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的現實意義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人們提供了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思想內路線,它揭示了社會基本容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這一觀點提供了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和滅亡規律的科學依據,從而糾正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僅從抽象的理想原則出發譴責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它揭示了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糾正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寄希望於統治者發善心,以和平方式實現社會變革藍圖的幻想;它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克服了空想社會主義者把無產階級僅僅看成一個受苦受難的階級,而把歷史進步和社會更替的希望寄託於少數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是管事使社會主義有空想變為科學的基石。
② 論述: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說明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實踐的哲學依據及其現實意義
哲學依據是:
① 唯物主義的重要依據。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以及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的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這一原理是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廈的基石,馬克思主義哲學全部原理都是以此為理論根據的,也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哲學依據。我們認識事物、研究問題就必須從實際出發,即從客觀存在著的事實出發,既不能從原則、本本出發,也不能從主觀想像出發。所謂從實際出發,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去認識事物聯系去取代事物的聯系。這就在對待事物的問題上堅持了唯物論。按照這,找出事物和現象之間的固有的聯系,而不是以先入為主的思想去對待事物,也不是用幻想的或臆造的一思維方式來認識我國的社會發展階段,就必須正確地認識到「我國目前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事實,而不應該拔苗助長。我國最大的實際就是現在正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文化落後,生產力水平低,發展又不平衡,所以必須經歷一個很長的初級階段。
②有其哲學辯證法的重要依據。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相互關系的原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哲學基礎。按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建設社會主義,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注意中國的特點。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普遍原理的指導下分析研究特殊性。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具有社會主義社會的共性。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又具有自己的個性。這種特殊的國情表明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
現實意義
改革是中國第二次革命。改革開放的實踐已充分證明,其革命性意義是極其巨大而深刻的,正如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的:「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筆者認為,概括起來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開啟了當代中國歷史新時期,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變 建國以後,中國作為一個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何使自己盡快地擺脫貧困和落後,這是我國面臨的重大課題。由於沒有現成的發展模式,我們主要照搬了蘇聯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來組織發展經濟,這種體制在初期也曾發揮過應有的歷史作用,但隨著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其弊端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因此,改革開放立足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以變革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為突破口,以市場化改革為取向,經過30年的努力,在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為中國經濟發展開辟了嶄新的道路。一是堅持解放思想,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實現了國家工作重點轉移,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改革開放是一個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徹底否定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做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從此當代中國進入了以改革開放為鮮明特點的歷史新時期。二是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實現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機制的有效結合,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歷程表明,一方面,在推進改革開放進程中,重視實踐探索和創新,使改革開放成為推動發展的新的實踐源泉和力量源泉;另一方面,在深化改革開放中,十分重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因此,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已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體制將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不斷完善和成熟,將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更加顯著的體制性效益。 二、促進了生產力大解放、大發展,實現了由溫飽不足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轉變 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使國家更加富強、人民更加幸福。從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是我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必然成為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心任務。