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武川縣有沒有失戀博物館
武川縣並沒有什麼失戀博物館這些的,要不然就是你打錯字了的,一定要知道,你可以在網路地圖上查詢一下就可以有結果,很方便的。
㈡ 歷史博物館有幾個展館介紹的是什麼
歷史博物館,位於台北市南海學園。1956年3月12日正式成立,1957年10月10日前稱歷史內文物美術館,1958年起得美國亞容洲協會等資助,增建館舍,1961年畫廊正式落成啟用。現有館藏文物八萬余件,以出土文物為主,包括陶器、銅器、玉器、甲骨文、錢幣、袍服等類,均為1956年以來當局部門及社會各界捐贈。以歷史文物保存、展示與介紹,盡量發揮現代的藝術文物,將歷史文物宣揚到海外,吸收世界各國古今的文化藝術並加以介紹為宗旨。設有固定性館藏展覽、特展、一般性書畫及其它展覽,台灣島內外巡迴展覽,並設有機場畫廊。曾任館長有包遵彭、何浩天等。 現任館長為黃光男。
㈢ 中國歷史博物館簡介
國家綜合性歷史文化藝術博物館。館址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
。前身是1912年7月成立的北京歷史博物館,1926年定名為國立歷
史博物館,1930年更名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1934年4月
改為中央博物館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1949年仍定名北京歷史
博物館,1959年遷入館址,並改用今名。現館藏文物三十餘萬件
,代表性藏品如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彩陶盆、人面魚紋彩陶盆、鏤
空高柄黑陶杯,夏、商、西周、春秋時的銅爵、原始青瓷尊、「
虢季子白」銅盤、蟠螭紋銅 ,戰國、秦、漢時的錯金銀雲紋銅犀
尊、「中國大寧」神獸銅鏡、擊鼓說唱陶俑、綠玻璃碗、彩綉雲
紋囊,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甘露元年」青瓷燈、彩繪畫像磚
、青瓷仰覆蓮花尊,隋、唐、五代的白瓷龍杯、雞首壺、綠釉陶
俑、三彩駱駝載樂俑、白釉蓮瓣座瓷台燈、鎏金觀音銅造像,遼
、寧、金、元時期的倪雲林設色山水圖軸、宋代各名窯瓷器,明
、清時期的瓷器、康熙朝服等。基本陳列為中國通史陳列,不定
期舉辦如敦煌文物展覽、望都漢墓壁畫展覽等專題展覽。出版有
《簡明中國歷史圖冊》、《中國古代銅鏡》、《中國體育史文物
資料》、《長沙出土漆器圖案選》、《河北望都漢墓壁畫》、《
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等畫刊圖冊。
㈣ 建川博物館的歷史文化
十幾個博物館扎堆在四川省大邑縣安仁古鎮,主題從抗戰到「文革」到民俗到地震都有,樊建川給它們取了一個名字叫「聚落」。200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這座佔地500畝,建築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博物館首次向世人開放。在建川博物館聚落整個的設計當中,抗戰系列無疑是一台「重頭戲」。2010年8月初開放的有中流砥柱館、正面戰場館、川軍抗戰館、援華美軍館和抗日俘虜館5個單館,以及中國壯士群雕廣場、抗戰老兵手印廣場兩個主題廣場。而侵華日軍館和漢奸丑態館是即將落成的重要項目,這兩個館後來被規劃入同一個建築內,「上面是日軍館,下面是漢奸館,寓意很清楚,正是靠這些偽政權、偽軍的支持,日本軍隊才能在中國橫行這么久。」樊建川說。
65年過去了,還有多少關於這場偉大戰爭的故事和細節不為我們所了解?時光悠悠,當年20歲的青年如今都已是年過八旬的老人,誰還能以親歷者的角色講述那些驚心動魄的戰斗?盡管正趕上建川博物館聚落大興土木,還是有不少人遠道而來尋找歷史的答案。
抗戰博物館的8個分館均由國際一流的設計大師設計,整體規劃是張永和,設計援華美軍館的是切斯特·懷東,漢奸館找的是台灣的王維仁,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則主動請纓設計侵華日軍館,以表達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的歉意。
