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紫砂有多少年歷史了是始於什麼朝代啊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歷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如:供春,陳曼生等。
Ⅱ 紫砂壺的歷史故事,短的
乞丐的紫砂壺
從前,有一個大財主特別喜歡喝茶,凡是到他家喝茶的人,無論貧富,只要來,他就好生招待。一天,來了一個乞丐,不言討飯,只說來討茶喝。下人見此,連忙讓他進屋,給他倒一杯茶。乞丐看了一下,說:「茶不行啊。」下人見他懂,連忙換好茶來。他聞了聞,說:「茶好,但水不行,需得某地的泉水方好。」下人知他有些來意,忙取了早有儲備的泉水,再泡茶來。乞丐嘗了一口,說:「水是好水,柴不行,柴需用某山陰面之柴,陽面之柴質松,需陰面質緊堅硬的柴方好。」下人連忙取好柴再烹,並請出老爺。茶重新上來後,老爺與乞丐各飲一杯。乞丐說:「嗯,這回茶、水、柴、火都好了,只是壺不行。」老爺說:「這已是我最好的壺了。」乞丐從懷里掏出一把壺,讓下人重新泡一壺茶來,味道果然不凡。老爺起身作揖道:「我願買你這壺,要多少錢都可。」乞丐連忙倒掉茶,收起壺就走。老爺趕忙攔住,說「我願出一半家產要你這壺」。乞丐不言,只是要走。老爺急了,說「我願出全部家產買你這壺」。乞丐聽了,就笑起來。說道:「我要是捨得這壺,也不會落今天這種地步。
邵大亨的紫砂壺
清代茶壺製作大師邵大亨,為人慷慨豪爽。他所做的茶壺,意氣相投者,免費贈送,語不投機者千金難求。 蘇州某巡撫絞盡腦汁覓得一壺,十分珍惜。一年中秋,坐船出城賞月,一名侍女端盤獻茶,不想船身搖動,侍女站立不住,把「大亨」壺摔得粉碎。巡撫大怒,把侍女吊起來,重重鞭笞。這時,正好邵大亨也和朋友泊般在近處賞月,聞得緣由,就叫巡撫過般來看壺。巡撫過來一看,見16把大亨壺羅列桌上,件件精品。邵大亨力勸巡撫寬恕侍女,並許諾其從16把壺中挑選一件。巡撫從其言。巡撫一走,劭大亨便把餘下的15把壺統統砸碎,悻悻地說:「為了我的壺,竟有人玩物喪命,再不做壺了。」
杯在壺上
一個滿懷失望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法門寺,對住持釋圓和尚說:「我一心一意要學丹青,但至今沒有找到一個令我滿意的老師。許多人都是徒有虛名,有的畫技還不如我。」 釋圓聽了,淡淡一笑說:「老僧雖然不懂丹青,但也頗愛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畫技不比那些名家遜色,就煩請施主為老僧留下一幅墨寶吧。」 年輕人問:「畫什麼呢?」釋圓說:「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愛品茗飲茶,尤其喜歡那些造型流暢古樸的茶具。施主可否為我畫一個茶杯和茶壺?」年輕人聽了,說:「這還不容易。」於是鋪開宣紙,寥寥數筆,就畫成了一把傾斜的紫砂壺和一個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壺的壺嘴正徐徐吐出一脈茶水來,注入到那茶杯中去。年輕人問:「這幅畫您滿意嗎?」 釋圓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你畫得是不錯,只是將茶壺與茶杯的位置放錯了,應該是茶杯在上,茶壺在下啊。」年輕人聽了,笑道:「大師為何如此糊塗?哪有茶杯往茶壺里注水的?」 釋圓聽了,說:「原來你懂得這個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總是將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壺還要高,香茗怎麼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澗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脈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
年輕人眼前一亮。
宿命
以前有個秀才,家貧如洗,卻特別喜歡品茶,有一天,一個算命先生指著他心愛的紫砂壺對他說,這個紫砂壺會在某日的正午被木頭打破。秀才不信,到某日快到正午的時候,他在院子的空地上放一張桌子,把紫砂壺放在上面,等著正午的到來。正好,鄰村有人要請他去寫對聯,因為急用,已經來催了幾次了,秀才卻說一定要等正午過了,看木如何克土後再去。他妻子很生氣罵道,「家裡都沒米下鍋了,你還不去幫人家寫對聯賺幾個潤筆錢,成天就對著這個茶壺!」一氣之下,拿起手中晾衣服用的木桿,把紫砂壺打爛了。 這時,正好是正午!
