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克拉瑪依的石油發展史
1956年在這片戈壁灘上發現了石油,1958年建立了克拉瑪依市,2002年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有13個民族,在克拉瑪依漢族佔多數。
克拉瑪依油田邁向智能化
這是一座為共和國的建設立下過特殊功勛的油田,這是一座開采了半個世紀依然充滿活力的油田,這是一座身處戈壁荒漠卻能自覺以保護環境為己任的油田,這是一座偏處西北卻能把數字化做到全國領先的油田。
她就是過去由新疆石油局開發、現在由新疆油田公司開發的克拉瑪依油田。
功勛油田
共和國石油工業長子建立三大功績
1955年10月29日,在准噶爾盆地西北緣的黑油山下,克拉瑪依1號井噴出了強勁的油流。從此,新中國的第一個大油田誕生了,西方學者言之鑿鑿的「中國貧油論」破產了。
1913年到1915年,美孚石油公司與北洋政府簽訂協議,派地質師克拉普和富勒到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山東、東北和內蒙古地區進行石油地質調查,行程12800公里,均未發現有開采價值的石油資源。
1914年至1919年,美孚耗資270萬美元,在陝北的不同地質構造上打了7口探井,均未獲得工業油氣流。
據此,富勒發表了幾篇論文。他在《中國東北部的含油遠景》一文中寫道:「中國東北部的絕大部分地區……沒有含油可能性。」在另一篇文章里他認為中國「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石油開發工作……不可能像美國那樣生產出大量石油。」
美國斯坦福大學地質系教授希洛埃1927年在《遠東礦業與工業》一書中說:「中國石油的儲量充其量也不過美國的1%。」
美國德士古石油公司經理羅傑斯在1932年出版的《美國實業發展史》一書中斷言:「中國大部分及西藏大山脈……都沒有儲存有開采價值石油的可能。」
從此,「中國貧油論」成了一道令人喪氣的魔咒。
因此,克拉瑪依油田的誕生,不僅在現實層面為對石油如飢似渴的新生共和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工業血液,而且在精神層面上打破了「中國貧油論」的迷思,為共和國在更廣闊的領域開發更多更大的油田掃清了觀念障礙。
這是克拉瑪依油田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功績。
初生的克拉瑪依油田自落地之日起就開始奔跑。從發現之日起僅僅4年之後——到1960年,克拉瑪依油田年產原油達到161.6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38.5%,成為當時我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基地。截至2010年,克拉瑪依油田共生產原油近3億噸、天然氣534億立方米。2010年,克拉瑪依生產原油1089萬噸,生產天然氣38億立方米。
克拉瑪依蘊藏著全國儲量最大的環烷基稠油,生產著全國品質最好的環烷基稠油系列產品。目前,克拉瑪依所生產的原油中,「環烷基稠油」的產量超過了1/3。「環烷基稠油」可以比喻為石油中的稀土。從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到要承受冬夏達70攝氏度以上溫差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從遠赴南極的「雪龍號」到超過國際最高標准2倍以上的食品級白油,它都不可或缺。
在氣候條件極其惡劣的茫茫荒原頑強拼搏,幾十年如一日為祖國奉獻巨量石油、特種石油,這是克拉瑪依油田的第二大功績。
就在克拉瑪依人快馬加鞭力促增產的1959年,中國發現了大慶油田。1960年,克拉瑪依油田從僅有的幾萬名石油工作者當中,選派出了包括克拉瑪依油田最高行政領導——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長張文彬在內的6000多名骨幹支援大慶會戰並紮根在黑土地上。在此後三四十年間,在江漢、勝利、華北、塔里木等油田的勘探開發過程中,克拉瑪依油田都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了人員、技術和一切需要奉獻的物資。
可以說,中國陸上的大部分油田,都有克拉瑪依油田的血脈傳承。
因此,克拉瑪依油田不僅是共和國石油工業的長子,而且是共和國石油工業的搖籃。「石油聖地」的譽稱,並非虛至。這是克拉瑪依油田的第三大功績。
百年油田
專家對克拉瑪依持續繁榮充滿信心
作為新中國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今年已經56歲了。歷數全世界的油田,能在勘探開發50年後仍然保持青春活力的,屈指可數。那麼,克拉瑪依油田是否也垂垂老矣?