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過程,就是圍繞解決初級階段主要矛盾展開的,就是一個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一是確立並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力量源泉。改革開放30年實踐是堅持和貫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偉大實踐。在這條正確的發展路線的指引下,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二是確立並逐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大解放大發展。 三、推進了制度建設和創新,實現了由高度集權向民主法治的歷史性轉變 改革開放對於當代中國來說,是一個偉大的實踐探索,也是一次深刻的社會變革,這當中最關鍵的是要對一切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和制度進行變革。與此同時,制度建設和制度創新的任務,必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而成為我們必須關注和解決的重大課題。一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法律保障。1982年,確認了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提出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補充。1999年,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04年,《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2004年,明確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制財產不受侵犯」、「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等。2005年,通過《關於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使免除農業稅的惠農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上列舉的這些法律制度,是與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相適應的,從一個方面表明了改革開放推進了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創新。二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拓展了人民群眾參與改革和發展實踐的空間。改革開放30年,我們黨十分重視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建設和創新。我們黨明確提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各項民主制度不斷完善,新型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在改革開放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已成為全國上下共識,我國已進入民主法治的歷史新時期。 四、激發了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實現了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性轉變 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歷程,是全社會創造活力不斷增強的過程。一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不斷激發社會活力。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黨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並且深刻地指出: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這就為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促進全社會創造能量充分釋放、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創業活力蓬勃開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二是通過理論和實踐創新,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發展道路。黨的十二大,我們黨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此,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堅持和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堅持發揮生產力作為最活躍、最革命因素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把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極大地增強了全社會創造活力,形成了萬眾一心共創偉業的生動局面,實現了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歷史性轉變。 五、擴大了對外交往與合作,實現了由封閉半封閉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黨的十一屆三中會會以來,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體制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我們黨把對外開放確立為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從而推動了我國更深入更全面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一是始終不渝地堅持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對外開放中,中國堅持以自己的發展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擴大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在實現本國發展的同時,兼顧對方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正當關切和利益。實踐證明,改革開放30年,我們堅持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二是在對外開放中擴大交往與加強合作。在對外開放中,中國堅持和弘揚民主、和睦、協作、共贏精神,從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環保等各個方面擴大交往與合作。30年的對外開放擴大了交往與合作,實現了由封閉半封閉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六、推動了發展方式的戰略調整,實現了由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向科學發展方式的歷史性轉變 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生產力得到了大解放大發展,國際競爭力得到了大提升,人民生活得到了大改善。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消費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優化,科技進步加速,與世界經濟進程的融合加深,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聯度增強,人民群眾對於物質文化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這些新的趨勢的出現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提供了不竭動力,創造了有利條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發展的推進、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們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嚴峻的挑戰。