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介紹一下中國養蠶的歷史。
殷代甲骨文中不僅有蠶、桑、絲、帛等字,而且還有一些和蠶絲生產有關的完整卜辭。據甲骨文學家胡厚宣的研究指出,有的卜辭上記載,叫人察看蠶事,要經過九次占卜。可見蠶桑在當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生產事業。甲骨文中還有關於蠶神和祭禮蠶神的記載,當時人們為了養好蠶,用牛或羊等豐厚的祭品祭禮蠶神。
考古學家還不是一次在殷墓中發現有形態逼真的玉蠶,例如河南安陽墓和山東蘇埠屯都出土的有商代的玉蠶。在殷商的銅器上也常發現有用蠶做裝飾花紋的。這些都說明,蠶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重要的位置。
到了周代,栽桑養蠶已經在我國南北廣大地區蓬勃發展起來。絲綢已經成為當時統治階級衣著的主要原料。養蠶織絲是婦女的主要生產活動,周代已經大面積栽種桑樹。
戰國時期的《管子·山權數篇》中說:"民之通於蠶桑,使蠶不疾病者,皆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謹聽其言,而藏之官,使師旅之事無所與。"這是說,群眾中有精通蠶桑技術、能養好蠶、使蠶不遭病害的,請他介紹經驗,並給予黃金和免除兵役的獎勵。
中國古代有很多記述栽桑養蠶技術的書。漢代曾經提到我國古代有《蠶法》、《蠶書》、《種樹藏果相蠶》等有蠶桑著作。可惜,這些古籍都已經失傳了。
但是從漢代以來,兩千多年中,仍然留下了不少的有關蠶桑的古籍,如《汜勝之書》、《齊民要術》、《秦觀蠶書》、《豳風廣義》、《廣蠶桑說》、《蠶桑輯要》、《野蠶錄》、《樗繭譜》等等,或是專講蠶桑的,或是講到蠶桑的。這些書記下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栽桑養蠶的豐富經驗。
要發展養蠶,就必須繁殖桑樹,發展桑園。遠在西周,人們就利用撒樹繁殖桑樹。至遲到公元五世紀南北朝時期,壓條法已經應用在桑樹繁殖上。《齊民要要》中講述了這種方法。壓條法用桑樹枝條來繁殖新桑樹,比用種子播種縮短了好多生長時間。
宋元以來,我國南方蠶農更發明了桑樹嫁接技術,這是一種先進的栽桑技術,它對舊桑樹的復壯更新,保存桑樹的優良性狀,加速桑苗繁殖,培育優良品種。都有重要的意義,到現在也還在生產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從明代以來,對某些傳染性蠶病,如膿病、軟化病和僵病等,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知道採取淘汰或隔離的措施,來防止蠶病的蔓延。
在明清時期的著作中,有關蠅蛆病和防蠅的記述就更多了。
(1)蠶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夏秋養蠶應注意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在蠶室以及桑田附近的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農葯,其氣味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四、養蠶前要堵塞鼠洞,蠶架與牆壁要保持一定間距,蠶架腳周圍要撒上石灰粉或蠶葯,以防止老鼠上爬。養地蠶,要做好葯物滅鼠。
五、夏、秋養蠶氣溫較高,要打開門、窗,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桑葉噴灑清水,室內用電風扇吹微風,也有利於室內降溫。
六、發現病蠶要及時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漿的消毒盆內,禁用病蠶飼喂畜禽,以防止病原傳播擴散,污染環境。
