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征鎮的發展歷程
長征鎮,取名源於自市區西北角地區常用的路名排列法,即寓意紅軍萬里長征;同時「征」字還包含了「真如」這一地理方位的區域概念。計劃經濟年代,長征鎮是市郊十大對外開放的人民公社,以種植蔬菜為主;改革開放以後,他們一馬當先,創辦起130多家村鎮工業企業,壓力泵、園藝設備、牙膏、化工原料、建築粘合劑是當時長征鄉的五大拳頭工業產品,順利打入了國際市場。80年代,他們開始發展真西飯店、北海飯店、真光飯店等餐飲業和旅館業,並於1984年伴隨著本地區的城市化進程涉足房地產業。
劃入市中心城區管轄以後,長征鎮最早確立了「三產興鎮」的發展目標,上世紀90年代初,他們積極發展倉儲業,到1995年創立內倉38萬平方米,堆場72個;結合市政府的菜籃子工程,聯合區內企業,控股創辦了名列全國四大蔬菜批發交易市場之一的曹安菜籃子市場和上海聞名的銅川路水產市場;鎮、村、隊自行興辦和聯合經營相結合,依託西客站、武寧路、曹楊路、交通路等通衢大道,興建了五星商城、光彩小商品市場、滬西水產市場、山華果品市場、武寧果品市場、曹安花卉市場、曹安汽配市場等十幾個較有區域影響力的要素聚集地。這些市場的交易牌價成為全國同類市場的重點參考價;他們與台灣等地的實力企業合作,開設的金江漁村、飛虹保齡球俱樂部等都大大提升了普陀區的投資環境和生活質量;長征鎮集中力量,與中環集團等大企業合作,對萬里城、梅川居住區等5000畝土地進行了前期開發轉讓,並自行發展商品住宅業,取得了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桶金。他們還在紅旗、五星等村較早進行了村隊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到1995年,全鎮僅經營性集體資產資產一項,凈值就達到17億元,農民年均收入突破1.8萬元,有些村隊達到5萬元甚至10萬元。
㈡ 河上鎮的發展歷程
1982年,河上鎮眾利村成為蕭山市第一個電視村。
1985年12月,新建鎮政府大樓落成。
1988年3月28日,河上鎮「三路一橋」(金鮑路、朱塢路、上山頭路、大溪橋)通車。
1990年8月30日,因特大洪澇災害,造成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餘萬元,屬鎮歷史罕見。
1992年5月,大橋鄉並入河上鎮。
1994年12月15日,浙江勝達包裝集團公司成立,這是河上鎮組建的第一家省級集團公司,已成為全國十佳包裝生產基地之一。
1995年,河上鎮張毛村成為蕭山市第一個電話普及村;同年,河上鎮被命名為杭州市新農村鄉鎮。
1996年,投資350萬元、佔地20畝的河上鎮大橋中心小學遷建完成,9月投入使用。
1998年,通過全社會捐資,投入200餘萬元,重建河上鎮綜合高中。
至1998年末,全鎮共有造紙、紙製品生產企業48家,年創產值105035萬元,佔全鎮工業產值的67%;實現利潤2455萬元,佔全鎮利潤的86%。其中龍頭企業浙江勝達包裝集團列蕭山市百強企業的第6位,是全國十佳包裝生產基地之一。
1998年,全鎮用於教育的硬體投入達200餘萬元。其中,新建河上綜合高中樓2100平方米,9月始用;撤並6所村小,建造1幢教工宿舍樓,躋身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強鎮。全年投入農田水利建設資金27萬元,完成永興河標准塘培土5.6公里,建成標准塘1公里,三面光渠道1.6公里。全鎮34個行政村全部開通有線電視,並與蕭山市有線電視聯網。完成河上派出所辦公樓和商經貿樓的建設,年末河上鎮衛生院新門診大樓動工興建。
眾利村,原名甑山塢。傳說清初從諸暨移居此地的俞姓先民們靠燒窯制磚度日,舊式磚窯像甑,又因地理位置三面環山故名。1982年秋天,全村一次購入100多台西湖牌電視機,成為全市第一個電視村。屬全鎮領先的70年代先富村,80年代標兵村,90年代小康村。
㈢ 興隆山鎮的歷史沿革
興隆山鎮位於長春市的東北部,是長春市遠景空間發展「雙心三翼」的三翼之一的一部分,是東連吉林,北接黑龍江的咽喉要塞,2003年9月24日劃給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全鎮幅員面積61.3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51238人。鎮轄7個行政村(隆東村、安龍村、毛家村、朝陽村、新農村、金錢村和分水村),4個社區(幸福街社區、繁榮街社區、同心街社區和興新路社區)。市屬中專學校3所、中學1所、鎮管小學7所。1958年,國務院周恩來總理親自授予興隆山鎮為「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1998年進入全省「十強鎮」行列,1999年被列為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單位,2004年被國家六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鎮域交通十分便利,102國道、101省道、長平高速公路貫穿鎮內,長春市龍嘉國際機場距興隆山鎮僅8公里。2006年全鎮社會總產值18億元,地區生產總值5.4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3 億元;合同利用內外資9657萬元,固定資產投資7008萬元,財政收入7000萬元,年農民人均收入實現4700元。