「我們不說話,讓歷史說話!」「噓!別壓過歷史的聲音」博物館隨處可見的銘牌,記錄著這里的細微變化。如果說前些年收藏和展覽可能還帶有一些樊建川自己的好惡,盡量不帶個人色彩地去保有時代的原貌,讓參觀者自己去感知、思考、評判。「藏品的分布以講故事的方式進行,不以編年為順序,也不會像傳統的博物館那樣嚴肅,這里更為關注的是普通生命,整個建築群落會試圖營造出一個真實的場景,再現社會生態。」樊建川說。
在文物收藏中升華責任
殘破襤褸的血衣、彈孔尚存的冰冷鋼盔、仍然可以發出尖利鳴叫的報警器、泛黃的戰時良民證、血跡斑駁的日記本、冰涼刺骨的侵華紀念章、照片上一張張有著或驚恐或憤怒表情的面孔……
除了這些博物館里展示的戰爭的血腥,園區角落的庫房裡還緊鎖著歲月的滄桑。白晃晃的日光燈下,鋪天蓋地的舊報紙、老照片、書信、鏡鑒、雕塑、像章,讓人感覺像是掉進了一片淤積了幾十年的泥塘,心中感慨卻又沉重無語。
在收藏界,唐詩宋詞、梅蘭竹菊、才子佳人這類收藏買了就能賺錢,可是樊建川覺得太「清淡」,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他追求的是一種擔當和責任。「抗戰館也好,地震館也好,最大的作用是敲警鍾。」樊建川始終認為,一個人不能沒有責任心,一個民族不能失去血性,我們這個民族歷史上經受過太多的苦難,「我想讓建川博物館成為增強國民憂患意識和奮發圖強精神的『鈣片』。」
樊建川收藏抗日文物的激情,當年是被一部老電影《血戰台兒庄》點燃的。他的父親就是一名抗日戰士,曾面對過鬼子的刀槍,在血火中拼殺,他自己也是一個有過11年兵齡的軍人。通過收集川軍資料他了解到,抗戰期間先後有300萬川人赴戰,但是關於300萬人命運的記載卻是令人驚詫的空白。內心強烈的震撼迫使他要做點什麼。他開始閱讀研究川軍抗戰史,並收集抗戰文物,十幾年間,他常常在全國各地奔走,尋找,追索。
30年職場打拚,樊建川的身份不停變換,他曾經是農民、民工、知青、軍人、老師、政府官員,2010年是商人,但在他心中,有一條主線一直沒變——對近代文物的鍾愛。他說自己是在收藏「歷史的細節」,在完成一本「歷史啟示錄」。
盡管這個抗戰博物館是他傾其個人所有建起來的,但他從來沒有把博物館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始終認為自己只是社會財富的暫時看護者。「我只是替國家保存記憶,這些東西是我私人搜集來的,但它們更屬於這個國家。」樊建川說。他說,盡管自己有個女兒,可他身後還是要把所有藏品交還給國家。
如今樊建川的收藏網已遍布全國各地,每日還有很多慕名而來的人們把祖上保存下來的抗戰藏品贈送給他。但是,每逢空閑,樊建川依然親自到市場淘寶,原因是抗戰時期的藏品已經越來越少,很多外國藏家出手很猛,而他能做的就是不讓它們繼續流失。
讓博物館自己養活自己
2000年,樊建川精選自己早期收藏的500件抗戰文物圖片和資料集結成書,名為《一個人的抗戰》,此書後來被評為第13屆中國圖書獎一等獎。他的一位朋友解釋,取這個名字還有一層寓意:「即使只剩一人,也要抗戰到底。」
憑借開辦房地產公司的財力,憑借多年來的積累收藏,更憑借著超人的智慧和膽識,樊建川做了一件別人不敢做也做不成的事情。自稱超級「館奴」的樊建川,其實心裡非常明白,博物館在經濟上是個殘疾人、低能兒,一個中等城市建一個博物館都很費勁,自己要邊賺錢邊養活十幾個該有多難。況且,和國有博物館相比,民間博物館無法享受財政撥款和免稅政策,可以說花的每一分都是自己的錢,而且賦稅還很重。怎樣賦予博物館經濟上自己造血的能力?恐怕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在尋找答案。這件事,從籌建建川博物館之初,樊建川就在想。只做中國近現代100年的歷史,因為這是中國變化最大的100年,在這100年的歷史里,樊建川說他要做到壟斷。
眼下,公司每年都要貼1000多萬元在博物館上,對於這個還沒學會謀生的「傻兒子」的將來,樊建川已經有了自己的安排:
「在博物館多樣化、豐富化的前提下,我們不斷慢慢地融入商業,比如古玩店、旅遊商品店、國民大食堂、國民接待站、阿慶嫂茶館、龍門鎮客棧等等,門票收入不行,我就賣水、飯、旅遊品、書、光碟,辦夏令營、拓展訓練住宿、會議,慢慢把產業鏈條拉起來,現在已經初見成效,至少在吃喝方面能自食其力了。」
