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韓國文化史的發展歷史

韓國文化史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1 07:06:49

㈠ 韓國文化與中國文化有什麼歷史淵源

在古朝鮮時期,朝鮮古代王國的幾個部落從滿洲南部遷移到朝鮮半島。此後,從三國時期的高句麗時期到統一的新羅時代,到高麗王朝和朝鮮王朝,韓國是朝鮮半島深受中國的影響的國家。

為了接受中國中央政府的封聖,並定期向中央政府致敬,朝鮮最高統治者只稱王,不敢稱皇帝;只有在清朝日本衰落和朝鮮統治之後,中國中央政府才失去對朝鮮的控制權力。

韓國製造了鐵制工具和鐵制武器。在政治,經濟,哲學和文化方面,韓國的發展也受到了中國的強烈影響。然而,僅僅了解文化交流並不能完全解釋韓國文化。

正確理解朝鮮人民的各種特徵也是必要的,這些特徵必須結合朝鮮人民的歷史發展來解釋。

在高麗王朝末期(918-1392),新儒學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最終發展成為支配朝鮮時代(1392-1910)的哲學思想。它是在與中國元朝的文化交流中被引入韓國的。

(1)韓國文化史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韓國的文化受中國影響十分明顯,早在唐朝時期,朝鮮半島的新羅國就專門派人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以及治國的策略,有些東西照搬照抄地拿回去後經過「本土化」之後吸收為自己的文化,中國的文化對新羅國影響十分久遠,新羅也因為吸收了中國的文化而強大起來因此統一了朝鮮半島。

1882年,朝鮮國使臣朴泳孝和金玉筠將出使日本,臨行前向中國清朝請求將中國的龍旗作為國旗使用,清政府回復稱藩屬國不能用五爪龍旗只能用四爪龍旗。

由於當時朝鮮當局對日漸沒落的清廷已經不買賬了,所以不接受清廷的要求。其時奉李鴻章之命出使朝鮮的中國使節馬建忠(中國近代大語言學家,當時和其兄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一起出使朝鮮國)建議朝鮮政府採用中國傳統的太極旗作為國旗使用,這個建議得到了朝鮮國政府的採納。

所以,最早的李氏朝鮮韓國旗是一面不折不扣的白底黑色圖案的太極八卦旗。

後來,一名英國駐朝鮮的使節用西方文化美學的角度為這面太極八卦旗做了大幅度修改,去掉了八卦中的四卦,把剩下的四卦斜向對稱拉伸,使整個國旗圖案呈長方形 ,把陰陽魚圖案改為紅藍兩色,這樣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韓國太極旗。

㈡ 韓文的發展史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韓語的發展史 [ 標簽:韓語,發展史 ] 匿名 回答:1 人氣:1 解決時間:2010-04-08 15:06 滿意答案民正音(現稱Hangul)是韓語所使用的字母,為朝鮮朝(一四一八年至一四五零年)的第四代皇帝-世宗大王所創造,於一四四六年十月發表。古時的訓民正音有二十八個字母;而現代韓語有一共有二十四個字母,十四個為子音(聲母)字母和十個為母音(韻母)字母。韓語的語音結構比歐語簡單,每個韓文字代表一個音節,每音節最多有四個音素;而每字的結構最多由五個字母來組成,拼成方塊字的模樣,以便於與漢字同時一起使用。

訓民正音的字母非常容易學習,其形態也異常地符合語音結構的邏輯,所以訓民正音被稱為是世上最易學習和最科學化之一的字母。很多國家的注音符號是由上到下直寫下去,或從左到右橫寫,沒有想過第三種形式-把字母寫成方塊字。

科學化的外表盡表古人的智慧

外表極像符號的字母是由世宗大王和一眾語言學家於十五世紀時沒有儀器的幫助下,做了詳盡的語音分折所創造出來。韻母字母的外表記錄著發聲器官發音時的形態,聲母則由天、地、人的部件所組成(發聲母時的器官位置不變,只是口形有異)。由於字母的創作是經過詳盡的語音分折,所以每個字母的發音準確得來科學化和符合邏輯,而形態也異常簡單。訓民正音字母是以「簡單易學」為宗旨,聰明的人只需三小時就學會,就算愚蠢的人也只需要三天。

