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恩格斯曾經說過:歷史活動是群眾版的事業。決權定歷史發展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包含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群眾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Ⅱ 唯物歷史觀在馬克思主義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揭示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是唯物史觀區別於唯心史觀的一個根本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人們」是指社會的一切成員。由於各人所處的經濟地位和其他社會條件不同,其意向、要求和利益亦各異。他們的活動,或者遵循或者
違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此,不同的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要研究歷史的發展,必須在承認「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的基礎上,探討誰是歷史的創造者。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根本觀點出發,認為少數帝王將相、英雄豪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些人,或者具有非凡的才智,或者秉承上帝的旨意,他們的思想動機決定歷史的發展。這種觀點不符合客觀實際,是反科學的。
唯物史觀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從而確認作為物質生產和階級斗爭的主體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不僅創造著自己的歷史,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起最終決定作用。正是他們的生產斗爭和包括階級斗爭在內的各種社會斗爭,推動歷史的發展。因此,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Ⅲ 如何認識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表現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就是廣大人民群眾還是個別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
歷史唯物主義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反對歷史唯心主義英雄人物創造歷史的觀點。
學習本節應該了解存在著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和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樣歷史觀上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具體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和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上的作用,掌握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
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人具有多種多樣的屬性,概括起來,人的屬性可分為兩大類,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屬性。人類社會生活是由各行各業的活動構成的有機整體,任何個人的活動對社會的發展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作用。一切正常的個人總要在社會生活中擔負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從事這樣那樣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從而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記,社會的發展要靠全體社會成員自覺努力才能實現。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一是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會是由無數個人組成的,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人的發展更需要社會提供種種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所有的個人及其集體努力的結果,一切個人活動的總和構成社會的整體運動及其發展。二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的活動既是一個生命的自然過程,又是社會實踐的歷史過程。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動都面臨著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既是進行個人正常活動的重要條件,又是作出人生選擇的基礎和前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設想。實現社會和諧、創建美好未來,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美好社會理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繫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繫到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關繫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關繫到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和諧社會的這些特徵,要求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特別是應在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下功夫。
1、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正確進行人生選擇的基礎和前提
(1)首先,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人生的基本關系。沒有無個人的社會也沒有純粹孤立的、完全脫離社會的個人。個人與社會總是息息相關,互相影響,互相制約,這是社會生活的基本關系。人生的過程就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不斷解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實踐過程。如何認識和對待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判斷人生觀;人生價值選擇是否科學的根本依據。生命的意義就是在這二者關系中顯示的。
(2)其次,個人與社會的矛盾是人生的基本矛盾。它是人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就沒有人生。它貫穿人生發展過程的始終,是人生發展的根本動力。它具體表現在理想與現實、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自我責任與社會責任、自我修養與社會規范等矛盾中,人生就是面臨這些矛盾並在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中存在和發展時。
可見,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人生的基本關系和基本矛盾。只有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正確進行人生的選擇。
2、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1)無產階級人生價值觀問題本質上就是對社會的奉獻或者說對社會的義務與責任問題。人生價值觀的諸多問題,都離不開這一本質問題。在理論上和思想上理清這一問題,才能自覺為社會為他人多作奉獻,抵制只講索取,不講貢獻,只講權利,不講義務的錯誤行為。
(2)理解這一問題,應當把握以下幾點:①人生價值兩個方面的辯證關系;②對社會的奉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是個人價值的基本標志,體現了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統一;③正確認識和處理為自己和為他人、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金錢與人生價值三個關系;
3、走確認識我國現階段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
(1)要全面看條件。社會條件包括各方面的內容,它們共同構成影響個人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但又各有特點,個人可有意識地進行選擇和利用。
(2)既要看到物質條件又要看到精神條件。有的人往往只看到國家的經濟狀況和個人待遇,而忽視社會主義制度、精神文明的發展,怨天尤人,悲觀失望,結果妨礙了人生價值的實現。
(3)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總是相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改革開放以來,實事求是地看,社會為每個人實現人生價值創造了比過去好得多的條件,雖然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總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好的。
Ⅳ 是否承認社會意識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標准
社會意識是社會心理學哲學基礎的重要概念。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在社會專精神領域中的反映,是屬精神現象的總和,包括社會的人的一切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系問題作為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與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一脈相承的。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劃分歷史觀上的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兩種對立的歷史觀的基本依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堅持社會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堅持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這個觀點,結束了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堅持了真正辯證和徹底的唯物主義。
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存在的總體反映。它包括人們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學、藝術、宗教等意識形態和人們的風俗習慣、社會心理等等。社會的意識結構建立在社會的經濟結構基礎之上並受社會的政治結構制約。社會意識具有自身的結構、特點和作用。
Ⅳ 歷史觀是什麼
歷史觀又稱「社會歷史觀」。人們對社會歷史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世界觀與歷史觀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延伸。由於對歷史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
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能動地反作用於社會存在;指出社會歷史是客觀的合乎規律的辯證發展過程,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初源泉;在階級社會,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力量。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打破了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一統天下的局面,是歷史觀的偉大變革。
唯心主義歷史觀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否認物質生產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把個人的思想觀念、理性或「絕對精神」、「神」說成是歷史
發展的動力,認為少數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5)歷史觀在社會中發展中的作用擴展閱讀
在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發展起來以前,手工勞動的生產規模狹小,人們基本上處於自給自足的封閉隔絕狀態;交通和通訊的不發達,使得民族、地區和國家之間的交往只能局限於很小的范圍。
社會的這種發展水平,一方面使得社會本身發展緩慢,內在的深層的東西不能充分展開和暴露,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人們的眼界,使人們看不到社會歷史過程的共同性、重復性,從而無法發現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只能用想像的聯系去取代社會歷史本身的客觀的聯系。
在階級社會中,廣大勞動人民被剝奪了享受精神文化活動的權利,只能去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不可能產生系統的屬於他們自己的歷史觀,更不可能產生出唯物主義的歷史觀。
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都是掌握、壟斷著精神生產的特權,但只佔人口極少數的剝削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既得利益,必然要貶低廣大物質財富創造者的作用而誇大少數英雄人物的作用,貶低勞動者創造的物質的力量而誇大統治者控制的精神的力量,不可能正確面對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建立唯物史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歷史觀
Ⅵ 什麼是群眾史觀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如何
唯物史觀包括群眾史觀,唯物史觀和群眾史觀都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只有人民才是歷史進步的唯一動力。群眾史觀是在唯物史觀基礎上提出的,但不完全等於唯物史觀,唯物史觀還包括社會構成和社會發展規律等。
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
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認為人類社會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歸根結底,都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群眾是歷史的主人。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特徵,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們,把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結合起來,闡明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事業,從而指出,無產階級政黨必須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把群眾團結在自己周圍,領導群眾奪取勝利。《共產黨宣言》這部馬克思主義的不朽著作就曾明確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總是不懈地為人民利益而奮斗。它為無產階級的階級目標服務,就是為最廣大的人民服務。它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絲毫沒有自己的一己私利。
Ⅶ 社會歷史觀在歷史認識中起什麼作用
社會歷史觀就是對社會歷史的一種認識和觀點,正確的社會歷史觀在歷史的認識當中起著促進作用。比如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當中就會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