Ⅲ 紫砂文化的歷史故事
中國宜興有豐富的紫砂礦藏,在丁蜀鎮黃龍山一帶的岩石之中,有天然化學成分較合理的紫砂等泥,質地細膩,可塑性強,滲透性好,品質極優,色澤紅而不婿,紫而不姥,黃而不妓,墨而不黑。經過加工處理後,就可以直接制坯,熔燒出的成品十分絢麗,赤似紅楓,紫似葡萄,黃似柑桶,俏麗多彩。經過考古發掘,在宜興丁蜀鎮附近,發現新石器時代古窯遺址5處,西漢窯址3處,六朝窯址3處,隋唐五代窯址9處,宋元窯址20處,明清窯址60餘處。宜興的陶製品歷史悠久,古今名士對其贊不絕口,蘇東坡擇居宜興時,曾松風竹爐,提壺相呼,十分摯愛。
宜興盛產茶葉。自古名山出名茶。《宜興縣志》載:境內有名山136座。宜興的國山芬茶始於三國孫吳時代,到唐朝,皇室將宜興名茶列入貢茶之一。唐代最著名的貢茶院設在湖州長興與常州義興(即宜興)交界的顧清山,每年役工數萬人,採制貢茶顧諸紫筍達萬斤以上。《宜興縣志》載:顧清貢院建於唐代宗大歷五年(770年)至明洪武八年(1375年),興盛時期長達650年。宋人蔡寬夫在《詩話》中雲:湖州紫筍茶出顧豬,在常、湖(指常州和湖州)兩郡之間,以其萌苗紫而似筍也。每歲人貢以清明日到,選薦宗廟,後賜近臣。
蘇東坡在《次韻完夫贈之什,某已卡毗鄰與完夫有廬里之約》詩中曰:柳絮飛時筍捍斑,風流二老對開關。雪芽為我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患山。竹葷涼風眠晝永,玉堂制草落人間。應容緩急煩間里,桑括聊同十畝閑。宜興還有煎茶的良泉。宋代從徽宗帝到士大夫提倡品茶,細吸慢飲,鑒別優劣,欣賞品味。認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用宜興的金沙泉水煮的茶,味醇、形美、色翠。因此,金沙泉水也列為貢品,與貢茶同時專程由水路運往京城長安。蘇東坡滴居宜興蜀山講學時,非常講究飲茶,有所謂飲茶三絕的美稱,即茶美、水美、壺美,惟宜興三者兼備。蘇東坡用的茶葉是陽羨唐貢茶;烹茶的水一定要是金沙泉水;茶壺一定要是紫砂提梁壺(即今東坡壺)。蘇東坡在《調水符》的詩序中寫道:愛玉女洞中水,既置兩瓶,恐後復取為使者見給,因破竹為契,使金沙寺僧藏其一,以為往來之信,戲謂之調水符。其詩雲:欺漫久成俗,鬧事有棄糯;誰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混,校若鶴與免;吾今既謝此,但視符有元。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餘;多防竟無及,棄直為長吁。這里說的是,蘇東坡經常派書憧從蜀山到金沙寺去挑水,日子一久,書憧苦於往返勞頓,就從半途的丁山取水回去。可是,丁山的河水烹的茶,蘇東坡一嘗就能辨出來。他為了飲到金沙泉水烹的茶,就想出一個法子,事先與金沙寺老僧商量好,將一塊竹牌一劈為二,為竹製桃符,一交老僧,一交書健,到金沙寺取水,他們必須交換,這樣書憧就無法偷懶了。這種桃符與現代老虎灶使用的水籌,有相近之處,這也是蘇東坡的遺存。
宜興民間有許多關於紫砂壺的傳說,最為廣泛流傳的故事是:宋朝時,宜興有一富戶造屋,當快要完工時,主人發現牆砌得不平不直,就讓工匠推倒重砌,在拆牆時,發現空斗牆內有一把茶壺,原來是有位工匠喝茶時放在牆中的空隙處,一時忘了,砌在牆里。大家把壺蓋掀開一聞,茶葉竟然香醇如故,沒有變味。這樣,紫砂壺泡茶數日而不傻的事實就廣為流傳開來。這個故事雖然無籍可查,但可說明:紫砂壺在宋代已經為人們普遍使用。明代蔡司擺在《霧園叢話》記載:余於白下(今南京)獲一紫砂罐(《先進錄》曰:俗稱壺為罐也),有『且吃茶,清隱'草書五字,知為孫高士遺物,每以泡茶,古雅絕倫。據《松江縣志》稱:孫高士即孫道明,字旺叔,號清隱,華亭(今上海)人,生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在元代生活了70年。這里明確證實:紫砂壺在元代已流傳,並在壺上鎊刻銘文,否定了明代金沙寺僧和供春為宜興紫砂壺始祖的結論。清代乾隆年間的宜興蜀山人潘埠,字士珩,號裔溪,所著《騰帚續集,再考陶壺記》中指出:最早的陶壺創始人不是金沙寺僧及其徒弟供春;而金沙寺僧的制壺手藝是從蜀山三姑夫人廟僧傳授而來,三姑夫人店僧製作的陶壺卻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擇居宜興蜀山時設計的;蘇東坡設計的陶壺式樣,可以從元代大畫家倪璜寫真的《廟僧制壺圖》得到印證。潘摞以其博覽群書,廣輯論據,特別強調指出:口碑載道是勝過捧唱的虛偽石刻及製版文字的。他還記錄了有關陶民對蘇東坡吩咐三姑夫人廟僧作陶壺的傳記及其陶壺的式樣。這一切還不足以證明蘇東坡是宜興紫砂壺的始祖,人們需要有實物遺存佐證。1976年基建施工中,發現宜興丁蜀鎮蠢野羊角山宋代龍窯窯址,發掘中獲得平蓋龍頭雙條把壺、高頸六方壺和蘇東坡設計的提梁壺(亦稱東坡壺)等實物遺存。從而,蘇東坡設計提梁壺得到了實物證實。提梁式紫砂壺是蘇東坡在蜀山講學時親自設計的。他烹茶審味,怡然自得,因此,他寫下了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每當茶後,他總要捧著這把紫砂提梁壺玩賞一番,過了一陣,壺身久且色澤生光明,更覺神奇,視為珍寶。於是,他又寫下了著名詩句:青煙白菜炒米飯,氏壺天水菊花茶。
Ⅳ 紫砂壺的歷史
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供春)。「余從祖拳石版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權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 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
時大彬,徐友泉,李仲芳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朴雅堅致,妙不可思。
(4)紫砂發展歷史及典故擴展閱讀:
紫砂名壺
樹癭就是樹瘤。這種壺的造型模仿樹癭,壺面凹凸不平,有樹皮模樣刻紋。整把壺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壺大家供春創制的一種壺式。