字母的排列方法為: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每一個韓文字是由兩個字母至五個字母所組成,每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像國語一樣,每一個音節必需要有至少一個最聲母或復聲母,復韻母是不容許的。

韓語中的漢字、漢語詞彙和純韓詞彙

由於我國古代是一個很強盛的國家,對韓國、越南和日本之文化和語文構成很大的影響力。現時韓語多於一半的詞彙是由中文借過去的(漢語詞彙共占日常韓語詞彙的五至六成,而韓國人的姓名差不多全是中文來的)。這些漢語詞可以用漢字來書寫,但由於每個漢字的發音也可以用韓語字母來表音,所以在這幾年間韓語書刊上所出現的漢字己經大為減少,漸漸用字母表音的方法代替了。漢字在一九五零前還是主要的書寫文字,但韓戰後本土主義冒起,漢字漸漸由韓字注音代替。而北韓跟南韓不一樣,漢字一早就給廢除了。

現代韓語的漢字發音遺留了古代漢語中的入聲,所以很多語言學家認為現代韓語的漢字發音跟唐宋時的漢語發音差不多,這代表著很多漢字是從唐宋期間被借到韓語中的。而現在韓國的漢字發音跟我國南方的方言相近(例如粵語),我國南方的方言也保留著很多唐宋時代的古音,反而韓語的漢字發音跟現代國語的發音相差得比較遠一點。

這幾百年韓國深受我國的影響下,在韓語使用漢語詞彙是被認為比較有學識和得體的,反而很多歷史由久的純韓詞彙很少被使用或被遺忘了。就是這個原因,韓語中不同的詞彙只表示同一件事物的現象相當普遍(就像漢語的計程車-的士 和 公車-巴士表示同一樣的東西一樣),造成現在韓語所使用的詞彙數目相當高。近年韓國的民間團體提倡多使用純韓詞彙,但對於少用的純韓詞彙的大眾反而覺得很陌生,所以漢韓詞彙並用的方法還會維持相當的時間。

世上三種最難學的語文之一

雖說學習和閱讀韓語字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韓語發音時變音極多,簡音也有不少。文法上也比中文困難得多,所以韓語聆聽和會話是很困難的。

韓語的語序跟中文很不一樣,但跟日語相像。韓語的語序是主詞-受詞-動詞;而中文的語序是主語-動詞-賓語,例如:

我 買 車 - 中文語序

我 車 買 - 韓語語序

在主詞或受詞很明顯的事候,主詞或受詞可以省掉。比起中文來說,韓語句子可省掉的部份比中文句子多。韓語句子中的主詞和受詞,跟很多語言一樣是需要加後綴來區分的,但沒有歐語常見的詞性。

韓語有一樣其他語文沒有的特式,那就是「敬語」(尊待語)。對話時要跟據互相的關系(甚至談話內容中的人物)和場合來選用適當的詞彙和語尾。韓語的敬語跟日本的不一樣。跟長輩、陌生人(不論是否真的比你大)談話時,或談話內容中的人物的地位比較自己高時,運用不適當的語尾和詞彙是很失禮的,而不適當地對自己使用敬語,就給人自大高傲的感覺。

現今的南韓的標准韓語以漢城地區之方言為基礎,不同的地區也有其本身的方言,但是使用標准韓語溝通就沒有溝通上的問題。

歷史

根據早期的歷史記載,韓語的由來很不明確,一般都相信韓語由朝鮮人慢慢演變出來的。韓語的特點為聲母諧調,文法和詞彙上跟日語有著很少的關連,屬烏拉阿爾泰語族。

二千年前,朝鮮半島北部和滿洲有著兩種不同的語言。公元後七世紀中葉新羅帝國的掘起,那時朝鮮半島的語文被新羅語文統一了。公元後十世紀,一個新的皇朝遷都至半島中間的「開城」,那時開城方言成了朝鮮的國語。十四世紀後期,新建立的朝鮮朝把首到遷到「漢城」,因為漢城跟開城接近的關系,語言上沒有多大的變化。