七、蠶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要在蠶室周圍攤曬,應集中到野外堆漚或放入糞坑內漚制,以防止病原擴散。
八、夏秋高溫,病原繁殖快,要注意按需采葉、及時運葉,合理貯葉。貯桑池每個齡期要消毒一次,不要喂過夜桑葉。
九、高溫多濕天氣忌喂濕葉,貯桑葉不能灑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鮮石灰粉、干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
十、不是養蠶季節,蠶室不要存放穀物、糠麩等物,以免受潮產生蟎類,養蠶時危害蠶兒。
⑵ 蠶的歷史有哪些
課題 6、養蠶(第一課時) 教學 目的 1、 使學生了解養蠶。 2、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 材 分 析 重點 使學生了解養蠶。 難點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具 放大鏡、蠶絲、絲綢、紙盒、紙格繭山,桑樹枝葉標本、白棉紙、觀察記錄表。 電化教具 掛圖:蠶的一生。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談話: (教師出示錦緞和綢絹各一段)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兩樣東西,你們看看漂亮嗎?摸摸有什麼感覺?誰知道它們是什麼?是用什麼材料織的? 2、講述:這些柔軟光滑、色彩絢麗的綢絹和錦緞統稱為絲綢,它們都是用蠶絲織成的(出示一束蠶絲),蠶絲是蠶吐的(出示蠶吐絲做繭的圖)。 (二)學習新課。 1、了解我國養蠶的悠久歷史 講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利用蠶絲來織絲綢,3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人工養蠶。公元前二世紀我國就有大量的蠶絲和絲織品運往國外,有「絲綢之國」之稱。 中國絲綢在國際上一直享有很高的聲譽,被外國人爭相購買,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起了重要作用。 2、了解學生的養蠶經驗 談話:今天我們要學習一些養蠶的知識和技能(板書課題)。誰養過蠶?蠶吃什麼?蠶的一生是怎樣變化的? 3、指導學生養蠶 (1)卵期的管理 講解:養蠶要准備蠶卵和養蠶的紙盒(出示紙盒)。盒裡面鋪一層干凈的白紙,把蠶卵放在紙盒內,放在溫暖的地方,如果氣候比較乾燥,每天噴灑少量的水。盒內不用放棉花,更不要把蠶卵放在火爐上烤,隨著天氣逐漸變暖,小蠶自己就會出來。在這段時間,每天都要看看有沒有新出的小蠶,一般上午出得最多。小蠶一出卵殼就要吃,因此要趕快用毛筆或羽毛輕輕把它刷到桑葉上。 (2)幼蟲期的飼養和管理 蠶最好的食物是桑樹葉。桑樹葉卵形,邊緣有鋸齒(出示標本),葉片比較光滑。在喂蠶時,一定要確認是桑葉,才能給小蠶吃;如果找不到桑葉,用萵筍葉也可以養蠶。 無論用桑葉還是萵筍葉喂蠶,葉子都要洗凈擦乾,不要用變黃腐敗的葉喂蠶。為使富餘的葉不至於很快萎蔫,可把它裝入塑料袋內扎緊袋口,放在陰涼處。 給蠶喂葉,每天至少4次,清早、中午、下午、晚上。每次量要適當,以免浪費。晚上可以多放些葉子,因為蠶整夜都在吃桑葉。小蠶要用嫩葉喂,葉不一定切碎。給小蠶換葉時,可以直接把新葉蓋在舊葉上,待小蠶都爬到新葉上,把舊葉拿走。這樣可減少蠶的傷亡,便於清除殘葉和蠶糞。 蠶盒要保持清潔,及時清除殘葉和蠶糞,特別是用萵筍葉養蠶時,更要注意這個問題。如發現病蠶,要趕快拿開,以免其他蠶被傳染。病蠶一般食慾不振,身子發僵發硬,或沒有精神,身體漸漸發軟,流出臭水等。在養蠶的房裡不要噴灑殺蟲劑,這樣會傷害蠶。 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表皮不能隨著身體長大而長大,當蠶的身體長大受到限制時,就要脫皮。