因此,順應新的發展趨勢,解決新的問題,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是我們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重大戰略思想,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新實踐相結合的重大理論成果,科學地回答了「什麼是發展和怎樣發展」的基本問題,是新的歷史階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二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進程。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科學發展方式,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以少投入、低消耗、零排放、可循環、高效率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我們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要求我們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
③ 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相關原理闡述中國夢的提出及其現實意義
基於唯物史觀的中國夢,建立在嚴格的歷史前提、歷史邏輯和「現實運動」基專礎上屬,同空想社會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劃清了界限。空想社會主義者從唯心史觀出發,顛倒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邏輯關系,企圖用「理想」取代現實,藉助發明一套完善的社會制度和社會改造方案,通過脫離現實的途徑來實現「烏托邦」的社會夢想,這種空中樓閣的主觀臆想根本不可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歷史虛無主義者置中華民族的歷史邏輯於不顧,任意解構歷史、假設歷史、割斷歷史,否認客觀歷史事實以及被實踐檢驗的真理認識,妄圖通過否定歷史來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樣做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④ 簡述歷史唯物主義創立的偉大意義
歷史來唯物主義創立的偉大意義 源正是由於馬克思科學地解決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所以,它在社會歷史理論以及哲學史上引起了偉大變革: 第一、它使唯物主義徹底化了,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高度統一,把唯心主義從它的最後的避難所驅逐出來了。 第二、它使社會歷史理論科學化了(歷史唯物主義產生前,全部歷史理論從總體上講都未能達到真正科學的水平) 第三、它使社會主義理論由空想變成科學。空想社會主義者:由於他們沒有發現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因而他們只是從道義上批判資本主義,由於唯物史觀的創立,揭示了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使人們看到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並找到了實現社會主義的現實力量——無產階級。 正因此,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
⑤ 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意義是什麼
歷史唯物主義是共產主義人生觀的理論基礎,共產主義人生觀則是歷史唯物主義在人生觀問題上的具體體現。只有學好並掌握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並以它為指導觀察和思考人生問題,才能樹立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因此,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對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有決定性影響。具體地說: (1)學習歷史唯物主義能夠指導人們樹立共產主義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即人生理想問題,共產主義人生觀把實現共產主義看做人生的最高目的,這是由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決定的。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無產階級把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這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是無產階級對這種客觀要求的自覺認識。因此,應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2)學習歷史唯物主義能夠指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人的價值問題是人生觀中的重要問題,它包括人為什麼而活、為誰而活才有意義等問題,但根本的是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個人不能脫離社會、集體,個人作用的性質和劃、,取決於所處的時代和所屬的社會集團。必須從個人和社會的關繫上評價個人的價值,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社會對個人的尊重結合起來,個人有無價值和價值大小,取決於他對社會進步是否作出貢獻以及貢獻大小。因此,共產主義的人生價值觀主張為集體、社會作奉獻的集體主義。 (3)學習歷史唯物主義能夠指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人生態度是人生目的、人生價值觀的具體體現,表現為如何對待人生道路上的苦樂、榮辱、生死、義利等問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發展是在矛盾運動中實現的,在其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曲折甚至暫時的倒退,但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共產主義者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正是建立在對社會發展客觀必然性的深刻理解上。因此,共產主義的人生態度是,不懼怕一時的挫折,不怕個人的犧牲,積極樂觀地投身於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 (4)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為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指出了正確的途徑。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就要求人們投身於社會實踐,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這是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的正確途徑。 參考資料: http://iask.sina.com.cn/b/3187911.html?from=related
