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國農業銀行改革發展的歷史

中國農業銀行改革發展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1 07:32:02

㈠ 中國農業銀行的變革包括哪些方面

中國農業銀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上世紀回70年代末以來,答中國農業銀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期間可用一分一脫一剝來概括,其中,「一分」是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分離,將政策性業務分給1994年成立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一脫」指農行與農信社脫鉤,「一剝」指向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剝離不良資產。
2009年1月,中國農業銀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中國農業銀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完成了向公眾持股銀行的跨越。

㈡ 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1年—1952年):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加強農村金融工作,促進土地改革後農村以發展生產為中心任務的實現,經政務院批准,於1951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國農業合作銀行。其任務是按照國家計劃辦理農業的財政撥款和一年以上的農業長期貸款,扶持農村信用合作的發展。農業合作銀行成立後,對所賦予的財政撥款和長期貸款業務基本上沒有開展,1952年由於精簡機構而撤銷。
第二階段(1955年—1957年):
為了貫徹國家關於增加對農業合作化信貸支援的要求,根據當時農業生產發展情況和參照蘇聯做法,經國務院批准,1955年3月成立中國農業銀行。其任務主要是辦理財政支農撥款和農業長期貸款與短期貸款,貸款對象主要限於生產合作組織和個體農民,貸款用途限於農業生產,其他農村金融業務仍由人民銀行辦理。1957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農業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合並。
第三階段(1963年—1965年):
1963年在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中,國家採取加強農業的措施,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支援。為了加強對國家支農資金的統一管理和農村各項資金的統籌安排,防止發生浪費資金和挪用資金的現象,1963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決議,批准建立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根據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建立中國農業銀行的決定,這次農業銀行機構的建立,從中央到省、地、縣,一直設到基層營業所。但是,在精簡機構的形勢下,經國家批准,1965年11月,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合並。
第四階段(1979年—1994年):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中明確提出「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大力發展農村信貸事業。」1979年2月,國務院發出《關於恢復中國農業銀行的通知》,決定正式恢復中國農業銀行,恢復後的中國農業銀行是國務院的直屬機構,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管。農業銀行的主要任務是,統一管理支農資金,集中辦理農村信貸,領導農村信用合作社,發展農村金融事業。
第五階段(從1994年4月起):
1993年12月國務院作出了《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通過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監督和管理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密切配合、協調發展的農村金融體系。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安排部署,1994年4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從中國農業銀行分設成立,糧棉油收購資金供應與管理等政策性業務與農業銀行分離,農業銀行開始按照1995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逐步探索現代商業銀行的運營機制。1996年8月,國務院又作出《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經營為基礎,商業性金融、政策性經營分工協作的農村金融體系。農業銀行認真貫徹執行《決定》的有關精神,在矛盾多、時間緊、壓力大的情況下,統一思想,顧全大局,積極支持農業發展銀行省級以下分支機構的設立和農村信用社與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的改革。1997年,農業銀行基本完成了作為國家專業銀行「一身三任」的歷史使命,開始進入了真正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化的新的歷史時期。

㈢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發展史

為完善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1994年4月19日發出《關於組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通知》,批准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章程和組建方案。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於1994年6月30日正式接受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劃轉的農業政策性信貸業務,共接受各項貸款2592億元。1995年4月底,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完成了省級分行的組建工作。1996年8月至1997年3月末,按照國務院《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增設了省以下分支機構,形成了比較健全的機構體系。1998年3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承辦的農村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糧棉企業附營業務等項貸款業務劃轉到有關國有商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主要集中精力加強糧棉油收購資金封閉管理。 2004年以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業務范圍逐步拓展。一是根據國務院糧食市場化改革的意見,將傳統貸款業務的支持對象由國有糧棉油購銷企業擴大到各種所有制的糧棉油購銷企業。二是2004年9月,銀監會批准農發行開辦糧棉油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貸款業務。三是2006年7月,銀監會批准農發行擴大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業務范圍和開辦農業科技貸款業務。四是2007年1月,銀監會批准農發行開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農業綜合開發貸款和農業生產資料貸款業務。目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已形成了以糧棉油收購信貸為主體,以農業產業化信貸為一翼,以農業和農村中長期信貸為另一翼的「一體兩翼」業務發展格局。

