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服裝發展史
原始服飾
原始服飾 根據出土的骨針、骨錐等制衣工具想像復原的。在紡織技術尚未發明之前,動物的毛皮是人們服裝的主要材料。當時還沒有繩、線,可能用動物韌帶來縫制衣服。在山頂洞人的遺址及其它古墓里,層發掘出大量的裝飾物,其中有頭飾、頸飾和腕飾等,材料有天然美石、獸齒魚骨和海里的貝殼等,當時佩戴這些飾物,可能不僅是為了裝飾,也許還包含著對漁獵勝利的紀念。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商代的發式
商代的發式 辮發局部(河南安陽股墟婦好墓出土的玉人)。商代男子發式,以梳辮發為主。從形象資料來看,這個時期的男子辮發樣式較多,有總發至頂,編成一個辮子,垂至腦後的;有左右兩側梳辮,辮梢捲曲,下垂至肩的;有將發編成辮子盤繞於頂的等等。本圖為總發至頂,編成一個辮子,垂至腦後的。
商代發式骨笄
商代發式 商代骨笄(傳世實物,原件現藏上海博物館)。笄是我國在新時器時代就有的骨笄、蚌笄、玉笄、銅笄等用來固定發髻。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發髻外,也用來固定冠帽。古時的帽大可以戴住頭部,但冠小隻能戴住發髻,所以戴冠必須用雙笄從左右兩側插進發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稱為「衡笄」,周代設「追師」的官來進行管理。 衡笄插進冠帽固定於發髻之後,還要從左右兩笄端用絲帶拉到頜下栓住。從周代起,女子年滿十五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二十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及齡女子梳一個發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
商代的冠飾
商代的冠飾 戴捲筒式冠巾、穿華麗服裝的貴族男子(河南安陽股墟婦好墓出土的玉人)。身穿交領窄袖衣,衣著華麗,衣上布滿雲形花紋。腰束寬頻,腰帶壓著衣領下部,衣長過膝。腹部懸有一塊長方形「蔽膝」。下穿鞋。左腰插有一卷雲形飾物,似乎是佩帶著一種刀劍之類的武器。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商周貴族服飾
商周貴族服飾 窄袖織紋衣、蔽膝穿戴展示圖。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並不等於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硃砂和石黃製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並一直保存至今。經現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並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後,再用畫筆添繪。(根據出土玉人服飾復原繪制)
東周男子服飾
東周男子服飾 矩領窄袖長衣展示圖。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松。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如圖所示的樣式。這個時期的服裝還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本圖所系的為紳帶。
戰國胡服
戰國胡服 戰國時期的服飾有較明顯的變化,比較重要的是胡服的流行。所謂胡服,實際上是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的服裝,它與中原地區寬衣博帶式漢族服裝有較大差異,一般為短衣、長褲和革靴,衣身瘦窄,便於活動。首先採用這種服裝的趙武靈王,是中國服飾史上最早一位改革者。短衣齊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徵,這種服裝最初用於軍中,後來傳入民間,成為一種普遍的裝束。左圖為穿窄袖短衣的雜技藝人(戰國銅人,傳世實物,原件現在美國華府弗里爾美術館)。中圖為穿窄袖短衣胡服的奴僕(河北滿城出土當戶燈銅人)。右圖為戴冠、穿齊膝窄袖胡服的男子(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戰國銅人)。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楚國貴婦服飾
楚國貴婦的直裾單衣 綉羅單衣及刺綉紋樣(湖北江陵馬磚一號楚墓出土實物)。楚墓出土的戰國中期服飾實物,有絹、羅、錦、紗、絛等各種衣著十餘件,為目前所見的最早的實物。從實物來看,錦袍和禪衣樣式基本相同,即前身、後身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擺等部位均平直。領、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較為奇特,通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
戰國婦女服飾
戰國婦女的曲裾深衣 曲裾袍服展示圖(參考出土帛畫復原繪制)。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戰國帶鉤
戰國帶鉤 帶鉤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春秋時期,在山東、陝西、河南等地出土的春秋墓葬中屢有實物發現,史料也有記載。由於帶鉤結紮起來比紳帶更便利,逐漸被普遍使用,取代了絲絛的地位。至戰國以後,王公貴族、社會名流都以帶鉤為裝飾,形成一種風氣。帶鉤的製作也日趨精巧。它的作用,除裝在革帶的頂端用以束腰外,還可以裝在腰側用以佩刀、佩劍、佩削、佩鏡、佩印或佩其它裝飾物品。南北朝以後,一種新型的腰帶「蹀躞帶」代替了鉤絡帶,「蹀躞」不用帶鉤,而用帶扣,帶鉤的作用便隨之消失。本圖從左至右依次為:金銀錯帶鉤、黃金嵌玉帶鉤、包金嵌玉銀帶鉤、金銀錯鏟形帶鉤、嵌寶螭龍紋帶鉤。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上古商周服飾
上古商周服飾 戰國窄袖曲裾女服展示圖(根據四川成都出土青銅壺紋飾復原繪制)。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女窄袖曲裾服,衣長略短,下配拖地長裙
戰國武士服飾
戰國武士服飾 春秋時期的青銅盔帽(遼寧出土實物)。這個時期的盔帽,稱兜鍪,又稱胄、首鎧、頭鍪或盔,其形制各不相同,有用小小塊甲片編綴成一頂圓帽的,有用青銅澆鑄成各種形狀的。在一些銅盔的頂端,還往往豎有一根銅管,以便在使用時插上鳥羚及纓飾等飾物。這種銅盔的表面,大多打磨得比較光滑,而裡面卻粗糙高低不平,由此推斷,當時戴這種盔帽的武士,頭都要裹頭巾。
