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西安的歷史意義

西安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05 03:16:00

❶ 西安事變的背景及歷史意義

國際背景

1935年7、8月間,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第七次代表會議,著重討論有關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問題。

1936年8月15日,共產國際致電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指出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把蔣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等量齊觀是不對的」,「不能同時順利地既反對日本侵略者,又反對蔣介石的斗爭」,「我們(指國際)覺得,你們(指中共)號召西南集團反蔣行動的聲明是錯誤的」,要求中共與蔣介石就共同抗日進行和談。

國內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中國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並利用前清廢帝溥儀在東北建立滿洲國傀儡政權,導致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漸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中國進入抗日戰爭的局部戰爭階段。

1935年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被毛澤東命名為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轉移,抵達陝北革命根據地保安縣吳起鎮會師。

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王明等人根據共產國際會議精神的要求,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和中共中央名義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基本內容。

1935年10月1日,東北軍在勞山戰役中,王以哲的67軍110師2個團和師部被殲,師長何立中戰死,團長裴煥彩被俘。

1935年11月22日,東北軍在直羅鎮戰役中,紅軍僅以800多人的傷亡就殺、傷、俘6000多東北軍精銳109師的士兵。張學良部隊的戰局失利以及後來面對共產黨的停戰對峙,導致蔣介石親自前往西安督戰。

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舉行了大規模的大學生示威遊行,呼籲「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獲得全國民眾積極響應,全國人民抗日熱情高漲,給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國民政府巨大壓力。

1935年12月17日,中國共產黨瓦窯堡會議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

1936年1月,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聯名發出《紅軍為願意同東北軍聯合抗日致東北軍全體將士書》。

1936年2月,中共宣布開始東征抗日。

1936年4月9日,張學良駕機飛抵延安會見周恩來。

1936年6月1日,陳濟棠、李宗仁在廣州發出通電。痛斥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對中國土地的踐踏,決定率所部北上抗日,收復失地。然而不久後廣東將領紛紛向南京政府投誠,陳濟棠垮台,李宗仁也不得不對蔣介石表態歸順。

由於兩廣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便將預備征討兩廣的中央師悉數北調,用來剿共,並准備將張學良的部隊調離。然而也因蔣介石的過分自信,僅帶少數文武飛往西安,結果西安事變時所有人都被扣留。1935年9月20日,蔣介石在西安設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調東北軍入陝甘剿共。

1936年8月15日,共產國際致電中共,要求中共與蔣介石就共同抗日進行和談。

1936年9月,中國共產黨與東北軍正式簽訂了《抗日救國協定》。

1936年12月4日,蔣介石抵達西安,12月9日,蔣介石寫信給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密囑《大公報》發表剝奪張學良、楊虎城「剿共」兵權由蔣鼎文取代的消息。

歷史意義

西安事變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階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❷ 西安有哪些很有意義的歷史景點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簡介:其中陳列了,中華三年的文物,自藍田猿人開始,其中包含周、秦、漢、唐這幾個西安定都的大的朝代的文物。感受中華文明的歷史,感受西安的人文歷史,仔細慢慢看需要一早上時間。走馬觀花可以一個小時看完。
票價:免費領取(需攜帶身份證)、20元,免費領取的時候早上盡量9點就到門口,免費領票的人很多。不排隊,旁邊買票進入也可以。
看完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步行前往大雁塔,大雁塔北廣場有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每兩個整點會開啟。

大慈恩寺、大雁塔
簡介:大雁塔坐落於大慈恩寺內,唐代高僧玄奘死後將頭蓋骨埋在了大雁塔下。當年從大唐離開的時候也就是從大雁塔離開。要上大雁塔,必須先進大慈恩寺內。
票價:大慈恩寺門票50元、大雁塔登塔門票30元
大慈恩寺、大雁塔玩完,可以步行前往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
簡介:唐代皇家後花園,建築為在遺址基礎上修建。園內有些地點會在整點半點的時候有節目。晚上8點會有水幕電影演出,提前在看台處佔領好的位置。具體可以到了園區門口再咨詢。
票價:90元(園內有同名歌舞劇演出,票價另購)