從1981年到2010年這29年中,除2009年因國際金融危機降低產量外,克拉瑪依油田的油氣產量一直保持著逐年增長的態勢。2002年,克拉瑪依油田原油年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我國西部第一個千萬噸大油田。
那麼,這種上升的態勢還能持續嗎?
在技術層面上,油氣產量持續上升的決定性因素是油氣儲量。克拉瑪依油田的主要勘探領域——准噶爾盆地的油氣總資源量為107億噸,其中石油86.8億噸,天然氣2.5萬億立方米。截至2009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1.19億噸、天然氣儲量2175.8億立方米,油氣資源探明率僅僅分別為24.4%和8.7%。
2005年,中國石油地質與構造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時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地質師的賈承造說:「全國有很多老油田發展到一定的高點之後,產量都在下降,只有克拉瑪依油田的產量一直穩步上升……未來的前景十分廣闊……中油集團公司和中油股份公司領導與專家對克拉瑪依油田率先建成百年繁榮的油田充滿了信心!」
綠色油田
環保優先讓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綠意蒙蒙
6月25日,新疆測繪局航拍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時發現:除抽油機所佔地基被硬化外,連綿起伏的沙丘基本上被生機勃勃的梭梭、紅柳、綠草所覆蓋。現在,在這片4.88萬平方公里的沙海中,有克拉瑪依所屬的石西、石南、陸梁、莫北、莫索灣等5座油田的數千口油氣井在日夜噴涌。它們年產油氣當量近500萬噸,占克拉瑪依油田總產量的近35%。
截至201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0.36%,而這個我國第二大沙漠固定沙丘的植被覆蓋率達40%至50%,半固定沙丘的植被覆蓋率達15%至25%。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能綠意蒙蒙,和克拉瑪依油田從上世紀就開始堅持環保優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20世紀90年代初期,伴隨著挺進沙漠腹地的大規模勘探開發,環境保護被列入了全程監督下的油氣田開發的技術方案中:凡是人為動過的沙丘作業面,施工完畢後,全部進行固沙處理。在陸梁油田的開發中,曾有一家施工企業的職工不按規定線路在沙漠中開車行駛了約500米的路程,被新疆油田公司處以巨額罰款,並被責令恢復地表植被。
沙漠油田開發20年來,新疆油田公司對沙丘作業面做到了100%固沙處理。僅此一項費用,就占油田開發總投資的5%。
從2007年9月開始,新疆油田公司開展了以「油氣田地貌恢復到自然狀態,生態環境得以保持,油氣田設施統一規范,給員工創造一個綠色、舒心的工作環境」為目標的「創建綠色油氣田」活動。目前,這項活動已建立起了長效機制,油田實現了生產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2007年,地處沙漠腹地的石西油田獲得了「國家級環境友好型企業」的榮譽,陸梁油田也已於近日通過了「國家級環境友好型企業」的評審。
數字油田
在全國乃至世界都處於領先水平
克拉瑪依油田是名副其實的邊陲油田。在一些人心目中,邊遠就意味著落後。事實果真如此嗎?