漢字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傳入朝鮮半島,大約公元後三世紀才流行。從那時候開始,韓語是用漢字來書寫的。那時候一篇文章里有些漢字表意,有些只表音而不表意,也可能整篇都是用中文寫成的。從漢字傳入開始,慢慢很多漢語詞彙最代了本身的純韓詞彙。但基於漢字是用來記錄漢文而不是韓語,一般百姓又根本不懂得使用漢字和漢文,所以紀錄韓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自從訓民正音字母發明後,不能記錄韓語的問題給解決了。但漢字一直都為學術界和政治界所採用,漢字為主的現象到了二十世紀才漸改變。

南韓重新使用漢字

九八年到韓國旅遊的四百多萬外國遊客當中,有大約百分之七十使用漢字,由於他們不懂只有韓字和英文拼音的路牌所以感到不便。於是韓國文化與旅遊部向政府建議解禁漢字的使用,而南韓總統金大中於一九九九年二月九簽署了總統令,批准道牌和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

南韓於一九四八年立法規定禁止在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一九六八年南韓更以總統令的方式禁止使用漢字。此後,報章和書本上漢字的比率大幅下降,現在只有書本的封面和報紙的標題使用部分漢字,而內文差不多己經不用漢字了。基於年輕一代接觸漢字的機會比老年和中年的一輩少,形成了漢字文盲增多的現象。

南韓政府表示,由於大部份的古藉均用漢字所寫成,重新使用漢字有助於改善人民對歷史的了解,也能促進南韓和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流。而人名和同音異意字用漢字來表示也能改善現時同音字的混亂。使用漢字也能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吸引中國、日本和東南亞諸國的遊客。

此禁令解禁後,隨即受到國內維護韓文團體的反對,他們擔心漢韓兩種文字一起使用會使韓字的地位下降,路牌加漢字的做法減低路牌的可讀性,也浪費資金錢。

現時批准使用漢字的范圍只有路牌、人名和同音字,其餘的漢字語還是必需用韓字書寫。為了安撫一些人民不滿的情緒,稍後還有更詳細的語文法列公布。 6 回答者: songlongyun

㈢ 韓語發展史

訓民正音(現稱Hangul)是韓語所使用的字母,為朝鮮朝(一四一八年至一四五零年)的第四代皇帝-世宗大王所創造,於一四四六年十月發表。古時的訓民正音有二十八個字母;而現代韓語有一共有二十四個字母,十四個為子音(聲母)字母和十個為母音(韻母)字母。韓語的語音結構比歐語簡單,每個韓文字代表一個音節,每音節最多有四個音素;而每字的結構最多由五個字母來組成,拼成方塊字的模樣,以便於與漢字同時一起使用。

訓民正音的字母非常容易學習,其形態也異常地符合語音結構的邏輯,所以訓民正音被稱為是世上最易學習和最科學化之一的字母。很多國家的注音符號是由上到下直寫下去,或從左到右橫寫,沒有想過第三種形式-把字母寫成方塊字。

科學化的外表盡表古人的智慧

外表極像符號的字母是由世宗大王和一眾語言學家於十五世紀時沒有儀器的幫助下,做了詳盡的語音分折所創造出來。韻母字母的外表記錄著發聲器官發音時的形態,聲母則由天、地、人的部件所組成(發聲母時的器官位置不變,只是口形有異)。由於字母的創作是經過詳盡的語音分折,所以每個字母的發音準確得來科學化和符合邏輯,而形態也異常簡單。訓民正音字母是以「簡單易學」為宗旨,聰明的人只需三小時就學會,就算愚蠢的人也只需要三天。

