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北京歷史發展手抄報圖片

北京歷史發展手抄報圖片

發布時間:2021-02-28 23:58:25

㈠ 北京歷史博物館。手抄報資料

北京自然博物館來[1]位於首都南城中軸線源上的天橋地區,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面對現代化的天橋劇場, 具有特殊的文化環境。她的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正式命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本館曾先後被中央宣傳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組委會命名為「科學與和平教育基地」,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㈡ 歷史手抄報《新中國的歷程》內容

歷史手抄報《新復中國的制歷程》內容:

1.軍事科技上:兩彈成功爆炸,火箭、衛星順利上天、神六、神七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與國外合作發射衛星計劃,我國開始向航天科技領域發展。

2.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不斷提升,中國在國際上也有了更多的話語權,為發展中國謀福利,參與到各個國際事項。

3.外交上:與各個國家開展友好關系,加強地區經濟間的合作,增加對非洲的援助,參與到更多的國際事物中,承擔更多的責任。

4.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從沿海經濟圈到西部大開放,從少數人致富到全國人民慢慢都富裕起來,改善了人民生活條件。

社會文化上: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發展,教育改革中。

體育上: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有較大的爭金優勢,在亞洲地區連續運動會上,自1990年來一直在金牌和獎牌榜上名列第一。劉翔、姚明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使全世界更了解中國,近幾年經常承辦國際賽事,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香港、澳門的回歸,與台灣開通兩岸合作關系。

㈢ 關於歷史手抄報

中國,舉世矚目的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有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而每一個歷史時期文化的特性,本質及其精華都凝聚在當時的都市,名城。於是每個歷史文化名城,便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宗教信仰的濃郁色彩,博大而精深,耐人尋味……讓我們踏上中國歷史文化之旅,去領略北京、西安、承德、洛陽、南京、上海等歷史文化名城幾千年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的輝煌吧。01.北京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物古跡和民情風俗豐富多彩,名勝薈集,有眾多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皇家園林、壇廟寺觀、帝王陵寢、古塔石刻、名人故居,以及宏偉的古代、現代建築、博物館、紀念館等,是中外遊人嚮往的旅遊勝地。現存明清故宮、長城以及周口店遺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2.洛陽 洛陽-著名古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黃河南岸,東有虎牢關,西有函谷關,南有洛河、伊河,北有邙山和黃河,史稱「河山控戴,形勢甲於天下」。歷史上曾有東周、東漢、曹魏、西晉、隋(煬帝)、唐(武後)、後梁、後唐等九朝在此建都,歷時900餘年,有「九朝名都」之稱。03.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自公元前11世紀開始起,西安先後有12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歷經2000餘年。在中國七大古都中,悠久的歷史,發達的文化為西安留下許多聞名中外的古跡名勝。這里有半坡母系氏族村落遺址、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秦始皇陵、長陵、杜陵、茂陵、昭陵、乾陵等陵墓、慈恩寺塔、鍾樓、驪山、鴻門宴故址、咸陽古渡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跡。04.承德 承德-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里人文古跡薈萃,民俗風情濃郁。著名的名勝古跡有避暑山莊、外八廟、普樂寺、安還廟、普寧寺。05.南京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南岸的江蘇省西南部,古稱金陵,已有近2500年歷史,歷史上盛稱為「六朝勝地、十代都會」。她既有自然山水之勝,又有歷史文物之雅,是兼具古今文明的園林化城市,有夫子廟、明孝陵、南京長江大橋、秦淮河、中華門、中山陵、紫霞湖、雨花台、鍾山、清涼山、玄武湖等著名景點。06.上海 上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據考證,上海青浦縣崧澤、福泉山出土的大量史前文物屬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遺存。春秋時,上海屬吳國。戰國時為楚春申君的領地。上海在我國近現代歷史佔有重要地位,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上海,上海目前還保存著相當數量的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古建築、古園林和文物古跡,如龍華塔、豫園、松江唐經幢等多處;上海還留下了許多歷史人物在本地活動過的遺跡,如中共「一大」會址,孫中山故居,宋慶齡故居、魯迅故居等90多處。07.蘇州 蘇州-是一座已有25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南瀕太湖,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聞名全國的江南魚米之鄉。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贊辭,又有「東方威尼斯」之稱。08.揚州 揚州-是一座具有2480多年歷史的古城,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自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以後,古代揚州幾度繁榮,曾經是我國水陸交通樞紐和鹽咧行模

㈣ 中國航天發展史(要短一些,要做手抄報)

50年代:蘇聯送給我們兩枚導彈,中國領導人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聲音。

我國載人航天事業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1956年2月,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向中央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當時為保密起見,用「國防航空工業」這個詞來代表火箭導彈和後來的航天事業。

