久。17世紀以後,航海事業蓬勃發展,海員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需要精密計時。對海員來說,精密時鍾猶如生命線,沒有它便難於知道船隻的位置,就有觸礁的危險。對於海員,「中午13點落下的圓球」是無比親切的。
我國曾經進行過落球授時的是上海,19世紀80年代,法租界當局就在法國碼頭設置信號站,正午時刻利用信號塔頂落球報時,為來往上海港的各國船隻服務,時間由徐家匯觀象台控制。
3. 隴西鼓樓歷史
威遠樓,舊名雄鎮樓,又稱鍾鼓樓。位於隴西縣城內十字街中心。
威遠樓始建於北宋仁宗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座落於縣城中心,以雄偉的氣勢,悠久的歷史,精巧的造型而聞名。
元順帝正至元年(公元1341年),設置銅壺滴漏、更鼓於其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取名「雄鎮樓」。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移置北宋所鑄重達4000公斤的銅鍾於樓上,無事報時,有事報警,擊之聲聞四達十餘里,所以又名「鍾鼓樓」。
(3)鼓樓區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隴西歷史:
隴西,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定西市中部,是古絲綢之路和新亞歐大路橋的必經之地,面積2408平方公里,人口51.32萬人。她以悠久的歷史彪炳於華夏文明史冊,一直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為隴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和甘肅省最早的省會。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置隴西郡(治狄道,今臨洮),即有此名,因地處隴山以西而得名,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漢初置襄武縣,漢末移金城、隴西二郡治襄武,從此成為歷代郡、州、府、治所在地。唐時初為武陽縣,後為隴西縣。縣名遂沿用至今。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曾詔令天下,李氏郡望是隴西,遂有「天下李氏出隴西」之說。現位於省級森林公園仁壽山內有「隴西堂」傳為李氏祖祠,進而有李氏文化之說。
隴西在歷史上最闊氣的時候是元朝,元世祖中統二年(1261年),改陝西西路鞏昌總帥府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至此,鞏昌成為今甘肅省蘭州以東,包括陝西5縣、四川4縣廣大地區的軍政中心。
4. 開封鼓樓的歷史變遷
明代後期,河南巡撫認為鍾樓、鼓樓妨礙了巡撫衙門的風水,下令將鍾、鼓二內樓上的鍾與鼓互相調換,將鍾樓改容為鼓樓,鼓樓改為鍾樓。
在卸鍾進行互換過程中鍾紐斷了,鍾從樓上掉下來,摔個粉碎。後來將碎鐵片熔化後重新鑄了新鍾,但新鍾發音遠不如老鍾響亮。 巡撫十分氣惱,但也無可奈何,只好作罷,但從此對鍾樓不管不問,任其破損、坍塌也不加修繕。
到了清代,鍾樓已經破損、坍塌得不成樣子,康熙十年(1671年),河南巡撫郎廷相下令將鍾樓拆掉,從此開封就沒了鍾樓。拆下來的磚瓦、木料在大相國寺內建了藏經樓。
鍾樓存在的時候,那個地方叫鍾樓口,鍾樓拆掉以後,其處叫「拆樓口」(諧音錯叫為「車路口」)。
開封鼓樓一直保存了下來,但1948年6月開封第一次解放時毀於戰火,只剩下了一個基台,1976年,這棟在歷次的戰火、洪水甚至文化大革命革中屹立不倒的建築,最終不幸被拆除。
5. 天津鼓樓的文化韻味
重建的鼓樓與新建的商業街為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青磚瓦房,碧瓦丹楹,雕梁版畫棟,商鋪林立,是一道權天津傳統文化韻味十足的風景線。
作為天津衛標志建築物的鼓樓,歷史上曾兩建兩拆。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天津設衛築城。至明弘治年間(公元1493年左右),山東副使劉福兵備天津,將土城甃以磚石,並於城中心十字街處建鼓樓。1900年,八國聯軍侵津。第二年城牆被迫拆除。鼓樓也日漸頹圮。1921年,鼓樓拆除重建。1952年11月7日,因貫通道路,鼓樓又被拆除。 其人文景觀表現在牌匾、楹聯、店招、店幌、燈飾、霓虹燈、燈箱等的設計上。牌匾以橫匾為主,其間點綴豎匾、異形匾、如扇面匾等。黑底金字紅章和本色木綠字紅章表現出古樸典雅、莊重大方的特點。楹聯也多採用上述形式。字體有真、行、草、隸、篆、漢簡、魏碑等多種,有的還請名家題寫,很少用印刷體字和黑體字。店招和店幌,分文字、形象、實物、象徵四類。各種燈飾、燈具、掛燈、燈籠等富有傳統特色。燈籠主要採用中式串燈和宮燈、圓燈籠。燈箱以方燈箱為主,配有傳統花飾木欞如萬字不到頭、雲紋、回紋、棋格等。霓虹燈雖為現代燈飾,但突出中式圖案,如傳統的吉祥植物、動物、器物、符物等。