⑥ 急!!! 唯物史觀對文學理論的有什麼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創立的唯物史觀,在整個社會科學領域引起了革命,它不僅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了科學,而且為歷史學、哲學、倫理學、美學、文藝學等社會科學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的基礎。馬克思在《政治經學批判》序言中所概括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對各個學科的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恩格斯指出:「根據唯物史觀,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6]人類的物質生產勞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決定著其它各種活動的發生和發展。「人的認識,主要地依賴於物質的生產活動,逐漸地了解自然的現象、自然的性質、自然的規律性、人和自然的關系;而且經過生產活動,也在各種不同程度上逐漸地認識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關系。一切這些知識,離開生產活動是不能得到的。」[7]
唯物史觀的創立,為文學活動發生學的研究開拓了新思路,提出了新問題,指明了新方向。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的自然關系。」[8]史前藝術的起源是以原始人類的出現為前提。據考古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人類史前時代存在著4個關鍵階段:第一階段是人的系統(人科)本身的起源,類似猿的動物變成兩足直立行走的物種,時間大約在700萬年以前;第二階段是兩足行走的物種繁衍成許多不同的物種,約在700-200萬年之間;第三階段以腦子擴大為標志,這是人屬出現的信號,逐漸發展成直立人和智人(Homo sapiens);第四階段是現代人的起源,已具有語言、意識、藝術想像力和工具的製造。[9]在現代人類出現的過程中,物質生產勞動實踐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勞動創造了人本身。」[10]「首先是勞動,然後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了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們的影響下,猿腦就逐漸地過渡到人腦;後者和前者雖然十分相似,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11]在勞動實踐過程中,自然人化與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不僅創造了人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而且也在實踐中改造了人自身。「勞動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12]由於手、發音器官和腦的日益發展和完善,原始人除了能夠從事打獵和畜牧外,又能從事農業,農業之後又有了紡紗、織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伴隨著商業和手工業,最後出現了藝術和科學」[13]「以致像魔法一樣造就了拉斐爾的繪畫、托瓦森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音樂。」[14]
史前藝術的發生與原始人的思維、觀念、意識、語言的產生是相伴而行的,又是與史前的極端艱難困苦的勞動生產實踐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人們的想像、思維、精神交往在這里還是人們物質行動的直接的產物。」[15]馬克思在關於摩爾根的《古代社會》的人類學筆記中,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自然辯證法》和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等著作中,提出和原則上論述了有關文學藝術活動發生和起源的一系列問題,為後繼者指明了進一步研究的方向。這些問題主要有:
第一,明確指明文學活動發生學研究的對象。馬克思恩格斯都十分重視摩爾根於1877年出版的《古代社會》,馬克思認真地做了大量筆記,並准備寫一部專著來研究《古代社會》,但未能如願,後來由恩格斯寫下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恩格斯在該書的第1版序言中指出:「摩爾根的偉大功績,就在於他在主要特點上發現和恢復了我們成文史的這種史前的基礎,並且在北美印第安人的血族團體中找到了一把解開希臘、羅馬和德意志上古史上那些極為重要而至今尚未解決的啞謎的鑰匙。」[16]人類的文學藝術活動的發生和起源問題,實際也是一個世界上古史上「至今尚未解決的啞謎」。因此對人類史前史及其各方面情況(包括史前藝術)的研究,就成了研究文學活動發生與起源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生前雖未對人類史前藝術作專門研究,但他們在人類學筆記中提出的觀點卻給後人以啟示。德國著名藝術史家格羅塞於1894年發表的《藝術的起源》,對原始藝術的產生、形成和發展及藝術活動與社會經濟和精神生活之間的關系,作了詳盡的探討和論證,「他是第一個從藝術領域收集證據」[17]支持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的,從而在從理論和實踐上確立了藝術起源問題研究的對象應是史前社會與史前藝術。
第二,思維的發展與審美意識的發生問題。維柯在《新科學》中曾對原始人類思維的特點作過專門的研究,他認為原始初民的思維是「詩性的智慧」,他們沒有推理力,渾身都是旺盛的感覺力和生命的想像力。馬克思恩格斯進一步歷史唯物地說明了人的思維的發生和發展。馬克思指出:「思維過程本身是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的,它本身是一個自然過程,所以真正能理解的思維永遠只能是一樣的,只是隨著發展的成熟程度(其中也包括思維器官發展的成熟程度)逐漸地表現出區別。其餘一切都是廢話。」[18]恩格斯也指出:「人的思維最本質和最切近的基礎,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而不單獨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19]人的思維發展也是一個歷史過程。馬克思在讀摩爾根《古代社會》時已注意到在史前史的野蠻時代階段,初民的想像力有很大發展。他說:「對於人類的進步貢獻極大的想像力這一偉大的才能,這時已經創造出神話、故事和傳說等等口頭文學,已經成為人類強大的刺激力。」[20]也正是在生產勞動的實踐過程中,在學會如何改變自然、使自然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那些「主體的、屬人的感性的豐富性,即感受音樂的耳朵、感受形式的眼睛,簡言之,那些能感受人的快樂和確證自己是屬人的本質力量的感覺,才或者發展起來,或者產生出來。」[21]當著原始初民在勞動過程中,體會到如魯迅所說的「杭育!杭育!」節奏感的愉快時,當他們看到東方日出、雨後彩虹而歡呼雀躍時,當他們聽到黃鶯百靈的優美、起伏、強弱的鳴叫而特別高興時,他們的審美意識就開始萌生了。
第三,語言的產生與原始初民文學活動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不僅以實踐的觀點,在多處論述了生產勞動實踐在人自身生成過程中的作用,而且明確指出:作為文學活動的載體的語言,也是「從勞動中和勞動一起產生出來的,這個解釋是唯一正確的,拿動物來比較,就可以證明。動物,甚至高度發達的動物,彼此要的信息很少,不用分音節的語言就可以互通信息。在自然狀態下,沒有一種動物會感到不能說話或不能聽懂人的語言是一種缺陷。」[22]人是能製造工具的社會動物。人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個現實的存在者。「語言是存在的家。」[23]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特別強調語言和意識的不可分性,指出:人並非一開始就具有「純粹的」意識,「精神」從一開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質的「糾纏」。物質在這里表現為振動著的空氣層、聲音,簡言之,即語言。「語言和意識具有同樣長久的歷史;語言是一種實踐的、既為別人存在因而也為我自身而存在的、現實的意識。語言和意識一樣,只是由於需要,由於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產生的。」[24](著重號引者加)語言的產生是原始初民文學活動發生的重要前提條件。語言的產生與審美意識的發生,可以說是同步的。如同海德格爾所說,「語言本身在本質的意義上是詩。……確切地說,詩發生在語言之中,因為語言保護著詩的源始本質。」