樊建川說自己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是,不靠政府財政,也不靠別人的施捨和贊助,博物館就可以自己造血,可以自己養活自己。
㈤ 武川縣為什麼擁有那麼厚重的歷史,而不去發展文化旅遊
武川縣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不僅有大青山腹地的自然景觀,而且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大青山腹地的自然景觀:峽谷幽深,峰巒競秀,岩石滴翠,溫泉噴涌,植被繁茂,飛禽走獸,蟲鳥爭鳴,氣候溫暖,濕度宜人,置身於此給人一種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感覺。山上有茂密的白樺林、人工落葉松和榆樹等,林內有豐富的野生動物,因此大青山又稱巨大而豐富的動植物樂園。
——悠久的歷史文化:北魏文化,宇氏家族、周室五皇、隋唐文化等。
——眾多的文物古跡:兵家必爭之地——白道嶺、蜈蚣壩民族英雄吉鴻昌的題詞——化險為夷的石碑、著名的老爺廟、魏帝行宮、關帝宮、秦漢古長城、牌樓館、大青山抗日游擊隊司令部遺址、歷朝歷代北方各民族南下的陰山大道、有名的趙長城遺址,
——濕地、草原、冰雪等保持著良好的生態環境,都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武川縣旅遊業正處在起步階段,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現在已開發的主要景點有:
一、哈達門高山牧場旅遊區
內蒙古哈達門高山牧場旅遊區位於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境內,距呼和浩特市市區27公里,景區總控制面積55平方公里。整個旅遊區內的地形骨架由11道深切溝谷和溝間梁地組成,地形起伏較大,形成了峽谷、山地、高山台地相同分布的地形格局。林海與草場渾然一體,交相輝映,景觀層次分明,如詩如畫,給人以陰柔與陽剛相濟的各諧美。
這里群山蜿蜒,峽谷深邃,林木蔥郁,花草懣坡,泉瀑淙淙,空氣清新,景色迷人。旅遊景區地域廣闊,氣勢恢弘,以其古代曾是王公貴族的狩獵區、近代是牧場的神秘色彩吸引著廣大遊客。
遊客游高山牧場除可騎馬、登高,還可觀白樺林、落葉松林、稍不留神還會遇到野生動物狍子、梅花鹿、獾子、斑羚羊、狐狸等,並可領略蒙古游牧民的風情習俗。
每年6月至10中旬是哈達門高原牧場最佳旅遊時間。這里的夏天,廣闊的林海鬱郁蔥蔥,茫茫草原繁花似錦,是酷暑中的涼爽之地。金秋9月,景區是絢麗的五花山色,是一幅令人心醉的油畫。冬天茫茫白雪,大地冰封雪裹,遠山松枝銀花怒放,更具高潔,好一派冬季哈達門原牧場風光美景。主要景點包括:游牧古城接待中心、敖包祭祀區、夏營盤游牧風情體驗區、白鹿苑主題山吧、料木山觀景台。值得一提的是樺林溝游覽區,由俄式住宅區向西南行7公里處,是通向溝底峽谷的888級台階,全長1.2公里,猶如一條哈達飄繞;沿階而下,可飽覽青山之勝景,階梯兩邊滿山遍野的芍葯花、山丹丹花、龍膽花、菊花等奼紫嫣紅;步入溝底映入眼簾的是白樺林青年旅舍、茶室、冷飲廳及快餐廳,溝谷兩岸陡立,溪水潺潺。向南行,是一道深邃長達十幾公里的瀑布溝,其中,北劍門、琴醉千古、轉龍溪、偉人峰、哈達門等景色是又一個旅遊的好去處,就是最疲憊的旅行者看到這美景,都可以從中找到一份心靈的回歸。
二、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紅色旅遊區
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紅色旅遊區位於武川縣納令溝鄉的最南端,大青山深處,轄地面積496.2平方公里,距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約70公里,距縣城可鎮40公里,最高山峰海撥2255米,平均海撥1700米,旅遊區內不僅蘊藏著豐富的人文資源,而且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抗戰年代,納令溝鄉的得勝溝、李齊溝兩地一直是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距鄉政府所在地20公里曾被稱為「小延安」的得勝溝,山大溝深,地形險要,為當年大青山支隊司令部、緩遠省委、省行機關的駐扎地,現有司令部、衛生隊、教導隊、電台遺址,李井泉、姚吉吉 等領導人住過的窯洞和辦公用的石磨、樹墩,存有八路軍作戰用過的電台、戰刀、手榴彈、馬蹬、火盆、糧食袋、火鐮等珍貴文物。