蠶脫皮時不吃不動,好像睡眠,經一日左右,新皮形成,蠶又開始活動。 蠶眠時,不要認為是病蠶而把它扔掉。在沒有弄清是脫皮還是生病時,可先拿開隔離開觀察,如一日後恢復活動和吃食,再拿回來。 (3)蠶吐絲作繭期的管理 蠶長到一定的時候就要吐絲作繭。快吐絲的蠶身體透明發亮,不再吃桑葉,爬到一邊,頭時時仰起,晃來晃去。這時要趕快把蠶拿出來放在紙條做成的方格內(出示紙格繭山,拆開,再插好,讓學生知道怎樣做紙格繭山),最後在格上蓋一厚紙做蓋,讓蠶在格內吐絲做繭。 (4)蠶蛾期的管理 蠶蛾出繭的時間多在清早。蠶蛾出繭後,雌雄蠶蛾就要交配。如果蠶蛾出繭時相距較大,且蛾的數量少,又偏偏都是雌的或雄的,就不能交配,白白等死。因此,幾個同學可把剛出繭的蠶蛾湊在一起,讓它們能及時交配。 雌蛾交配後就要產卵,這時要在盒底放一白紙(最好是白棉紙),讓雌蛾把卵產在紙上,以便保存。 4、指導學生寫觀察記錄 (1)講述:在養蠶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認真記錄。寫觀察記錄時,可參照觀察記錄表中的提示,重點觀察。 (把觀察記錄表發給學生) (2)學生看觀察記錄表。 (3)提問:在蠶卵孵出前後觀察什麼?在蠶不斷長大的過程中觀察什麼?在蠶吐絲結繭變蛹這個階段觀察什麼?在蠶蛾階段觀察什麼? 5、觀察蠶卵 (把蠶卵和放大鏡發給學生) (1)講述:我們按觀察記錄表中的提示,先看看蠶卵是什麼樣的?形狀怎樣?大小怎樣?顏色怎樣?還有其他什麼發現? (2)學生分組觀察。 (3)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4)教師小結:蠶卵扁圓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間有些凹下去,即將孵化的卵黑灰色。如果小蠶孵出後,卵只剩空殼是白色,殼上有小洞。 (5)學生填寫觀察記錄表。 (三)鞏固 提問 1、在蠶卵即將孵化前,怎樣管理蠶卵? 2、在小蠶剛孵出時要做什麼?怎樣給小蠶喂桑葉? 3、沒有桑葉可用什麼代替養蠶,在給蠶餵食時要注意什麼?怎樣保鮮桑葉? 4、怎樣讓蠶健康地生長發育? 5、蠶快吐絲時,應該怎樣做? 6、在什麼時候觀察蛹?怎樣觀察? 7、蠶蛾出繭後,為了讓它們都能及時配對應該怎麼做? 8、雌蛾產卵時應該怎樣做? (四)布置作業 1、堅持養蠶並做好觀察記錄。 2、把蠶繭、蠶蛹、蠶蛾、蠶卵留作標本。 3、閱讀一些養蠶的書籍,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如何養蠶。 (提醒學生在採摘桑葉時一要愛護桑樹,只採葉,不折枝,採摘的葉要適量。另外要注意安全,不上樹,不到太遠和危險的地方去採桑葉;不得到別人允許,不採私人住宅和公園、單位的桑葉;最好把養蠶的事告訴家長,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⑶ 蠶文化的歷史
蠶崇拜、蠶信來仰
祀蠶神;我國源養蠶歷史已很悠久,據說是黃帝軒轅氏元妃西陵嫘祖教民養蠶,後人即奉
她為神。杭州湖州一帶稱為嫘祖娘娘,並建有蠶神廟。絲織也有神,奉軒轅氏黃帝。杭州有三
處機神廟,明代建於慶春紡東園巷稱中機神廟,涌金門又建一所,稱上機神廟,艮山門石弄口
又建一所,稱下機神廟。每年春秋,機戶用隆重儀式祭祀機神。厲鶚《城東雜記》中收有《機
神廟碑》。詳記興革事,碑曰:「物創於臣,功歸於帝,然則機有神,非伯余莫屬矣。」按伯
余何許人也?有人認為即黃帝,亦有認為是黃帝的臣屬,按碑文則記機神為黃帝之臣伯余。乾
隆六十年覺羅吉慶撰文,仁和縣事鄧雲龍渤石於機神廟的《秩祀軒轅廟先蠶孝碑》,碑曰:「
浙西杭嘉湖三郡蠶事之利侔於力田。……得機神廟於城東北隅,乃躬癸
⑷ 蠶的歷史
1、夏代以前已存在蠶的家養,從桑樹害蟲中選育出家蠶,創造了養蠶技術。商代設有「女蠶」,為典蠶之官。
2、秦漢以來對野蠶仍繼續採集利用。魏晉南北朝時選種、制種技術有很大進步,己發明低溢控制家蠶制種孵化時間的方法。