1993年,當時的克拉瑪依油田決策層決定在油田整體上進行「信息化建設」。在中國石油石化行業,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經過兩年的摸索,1995年,克拉瑪依正式踏上了數字油田的建設征程。
1999年11月,「克拉瑪依數字油田信息平台」的第一個版本在北京正式發布。次年5月,這個平台就在中石油集團全國范圍內的其他油田推廣。2008年,這個平台已經不斷完善升級至6.0版。平台上80多套系統一共開發了16000多項功能,並且實現了所有系統的集成。
如今,克拉瑪依人這樣說:克拉瑪依油田有兩個,一個在准噶爾盆地38萬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中,另一個在虛擬的計算機網路中。也就是說,通過數字化,克拉瑪依油田已經被裝進了計算機里。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各油田中都處於領先水平。現在,只要你坐在裝有相關系統的電腦前,輕點滑鼠,全油田的任何一口油井的任何情況,一切均可盡收眼底。
一個最近發生的事實說明了數字油田的力量——
勘探風城油田,用了28年。在前24年的時間里,一直採取的是「分層勘探」模式,也就是科研人員以小組的形式,對這個區域中一個個有希望的「點」進行攻關。依靠這種「螞蟻啃骨頭」的方式,24年間,總共才探明6000多萬噸原油儲量。
這是因為信息化手段的制約,研究處於分立的狀態。
2007年,數字油田基本建成,克拉瑪依的科研人員開始在一個叫做「勘探協同工作環境」的虛擬空間中上班。他們有了對風城油田進行「整體勘探」——將整個區域作為基本單元來進行研究的條件。於是,僅僅4年的時間,一個擁有4.2億噸環烷基稠油資源量的、中國最大的整裝稠油油田全盤托出。
數字油田不是結束,而是開始。1月15日,「智能油田」建設開始全面實施。
「智能化油田就是能夠全面感知的油田,能夠自動控制的油田,能夠預測趨勢的油田,能夠優化決策的油田。」克拉瑪依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智能化油田的定義。根據項目實施方案,5至10年後,初步建成的智能油田可以根據世界石油天然氣市場的情況,自動調整戰略戰術,做出生產決策。克拉瑪依石油人還將可以在網路終端上操控准噶爾盆地的任何一口油井、任何一條管線和任何一個閥門。
代表著現代科技先進水平的「數字油田」已使克拉瑪依油田發生了鳳凰涅槃式的變化,而「數字油田」的升級版「智能油田」的建設,又將使克拉瑪依油田煥發出怎樣的活力呢?
B. 克拉瑪依的歷史沿革
克拉瑪依轄境內歷史上屬北疆草原地帶,許多游牧部族曾在此繁衍生息。秦代,今克拉瑪依轄境為塞種等人游牧之地。漢初,轄境為西遷的大月氏人控制。南北朝時期,轄境為高車、突厥諸部落游牧之地,後為突厥汗國轄地。隋代,轄境為西突厥鐵勒等部之地。唐初,轄境為西突厥五咄陸部胡祿屋等部游牧之地。公元657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汗國後,在其地設鹽泊都督府(地址在今克拉瑪依市區附近),歸安西大都護府治下的昆陵都護府管轄。公元702年,歸北庭都護府管轄。唐末,今克拉瑪依市轄一帶為葛邏祿等回鶻別部游牧地,後為喀喇汗王朝東北境。
1130年,遼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遷葉密立(今額敏縣),今克拉瑪依轄境為其領地。1132年西遼建立後屬西遼。1218年,成吉思汗擊滅西遼政權,今市轄境為蒙古汗國轄地。成吉思汗分封諸子時,今克拉瑪依地區為窩闊台封地。1251年,蒙哥汗即位後,設別失八里行尚書省,今克拉瑪依一帶歸其管轄。1309年,今克拉瑪依一帶屬察合台汗國。明代,瓦剌蒙古土爾扈特部在此游牧,1628年,土爾扈特部西遷後,屬准噶爾部游牧地。