字母的排列方法為: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每一個韓文字是由兩個字母至五個字母所組成,每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像國語一樣,每一個音節必需要有至少一個最聲母或復聲母,復韻母是不容許的。

韓語中的漢字、漢語詞彙和純韓詞彙

由於我國古代是一個很強盛的國家,對韓國、越南和日本之文化和語文構成很大的影響力。現時韓語多於一半的詞彙是由中文借過去的(漢語詞彙共占日常韓語詞彙的五至六成,而韓國人的姓名差不多全是中文來的)。這些漢語詞可以用漢字來書寫,但由於每個漢字的發音也可以用韓語字母來表音,所以在這幾年間韓語書刊上所出現的漢字己經大為減少,漸漸用字母表音的方法代替了。漢字在一九五零前還是主要的書寫文字,但韓戰後本土主義冒起,漢字漸漸由韓字注音代替。而北韓跟南韓不一樣,漢字一早就給廢除了。

現代韓語的漢字發音遺留了古代漢語中的入聲,所以很多語言學家認為現代韓語的漢字發音跟唐宋時的漢語發音差不多,這代表著很多漢字是從唐宋期間被借到韓語中的。而現在韓國的漢字發音跟我國南方的方言相近(例如粵語),我國南方的方言也保留著很多唐宋時代的古音,反而韓語的漢字發音跟現代國語的發音相差得比較遠一點。

這幾百年韓國深受我國的影響下,在韓語使用漢語詞彙是被認為比較有學識和得體的,反而很多歷史由久的純韓詞彙很少被使用或被遺忘了。就是這個原因,韓語中不同的詞彙只表示同一件事物的現象相當普遍(就像漢語的計程車-的士 和 公車-巴士表示同一樣的東西一樣),造成現在韓語所使用的詞彙數目相當高。近年韓國的民間團體提倡多使用純韓詞彙,但對於少用的純韓詞彙的大眾反而覺得很陌生,所以漢韓詞彙並用的方法還會維持相當的時間。

世上三種最難學的語文之一

雖說學習和閱讀韓語字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韓語發音時變音極多,簡音也有不少。文法上也比中文困難得多,所以韓語聆聽和會話是很困難的。

韓語的語序跟中文很不一樣,但跟日語相像。韓語的語序是主詞-受詞-動詞;而中文的語序是主語-動詞-賓語,例如:

我 買 車 - 中文語序

我 車 買 - 韓語語序

在主詞或受詞很明顯的事候,主詞或受詞可以省掉。比起中文來說,韓語句子可省掉的部份比中文句子多。韓語句子中的主詞和受詞,跟很多語言一樣是需要加後綴來區分的,但沒有歐語常見的詞性。

韓語有一樣其他語文沒有的特式,那就是「敬語」(尊待語)。對話時要跟據互相的關系(甚至談話內容中的人物)和場合來選用適當的詞彙和語尾。韓語的敬語跟日本的不一樣。跟長輩、陌生人(不論是否真的比你大)談話時,或談話內容中的人物的地位比較自己高時,運用不適當的語尾和詞彙是很失禮的,而不適當地對自己使用敬語,就給人自大高傲的感覺。

現今的南韓的標准韓語以漢城地區之方言為基礎,不同的地區也有其本身的方言,但是使用標准韓語溝通就沒有溝通上的問題。

歷史

根據早期的歷史記載,韓語的由來很不明確,一般都相信韓語由朝鮮人慢慢演變出來的。韓語的特點為聲母諧調,文法和詞彙上跟日語有著很少的關連,屬烏拉阿爾泰語族。

二千年前,朝鮮半島北部和滿洲有著兩種不同的語言。公元後七世紀中葉新羅帝國的掘起,那時朝鮮半島的語文被新羅語文統一了。公元後十世紀,一個新的皇朝遷都至半島中間的「開城」,那時開城方言成了朝鮮的國語。十四世紀後期,新建立的朝鮮朝把首到遷到「漢城」,因為漢城跟開城接近的關系,語言上沒有多大的變化。