3、宋代蠶事趨於完善,生產過程分為:浴蠶、下蠶、喂蠶、一眠、二眠、三眠、分箔、採桑、大起、捉績、上簇、炙箔、下族、擇繭、窖繭等。
4、明代對蠶種選擇和品種改良都很重視,浴種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鹽鹵水等浴法留取好種,淘汰低劣蠶卵。最早發現了雜交蠶種的優勢並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種」。
5、宋元以前主要做絲絮、打線及紡粗帛用,宋元後山東登萊地區已推廣人工放養野蠶,產量大增。同時紡絲織綢也告成功,野蠶生產遂遍布魯、遼、陝、豫、貴、皖等省山區,柞蠶有拓、樣、棘、蕭、懈、椿、椒、柳、榆、楓、構、祀蠶等品種。
6、在傳統養蠶技術的基礎上,各地都重視制種,清代時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廣東、貴州等地,都有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的地方蠶品種,其中浙江餘杭、新昌、蕭山等地的優良品種較著名,後來就成為現代蠶種的製造基地。
(4)蠶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夏秋養蠶應注意: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在蠶室以及桑田附近的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農葯,其氣味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四、養蠶前要堵塞鼠洞,蠶架與牆壁要保持一定間距,蠶架腳周圍要撒上石灰粉或蠶葯,以防止老鼠上爬。養地蠶,要做好葯物滅鼠。
五、夏、秋養蠶氣溫較高,要打開門、窗,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桑葉噴灑清水,室內用電風扇吹微風,也有利於室內降溫。
⑸ 關於養蠶歷史
夏代以前已存在蠶的家養,從桑樹害蟲中選育出家蠶,創造了養蠶技術。商代設有「女蠶」,為典蠶之官。甲骨卜辭中以蠶神與上甲微同祭,對蠶事極為尊崇。當時有杯蠶(臭椿蠶)、棘蠶、栗蠶、蚊蠶四種,家蠶亦稱螺蠶。野蠶和家蠶都是多化性,逐步演變而成二化性和一化性,並以三眠蠶為主。周代有「親蠶」制度,天子和諸侯都有「公桑蠶室」,夏歷二月浴種,三月初一開始養蠶,對浴種、出蟻、蠶眠、化蛹、結繭、化蛾等蠶的生長形態,已有一定認識。對養蠶工具曲(箔)、植(蠶架)、筐(蠶匾)、蓬(蘆席)等都有記載。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主要養一化性蠶(春蠶),而禁養夏蠶(原蠶),一年只養一茬,以免桑葉採伐過度而殘桑。周代養蠶方法已較成熟,浴種是清除蠶卵上雜菌,以白篙煮汁,浸泡蠶種,促其發蟻。蠶室內注意排水乾燥及溫度調節。戰國時期對蠶的習性認識加深,已認識到蠶無雌雄,蛾有雌雄,怕高溫,喜一定濕度,惡雨。三眠蠶齡期為21日。北方地區有一化性、二化性(原蠶)和多化性,可連續孵化至秋末。在大批鮮繭因來不及繅絲而化蛾破壞繭層時,則用曝繭、震蛹兩種殺蛹方法來處理。
秦漢以來對野蠶仍繼續採集利用。魏晉南北朝時選種、制種技術有很大進步,己發明低溢控制家蠶制種孵化時間的方法。永嘉有八輩蠶:螺珍蠶三月績、拓蠶和螺蠶四月初績、愛珍五月績、愛蠶六月末績、寒珍七月末績、四齣蠶九月初績、寒蠶十月績。北方常用蠶種有三卧一生蠶(三眠一化性)和四卧再生蠶(四眠二化性)兩類。以體色和斑紋為主,蠶品種分為白頭蠶、領石蠶、楚蠶、里蠶、兒蠶、灰兒蠶等。按飼育和繁殖時間分為秋母蠶、秋中蠶、老秋兒蠶、秋末老懈兒蠶(指南方多化性蠶)等。以繭分為綿兒蠶、同功蠶。在飼育過程中,已注意到桑、火、寒、暑、燥、濕等因素對蠶兒生長的生態影響。蠶具安放時注意蠶座的疏密適當,常在室外上簇,雨天則宜族於屋內,並有平面上簇、懸掛上簇、室外平鋪蓬嵩族等三種形式。不論南方北方,繭處理有日曝法和鹽泡法兩種,而藏繭則多用鹽泡法。唐代養蠶基本沿用前代舊法,但都飼養多化性蠶,以三眠蠶與四眠蠶為主,浴蠶則在穀雨節前後於野外進行,與後世盆浴不同。