[25]馬克思在關於人類學的筆記中,對於語言的產生與原始文學的發生問題,是聯系在一起加以關注的。在人類蒙昧期的低級階段,即他稱之為「人類的童年」時期,「音節清晰的語言」已開始出現。到野蠻期的高級階段,即「從冶煉鐵礦石,使用鐵器開始,終止於標音字母的發明,和用文字書寫作品。」[26]這中間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早在野蠻期的低級階段,「圖畫文字似乎是在這一時期首次出現的;如果它產生更早,那麼在這時已得到很大發展。在這方面相互關聯的發明的系列有如下述:(1)手勢語言或個人符號語言;圖畫文字或表意符號;(3)象形文字或約定符號;(4)表音性質的象形文字或按一定使用的表音符號;(5)拼音字母或寫音。」[27]這種語言文字發生與形成的過程,實際也就是原始初民文學活動發生的過程,二者是相隨而行的。恩格斯通過對摩爾根《古代社會》的研究,對原始藝術的產生作了如下的概括:「野蠻時代是學會經營畜牧業和農業的時期,是學會靠人類的活動來增加天然產物生產的方法的時期。文明時代是學會對天然產物進一步加工的時期,是真正工業和藝術產生的時期。」[28]從馬克思恩格斯有關原始初民語言文字的發生、形成與文字書寫作品的出現、藝術的產生的論述,人類文學活動的發生大體上應在摩爾根稱之為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過渡的漫長歷史過程之中。
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給後人留下關於藝術起源和文學活動發生問題的學術專著,僅從上面這些有關的觀點和論述中,我們就可以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示。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些觀點和論述,無疑為文學活動發生學的研究開辟了一個新局面。
三
馬克思恩格斯之後,普列漢諾夫對文學活動發生學研究做出了新的貢獻。他運用唯物史觀多方面地研究了原始藝術,批判地吸取了格羅塞研究成果,在回答勞動與游戲何者在先、何者在後問題的同時,鮮明地提出了藝術發生與起源於勞動的觀點。普列漢諾夫(1856-1918) 是俄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美學家和文藝理論家。他以書信的形式撰寫的《沒有地址的信〔1899-1900〕》是第一部以唯物史觀研究文學藝術活動發生與起源的學術專著。難能可貴的是,普列漢諾夫是在生前並沒有看到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關於人類學的筆記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以及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研究,在文學藝術起源的許多觀點上,得出了與馬克思恩格斯一致的結論。普列漢諾夫在文學活動發生學研究上的特殊貢獻有以下幾點:
第一,研究方法上的革命。在世界藝術史研究領域,普列漢諾夫是第一個自覺地將馬克思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運用於原始藝術研究的理論家。他在《沒有地址的信》第一封信中寫道:「在這里我毫不含糊地說,我對於藝術,就象對於一切社會現象一樣,是從唯物史觀的觀點來觀察的。」[29]普列漢諾夫創造性地闡發了歷史唯物主義,他說:「從今以後,批評(更確切些說,美學的科學理論)只有依據唯物史觀,才能夠向前邁進。」[30]對於唯物史觀原理,他作了具體闡發,提出了著名的社會結構「五層次」說,即:①生產力的狀況;②被生產力所制約的經濟關系;③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生長起來的社會政治制度;④一部分由經濟直接所決定的,一部分由生長在經濟上的全部社會政治制度所決定的社會中的人的心理;⑤反映這種心理特性的各種思想體系。[31]他把「社會心理」看作是藝術與社會生活關系的中介,認為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思想史和藝術史,只知道它的經濟是不夠的,必須進一步研究社會心理。不研究社會心理,要想對藝術史進行歷史唯物主義的解釋是不可能的。普列漢諾夫運用唯物史觀全面地審視了西方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和藝術史家關於文學藝術活動發生與起源的各種不同學說,批判了其中的唯心的、形而上學成分,吸取其有價值內容。普列漢諾夫在高度評價了達爾文做出的傑出貢獻的同時,又實事求是地批評了研究文學活動發生學中的達爾文生物學的觀點。在達爾文主義者看來,美感是人與動物所共有的,人的審美意識的發生是從動物哪裡發展而來的。[32]普列漢諾夫認為,達爾文是把人類的起源當作物種的起源來看待的。歷史唯物主義者研究的著眼點「恰恰開始於達爾文主義者的研究領域終結的地方。他們的工作不能替代達爾文主義者所給予我們的東西,同樣地,達爾文主義者最光輝的發現也不能替代他們的研究,而只能為他們准備好基礎」。[33]普氏認為,對美感的起源不能用生物學觀點來解釋,應以生產勞動實踐為中心內容的社會學觀點來解釋。動物對色彩、光線、節奏的辨別能力,只是一種發展成美感的「可能性」,而不是現實性。而人的美感的產生,恰恰是人賴以生存的許多客觀條件。「這就決定於他們在其影響下受教育、生活和行動的那些條件。人的本性使他能夠有審美的趣味和概念。他周圍的條件決定著這個可能性怎樣轉變為現實;這些條件說明了一定的社會的人(即一定的社會、一定的民族、一定的階級)正是有著這些而非其他的審美趣味和概念。」[34]動物由於不可以有人通過生產勞動創造的生產力、生產關系等諸多的產生美感的條件,因此它們所具有的色彩、聲響、節奏的感覺的可能性,也就不可能變為同人一樣的現實性。
第二,「勞動說」的確立。普列漢諾夫在格羅塞《藝術的起源》研究的基礎上,從游戲與勞動的關系何者在先何者在後的問題入手,運用唯物史觀,提出了不同於「游戲說」、「巫術說」的「勞動說」。在格羅塞那裡,已注意將藝術起源的研究與原始初民的生產方式聯系起來。他說:「生產事業真是所謂一切文化形式的命根;它給予其他的文化因子以最深刻最不可抵抗的影響,……我們可以相當肯定地說,生產方式是最基本的文化現象,和它比較起來,一切其他文化現象都只是派生性的、次要的。」[35]但格羅塞的藝術史觀留有二元論傾向,在談到藝術活動發生的條件時,他又把「游戲說」的倡導者提出的「藝術沖動」看作是藝術活動發生的「首要條件」。格羅塞最終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門前止步了。普列漢諾夫正是在格羅塞提出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勞動說」的主張。他認為,「解決勞動和游戲――或者也可以說,游戲和勞動――的關系問題,在闡明藝術的起源上極為重要的。」[36]他吸取了心理學家威廉·馮特關於「游戲是勞動的產兒」的觀點,進一步指出:「我堅決地相信,如果我們不把握下面這個思想,那末我們將一點也不懂得原始藝術的歷史:勞動先於藝術,總之,人最初是從功利觀點來觀察事物和現象,只是後來才站到審美的觀點上來看待它們。」[37]普列漢諾夫研究了各種原始藝術產生的歷史條件後指出:原始社會中,因為生活的需要迫使人去勞動,人在勞動中逐漸地把自己力量的實際使用看作是一種快樂。「游戲是由於要把力量的實際使用所引起的快樂再度體驗一番的沖動而產生的。」[38]先民們的審美趣味,也總是「隨著生產發展而發展的,因此,不論在這里和那裡,審美趣味的狀況總可以成為生產力狀況的准確的標志。」[39]
對於普列漢諾夫提出和論證的「勞動說」的理由,學界也並非完全贊同。有的學者已經對他的關於先民最初從功利觀點來看待事物、後來才站到審美觀點上來的看法提出了質疑。認為這只說對了問題的一半。比如,原始初民在進行生產工具製作時,他們的創造活動。就顯示出了兩重性:一是他意識到自己活動的實用目的,二是他意識不到他的活動的美,意識不到他製作的工具已含有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創造的因素。所以後人從原始的工具上感覺到的美,對於那些製造工具的原始人來講還只是一種潛在的形態,只是一種具有必然性的無意識表現。「這就是問題的特殊性所在,也是它的實質所在。」[40]這一關鍵性的問題,普列漢諾夫並沒有給以理論上的說明。
四
