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上農業發展比較好的是

歷史上農業發展比較好的是

發布時間:2021-03-01 06:15:48

『壹』 中國歷史上農業的三次改革

第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1941年),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意義:減輕了地主的封建剝削,改善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聯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土地會議,決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大綱規定: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貫徹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改革總路線。
意義:這種土地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了保衛勝利果實,翻身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農民的支持,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的一個可靠保證。
第三次是新中國成立後鞏固政權的斗爭時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為減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階級,以利於穩定民族資產階級,早日恢復發展農村經濟,實行了經濟上保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的政策.
意義:1.1952年底,全國土改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或少地的的農民分到了土地;2.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徹底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3.廣大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4.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5.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6.摧毀了美蔣反動集團的社會基礎;7.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活動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准備了條件。

『貳』 建國以來農業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上,三十年代文學(1927-1936)與政治文化之間有著特殊關系。三十年代許多重要文學作品都明顯表露出政治變化的印跡。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中,三十年代的作品佔了絕對的比重,這除了三十年代文學相對而言是現代文學發展史上的成熟期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會時局的變化。 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學,無論在內容、形式以及創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和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的特色,在創作上是一開始就有鮮明表現的。不僅白話的形式本身是一個巨大的革命,促使文學和人民群眾大大接近了一步;而且在作品內容上,也具有不同於舊民主主義文學的嶄新特點。 30年代的中國文學,因社會的大變動而產生了諸多文藝思潮並存、紛爭的現象,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呈現出多元發展的趨向。反映在文學與審美的層次上,形成了不同文學派別之間的對峙與互滲,並由此創造出極度繁榮的文學景觀,使中國新文學出現了自「五四」以來的第二個文學高峰。(該內容來源於網路)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1927~1937)文學之我見30年代文學成就的表現 30年代文學即現代文學的第二十年,從1928年——1937年抗戰前的這一階段。30年代文學較繁榮,尤其是小說成就突出,詩歌散文戲劇也有一定的發展。 1文學流派眾多 30年代文學流派眾多,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在上海成立,魯迅郭沫若茅盾郁達夫田漢等一大批優秀作家加入了其中。左聯的刊物有《創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陽月刊》《拓荒者》《萌芽》《十字街頭》《北斗》《文學月報》《光明》半月刊《文學導報》,左聯進行了一系列的文學活動:(1)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譯介傳播與應用(2)自覺加強與世界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聯系,設立國際文學研究會,極力輸入蘇聯文學作品(3)推進文藝大眾運動。左翼的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是始終標舉革命現實主義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20實際30年代新文學運動中心南移上海後,繼續活動在京津等地的作家群所形成的一個特定文學流派——京派,也是當時的一個主要流派,他們繼承了文研會「為人生」的傳統,忠實於現實,是有平民意識及民族國家認同感,注重描寫淳樸原始的人情美 人性美,用兒童的視角看成人世界,如林紓華的《弟弟》《一件喜事》。表現了對美好童年的眷戀,及對真善美的無限嚮往,另外一個站在現代都市文明和商業文明的立場上來審視上海,用現代語言來講述上海人的故事的文學流派——海派也豎起了自己的旗幟。海派作家的作品貼近大眾生活,反映下層人民的苦難,展示都市生活的畸形與病態,提供了另一類型的都市文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和對人性的戕害,借鑒西方意識流手法來結構作品,形式上有創新,注重開掘,表現潛意識和病態心理。 