宋代蠶事趨於完善,生產過程分為:浴蠶、下蠶、喂蠶、一眠、二眠、三眠、分箔、採桑、大起、捉績、上簇、炙箔、下族、擇繭、窖繭等。浴種分多次進行,一在臘月經凍瀝毒,二在穀雨催青前溫水浴之,清明暖種有人體溫和糠火溫兩種。收蟻有鵝毛撣拂和桑葉香引兩種。蟻蠶飼葉用刀切細、小蠶用嫩葉,並注意控溫.大蠶薄飼勤添,並勤去糞除沙。上簇時先將早熟蠶拾巧上山,然後大批熟蠶一起上傘形簇,要適當提高溫度。貯繭多用鹽混法收藏,農家貯繭時間不長,旬日後即出而OA之,保持繭質潤澤。元代對養蠶要求更嚴,並重視多化性蠶飼育,適當控制夏秋蠶數最。元代養蠶總結歸納為十體、三光、八宜、三稀、五廣。「十體」指寒、熱、飢、飽、稀、密、眠、起、緊、慢(指飼葉速度)等條件、「三光」指按蠶的肌色定飼葉多少,「白光向食,青光厚飼(皮皺為飢).黃光以漸住食」;「八宜」指蠶的不同生長期要掌握採光明暗、溫度暖涼、風速大小、飼葉速度等八類條件。「三稀」指下蟻、上箱、人族都要稀疏;「五廣」指對影響蠶生長的聲音、氣味、光線、顏色及不衛生因素等都要禁忌。
明代對蠶種選擇和品種改良都很重視,浴種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鹽鹵水等浴法留取好種,淘汰低劣蠶卵。最早發現了雜交蠶種的優勢並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種」。可見明時已能用一、二化性蠶蛾進行雜交而成體強絲多的新蠶種。浙江嘉湖地區在上簇結繭時還總結「出口乾」的成功經驗,即用火加溫乾燥,使繭質和解舒率得到提高。江南水鄉利用池塘養魚畜牧,與栽桑養蠶的水肥相結合,形成自然循環條件下的相互促進,也是成功的範例。同時還採用隔離淘汰等措施,防止蠶膿病、軟化病、白假病等傳染蔓延,育蠶技術已有較完整的體系。
對於野生柞蠶的利用,宋元以前主要做絲絮、打線及紡粗帛用,宋元後山東登萊地區已推廣人工放養野蠶,產量大增。同時紡絲織綢也告成功,野蠶生產遂遍布魯、遼、陝、豫、貴、皖等省山區,柞蠶有拓、樣、棘、蕭、懈、椿、椒、柳、榆、楓、構、祀蠶等品種。到明代對野蠶放養已有一套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經驗,明末山東柞蠶絲綢已聞名中外,從此由歷史上的人工自然採集轉人到人工放養收集的生產格局。南宋時廣西還創造了以醋浸或熏野蠶,然後剖開蠶腹,取其絲「就醋中引之」,一蟲可得絲長6一7尺的先例,有人認為這是現代人造纖維的前奏。
在傳統養蠶技術的基礎上,各地都重視制種,清代時江蘇、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廣東、貴州等地,都有適合當地生態條件的地方蠶品種,其中浙江餘杭、新昌、蕭山等地的優良品種較著名,後來就成為現代蠶種的製造基地。技術上對上族採用高棚簇,隨老隨捉,忌用地簇。將「出口乾」又改進為「灼蠶不灼繭」。在三眠開葉時,令食拓葉二三次,以省桑葉,且絲韌有光澤。少葉時可用白米粉摻桑葉上喂蠶,絲光白而韌。採摘秋桑葉曬干,研為細末,留存燥處,在養蠶時遇雨葉濕,可以這種葉末摻人,有灼濕、易飽、省葉之效。這些都是代用飼料添食的好辦法。1898年杭州創辦蠶學館.學習國外育蠶經驗和理論,消除微粒病,用新法選育成青柱、新圓、諸桂、轟青等一批新品種,並用轟青與諸桂雜交,育成中國最早的改良品種青桂,在當時佔有很大比重。嗣後各省紛紛興辦蠶校和蠶桑試驗場,盛極一時。廣東蠶種有二化及多化.連平地區每年可養七八造,順德可養六造,以繭色可分金、銀兩種,銀種宜用於夏秋蠶。江南蠶種稱為大造,蠶體與繭型較常種為大。四川和山東採用一化性黃繭品種,在中國也佔一定比重。
來自網路
⑹ 養蠶業的發展歷史