驪山
簡介:驪山上有一周代烽火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典故即出自於此。另有,驪山天文台,北京時間就是從這里發出的。驪山半山腰有,兵諫亭,西安事變 楊虎城、張學良在驪山 兵諫,扣押蔣介石。
票價:驪山70元,索道35元

華清池
簡介:驪山腳下,為唐代皇家沐浴處。楊貴妃楊玉環在這里與唐王上演的凄美的愛情故事。園中有唐代沐浴池的遺址。半山腰可以參觀西安事變蔣介石等居住的行宮。華清池園內有溫泉出,分為兩人、多人的,價格從幾十元到三五百不等。具體可現場討價還價。
票價:70元

秦始皇陵兵馬俑
簡介:園內有三個俑坑和一個陳列館,因1976年開挖沒有做到妥善的保護,已經風化很嚴重,陶俑身上的五彩斑斕的色彩已經失去,唯一能見到得有色彩的陶俑在園區內陳列館內能見到。並且陳列有稱之為國寶的銅車馬,為真人1/2比例。可以聽聽講解,可以了解老祖宗秦國人當時的聰明和國力的強大。
票價:110元
含光門城牆博物館
簡介:是我國唯一一個在現有城牆內部建立古城牆保護博物館的地方。館內有唐含光門城牆遺址,還有古長安城的地下生活排水系統,很是牛叉,磚砌的地下排水通道。
票價:40元(博物館與登城牆)

西安城牆
簡介:現有西安城牆是明朝時,在原隋唐皇城基礎之上修建的。規模較唐代縮小了很多。
步行、騎自行車、坐電瓶車在城牆上遊玩,南門瓮城內定點會有守衛換崗、擂鼓武術等表演。

黃帝陵
簡介:軒轅黃帝之陵墓,每年清明節會在這里有一個祭祖活動。海外華人、日本都會派民間代表來祭拜。

乾陵
簡介: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依山而建,並未開發。附近已經打開了永泰公主墓,可以進去參觀。

茂陵
簡介:為西漢武帝劉徹的墓

漢陽陵
簡介:漢陽陵,又稱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後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漢陽陵博物館內有漢陽陵兵馬俑,當然規模要小很多,不像秦兵馬俑那樣是一比一真人比例,而且漢陽陵兵馬俑陶俑的胳膊為木質,因為幾千年過去木質胳膊早已腐朽,所以看到的陶俑都是沒有胳膊的。

法門寺
簡介:1987年專家發現法門寺地宮,發現了塔下保存的佛祖釋迦摩尼佛指舍利的盒子。值得一看,但是因為近幾年被西安曲江集團收購,修建了全新的佛光大道,佛指舍利供奉塔,並不像從前人人都能看到了,只能隨緣了。新的法門寺商業氣息太濃,個人已經很不喜歡了。
票價:每日早晨在大唐芙蓉園正門,有專門的班車,門票加班車大概需要170元

大致將西安周邊的人文景點都介紹了,就這么多吧。希望對您能有幫助。

❸ 西安事變有何歷史意義

西安事變爆發後,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支持蔣介石的英美,擔心此時中國內亂會給日本可乘之機,遂主張和平解決事變。1936年12月17日,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在致英駐華大使休格森的電文中稱:「我們表示願意盡我們的最大努力來保證他(指蔣介石)的安全」,「我將要求美國、日本、義大利和法國政府加入所提議的行動」。