2004 年,在縣委、縣政府的下確領導下,在縣級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結合玉蟬實際,提出了「圍繞一個中心,突出一點加強,抓住兩個重點,實現五個突破」的工作思路,即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斷加強農村基層組織興設。抓住農民增收、財政增收兩個重點,實現非公經濟發展、招商引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勞務輸出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五個突破,與時俱進,集中精神,開拓創新,推動鄉鎮經濟穩步發展。 2004 年,全鄉完成鄉鎮企業總收入 17300 萬元,鄉鎮企業產值 16805 萬元,入庫稅金 340 萬元,新發展私營企業 4 個,完成招商引資項目 2 個(黃河紙廠黑液提取企業,鄉農業奶牛小區企業),實際進資金 480 萬元,合同外資額 1865 萬元,外貿出口額 720 萬元。 2004 年,先後獲得縣委、縣政府予的農業產出結構調整先進鄉鎮,農業大菜田開發先進單位,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鄉鎮,市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先進集體,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先進基層武裝部,司法調解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鄉境內地勢平坦,氣候溫和,適宜於小麥、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生長,主產小麥、玉米,特產蓮菜、烏葯。以建設「一園四區一大基地,創建一個無糧村」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1444 工程」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一園即鄉農業結構調整示範園,2009年已建成中棚 50 余棟:四區即晉候奶年小區、鄉農場奶年小區、水寨肉牛小區、李家莊肉豬小區,目前,奶牛存欄數達 100 余頭;,肉牛存欄數達 80 頭,即以三旗村為中心,輻身周邊村子的無公害疏菜面積已達 2000 多畝,年底可突破 3000 畝;創建一個無糧村就是使東倫村實現無糧食作物種植的目標,目前,東倫村的糧經比已達到了 20 : 80 ,以地膜洋芋為主載品種的三元種植已在東倫村形成規模。
㈣ 興福鎮的歷史沿革
1912年春,土匪猖撅,村民組織起自衛團體紅槍會。領導人王可甲(王海村)、劉常春(邵元村)、孫二寅(東趙村)與土匪武裝崔九部作戰失敗被俘後遭殺害。
1928年,博興縣最早的共產黨員張靜源在興福汾王、城王等村開展革命活動,發展黨員,為建立博興黨組織打下了基礎。
是年,花邊技術從臨淄縣路山村傳入興福鎮。
1930年11月, 土匪崔九搜搶綁架,為害一方。傅園村受害最甚,被殺村民100多人。
1931年,在興福鎮成立博興縣柳業工會,興福鎮成立瑞昌、瑞興祥、同德成、義和隆4個花邊庄,收購花邊,2000多人從事花邊生產。
1932年8月4日夜,在中共山東省軍委書記張鴻禮親臨指揮下,博興縣委領導六區、四區等地農民暴動, 隊伍發展到700多人,襲擊六、四區聯庄會,打垮興福民團24分隊,繳獲大批槍支彈葯。
1933年,從事柳業的李玉柱(興福村人)、李關庭(城外李村人)等聯合興福鎮周圍20多個村的柳業戶,焚表立誓,反對當地土豪與官府勾結無理向柳業戶征稅。告到國民黨縣政府, 縣長韓銳在民眾壓力下取消無理稅收,並撥發現洋500塊,作為發展柳業基金。
1941年5月12日, 在王橋村打響了王橋戰斗。八路軍基幹一營及新區工作團打退敵人數次進攻,擊斃日偽軍100多人。一營教導員岳華等28人壯烈犧牲。為紀念烈士,1946年博興縣政府在王橋修建了王橋戰斗烈士紀念亭。