制備蠶種,是養蠶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遠在秦漢時代,人們就知道適當的高溫和飽食有利於蠶的生長和發育,可以縮短蠶齡。所以歷代都很注意控制養蠶環境濕度溫度的調節。據《齊民要術》記載:當時已在蠶室四周置火加溫,以調節蠶室溫度。元代《士農必用》指出:幼蠶的時候,蠶室要暖些,因為那時天還冷;而到大眠之後,就要涼些,因為那時天氣已經熱了。經過長期養蠶實踐,古代蠶農還積累了豐富的防治蠶病的經驗。2000多年前,中國古人就已經知道要用清水浴洗卵面,後來進一步發展到用硃砂溶液、鹽水、石灰水以及其它具有消毒效果的葯物來溶洗消毒卵面。這對防止蠶病發生非常重要。
在1400多年前,中國古人就已經注意蠶種的選擇。《齊民要術》提出要選取「居簇中」的繭的質量、成繭的時間和位置、蛾出繭的時間、蛾的健康狀態,以及卵的健康狀態等,來選取種繭、種蛾和種卵。到清代,人們更注意到了選蠶。他們深知只有「蠶無病,種方無病」。通過層層的嚴格選種,淘汰了大量體弱有病的蠶種,從而提高了第二代蠶的體質,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防止微粒子病原體通過胚傳染給後代。
為發展蠶絲生產,古代除了飼養蠶外,還飼養夏蠶、秋蠶,甚至一年養多批蠶。《周禮》中有「原蠶」記載,「原」是「再」的意思。「原蠶」就是一年中第二次再養的蠶,即夏蠶,據劉宋鄭輯之《永嘉郡記》的記載,公元4世紀時,永嘉(現在浙江溫州)地方,一年可養八批蠶。大家知道蠶有一化性、二化性和多化性的區別。在熱帶(如廣東)地區,可以利用多化性蠶,在一年中自然多次孵化來養多批蠶,也可以利用二化性蠶所產的卵,放在適當的低溫中催青,這樣所產的卵,在當年內就又能繼續卵化。繼續維持低溫催青,就又能繼續孵化,實現一年養多批蠶。這的確是個了不起的發明。
明代在制備夏蠶種的生產中,還發現家蠶的雜種優勢。宋應星在《天工開物》(1637)中說:「今寒家有將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種,此一異也。」所謂「早雄配晚雌」,就是一化性的雄蠶和二化性的雌雄蠶雜交,其結果產生了「嘉種」,即產生了優良的蠶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家蠶雜種優勢利用的記載。
⑺ 蠶的由來
蠶蛾是昆蟲的一種,原產中國,馴化在室內飼養,故又稱家蠶。
養蠶和利用蠶絲是人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約在4000多年前中國已有記載,至少在3000年前中國已經開始人工養蠶。
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人民就已經知道養蠶織絲了,到殷周,我國的蠶絲業已具有相當的規模。《詩經·幽風七月》描繪出一幅「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天裡暖洋洋,黃驪鳥在歡唱,少女信手提小筐,沿著田間小路,興致勃勃去采嫩桑)的女子春日採桑、飼養家蠶的生動景象。西漢以前,家蠶的養殖主要在黃河流域,山東人民最早改良出枝繁葉茂、高產宜採的優種魯桑。秦漢時代,蠶絲業最為發達。到了東漢,四川的蜀郡成了第二位的蠶絲基地。「繰絲鳴機杼,百里聲相聞」,李白的詩,把北方蠶絲業的發達景象生動地形容了出來。而南方的蠶絲業,雖在戰國時代已有記載,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發展得很緩慢,直到唐朝中期才迅速發展起來。宋代,南方已超過北方,長江下游特別是太湖地區的蠶絲業一躍而居全國首位。到了元代,蠶絲業生產的重心已從北方轉移到了南方。家蠶之外,還有一種屬天蛾科的野蠶,即柞蠶,最早也是由我國放養起來的。我國的山東半島是放養柞蠶的發源地。大約在唐代,當地紡織工人就掌握了用柞蠶繭繅絲的技術。北宋出現了用柞蠶絲織成的「山」。清康熙年間,柞蠶由山東半島傳入遼東半島、渭水流域。乾隆時傳入貴州,以後又推廣到全國各地。