1964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的李齊溝有郝秀山等老一輩領導人成立的「郝區政府」原址,並存有大量的革命歷史文物。在項目區內曾留下李井泉、姚吉吉、黃厚、楊植林等一大批革命前輩戎馬生涯的足跡,留下了大青山抗日軍民奮勇殺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通過觀仰遺跡實物,可再現當年老一輩革命者在大青山區浴血奮戰的戰斗歷程。旅遊區內除了眾多的革命遺存,自然風景十分獨特,溝溝相連、溪泉纏繞,水秀山青,山壑交疊,峰聳入雲,山山有景,景景相連,美不勝收。溝內鬱郁蔥蔥,萬木崢嶸,林草茂盛,鳥語花香,野獸出沒,有獅子嘴、石門、佛爺洞、晾人台、響沙灣、龍角山、板嘴石窯等自然景點,各景點均以「奇、雄、特、險」取勝,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成一幅「塞外張家界」絕美的自然畫卷。李齊溝地處群峰聳立的深山老林,風景絕秀、地勢險要,天然植被極其繁盛,有全區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珍稀樹種天然雲杉林,有植物學研究「實驗室」之稱,1997年被縣人民政府劃定為自然保護區。為充分挖掘旅遊區內豐富珍貴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彰顯大青抗日軍民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弘揚革命傳統,旅遊區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核心開發紅色旅遊。
三、農家樂旅遊
隨著全縣旅遊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產業要素進一步協調配套,旅遊發展環境更趨優化,「農家樂旅遊」開始迅速興起,並成為都市居民全家旅遊、休閑短途旅遊的時尚。我縣現已開發了五道溝、得勝溝兩處農家樂旅遊帶,五道溝村農家樂經營戶被呼市旅遊局授牌為「農家樂旅遊接待戶」,並被呼和浩特市旅遊局評為呼和浩特市唯一一家旅遊接待示範村。遊客在這里可以品味農家菜餚、欣賞民間工藝、參與農事、體驗農活、採摘新鮮蔬菜、了解農作物生長習性、感悟農業文明,與家養動物親密接觸、采購土特產品、觀賞田園風光、呼吸清新空氣、住農家大坑,一切煩惱都拋之腦後,平心靜氣地快樂著,這里真正成為城裡人遠離城市喧囂、休閑怡情的世外桃源。
㈥ 汶川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汶川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汶川縣,於2009年11月1日開工,2010年3月20日竣工。139天的精心建造讓這擁有羌紅色內彩、羌碉形態的博容物館成為了縣城地標。從此,汶川結束了沒有博物館的歷史,六千年的羌族文化將在這里得到集中展示和傳承。博物館佔地7949.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071平方米,總投資約6460萬元。博物館是廣東省在汶川縣援建的最大的文化項目。發展歷史
㈦ 歷史博物館里有什麼
館藏文物:
西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後有周、秦、漢、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豐富。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陝西歷史博物館建成後,集中珍藏陝西地區出土的珍貴文物37萬余件 五祀衛鼎