1951年8月3日夜,「無為金丹道」道首王中篤(汾王村人) ,糾集道徒160多人,在傅園村暴亂。暴眾分兩股:一股搶臨淄縣大柳屯和大夫店供銷社,奪取房家村民兵大槍兩支, 殺死該村幹部及教員各1人;一股奪取駙馬村民兵的槍支,砸死村長郭景增。縣人民武裝部、公安局聞訊後赴興福鎮剿匪,惠民軍分區與博興縣委組建聯合剿匪指揮部,昌濰、德州兩軍分區各派1個團支援。歷時1月余,將王中篤等暴亂分子一網打盡。經審理,王中篤等參與奪槍殺人的29名暴亂分子被處死,其餘按寬嚴政策進行了處理。
1958年6月,興福鐵木廠合並於縣合作修配廠,後改為博興縣機械廠。
1964年2月,村魏大隊被評為全省先進農業集體。
1972年3月, 土地劃方整平,達到田成方、路成網、水成系、樹成行,實現園田化。
1991年10月,在鎮政府駐地北側建設工業小區,佔地面積15公頃,為全區最早的鄉鎮級工業小區。
1993年,為弘揚民族文化,民間集資籌建華東碑林--洪福園,使其成為融傳統文化、民俗文化和書畫藝術文化為一體的民族文化園林。
1994年4月12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志浩視察興福鎮博興廚房設備製造廠。
是年5月,新華社《內參》和新華社山東分社《山東內參》推出興福鎮系列調查,推廣興福鎮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成功經驗。
是年10月,山東省副省長王建功在省長助理、省農委主任王渭田的陪同下視察興福鎮。
是年11月9日, 中共濱州地委、濱州地區行署在博興召開興福現象與推進農村經濟市場化研討會,將興福鎮經濟發展稱為「興福現象」。
是年11月,香港《大公報》《文匯報》在國際專版發表報道興福鎮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文章。人民日報社、經濟日報社及有關經濟專家對興福鎮經濟發展進行聯合調查。
是年,興福鎮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1996年2月, 興福鎮福旺黑白鐵市場一期擴建工程動工,投資1750萬元,佔地14公頃,設計經營攤位196個。
是年5月27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春亭視察興福鎮東方廚房設備廠和福旺黑白鐵市場。
是年11月,省委書記趙志浩、副書記李文全分別於13日、29日視察興福鎮福旺黑白鐵市場。12月副省長王玉璽到興福鎮視察指導工作。
1997年5月27日, 省委書記吳官正到興福鎮皇冠廚房設備總廠、福旺黑白鐵市場視察工作。
是年11月10日,全省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理論座談會在博興召開。興福鎮黨委、政府作了題為《大膽實踐,科學引導,實現個體私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發言。省委副書記韓喜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光林到興福鎮皇冠廚房設備總廠、福旺板材市場、魯寶廚房設備總廠、青龍明膠公司和趙馬村參觀指導工作。
1998年5月20日, 全區民兵帶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現場會在興福鎮召開。省軍區副政委李養珍、政治部群聯處處長宋忠厚參加會議。
是年8月24日, 省人大副主任李文全到興福鎮皇冠廚房設備總廠、趙馬村檢查指導工作。
1999年5月28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趙春蘭到興福鎮趙馬村檢查指導工作。
是年9月4日,省人大副主任王克玉、省計生委副主任李翰章率領的省人大計劃生育執法檢查組到興福鎮趙馬村、官廠村檢查指導工作。
2000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吳官正到興福鎮視察指導工作。
是年12月,興福鎮被中國地區開發促進會命名為「中國不銹鋼廚房用具第一鎮」「中國明膠生產基地」「中國黑白鐵加工批發市場」。
是年,興福鎮有線電話裝機總量達到6900部,行動電話裝機總量達到5500部,成為全市第一個電話鎮。
㈤ 西北旺鎮的發展歷史
最早成立抄於1956年3月,1961年4月成立西北旺公社(與西北旺農場合一),1984年4月改設西北旺鄉,1998年11月鄉與農場機構分開。2002年,將部分社區居民劃轉移交給上地、清河街道;全鄉總面積36.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1838人,其中農業人口13428人、非農業人口8410人。外來人口27782人。轄西北旺村、韓家川村、冷泉村、安寧庄村、唐家嶺村、土井村、東北旺村、西二旗村、馬連窪村等9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和1個家委會。
2005年,中關村軟體園地區劃歸上地街道管轄;百草園地區、百旺新城地區劃歸馬連窪街道管轄。