2優秀作者眾多 30年代涌現了椅披新的文學作家,作家的主體性增強,身窮志不窮,張揚個性,持有著自主精神和主人翁意識,自覺性提高,把文學作為一種工作,對文學藝術及技巧自覺追求探索,有著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提倡悲劇,批判封建思想道德殘害人性的本質,及對社會各種弊端的抨擊,以人為本,表現出了一種人文關懷。他們充滿活力的創作給文壇帶來了新氣象,如:丁玲(1904——1986)中國現代小說史上最早以明確強烈的女性意識寫作的女作家,使0世紀中國女性主義學的先驅者。她的小說有《在黑暗中》《莎菲女士的日記》《水》《阿毛姑娘》等等,其作品以女性為主要人物,對女性的命運給予極大的關懷,帶著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張天翼 隨著人生閱歷的加深,諷刺成了他切入社會人生的利益。是對魯迅諷刺小說的繼承。如《笑》他的諷刺對象是人而非物,諷刺的是人缺陷而非人類的缺陷,敘述者總是有著健康的理想人格,而他的諷刺手法的高超之處在於巧妙的使用自相矛盾的手法。他的小說不僅給當時「革命+戀愛」風氣的左翼文壇帶來了新鮮氣息,而且為中國現代諷刺畫廊提供了新的諷刺形象新的諷刺手法。茅盾積極擁護推進新文化運動,是最早從事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革命知識分子之一,主要作品有《蝕》三部曲《林家鋪子》《子夜》用形象思維的小說參加了與托派(認為這個已經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反帝反封的任務應由中國資產階級來擔任)的論爭。強調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走上獨立發展 繁榮富強的道路。老舍一個北京市民社會培育出來的作家,在中國近代社會半殖民地化的進程中,在西方文化激烈的撞擊下,第一個把中國小市民的命運思想和心理引進現代文學領域,並獲得了巨大成功,是中國現代小說中市民階層最重要的表現者,批判者。是重要的市民畫家。畢生創作了《老張的哲學》等14部長篇小說《月牙兒》等5部中篇小說《趕集》等3部短篇小說集。揭露了社會的黑暗。 3三部曲作品及中長篇小說增多 30年代引人注目的是中長篇小說的數量的激增。這一時期有較大影響的作品就有茅盾的《蝕》《子夜》巴金的《死亡》《家》《秋》《春》葉紹鈞的《倪煥之》老舍的《駱駝祥子》沈從文的《邊城》蕭紅的《生死場》等,較有影響的三部曲作品有茅盾的《蝕》三部曲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愛情三部曲》中長篇數量的激增與三部曲作品的大量出現,顯示了30年代小說作家的創作氣魄和創作實力。 詩歌的發展 忠實於時代,忠實於人民的真誠感情,始終是新詩的主潮的寶貴品格,詩藝發展 不斷創新的多元化探索,推動著新詩進行新的變革,這一時期的新詩出現了政治傾向多種形態,藝術道路多向探索的新局面。成立了中國新詩會,注重詩歌的現實性,提倡詩歌的大眾化主旨,出現了一批新的詩人,如:艾青臧克家,現代派詩出現,多用象徵主義,著名詩人有:戴望舒馮至卞之淋等,他們在藝術探索上表現出了強烈的現代意識和對於民族藝術傳統的向心力。 戲劇的發展 中國現代戲劇災30年代有了重大發展,上海部分左翼文藝家為提倡推進無產階級戲劇運動,策劃成立了上海戲劇社,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戲劇」的口號,開始了中共對現代戲劇運動的直接領導,使中國現代戲劇運動有五四開始的個性解放潮流轉而走向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出現了「中國話劇的三大奠基人」——洪深歐陽予倩田漢。《雷雨》《日出》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現代戲劇文化的成熟。30年代戲劇展示了我國的悲劇藝術。 散文的發展 30年代散文繼承了五四散文的傳統,在新的時代的推動下,又來了一個。散文作家充分發揮主體意識和文體意識,使各種類型的散文作品均得到了蓬勃發展,由於普羅文學的推動和提倡,散文園地里最早呈現出繁榮景象的是雜文 ,報告文學小品散文在本時期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時期最有影響的散文家有:魯迅及其雜文何其芳及其抒情散文 林語堂及其幽默小品等,游記散文有了新的發展如:朱自清《歐游雜記》等,具有較高的敘事描寫技巧。 30年代是一個文學成就巨大的年代,呈現出了一種各種文學樣式共同繁榮的景象,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成就,為以後中國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 30年代的中國文學,因社會的大變動而產生了諸多文藝思潮並存、紛爭的現象,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呈現出多元發展的趨向。反映在文學與審美的層次上,形成了不同文學派別之間的對峙與互滲,並由此創造出極度繁榮的文學景觀,使中國新文學出現了自「五四」以來的第二個文學高峰。 (一)左翼文藝運動 左翼文藝運動是30年代文藝領域最重要的文藝運動,也是整個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繼新文化運動之後的又一座里程碑。 大革命及其失敗推動了眾多的熱血青年革命化,蘇聯、歐洲、日本的無產階級文學日益活躍,又給予了他們巨大的鼓舞,1930年3月2日,包括魯迅、夏衍、田漢、郁達夫、柔石、殷夫等在內的作家共40多人集會上海,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茅盾、周揚從日本回國後也參加了左聯的工作。中共重要領導人瞿秋白也是左聯的重要成員。 左聯的活動是創刊物、培養新人、發展創作、翻譯外國進步作品、研究文藝理論。由於左聯的工作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一批共產黨員加入其中並利用文藝工具進行階級斗爭和革命宣傳, 因此國民黨當局嚴厲加以迫害,逮捕、監禁、殺害了一批左聯重要成員,魯迅也被長期通緝,一大批文藝書刊被查禁,一些重要文藝社團被查封。1936年,由於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要求,左聯自動解散。但左翼文藝運動仍未終止。 左翼文藝運動在宣傳革命、培養新人、繁榮創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為建立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做出了寶貴的貢獻。但由於「左」的影響,這場運動在理論與實踐上都存在不少問題,比如違背藝術規律,忽視文藝的藝術特徵,導致創作中公式化、概念化的傾向;再如將文藝團體政黨化,導致關門主義,將一批傾向進步、卓有才華的作家排斥在外; 又如無休止地在內部開展政治性的爭論, 扣帽子,打棍子,滋生宗派主義和門戶之見。 (二)文學創作的大豐收 30年代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黃金歲月,文學創作取得巨大成就,堪稱俊才滿目、碩果遍地。 