日本對西安事變如何發展,一時尚難作出准確判斷,但極不願看到南京政府與張、楊妥協。日本陸軍省在1936年12月14日的「西安事變對策綱要」中推測,西安事變將「招致對日空氣之惡化,並侵害帝國僑民的安全的權益」,要求作好准備「以便不失時機地採取自主手段」,並阻止各國乘機對「遠東和平」的干預。1936年12月23日,日本廣田首相在樞密院會議報告說,「倘國府與張學良以容共為妥協條件,日本則予斷然排擊」。

國民黨內部的分化,因西安事變達到極點。以宋子文、宋美齡為代表的英美派竭力要求和談,擔心蔣介石性命不保,英美派會失去在國民黨內的統治地位。而以軍政部長何應欽為首的親日派,卻決定不顧蔣介石的死活,以武力解決西安事變。16日,何應欽組織「討逆軍」,自任「討逆軍總司令」,調動15個師的兵力沿隴海路西進,並把全國空軍主力集中於洛陽機場,准備轟炸西安。17日,又電召養病的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回國。局勢錯綜復雜。

在事關民族命運的關頭,中國共產黨必須迅速作出正確的決策。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擴大會議,提出爭取南京政府,把局部的抗日統一戰線,轉到全國性的抗日統一戰線。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召開擴大會議,講座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會議認為西安事變的性質,「是中國一部分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也是國民黨中的實力派之一部,不滿意南京政府的對日政策,要求立刻停止「剿共」,停止一切內戰,一致抗日,並接受了共產黨抗日主張的結果」。它的意義乃「是為了要抗日救國而產生的,是要以西北的抗日統一戰線去推進全國抗日統一戰線的開始」。因此,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方針是:「堅持停止一切內戰一致抗日的組織者與領導者的立場,反對新的內戰,主張南京與西安間在團結抗日的基礎上,和平解決。」

中國共產黨在確定了和平解決事變的方針後,首先派周恩來、葉劍英等人組成中共代表團前往西安,同張、楊共商解決事變的大計。針對親日派的軍事安排,為防止新的內戰爆發,12月15日和18日,中共中央先後致電國民政府,堅決反對「討伐」張楊,挑起新的內戰,呼籲國民政府接受張、楊抗日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16日,周恩來等人抵達西安後,向張、楊提出了和平解決事變的方針:只要蔣介石答應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條件就予以釋放,以有利於發動全面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21日,中共中央書記處致電周恩來,主張爭取蔣介石、陳誠等與之開誠談判,並就談判策略、條件及對蔣介石的處理辦法,作了進一步的具體指示。

1936年12月23日,中共代表周恩來,西安代表張學良、楊虎城,南京代表宋子文、宋美齡,開始舉行談判。周恩來首先提了中共和紅軍的6項主張:(1)停戰,中央軍撤出潼關外。(2)改組南京政府,排逐親日派,加入抗日分子。(3)釋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權利。(4)停止「剿共」,聯合紅軍抗日,共產黨公開活動。(5)召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6)與同情抗日國家合作。

24日,周恩來同蔣介石進行會談,蔣介石在各種壓力下,不得不接受以中共六項主張為基礎的6項協議:(1)改組國民黨與國民政府,驅逐親日派,容納抗日分子。(2)釋放上海愛國領袖和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3)停止「剿共」政策,聯合紅軍抗日。(4)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救國會議,決定抗日救亡方針。(5)與同情中國抗日的國家建立合作關系。(6)實行其他具體的救國辦法。

12月25日,張學良、楊虎城釋放了蔣介石。至此,舉世矚目的西安事變終得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中國局勢轉換的樞紐。在日本侵略日益加深的情況下,一舉結束了中國的10年內戰局面,創造了國共合作抗日的必要前提。