㈣ 農行的歷史介紹

本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本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2009 年1月,本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本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本行是中國主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之一,致力於建設經營特色明顯、服務高效便捷、功能齊全協同、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國際一流商業銀行集團。本行憑借全面的業務組合、龐大的分銷網路和領先的技術平台,向廣大客戶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業務范圍還涵蓋投資銀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賃、人壽保險等領域。截至2016年末,本行總資產195,700.61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97,196.39億元,吸收存款150,380.01億元,資本充足率13.04%,全年實現凈利潤1,840.60億元。
截至2016年末,本行境內分支機構共計23,682個,包括總行本部、總行營業部、3個總行專營機構,37個一級(直屬)分行,365個二級分行(含省區分行營業部),3,506個一級支行(含直轄市、直屬分行營業部,二級分行營業部)、19,714個基層營業機構以及55個其他機構。境外分支機構包括10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處。本行擁有14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內9家,境外5家。
2014年起,金融穩定理事會連續三年將本行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2016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中,本行位列第29位;在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以一級資本計,本行位列第5位。本行標准普爾發行人信用評級為A/A-1,惠譽長/短期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F1。

㈤ 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歷程

中國農業銀行,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是在新中國時期成立的第一家專業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於1979年2月恢復成立,總部設在北京。
1979年2月23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恢復中國農業銀行的通知》。
1984年6月1日,農業銀行引進首筆世界銀行貸款。
1985年6月24日,中國農業銀行首次統一行名字體。
1985年6月25日,中央決定成立中國農業銀行黨委。
1994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分設。
1996年農村信用社與中國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中國農業銀行開始向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轉變。
1997年,農行政策性業務剝離速度加快。
1999年,農行和工,中,建三家銀行剝離1.4萬億元不良資產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2004年,農行第一次上報股改方案。
中國農業銀行積極支持公益事業。2004年,組織廣大員工開展「中國農業銀行萬畝員工林示範工程」捐款活動,用於甘肅省定西地區荒山綠化,捐款共計547.8萬元,為「再造西部秀美山川」貢獻力量;據不完全統計,為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向遭受印度洋海嘯的東南亞國家捐款283.8萬元;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款10多萬元;向國務院確定的定點扶貧縣支出幫扶款100萬元;堅持為金融系統特困女職工捐款,捐助金額達89.2萬元。
2006年11月,完成了歷時三年多的全國數據集中項目。
中國農行發展速度迅猛,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三。
2007年完成數據中心遷移工程一期,順利實現了業務數據由數據運行中心(北京)和全國36個分中心到農業銀行數據中心(上海)的大切換,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並通過國際標准化認證,農業銀行災難備份中心(北京)的建設進展順利,作為農行IT基礎架構的重要核心之一。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總的原則是「堅持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
2007年9月,農行選擇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廣西、四川、甘肅、重慶等八個省(區、市)開展面向「三農」金融服務試點。
2007年向社會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坦誠、詳盡地展示了中國農業銀行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企業責任觀及2007年度社會責任表現,並承諾將緊扣「三農」主題,關注「三農成長」,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廣大人民福祉,為小康社會建設盡職盡責。
2008年1月23日,農業銀行明確提出「3510」奮斗目標和發展戰略。
2008年3月,農行開始推動在6個省11個二級分行開始「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