小說創作成就最高的,當推茅盾、老舍、巴金。茅盾《子夜》是一部現實主義巨制, 它以壯闊的背景、恢宏的氣勢、浩大的結構,展現了30年代的中國社會風貌。作品成功塑造了吳蓀甫這個民族資產階級的典型,真實地表現了主人公復雜的性格特點。這部作品是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說成熟的標志。茅盾的《春蠶》、《林家鋪子》也與《子夜》一樣,緊扣時代脈搏,體現了作者對時事的關切和對社會生活的深刻體驗。老舍的《駱駝祥子》、《月牙兒》是他這一時期的現實主義傑作,以獨特的構思、明快活潑的語言、朴實精煉的表現手法,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表現了黑暗現實中小人物的悲慘命運。巴金的《家》是一個震撼人心的悲劇,也是對製造悲劇的垂死制度的控訴,作品燃燒著熾烈的激情,筆調細膩優美,充滿青春活力, 至今仍擁有廣大讀者。這一時期成就較高的小說家還有以刻畫知識女性內心世界著稱的丁玲、以描寫湘西邊城風土人情而別樹一幟的沈從文、辛辣揭露和諷刺小市民灰色心態的張天翼和沙汀、善於從卑微靈魂中發掘真善美的艾蕪等。 如果說1917年至1927年是新詩誕生並逐步成長的階段, 那麼, 30年代的詩壇則出現了詩社林立、流派紛紜、創作繁榮的局面。其中有以殷夫、蔣光慈為代表的「普羅詩派」,即無產階級革命詩派,注意選取爆炸性、尖銳性題材,主張詩歌應直接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服務,但忽視了對豐美動人的詩歌意象的鍛造。 1932年成立的「中國詩歌會」, 主要成員有蒲風、穆木天、楊騷、任鈞、王亞平等。其創作實踐擴大了詩歌的表現領域,顯示出強烈的理想主義與英雄主義色彩,別具一種剛健、粗獷、壯闊的力量之美。此外,以戴望舒、卞之琳為代表的現代派詩歌,刻意追求詩意的朦朧美和詩形的散文美,擴展了詩歌的表現內容和表現形式。戴望舒是現代派詩人,前期詩作意象朦朧,多表現個人的迷惘和感傷,後期受抗日戰爭的感召,詩歌多抒寫熾熱的愛國情感。這一時期卓有成就的詩人還有艾青。艾青執著於表現追求光明和民主的主題,詩歌充滿憂郁與熱烈交織躍動的情感,展示出豐富的鮮明的意象,有交響樂似的內在旋律和油畫似的凝重色彩。他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發表後引起巨大轟動,詩中抒發了對一個貧苦農婦的贊美,並向不公道的世界發出了激憤而深沉的咒語。詩歌創作具有明顯現實主義特色的是臧克家,臧克家追求詩意的樸素含蓄,形式凝煉,節奏明快,增強了詩所特有的審美意趣,抒寫了中國農村的苦難和詩人深沉的感情,或以隱喻的手法啟發讀者的思考。詩人田間的創作也引人注目,他的長詩《中國農村的故事》和《給戰斗者》,以高亢激昂的音調和熾熱灼人的情感顯示出詩人富於現實性和戰斗性的藝術特色。 30年代的小品散文創作,除了繼承「五四」散文風格的傳統外,呈現出不同藝術表現手法及體式多樣化趨向。首先是雜文創作出現了新高潮。魯迅以戰斗精神從事雜文創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一批新的雜文作者不斷涌現,影響較大的有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聶紺弩、柯靈、巴人等。抒情散文較以前有了長足發展。冰心、朱自清、郁達夫、周作人、梁實秋、徐志摩、豐子愷、梁遇春、沈從文、何其芳、陸蠡、李廣田、吳伯簫等人的作品,從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表現形式拓寬了散文創作的取材范圍,豐富了現代散文的表現形式和風格。以林語堂為代表的幽默小品與閑適小品,文化含量高、從容睿智、通俗生動、幽默自然,為散文創作注入了清新的美感趣味。此外,散文創作的另一大成就,是報告文學的勃興。這種新型的文學體裁,以新聞紀實性、真實性與散文藝術感染性相融合的特點,引起了讀者的極大興趣。茅盾主編的報告文學集《中國一日》(1936年),展現了一個個丑惡與聖潔、光明與黑暗交織著的社會生活橫斷面。夏衍的《包身工》借包身工一天的地獄生活,揭示了包身工制度的全部丑惡內涵。這兩部作品代表了報告文學初創階段的最高成就。 30年代的戲劇創作開始呈現繁榮景象。話劇運動迅速發展,話劇藝術得到空前普及。大革命失敗後,以上海為中心掀起了話劇運動的熱潮,進步戲劇團體的相繼成立,促進了戲劇創作的發展,不僅數量明顯增加,藝術水準也大大提高。曹禺是成就最高的劇作家。他的《雷雨》、《日出》以歐洲經典戲劇的結構形式、尖銳緊張的戲劇沖突、富有動作性和潛台詞的個性化人物語言、揭露社會底層人物不幸遭遇的戲劇主題,表現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悲劇和命運悲劇。這兩部劇作是中國現代話劇成熟的標志,至今仍深受觀眾喜愛。此外,夏衍的《賽金花》、《秋瑾》、《上海屋檐下》,田漢的《月光曲》和《回春之曲》,熊佛西的《屠夫》, 李健吾的《太平天國》, 洪琛的《農村三部曲》,宋之的的《武則天》等劇作,用不同的筆觸,從不同的側面,豐富了中國現代戲劇創作。 (三)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的發展 貫穿整個30年代文學全過程,規模最大、聲勢最壯、參與人數最多的是無產階級文學的倡導。在這方面建樹最多的是瞿秋白,他先後翻譯了恩格斯、列寧、普列漢諾夫、拉法格等人的文藝論文,還寫出許多富有戰斗性的文章,以最大的熱情和精力,積極倡導、推動文藝大眾化運動。他的《〈魯迅雜感選集〉序言》,密切聯系整個現代文學運動的進程,對魯迅進行了深刻的分析評價,其中涉及到革命文學建設中的一些重大問題,為我國現代文藝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魯迅雖沒有系統的文藝理論著作,但在幾次重大的文藝理論論爭中所持的立場及散見於論文、雜文、書信中的許多文藝觀點,為30年代的文藝批評與文藝理論增添了光輝。在文藝大眾化的討論中,魯迅始終堅持將接受外來文化與繼承民族傳統相統一的觀點,提出了「拿來主義」的著名思想。魯迅還認為文藝要健康發展,就必須開展積極的文藝批評,而批評家的職責,不但要「剪除惡草」,還要「澆灌佳花」,反對無原則的「亂捧」和「亂罵」。 茅盾作為中國現代文藝批評的開拓者之一,積極宣傳「為人生」的文學主張,堅持「必須先有批評家,然後有真文學」的立場,並以《小說月報》、《文學旬刊》等為陣地,了系統的文學批評工作。 以瞿秋白、魯迅、茅盾為代表的左翼文壇,倡導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創作,同強調「超脫現實」、「永恆人性」的自由主義文藝理論、主張「性靈文學」的論語派進行了廣泛的論戰和爭辯;對「京派」作家的主張文學與時代和政治保持「距離」,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學價值及「和平靜穆」的美學觀點進行了批評、反駁。這些論爭始終集中在文學的本質屬性、文學同政治的關系、文學與生活和時代的關繫上,而未能對文學藝術的內部特點與關系問題、美學范疇問題探討,但通過論爭、批評和反批評所形成的巨大動力,推進了我國現代文學批評及文學理論的發展。