物種分布:
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盛產蠶絲,我國的蠶絲主要產地除珠江三角洲外,還有華東平原和四川盆地。
生活習性: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起源於中國,其發育溫度是7~40℃,飼育適溫為20~30℃。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釋名
種類很多,有大、小、白。鳥、斑色的差異。喜歡乾燥環境,不喜歡潮濕,三眠三熹己,二十七天就衰老了。蠶吐絲成繭,繭裡面的是蛹,蛹化為蛾,蛾產卵 ,每一對蠶蝶可生100~500粒卵。只要是用蠶類作葯,一定要用食桑葉的蠶。蠶蛹可食用但有的人吃了會過敏應當注意。 蠶味
性味:味咸,油炸焦脆、煮吃較軟,辛,性平,無毒。
採集加工
所有養蠶之處都有。不拘早晚,但用白色而條直、食桑葉的最好。用時去絲棉及子,炒過。蠶有兩番,只是頭番僵直的最好,大而沒有蛆。使用時,先用淘糯米水浸一日,等蠶桑涎流出,如蝸涎水上,然後漉出,微火焙乾,用布拭凈黃肉、毛,並黑口乾了,搗篩成粉末,入葯。
功效主治
主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黯,使人面色好。治男子陰癢病、女子崩中赤白、產後余痛。研成末;封疔腫,拔根極效。
蛹
功效主治:炒食,治風及勞瘦。研成末飲服,治小兒疳瘦,長肌退熱,除蛔蟲。煎汁飲服,止消渴。
繭鹵汁
功效主治:即繭中蛹汁。主治百蟲入肉。用湯淋浴小兒,去疥瘡,殺蟲。
繭
性味:味甘,性溫,無毒。
功效主治:燒灰酒服,治癰腫沒有頭,次日即破。又療諸疳瘡,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飲服,止消渴反胃,除蛔蟲蠶蛻。
連
功效主治:主治吐血、鼻出血、腸風瀉血、崩中帶下、赤白痢。治婦女難產及吹乳疼痛。
附方:治小兒驚風:白僵蠶、蠍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錢,微炮製為末。每次服半錢,用姜湯調和服用,治療效果非常好。治酒後咳嗽:白僵蠶焙研成末,用茶服一錢。治口舌生瘡:用五個蠶繭,包蓬砂,在瓦上焙焦成末,塗抹患處 。
⑻ 關於蠶的故事
關於蠶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
古時代,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居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當時,有一個叫黃帝族的部落把另外一個部落九黎族打敗了。為了慶祝勝利,黃帝族的首領黃帝就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慶功會。
當人們正在興高采烈、慶祝勝利的時候,忽然看見一位美麗的姑娘,身上粘著一張馬皮飄飄然自天而降。她手裡捧著兩束絲,一束顏色黃得象金子,一束顏色白得似銀子,前來獻給黃帝。這位獻絲的姑娘,就是傳說中的「蠶神」。黃帝見了這樣稀罕的東西,大為稱賞,就叫人把它織成絹子。
織成的絹子又輕又軟,好象天上的行雲,溪中的流水,原有的麻布簡直沒法同它相比。黃帝的元妃嫘祖,就親自養蠶,並把養蠶的方法教給人民。
拓展資料:
蠶(學名:Bombyx mori)是鱗翅目的昆蟲,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及台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
家蠶的英文名為「silkworm」(意為「絲蟲」)是因為它用絲織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現如今我國繭絲綢產量與出口量均佔世界總量的70 % 以上, 已成為可以主導世界繭絲價格走勢的繭絲綢大國。