漢字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傳入朝鮮半島,大約公元後三世紀才流行。從那時候開始,韓語是用漢字來書寫的。那時候一篇文章里有些漢字表意,有些只表音而不表意,也可能整篇都是用中文寫成的。從漢字傳入開始,慢慢很多漢語詞彙最代了本身的純韓詞彙。但基於漢字是用來記錄漢文而不是韓語,一般百姓又根本不懂得使用漢字和漢文,所以紀錄韓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自從訓民正音字母發明後,不能記錄韓語的問題給解決了。但漢字一直都為學術界和政治界所採用,漢字為主的現象到了二十世紀才漸改變。

南韓重新使用漢字

九八年到韓國旅遊的四百多萬外國遊客當中,有大約百分之七十使用漢字,由於他們不懂只有韓字和英文拼音的路牌所以感到不便。於是韓國文化與旅遊部向政府建議解禁漢字的使用,而南韓總統金大中於一九九九年二月九簽署了總統令,批准道牌和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

南韓於一九四八年立法規定禁止在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一九六八年南韓更以總統令的方式禁止使用漢字。此後,報章和書本上漢字的比率大幅下降,現在只有書本的封面和報紙的標題使用部分漢字,而內文差不多己經不用漢字了。基於年輕一代接觸漢字的機會比老年和中年的一輩少,形成了漢字文盲增多的現象。

南韓政府表示,由於大部份的古藉均用漢字所寫成,重新使用漢字有助於改善人民對歷史的了解,也能促進南韓和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交流。而人名和同音異意字用漢字來表示也能改善現時同音字的混亂。使用漢字也能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吸引中國、日本和東南亞諸國的遊客。

此禁令解禁後,隨即受到國內維護韓文團體的反對,他們擔心漢韓兩種文字一起使用會使韓字的地位下降,路牌加漢字的做法減低路牌的可讀性,也浪費資金錢。

現時批准使用漢字的范圍只有路牌、人名和同音字,其餘的漢字語還是必需用韓字書寫。為了安撫一些人民不滿的情緒,稍後還有更詳細的語文法列公布。

㈣ 誰能幫我介紹一下韓國文學的大概發展歷史和主要作品,急求啊~

按照年代劃分,韓國文學可分為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韓國的古典文學是在以韓國人民傳統的民間信仰為背景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但也受到了道教、儒教和佛教的影響,其中以佛教影響最大,其次則是朝鮮時代儒教的巨大影響。

另一方面,韓國的現代文學則是在實行現代化的進程中與西方文化接觸而發展起來的。從西方傳入韓國的不僅有基督教思想,而且還有眾多的藝術潮流和影響。隨著「新教育」和「國語與文學運動」的發展,過去一向代表統治階級文化的漢文書寫系統便失去了它以往所具有的社會文化作用。

新羅的「鄉歌」標志著韓國文學中一種獨特詩歌體裁的興起。「鄉歌」是以漢字的音和義記錄的韓語詩歌,保存於《三國遺事》一書中的此種詩歌共有14首。

高麗時期文學的特徵是更多地使用漢字、「鄉歌」的消失,以及「高麗歌謠」的出現並以口頭文學的形式一直流傳至朝鮮時期。
朝鮮時代早期創建的韓文字母是韓國文學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樂章,例如《龍飛御天歌》,均用韓文字母記錄。

「時調」是朝鮮時代詩歌的代表。「時調」的詩歌形式確立於高麗後期,但在朝鮮時代以宋代理學為主導的新的社會意識形態影響下進一步繁榮昌盛。朝鮮時代另一種詩歌形式是「歌辭」。「歌辭」不限於抒發個人的情感,還常常包含警世勸善的內容。