2008年5月底,「三農」金融服務第一階段試點結束。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農業銀行在第一時間進行捐款,截至2008年5月28日下午,中國農業銀行向地震災區的捐款總額達10440.28萬元,其中農行員工個人自願捐款7440.28萬元。中國農業銀行自1979年恢復成立以來,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行員工開拓創新,奮力拚搏,在建設現代商業銀行的征途上,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實現了由專業銀行向現代商業銀行的歷史性轉變,資金實力顯著增強,業務領域不斷拓寬,經營結構逐年優化,財務收益大幅躍升,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在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自身不斷成長壯大。
2008年8月,農行總行設立「三農」金融事業部,全面推動全行「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
2008年10月,農行股改方案獲國務院通過。
2009年1月15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宣告成立。標志著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
2009年1月15日,中國農業銀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3日,中國農業銀行與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金融電子化渠道、銀行後台IT支撐系統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2009年12月10日農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開業,農行加快國際化戰略布局。
2009年,中國農業銀行全面推進業務經營轉型,其價值創造力、市場競爭力和風險控制力持續提升。
2009年,農業銀行全面推進業務經營轉型,價值創造力、市場競爭力和風險控制力持續提升。2010年末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大關,各項存款達8.99萬億元,各項貸款4.96萬億元,貸存比僅為55.77%,資本充足率為11.59%,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75%,均處較高水平。
2010年渣打與農行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並成為農行在香港首次公開發行的基石投資者。
2010年7月,農業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完成了向公眾持股銀行的跨越。
2010年7月15日,H股交易時間在7月16日在香港成功上市,美國投資管理公司資本集團(TheCapitalGroup)旗下的Capital Researchand Management(CRM),持有農行H股數量達39.32億股,占農行H股總數的12.79%,美國摩根士丹利對農行H股持股比例為16.31%,卡達投資局購買了28億美元農行股份、科威特投資局8億美元、渣打銀行持股121728.1 萬H股、荷蘭合作銀行2.5億美元、柒集團2.5億美元(澳大利亞公司)、淡馬錫2億美元、大華銀行1億美元、ADM公司1億美元、至此中國五大銀行全部完成「A+H」兩地上市。農行A+H股IPO將在全球募集221億美元,成為全球歷史上最大IPO,農行股改上市項目也被美國哈佛大學編入全球知名企業成功經營案例庫。
2011年7月22日,中國農業銀行與英國劍橋大學劍橋海外留學生基金會在京簽署了《中國農業銀行劍橋獎學金諒解備忘錄》。
截至2011年末,總資產達11.68萬億。
2012年11月23日,國家住建部住房公積金監管司信息化推進處吳旭彥處長一行來泰安就本項工作開展調研,並在泰安市公積金中心召開座談會。
2012年12月23日,中國農業銀行2013年「金鑰匙春天行動」 啟動儀式在廈門舉行。
2012年農行以康復扶貧貸款為推手,不斷推動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貧困殘疾人的自身發展能力。截至2012年末,農行累計投放康復扶貧貸款3.4億元,較2011年增加1.7億元,貸款支持助殘扶貧企業或項目42個,輻射8731戶殘疾人農戶,戶均增收8990元。
2013年2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國農業銀行《城鎮化建設與金融服務全面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在武漢舉行。
2015年8月28日,入圍由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品牌500強第23位。
2015年10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以下簡稱CIPS系統)成功上線。中國農業銀行作為CIPS系統首批的19家上線直參行之一,與工行、中行、交行、匯豐、渣打等主要對手行實現了業務往來。當日上午9時整,該行深圳分行成功發送了農業銀行全國首筆CIPS往賬業務,通過CIPS實時清算到達台灣賬戶行,幫助客戶實現快速收款,見證了中國跨境人民幣支付系統啟用的歷史時刻。
2016年2月25日,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聯手,在北京舉行簽約儀式。五大銀行承諾,將對客戶通過手機銀行辦理的境內人民幣轉賬匯款免收手續費,對客戶5000元人民幣以下的境內人民幣網上銀行轉賬匯款免收手續費,以降低客戶的費用支出。
2016年3月31日晚間,農業銀行發布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361.68億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1807.74億元,同比增長0.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05.82億元,同比增長0.6%;基本每股收益0.55元;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1.668元(含稅)。截至2015年末,農業銀行總資產為177,913.9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8172.41億元,增長11.4%。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凈額增加7666.79億元,增長9.9%;投資凈額增加9364.17億元,增長26.2%;現金及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減少1560.08億元,下降5.7%;存放同業和拆出資金增加2223.08億元,增長22.7%;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少376.09億元,下降7.4%。