1755年,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後,今克拉瑪依轄境內附。1762年,清政府在庫爾喀喇烏蘇設辦事大臣,今市境南部獨山子及五五新鎮、共青鎮等地歸其統領。1764年,清政府設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今克拉瑪依轄境西北部一帶歸其統領。1778年,清政府在瑪納斯河流域設綏來縣(今瑪納斯縣),屬迪化直隸州管轄。轄區包括今克拉瑪依百口泉、夏子街、大拐、中拐、小拐等地區。至1886年,庫爾喀喇烏蘇直隸廳設立,仍轄今市境南部一帶,屬鎮迪道管轄。1888年,塔爾巴哈台直隸廳成立,轄區包括今市境北部地區。市境東部大拐、中拐、小拐一帶則仍屬綏來轄區,歸迪化(今烏魯木齊)府管理。
1913年,塔爾巴哈台、庫爾喀喇烏蘇直隸廳改置為縣,仍分轄市境南、北二部。1916年,裁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設塔城道,下轄塔城、烏蘇、沙灣縣,今克拉瑪依市境一帶統歸其管轄。其後,今市境相繼隸屬於第五行政區、塔城專區管轄。至新中國成立前,分屬於沙灣縣、烏蘇縣、克烈半個縣(今托里縣)、和豐縣(今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適應烏蘇縣獨山子石油工業的發展,於1955年2月成立了獨山子礦區行政工作委員會。1956年,依據自治區人民委員會《關於工礦區政權設置的決定》,成立了縣級建制的獨山子鎮,行政工作委員會改為鎮人民委員會,直轄於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今市境其餘各地仍為鄰縣管轄區:烏爾禾一帶屬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大拐、中拐、小拐屬沙灣縣,黑油山、白鹼灘一帶屬托里縣,五五新鎮、共青鎮一帶屬烏蘇縣。至1958年5月,國務院批准克拉瑪依設市後,其轄地也隨之正式劃定。
C. 關於克拉瑪依油田的發展史,石油產量,風土人情
1956年在這片戈壁灘上發現了石油,1958年建立了克拉瑪依市,2002年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版,
有13個民族,在克權拉瑪依漢族佔多數,少數民族的食品也被漢族所鍾愛,比如抓飯,烤羊肉,拉條子,幾乎所有克拉瑪依人都愛吃,還有從陝西引進的食品,涼皮,擀麵皮,肉夾饃都是克拉瑪依人愛吃的食品,尤其是女性,幾乎天天都要吃一頓這些食品.
怎麼樣我這個克拉瑪依人還算合格吧還是很了解家鄉的
D. 我想了解克拉瑪依的具體歷史
2010年末 全市總人口(不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口)為391008人。其中漢族人口專占總人數的76.5%;少數民族屬人口佔23.5%。 截至1999年4月,克拉瑪依市下設克拉瑪依、獨山子、烏爾禾、白鹼灘4個區,烏爾禾、小拐2個鄉;還設有勝利路、昆侖路、天山路、銀河路、金龍鎮、五五新鎮、金山路、西寧路、北村、中興路、三平鎮、百口泉等街道辦事處以及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 (某年)全市設克拉瑪依、獨山子、白鹼灘、烏爾禾4個區、9個自然鎮、2個鄉、12個街道辦事處、109個居民委員會和20個村民委員會。境內有生產建設兵團所屬的4個團場。新疆石油管理局機關設在克拉瑪依市。石油管理局與克拉瑪依市實行一個黨委領導下政企分設的兩套管理體制。 2004年,克拉瑪依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2008年11月,領導班子調整,市委書記是徐衛喜,代市長是陳新發。
E. 克拉瑪依油田的發展歷程