二泉銘壺型質古樸,壺為土黃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應和古人「祝福」意願。壺腹一側,陰刻行書:「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句詩源於王羲之《蘭亭集序》,署名「二泉」。
宜興窯玉麟款紫砂覆斗式壺,清末,高7.5cm,口徑5.7×5.7cm,底 徑9.8×9.8cm。壺呈上小下大覆斗式,平底四方委角形。壺身鐫刻篆書「子孫宜」三字。底鈐篆書「玉麟」印章款。姜黃色砂泥,滋潤細膩。此壺造型方中有圓,給人以剛中帶柔的感覺。
Ⅳ 紫砂壺的起源典故
供春,是個人名,即龔春,明代弘治、正德年間人,學憲吳頤山的家僮。吳頤山,名仕版,字克學,與權蘇州唐伯虎等友善。正德甲戌年(1514年)進士,後以提學副使擢四川參政。據記載,吳頤山未中進士前,讀書宜興金沙寺(在今宜興湖滏鎮)。書僮供春「給使之暇」,發覺金沙寺僧人將製作陶缸陶瓮的細土,加以澄練,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製成壺樣。便「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摶坯茶匙穴中,指掠內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鉄」的茶壺,這就是後來名聞遐邇的紫砂茶壺。因壺為供春所制,通稱供春壺。供春壺開創了宜興茶壺的新天地。供春,才是實實在在的、有名有姓的第一個製作紫砂茶壺的大師。
Ⅵ 紫砂壺的由來
紫砂壺宋朝就開始流行了,蘇東坡、梅堯臣等大文豪留下了一些詠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就講了用紫砂陶壺烹茶。但宋朝紫砂製作的資料很少留下來,又鮮有實物,究竟如何,還有待考證。紫砂製作的歷史一直到明朝才清晰起來。紫砂壺的出現,主要來源人們的實踐,人們發現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由於紫砂壺能吸收茶葉汁,用的時間愈長,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紫砂壺泡茶就流行開來,紫砂製作家也應運而生。
有可靠文獻記載,明朝正德、嘉靖時期的龔春(供春)是推廣紫砂壺的重要人物,有人說他是創始人,但紫砂壺宋朝時期就開始出現,自然說龔春是創始人不妥。龔春作為最出名的紫砂製作人,其實他流傳的作品也無法證明其真。龔春把手藝傳給時大彬、李仲芬,這兩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大師。時大彬製作紫砂壺風格高古,造型流暢靈活,不求工巧雕琢,但求朴雅堅致,妙不可思。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製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朴渾厚。以上4人可以稱為第一代的紫砂壺大師。
Ⅶ 送紫砂壺有什麼寓意,以紫砂壺為禮有什麼典故
堯臣、蔡襄、蘇東坡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詠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堪稱千古絕唱,講的就是用紫砂陶壺烹茶。當然最講究、最有創造精神的要數蘇東坡了。他總結出「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會不同凡響,更加清醇清遠。 到了明代飲茶的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595年張源撰寫的《茶錄》對沏茶的程序,做了詳盡的介紹: 「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湯冷氣,傾出,然後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兩壺後又用冷水湯滌,使壺涼潔,不則減茶香矣。」 這與今天的沏茶方法沒有什麼不同。 烹茶演變為沏茶,對茶壺的質地要求就相對高了,通過千百年來的實踐,人們發現,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由於紫砂壺能吸收茶葉汁,用的時間愈長,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 於是,紫砂壺也就應運而生,製作紫砂壺的高手、名家、大師也就一個個走到歷史的前台,他們的名字和業績與紫砂壺的興衰交織在一起。
通常的說法,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龔春(供春)。 「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 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短短1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 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現在流傳的供春壺多是仿品。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價格也在20萬港幣左右,足見供春壺的藝術價值多麼珍貴。龔春傳時大彬、李仲芬。二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朴雅堅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及時(時大彬)之粗也。」 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製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朴渾厚。