㈥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發展歷程

為完善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早在籌備階段,農發行投資部就提出了「投、貸、租、債、期、險、擔保」全面推進的發展戰略,目標是構建「直接投資、銀團貸款、金融租賃、資產證券化、農產品期貨、農業保險、融資擔保」協同發展的模式。
1994年4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出《關於組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通知》,批准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章程和組建方案。
1994年6月30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正式接受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劃轉的農業政策性信貸業務,共接受各項貸款2592億元。
1995年4月底,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完成了省級分行的組建工作。
1996年8月至1997年3月末,按照國務院《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增設了省以下分支機構,形成了比較健全的機構體系。
1998年3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承辦的農村扶貧、農業綜合開發、糧棉企業附營業務等項貸款業務劃轉到有關國有商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主要集中精力加強糧棉油收購資金封閉管理。
2004年以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業務范圍逐步拓展。一是根據國務院糧食市場化改革的意見,將傳統貸款業務的支持對象由國有糧棉油購銷企業擴大到各種所有制的糧棉油購銷企業。
2004年9月,銀監會批准農發行開辦糧棉油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貸款業務。
2006年7月,銀監會批准農發行擴大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業務范圍和開辦農業科技貸款業務。
2007年1月,銀監會批准農發行開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農業綜合開發貸款和農業生產資料貸款業務。
2010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已形成了以糧棉油收購信貸為主體,以農業產業化信貸為一翼,以農業和農村中長期信貸為另一翼的「一體兩翼」業務發展格局。
2011年初,農發行從探索多元化經營、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角度考慮,決定開展投資業務,成立投資部籌備組,並將投資業務定位為農業政策性的投資業務。
2012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正式成立投資部,擬進軍直接投資和資產證券化等領域,這不僅意味著該行商業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還昭示著其在綜合金融的道路上大步邁進。
2014年9月24日,國務院第63次常務會議今天審議通過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 農發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大政方針,順應我國城鄉關系深刻調整的歷史趨勢,制定實施了「兩輪驅動」業務發展戰略,重點支持糧棉油收儲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㈦ 農業銀行的歷史

中國農業銀行是中國大型上市銀行,中國四大銀行之一;最初成立於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數年來,中國農行一直位居世界五百強企業之列,在「世界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10位左右,穆迪信用評級為A1。2009年,中國農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並在2010年完成「A+H」兩地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

中國農業銀行,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是在新中國時期成立的第一家專業銀行。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本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2009年1月15日,本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15日和16日,本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完成了向國際化公眾持股銀行的跨越。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一角
2009年,中國農業銀行全面推進業務經營轉型,其價值創造力、市場競爭力和風險控制力持續提升。2010年末總資產突破10萬億元,2011年達11.68萬億元,佔全國銀行金融業資產總額的11.3%,是中國最具規模和實力的大型上市商業銀行,也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末各項存款達9.62萬億元,各項貸款5.63萬億元左右,資本充足率為11.94%,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75%,均處較高水平,截至2011年末,不良貸款率同比分別下降0.48%,撥備覆蓋率為263.1%,提升95.05%,各核心指標躍居國內可比同業前列。農行年報也顯示,其中間業務發展最迅速,全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約461.28億元,比上一年多收入104.88億元左右,增幅超三成,如剔除代理財政部處置不良資產業務手續費收入後,那麼這一增速更可提高至42.8%,其中的電子銀行、信用卡、投資銀行、代理保險等業務增幅均在50%以上。 2010年農行實現營業收入2904.18億元,同比增長30.7%;凈利潤約949.07億元,利潤增長率達到46%左右;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3777.31億元,同比增長30.1%,實現凈利潤約1220億元,同比增長28.5%,利潤增長率居四大行之首。 中國農行憑借全面的業務組合、龐大的分銷網路和領先的信息技術平台,向最廣大客戶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開展自營及代客資金業務。截至2011年末,本行總資產約11.68萬億元,各項存款約9.62萬億元,各項貸款約5.63萬億元,資本充足率11.94%,不良貸款率下降0.48%,為1.55%,各項核心指標均達到國內金融業領先水平。

㈧ 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史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簡稱ABC,農行)是中國大型上市銀行,中國五大銀行之一。最初成立於1951年(辛卯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也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1年—1952年):
1951年8月成立中國農業合作銀行。也就是建國後的第三年,是新中國關於農村金融體系的一次嘗試。
主要任務:按照國家計劃辦理農業的財政撥款和一年以上的農業長期貸款,扶持農村信用合作的發展。
1952年,撤銷。原因是農業合作銀行成立後財政撥款和長期貸款業務基本沒有展開。農業發展的落後和合作化運動,使得農村根本就沒有貸款業務的金融需求。
第二階段(1955年—1957年): 1955年3月,成立中國農業銀行。
主要任務:辦理財政支農撥款和農業長期貸款與短期貸款,貸款對象主要限於生產合作組織和個體農民,貸款用途限於農業生產,其他農村金融業務仍由人民銀行辦理。
1957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農業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合並。
第三階段(1963年—1965年): 1963年,再次設立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貫徹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中,國家採取加強農業的措施,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支援。
1965年11月,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合並。
第四階段(1979年—1994年):
1979年2月,決定正式恢復中國農業銀行,國務院的直屬機構,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管。恢復設立中國農業銀行是 主要任務是,統一管理支農資金,集中辦理農村信貸,領導農村信用合作社,發展農村金融事業。
此後,中國農業銀行再也沒有撤銷過。
第五階段(從1994年4月-1997年7月):
以1993年12月國務院作出的《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為基礎,要求通過改革逐步建立在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監督和管理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密切配合、協調發展的農村金融體系。