195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克拉瑪依市,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屬地級市。經過30多年的艱苦創業,昔日的戈壁荒灘,已建成為一個具有勘探、鑽井、採油、輸油、煉油、建築、運輸、機修製造等門類比較齊全的石油工業生產基地和科研、文教衛生、商業貿易、公共事業基本配套的石油工業新城。 上早已記載過當地的「黑油山」。1951年中蘇石油公司開始普查勘探。1955年獲工業油氣流。1956年投入試采,年產原油1.6萬噸。至1960年達163.6萬噸,占當年全國天然石油產量的39%。是大慶油田投入開發之前全國最大的油田。以後經全面開發,1985年原油產量達494.5萬噸。1998年,以它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產原油871萬噸,天然氣4.71億立方米,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
克拉瑪依位於新疆准噶爾盆地西北邊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石油工業十分落後,當時最大的玉門油田年產量不過10餘萬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雖然經過三年恢復期,但直到1953年全國原油年產量也只僅有43.5萬噸,這個產量僅僅能滿足社會生產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1954年,以蘇聯專家烏瓦洛夫為隊長,地質師張愷、實習生宋漢良、朱瑞明等十人組成地質調查隊,對新疆黑油山——烏爾禾地區完成1:10萬的地質普查後,明確提出該地區有很好的含油前景,建議進行地球物理詳查和探井鑽探。
1955年1月,全國石油勘探會議舉行,把新疆確定為重點勘探地區之一。經過半年的准備,技師陸銘寶任隊長的1219青年鑽井隊由獨山子開赴黑油山。1955年7月6日,南側1號井開鑽; 10月29日完鑽,次日噴油。從此,「克拉瑪依」這個象徵著吉祥富饒的名字傳遍了五湖四海。
到1960年,油田初步探明含油麵積290平方千米;克拉瑪依——馬爾禾油田先後發現克拉瑪依、白鹼灘、百口泉、烏爾禾、紅山嘴等多個油田,整個輪廓呈現在世人面前。如今的克拉瑪依已經建設成為一個依託石油立體發展的工業城市。 迄今為止,克拉瑪依累計發現油氣田25座,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8.29億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766.6億立方米;2004年生產原油 1111萬噸,生產天然氣25.5億立方米,分別比1958年增加30倍和751倍。今天的克拉瑪依油田,已不再是原來十幾平方公里的黑油山,而是以黑油山為基點,向南、北、東三方輻射的千里油區。
隨著油氣資源的加快開發,克拉瑪依石油煉制及化學工業蓬勃發展。在半個世紀以前只有7萬噸煉油能力的基礎上,建成擁有50多套先進生產裝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為1000多萬噸的石化企業,石油化工產品已達220多種,其中一批主導產品填補國內空白。現在,克拉瑪依-獨山子石油化工基地,已經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克拉瑪依油田的主要工作對象准噶爾盆地,發育著巨厚生油岩層,蘊藏著86億噸石油資源和2.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目前探明率分別只有20%和3.4%左右,勘探開發潛力巨大 。
F. 關於克拉瑪依石油發展史
克拉瑪依油田邁向智能化
這是一座為共和國的建設立下過特殊功勛的油田,這是一座開采了半個世紀依然充滿活力的油田,這是一座身處戈壁荒漠卻能自覺以保護環境為己任的油田,這是一座偏處西北卻能把數字化做到全國領先的油田。
她就是過去由新疆石油局開發、現在由新疆油田公司開發的克拉瑪依油田。
功勛油田
共和國石油工業長子建立三大功績
1955年10月29日,在准噶爾盆地西北緣的黑油山下,克拉瑪依1號井噴出了強勁的油流。從此,新中國的第一個大油田誕生了,西方學者言之鑿鑿的「中國貧油論」破產了。
1913年到1915年,美孚石油公司與北洋政府簽訂協議,派地質師克拉普和富勒到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河南、山東、東北和內蒙古地區進行石油地質調查,行程12800公里,均未發現有開采價值的石油資源。