傳說,徐友泉幼年拜時大彬為師學藝,懇求老師為他捏一頭泥牛,時不允。此時一真牛從屋外經過,徐急中生智搶過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對著真牛捏了起來,時大加贊賞,認為他很有才華,於是欣然授其全部絕活,後來果然自成一家。 以上四人為第一期時代的紫砂壺大師。 第二期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 陳鳴遠以生活中常見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薺的造型入壺,工藝精雕細鏤,善於堆花積泥,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形象、活潑,使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藝術品,充滿了生氣與活動。同時,他還發明在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藝程序,對紫砂壺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陳鳴遠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時,故仿品、贗品大量出現。顧景舟先生說,從少年習藝,直至暮年,半個多世紀中他也只見到幾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別小心以防走眼。 明末天啟、崇禎年間的惠孟臣,長於製作小壺,以小勝大。孟臣壺以竹刀劃款,以器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精品。 第三期紫砂壺大師是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的陳鴻壽和楊彭年。 陳鴻壽,是清代中期的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藝術主張創新,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現在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製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陳鴻壽使紫砂陶藝更加文人化,製作技術雖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對後世影響很大。 楊彭年首創捏嘴新工藝,他不用模子,信手捏來,隨意而成,頗具天趣。 乾隆以後,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頹勢,紫砂壺的製作也愈來愈不景氣。 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間的邵大亨,他為陳鳴遠以後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蘭、邵友廷、蔣德休、黃玉麟、程壽珍諸人,則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舊,很少創新,製作工藝也日漸草率荒疏。 當代的紫砂大師,首推顧景舟老先生,顧老潛心紫砂陶藝六十餘年,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名傳遐邇。其餘如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吳雲根、徐秀棠、李昌鴻、沈蘧華、顧紹培、汪寅仙、呂堯臣、徐漢棠、蔣蓉等也各自身懷絕技,各有專長,皆為一時俊才。
Ⅷ 紫砂壺的歷史
紫砂壺,是中國特有的,集詩詞、繪畫、雕刻、手工製造於一體的陶土工藝品。
紫砂壺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故又名宜興紫砂壺。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從此蔚成風氣,名家輩出,花色品種不斷翻新,五百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發展到今天,可謂巧奪天工,技絕寰字。
紫砂壺的起源
堯臣、蔡襄、蘇東坡這些大文豪都留下了一些詠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堯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堪稱千古絕唱,講的就是用紫砂陶壺烹茶。當然最講究、最有創造精神的要數蘇東坡了。他總結出「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會不同凡響,更加清醇清遠。 到了明代飲茶的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595年張源撰寫的《茶錄》對沏茶的程序,做了詳盡的介紹: 「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湯冷氣,傾出,然後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兩壺後又用冷水湯滌,使壺涼潔,不則減茶香矣。」 這與今天的沏茶方法沒有什麼不同。 烹茶演變為沏茶,對茶壺的質地要求就相對高了,通過千百年來的實踐,人們發現,用紫砂壺泡茶,茶味雋永醇厚,由於紫砂壺能吸收茶葉汁,用的時間愈長,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 於是,紫砂壺也就應運而生,製作紫砂壺的高手、名家、大師也就一個個走到歷史的前台,他們的名字和業績與紫砂壺的興衰交織在一起。