普列漢諾夫運用唯物史觀研究原始藝術提出的「勞動說」,畢竟是具有開創性的,因而它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中國魯迅接受馬克思主義,開始就是從翻譯普氏的《藝術論》(即《沒有地址的信》)入手的。魯迅認為,普列漢諾夫「是用馬克斯主義的鋤鍬,掘通了文藝領域的第一個。」[41]他說:「蒲力汗諾夫也給馬克斯主義藝術理論放下了基礎。他的藝術論雖然還未能儼然成一個體系,但所遺留的含有方法和成果的著作,卻不只作為後人研究的對象,也不愧稱為建立馬克斯主義藝術理論,社會學底美學的古典底文獻的了。」[42]過去談文學藝術的起源和發生,廣為流傳的是蒲氏的「勞動說」,提到魯迅也僅是舉出「杭育!杭育!」的一段話以印證「勞動說」的正確。實際上魯迅對文學活動發生學的研究,既繼承和借鑒了普列漢諾夫的方法與觀點,批判地吸取「游戲說」、「巫術說」、「宗教說」和列夫·托爾斯泰提出的感情體驗傳達說中有價值的成分,又緊密地結合中國文學藝術發生、發展的實際,提出了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學活動發生論的新觀點。魯迅的著作中涉及文學活動發生論的主要有《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漢文學史綱要》、《門外文談》、《藝術論》中譯本序等。綜合魯迅的觀點,他對文學活動發生、起源的主張可概括為:「勞動―宗教(巫術)―休閑」論。最能代表他的觀點的是下面一段話:
我想,在文藝作品發生的次序中,恐怕是詩歌在先,小說在後的。詩歌起源於勞動和宗教。其一,因勞動時,一面工作,一面唱歌,可以忘卻勞苦,所以單從呼叫發展開去,直到發揮自己的心意和感情,並偕有自然的韻調;其二,是因為原始民族對於神明,漸因畏懼而生敬仰,於是歌頌其威靈,贊嘆其功烈,也就成了詩歌的起源。至於小說,我以為倒是起於休息的。人在勞動時,既用歌吟以自娛,借它忘卻勞苦了,則到休息時,亦必要尋一種事情以消遣閑暇。這種事情,就是彼此談論故事,而這談論故事,正就是小說的起源。--所以詩歌是韻文,從勞動時發生的;小說是散文,從休息時發生的。[43]
關於「勞動說」,魯迅作的重要補充是文藝起源於勞動,要有條件,不能過度,進而引發出「勞動--休閑」說。他說:「勞動雖說是發生文藝的一個源頭,但也有條件:就是不要過度。勞逸均適,或者小覺勞苦,才能發生種種的詩歌,略有餘暇,就講小說。假使勞動太多,休息時少,沒有恢復疲勞的餘裕,則眠食尚且不睱,更不必提什麼文藝了。」[44]魯迅講的詩歌起源的第二個原因宗教,著重指的是巫術。他認為,「中國本來信鬼神的,而鬼神與人乃是隔離的,因欲人與鬼神交通,於是乎就有巫出來。」
⑦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現實意義
我國理論界有一個公認的觀點,即認為馬克思在1859年1 月為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所寫的序言中第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經典表述。其實,這一觀點是不準確的。筆者以為,早在1845——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有對唯物史觀所作的經典表述。這一表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確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規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眾所周知,《德意志意識形態》(以下簡稱為《形態》)是馬、恩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巨著。在這部巨著中,馬、恩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為代表的各式各樣唯心史觀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並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這部巨著標志著唯物史觀的創立。作為唯物史觀創立標志的這部巨著,其第一卷「對費爾巴哈、鮑威爾和施蒂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的批判」第一章「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和唯心主義觀點的對立」中,在論述第一個問題,即「A,一般意識形態,德意志意識形態」時, 對唯物史觀作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經典表述。
為了分析研究之便,這里先把《形態》中對唯物史觀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這種歷史觀就在於: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來考察現實的生產過程,並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整個歷史的基礎;然後必須在國家生活的范圍內描述市民社會的活動,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態,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這樣做當然就能夠完整地描述全部過程(因而也就能夠描述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了。這種歷史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不同,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范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由此還可得出下述結論: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也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幽靈』、『怪影』、『怪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系,才能把它們消滅;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這種觀點表明:歷史並不是作為『產生於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都遇到有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由此可見,這種觀點表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每個個人和每一代當作現成的東西承受下來的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哲學家們想像為『實體』和『人的本質』的東西的現實基礎,是他們神化了的並與之作斗爭的東西的現實基礎,這種基礎盡管遭到以『自我意識』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現的哲學家們的反抗,但它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卻絲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臨的生活條件還決定著這樣一些情況:歷史上周期性地重演著的革命震盪是否強大到足以摧毀現存一切的基礎:如果還沒有具備這些實行全面變革的物質因素,就是說,一方面還沒有一定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還沒有形成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的革命群眾,那末,正如共產主義的歷史所證明的,盡管這種變革的思想已經表述過千百次,但這一點對於實際發展沒有任何意義。」〔1〕
從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們不難理解,盡管在這段文字中有的用詞借用了當時德國流行的哲學術語,但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則闡明得非常清楚。在這里,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產力、生產關系(交往形式)、生產方式、經濟基礎(市民社會)及社會革命、人民群眾等唯物史觀的基本范疇,並運用這些范疇系統闡釋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形態》中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闡釋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