上古軍戎服飾
上古商周服飾 西周武士復原圖。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漢代男子曲裾
漢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圖(根據陝西咸陽出陶俑復原繪制)。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本圖正是這種曲裾服飾。
漢代長冠
漢代長冠 戴長冠、穿袍服的官員(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著衣木俑)。長冠,漢高祖劉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編制,故稱劉氏冠,後定為公乘以上官員的祭服,又稱齋冠,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衣木俑所戴即為此冠。秦漢時期的男子服裝,以袍為貴。袍服一直被當作禮服。它們基本樣式,以大袖為多,袖口有明顯的收斂,領、袖都飾有花邊。袍服的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衣。這種袍服是漢代官吏的普通裝束,不論文武職別都可穿著。本圖為戴長冠,配黑色絳緣領袖的袍服及絳色褲襪。
漢代皇帝冕服
秦漢服飾 漢代皇帝冕服圖、冕冠圖、赤舄圖(參考文字記載及山東濟南漢墓出土陶俑、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復原繪制)。本圖根據文獻記載及圖案資料復原繪制,服裝上的紋樣大多採用同時期的磚畫、漆畫、帛畫及畫像磚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
漢代將官鎧甲
漢代鎧甲 漢代將官鎧甲展示圖。秦代是我國歷史上至今資料最全面、最准確、最詳細的朝代,這有歸功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從目前在陝西臨潼一、二、三號坑內發掘出土的陶俑來看,這些兵馬俑的雕塑手法極為寫實,不僅人物神態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為軍俑、軍吏俑、騎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馭手俑積累,他們的鎧甲服飾裝束表現出森嚴的等級制度。這是西旱時期的鎧甲形制,主要用於將官。甲身採用魚鱗狀的小甲片編成,共有十四五排。腰帶以下部位及披膊,仍用札甲,以便於活動。
秦漢婦女曲裾
秦漢婦女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圖(根據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飾復原繪制)及穿曲裾深衣的婦女(江蘇徐州銅山漢墓出土陶俑)。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形象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魏晉籠冠大袖衫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魏晉南北朝籠冠大袖衫 魏晉時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籠冠的形象與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圖象略同,然而時間卻比其他資料要早,可見籠冠並非出自胡俗,而是先在中原地區流行以後,才逐漸傳到北方,成為北朝時期的主要冠式之一。本圖為大袖寬衫展示圖及漆紗籠冠。
魏晉雜裾垂髾服
魏晉南北朝雜裾垂髾服 魏晉南北朝時期,傳統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採用,但在婦女中間卻仍有人穿著。這種服裝與漢代相比,已有較大的差異。比較典型的,是在服裝上飾以「纖髾」。所謂「纖」,是指一種固定在衣服下擺部位的飾物。通常以絲織物製成,其特點是上寬下尖形如三角,並層層相疊。所謂「髾」,指的是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由於飄帶拖得比較長,走起路來,如燕飛舞。到南北朝時,這種服飾又有了變化,去掉了曳地的飄帶,而將尖角的「燕尾」加長,使兩者合為一體。雜裾垂髾服展示圖
南北朝明光鎧
南北朝時期明光鎧 魏晉北朝時期的鎧甲主要有筩袖鎧兩、襠鎧和明光鎧。「明光鎧」一詞的來源,據說與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數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鎧的武將;右面是明光鎧穿戴展示圖。 魏晉兩襠鎧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魏晉南北朝兩襠鎧 魏晉北朝時期的鎧甲主要有筩袖鎧兩、襠鎧和明光鎧。 「裲襠」,有兩種含意,一種是指服飾制度中的「裲襠衫」;一種是指武士穿的「兩襠鎧」。兩者的外形大體相同,區別主要在質料上。裲襠衫的材料,通常用布帛,中間納有絲棉,取其保暖。而裲襠鎧的材料則大多採用堅硬的金屬和皮革。鎧甲的甲片,有長條形和魚鱗形兩種,比較常見的則是在胸背部分採用小型的魚鱗甲片,以便於俯仰活動。為了防止金屬甲片磨損肌膚,武士在穿著兩襠鎧時,裡面還常襯有一件厚實的裲襠衫。圖為兩襠鎧穿戴展示圖(根據出土磚刻、陶俑、壁畫復原繪制)。
魏晉婦女衫裙
魏晉南北朝時期婦女的衫裙 圖為穿大袖衫、間色條紋裙的貴婦、侍從(敦煌莫高窟壁畫)及大袖衫、間色裙穿戴展示圖(根據敦煌莫高窟供養人壁畫復原繪制)。在敦煌莫高窟甬道的兩側及佛教故事的下方,往往有一行行排列整齊的男女,小的僅有數寸,高的竟達幾尺。他們中間有權勢顯赫的官吏,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這些人物,都為修造洞窟出過資金,他們把自己的形象畫在壁上,表示該窟的菩薩佛像都由他們供養,所以被稱為窟主,也被稱為供養人。很多供養人的身旁都附有題記,寫明年代、職銜、排行及姓氏等等。本圖所繪的服飾,在當時帶有普遍性,河南洛陽等地出土的陶塑婦女,也穿這類服裝。其特點是:對襟、束腰,衣袖寬大,袖口綴有一塊不同顏色的貼袖。下著條紋間色裙。當時婦女的下裳,除穿間色裙外,還有其他裙飾。晉人《東宮舊事》記太子之妃服裝,有絳紗復裙、丹碧紗紋雙裙、丹紗杯文羅裙等名色。可見女裙的製作已很精緻,質料顏色也各不相同。
唐代官吏常服袍衫
