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結合中國近代史,談談國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國防的必要性:
國防是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版,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權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動。為了國家的安全與經濟的發展,國防活動是必要的。
2、國防的重要性:
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的無非兩件大事。 一個是發展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國防是人類社會發展與安全需要的產物。它是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計。
(1)國防歷史的國防意義擴展閱讀:
當代國防大致有四種類型:
1、擴張型。大國為了維護本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權主義,侵略、顛覆和滲透他國。
2、自衛型。主要依靠本國力量,廣泛爭取國際支持,防止外敵入侵,維護本國安全。我田的國防屬千自衛型,堅持和平自主的防衛原則,永不擴張,也不容別國侵犯我國一寸土地。
3、聯盟型。以結盟形式,聯合他國彌補自身力量的不足。又分為擴張和自衛型,還可分為一元和多元聯盟,前者有一個大國做盟主。
4、中立型。中小發達田家嚴守和平中立的田防政策,制定總體防禦戰略和寓兵子民的防禦體系。如瑞士。
Ⅱ 簡述我國的國防歷史及其啟示
中國國防歷史的啟示
我國幾千年的國防史為我們積累了豐富寶貴的經驗,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祖國而戰,為民族而戰,為反對侵略而戰,證明了中華民族是不可欺凌、不可戰勝的。在現階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國防的過程中,歷史仍給我們以重要而有意義的啟示:
(一) 國防強大的基礎是經濟實力的強大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軍事思想家就提出了「富國強兵」的重要思想。從秦到清,這一思想在各個朝代的前期都得以貫徹實施,統治者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改革、變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促迸了經濟的發展,所以秦有統一六國的大業,唐有貞觀之治,清有康乾盛世,這些都是統治者重視經濟發展的結果。相反,各個朝代的衰敗、更替,大多是其末期的政治腐敗、經濟落後所導致的。在這一點上,現代國防與古代國防具有極大的共同性,所以鄧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開放、解放生產力、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的戰略方針,經過二十幾年的實踐,這一高瞻遠矚的策略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
(二) 鞏固國防的根本是政治昌明
一個國家要長治久安,就必須深得民心,政治昌明。歷史上,凡是興盛的朝代,除了大力發展經濟外,大都修明政治,實行比較開明的治國之策。秦之所以能統一六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此,而到了秦朝後期,政治腐敗、統治專橫、實行暴政,最終激起了農民起義。
(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軍民一致是強大國防的保證和關鍵
國家統一、民族團結、軍民上下團結一致是一個國家自強的根本,是國防力量的源臭,只有這樣,才能築起國防真正的鋼鐵長城,才能讓任何侵略者望而卻步。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緊緊抓住這一戰略,放手發動人民戰爭,同全國軍民一道有效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最終取得了全面勝利。
總之,中國的國防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歷史、教訓與啟示,永遠值得我們記取。新年快樂,求採納,謝謝!!!
Ⅲ 結合我國國防歷史 談我國國防建設成就的偉大意義
1、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充分彰顯:
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是保持我軍性質、宗旨、本色的重要保障。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把政治工作擺在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位置,領導制定了建設優良的現代化革命軍隊的總方針。
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同志親自決策和領導召開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對強軍興軍作出新的政治擘畫,開啟了新形勢下政治建軍創新發展新征程。人民軍隊重塑思想、重塑作風、重塑政治生態,立起政治建軍新方略、立起革命軍人新標准、立起人民軍隊新樣子。
2、構建中國特色軍事力量體系邁出歷史性步伐: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作出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重大決策,建立適應信息化戰爭要求的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壓茬推進,實現了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轉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歷史性步伐。
3、武器裝備體系建設和現代化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
改革開放後,我軍把武器裝備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具有我軍特色的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道路。新世紀新階段,我軍加快信息化武器裝備建設步伐,有力推動了武器裝備的自主式發展、跨越式發展、可持續發展。