1914年至1919年,美孚耗資270萬美元,在陝北的不同地質構造上打了7口探井,均未獲得工業油氣流。
據此,富勒發表了幾篇論文。他在《中國東北部的含油遠景》一文中寫道:「中國東北部的絕大部分地區……沒有含油可能性。」在另一篇文章里他認為中國「不可能進行大規模石油開發工作……不可能像美國那樣生產出大量石油。」
美國斯坦福大學地質系教授希洛埃1927年在《遠東礦業與工業》一書中說:「中國石油的儲量充其量也不過美國的1%。」
美國德士古石油公司經理羅傑斯在1932年出版的《美國實業發展史》一書中斷言:「中國大部分及西藏大山脈……都沒有儲存有開采價值石油的可能。」
從此,「中國貧油論」成了一道令人喪氣的魔咒。
因此,克拉瑪依油田的誕生,不僅在現實層面為對石油如飢似渴的新生共和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工業血液,而且在精神層面上打破了「中國貧油論」的迷思,為共和國在更廣闊的領域開發更多更大的油田掃清了觀念障礙。
這是克拉瑪依油田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功績。
初生的克拉瑪依油田自落地之日起就開始奔跑。從發現之日起僅僅4年之後——到1960年,克拉瑪依油田年產原油達到161.6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38.5%,成為當時我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基地。截至2010年,克拉瑪依油田共生產原油近3億噸、天然氣534億立方米。2010年,克拉瑪依生產原油1089萬噸,生產天然氣38億立方米。
克拉瑪依蘊藏著全國儲量最大的環烷基稠油,生產著全國品質最好的環烷基稠油系列產品。目前,克拉瑪依所生產的原油中,「環烷基稠油」的產量超過了1/3。「環烷基稠油」可以比喻為石油中的稀土。從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到要承受冬夏達70攝氏度以上溫差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從遠赴南極的「雪龍號」到超過國際最高標准2倍以上的食品級白油,它都不可或缺。
在氣候條件極其惡劣的茫茫荒原頑強拼搏,幾十年如一日為祖國奉獻巨量石油、特種石油,這是克拉瑪依油田的第二大功績。
就在克拉瑪依人快馬加鞭力促增產的1959年,中國發現了大慶油田。1960年,克拉瑪依油田從僅有的幾萬名石油工作者當中,選派出了包括克拉瑪依油田最高行政領導——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長張文彬在內的6000多名骨幹支援大慶會戰並紮根在黑土地上。在此後三四十年間,在江漢、勝利、華北、塔里木等油田的勘探開發過程中,克拉瑪依油田都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了人員、技術和一切需要奉獻的物資。
可以說,中國陸上的大部分油田,都有克拉瑪依油田的血脈傳承。
因此,克拉瑪依油田不僅是共和國石油工業的長子,而且是共和國石油工業的搖籃。「石油聖地」的譽稱,並非虛至。這是克拉瑪依油田的第三大功績。
百年油田
專家對克拉瑪依持續繁榮充滿信心
作為新中國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今年已經56歲了。歷數全世界的油田,能在勘探開發50年後仍然保持青春活力的,屈指可數。那麼,克拉瑪依油田是否也垂垂老矣?
從1981年到2010年這29年中,除2009年因國際金融危機降低產量外,克拉瑪依油田的油氣產量一直保持著逐年增長的態勢。2002年,克拉瑪依油田原油年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我國西部第一個千萬噸大油田。
那麼,這種上升的態勢還能持續嗎?