實際上就是把中國農業銀行中的政策性銀行功能、商業銀行功能、農村信用社進行分離,分離的結果是:1994年4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從中國農業銀行分設成立,糧棉油收購資金供應與管理等政策性業務與農業銀行分離,農業銀行開始按照1995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逐步探索現代商業銀行的運營機制。
1996年8月,國務院又作出《關於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經營為基礎,商業性金融、政策性經營分工協作的農村金融體系。農業銀行認真貫徹執行《決定》的有關精神,在矛盾多、時間緊、壓力大的情況下,統一思想,顧全大局,積極支持農業發展銀行省級以下分支機構的設立和農村信用社與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系的改革。
1997年,農業銀行基本完成了作為國家專業銀行「一身三任」的歷史使命,開始進入了真正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化的新的歷史時期。
第六階段(1999年-2010年): 股份制改革階段
1999年,農行和工中建三家銀行剝離1.4萬億元不良資產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2004年,農行第一次上報股改方案。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總的原則是「堅持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
2007年9月,農行選擇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廣西、四川、甘肅、重慶等八個省(區、市)開展面向「三農」金融服務試點。
2008年1月23日,農業銀行明確提出「3510」奮斗目標和發展戰略。 2008年3月,農行開始推動在6個省11個二級分行開始「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
2008年5月底,「三農」金融服務第一階段試點結束。
2008年8月,農行總行設立「三農」金融事業部,全面推動全行「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
2008年10月,農行股改方案獲國務院通過。
2010年7月15日和16日正式在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農行融資約221億美元,並成為全球最大的IPO,至此,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全部實現上市。
2011年7月22日,中國農業銀行與英國劍橋大學劍橋海外留學生基金會在京簽署了《中國農業銀行劍橋獎學金諒解備忘錄》。
截至2011年末,總資產達11.68萬億。
2012年11月23日,國家住建部住房公積金監管司信息化推進處吳旭彥處長一行來泰安就本項工作開展調研,並在泰安市公積金中心召開座談會。
2012年12月23日,中國農業銀行2013年「金鑰匙春天行動」 啟動儀式在廈門舉行。
2012年農行以康復扶貧貸款為推手,不斷推動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增強貧困殘疾人的自身發展能力。截至2012年末,農行累計投放康復扶貧貸款3.4億元,較2011年增加1.7億元,貸款支持助殘扶貧企業或項目42個,輻射8731戶殘疾人農戶,戶均增收8990元。
2013年2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國農業銀行《城鎮化建設與金融服務全面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在武漢舉行。

㈨ 中國農業銀行的發展史是什麼

中國農業銀行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農業銀行相繼經歷了國家專業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等不同發展階段。2009 年1月,農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農業銀行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
農業銀行是中國主要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商之一,致力於建設經營特色明顯、服務高效便捷、功能齊全協同、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國際一流商業銀行集團。農業銀行憑借全面的業務組合、龐大的分銷網路和領先的技術平台,向廣大客戶提供各種公司銀行和零售銀行產品和服務,同時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及資產管理業務,業務范圍還涵蓋投資銀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賃、人壽保險等領域。截至2016年末,農業銀行總資產195,700.61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97,196.39億元,吸收存款150,380.01億元,資本充足率13.04%,全年實現凈利潤1,840.60億元。
截至2016年末,農業銀行境內分支機構共計23,682個,包括總行本部、總行營業部、3個總行專營機構,37個一級(直屬)分行,365個二級分行(含省區分行營業部),3,506個一級支行(含直轄市、直屬分行營業部,二級分行營業部)、19,714個基層營業機構以及55個其他機構。境外分支機構包括10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處。農業銀行擁有14家主要控股子公司,其中境內9家,境外5家。
2014年起,金融穩定理事會連續三年將農行納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2016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中,農業銀行位列第29位;在英國《銀行家》雜志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以一級資本計,農業銀行位列第5位。農業銀行標准普爾發行人信用評級為A/A-1,惠譽長/短期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F1。

㈩ 中國農業銀行有多少年歷史了

中國農業銀行成立於解放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

閱讀全文

與中國農業銀行改革發展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