『叄』 中國古代主要農業成就都有那些

中國古代主要農業成就有「水稻,蠶,桔,茶,溫室栽培,水利石碾,嫁接技術,海塘工程」等。

1.水稻:中國最早栽培,在湖南澧水河畔澧州城頭山發現了宇宙中最早的稻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大概3000多年前傳入朝鮮、越南、日本等國。

2.蠶:蠶絲是古代絲綢的主要原材料,新石器時代中國就有培育,2000多年前傳入日本、朝鮮、越南,後傳入希臘和歐洲諸國。

3.柑橘、枇杷、荔枝、紅杏、李子,商周時期,桔在唐代傳入日本,後傳入其他國家。

4.茶:茶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在商周時期就有培育,唐代傳入日本。

5.溫室栽培:一直以為是國外的技術,沒想到在我國秦漢時期就有,古人還是相當有智慧的,這項技術比國外早1000多年。

6.水力石碾:是一種用石頭和木材製成的,使穀物破碎和去皮的工具,我國最早出現在魏晉時期。嫁接技術:一種植物人工繁殖的技術,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得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這項技術始於魏晉時期。

7.海塘工程:自漢、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為防禦潮水災害而開始修建江海堤防。海塘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開發過程中佔有相當重要地位。海塘從局部到連成一線,從土塘演變為石塘,建築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3)歷史上農業發展比較好的是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農學家有賈思勰,寫有《齊民要術》。許行,戰國時候人,百家爭鳴的農家創始人。