在技術層面上,油氣產量持續上升的決定性因素是油氣儲量。克拉瑪依油田的主要勘探領域——准噶爾盆地的油氣總資源量為107億噸,其中石油86.8億噸,天然氣2.5萬億立方米。截至2009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1.19億噸、天然氣儲量2175.8億立方米,油氣資源探明率僅僅分別為24.4%和8.7%。
2005年,中國石油地質與構造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時任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地質師的賈承造說:「全國有很多老油田發展到一定的高點之後,產量都在下降,只有克拉瑪依油田的產量一直穩步上升……未來的前景十分廣闊……中油集團公司和中油股份公司領導與專家對克拉瑪依油田率先建成百年繁榮的油田充滿了信心!」
綠色油田
環保優先讓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綠意蒙蒙
6月25日,新疆測繪局航拍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時發現:除抽油機所佔地基被硬化外,連綿起伏的沙丘基本上被生機勃勃的梭梭、紅柳、綠草所覆蓋。現在,在這片4.88萬平方公里的沙海中,有克拉瑪依所屬的石西、石南、陸梁、莫北、莫索灣等5座油田的數千口油氣井在日夜噴涌。它們年產油氣當量近500萬噸,占克拉瑪依油田總產量的近35%。
截至2010年,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0.36%,而這個我國第二大沙漠固定沙丘的植被覆蓋率達40%至50%,半固定沙丘的植被覆蓋率達15%至25%。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能綠意蒙蒙,和克拉瑪依油田從上世紀就開始堅持環保優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20世紀90年代初期,伴隨著挺進沙漠腹地的大規模勘探開發,環境保護被列入了全程監督下的油氣田開發的技術方案中:凡是人為動過的沙丘作業面,施工完畢後,全部進行固沙處理。在陸梁油田的開發中,曾有一家施工企業的職工不按規定線路在沙漠中開車行駛了約500米的路程,被新疆油田公司處以巨額罰款,並被責令恢復地表植被。
沙漠油田開發20年來,新疆油田公司對沙丘作業面做到了100%固沙處理。僅此一項費用,就占油田開發總投資的5%。
從2007年9月開始,新疆油田公司開展了以「油氣田地貌恢復到自然狀態,生態環境得以保持,油氣田設施統一規范,給員工創造一個綠色、舒心的工作環境」為目標的「創建綠色油氣田」活動。目前,這項活動已建立起了長效機制,油田實現了生產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2007年,地處沙漠腹地的石西油田獲得了「國家級環境友好型企業」的榮譽,陸梁油田也已於近日通過了「國家級環境友好型企業」的評審。
數字油田
在全國乃至世界都處於領先水平
克拉瑪依油田是名副其實的邊陲油田。在一些人心目中,邊遠就意味著落後。事實果真如此嗎?
1993年,當時的克拉瑪依油田決策層決定在油田整體上進行「信息化建設」。在中國石油石化行業,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經過兩年的摸索,1995年,克拉瑪依正式踏上了數字油田的建設征程。
1999年11月,「克拉瑪依數字油田信息平台」的第一個版本在北京正式發布。次年5月,這個平台就在中石油集團全國范圍內的其他油田推廣。2008年,這個平台已經不斷完善升級至6.0版。平台上80多套系統一共開發了16000多項功能,並且實現了所有系統的集成。
如今,克拉瑪依人這樣說:克拉瑪依油田有兩個,一個在准噶爾盆地38萬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中,另一個在虛擬的計算機網路中。也就是說,通過數字化,克拉瑪依油田已經被裝進了計算機里。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各油田中都處於領先水平。現在,只要你坐在裝有相關系統的電腦前,輕點滑鼠,全油田的任何一口油井的任何情況,一切均可盡收眼底。
一個最近發生的事實說明了數字油田的力量——
勘探風城油田,用了28年。在前24年的時間里,一直採取的是「分層勘探」模式,也就是科研人員以小組的形式,對這個區域中一個個有希望的「點」進行攻關。依靠這種「螞蟻啃骨頭」的方式,24年間,總共才探明6000多萬噸原油儲量。
這是因為信息化手段的制約,研究處於分立的狀態。
2007年,數字油田基本建成,克拉瑪依的科研人員開始在一個叫做「勘探協同工作環境」的虛擬空間中上班。他們有了對風城油田進行「整體勘探」——將整個區域作為基本單元來進行研究的條件。於是,僅僅4年的時間,一個擁有4.2億噸環烷基稠油資源量的、中國最大的整裝稠油油田全盤托出。
數字油田不是結束,而是開始。1月15日,「智能油田」建設開始全面實施。
「智能化油田就是能夠全面感知的油田,能夠自動控制的油田,能夠預測趨勢的油田,能夠優化決策的油田。」克拉瑪依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智能化油田的定義。根據項目實施方案,5至10年後,初步建成的智能油田可以根據世界石油天然氣市場的情況,自動調整戰略戰術,做出生產決策。克拉瑪依石油人還將可以在網路終端上操控准噶爾盆地的任何一口油井、任何一條管線和任何一個閥門。
代表著現代科技先進水平的「數字油田」已使克拉瑪依油田發生了鳳凰涅槃式的變化,而「數字油田」的升級版「智能油田」的建設,又將使克拉瑪依油田煥發出怎樣的活力呢?