第一,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整個歷史發展的出發點。人類社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有機體,其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在哪裡呢?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看法是絕然不同的。唯心史觀把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的范疇、觀念做為歷史發展的出發點,唯物史觀則把人類的物質生產做為歷史發展出發點。如何確定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直接影響能否正確認識極其復雜的人類社會有機體,能否客觀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及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說,唯心史觀是一種對社會歷史的錯誤想像,對人類社會及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根本錯誤的,而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是社會有機體普遍本質的理論再現,其原因,就在於對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的理解不同。由此,馬、恩特別重視並在對唯物史觀的表述中首先明確指出考察社會歷史要「從直接生活的物質生產出發」。
第二,人們在生產中結成的物質關系是整個社會歷史的基礎,它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告訴我們,社會現象是復雜的,人們在社會交往中所結成的關系是多種多樣的,而人們在生產中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即生產關系,則是人類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它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一切社會關系,決定了整個社會歷史的發展,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各個不同階段的性質。只有以這樣一種物質關系、經濟關系作為整個歷史的基礎,作為一種歷史觀,才能再現社會有機體的普遍本質,才能揭示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才能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這一內容,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闡述得非常清楚的。馬、恩在指出整個歷史的基礎的同時,還把「與該生產方式相聯系的,它所產生的交往形式」和「各個不同階段上的市民社會」理解為同等意義的概念,這不僅說明了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這兩個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范疇之間的聯系,而且還揭示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是劃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唯一標准。在上述表述中,馬、恩以「從市民社會出發來闡明各種不同的理論產物和意識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並在這個基礎上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回答了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恩還明確指出,只有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原理,才能夠完整地描述其全部過程及這個過程的各個不同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具體說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中,馬、恩向我們指出了物質實踐是社會歷史發展及社會意識諸形式產生、發展的動力,不能從范疇、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要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從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這也就是說,任何一種觀念的東西,只要把它放在社會實踐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和真實面目;錯誤的觀念及一切唯心史觀的謬論,都有其產生的社會基礎,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推翻這一社會基礎,以致消滅由之產生的錯誤的觀念和唯心史觀的謬論。這里,馬、恩科學地解決了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辯證關系,說明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關系,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性作用。
第四,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歷史的每一階段發展和特殊的性質。在上述表述中,馬、恩明確指出,人類的物質生產是歷史發展的出發點,生產關系是整個歷史的基礎,而這一切,都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相聯系。同時,馬、恩還指出,生產方式規定了歷史的每一階段的生活條件,決定了其發展和特殊的性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這里的環境指「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即生產方式。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生產方式都是由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當然它也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是,它「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源泉,決定並制約著人的全部活動以及全部社會生活的領域和過程。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產方式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自身的發展。馬、恩明確指出,生產方式作為「人的本質」的現實基礎,決不因為遭到歷史唯心主義者的反抗,而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有絲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產力和積極參與反抗舊社會活動的革命群眾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作為唯物史觀,在說明歷史發展的規律中,必然要論及社會革命。在這里,馬、恩從生產力和革命群眾兩方面闡明了社會革命發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素。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致使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激化,導致社會革命的爆發。因此,一定的生產力是社會革命的物質前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社會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作為社會革命的主體,革命群眾起著任何其他因素所無法取代的作用。沒有革命群眾的積極參與,任何變革的思想都沒有意義,因為革命群眾「不僅反抗舊社會的某種個別方面,而且反抗舊的『生活生產』本身、反抗舊社會所依據的『總和活動』」,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很顯然,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闡釋得非常明確和清楚的。