明朝的徐光啟。 徐光啟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曾同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等人一起共同翻譯了許多科學著作,如《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為介紹西方近代科學的先驅;同時他自己也寫了不少關於歷算、測量方面的著作,如《測量異同》、《勾股義》;他還會通當時的中西歷法,主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禎歷書》的編寫工作。除天文、歷法、數學等方面的工作以外,他還親自練兵,負責製造火器,並成功地擊退了後金的進攻。

參考資料:農業史-網路

『肆』 中國農業發展史

中國農業起源於距今9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早期。
距今1萬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稱的新石器時代,回出現了中國遠古神話答人物—神農氏,他遍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終於選擇出可供人們食用的穀物,接著又觀察天時地利,創制斧斤耒耜,教導人們種植穀物,於是開啟了人類農業的歷史。
中國傳統農業歷來就是廣義的農業,涉及農、林、牧、漁、副各個方面,從神農氏至今,我按照生產工具的發展分為了四個時期:一是人力、石器農業時期;二是人力、青銅器農業時期;三是人力、畜力、鐵器農業時期;四是人力、動力、鐵器農業時期。其中第三個時期稱作是我國的傳統農業時期,又可分為三個時期:精耕細作農業成型時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主要特點是北方旱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精耕細作農業擴展時期(隋、唐、宋、遼、金、元),主要特點是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體系的形成;精耕細作農業持續發展時期(明、清),主要特點是為了適應全國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種植的推廣和耕作技術的精細化。

『伍』 全世界歷史上有哪些農業文明

典型的農業文明,主要是亞非四大文明,都是處於大河流域,適合農業生產,以農耕為主。主要有了古埃及農業文明,古兩河流域農業文明,古印度農業文明,古中國農業文明。

『陸』 建國以來農業發展史的黃金時代都是什麼時候

1950年代初;195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本世紀初。
1950年代初,隨著土地改革的展回開,農民獲得了土答地,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同時,國家的抗美援朝運動等,極大的喚起了農民愛國、生產的積極性,到1952年,國家的農業恢復任務完成,農業生產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1953年到1957年,在一五計劃時期,國家組織農民進行合作化運動,用公有制的改造來消除小農生產的落後性,從而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配合了國家工業化的發展。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家庭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生產勞動的積極性,從而改變了農村經濟狀況和經濟形勢,糧棉產量高速增長,並穩居世界首位,進而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並帶動了鄉鎮企事業和個體產業的發展,和農民致富和城市化進程加快。
進入本世紀以來,國家先後通過廢除農業稅,增加農業補貼和推進土地流轉承包等等造福三農的措施,推動了農業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並加快了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的建設發展的進程。