韓國最初的古典小說是金時慣用漢字寫的《金鰲新話》和許筠用韓文字母寫的《洪吉童傳》。

隨著時間的推移,韓文字母的應用日益廣泛,促進了韓國語言、文學的成長和發展。

韓國的現代文學是在朝鮮王朝封建社會的瓦解和西方新思想的傳入的背景下形成的。作為韓國現代文學的形式,「唱歌」(新體歌)和「新體詩」被譽為新的詩歌形式。

㈤ 韓流發展史

1、韓國百變天後李貞賢是把韓流引入中國第一人,並引起轟動,其次是韓國回電視連續劇《愛情是什麼》在答中國播放。
2、隨著韓國歌手在中國舞台的出現,「HOT」、「NRG」等韓國流行組合歌手的名字在中國傳播開來,引起了一些青少年對韓國影視明星和歌手的興趣和關注,形成了一股韓國流行歌曲、電視劇以及韓國影視明星的「熱潮」。
3、「韓流」似乎越涌越急,並向越南、蒙古和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擴散。「韓流」滾滾,其內容也在不斷擴大,日趨多樣,一些青少年從喜歡看韓國電視劇,聽韓國勁歌,「追星」,進而發展到追求韓國的商品,如韓國的化妝品、結婚禮服、韓國比薩餅屋、韓劇服裝,以至韓國的二手車、幼兒英語教材和教育玩具等。
4、與此同時,一部《大長今》也將韓國飲食帶到我們身邊,韓式烤肉,韓國泡菜等漸漸走進我們的餐桌.一些青少年為了「追星」,甚至專程到韓國旅遊,體驗「韓流」發源地的文化氛圍和情趣,拜見自己心目中的偶像。

㈥ 韓國文化在中國的發展史.

你這人真懶,幫你做,美得你。

㈦ 了解一下現代韓國發展史

韓國經濟過去35年來矚目非常。雖然光復(1945年)時韓國可以利用日本人留下的基礎設施及社會資本,但有了朝鮮戰爭等原因,不少設施受到了深深的損害。戰爭結束後,朴正熙(박정희)政權實現了韓日邦交正常化(1965年),受到了總額五億美元的大量經濟援助。朴政權利用該經濟援助金,重新建設了基本設施,為以後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外,越南戰爭(1960年-1975年)時韓國政府全面支持美國,最多派了5萬人兵力。美國政府向韓國士兵支付的傭金及戰爭特需(special procurement of war)的經濟效果有十億美元,它不但恢復了韓國國民的消費水準,也擴大了產業的生產規模。1963年,韓國的人均GNP只有100美元,但到2005年,已經超過16,000美元,增長高達160倍。韓國是現時世界經濟第十大的政治體系。若以國民生產總值(GDP)、貿易額及出口綜合計算,韓國的是全世界第13大經濟體系。截至2005年,韓國的資訊科技產業多年來一直執業界的牛耳。除了他們的高速互聯網服務世界知名以外,內存、液晶顯示器及等離子顯示屏等平面顯示裝置、行動電話都在世界的市場中具領導地位。此外,韓國的造船業亦是全球第一、輪胎業全球第三、合成纖維生產及紡織業全球第四、汽車生產全球第五、鋼鐵生產全球第六。不過這些成果,其實都是靠50多年來的努力才得到的。

