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長征所完成的不僅僅是戰略轉移,還為新的革命階段的到來醞釀了力量,最重內要的是其對於人的生命、容尊嚴的倡導和踐行。長征,二萬五千里一路走來,是人類對於自身生存權、發展權的斗爭。
人在社會上的存在,不僅僅要貢獻義務,還要獲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條件,在當時內外夾擊、重重壓迫的情況下,人要想想獲得真正稱之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須斗爭。長征和革命都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而就其精神內涵則是中國歷史上不絕如縷的對人的價值和權利的追求傳統的外在體現。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
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❷ 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這是毛澤東對長征意義最有代表性的論述。
毛澤東說:「長征一結束,新局面就開始了。」會師標志著紅軍戰略退卻的終結和戰略轉移的完成,開創陝甘寧蘇區新局面戰略階段的開始,並為向民族革命戰爭實施戰略轉變作了准備。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紅軍主力在西北勝利會師,就成了戰略轉變的轉折點。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開了瓦窯堡會議,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說明紅軍長征會師後,黨中央、毛澤東可以在相對穩定的(較之長征中被圍追堵截的作戰環境而言)「大本營」內籌劃和決定政治戰略方面的問題了,可以出台新的戰略了。如果說長征勝利是北上抗日戰略的勝利,那長征只是實施北上抗日的第一步。到了西北,長征是結束了,但抗日沒有結束,還必須把全民族的抗日斗爭持續不懈地進行下去。而這一切,只有在紅軍會師後才能貫徹實行。事實說明,紅軍會師後,高舉抗日救國的旗幟,對張學良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影響很大,以至於發生「西安事變」,促成建立了廣泛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
紅軍完成人類歷史紀錄上第一次的偉大長征。紅軍面對著強大而兇殘的敵人,險峻艱苦的環境,用了一年多時間,走了兩萬五千里路,主要靠著革命精神來完成了長征。長征精神,包含的內容很多,但主要有兩點:就是強渡大渡河,強攻臘子口,英勇作戰,前仆後繼,不怕犧牲的精神;就是爬雪山,過草地,吃苦耐勞,在艱苦環境中,意志堅定,有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紅軍的革命本色在長征途中最顯明、最集中、最深刻地表現了出來,成了我黨我軍最寶貴的財富。紅軍就是用這種精神完成了長征任務,會師勝利更使這種精神光芒萬丈。這種精神,可以養成人們高尚的情操,可以增強部隊的戰鬥力,可以完成一切艱難困苦的任務。這種精神,在我國我軍的文明建設和作風建設中將產生深遠影響。
紅軍長征作為一個時代的象徵、一種精神的象徵,在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及中國戰爭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地位,對現代中國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長征使現代中國最有生命力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形成了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並有了受黨領導的、統一而過硬的武裝力量。這兩個因素的形成,為中國共產黨完成歷史所交付的崇高使命奠定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和力量源泉,使中國共產黨逐漸煥發其強大生命力成為必然。
長征奠定了中共第一代領導人的基本格局,使中國共產黨有了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1921年中共建立以來,特別是大革命失敗後,中共領導核心的變化較為頻繁,這既是現實斗爭造成的客觀結果,也是中共尚不成熟的標志。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和中央紅軍長征前期以湘江戰役等為代表的失敗教訓,使廣大指戰員對黨中央領導人的軍事指揮能力產生了質疑。正是在這一質疑之下,原屬軍事指揮層面和相對務虛的蘇維埃領導人層面的毛澤東被納入黨的領導核心層面,打破了一定時期以來由與共產國際有著直接淵源的人員占據黨的領導核心的格局。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並以之為始,逐步形成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人的基本格局。
❸ 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一年中,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眾所周知,從1934年開始到1936年結束的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整整兩年的時間裡面,紅軍輾轉十四省,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唱響戰略轉移的凱歌,是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凡人譜寫的英雄史詩。
時至今日,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昔日腥風血雨刀、槍相見的地方早已恢復安寧,當富足和安康使我們把前輩們的努力只是看作歷史書中的一頁時,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段歷史,去善待並銘記呢?我想真正值得記憶的,能矢志不忘的都已經融匯在我們的民族集體無意識之中,通過我們的基因遺傳代代相延。比如我們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純朴敦厚……,「長征精神」是我們民族集體無意識中的一部分嗎?或者說它和我們民族集體無意識中的其他部分有什麼聯系呢?直接查證「長征精神「是不是民族集體無意識中的組成部份,還需要時間的考驗,但是找出它和我們民族集體無意識中其他組成部分的聯系確是現在就可以作的工作。
惠於中華文明熏陶的華夏兒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學說等為基礎的民族精神,除了作為修齊治平的政治理念外,還作為一種傳統、一種信念存在於每一個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況下就會自覺不自覺的表現出這種精神的力量。
❹ 長征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紅軍長征是在第五次圍剿後 中央紅軍為了保存有生力量 被迫戰略轉移
長征的歷史意義在於保存了紅軍的有生力量 避開了敵人的圍剿 更重要
的是糾正了黨的左傾錯誤 並確立了以毛為主的黨中央正確思想
❺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和偉大精神是什麼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
一、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尋找真理的偉大遠征
「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確立。」戰爭中的流血犧牲是最殘酷最嚴格的實踐。1934年11月湘江之戰失敗後,紅軍主力從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過半,近3個人中就有1人犧牲。
在生死面前,人最容易擺脫不切實際的哲學思辨。在一次次戰爭考驗特別是遭遇湘江之戰的失敗的慘痛教訓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擺脫了對共產國際洋教條的迷信,從中國本土尋找力量,認識到毛澤東的思想和戰略的正確性。
長征的勝利使我們黨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引向勝利。這是在血的教訓和斗爭考驗中得出的真理。
1964年3月24日,毛澤東曾經有一次在談到《毛澤東選集》時說:「這是血的著作。」 血的著作,也是在血泊中找到的真理。最殘酷的革命實踐讓中國共產黨以最快速度接近並找到真理。
二、長征中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湘江戰役失敗後,為了糾正「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這次會議是我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會議解除了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這是我們黨和革命事業轉危為安、不斷打開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證。
長征初期,紅軍隊伍中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思想,黨內不斷進行著各種各樣思想路線的交鋒和斗爭。博古、李德等盡管失去了領導地位,但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在觀望新的領導集體的實踐結果。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強行渡過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使紅軍擺脫了蔣介石的包圍,避免了重蹈太平天國石達開全軍覆沒的危境,實踐有力地證明了毛澤東的思想路線的正確性。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紅軍翻越夾金山在四川懋功與紅四方面軍會師,長征是應該往川康走,往陝北走,還是往西北走?為了中國革命勝利發展,黨中央毅然率領紅一方面軍主力單獨北上,於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
北上陝甘路線使中國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張國燾的路線給中國革命再次帶來了慘痛損失。歷史最終證明毛澤東的思想路線是正確的。