唐代官吏服飾 唐代男子服飾,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後,人們又在襆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襆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唐代官吏,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為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以後稍有變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襕,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此土為唐代圓領袍衫展示圖及紗羅襆頭圖。
中晚唐回鶻女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中晚唐女服 回鶻裝展示圖。梳回鶻髻、戴金鳳冠、穿回鶴裝的晚唐貴婦及變體寶相花紋雲頭錦鞋。回鶻是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即現在的維吾爾族的前身。在唐朝開元年間,回鶻曾一度是北方最強盛的少數民族政權。回鶻族人民與漢族人民,有著親密友好的關系,相互間的文化交流與經濟來往從未間斷。回鶻族的服裝,對漢族人民曾帶來較大的影響,尤其在貴族婦女及宮廷婦女中間廣為流行。回鶻裝的基本特點略似男子的長袍,翻領,袖子窄小而衣身寬大,下長曳地。顏色以暖色調為主,尤喜用紅色。材料大多用質地厚實的織錦,領、袖均鑲有較寬闊的織金錦花邊。穿著這種服裝,通常都將頭發挽成椎狀的髻式,稱「回鶻髻」。髻上另戴一頂綴滿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綴鳳鳥。兩鬢一般還插有簪釵,耳邊及頸項各佩許多精美的首飾。足穿翹頭軟錦鞋。
隋唐胄甲
隋唐胄甲 唐代胄甲,用於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鎧甲中比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絹布甲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製成的鎧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禦能力,故不能用於實戰只能作為武將平時服飾或儀仗用的裝束。圖為胄甲穿戴展示圖。
遼代北班服飾
遼代北班服飾 遼代服裝以長袍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裝特徵,一般都是左衽、圓領、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紐襻,袍帶於胸前系結,然後下垂至膝。長袍的顏色比較灰暗,,有灰綠、灰藍、赭黃、黑綠等幾種,紋樣也比較樸素。貴族階層的長袍,大多比較精緻,通體平銹花紋。龍紋是漢族的傳統紋樣,在契丹族男子的服飾上出現,反映了兩民族的相互影響。本圖為圓領袍展示圖。
遼代北班服飾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遼代北班服飾 遼代服裝以長袍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裝特徵,一般都是左衽、圓領、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紐襻,袍帶於胸前系結,然後下垂至膝。長袍的顏色比較灰暗,有灰綠、灰藍、赭黃、黑綠等幾種,紋樣也比較樸素。貴族階層的長袍,大多比較精緻,通體平銹花紋。此圖為左衽窄袖袍展示圖。
⑵ 服裝的發展史你知道嗎
服裝,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物件。作為人類四大生活基本要求之一,穿衣不僅為了遮羞蔽體,保暖禦寒 ;也作為一種形象身份、生活態度,是對外展示自我的直觀表現。打扮的精緻優雅,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打扮的隨性自然,給人一種舒適休閑的感覺,衣服象徵著一個人獨特的個人魅力。
我國服飾發展史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有一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說明在當時人們已經可以用簡單的自然材料縫制簡單粗陋的衣服,主要是一些獸皮或者樹葉等。 距今一萬年,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有了紡織業,服裝的原材料也開始有了布帛,服裝的款式也有了一些變化,保暖遮羞的功能也越來越好。其中,貫頭衣和披單服等披風服裝是典型的代表服飾。從原始社會遺址中還發現了一些配飾品、靴、頭飾、配飾等。
秦漢時期服飾
秦漢時期的衣服面料比春秋戰國時期更加豐富多樣,深衣也在進一步的發展。西漢時期男女服飾,依然沿襲深衣的基本形制。不論單、棉都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縫連為一體,外衣裡麵包含中衣和內衣。 秦漢服飾面料仍然以錦綉為主,綉紋有山雲鳥獸或者蔓藤植物等,織錦服飾有各種幾何菱紋圖案。絲綢紡織技術已經達到成熟階段,成千上萬匹絲綢源源外運,史稱“絲綢之路”。
⑶ 服裝歷史變化(簡潔說明)
服裝面料的發展,引導著服裝潮流的變遷,也創造了服飾文化的歷史。自有人類以來,獸皮和樹葉便成為禦寒遮體之物,這就是最早的服裝面料。隨著人們對大自然的探索,對生存環境的逐步了解,漸漸從自然界中提取更多的面料用於制衣禦寒,即現在所稱的天然纖維原料——棉、毛、絲、麻等。用麻織布大約開始於公元前5000年的埃及,棉花的使用則開始於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我國是著名的絲綢發源地,據《詩經》、《禮儀》等古書記載,早在商周時代就已有了綾、羅等絲織物。大約在2300年前「制絲」技術已日趨較成熟,不僅廣泛應用和盛行於當時的中國,還遠銷東南亞和歐洲,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與此同時,出現了織物染色,《呂氏春秋》中言「墨子見染素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可見當時的染色工匠和染坊已有一定的水平。 服裝面料的發展,經歷了非常緩慢的歷史過程,直到19世紀中下葉產業革命才使服裝及其面料得到了迅速發展。人們在繼續使用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各種面料的同時,又創造了許多自然界所沒有的服裝面料,人造纖維長絲便是最早出現的人工製造面料,從此,各種新型的服裝面料不斷涌現,速度很快,開始和推動了化學纖維工業的發展。化學纖維發展從英國1905年正式投產第一家粘膠纖維廠起,到1925年已成功地生產了粘膠短纖維。而合成纖維的誕生則始於美國杜邦公司在1938年製造的尼龍纖維,到1950年,又一種腈綸纖維在美國宣布成功,三年後,滌綸纖維再告投放市場。僅短短的幾十年間,化學纖維已從無到有,並進一步發展為與棉、毛等天然纖維在消費領域里平分秋色,從而改變了千百年來傳統紡織服裝原料的結構格局。 縱觀服裝面料的發展、演變過程,可謂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記錄儀,科學技術進步的量度計。