6. 鼓樓區的歷史沿革
公元1374年(明太祖洪武七年),徐州的鼓樓遺址在鼓城路北段,為當時知州高玉琳所建。
明英宗天順元年又由當時的知州宋城改建成大樓,至神宗萬曆知州劉順元又重修。
天啟四年,因黃河決口,州城被水淹沒,鼓樓毀於洪水。
明嘉靖二十二年又由王重賢重建,後再因年久失修而倒塌。
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又在原址依照舊觀復建,樓基下用大磚砌成,形如城門,過往行人車馬均得從門洞穿過。據記載,當時門洞四周出廈,起脊排角,雄偉壯觀。並在南面匾額上書有「中樞巨鎮」,彰顯徐州為「五省通衢」的盛名。北面匾額上「大觀至上」說明景觀獨秀。
1937年,抗日戰爭以前,樓上還設有圖書館,供人游覽閱讀,後毀於暴風雨。因年久失修。
1952年又遇暴風雨災害,後樓毀塌方,成為危樓而被拆除,從此不復存在。當時緊鄰鼓樓的是蘇姑墓,即在原市機關北大院內,現為鼓城路一號,墓高一米有餘,據區志記載:「在州廨內,相傳蘇軾守徐州時,葬幼女於此。她曾捨身跳水,拯救徐州百姓,為世人所敬仰。」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松江府水利通判董宏署執政,修亭覆蓋,墓門復勒石碣。
康熙五十八年,由知州姜焯重修,乾隆年間又由知府石傑再修,後人於墓前顯像以禮。現雖譽滿彭城,但遺跡無存。徐州鼓樓區因境內有鼓樓而得名,為徐州市的中心城區,也是市區最古老的城區。
日本帝國主義侵佔徐州後,建立了日偽政權,那時,徐州劃為4個行政區,今徐州鼓樓區即當時的第一區。1946年廢除鄉鎮建制時,曾又將徐州劃為5個區。
1948年12月徐州解放後,仍維持原來的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區的名稱一直沿用到1955年。後因境內有古代建築鼓樓,經上級批准,將第一區更名為徐州鼓樓區。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以破四舊為名,將徐州鼓樓區改名為延安區。
1980年又恢復徐州鼓樓區的名稱。
7. 鼓樓區的歷史文化
宋朝文學家孟元老復著有《東京夢華錄制》;宋朝畫家張擇端有《清明上河圖》流傳於世,民間有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盤鼓,汴綉等。在烹飪上,汴京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坊、市不分,夜禁取消。
民間大型造型舞蹈肘閣(又叫舉閣),起源於宋代的「肉傀儡」。獅子舞也叫舞獅子,重大節日或喜慶日子,民間藝人都會披掛上陣,狂舞急騰一番。
8. 鼓樓的歷史沿革
在我國,大凡古老的城市與寺院都建過鍾樓、鼓樓,這兩座樓是我國古代城市用於報時和顯示威嚴的建築物,也是我國古代城市文明的標志之一。鼓樓其實就是城隅上置放巨鼓的樓房,用以報時或警戒盜賊。而佛寺的鼓樓與鍾樓相對,建於正殿的左右,用以懸鼓報時,或於典禮時敲擊。
開封鼓樓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鼓樓,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鼓樓的台基高三丈,磚砌瓮門,通東西大道。台上建樓兩層,各三間,距地面高約七丈。上層周圍有游廊欄桿,登樓遠望,全城在目。樓上南間架有牛皮巨鼓一面,直徑約1米,聲音深沉渾厚,能傳數十里。東西檐下各懸巨匾一塊,西檐下額題「聲震天中」,東檐下額題「無遠弗屆」。河南地當九州之中,開封又在河南中部,鼓樓又在開封的中心,無怪乎鼓樓的匾額要題「聲震天中」。而這里發出的鼓聲,自然就「無遠弗屆」了。開封鼓樓宏偉無比,只有後建的西安鍾樓才可與之媲美,故有「中國的鍾樓在西安、鼓樓在開封」之說。明、清時期開封鼓樓修建、修繕年表。。
明代後期,河南巡撫認為鍾樓、鼓樓妨礙了巡撫衙門的風水,下令將鍾、鼓二樓上的鍾與鼓互相調換,鍾樓改為鼓樓,鼓樓改為鍾樓。在卸鍾進行互換過程中,鍾紐斷了,鍾從樓上掉下來,摔個粉碎。後來將碎鐵片熔化後重新鑄了新鍾,但新鍾發音遠不如老鍾響亮。巡撫十分氣惱,但也無可奈何,只好作罷。從此,巡撫對鍾樓不管不問,任其破損、坍塌也不加修繕。
到了清代,鍾樓已經破損、坍塌得不成樣子,康熙十年(1671年),河南巡撫郎廷相下令將鍾樓拆掉,從此開封就沒了鍾樓。拆下來的磚瓦、木料在大相國寺內建了藏經樓。鍾樓存在的時候,那個地方叫鍾樓口,鍾樓拆掉以後,叫「拆樓口」(諧音錯叫為「車路口」)。
辛亥革命後,鼓樓樓頂中央增建一尖塔式四方樓,四面裝有巨型自動鍾,為全市報時之用。1948年開封第一次解放時,台基上兩層樓為炮火所焚,僅剩下一座台基。
新中國成立後,開封多次對台基加以整修,作為節日檢閱觀禮台和全市廣播宣傳中心。1976年11月,將鼓樓台基拆除辟為廣場。這座歷經戰火、洪水甚至「文化大革命」而屹立不倒的建築,最終不幸被拆除。從此,鼓樓在開封消失了。
9. 南京鼓樓的歷史沿革