1956年3月14日,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會議,決定按照錢學森的建議,由他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1956年10月8日,國防部五院宣告成立。新中國導彈、航天事業也由此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1957年10月4日,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1957年12月24日,一輛從莫斯科出發的專列抵達北京。車上除102名蘇聯火箭技術人員外,還有一份蘇聯「還給」中國的厚禮———兩發P—1近程地地導彈。據史書記載,火箭故鄉中國的康熙皇帝曾送給俄國沙皇兩箱古代火箭;200年後,蘇聯又將兩枚現代火箭送給了中國。

蘇聯的樣彈讓中國人看出了名堂。之後,我國一些科學家建議開展我國衛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國科學院由錢學森、趙九章等負責擬訂發展人造衛星的規劃草案,代號為「581」任務。1958年4月,幾千里之外的大漠開始興建我國第一個運載火箭發射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60年代:中國航天人決定研製一種三組火箭作為運載工具,將自己的衛星送上天。

就在中國航天人躊躇滿志,准備大幹一番的時候,1961年4月,蘇聯「東方」號運載火箭頂著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騰空而起,宇航員加加林上天了。6月3日,中國科學院召開《星際航行座談會》。

此後錢學森在《星際航行概論》一書中提出用一架裝有噴氣發動機的大飛機作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動機的飛機作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設想。1963年,中國科學院成立星際航行委員會,研究制定星際航行長遠規劃。

在「東風」二號導彈試驗成功以後,1965年1月8日,錢學森正式向國家提出報告,建議早日制定我國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聶榮臻很重視錢學森的建議,指出「只要力量上有可能,就要積極去搞」。中央專門委員會經過多次召開會議研究,批准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規劃方案,並提出爭取在1970年左右發射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由於錢學森的建議是1965年1月提出的,所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工程代號為「651」工程,同時決定研製一種三組火箭作為運載工具。航天人借用了中國革命史上一次艱難的遷移行動為這枚還沒有誕生的火箭命名———「長征」號。

70年代到90年代:「長征」號火箭在多次失敗和成功中日益成熟

1970年1月30日,為發射衛星做准備而實驗發射的第一枚「長征」號火箭獲得成功。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載著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

毛澤東在說完「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這句話的12年後,終於看到了中國的衛星在太空中飛翔。

(4)北京歷史發展手抄報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航天發展有四大里程碑:

1、第一個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明朝的萬戶

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製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後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的去鑽研。

2、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1970 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 號」成功升空!成為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

3、載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4、深空探測-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隨著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順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並成功對接。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㈤ 歷史(近代史)手抄報大神們幫幫忙

手抄報 1。手抄報是模仿報紙的,單面的,用鋼筆書寫的,可傳閱、也可張貼的小報。在學校,手抄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和黑板報一樣,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 2。手抄報叫-心繫祖國或錦綉中華 《八國聯軍侵華》 隨著義和團運動在直隸和京津地區的迅猛發展,外國列強多次脅迫清政府予以鎮壓。1900年4月,義和團剛在北京近郊發展起來,俄國公使就提出鎮壓。美、英、法、德各國公使也奉本國政府密令,聯合照會清政府「剿除義和團」,並將艦隊聚集大沽口進行威脅。5月間,義和團在京津一帶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清軍士兵參加義和團,以端王載漪為首的排外勢力在清政府內占據上風。各國公使眼看清政府已無法控制形勢,總理衙門也「無力說服朝廷採取嚴厲的鎮壓措施」,便策劃直接出兵干涉。5月28日,英、法、德、奧、意、日、俄、美八國在各國駐華公使會議上正式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以「保護使館」的名義,調兵入北京。5月30日至6月2日,八國的海軍陸戰隊400多人,陸續由天津乘火車開到北京,進駐東交民巷。隨後,各國繼續向中國增兵,各國軍艦24艘集結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侵略軍達2000餘人。6月6日前後,八國聯合侵華政策相繼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侵略中國的戰爭爆發。 八國侵略軍所到之處,燒殺淫掠,殘絕人寰。連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也供認,「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 義和團運動發生後,列強各國都乘機對中國出兵,進行大肆掠奪。消息傳到俄國,沙皇政府認為是侵略中國的大好機會,除積極參加八國聯軍之外,1900年7月16日,製造了海蘭泡慘案,居住在海蘭泡的數千名中國人幾乎全部被俄軍慘殺,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21日,俄國侵略軍又先後將江東六十四屯居民萬餘人趕至黑龍江邊槍殺或用斧頭砍死,剩下的被趕入黑龍江淹死,只有極少人泅水得生。8月28日,俄國軍隊佔領齊齊哈爾;9月22日,佔領吉林,28日,佔領遼陽;10月1日,進入盛京(沈陽)。俄軍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1900年11月,俄國脅迫奉天將軍增祺簽訂《奉天交地暫且章程》,企圖把軍事佔領合法化。俄軍利用軍事佔領的機會,大肆掠奪中國東北的金礦、煤礦和森林資源。 1900年6月10日,外國侵略軍2000多人在西摩爾率領下,由天津向北京進攻,沿途遭到義和團民眾的抵抗。11日,義和團與侵略軍在落垡車站附近展開白刃戰。18日,義和團將進犯廊坊車站的侵略軍包圍起來,發動攻擊,打死打傷侵略軍數十人。19日,西摩爾敗走天津,途中遭到民眾堵截,死傷400人。22日,狼狽退到天津西沽。6月17日,另一支侵略軍在大沽登陸,進犯天津,一路處處挨打,直到23日才竊據老龍頭車站(現天津車站),並和在西沽的侵略軍會合,到達天津租界,向天津城發動進攻。7月6日起,天津戰事激烈,張德成領導義和團眾在紫竹林與侵略軍血戰三晝夜。14日,天津失陷。 侵略軍向北京進犯以及大沽炮台被攻佔的消息傳到北京,激起民眾的無比憤怒。民眾先後將在京挑釁殺人的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和德國公使克林德處死。6月15日到20日,先後向西什庫的外國教堂及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發起猛烈的攻擊,狠狠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辛丑條約: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清政府在民眾的壓力下,表面上向列強各國「宣戰」,暗地裡卻破壞義和團運動,向侵略軍妥協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後,清政府8月7日任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正式向外國列強乞和。列強各國本想武力瓜分中國,在中國人民的反抗下,沒能得逞;同時,各國各有打算,互不相讓,矛盾重重,使得它們需要繼續利用和維護清政府,通過清政府間接統治中國。 1900年12月,列強各國(除了出兵的八國外,又加上比利時、荷蘭、西班牙三國)向清政府提出《議和大綱》,後又訂立詳細條款,於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簽字。《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懲辦「得罪」列強的官員;派親王、大臣到德國、日本賠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國人建立和參加抵抗侵略軍的各種組織;賠款4億5000萬兩白銀,分39年付清,本息9億8000萬兩白銀;在北京東交民巷一帶設使館區,各國可在使館區駐兵,中國人不準在區內居住;平毀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國可以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駐兵。《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 附:8月中從天津進至北京的部隊其實只有七國(當中兩國只為象徵式的掌旗兵)約一萬六千人,分別為: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主要為錫克兵)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奧軍五十人,意軍五十三人。