❹ 鍾鼓樓的歷史意義及作用

鍾樓除了報時,還曾以派過許多用場。辛亥革命時,義軍曾與在鍾樓布防版的清軍激戰。護權國運動時,陝西督軍陳樹潘正是從鍾樓開始了反對袁世凱的暴動。1927年,從美國留學回來的石林,在鍾樓開設了聲電影院,這是西安歷史上第一家電影院,抗戰時期,鍾樓由於其地勢高拔,而成為預警日軍空襲的報警台。國民黨反動派也曾經利用鍾樓的四面門洞,關押刑訊革命者和進步人士。解放後,逢五·一和國慶鍾樓都成為,遊行、檢閱和慶祝大會的主席台。朱德、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曾多次登臨鍾樓。許多中外友人也在鍾樓留下了他們傳播友誼的足跡。

鍾樓記錄著西安蒼海桑田的歷史,它銘刻著西安人心中的悲愴與驕傲。兩千年一步步朝我們走近,在新舊世紀交替的夜晚,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西安人,將在鍾鼓樓廣場敲響千面鑼鼓,迎接新千年。鍾樓是古老的,鍾樓是年輕的。它與鼓樓晨昏相伴,與西安四門遙相呼應。由此東去,是西安最繁華的商業大街,由此北行,是西安最年輕最寬闊的大街,往南去,是名樓林立的科技文化區。鍾樓與西安人一起邁向輝煌的未來

❺ 西安在近現代史上的地位和意義

主要還是西安事變的影響,其他時間西安在我國近代史上默默無聞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的歷史事件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准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歷史意義

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在中國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階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它是中國社會矛盾變化的轉折點,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中國提前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是中國由內戰到抗戰的轉折點,是中國由分裂到統一的轉折點,是中國社會政治由專制到逐步民主的轉折點。由這一系列轉折,奠定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同時,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合法生存與喘息休整、壯大的機會,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開辟了發展壯大的前景,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領導地位和核心地位。
西安事變剛結束,毛澤東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說:「我們在西安事變中實際地取得了領導地位」
社會評價

中國國民黨方面:西安事變是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後的不抵抗被全國人民譴責的情況下,受中共唆使進而不滿「先剿共、再抗日」,於1936年年底在西安挾持蔣介石,提出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項主張。西安事變使得國民政府停止剿共、聯共抗日,導致政府的抗日准備被迫中斷,全面抗日提前爆發;另一方面使中共起死回生,獲得喘息機會,釀成抗戰勝利後的全面叛亂。
中國共產黨方面:由於西安事變的發生及其和平解決,最終結束了十年內戰,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發動了全民的抗日戰爭,並堅持八年直至勝利。
毛澤東:西安事變,把我們從牢獄中解放出來,也正因為如此,對於事變的領導者,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中共一直懷著特殊的尊重與感激之情

❻ 西安事件有什麼歷史意義

由於西安事變的發生及其和平解決,最終結束了十年內戰,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發動了全民的抗日戰爭,並堅持八年直至勝利。
周恩來評價張學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❼ 簡述西安事變的起因、經過、結果及歷史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起因:在全國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國共產黨的爭取下,張學良、楊虎城與紅軍停戰。蔣介石到西安督促張、楊進攻陝北紅軍,張、楊苦勸蔣介石聯共抗日未果。

2、經過:1936年12月12日,張、楊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即為「西安事變」。

3、結果:周恩來等到西安談判,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4、歷史意義: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7)西安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准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在中國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發生及和平解決,基本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內戰,開始了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

一致抗日的新階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戰的基礎,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它是中國社會矛盾變化的轉折點,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中國提前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是中國由內戰到抗戰的轉折點,是中國由分裂到統一的轉折點,是中國社會政治由專制到逐步民主的轉折點。

由這一系列轉折,奠定了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同時,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合法生存與喘息休整、壯大的機會,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開辟了發展壯大的前景,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領導地位和核心地位。

❽ 如何評價西安這座城市在中國歷史中的影響和意義

西安這座城市,在中國歷史中的政治影響深遠。因為它是許多重要王朝的都城。影響著古代中國未來的發展。不如近代以來又千瘡百孔,著名的西安事變,又給西安這座城市賦予更多的政治性的色彩。

閱讀全文

與西安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