紅軍到達陝北後,特別是西安事變形成國共合作後,中國共產黨迅速成長壯大並成為全中國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延安整風期間,全黨充分認識到毛澤東的思想對於中國革命的生死攸關的意義,並最終在黨的七大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今天來看,如果沒有長征及其路途上經歷的種種生死考驗,這些共識的形成是很難想像的。鄧小平同志曾明確指出:「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這絲毫不是什麼誇張」;「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這也絲毫不是什麼誇張。」 沒有毛澤東、沒有毛澤東思想,「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中國革命的真理是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煉出來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時還有8萬多人,到達陝北時只剩8千多人。殘酷的斗爭環境不僅是對整個黨、整個紅軍的一次生死考驗,也是對各種思想正確與否的迅速檢驗。
人雖少了,但大家思想統一了,大家都統一到正確體現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這面旗幟下。自從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選擇了毛澤東思想,中國革命就開始比較順利地闖過一道道急流險灘,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三、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是長征留給我們黨最為寶貴的經驗
對於長征來說,每一次危急關頭,都可能孕育著勝利,而每一次的勝利,又都可能潛伏著失敗。長征中紅軍能一次次轉危為安,都離不開毛澤東等黨的領導人能夠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坦然面對遇到的問題,並不斷總結教訓。
因此,長征的勝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結果,也正是長征使中國共產黨迅速拋棄照抄照搬洋教條,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立足本國實際地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地依靠人民,最終將中國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
紅軍打勝仗,人民是靠山。面對正義和邪惡兩種力量的交鋒、光明和黑暗兩種前途的抉擇,我們黨始終植根於人民,聯系群眾、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以自己的模範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真心擁護和支持。
長徵用勝利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奪取革命勝利的磅礴之力。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這是紅軍長征給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這也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貫穿中國共產黨黨性修養的基本原則。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作文章」,發展也不能僅是請客吃飯和作文章。今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是歷久彌新的永恆課題。
不忘初心,不忘根本,永遠紮根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們黨就能堅如磐石,這是長征勝利留給我們黨的最重要的經驗,何時何地都不能丟。
如果說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那麼紅軍的長征則為給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送來了毛澤東思想,從此中國共產黨獲得了帶領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法寶,這也是我們今天在推進改革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須臾不能離開的思想武器。
從這個意義上說,長征的意義是深遠的、永恆的,對於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和13億多中國人民而言,是要永遠銘記的。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偉大精神:
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
1、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
2、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
3、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
4、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
5、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偉大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❻ 長徵到底有什麼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兩年中,紅軍長征內轉戰十四個省容,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煉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從1934年開始到1936年結束的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整整兩年的時間裡面,紅軍輾轉十四省,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唱響戰略轉移的凱歌,是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凡人譜寫的英雄史詩。
(6)中國長征的歷史意義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長征的歷史背景: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中革軍委派出兩個軍團分別北上、西征,意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中央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10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佔領了興國、寧都、石城一線。
紅軍的機動迴旋餘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❼ 長征的意義是什麼
長征的 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第一.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軍、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第二.紅軍沖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險阻,戰勝黨內分裂的危機,最後到達陝北不足三萬人。但這是經過千錘百煉保存下來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精華。他們構成了以後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幹。
第三.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廣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❽ 長征的意義是什麼
1、紅軍長征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2、長征是在糾正了「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和反對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在遵義會議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確領導下取得勝利的。它充分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這種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她所領導的紅軍發展壯大的巨大精神力量,並給了全國人民以巨大的影響。
3、中國工農紅軍的三大主力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先後在一年左右的時間內進行了戰略大轉移。長征勝利地跨越了12個省、總行程達2.5萬里以上。雖然失去了南方原有的根據地,損失了很大一部分力量,但是保存和鍛煉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骨幹,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4、正當抗日戰爭的烽火即將在全國熊熊燃燒起來的時候,這三支主力紅軍為擔負起中國革命的新任務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神聖職責而在西北會師,這無疑是一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正如毛澤東同志所宣稱的那樣,「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它預示著中國革命新的局面的開始。
5、長徵用鐵的事實表明,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具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無比堅強的生命力,他們是國內外任何反動勢力所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