『柒』 建國以來農業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

在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上,三十年代文學(1927-1936)與政治文化之間有著特殊關系。三十年代許多重要文學作品都明顯表露出政治變化的印跡。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中,三十年代的作品佔了絕對的比重,這除了三十年代文學相對而言是現代文學發展史上的成熟期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會時局的變化。 三十年代的中國文學,無論在內容、形式以及創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和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的特色,在創作上是一開始就有鮮明表現的。不僅白話的形式本身是一個巨大的革命,促使文學和人民群眾大大接近了一步;而且在作品內容上,也具有不同於舊民主主義文學的嶄新特點。 30年代的中國文學,因社會的大變動而產生了諸多文藝思潮並存、紛爭的現象,使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呈現出多元發展的趨向。反映在文學與審美的層次上,形成了不同文學派別之間的對峙與互滲,並由此創造出極度繁榮的文學景觀,使中國新文學出現了自「五四」以來的第二個文學高峰。(該內容來源於網路)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1927~1937)文學之我見30年代文學成就的表現 30年代文學即現代文學的第二十年,從1928年——1937年抗戰前的這一階段。30年代文學較繁榮,尤其是小說成就突出,詩歌散文戲劇也有一定的發展。 1文學流派眾多 30年代文學流派眾多,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在上海成立,魯迅郭沫若茅盾郁達夫田漢等一大批優秀作家加入了其中。左聯的刊物有《創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陽月刊》《拓荒者》《萌芽》《十字街頭》《北斗》《文學月報》《光明》半月刊《文學導報》,左聯進行了一系列的文學活動:(1)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譯介傳播與應用(2)自覺加強與世界無產階級文學運動的聯系,設立國際文學研究會,極力輸入蘇聯文學作品(3)推進文藝大眾運動。左翼的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是始終標舉革命現實主義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20實際30年代新文學運動中心南移上海後,繼續活動在京津等地的作家群所形成的一個特定文學流派——京派,也是當時的一個主要流派,他們繼承了文研會「為人生」的傳統,忠實於現實,是有平民意識及民族國家認同感,注重描寫淳樸原始的人情美 人性美,用兒童的視角看成人世界,如林紓華的《弟弟》《一件喜事》。表現了對美好童年的眷戀,及對真善美的無限嚮往,另外一個站在現代都市文明和商業文明的立場上來審視上海,用現代語言來講述上海人的故事的文學流派——海派也豎起了自己的旗幟。海派作家的作品貼近大眾生活,反映下層人民的苦難,展示都市生活的畸形與病態,提供了另一類型的都市文學,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和對人性的戕害,借鑒西方意識流手法來結構作品,形式上有創新,注重開掘,表現潛意識和病態心理。 2優秀作者眾多 30年代涌現了椅披新的文學作家,作家的主體性增強,身窮志不窮,張揚個性,持有著自主精神和主人翁意識,自覺性提高,把文學作為一種工作,對文學藝術及技巧自覺追求探索,有著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提倡悲劇,批判封建思想道德殘害人性的本質,及對社會各種弊端的抨擊,以人為本,表現出了一種人文關懷。他們充滿活力的創作給文壇帶來了新氣象,如:丁玲(1904——1986)中國現代小說史上最早以明確強烈的女性意識寫作的女作家,使0世紀中國女性主義學的先驅者。她的小說有《在黑暗中》《莎菲女士的日記》《水》《阿毛姑娘》等等,其作品以女性為主要人物,對女性的命運給予極大的關懷,帶著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張天翼 隨著人生閱歷的加深,諷刺成了他切入社會人生的利益。是對魯迅諷刺小說的繼承。如《笑》他的諷刺對象是人而非物,諷刺的是人缺陷而非人類的缺陷,敘述者總是有著健康的理想人格,而他的諷刺手法的高超之處在於巧妙的使用自相矛盾的手法。他的小說不僅給當時「革命+戀愛」風氣的左翼文壇帶來了新鮮氣息,而且為中國現代諷刺畫廊提供了新的諷刺形象新的諷刺手法。茅盾積極擁護推進新文化運動,是最早從事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革命知識分子之一,主要作品有《蝕》三部曲《林家鋪子》《子夜》用形象思維的小說參加了與托派(認為這個已經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反帝反封的任務應由中國資產階級來擔任)的論爭。強調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走上獨立發展 繁榮富強的道路。老舍一個北京市民社會培育出來的作家,在中國近代社會半殖民地化的進程中,在西方文化激烈的撞擊下,第一個把中國小市民的命運思想和心理引進現代文學領域,並獲得了巨大成功,是中國現代小說中市民階層最重要的表現者,批判者。是重要的市民畫家。畢生創作了《老張的哲學》等14部長篇小說《月牙兒》等5部中篇小說《趕集》等3部短篇小說集。揭露了社會的黑暗。 3三部曲作品及中長篇小說增多 30年代引人注目的是中長篇小說的數量的激增。這一時期有較大影響的作品就有茅盾的《蝕》《子夜》巴金的《死亡》《家》《秋》《春》葉紹鈞的《倪煥之》老舍的《駱駝祥子》沈從文的《邊城》蕭紅的《生死場》等,較有影響的三部曲作品有茅盾的《蝕》三部曲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愛情三部曲》中長篇數量的激增與三部曲作品的大量出現,顯示了30年代小說作家的創作氣魄和創作實力。 詩歌的發展 忠實於時代,忠實於人民的真誠感情,始終是新詩的主潮的寶貴品格,詩藝發展 不斷創新的多元化探索,推動著新詩進行新的變革,這一時期的新詩出現了政治傾向多種形態,藝術道路多向探索的新局面。成立了中國新詩會,注重詩歌的現實性,提倡詩歌的大眾化主旨,出現了一批新的詩人,如:艾青臧克家,現代派詩出現,多用象徵主義,著名詩人有:戴望舒馮至卞之淋等,他們在藝術探索上表現出了強烈的現代意識和對於民族藝術傳統的向心力。 戲劇的發展 中國現代戲劇災30年代有了重大發展,上海部分左翼文藝家為提倡推進無產階級戲劇運動,策劃成立了上海戲劇社,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戲劇」的口號,開始了中共對現代戲劇運動的直接領導,使中國現代戲劇運動有五四開始的個性解放潮流轉而走向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出現了「中國話劇的三大奠基人」——洪深歐陽予倩田漢。《雷雨》《日出》的出現標志著中國現代戲劇文化的成熟。30年代戲劇展示了我國的悲劇藝術。 散文的發展 30年代散文繼承了五四散文的傳統,在新的時代的推動下,又來了一個。散文作家充分發揮主體意識和文體意識,使各種類型的散文作品均得到了蓬勃發展,由於普羅文學的推動和提倡,散文園地里最早呈現出繁榮景象的是雜文 ,報告文學小品散文