⑷ 世界服裝發展史
縱觀服裝的發展史,之所以有中外服裝那麼大的區別和兩地不同的文化和穿著觀念是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的。
從服裝的穿著看,中國人講究儀表的修飾,西方人崇尚顯露人體的美;中國人的服裝行為注重自我調節,所以比較保守,少變化,而西方人的服飾行為注重自我表演,所以比較開放,多變革;中國人對服飾重裝飾之美,講究與環境和諧,西方人對服裝造型之美,講究與環境對比。
服裝的製作工藝上的不同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式服裝結構是整片式平面型的,重視二維空間效果,不強調服裝與人體各部位保持一致,更不注重用服裝表現人體曲線,服裝平直寬松,採用平面裁剪法。西式服裝結構是分割式立體型的,強調三維空間效果,在結構上以立體裁剪為主,注重試縫、修訂和補正,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和體,突出人體曲線美。
其次是中式服裝的製作是靜態的,西式服裝製作是動態的。傳統的中式服裝的剪裁都是放在案板上進行的,衣片的衣縫均以直線為主,所以衣縫線條等均是用粉線團彈出來的,在衣片中間也不做任何收省或分割組合,衣片是整片的很少有附件或配件。即使有少量的衣袋等附件,也是採用蓋貼的形式帖縫上去的。衣片縫合時也只是兩塊衣片上下對疊後沿邊縫合即可,根本不需要有試樣或修正過程,所以是一種靜態式的製作過程。成衣後造型方正、整齊,穿在身上成為一種人體的偶像或禮儀習俗的象徵。這種靜態製作服裝的形成,完全是和中式服裝平面型結構有關,也和我國的民族性格喜靜不喜動有關。
⑸ 服裝的歷史
中國服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遠古時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發掘出約 1.8萬年前的骨針。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有管狀骨針等物出土。可以推斷,這些骨針是當時縫制原始衣服用的。中國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後來,每個朝代的服飾都有其特點,這和當時農、牧業及紡織生產水平密切相關。春秋戰國時期,男女衣著通用上衣和下衣裳相連的「深衣」式。大麻、薴麻和葛織物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大宗衣著用料。統治者和貴族大量使用絲織物。部分地區也用毛、羽和木棉纖維紡織織物。漢代,絲、麻纖維的紡績、織造和印染工藝技術已很發達,染織品有紗、綃、絹、錦、布、帛等,服裝用料大大豐富。出土的西漢素紗禪衣僅重49克,可見當時已能用桑蠶絲製成輕薄透明的長衣。隋唐兩代,統治者還對服裝做出嚴格的等級規定,使服裝成為權力的一種標志。鬧米日常衣料廣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採用絲綢。隨著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響,如團花的服飾是受波斯的影響;僧人則穿著印度式服裝「袈裟」。現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著中國唐代的服裝風格。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寬衣大袖,外衣多為長袍。清代盛行馬褂、旗袍等滿族服式,體力勞動者則穿短襖長褲。近代,由於紡織工業的發展,可供製做服裝的織物品種和數量增加,促進了服裝生產。辛亥革命後,特別是五四運動後吸收西方服式特點的中山服、學生服等開始出現。 1950年以後,中山服幾乎已成為全國普遍流行的服裝,袍褂幾近消失。隨著大量優質面料的出現,服裝款式也有發展。現代服裝設計已成為工藝美術的一個分支,而服裝生產已經實現工業化大批量生產。
⑹ 中國近代服裝發展史
近現代服飾(1912年以來)
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中華民族的服飾進入了新時代。在此之前,改良主義者康有為於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於宣統初年,曾上書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國留學生也改穿西裝。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五彩紛呈的服裝終於沖垮了衣冠等級制度。傳統的袍、衫、襖、褲、裙越來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飾影響,並被許多新品種新款式取而代之。
民國初年出現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並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孫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張,他認為:「禮服在所必更,常賜聽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種「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服裝式樣。於是,孫中山決心自己設制服裝。他經過縝密思考,精心設計,並徵求意見,終於創制了一套具有我國民族特點的簡便服裝——中山裝。
20年代前後出現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