㈥ 城關鎮的發展歷史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知縣儲元升續修縣志,記載鎮況。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5月3日,數十萬只青蛙沿城而上,一天方止。
清道光十年(1830年)閏4月24日地震,城區內房屋搖動。繼續至8月方止。是年6月14日,城內建漆陽書院。清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入境,和皖北捻軍張洛行部會師於東明。清同治二年(1863年),縣城為黃河所陷。河水西去,城水始涸。6月,飛蝗過境,遺蝻遍野,村民挖溝滅蝗。清光緒十年(1884年),縣城重建文廟(原文廟同治二年被洪水淹沒),有大成殿、欞星門、石坊各一座。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3月19日起,暴風3日。1915年,縣城有了第一家照相館--瑞生照相館。1927年, 冀魯豫邊紅槍會首領,王老五聚眾萬餘人,繳獲過境奉軍各種武器5000餘支(件),戰馬100匹。1934年2、3月間,縣立高級小學建立中共支部,郭儀安任支部書記。1934年4月, 共產黨員盛國昌、程倫卿和進步人士李宜亭、穆允治、楊履謙等聯名發起教育反貪污運動。1937年8月1日4時35分45秒, 東明境內發生7級強烈地震,縣城烈度7度,宏觀震中在菏澤城西解元集、 穆李一帶,烈度達9度。境內房屋倒毀,有人、畜死亡。14小時後又發生6.75級地震。1937年10月,中共東明縣工作委員會成立。1939年7月初,東明縣城被日本侵略軍占據。1939年11月11日,丁樹本的獨立團被日本侵略軍包圍在五里鋪村,雙方激戰至天黑,丁部撤退,日本侵略軍攻入村內,燒毀民房328間,打死村民10人。1942年9月7日,八路軍教七旅十九團、二十團奔襲駐在東明楊庄、岳高寨、馬寨、崔寨的頑雜軍郝子端部,生擒司令郝子端及其官兵1800餘人,並在此建立中共南華縣委和南華縣抗日民主政府。東垣縣將四區劃歸南華縣,南華在此建立了永華區 (縣城東北一帶)。1946年5月19日, 楊勇率七縱包圍東明縣城。國民黨城防司令杜淑率部逃跑,被七縱騎兵團追至黃河灘,大部被殲,杜淑率少數隨從逃至安陽。1946年10月6日, 東明、東垣、南華三縣縣大隊、區隊等地方武裝襲入東明縣城西關,俘國民黨還鄉團200餘人。1948年6月16日, 冀魯豫軍區五分區部隊渡至黃河南岸,國民黨二四二團和地方頑雜不戰而逃,東明縣城解放。中共東明縣委、縣政府機關進城。
1949年6月,城內建衛生院,設同科門診和換葯室各一處。配備工作員6人。1951年3月,在縣城西北雙井村創建第一所東明縣初級中學,學生兩班110人,教師15人。縣糧食局、公共汽車站、新華書店相繼建立。1953年, 該鎮代河溝村成立木業組。1955年遷到城關,稱木製社,職工190人,年產值4.3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226元。1958年8月,縣教育局在縣城東關建立東明縣立師范學校,學制3年。時年8月,縣農業局在該鎮戴河溝農場建立東明縣農業技術學校,學制3年。時年10月,城關公社籌建中葯制葯廠,11月投產,生產水制葯丸。
1959年增加密制丸葯與散劑生產。1963年,城關中葯制葯廠下馬。1959年冬,副社長霍文美代表城關人民公社出席全國水利先進單位表彰會,受到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獲金邊獎匾一塊。1960年, 中央在鄭州召開農業工作會議,當時公社黨委書記李廣學等4人參加,受到國家主席劉少奇等領導人的接見。1972年至1976年,城關公社雷庄村發揚大寨精神,改變生產條件,治澇治鹼,種植水稻,被群眾譽名為「二大寨」。濟南軍區司令員、省委主要負責人楊得志親臨視察。當時的支部書記王文學,多次被外地聘請作經驗巡迴報告。1978年9月25日,西德神學院博士張廷弼(縣城西門里人) 歸里探親,受到熱情接待。1982年1月15日,恢復城關鎮。1987年4月11日,縣城區3378名無地和少地農民轉為城鎮戶口。
1987年城關鎮籌建東明縣第二造紙廠。
1991年,生產高強瓦楞原紙,榮獲烏蘭巴托國際紙業博覽會金獎。1997年,投資1350萬元,引進全省寬幅最大2640高強瓦楞原紙生產線。
1999年,生產經營出現困難,整體出售給濟南徐衛兄弟三人。1990年縣在該鎮北半部搞萬畝噸糧田開發和玉米高產開發,均獲得成功。經地區驗收達到標准,並受到表彰和獎勵。1991年, 城關鎮籌建青東食品廠,上馬兩條方便麵生產線,
1993年上交稅金達27.4萬元,由於經營不善,
1997年瀕臨破產,1998年出售給東明石化集團。