。比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類:青銅器[/titl已登錄0品時代止秦漢。種類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典型的商多ur/urrl]師l]史料價值很型較為典型的有先周鳳柱受、西周牛尊、它較、戰國鳥蓋部壺和漢彩繪雁魚燈等。
唐代墓葬壁畫
400多幅,畫面面積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後從陝西關中地區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親國戚和朝廷重臣。畫面內容有四神、儀衛、建築、狩獵、生活及唐與四鄰的友好來往等。是反映唐代社會的重要形象資料。 與陝西省地圖輪廓暗合的秦跪射俑
歷代陶俑
已注冊的有2000多件。藏品時代包括秦、漢、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質地有陶、彩繪陶、釉陶和三彩。藝術形象有甲士侍衛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鎮墓駝等t]歷代itle2] 已000[u文化原始url]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窯青瓷等。器物種類包、文等。[2]title2] 已注冊的有10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兩周秦漢,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種類有陶制的瓦、瓦當、磚、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屬建築構件。 竹節熏爐
漢唐銅鏡
已注冊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樣,圖案精美。有些祥語句。[t金title2] 銀的銅器。已注冊0多件。其中如、春秋土的金啄木鳥、漢/url]、金爐和1[家村唐代l]出土的塞金獸首瑪瑙杯、八棱樂位金杯、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赤金走龍等,均屬舉世罕見的精品。
歷代貨幣
已注冊的有10000多件。未清理造冊(即不包括在總藏品數之內)的尚有50000多枚和近7000公斤。種類繁多,有西周貝幣、戰國刀幣、秦半兩、西漢金、王五株、王莽時的各種貨幣、唐金銀幣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幣。 除上述八大類外,還有字畫、版本、經卷、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國寶級文物:
1、西周早期【(方輿)左右偏旁yu鼎】通高77,口徑56.5厘米。1972年陝西眉縣楊家村出土。 目前暫存庫房,沒有在展線上展覽。 2、西周中期【五祀衛鼎】通高36.3,口徑34.3厘米。1975年岐山縣董家村出土。 在一樓西周展覽大廳中段。 3、西周晚期【多友鼎】通高51.5厘米,口徑50厘米。1980年陝西長安縣下泉村出土。 在一樓西周展覽大廳中段。 4、西漢【皇後玉璽】高2,邊長2.8厘米,重33克。1968年陝西咸陽市韓家灣鄉狼家溝出土。 在二樓西漢展覽大廳前段。 5、西漢【鎏金竹節熏香爐】通高58,口徑9,底徑13.3厘米。1981年陝西興平縣豆馬村出土。 在二樓西漢展覽大廳前段。 6、唐【舞馬銜杯紋銀壺】高14.3厘米。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中段。 7、唐【闕樓.儀仗圖】高28O,寬280厘米。1971年陝西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 8、唐【宮女圖】高176,寬196.5厘米。1960年陝西乾縣唐永泰公主墓出土。 9、唐【馬球圖】高229,寬688厘米。1971年陝西乾縣章懷太子墓出土。 10、唐【狩獵出行圖】高100-200,全長890厘米。1971年陝西乾縣李賢墓出土。 11。唐【禮賓圖】1971年陝西乾縣章懷太子墓出土。 