㈧ 韓國文化的起源發展

韓國人民早期的興起和發展並不劃一,然而總的說來有一個特點, 即同中國人之間的積極接觸以及有時候也發生的斗爭。從韓國人民形成以種植稻米為中心的農業社會開始,他們的文化逐漸與中國的文化成為一體。韓國製造了鐵工具和鐵武器。在政治、經濟、哲學和文化這幾個方面,韓國的發展也受到中國的強大影響。 但是,僅僅了解文化交流還不能充分解釋韓國文化。正確了解韓國人民的各種特點也至為必要,而這些特點必須聯系韓國人民的歷史發展來加以解釋。不妨考慮一下佛教和儒教是如何傳入韓國的。雖然儒教比佛教先行一步,然而首先為韓國人民所接受的是佛教而非儒教。情況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佛教比儒教更有助於建立一個由貴族統治和中央集權的傾向於擴張的國家。
有人認為新羅時代(公元前57-公元935)年青人所崇尚的世俗五戒出自佛教,但是也有人說這五戒的圓光是佛教法師,但是他也精通孔子學說。因此,對五戒作兩種解釋都可以。
然而,情況的另一面也應予考慮。當時,由於社會需要一套有利於建立王權和父權制家庭制度的道德規范,所以,即使佛教和儒教尚未傳入韓國,組織號稱花郎的青年隊伍和保護諸如家畜之類的財產這兩件無論如何也會備受重視。
佛教的禪宗也是同樣情況。禪宗早在新羅統一之前就已經傳入韓國,但是直到統一 新羅時代(668-935)末期,即強大的地方地主勢力起而反對中央集權統治制度的時候 才開始盛行。換言之,佛教禪宗之所以被接受和受到重視是因為它符合當地地主的需要的宗教。
新儒學在高麗時代(918-1392)末期開始引起注意,最終發展成為在朝鮮王朝時代 (1392-1910)佔主要地位的哲學思想。 據信它的是在同中國元代的文化交流期間傳入韓國的。但是,如果聯系中產階級的上升來看,那就能更深刻地解釋新儒學何以會被接受。中產階級是指一批具有地方鄉紳地位的中小地主,他們並非通過世襲權利而且通過國家科舉進入官場的。這些人為人正直,對通過非法手段佔有大規模產業的親元朝的統治家族持批判態度。這個新興中產階級歡迎新儒學的道德原則,把它作為一種精神支柱。

㈨ 韓國歷史概況

韓國歷史可分為古代史、統一新羅與渤海、高麗、朝鮮、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大韓民國的成立、近現代史七個歷史階段。

一、古代史

韓國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據說,韓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歷史學家將這段早期歷史稱為「古朝鮮」時代。古代韓國最初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為特徵,各小城邦又逐漸合並成政治結構復雜的部落聯盟,並最終形成了王國。

二、統一新羅與渤海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臨近的伽倻王國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洲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進入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三、高麗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 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1910 年),他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

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北韓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中國東北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 Korea 」就是由此而來。

四、朝鮮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支持儒家學說作為王國的指導哲學,以抵銷在高麗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李舜臣將軍(1545-1598),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五、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西方關於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的要求。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日本在戰勝了中國和俄國後,於1910年強行吞並韓國,並開始對其實行殖民統治。

1919年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犧牲。盡管「三 • 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了在中國上海成立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洲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 • 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全國性的假日。

六、大韓民國的成立

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

韓國首次總統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與此同時,三八線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七、近現代史

1950年6月25日,朝鮮進攻韓國,朝鮮戰爭爆發。在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缺席下,當時由美國等主導的聯合國決議發動聯合國軍支援韓國。聯合國軍支援的韓國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支持的朝鮮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火協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沿三十八度線非軍事區分界而治。

朝韓分治後,韓國經歷民主與獨裁統治的反復交替:第一共和國處於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之下,直至1960年統治崩潰流亡夏威夷,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建立並以尹潽善為總統,卻在不久後被朴正熙軍隊推翻。之後從第三到第五共和國,韓國都處於朴正熙及全斗煥軍政府的威權統治之下。

1987年之後,第六共和國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

(9)韓國文化史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箕子朝鮮(約前1122 ~前194 ) 。在中國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王的叔父箕子(商朝人華夏族)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建立「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武王伐紂成功後,曾經去尋找箕子,後來在武王勸說下,箕子同意歸附周王室。諸侯分封時,箕子被封為諸侯,其封國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向西與燕國接壤,此後的八百年裡,箕子朝鮮一直以周朝的諸侯國存在。

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系,箕子朝鮮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贊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野史《三國遺事》造謠說,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半島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形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被認為是韓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現代韓國人否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但是無論如何,箕子朝鮮是中國歷史范疇,既非韓國人的祖先,也不是韓國的歷史政權。

閱讀全文

與韓國文化史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