1995年,該鎮在沈庄、江庄以東搞糧、棉間作套種重點試驗區,取得成功經驗,在全縣推廣。時年,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大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短期內全鎮建蔬菜大棚3000多個。受到地、縣多次表揚。省委紀委書記譚福德親臨北王黎村視察大棚蔬菜,並有很多外地參觀團來鎮參觀學習。1996年,省水利廳撥專款,在東吳庄村搞節水灌溉試點,獲得成功。1997年, 城關鎮投資68萬元,租賃土地8公頃,創建全市第一家鄉鎮級科技示範園。1998年,城關鎮建築集團公司合並給東明縣二建集團。2000年,城關鎮引進東明縣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東明旭日食品有限公司,該項目投資達150萬美元,上馬萬噸脫水菜項目。時年,城關鎮動員東三里村群眾投資3100萬元,成功開發了黃河路商業一條街。
㈦ 衙前鎮的歷史發展
全鎮實現工企業總產值329億元,同比增長30.7 %,其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版273億元,同比增長權30.2%,實現工業增加值47.5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工企業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18.2%。恆逸集團、東南網架集團、開氏集團、興惠集團4家企業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恆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榮獲2007年中國製造業十大領袖稱號。企業自主創新加快。全年共投入技改資金7.75億元,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達到28隻,其中列入市級以上重點工業技改項目6隻。特別是恆逸集團聚酯裝置系列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恆逸」牌滌綸長絲成功創建為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東南網架集團參與資本市場,成為我鎮第一家上市企業。有2家企業被評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
衙前鎮緊緊依靠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開拓進取,勇於爭先,克難攻堅,經受住了各種考驗,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第三,全市、全區第二。
㈧ 艾亭鎮的歷史發展
艾亭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繁多,在漢朝時期,就是一個建起的古州--瑤州,由於地形崗、灣、坡三種土質類型,自然災害頻繁,又加上當時兵荒馬亂,將瑤州遷往潁州(今阜陽)。 扒瑤州建潁州,手拉手,遞磚頭,就是當時遷州的真實寫照。艾亭的瑤州之說,根據近幾年當地出土文物而論,是一個古城遺址,現在從遺址上看, 艾亭在很古之前,廟宇林立,「關爺廟」,「奶奶廟」,「火神廟」被檯子寺環繞,艾亭的檯子寺聞名皖豫兩省數十個縣市,而要上世紀90年代中期已開發利用,形成了檯子開發區,新開挖的環繞大溝,綠樹成蔭,繁花似錦,供遊人和商人遊玩觀光之用,兩座(廣播電視大樓和醫院大樓)大樓建在檯子寺上頂,增添了風景如畫的景色。艾亭人民具有光榮革命傳統,早於1937年,即有共產活動,桃花店支部(艾亭西部),是我縣第一個地下黨支部,黨領導的桃花農民起義,勻糧斗爭,赫赫有名。
新中國成立後,艾亭一直是黨委、政府的所在地,農民安居樂業,人民當家作主,艾亭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艾亭集形成了全鎮經濟、政治 、文化建設的中心,兩條長3公里的東西兩條主班干街直通臨艾公路和韋艾公路,南北四條主班干街道已形成了交易,貿易四通八達,商品貿易暢通的主要渠道,全鎮已形成了通訊網路,有線電視台的建立,使全鎮覆蓋到了電視網,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鎮農村,中央政策在農村的貫徹落實,第一次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第一次飛躍發展,扒土房建瓦房,丟掉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的飯碗,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下達後, 第二次農村經濟發展又有一個新飛躍,扒瓦房建平房,蓋樓房已蜂起當今,艾亭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