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自力更生、艱苦攻關,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建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武器裝備體系,裝備現代化建設不斷實現新突破。
4、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
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是我們黨建軍治軍的基本方略。2015年2月,中央軍委印發《關於新形勢下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決定》,人民軍隊法治化建設進入快車道。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改革完善軍事立法體制機制,加強立法頂層設計,抓好重點立法項目落實,一大批改革急需、備戰急用的法律法規陸續制定頒布或修訂實施,中國特色軍事法規制度體系不斷發展完善。
5、有效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使命任務:
改革開放新時期,人民軍隊著眼維護和平、遏制危機和打贏戰爭,加強戰備工作和實戰化演習演練,隨時應對和堅決制止一切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挑釁行為,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堅決響應黨中央、中央軍委號召,積極完成重大工程建設、搶險救災等最緊急、最艱難、最危險的任務,在抗擊特大地震、森林火災、特大洪水、非典疫情等重大災害中為保衛人民生命財產不怕犧牲;
完成依法履行香港、澳門防務職責,有效應對國家安全面臨的各種威脅,堅決打擊一切形式的分裂破壞活動,積極參與對外軍事交流合作和聯合國維和行動等重大任務,有效履行自身職能使命。
Ⅳ 了解中國國防歷史的意義是什麼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商周久遠,難以引用.自秦一統以後,北上三十萬精銳.匈奴破膽,不敢犯境.中國安定,不在有邊關之患.凡此數年後,陳勝吳廣登高一呼.硝煙四起,內亂不休.後雖再經一統,然山河殘破.匈奴依其強勢,使吾華夏蒙羞.可憐我王昭君,奈何含淚以別?幸有文景之治,國富民強.終於漢武之時,再顯我族雄風.惜其窮武,幾使復轍.千百年來我中華常為世界冠首,眾莫能比之.但國無外患衍生近憂.君臣見於昌盛,卻不知衰敗.忘乎所以,自我陶醉.不明身肩之任,是以民冤四起,亂猶生矣.由此招引至他人來竟相逐鹿,古往今來莫非如此. 同室操戈,引發外患.這是中國的常見現象.或者有人因此而言國人好內斗.其實不然.我中國起源於富饒之地,土地廣博,人口眾多,思想卓越,科技領先,故常能為世界之最.四周之鄰皆不足其畏,不當其強.無如其富.故常人求於我,而我無欲其.所以多為國防,不作外侵.感嘆吾九五至尊,亦是凡胎肉體.食色是其本性,享樂為其愛好.家族世襲,少小於深宮之中.華衣而美食,不知人間疾苦,尚以人民無趣.故而對己之慾望沒有節制.當忠言成為逆耳,直諫變為犯上.奸臣擋道,聖賢藏匿.痛兮,我中華兒女.勞燕何以分飛,手足可能重續.白發依門幾時休,苛捐雜稅何時了.望而不能救,見而不能止.腹中藏萬語,唯有淚相隨. 史至近代,世界變革.科技已為富國強兵之主.而我閉關鎖國,以天朝自居.人口依然眾多,土地依然廣博,國家依然富裕,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在身為魚肉之後,如夢初醒.雖欲變法圖強,只是清朝氣數已盡.終由孫中山先生開創中國新紀元.山路崎嶇不平,革命彎沿曲折.近二十年戰亂不休,引得狼子垂涎.十四年血淚,而委員長依然迷途未返.不明政治,終由毛主席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意識相佐,導至雙極爭霸.尊蘇抗美,意為世界人民服務.自古唇亡則齒寒,抗美援朝五戰定乾坤.帝國伏首,世人方識新中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十年鬧劇,幸有後續譜新章. 縱觀古今,御外在於強己.近代之鑒,科教方是興國之本.當前之勢,恍如春秋五霸之時.今非夕比,已是人民當家做主.國之興衰在君不在臣.賢能與否全賴人民監督.莫言身微而權輕,無懼舉措得報復.凡理之所至,則我十億兒郎竟相續. 只有這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國防的重要性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是兩件事,一個是發展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而國防它是人類 社會發展與安全需要的產物,它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榮辱興衰。國防產生於國家形成之後,是國家為抵禦外來侵略與 顛覆,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發展,而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進入 21 世紀,雖然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但天下並不太平, 我國安全環境形勢十分嚴峻, 面臨著許多潛在和現實的威脅,「台獨」勢力日益猖獗,日本政府至今不肯認真反思歷史,反到 積極插手台灣問題,挑釁我釣魚島主權,印度揚言遏制中國,稱 霸南亞,控制印度洋,東南亞一些國家與我們圍繞南海主權存在 爭端,有關海上領土和近海大陸架,海洋經濟專屬區劃分等問題 日趨緊張和表面化, 有些問題還呈國際化趨勢, 美國則在政治上、 軍事上、經濟上頻頻向我施壓,落後就要挨打,弱小就會受辱, 這是從中國近百年歷史中得出的深刻教訓。 可見, 國家獨立自主, 民族興旺發達,離不開整個民族的愛國精神,離不開具有強大戰 鬥力的國防軍和後備力量的建設。所以,國防是國家獨立自主的 前提。 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制度、奉行不同政策的國家,其國 防具有不同的特性。當代霸權主義國家的國防,無不具有侵略、