應該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為了清算馬、恩以前的哲學信仰,達到自己弄清問題的目的而概括出來的。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1888年單行本序言」中曾說,《形態》中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解釋,「表明當時我們在經濟史方面的知識還多麼不夠」。〔2〕正是為了克服這一不足,馬克思以後一直潛心於政治經濟學研究,並為此而付出了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15年的研究,終於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對唯物史觀作了表述。(這一表述也就是理論界稱為的「經典性表述」)比較《形態》和《序言》中對唯物史觀的兩次表述,其差異還是存在的:前者的出發點是批判舊哲學,清算以往的哲學信仰,後者則是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成果總結;前者側重於對歷史的現實基礎的闡述,後者則側重於對物質生產關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顯:都揭示出唯物史觀的實質性內容,強調了人類全部歷史的現實基礎及發展的基本規律,得出了要根源於物質的生活關系來認識歷史及歷史發展的結論;都體現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社會革命發生的根源及物質因素等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內容。從二者之間的聯系而言,我們以為,《形態》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規定其基本內容,搭框架,而《序言》對唯物史觀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礎上作深刻剖析,為其提供充實的論據。因而,二者都可謂「經典」。二者的結合,構成了馬克思、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最完整、最准確,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還需指出,《形態》的上述對唯物史觀的表述盡管沒能把唯物史觀的所有內容都概述出來,對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疇也未作詳盡的解釋,但它仍不失為「經典」。列寧曾指出:「發現唯物主義歷史觀,或更確切地說,徹底發揮唯物主義,即把唯物主義運用於社會現象,就消除了以往的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第一,以往的歷史理論,至多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考究產生這些動機的原因,沒有摸到社會關系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沒有看出物質生產發展程度是這種關系的根源;第二,過去的歷史理論恰恰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我們能以自然史的精確性去考察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3 〕從前面本文對《形態》中的唯物史觀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個方面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我們不難看出,以往歷史理論的兩個主要缺點,即:只停留在思想動機上而沒能從物質生活方面去考察歷史發展和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在這里已完全被消除。馬、恩從歷史發展的出發點、歷史的現實基礎、社會生活的本質、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社會革命的物質因素等方面,徹底發揮了唯物主義,揭示出產生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的物質原因,指出了社會關系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物質根源,說明了人民群眾的推動歷史發展、進行社會革命的決定作用。這一切,足以標示唯物史觀的形成。
⑧ 試用歷史唯物主義原理闡述黨的群眾路線的哲學基礎,闡述它有何現實意義。
正確價值觀符合人民根本利益。
人民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樹立群眾觀點。
有利於黨實踐三個代表思想,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取得人民擁護和信任。
⑨ 唯物史觀意義
歷史唯物主義是共產主義人生觀的理論基礎,共產主義人生觀則是歷史唯物主義在人生觀問題上的具體體現。只有學好並掌握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並以它為指導觀察和思考人生問題,才能樹立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因此,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對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有決定性影響。具體地說: (1)學習歷史唯物主義能夠指導人們樹立共產主義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即人生理想問題,共產主義人生觀把實現共產主義看做人生的最高目的,這是由唯物史觀的基本立場決定的。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無產階級把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這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是無產階級對這種客觀要求的自覺認識。因此,應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2)學習歷史唯物主義能夠指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人的價值問題是人生觀中的重要問題,它包括人為什麼而活、為誰而活才有意義等問題,但根本的是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個人不能脫離社會、集體,個人作用的性質和劃、,取決於所處的時代和所屬的社會集團。必須從個人和社會的關繫上評價個人的價值,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社會對個人的尊重結合起來,個人有無價值和價值大小,取決於他對社會進步是否作出貢獻以及貢獻大小。因此,共產主義的人生價值觀主張為集體、社會作奉獻的集體主義。 (3)學習歷史唯物主義能夠指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人生態度是人生目的、人生價值觀的具體體現,表現為如何對待人生道路上的苦樂、榮辱、生死、義利等問題。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發展是在矛盾運動中實現的,在其發展過程中會出現曲折甚至暫時的倒退,但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共產主義者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正是建立在對社會發展客觀必然性的深刻理解上。因此,共產主義的人生態度是,不懼怕一時的挫折,不怕個人的犧牲,積極樂觀地投身於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 (4)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為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指出了正確的途徑。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就要求人們投身於社會實踐,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這是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的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