通常的說法,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正德——嘉靖時的龔春(供春)。 「余從祖拳石公讀書南山,攜一童子名供春,見土人以泥為缸,即澄其泥以為壺,極古秀可愛,所謂供春壺也。」(吳梅鼎:《陽羨瓷壺賦·序》) 供春壺,當時人稱贊「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短短12個字,令人如見其壺。 可惜供春壺已不得見,現在流傳的供春壺多是仿品。當代宜興紫砂大師顧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價格也在20萬港幣左右,足見供春壺的藝術價值多麼珍貴。龔春傳時大彬、李仲芬。二人與時大彬的弟子徐友泉並稱為萬曆以後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朴雅堅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嘆:「吾之精,終不及時(時大彬)之粗也。」 徐友泉,手工精細,擅長將古代青銅器的形製做成紫砂壺,古拙莊重,質朴渾厚。傳說,徐友泉幼年拜時大彬為師學藝,懇求老師為他捏一頭泥牛,時不允。此時一真牛從屋外經過,徐急中生智搶過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對著真牛捏了起來,時大加贊賞,認為他很有才華,於是欣然授其全部絕活,後來果然自成一家。 以上四人為第一期時代的紫砂壺大師。 第二期紫砂壺大師為清初人陳鳴遠、惠孟臣。 陳鳴遠以生活中常見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薺的造型入壺,工藝精雕細鏤,善於堆花積泥,使紫砂壺的造型更加生動、形象、活潑,使傳統的紫砂壺變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藝術品,充滿了生氣與活動。同時,他還發明在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藝程序,對紫砂壺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陳鳴遠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時,故仿品、贗品大量出現。顧景舟先生說,從少年習藝,直至暮年,半個多世紀中他也只見到幾件真品,收藏家要特別小心以防走眼。 明末天啟、崇禎年間的惠孟臣,長於製作小壺,以小勝大。孟臣壺以竹刀劃款,以器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精品。 第三期紫砂壺大師是清代中葉嘉慶、道光年間的陳鴻壽和楊彭年。 陳鴻壽,是清代中期的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藝術主張創新,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現在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製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陳鴻壽使紫砂陶藝更加文人化,製作技術雖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對後世影響很大。 楊彭年首創捏嘴新工藝,他不用模子,信手捏來,隨意而成,頗具天趣。 乾隆以後,伴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頹勢,紫砂壺的製作也愈來愈不景氣。 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間的邵大亨,他為陳鳴遠以後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蘭、邵友廷、蔣德休、黃玉麟、程壽珍諸人,則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舊,很少創新,製作工藝也日漸草率荒疏。 當代的紫砂大師,首推顧景舟老先生,顧老潛心紫砂陶藝六十餘年,爐火純青,登峰造極,名傳遐邇。其餘如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吳雲根、徐秀棠、李昌鴻、沈蘧華、顧紹培、汪寅仙、呂堯臣、徐漢棠、蔣蓉等也各自身懷絕技,各有專長,皆為一時俊才。
[編輯本段]紫砂壺原料
紫砂壺燒制的原料為泥土,紫砂壺泥分為三種:紫泥、綠泥和紅泥。可以燒制紫砂壺的泥一般深藏於岩石層下且分布於甲泥的泥層之間,泥層厚度從幾十厘米至一米不等。根據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有關岩相的分析表明,紫砂黃泥屬高嶺—石英—雲母類型,含鐵量很高,最高含鐵量達8.83%。紫砂壺在高氧高溫狀況下燒制而成,一般採用平焰火接觸,燒制溫度在1100-1200°C之間。紫砂壺成品的吸水率大於2%。 紫砂壺的泥原料,為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士」。因其產自江蘇宜興,故稱宜興紫砂。 相傳古時候宜興街頭,一日突然有一僧人沿街叫賣:「賣富貴土了!誰買富貴土?買了就可以發家致富。」因此而得名。所謂靠山吃山,靠土吃土。宜興紫泥,千百年來養育了一代代能工巧匠,以至於一提起紫砂壺,我們立刻就聯想到宜興。究竟是紫砂壺使宜興出了名,還是宜興使紫砂壺出了名,誰也考證不清楚了。 紫砂泥料原深藏於岩石層下,分布於甲泥的泥層之間,礦層厚度幾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學成分為含鐵質粘土粉砂岩。紫泥主要礦物成分為水雲母,及不等量的高嶺岩、石英、雲母屑和鐵。 紫砂壺的泥料製作過程如下: 從礦層中開采出的紫泥,俗稱生泥。似塊狀岩石,經露天攤曬風化,使其鬆散,然後經初碎、粉碎,按產品要求的顆粒數目,送風篩選。篩選後的泥灰,由攪拌機攪拌成一塊塊涇泥,經堆放陳腐處理,再把腐泥進行真空練泥,這樣便成為供製坯用的熟泥。 