『捌』 我國歷史上農業發展

原始農業與粗放農業階段

一、中國農業的起源

中國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距今170萬至1萬年前,已有脫離動物界的原始人類生活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當時尚末產生農業,原始人類依靠採集和漁獵為生,史稱舊石器時代,相當於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鑽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漁」的時代。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採集漁獵的強化,人類常常面臨飢餓的威脅。如何獲得穩定而可靠的食物來源成了農業起源的動力。
距今1萬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稱的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先人們創始了農業。一般認為,採集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種植業,狩獵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畜牧業。中國古代有關「神農氏」的傳說就反映了原始農業發生的那個時代。

新石器時代我國原始種植業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10000年至8000年前為原始刀耕或火耕階段;8000年至5000年前為原始鋤耕或耜耕階段;5000年至4000年前為發達鋤耕階段。在生產工具上,這一時期完成了由「刀耕火種」向發達鋤耕的進化;在耕作制度上,完成了由年年易地的生荒耕作制向連種三五年撂荒三五年的輪荒耕作制的轉變,土地利用率較以前有了顯著提高。作物種類有一定增加,北方旱作粟、黍常見,南方水稻秈、粳並存,大麻、薴麻成為人們衣著的主要原料,葫蘆、白菜、芹菜、蠶豆、西瓜、甜瓜等也已開始栽培。因原始農業的發展,這一時期人們開始由以前游移和季節性的野營生活逐漸轉入定居生活,男子在農業生產中漸居主要地位,從而實現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轉變。

在原始畜牧業方面,經長期圈養馴化,家畜種類有所增加。河北武安磁山和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有家豬、家犬和家雞的遺骨出土,說明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區已有原始畜牧業。稍後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又有牛的遺骨出土。大汶口和龍山文化遺址中還發現馬、山羊和綿羊的遺骸。至此,在我國北方馬、牛、羊、雞、犬、豕「六畜」俱全的畜牧業已具雛形。在中國南方,養豬之歷史可上推至8000到10000年。浙江河姆渡遺址還出土有水牛和家犬的遺骨,說明六七千年前以飼養豬、狗、水牛為內容的南方畜牧業已初步發展。
1926年我國考古學者在山西夏縣西陰村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一個半割的、似絲的繭殼」。1958年在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中又發現一批絲織物,說明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國已開始養蠶緞絲,紡織技術已具相當水平。
三、粗放農業階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黃河流域的原始農業進一步發展,黃河中下遊人口持續繁衍,逐漸成為中原經濟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繼在這里建立了強盛的國家。夏、商、周屬奴隸制時代,歷時1300多年。這個時期的農業按原始農業有了一定的進步,但仍處於粗放農業階段。

夏代是原始公社開始解體並逐漸走向奴隸社會的時代。私有財產已經萌發,土地制度由農村公社制蛻變為奴隸主國家所有制。國王擁有全部土地,並將其分封給諸侯和臣屬,最後由「庶民」進行耕種,即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由於國家統治形式的確立及分層分區管理,從而在制度上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夏代政府機構中設立有專門掌管水利灌溉的官職。有組織的奴隸勞動為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因此,夏代大規模治河導水及溝洫體系的建設,對當時農業生產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大禹治水的故事便是這一歷史的生動寫照。夏代人民還首開天文科學,並根據農耕經驗,結合農事發展,制定了指導和規范農業生產的歷書和歷法。當時穀物釀酒業已形成,成為農產品加工的先聲。陶器的發明為穀物食料的處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也為金屬冶煉創造了基本條件。夏代後期,青銅器已經出現,對後來農業生產工具的變革產生了劃時代影響。

商代是奴隸制的鼎盛時期,它持續了600多年,是我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王朝。商代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都有長足發展,農業已成為社會主要生產部門,農具製作較夏代更為精細。商後期農具除木、骨、石器外,已有少量青銅農具。商代還開創了井田制,以630畝地劃為9區。1區70畝為公田,其餘8區各授一家,借8家之力助耕公田,私田不再納貢。這一賦稅形式,對解放奴隸生產力無疑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公元前11世紀,西周取代商朝,中國步入一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大轉變時期。西周繼續實行分封政策,促使封國戶口增殖,田地擴大,富源開闊,農業生產有了長足的進步。
西周繼承夏代溝洫和商代井田體系,施行井疆溝洫制。木製農具和青銅農具均有大量增加。隨著中原人口的增加,作物種類也日趨多樣化。除谷、豆、麻之外,蔬、果種植發展迅速。蔬菜品種有直根類、薯芋類、嫩菜類、蔥類、柔滑及香生菜類多種。果樹有落葉果樹帶和落葉常綠果樹混交帶果樹品種40餘種。

在畜牧業方面,西周已發明了馬匹去勢術,牲畜內外科病症的治療也積累了初步經驗。在林業方面,西周時注重用養結合,設有「虞人」,專司護林工作,並對樹木採伐年齡及採伐季節作了規定。
西周時代國家上層建築已相當完備。各級組織均有首長領其事,如閭師、閭胥、族師、鄉大夫、鄉師等。他們經常的工作就是向村社農民傳達政府命令並組織農民從事生產活動。