孫中山設計的中山裝,兼具中西裝之所長。它是以廣東便服為基樣,在直領上加一翻領,如同將西裝內襯衣的硬領「移植」過來。這樣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裝上衣、襯農和硬領的功用,穿起來顯得很硬挺。同時,又將便服或一般西裝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如此「雙雙」、「對對」,頗具均衡對稱之感,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又在上下左右四個衣袋上加上軟蓋,並各訂扭扣一枚,既美觀又安全,可防袋內物品遺失。下面的兩個明袋採用能縮漲自如,頗具彈性的「琴袋」式樣,旨在便於放置書本、筆記本等必需品之用。如此一小事,也足以證明一代偉人好學心切,隨時不忘讀書的美德。孫中山開始設計上衣的鈕扣有七個扣子後來為了方便起見,改成了五個。這就是小翻領、四袋、五扣的中山裝上衣。孫中山還參照西裝褲的式樣親自設計了中山裝褲子:前面開縫,一律用暗扣;左右兩側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設一小暗袋,俗稱表袋,也可藏用。這種褲子穿起來很方便,褲袋也可放置隨身攜帶的必需品。此外,褲袋的腰部打褶,褲管翻腳也有異於其他服裝,成為中山裝的特色之一。孫中山親自設制了新服裝,又親自帶頭在各種場合穿著。因為,這種服裝優點很多,主要是外形美觀大方。可以使用高級衣料製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製作。既可以作為禮服,又可以作為日常使服。因此,很受群眾的歡迎,將它稱為「中山裝」。後來,經孫中山大力提倡,普遍推廣,一時穿「中山裝」,舉國崇尚,蔚為鳳尚。
在這個時期旗袍同樣也深受歡迎。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服飾崇尚簡朴實用。
據資料記載,最早穿袍旗的漢族婦女是上海的女學生。她們穿著寬敞的旗袍,引起了各界婦女的羨慕,並紛紛仿效。同時,社會輿論對此也大加贊揚。於是,旗袍竟成了當時女子最時髦的服裝。
清末滿族旗女穿的旗袍是寬大、平直、衣長至足,所選用的衣料大都是綉花紅緞,在旗袍的領、襟、袖的邊緣部分都用寬邊鑲滾。
20年代初,旗袍開始普及,其式樣與清末的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了。20年代末,因受歐美服式的影響,旗袍式樣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此時的旗袍,衣長大大縮短,穿著比以前更稱身合體,也更能襯托出女性的曲線美。到了30年代,旗袍已很盛行。先是流行高領,領子越高越時髦,但不久,又興起低領來,領子越低越「摩登」,甚至有穿無領旗袍的。袖子的變化也是時而流行長的,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於衣長,一個時期流行長的,長至下擺曳地;以後又流行短的,短過膝蓋。從40年代起,旗袍的式樣趨於取消袖子,縮短衣長和減低領高,使旗袍更加輕便、適體。新中國成立之初,婦女穿旗袍的還很普遍。以後由於各種原因,穿旗袍的就越來越少了。但旗袍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的民族服裝,是具有一定特點的。它線條簡練而優美,造型質朴而大方,比較適合婦女穿著,在國際上也有一些影響。近年來,我國的服裝設計者集思廣益,推陳出新,將傳統的旗袍式樣與現代女裝式樣揉合起來,使旗袍以嶄新的風姿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政治的過分干預 二十世紀的後半葉,中國政治上的極左思潮極大地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政治的標准下清除了所有存在「意識形態問題」的服飾,其中包括西洋的、封建的、奢華的艷麗的,甚至於性別特徵明顯的。最後剩下的只有中山裝、軍裝、學生裝了,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服飾最單調貧乏的一頁。
自民國以後,擁有時裝,特別是婦女時裝的出現。他是一種時髦的服裝。既和與節令,也符合時代潮流,時時變化。有很大的流動性,創造性。近代婦女穿著時裝是中國服裝史上一大轉折。不同於歷代那樣受嚴格的封建等級服制的限制,難於有大的變革,而民國以來帝制廢棄,封建限制逐漸消失人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衣著,紋樣,色彩,加之經濟、文化的發展及時裝業的興勃時裝上的推陳處新,爭奪斗艷,造成服裝史上空前的繁榮景象。
或許現在服裝就是那隻涅般的鳳凰,世紀末的狂風烈火將使她鍛鑄一新,重現光輝。服飾,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不像飲食那樣出於維系生命的本能,也不是像居住那樣出於防身之必需,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帶有浪漫色彩的文化創造。
第五章 現代
不可否認,剛剛過去的一個世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服裝走向衰落與脫變的一個世紀;同時,這個世紀也是民族傳統服裝孕育新生能量的世紀。
一百年前,在北京宣武門南,達智橋胡同的松筠庵里,一個蓄著長辮,自穿袍的年輕人,用有力的行草寫下了中國近代上著名的「公車上書」,他就是康有為。他在上疏奏摺中稱:「……以數千年一統緩之中國衰衣博帶,長裙雅步而施萬國競爭之世,……誠非所宜矣!」可見當時中國服飾的改革與政治改革一樣勢在必行。辛亥革命首義成功,1912年民國政府頒布《服制》法令,將歐式的燕尾服,圓筒帽列為中國大禮服,西服為小禮服,這是中國第一次以法令確立西式服裝在社會禮儀中的地位。從此,中國自上而下地開設接受西式服裝與服飾習慣。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蹉跎,負載著舊時代精神的民族傳統服飾形式逐漸消失,中國人的衣行為模式逐漸與西方趨同,最終「與國際接軌」。
於今日的國際環境之中,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避免地首先在物質領域與其他發達國家趨勢向同一,經濟貿易的全球一體化帶來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譬如都市的玻璃幕牆摩天大樓,家用電器、漢堡可樂、西裝、T恤、等。其次,物質生活的間接影響以及傳媒通訊的直接影響精神領域的同一也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思維方式、文化觀念、審美情趣、甚至於語言表達都在朝著一個潛在的國際標准靠攏,服飾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就在這樣一個時期里,我們更不能忘記祖輩給我們留下的豐富而又寶貴的文化遺產。
從開始的樹葉獸皮到粗布麻衣再到綾羅綢緞,服飾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豐富。中國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奇跡的神話。
現今,中國加入了WTO,更大的機遇在等著我們爭取,更大的挑戰也在等著去克服。我們不能一味的看著門外,應該更好的運用已有的財富,創造出中國人自己的服裝特色。
⑺ 品牌服裝發展史
不同品牌服裝有各自的發展歷史,列舉不完,下面列舉中華古代文化發展歷程:
1、 先秦時期的服飾
中國的衣冠服飾制度,大約是在夏商時期初見端倪,到了周代漸趨完善,並被納入「禮治」范圍。當時的服飾依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別。天子後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級制度日益嚴格。
商周時期,服飾形式主要採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裳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裝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衣服的領、袖及邊緣都有不同形狀的花紋圖案,腰間則用條帶系束。春秋戰國之期,出現一種名為「深衣」的新型服飾,它是一種連體服飾。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服飾樣式,故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用作常福、禮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戰國時期,胡服的誕生打破了服飾的舊樣式。胡服的 短衣、長褲和革靴設計,善於騎射,便於活動,在軍隊里廣為盛行。
先秦時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諸履之中,以舄為貴。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種顏色,分別在不同場合穿著。鞋是一種高幫的便履,以皮革製成;靴則是來自西域,胡人騎馬射箭時穿著,後來漢族人也逐漸接納。
2、 秦漢時期的服飾
秦朝統治中國的十五年間里,秦始皇兼收六國的車旗服御,創立了衣冠服飾制度。秦朝的服飾仍然是連體式,寬袖、大袍,服飾制度嚴禁。
漢代服飾的職別等級,主要是通過冠帽及佩綬來體現的。不同的官職有不同的冠帽。因此,漢代的服飾中的冠制特別復雜,有十六種之多。漢代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繫上五彩的帶子。
3、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大體上仍承襲秦漢舊制。南北朝各少數民族初建政權時,仍然按照本族的習俗穿著,後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也開始穿著漢族的服飾。
中原人民的服飾,特別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飾特點,衣服的形式適體。六朝的服飾,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則穿褂襦,雜裾雙裙,甚是美觀。這個時期的服飾,可以參鑒《洛神賦》、《列女傳》等圖卷。
北朝的服飾,以合身的褲褶裝、短袍衫,各式的靴子為特點,服裝窄短,裙腰略微高提。婦女的服裝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種花冠為點綴,進而導致宋代的鳳冠定製。
南朝服飾 北朝服飾
灑脫娟秀的魏晉風度 錦履立花紋,綉帶同心苣—晉
4、 隋唐五代時期的服飾
隋初的服飾,比較樸素。袍衫和胡服是當時的主要服飾。自隋煬帝起,社會風氣發生變化,服飾因此日趨華麗。這種華麗的風格一直延續至唐代。
唐代初期,車服制度皆承襲隋制。到公元621年,才正式頒布車服之令,冠服制度開始確立。唐代 是中國歷代經濟、文化的鼎盛時期,唐代的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方面都吸收了外來的技巧和風格,對外來的服飾,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這使得該時期的服飾大放異彩,更富有時代的特色。由於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唐代許多新穎的服飾紛紛出現,胡服在此時的影響巨大,尤其是對褲褶服飾的產生,將秦漢時期的交領、寬衣大衫、曳地長裙的服飾逐漸淘汰,轉為盤領、緊身窄袖、合身的短衫、瘦長裙所替代。服飾逐漸的開放,強調體態的美感,配掛披或胡帽;鞋子除雲頭高履外還出現了小蠻靴。在加上織品的發展,許多輕薄細柔的布料被開發出來,因此透明的、多層次的穿著開始引領風騷。此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裝特色有:袒胸、高腰、披巾、明衣、男裝、胡服和所謂的「時世裝」等。
唐代仕女下裝多穿裙子,腰束的極高,甚至高過胸部。裙色以紅、紫、黃、綠最多,其中以紅色最為流行。衣身袒胸短襦、肩披寬長的肩巾、下穿高頭雲履。婦女服飾展現性感魅力,其中著名的是明衣的使用。明衣原屬禮服的中單,是用透明的薄紗製成。在以往只當作內衣穿著,但是在盛唐時期,明衣被拿來當作外衣,並成為盛裝。
女扮男裝也是唐代的服飾特點之一。身著窄袖圓領長袍、配腰帶、穿長褲,另外可以穿胡服、戴胡帽,女扮男裝的模樣;這些服裝有寬袖、窄袖,有圓領、翻領,以及烏皮六合靴,是當時很有特色的服飾。
5、 宋代服飾
宋代建朝初期,衣冠服飾均沿襲晚唐的服飾制度。新制頒發後,才逐漸將其服飾分為祭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稱為常服)、時服(按季節頒賜文武朝臣的服飾)、戎服以及喪服。宋代婦女的穿著與漢代婦女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邊再穿長袖對襟褙子,褙子的領口及前襟繪綉花邊,時稱「領抹」。宋代的服飾主要的特點是清新、朴實、自然、雅緻。
宋代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其褲子的形式特別,除了貼身長褲外,還外加多層套褲。宋代婦女有纏足的習俗,因此裙長多不及地,以便露足。婦女的彎頭短靴形狀小巧玲瓏。
宋代織品非常的發達,泥金、印金、貼金、彩繪、刺綉在服裝上廣泛使用。織品的質地輕薄、飄逸,給人秀麗之感。
6、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
五代十國以後,中國社會先後出現了遼、西夏、金、元等少數民族為主體的政權。這些民族的服飾雖然保存了一部分漢制,但更多的體現了少數民族的特點。
遼代服飾衣冠服制並不統一。金代服飾初始也不甚完備,直到元代,服飾才日趨成熟,日漸華麗。元代服飾統稱長袍,男女差異不大。用華麗的織金布料及貴重的毛皮製成;但是由於民族性質,分為蒙制和漢制兩種。典型的蒙制冠服是以「姑姑冠」為主的袍夫,交領、左衽、長及膝,下著長裙,足著軟皮靴,是元代皇後貴妃所穿著的服飾。漢制的婦女服飾一般沿用宋代的樣式,以交領、右衽的大袖衫或窄袖衫為主,也常穿窄袖的長褙子,下穿百褶裙,內穿長褲,足穿淺底履,這類服飾是當時服飾的特點表現。