參考鏈接:網路—蠶
⑼ 養蠶的歷史
夏代以前已存在蠶的家養,從桑樹害蟲中選育出家蠶,創造了養蠶技術。商代設有「女蠶」,為典蠶之官。甲骨卜辭中以蠶神與上甲微同祭,對蠶事極為尊崇。當時有杯蠶(臭椿蠶)、棘蠶、栗蠶、蚊蠶四種,家蠶亦稱螺蠶。野蠶和家蠶都是多化性,逐步演變而成二化性和一化性,並以三眠蠶為主。周代有「親蠶」制度,天子和諸侯都有「公桑蠶室」,夏歷二月浴種,三月初一開始養蠶,對浴種、出蟻、蠶眠、化蛹、結繭、化蛾等蠶的生長形態,已有一定認識。對養蠶工具曲(箔)、植(蠶架)、筐(蠶匾)、蓬(蘆席)等都有記載。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主要養一化性蠶(春蠶),而禁養夏蠶(原蠶),一年只養一茬,以免桑葉採伐過度而殘桑。周代養蠶方法已較成熟,浴種是清除蠶卵上雜菌,以白篙煮汁,浸泡蠶種,促其發蟻。蠶室內注意排水乾燥及溫度調節。戰國時期對蠶的習性認識加深,已認識到蠶無雌雄,蛾有雌雄,怕高溫,喜一定濕度,惡雨。三眠蠶齡期為21日。北方地區有一化性、二化性(原蠶)和多化性,可連續孵化至秋末。在大批鮮繭因來不及繅絲而化蛾破壞繭層時,則用曝繭、震蛹兩種殺蛹方法來處理。
秦漢以來對野蠶仍繼續採集利用。魏晉南北朝時選種、制種技術有很大進步,己發明低溢控制家蠶制種孵化時間的方法。永嘉有八輩蠶:螺珍蠶三月績、拓蠶和螺蠶四月初績、愛珍五月績、愛蠶六月末績、寒珍七月末績、四齣蠶九月初績、寒蠶十月績。北方常用蠶種有三卧一生蠶(三眠一化性)和四卧再生蠶(四眠二化性)兩類。以體色和斑紋為主,蠶品種分為白頭蠶、領石蠶、楚蠶、里蠶、兒蠶、灰兒蠶等。按飼育和繁殖時間分為秋母蠶、秋中蠶、老秋兒蠶、秋末老懈兒蠶(指南方多化性蠶)等。以繭分為綿兒蠶、同功蠶。在飼育過程中,已注意到桑、火、寒、暑、燥、濕等因素對蠶兒生長的生態影響。蠶具安放時注意蠶座的疏密適當,常在室外上簇,雨天則宜族於屋內,並有平面上簇、懸掛上簇、室外平鋪蓬嵩族等三種形式。不論南方北方,繭處理有日曝法和鹽泡法兩種,而藏繭則多用鹽泡法。唐代養蠶基本沿用前代舊法,但都飼養多化性蠶,以三眠蠶與四眠蠶為主,浴蠶則在穀雨節前後於野外進行,與後世盆浴不同。
宋代蠶事趨於完善,生產過程分為:浴蠶、下蠶、喂蠶、一眠、二眠、三眠、分箔、採桑、大起、捉績、上簇、炙箔、下族、擇繭、窖繭等。浴種分多次進行,一在臘月經凍瀝毒,二在穀雨催青前溫水浴之,清明暖種有人體溫和糠火溫兩種。收蟻有鵝毛撣拂和桑葉香引兩種。蟻蠶飼葉用刀切細、小蠶用嫩葉,並注意控溫.大蠶薄飼勤添,並勤去糞除沙。上簇時先將早熟蠶拾巧上山,然後大批熟蠶一起上傘形簇,要適當提高溫度。貯繭多用鹽混法收藏,農家貯繭時間不長,旬日後即出而OA之,保持繭質潤澤。元代對養蠶要求更嚴,並重視多化性蠶飼育,適當控制夏秋蠶數最。元代養蠶總結歸納為十體、三光、八宜、三稀、五廣。「十體」指寒、熱、飢、飽、稀、密、眠、起、緊、慢(指飼葉速度)等條件、「三光」指按蠶的肌色定飼葉多少,「白光向食,青光厚飼(皮皺為飢).黃光以漸住食」;「八宜」指蠶的不同生長期要掌握採光明暗、溫度暖涼、風速大小、飼葉速度等八類條件。「三稀」指下蟻、上箱、人族都要稀疏;「五廣」指對影響蠶生長的聲音、氣味、光線、顏色及不衛生因素等都要禁忌。
明代對蠶種選擇和品種改良都很重視,浴種用天露法,利用石灰水、鹽鹵水等浴法留取好種,淘汰低劣蠶卵。最早發現了雜交蠶種的優勢並加以利用,以「早雄配晚雌幻出嘉種」。可見明時已能用一、二化性蠶蛾進行雜交而成體強絲多的新蠶種。浙江嘉湖地區在上簇結繭時還總結「出口乾」的成功經驗,即用火加溫乾燥,使繭質和解舒率得到提高。江南水鄉利用池塘養魚畜牧,與栽桑養蠶的水肥相結合,形成自然循環條件下的相互促進,也是成功的範例。同時還採用隔離淘汰等措施,防止蠶膿病、軟化病、白假病等傳染蔓延,育蠶技術已有較完整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