在紫砂泥練和制備過程中,所用水的水質十分講究。水質的優劣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 紫砂泥可塑性好,生坯強度高,坯的乾燥、燒成收縮率小。 為豐富紫砂隱的外觀色澤,滿足工藝變化和製作設計的要求,工藝師們大膽地進行技術創新,把幾種泥料以不同配比混合,在泥料中加入適度的金屬氧化物著色劑,控制好窯內的溫度和氣氛,產品燒成後,五光十色,或紫而不奼,或紅而不嫣,或綠而不嫩,或黃而不嬌,或灰而不暗,或黑而不墨。紫砂器的色澤,猶如染在毛紡織品上的顏色,沉著而沒有火氣;仔細觀察,各種泥色裹又有星星白砂,如銀粉閃閃,是光映射,宛若珠璣。有時在泥中和以粗泥砂或鋼砂,更為奪目。近年來,還試製成功了帶有自然光澤的紅色和青銅色蓋面漿,別開泥色裝飾的新面目。 紫砂壺並不一定就是紫色,高溫燒成後呈現各種各樣的奇麗的色彩,有硃砂紅、棗紅、紫銅、海棠紅、鐵灰鉛、葵黃、墨綠、青蘭等等。紫砂壺不上釉,但勝似上釉,色澤變化奇詭,豐富多彩。如硃砂紫、榴皮、豆青、海棠紅、閃色等等,皆是自然原色,質朴渾厚,古雅可愛。 燒成後的紫砂壺保溫性和透氣性均十分理想,是沏茶的理想用具,社會上稱其「世間茶具稱為首」,並非誇張。
紫砂陶,簡稱紫砂,又叫紫砂器或紫砂陶器。紫砂茶具,造型簡練、大方,色澤淳樸、古雅。用其泡茶,使角的年代越久,壺身色澤就愈加光潤古雅,泡出來的茶湯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壺里注入沸水都會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根據科學分析,紫砂壺確實保有茶湯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熱的特性。
紫砂陶的特點
第一、紫砂陶是從砂錘煉出來的陶,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
第二、砂質茶壺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時日能增積「茶銹」,所以空壺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三、便於洗滌,日久不用,難免異味,可用開水泡燙兩三遍,然後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變。
第四、冷熱急變適應性強,寒冬臘月,注入沸水,不因溫度急變而脹裂;而且砂質傳熱緩慢,無論提撫握拿均不燙手。
第五、紫砂陶質耐燒,冬天置於溫火燒茶,壺也不易爆裂。當年蘇東坡用紫砂陶提梁壺烹茶,有「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詩句,也決非偶然。這就是古今中外講究飲茶的人,所以特別喜愛用紫砂壺的原因。
紫砂壺的優點
明人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說:「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為何獨鍾宜興紫砂壺?周高起又說:「陶曷取諸?取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發真茶之色香味。」原來宜興紫砂壺泡茶之佳,在於能盡得茶之色香味。李漁《閑情偶記》也說:「茗注莫妙於砂,壺之精者,又莫過於陽羨。」文震亨《長物志》也說:「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明清一些文人士大夫對宜興紫砂壺泡茶優點的認識一致。
宜興紫砂壺之所以受到茶人喜愛,一方面是由於紫砂壺造型美觀,風格多樣,獨樹一幟,另一方面也由於它在泡茶時有許多優點。
(一)紫砂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密度高。用紫砂壺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長物志》說它「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二)紫砂壺透氣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變味,暑天越宿不餿。久置不用,也不會有宿雜氣,只要用時先滿貯沸水,立刻傾出,再浸入冷水中沖洗,元氣即可恢復,泡茶仍得原味。
(三)紫砂壺能吸收茶汁,壺內壁不刷,沏茶而絕無異味。紫砂壺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銹」,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這與紫砂壺胎質具有一定的氣孔率有關,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
(四)紫砂壺冷熱急變性能好,寒冬臘月,壺內注入沸水,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同時砂質傳熱緩慢,泡茶後握持不會炙手。而且還可以置於文火上烹燒加溫,不會因受火而裂。
(五)紫砂使用越久,壺身色澤越發光亮照人,氣韻溫雅。紫砂壺長久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變得越發光潤可愛,所以聞龍在《茶箋》中說:「摩掌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陽羨茗壺系》說:「壺經久用,滌拭口加,自發暗然之光,入可見鑒。」。
《陽羨茗壺系》說:「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砒,湯力香茗,俾得團結氤氳。」馮可賓在《岕茶箋》中也說:「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後,太早則未足,大遲則已過,的見得恰好,一瀉而盡。」宜興紫砂壺自明代中葉勃興之後,經過不斷的改進,最終成為雅俗共賞,飲茶品茗的最佳茶具。