7、 明朝時期的服飾
明代對於整頓和恢復傳統的漢族禮儀十分重視。首先,廢棄了元朝的服飾制度,隨後根據漢族的傳統習俗,上采周漢,下取唐宋,對服飾制度作了新的規定。
明代的男子服裝恢復了唐宋的傳統特色,以袍衫為主。朝服仍然免冠;文武官員祭祀時戴梁冠,穿赤羅衣裳;冠上的梁數及所佩戴的綬分別等級;職官公服穿袍,盤領、右衽、袖寬三尺,用絲或紗等製成。袍服的顏色有所定製:一至四品用緋,五至七品用青,八至九品用綠,並按照級別綉織各種紋飾。常服比較的簡便,一般由烏紗帽、團領衫及革帶等組成。
明代的婦女主要穿著衫、襖、霞披、裙子等等。衣服的樣式大多仿自唐宋,恢復了漢族的習俗。普通的明代婦女的禮服規定只能為紫色粗布,不許有金綉。袍衫只能用紫、綠等淺色,不許用大紅及黃色。明代的仕女服飾有禮服和便服之分,禮服為寬大的上衣、大袖衫,便服則合身、窄瘦、修長,以長襖和長裙為主。這一時期,雲肩、比甲(長背心)的使用最有特色。明代仕女穿著崇尚窄瘦合身,一般是對襟的窄袖羅衫與貼身的百褶裙;明代婦女喜歡將比甲當作外出服穿著,並配以瘦長褲或大口褲。
明代的纏足之風盛行,並以此為美。服飾多以團花為飾,喜歡紫、綠、桃紅及各種淺淡色,至於大紅、鴉青、黃色等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使用。
8、 清朝時期的服飾
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庄緞
清代的服飾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清代仕女服飾內容主要以旗裝為主,包括:旗袍、大衫、大褂、寬口褲、寬褶裙,等等。這類服飾多為合領、右衽,領、襟、袖使用寬大的襕邊作為修飾,袖子短而口寬,長及手;袍在身側開高衩,下穿寬口大褲,足穿花盆鞋。部分清代的服飾沿襲明代的風格,以大褂和大衫為外衣,合領右衽,短袖而寬;下穿寬大的百褶裙,裙長及足,內穿寬口大褲,不穿綉花鞋。
清代的服飾融合漢滿兩族的風格,大襟長褂,以滿族的高領、大襟緣邊、寬口袖、衣長至膝的長褂配合漢人的發型、長裙、綉花鞋,有時外套長褙子,有明代的遺風。有些外套坎肩,形式為高領右任、無袖的夾衣,領、襟、衣緣同樣飾有寬大的緣邊,下穿寬口長褲,足穿尖頭綉花鞋。這些都是清代典型的穿著造型。
9、近代服飾 (西風東漸話變革) --辛亥革命後的服飾
自乾隆之後,西洋商品日漸輸入我國,制裝的外來原材料大大吸引著國內的婦女們,於是在衣著傢具上明顯地出現了變化,形成崇尚「新式」、「西式」的風氣。
辛亥革命後,服制形式大變,清代的官吏衣著和頂戴都被淘汰。最突出的就是剪辮,當時「剪」與「留」,已經成為革新和保守的分水嶺。剪辮的先行者是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識分子,偏遠鄉村仍不輕易接受。當時旗人盛裝雖然消失了,但是旗袍仍然存在,女學生中的「藍布大褂」是領銜的式樣,而後日漸流行起來。
由於電影的出現,電影明星成為逐漸顯赫的人物,上海成為中國女裝的大本營,粵裝、港裝成為上海裝的一個支派。民國初年女子的生活起了變化,居住在大都市的摩登女子,受外來思潮影響,紛紛走出閨房,奔向社會,投身電影業、商業、手工藝業、做教員、舞女以至做官吏等,由於此類職業的要求,改裝換容就成為必然之事。
由於城市與外界交往頻繁,因此服裝的款式、材料變化快,而邊遠山區和農村,相比之下幾乎相差 一百五十年。比如當上海女子已經開始整燙頭發,足著高跟鞋時,河北的三河縣婦女頭上還戴著三、四百年前的冠子,足下還纏著一雙「三寸金蓮」;當北平的貴族婦女已經著貼身旗袍之時,在甘肅還有三十年前上海時興過的大鑲滾袖衣。民國元年政府規定了男女禮服的形制,男子有大禮服和常禮服。大禮服分晝禮服和晚禮服兩種,均採用黑色衣褲和領結。常禮服有西式和中式兩種,中式即長袍馬褂,女子禮服是身長齊膝,有領,對襟式,裙的前後有鏡面,兩側做襇,兩端有帶結的式樣。都市女子結婚採用頭披白紗,身著絲織禮服,手持白色花束,舉行"文明"結婚,農家女子仍然穿紅襖戴珠冠,乘坐紅轎,保持著舊式風俗。民國初年,福建一些地區甚至還在延用著明代的婚裝,女子頭戴瓦楞帽或方巾,身披霞帔戴珠冠,男人頭戴大禮帽,上綴紅緞辮或紅絲線,這男女二者的裝束實不相稱,與都市的距離也更大。
北伐以後,政府規定新服制,男子採用中山裝和西裝。這兩種服式均為外來式樣,在官職人員和知識界比較多用,夏季選用白色,其他季節選用黑色或深色。長袍馬褂仍然是常服的一種。立領、三袋七個扣子的學生裝主要是高等學府的制服。長袍外加坎肩、馬甲使用也很普遍。此外上衫下褲或外罩一條紵裙(圍系式的或長或短的小裙),是鄉間男女的普遍裝束。女裝在這個時期變化較大,有保留清式偏襟衣褲的;有上衣下裙仿效西式的;學堂中女學生多著偏大襟上衣底襟圓擺,齊肘中袖短衫,黑色綢裙。社會婦女的常裝仍以旗袍為主,民國廿年以後這種裝束又普遍流行起來。新裝的總趨勢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各種素色或者印花面料的曲線長旗袍,特點是在衣邊加鑲條、補花或衣外加套小馬甲和絲質圍巾,另一種是上衣下裙分開的衣裙式。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外來商品的進入,西方生活習俗的滲透,國內大城市女子頻繁地出入交際場所,使得社會風氣為之一變,合體著裝最為突出,洋式衣裙還要配上眼鏡和手錶,遮陽傘握在手中,更顯新潮和浪漫。甌洲和東洋摩登時裝,從短裙、內衣以及色彩等方面影響著國內的女子,仿效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模仿美國的簡便裝束,愛好運動的女士們多穿紅色鑲銀鈴的百褶裙,並以胸罩代替舊時的肚兜〈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一種用紅布綉花,並加金銀鏈,掛在頸部的護身衣)。此外連衣裙〈五十年代蘇聯稱"布拉吉"〉也較為普遍,追其根源,我國古代傳統服式就是上衣下裳的連衣形式,只不過由西方再度傳入則更加簡化和便於活動罷了。在民國以後的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裘衣仍盛行於富人之家,反毛大衣外用是自古至今的貴重衣物。清代的「端罩」也是一種反毛對襟式外衣,其區別在於不是翻領。「斗篷」是一種外出常用的服式,著此裝瀟灑自如,風度翩翩,當時這種斗篷在上層人士的男子和老年女子中比較流行。以上服式雖然只有幾種類型,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地區差異較大,所以眾多地區的服式可從幾種類型的服式中利用色彩、裝飾、原料的不同,選擇,變異出更多的服式品種來。
皮鞋、提包和傘,都是日本"東洋女"帶進來的。光緒末年在廣州就已出現過這種裝束,被人們稱為"自由女"裝束,這表示了她們開放的思想和行為。民國初期開始有一些人行「文明結婚」、做「文明事業」、成立「小家庭」等,他們所穿的摩登服裝叫"文明裝"。西方服裝對我國的影響,主要在二戰後的時期。我國女留學生有不少去甌美名城尋求配偶,於是將東方的裝飾藝術帶向西方,同時又將甌洲的服裝、飾物和化妝品等帶回我國,這些女性自然而然成為外國商品的推銷者和消費者。