擴張的性質。中國則一如既往地堅持國防的防衛性質,並不斷加 可是國防現代建設,以維護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利益。 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歷來與國防息息相關。生存與發展構成 國家的兩大基本利益,二者互為條件,互相依存。無論是確保國 家的內政不被干涉、主權不被侵犯、領土不被分裂和佔領,還是 實現祖國統一,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樂業,都不能 沒有強大的國防。中華民族素有重視國防的傳統。但是,自近代 以來,主要由於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國力日衰,鑄成了近代百 年「有國無防」的屈辱歷史,使得炎黃子孫無不因此而感到切膚 之痛。從 1840 年鴉片戰爭到 1945 年抗日戰爭結束,世界上大大 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幾乎都侵略過中國,迫使中國先後簽訂了 1000 多個不平等條約或協定, 致使中華民族國土淪喪、 任人宰割, 人民慘遭蹂躪、備受欺侮。國家不可一日無防,國防不可不強, 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國強要以國富作基礎,但國富並不等於國強。中國是一個處 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沒有國防現代化,中國的社 會主義現代化就是
不完整的。國防現代化建設是保證國家安全需 要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偉大事業。可以斷定,今日中國,如果沒有 強大的國防力量,要想擁有重要的國際地位,成為促進世界和平 的重要力量,就是一句空話。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 「如果六十 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 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
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既是新形勢下國防現 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又是促進和保障經濟建設的關鍵所在。國 防建設作為國家整體利益的一個內在需求,可以而且必須同經濟 建設協調一致地發展起來。 祖國的重任肩負於我們身上,偉大祖國復興的道路依然漫 長,我們是生長在新世紀的一代大學生,是肩負祖國建設勇往直 前的一代,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增強民族憂患意識努力學成 報效祖國,祖國明天的輝煌關系於我們,只要我們付出努力,只 要我們一腔赤誠,只要我們無私奉獻,相信祖國明天會更好!
Ⅵ 學習國防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近代中國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的解體,蘇美爭霸世界的冷戰局面結束了,但我們應當清楚地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地區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一個防禦性的組織變成了一個進攻性的軍事組織,不經聯合同授權就自行對不聽它話的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對世界和平構成重大威脅。美國還利用台灣問題大做文章,操縱日本聯合制定所謂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企圖把我國的台灣劃入防禦體系之內。這些事件都對我國的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國防安全構成了威脅。當代大學生肩負著21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任重道遠。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自衛的實戰力量和威懾力量,當然也就不會有政治上的真正獨立和經濟上的穩定發展,更談不上國際地位和聲望了。20世紀初發生的一切,是中華民族蒙受屈辱的血淚史,經歷了社會衰朽,國力式微,列強入侵,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境地,經歷了救亡圖存,自新求存的偉大奮斗。通過對史實的教育,樹立保衛21世紀中國的民族自信心和不屈的中國魂,重塑民族形象。生活在現代的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往往只顧個人利益,貪圖個人享受,沒有居安思危意識,不知道國安才能民生、國富才能民強,沒有國家的安全就不會有我們小家的安寧和幸福,因此要激發學生在危機感基礎上寄託以天下為己任的憂患意識。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風雲變化,西方世界對我國的和平演變的野心從未停止過,美國的強權政治和世界霸權主義已成為台灣和平統一的巨大障礙。21世紀的中國誰來保衛?要靠高素質的新一代。作為新時期的學生,要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勇於同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作斗爭。
開展國防理論、國防歷史、國防精神、國防法制等內容的教育,不斷適應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賦予新內容。一段恥辱的歷史,可以激發學生的義憤;一個精忠報國的壯舉,啟迪學生要發奮努力;一次軍訓或基地考察,讓學生終生難忘;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能教育學生為國捐軀。通過行之有效的載體和活動,教育學生知我中華、愛我中華、建我中華、強我中華,培養廣大青少年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衛國之勇,樹立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責任感。
高校的國防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大學生中開展國防教育不但可以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遠大的理想,還能培養大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國防觀念,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這對培養新世紀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以適當的做些修改
Ⅶ 從我國國防歷史及其啟示中,談一談國防的地位和作用