G. 關於克拉瑪依的歷史,不是論文,資料。感謝...
直到解放前,一位叫塞里木巴依的維吾爾老人,第一次叩響了黑油山版大門,他在山旁權搭了個地窩子,在集油窪地撈取原油,騎毛驢往返於烏蘇與黑油山間,用黑色的油換取生活用品,當地人用此原油點燈,膏車軸等。為發揚艱苦創業精神,新疆石油管理局和克拉瑪依市1982年10月1日在黑油山樹立了近3米高的石雕紀念碑和一尊維吾爾老人騎著毛驢彈奏熱瓦普的塑像。1983年建成從礦史陳列館通往黑油山的瀝青混凝土公路及停車場,到達山頂的石階也建成。 黑油山已成為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紀念地和游覽勝地。
H. 克拉瑪依油田的歷史回顧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由於外地紅衛兵來克拉瑪依串聯,管理局機關受沖擊,基層機關也難以正常工作。那時,人人自危,生產工作處於一片混亂。正在這時,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下令對新疆石油局實行軍事管制。
隨後,8010部隊政委崔虎、參謀長李正忠同志帶來了許多軍官進駐克拉瑪依市,對局市施行軍管,相繼成立了軍管會生產指揮部,政工組、群眾組和軍管會接待站。
軍管會首先穩定了這里的形勢,堅決制止武鬥,做好群眾思想工作,進行大聯合。為了搞好生產,他們將大批幹部解放出來,讓這些同志大膽地工作,促進原油生產。
當時,克拉瑪依除了紅衛兵外,還有許多群眾組織和上訪人員。由於軍管會工作人員少,難以應付。為了很快扭轉局勢,軍管會立即決定:從局機關紀委、幹部、勞資和公安等部門抽調一批地方幹部協助做軍管工作。那時,我和其他三位同志被調到接待站工作,整天同上訪人員打交道,每天少則接待七、八人,多時可達十多人。
在軍代表的直接領導和各單位的大力協助下,我們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查調了所有的原始資料,使大多數人得到滿意的答復。
同軍代表工作的兩年多時間里,我看到了他們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和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的工作態度。人民解放軍真不愧為最敬愛的人,不愧為國家的堅強柱石。
這張照片拍攝於1963年冬季,照片為當時新疆石油管理局建築安裝公司油田維修公司裝卸一班的全體員工在採石廠工歇時的情形,前排右四手拿鋼釺的人是這張照片的主人,名叫依米提?那斯爾,他當時任裝卸一班班長。 這張照片拍攝於1958年10月,照片的主人劉百順老人一直將它保存了近50年。照片中的題詞「為鑽井兩萬口,生產石油兩千萬噸而奮斗」,是朱德委員長來克拉瑪依視察時送給油田建設者們的。
I. 克拉瑪依的歷史多長
新疆石油遠在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就開始鑽探;1909年,鑽成一口內20米的淺井,產量很少。1949年新中容國成立前夕,這里僅有油井2口,每天產油2~3噸。1955年1月,中蘇石油公司移交給我國,當年勘探發現了克拉瑪依油田。"克拉瑪依"是維吾爾語"黑油"的意思,得名於市區附近的一座天然瀝青丘--黑油山。同年6月,一支由8個民族組成的青年鑽井隊來到"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的克拉瑪依戈壁荒灘,經過100多天的頑強奮戰,於當年10月29日鑽完了一號井,獲得了工業性油流。從1955年起,國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