1365年,朱元璋在南京設太史監,專門觀天象,而古時的觀天象與國家政治緊密關聯,地位非常高,明太史監首任太史令,就是朱元璋身邊著名的謀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劉基。次年,南京明城牆開始建造,據史書記載,「上命基補新宮於鍾山之陽……故築新城五十餘里」,專家認為明城牆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參與設計,劉基正是城建規劃的總設計師。南京明城牆有內十三、外十八之說,即內有十三座城門,外有十八座城門,現存南京明城牆為應天府即京城,城門計有13座,而鼓樓就建在城市的中央。
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古代里坊制城市實行宵禁,早晚擊鼓為啟閉坊門的信號,每過一時段就擊鼓,擊鼓時先快擊十八聲,再慢擊十八聲,俗曰:「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間計六次,共一百零八聲,因為古人以一百零八聲代表一年,所以擊鼓要定為一百零八聲。據史料記載,鼓樓用於定更所用之鼓共二十五面,一面主鼓,二十四面群鼓,依中國農事二十四節氣而設置。
朱元璋為了在全城統一時間而修建了鼓樓這個報時機構,由掌管報時的官吏專門掌控。全城時間的統一,利於統一政府各個機構的辦公時間……使這個城市井然有序。
「老南京」對「暮鼓晨鍾」有著許多美妙的傳說:浮想那時的黃昏和黎明,隨著鼓樓的擊鼓聲響,在城中央的鼓樓,將有十三匹快馬朝著不同的方向,向十三個城門處飛馳而去,控制對城門的啟閉。渾厚悠揚的鼓聲傳遍大街小巷,城中居住的百姓按鍾鼓聲起息勞作。堪稱明朝標志性建築的鼓樓
到了清代,只遺留下城闕,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時,在此登臨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樓基座上樹碑建樓,並更名為「碑樓」,故鼓樓有「明鼓清碑」之稱。
晚清太平天國戰火後,再次維修改建,改建的樓中為大殿,周邊有柱礎迴廊。
民國12年(1923年),鼓樓就被辟為城市公園。民國17年(1928年)10月,南京市公園管理處成立,鼓樓公園歸屬其下。鼓樓曾一度設有測候所,以後又作為中央天文研究所臨時辦公場所,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後,天文台即遷出。民國19年(1930年),設鼓樓公園辦事處,兼管清涼山、雞鳴寺兩公園。
民國24年(1935年)7月,建兒童娛樂園。民國26年(1937年)底,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後,偽政府設鼓樓公園辦事處,兼管莫愁湖、五台山、清涼山及街道行道樹。民國35年(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設鼓樓公園管理所。
南京解放後,鼓樓公園由工賑總隊園林中隊管理,重新修繕、綠化。又曾作為消防部門的瞭望哨。1957年8月3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鼓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公園面積2公頃,擁有綠地面積0.8公頃,苗圃0.5公頃,成立了鼓樓公園管理處,歸鼓樓區城建分局綠化隊領導,有職工十餘人,管理范圍包括鼓樓廣場及鼓樓周邊地區的綠化養護管理,並擔任重大節日鼓樓廣場的綠化布置、花卉擺放工作。1959年10月1日國慶十周年之際,鼓樓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1966年「文革」開始,公園停止對外開放,遭嚴重毀壞,文物、古玩擺設大多流失,職工全部並人鼓樓區綠化隊。公園成為「文攻武衛」指揮部,後又成為「人防指揮部」。經過「文革」浩劫,公園室內文物、古玩擺設大多流失。剩下的亦遭嚴重毀壞。
1974年9月11日南京市政府開始鼓樓公園恢復工作,經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鼓樓公園領導小組」,負責鼓樓公園恢復工作,包括鼓樓、鼓樓西亭(「樂之亭」)、鼓樓廣場及四周綠化,配備職工15人。1976年2月18日。鼓樓台座因「人防工事」造成嚴重坍塌,台座西南出現自上而下開裂、下沉。1979年9月30日,鼓樓修繕工程竣工。10月1日,鼓樓公園恢復對外開放。
1979年10月1日鼓樓公園恢復對外開放,行政上與鼓樓區綠化隊分開,直屬區城交科管理。公園有正式工19人,擁有綠地1.8公頃,設立了茶社、食品代銷店、外賓服務部、攝影部等,公園開始步入自己創收建園養園的軌道。至1993年公園有正式職工105人。
1983年,鼓樓攬勝被評為「新金陵四十景」;20年後,當「南京新55景」評選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鼓樓公園作為南京的標志建築之一,再次成為市民評選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