從戰國後期開始,七雄爭霸,個國皆有其自己的地盤,強大的軍隊,即一國的防衛回力量是保證本國生存的答最主要因素,戰國時代,各國力求變法圖強,為的就是強大國防力量,進可以攻取他國土地,退則可以保存自身,百年戰亂,最終由秦無敵與天下的軍隊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中央集權的國家。
秦漢時候的匈奴,兩宋時期的少數名族政權,清朝以後八國聯軍侵華,到近代抗日戰爭,皆因自身國家防衛力量弱小,導致外族侵略,小則賠款割地,大則身死亡國。
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皆因有強大的國防力量,毛主席時代的全民皆兵,令外族不敢隨意動武,讓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抗美援朝中敗下陣來,保家衛國。
國防的地位:它是一個國家生死存亡的柱石,是定海神針,是國家繁榮昌盛的根本保障。
作用:強大的國防能夠讓人民安居樂業,不受外來勢力的入侵,增強國與國在交流過程中的自信與話語權,不至於亡國滅種。
Ⅷ 學習國防的意義和目的
維護國家利益。
一是要始終把維護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保衛祖國、抵抗侵略、維護統一、反對分裂、作為國防政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二是要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提供一個和平穩定的內外環境。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並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中國根據自己的國情所選擇的社會制度、發展戰略和生活方式,不會產生對外侵略擴張的因素,因而也就不會制定擴張性的國防政策。
中國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同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結盟,主張通過協商和平解決國家間的糾紛和爭端,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因此,中國不會對任何別的國家構成威脅,而只能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重要力量。另外,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愛和平,重防禦,求統一,促進民族團結,共御外侮,始終是中國國防觀念的主題。中國的國防政策淵源於這種優良的歷史文化傳統。中國國防政策對國防的領導力量、國防的基本目標、國家軍事戰略方針、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途徑、防衛活動的指導原則、對外軍事交往及合作的宗旨都作了明確規定。
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近代中國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的解體,蘇美爭霸世界的冷戰局面結束了,但我們應當清楚地看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戰爭、地區戰爭不斷,天下並不太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一個防禦性的組織變成了一個進攻性的軍事組織,不經聯合同授權就自行對不聽它話的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對世界和平構成重大威脅。美國還利用台灣問題大做文章,操縱日本聯合制定所謂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企圖把我國的台灣劃入防禦體系之內。這些事件都對我國的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以及國防安全構成了威脅。
當代大學生肩負著21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任重道遠。
Ⅸ 簡述國防歷史的啟示,如何認識國防教育的意義五百字
國防教育非常重要,只有加強國防教育才能國富民強,近代中國史充分說明這一點。
Ⅹ 中國國防歷史的啟示
中國國防歷史及帶給我們的啟示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重要的無非兩件大事,一個是發展 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
國防,是人類社會發展與安全需要的產物,它是關繫到國家和民族 生死存亡、榮辱興衰的根本大計。國防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服務於國家利益。
丘吉爾有 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從中我們可以發 現,國防直接關系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社會的發展。 翻開中華名族悠悠的歷史長卷,我的國防經歷了無數個強盛與衰落的交替。
大約公元前 21 世紀, 中國古代社會開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 出現了 國家。從此,作為抵禦外來侵犯和征伐別國的武備——國防的雛形便函產生了。隨後的幾千 年征戰中,為保家衛國,逐漸形成了我國古代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 各諸候國之間連年征戰, 使國防觀念迅速得到強化, 雖然當時的諸子百家在政治和哲學主張 方面各放異彩,諸如「義戰卻不非戰」「非攻兼愛卻不非誅」 、 「富國強兵」「以正治國,以 、 奇用兵」「不戰而屈人之兵」等思想,表明春秋戰國時期對武備和國防的重視,而且國防思 、 想已經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全面奠定古代軍事思想的基礎, 標志我國古代軍事思想在這個時 期已經基本成熟。
歷史進入秦、漢、隋、唐、五代時期,中國國防建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其間開始全面整理兵書,初步形成古代軍事學術體系。通過三次大規模的整理,戰略思想趨 於成熟,戰略防禦思想得到進一步完善。宋朝至清朝前期,是中國封建地主階級沒落時期, 但軍事上進入冷、熱兵器並用時代,因此,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上也有相當的發展,大量軍 事著作面世,軍事思想研究向體系化發展。
總體上來說,夏朝至前清,古代國防理論不斷發 展和完善,形成較為完整的古代國防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