紫砂壺式樣
據專家介紹,一把紫砂壺准確地說共有鈕、壺蓋、壺腹、壺把、流嘴、足、氣孔等七個部位。而從製作的工藝上細分,足有圈足、釘足、方足、平足之分;鈕有珠鈕、橋式、物象鈕等三種。壺蓋有嵌蓋、壓蓋、截蓋;把有單把、圈把、斜把、提梁把,其形真可謂紛繁多樣。
歷代流傳的紫砂壺型制都有一定名稱,至今還有數十種流行。如洋桶、一粒珠、龍蛋、四方、八方、梅扁、竹段、魚兒龍、壽星等,仍普受歡迎。現代人較注意紫砂壺的收藏價值,單從其收藏價值考慮,紫砂古壺價值連城、寸柄之壺則更珍貴
紫砂壺的製作工具
在景德鎮看到工人製作瓷器都是用手工拉坯;拉坯是傳統的陶瓷製作手法,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先生就是根據「陶」字的古文寫法,為宜興陶瓷藝術,設計出一個符號,右面彷彿一個人正在拉左面的坯,這一符號既簡練又有內涵,將「陶」宇的象形意義一下就表達出來了。景德鎮的瓷器大多為圓狀,一件作品經由成型與裝飾分別完成,而宜興紫砂形態多樣,除非在坯體上刻畫,貼塑,往往由成型工一人完成。紫砂器的成型方法,僅僅紫砂壺的製作工具就可達數十種,這里不一一介紹,只選幾件有代表性的作些說明:
1、木搭子: 用於打泥條、打片子。2、尖刀:用於琢嘴、琢鈕、轉足、革小平面。3.矩車: 又名規車,好比圓規,用來劃圓片,開口子;4、蓖只:主要用竹做成,根據不同壺體,做成不同弧度,用以整理坯形。5、銅管:鑽各種大小洞眼。6、頂柱:成型工序完成後加蓋底印的木製專用工具。7、木拍子:用來打身筒、拍片子、拍口。8、竹拍子:有大中小之分,主要用來拍身筒,推身筒接頭,掠脂泥、推牆刮底做壺嘴等 9、鰟鮍刀: 可用來切、削、舒、挑、夾、挖、刮等,是常用的用工具;10、明針:用牛角製成,富有彈性,有方頭、尖頭、彎頭等,主要用於刮坯使坯體平整尤滑,明針在陶瓷行業中只有紫砂製作中才用到。11、獨個:用來圓嘴, 圓眼,有平土與尖頭兩種,取優質牛角、象牙、黃楊木、紫檀木製作。12、轉盤:打身筒時用,可以轉動,現在多用鐵做成。
並且一個優秀的紫砂藝人對工具的要求特別高,一定要得心應手。為什麼純手工的紫砂壺值錢,就因為紫砂壺留下藝人的手指印就數不清,經過多少次的光、摩、刮、掠……藝人的情感傾注到了紫砂壺上,絕不象有些機械或半機械操作的泥坯那麼速成。
紫砂壺的成型
在范家壺庄,記德堂陶坊能看到的紫砂器的式樣成千上萬,真可謂「方非一式, 圓無一相。」宜興的紫砂壺按照傳統的分類法,可分為三大類,一叫光器,又稱光貨,即以圓、方等幾何形體為表達方法的茶壺如《瑤輝壺》、《似璽壺》等等;二叫花器又稱花貨,即以象形物體為基本造型或塑貼動植物形狀,如《青梅竹馬》、《春意盎然》等等;三叫筋紋器,又稱筋囊貨,這類壺以多種線條來表達如《菱意》、《四方菊瓣壺》等等。
不同種類成型的方法也不同;傳統的紫砂成型方法主要是用打身筒和鑲身筒兩種,都要依據器皿的不同要求,將泥料打成泥片,規范成方圓,再鑲接身筒,加上頸、腳、嘴、把、蓋、鈕等。這就是紫砂壺成型的最大特點,也統稱「圍築法」、象形花器也是將一些塑體,如龍鳳,花鳥等先捏好,再堆貼到壺身上的。一般來說,製作筋紋器具要將泥片撳入石膏模型內,使其根據需要成為壺體的一部份,再脫出來鑲接,如今,陶藝家創作新品時,必須先構思、畫圖,算好尺寸比例,再進行製作。
紫砂壺名壺介紹
「冰心道人」壺
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間的紫砂壺。壺體顏色似瓷器中的茶葉末釉,壺身正面是一個凹進去的龕,內坐一人,龕外壁裝飾有桃樹、桃花、桃葉。壺身另外三側為雕刻的雲紋。
壺底款為「冰心道人」。「冰心道人」為清末民初年間紫砂大師程壽珍(1858-1939年)的號。程壽珍製作的紫沙壺曾在1915年和1932年,分別獲得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博覽會的頭等獎和優秀獎。
樹癭壺
樹癭就是樹瘤。這種壺的造型模仿樹癭,壺面凹凸不平,有樹皮模樣刻紋。整把壺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壺大家供春創制的一種壺式。
據紫砂壺史記載,供春在明代正德年間只是一名書僮,後向江蘇宜興金沙寺一名和尚學習制壺技術。供春壺價值極高,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的贊語。樹癭壺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壺造型,傳世極少。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樹癭壺,部分專家認為是供春手制,是現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壺實物。
不過唐先生收藏的這把樹癭壺為民國仿品。
「二泉」銘壺
這是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銘的壺。
邵二泉(約1803-1860年),擅長鐫壺銘。這把壺型質古樸,壺為土黃色,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應和古人「祝福」意願。壺腹一側,陰刻行書:「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句詩源於王羲之《蘭亭集序》,署名「二泉」。壺底有「唐冰」款,可能是制壺人,但其人已無法考證。
但在2002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剔紅饕餮夔龍紋紫砂壺以147.7萬港幣成交。在近期舉行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場拍賣會上,呂堯臣的小石冷泉套壺拍賣成交價為60萬元人民幣。唐先生樂觀估計,在兩年後,紫砂壺的價格將翻番。
現代作品升值快
據介紹,明清時期的紫砂壺價格一般上萬元,明代名家名作可達10-15萬元,清代名作也要5-10萬元。國內最貴的紫砂壺是清朝制壺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龍頭一捆竹」,市價達40萬美元。