以上五組18幅壁畫均保存密封庫房中,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內均有其復製品供遊客欣賞。 12、13、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兩件)】 高5.5厘米,口徑13.7厘米,足徑6.7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中段。 14、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長15.5,口徑5.9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16、唐【三彩載樂駝】通高58厘米。高24.2,口徑12.4,足徑14.3厘米。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 原件在庫房,其仿製品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後段。 17、北宋【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高18.3,腹徑14.3厘米。1968年陝西彬縣出土, 在二樓宋元明清展覽大廳中段。 18、宋【黑釉油滴碗】高8.5,口徑30,底徑10.6厘米。陝西渭南出土。 在二樓宋元明清展覽大廳後段。
㈧ 為歷史文化博物館擬定主題語
1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2了解史實,掌握人生
3
最憶人文美景,獨戀本博風情。
4走進本博,快樂你我。
㈨ 請在暑假期間選擇參觀歷史博物館,歷史紀念館或一處歷史文化遺址,講所了解的內容和感受寫下來。(500字)
在港期間,參觀了香港的歷史博物館,我的感受很多。
我了解了香港歷史上和南越國的關系,突然覺得越南,就是越以南,以前華南大部都稱越或百越。出土的文物里,按時間的先後,先是青銅的兵器和陶制的日用器皿,後來是青銅的禮器和日用品(包括編鍾)之類,我當時由衷地感覺到,一開始地域安全不能保證時,最先進的工藝將用於軍事意圖,隨著疆域的穩定,軍轉民,軍用工業開始為民用服務,可惜在南越國,還是為帝王們個人所享受與壟斷的。疆域的穩定不代表社會和人心的穩定,在看到隋唐時期的眾多的精美佛像時,我真能體會到宗教對於世道人心的撫慰和安定。
我了解了香港本地人,客家人,水上人家和福佬的分類,並且參觀他們的居住住所和服飾以後,我發覺其沿革可能是這樣的,本地人先來先得,佔有了最好的土地,而且很容易成為地主。客家人後來才到,只能佔用比較貧瘠的土地,並且容易為前者打工成為雇農。等水上人家過來一看,地都沒了,只好出海打漁過日子。福佬比較特殊,他們過來一看,有人在打漁了,自己正好也有點錢和老關系,那咱們就邊打漁邊做鹽販吧。
中國人,是不喜歡四處流動的,因為土地是死的,你擁有了土地的同時,意味著你可能終生就守在這里。商業是需要流動的,中國從古以來就重農輕商,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農業比流動的商業更容易被管理。中國比較容易形成穩定的格局,但要發展和前行則大不易耳。在古代中國可不怎麼講法制,大姓欺負小姓時有發生,而且一旦有大的沖突,小姓會有被滅族的風險。所以農業人口絕對認為多子多福,因為人多別人就不敢隨便欺負,農業人口都很注重生育。婚姻在於中國人的生活里可是一件大事。
在西方的國家,法律到哪裡都是一樣的。所以在西方,人才或人口的流動是很自然和風險很小的事情,收益對於個人或國家都可能會很大,但在中國則不然,從香港居民層面的分類就能看出些端倪了。
最後,發現在廣東,道教盛行,有個集會好象叫太平集會(名字可能記錯)。這反應當時民眾的價值觀就是求個太平,也印證了當時社會的不穩定。包括那個金田起義的太平天國國號太平,也正迎合了當時社會的普遍心態。只是,用暴力的殺戮手段獲得的「太平」,反而會鼓勵更多的人採用這種「成熟」手段(其實是易獲「成功」的不成熟手段),結果加劇了社會的動盪。
出來的時候,我由衷地感覺到,香港的文明,不能不說是西風東漸的成果啊。科學,把社會精力真正導入到和平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