第二節 北方傳統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在社會制度上實現了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演變,在農業生產方面則開始了由粗放農業向精耕農業的轉變。由於春秋戰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主要農業區在秦嶺和淮河以北,全國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黃河流域,因此,本節著重闡述北方地區傳統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一、精耕細作農業傳統的奠基

中國農業最顯著的特別就是建立在小農經濟制度之上,以提高土還生產率為目的的精耕細作。這一特點的發生始於春秋戰國時代。

公元前770年周朝東遷後,國力日趨衰弱,不再有控制分封諸侯的力量,從而出現了大國爭霸的局面,而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催化了奴隸制向封建制的嬗變。戰國時期,「七雄」不斷進行兼並戰爭。為了能在兼並戰中取得勝利,他們進行了一系列變法和改革。在政治上,奴隸主貴族世卿世祿制度被廢止或削弱,封建地主階級逐漸登上政治舞台。在土地制度上,長期沿襲的井田制逐漸消亡,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發展。在賦役制度上,奴隸主貴族的「貢、助、徹」被廢除,代之以按地畝征稅的賦役制度。在經營方式上,改「千耦其耘」為個體經營。所言這一切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從事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已進入鐵器時代,鐵制農具的使用已較普遍。與鐵犁相配,牛馬被用於農業,從而實現了農業動力上由人力耦耕向畜力耕作的革命性變遷。鐵犁與牛耕並舉,相輔相成,使這一時期農業生產力有了突破性發展。如《呂氏春秋

『玖』 古代農業發展歷程

中國傳統農業是集約型農業,主要特點是因時因地制宜,精耕細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中心,採取良種、精耕、細管、多肥等一系列技術措施。其形成與封建地主經濟制度下小農經營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關。在農藝和產量上,中國傳統農業曾達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以種植糧食為中心,多種經營,是中國傳統農業生產結構的主導形式。在這樣的農區之外,又有游牧經濟佔主導地位的牧區,兩者互相依存,在不同時期,又互有消長。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是不平衡的。精耕細作的農業區雖然不斷擴大,但也有些地區粗放經營,甚至還保留有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殘余。以精耕細作農藝的形成和發展為主要線索,中國傳統農業大體經歷了下述階段:①夏、商、西周、春秋是由原始農業向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形態過渡的時期,主要特點是與青銅工具、耒耜、耦耕、相聯系的溝洫農業;②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精耕細作農藝的成型期,主要特點是以耕、耙、耱為中心的旱地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③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農藝擴展時期,主要特點是以耕、耙、耖為中心的水田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④明、清是精耕細作農藝的持續發展時期,主要特點是應付因人口激增而出現的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致力於增加復種指數和擴大耕地,土地利用率達到了傳統農業的最高水平。
先秦重要糧食作物有粟、黍、稻、大小麥、大豆,還有大麻和菰(米)等。大抵北方以種粟黍為主,南方以種稻為主。戰國時期,適應休閑制向連作制的過渡,大豆一度和粟並列為主要糧食。漢以後大豆向副食方向發展,大麻和菰逐步退出糧食行列。末期,小麥先在西北和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種植,以後傳入中原,隨著連作倒茬和農田灌溉與保墒耕作技術的發展,種植面積持續增長。但粟在長時期內仍是最主要的糧食。東漢時期的《四民月令》還提到豌豆和胡豆。三國時的《廣雅》首次提到秈稻,這一時期水稻的主要種植類秈,粳。唐、宋經濟重心移至江南,水稻生產迅速發展。至宋代水稻躍居糧作之首,麥作也進一步發展,稻、麥取代了粟、稻的傳統地位而延續至今。原先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種植的高粱,宋、元時期傳到黃河流域,成為重要糧食作物之一。明、清時代,原產美洲大陸的玉米、甘薯、馬鈴薯傳入中國,並迅速傳播開來。

『拾』 結合歷史談談對農業發展的認識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是千古真理。1】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部門,把注專意力集中到「編屬織良田水網」上來。做到旱能澆、澇能排,向著「遙控器管理的時代」來規劃、來努力、來落實。把世界上,最現代化的「耕、種、管、收」技術和設備,配備於良田中。2】政府領著國人抓農業科技,讓百姓們和《我愛發明》中的人一樣:碰到問題以科技手段來解決。從而製造出各種田間能解放生產力的大小工具。在高度機械化、智能化之下,使農民把種地當成一種享受。這,該是全人類長治久安的總方向。吃好飯、呼吸好空氣、喝好水,是人活著的第一需求。人能健康的長久代謝下去,才能再提其他希望。人類完了,所有人的希望也是沒有根基的空中樓閣。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農業發展比較好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