時裝的興起,也促進了童裝的發展,迫使不利於兒童身體發育的緊窄小旗袍和短褂改變成適合身體發育的新式童裝。
⑻ 服裝業的歷史變遷
全球紡織服裝產業變遷史
由於紡織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一個國家在紡織品生產方面的比較優勢會逐漸減弱,後起國家往往更有競爭力,因此,紡織行業的困境和調整,是一個國家產業結構升級的標志和必經階段。
1、近代世界紡織產業中心的三次轉移
第一次轉移:發生在18世紀第一次產業革命時期,世界紡織生產的中心從東方轉移到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
第二次轉移: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從美國、日本和西歐轉移到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如韓國、香港、台灣地區等;
第三次轉移: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現在仍在繼續,從韓國和台灣、香港地區向亞洲的其他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東南亞等地轉移。
2、世界紡織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的趨勢
(1)生產中心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2)消費中心(主要在發達國家)與生產中心的分離使紡織服裝貿易迅速增長;
(3)紡織領域迅速擴展,從傳統的服裝、家用紡織品向工業、醫療衛生、安全防護、航空航天、土木工程、冶金機電、交通水利、軍事等各個領域擴展。
3、世界紡織業格局的三個層次:
一、是技術密集型紡織業,集中在發達國家(美、歐、日),產品為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業用紡織品以及功能性、流行性強的紗線和面料;
二、是資本密集型紡織業,集中在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韓國和香港、台灣地區等),產品主要為紡織上游產品和後整理水平較高的中高檔紡織產品;
三、是勞動密集型紡織業,集中在發展中國家(東亞、東南亞、南亞), 以粗加工、中低檔大路產品為主。
4、世界服裝業格局的四個層次:
一、是obm型(0riginal brand manufacturing自有品牌),生產銷售自有品牌服裝,如法國、義大利等國的服裝商;
二、是odm型(0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自主設計),為客戶提供款式設計,但沒有自有品牌,用客戶品牌銷售。如韓國、中國香港、台灣等地的出口商。
三、是oem型(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貼牌加工),用國產面料、客供品牌和款式,加工服裝。這是我國目前服裝出口最主要的模式。
四、是加工裝配型(assembly),沒有自行采購或生產面料的能力,用來料、來樣加工服裝,僅賺取加工費。
⑼ 中國服飾的歷史與發展~~~~
這是很歷史的東西,轉一個很教科的介紹給你,希望對樓主了解歷史有幫助!
服裝俗稱"衣裳"﹑"衣服"。它是人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不僅起著遮體﹑護體﹑保健﹑禦寒﹑防暑等作用,而且還起著裝飾﹑美化﹑標志等作用,通過衣質﹑色彩﹑裁製﹑造型和裝綴等的變化,要求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基礎上,能夠充分顯示人的體態和儀容的美感,或表現人的社會地位﹑職業和個性。所以服裝是一種帶有工藝性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在一定生活程度上,反映著國家﹑民族和時代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水平以及社會風尚面貌的重要標志,是兩個文明建設的必然內涵。
休閑 居 編 輯
我國服裝歷史悠久,款式﹑面料絢麗多彩,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的珍品之一。據《五經要義》﹑《藝用服飾資料》﹑《說文解字》等史料和出土文物表明,服裝的產生距今最少也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了。從距今已有十萬余年的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中發現有比較精細的骨針,完全可以認為那時已有了縫紉。於是,服裝的歷史又可向前推移十多萬年前。實際上,在我國甘肅新店出土的一個新石器時期的彩陶上就已有當時人穿的服裝式樣--類似長袍束腰帶。服裝的產生約經歷了一千萬年前的古猿人的樹葉獸皮禦寒﹑蔽體遮身階段,然後是幾十萬年前的氏族公社時期的用骨針簡單縫紉而初具服裝輪廓,最後到了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繁榮的氏族社會中,河姆渡氏族人和大汶口人都已廣泛開始種麻﹑養蠶,男耕女織﹑縫紉初興,衣裳(服裝)初步形成。比較原始的服裝是無袖﹑無領﹑無褲﹑無袋的裙衣式。我國服飾工藝歷史的源遠流長,經過不斷的完善和改進,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各個朝代的服裝,出現了開始講究的商代服裝;服飾齊全的春秋戰國服裝;分類定名的漢代服裝;工藝精湛的唐代服裝;品目繁多的元代服裝;等級嚴明的清代服裝;以及品種齊全﹑絢麗多彩的現代服裝等等。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不少現代多功能及高科技的奇妙服裝,以滿足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屬於多功能服裝的有變色﹑發光﹑晴雨兩用服裝﹑寒暑兩用﹑超級防寒﹑自調厚薄﹑驅除蚊蠅的服裝等;屬於保健服裝的有減肥﹑能呼吸的服裝﹑催眠睡衣﹑抗菌﹑按摩﹑耐臟﹑防臭﹑自行消毒的衛生服﹑專治打呼嚕﹑能診斷癌症的服裝﹑電療﹑中草葯保健﹑防治冠心病﹑中葯透熱服裝等;屬於高科技的服裝有不用線縫制的服裝﹑噴絲直接成衣,與水可融﹑可以吃的服裝等;屬於奇妙功能的服裝有工作救生兩用﹑不怕電擊﹑防火耐熱的安全服等。以上這些服裝的出現說明了現代的服裝正在向多功能﹑高科技方向發展,日新月異,絢麗多彩。將來服裝的發展趨勢是不求名貴,但求方便,更求舒適,越來越薄的綠色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