但唐先生介紹說,由於明清紫砂大師供春、時大彬、陳鳴遠、陳曼生、楊彭年、楊鳳年的作品十分難得,因此給現當代紫砂大師如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間。如已於1996年去世的現代名家顧景舟的茶壺,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價格才380元一把,而目前的價位已在數十萬了。此外,蔣蓉等的作品價位一般也在10-20萬。
紫砂藝人像「脊樑」對壺
紫砂藝人像「脊樑」對壺宜興紫砂陶壺,能從最初的實用器皿提升到如今成為工藝美術界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期間數百年,多少代藝人的辛勤耕耘,也浸透了同時代的書畫家的參與,他們是紫砂藝壺的真正脊樑人物。
鑒於此,宜興資深書畫家邵家聲和紫砂學家毛大步,2006年起就策劃把紫砂壺這本身的藝術作品又兼作裁體,把紫砂界壺藝大家的肖像鐫刻其上,使其親密結合、與壺共存,這實在是件前所未有而非常有意思的事。
一件取名為「承前啟後——智圓壺:智欲圓行欲方」,銹刻上從明代供春開始,陳鳴遠、時大彬一直到到民國范大生這十一位卓越的古大師,並在壺肩上配上詩句:「紫砂陶土塑宗師,修得絕藝留人間。」。另一件取名為「繼往開來——豐圓壺:豐功碩德、天地方圓」壺身則銹刻解放後為振興紫砂業,由政府特聘的七位技藝精湛各有所長的藝人為輔導,之中有任淦庭、吳雲根、王寅春、裴石民、朱可心及新中國第一個國級大師顧景舟,壺藝女泰斗蔣蓉,在此壺肩上配上詩句:「五色紫泥七輔導,泰斗絕技譜華章。」。
世界最大紫砂壺
製作巨型紫砂壺的是江蘇省巨壺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劉根林先生。此巨型紫砂壺是今年3月份開始製作的,共用紫砂1.5噸,用時8個月製成。壺高3.6米、寬1.8米,重達1噸。壺體上雕刻著茶詩和葡萄藤的圖案以及幾只嬉戲的松鼠,壺把製作成三棵松樹互相交錯的樣子,因此,劉根林為紫砂壺取名為「松鼠提梁」。劉根林表示,「松鼠提梁」比他在2000年製作、已被大世界基尼斯列為最大紫砂壺的「蘇坡提梁」還要大,因此,它應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紫砂壺。從宜興到天津約1300公里,為確保「松鼠提梁」的安全,劉根林為這個「大傢伙」上了28萬元的高額保險。
紫砂壺成型的基本技法
紫砂壺的成型方法大體上可以歸納為打身筒和鑲身筒兩類。這兩種成型方法在宜興地區歷史悠久的日用陶生產中早就採用,但在紫砂成型工藝中,已將此發展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
紫砂壺成型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泥凳、木搭子、轉盤、木拍子、竹拍子矩車、鰟鮍刀、尖刀、明針等等。這些都是製作各種紫砂坯件的通用工具。此外,根據茶壺不同款式和工藝要求,還需准備許多特製的小工具。
一、打身筒
圓型壺類一般用打身筒的造型方法。先將泥料用搭子捶敲成厚薄均勻的泥片。泥片的厚度,視茶壺的大小來決定,一般為三四毫米左右。再根據設計的茶壺直徑,加上燒成時的收縮系數,乘圓周率,並加上兩端接頭的富餘量以及身筒的高度,把泥片切成長方形的泥條。將泥條在轉盤上圍成圓筒,把兩端疊合,用鰟鮍刀斜著在疊合處一次切齊,即形成能對接得很好的介面,然後在對接的切口用「滋泥」黏連好。滋泥是用相同的泥料加水調和而成的厚泥漿,作用有些像泥瓦匠用來砌磚牆用的灰泥。黏連後在黏連處做下記號,記住這方位,留待以後安裝壺把。這樣可以掩蓋介面處在燒成後可能出現的痕跡。
然後,用左手手指伸進圓形泥筒內,輕輕扶托內壁(作為內襯使得外拍身的力量得於反沖),右手握木拍子拍打泥筒外壁的上段,邊拍邊轉(左手在內部緩慢藉助壺內壁半徑和外面的泥拍產生夾擊撥動),筒口部分就會奇跡般地漸漸內收。待收縮到需要的尺寸時,用滋泥(這里所指的是:用水反復調和後的粘稠泥漿)將准備好的圓形泥片封好上口;然後將泥筒上下顛倒過來,拍打泥筒的另一端,使之收縮,並封好口。這時,一個空心的壺身雛形就出來了。再旋轉轉盤,根據形制要求,用拍子搓擀身筒,或提或按,使器形張肩膨腹,使壺體的肩、肚、足等過段明確規正,線型組合優美,過渡亭勻。
待身筒基本成型以後,再配頸和足。配製頸、足的方法,是將厚度不同的圓形泥片(泥片的直徑就是壺頸和底足的外徑),貼在身筒的上下端。待把壺口外沿和底足外沿規正以後,用規車把泥片中間部分旋劃割開取出,留下頸圈和足圈的泥料就是。另外,須做好嘴、把、配製壺蓋,並用各種「線梗」(用牛角或竹木做的專用小工具,作用有些像木工製作窗框鏡框時用的「線刨」)對各部位的線型轉折處反復勒壓,剔理,使棱線清晰流暢。
砂壺蓋子的下面,有一圈直而寬的「子口」,子口的外徑,務必與壺口內徑緊密吻合,並能通轉。安裝壺把壺嘴時,先找到打身筒時泥片的接縫處。一般在接縫處的一側先安裝壺把,再在接縫處對側位預先挖好通水篩孔,然後黏接壺嘴。務使嘴、把和身筒的垂直中心部面疊合在同一剖面上。這時,茶壺的坯件就基本完成。餘下的工作是用明針通身壓光,達到「坯件脫手則光能照面」的要求。最後在壺底和蓋里打上作者的名號印章、晾乾,等待進窯燒制。
二、身筒
方型(包括四方、六方、八方等)壺類的成型方法,主要是用鑲身筒的辦法。也是先打泥片,根據設計意圖配製樣板,按照樣板裁切泥片,用滋泥將各泥片鑲接黏連起來,做成一個小的泥盒子,就是茶壺的雛形。再用工具拍、勒、壓,配製嘴、把、蓋、的,整飾完成。
這種打泥片的工藝方式,實際上是用外力使泥顆粒緊壓密實,泥門排列整齊。這樣做,比注漿成型的產品要牢固結實得多。
好的原礦紫砂泥料有極其良好的可塑性,又有燒成不易變形的優點,採用這種特殊的成型工藝,可以保證尺寸符合規格而款式有豐富的變化。一般地說,只要設計合理,各種款式的砂壺都是可以用手工製作成型的。一種款式定型的砂壺,一再反復製造,它們的規格、形態、尺寸也能做到高度統一。事實上在砂壺製作過程中,為了各個工序銜接的方便,總是同一款式的作品同時製作四件或六件,行話叫做「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