㈥ 搜集關於北京歷史,名人,古今建築的手抄報

梁思成建築學家,建議保留北京城,結果沒保住。至於關於北京的歷史多了去了,畢竟是帝都。

㈦ 旅遊歷史名城北京的歷史小報

這個名字不錯。

網上答案很多,

基本上來自某公司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網站

你可在網路搜索「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

輸入這個名字,

1秒鍾就會有結果。

==================================
如想找准確的答案,

可直接詢問:

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

隸屬於公安部.

可查以下內容:

某姓氏分民族、性別人口數

全國(某地區)姓氏(名字、姓名)排名人口數

全國(某地區)某姓氏(名字、姓名)分性別人口數
========================
祝你好運。

㈧ 關於北京歷史的手抄報!排版!

北京城歷史悠久,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輝煌。

舊時期時代(70萬年前—1萬年前)
回到50萬至70萬年前的北京。這時的北京氣候溫和、降水充沛。在北京西南郊的山洞裡生活著北京猿人,他們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火的原始人類之一。有了火,文明就開始了。

新石器時代(1萬年前—4000年前)
很顯然,北京猿人勤勞和好學精神是值得後人們學習的,他們從山中洞穴來到廣闊平原。伐木蓋房,抵禦野獸,建立家庭。並學會了製作簡單的工具和飾品:男人們製作出石磨盤、石磨棒,甚至能燒制出精美的陶器,少女們則把精美的貝殼串起來,做成項鏈。
制陶技術是人類進入農業社會的標志之一,北京猿人學會了放牧和種植莊稼。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商代(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好景不長,炎黃時期,在北京附近的阪泉,炎帝和黃帝策劃了三場戰爭,並將戰爭擴大到黃河、江漢地區。從此,中國形成了統一的華夏民族,「炎黃子孫」誕生。
同時,在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北京地區,出現了一些地方小國,其中薊和燕最為有名。薊國的名稱據說和一種名叫薊的草本植物有關。燕國的名稱據說來源於氏族部落時期對燕子的崇拜。

西周時代(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和東周時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大約在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打敗商王紂建立周朝後大封諸候。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周武王封功臣於燕和薊。這一年被認為是北京建城的開始。
北京建城後長期是燕的都邑,在戰國還是「七雄之一」。

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
2200多年前的秦朝統一了中國後,取消了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權的郡縣制。漢朝承秦制,變化不多。這時北京是個聞名的大城。
西漢末年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後,不斷向四面八方擴展。大約在1700年前北京有了第一座佛寺,即潭柘寺。今天的潭柘寺林木參天,廟宇錯落,是一大瀏覽勝地。其中的兩棵被稱為「帝王樹」的古銀杏最為有名。

韓晉南北朝時期(220—589年)
1700年前的晉代,中國出現了300年的戰亂和分裂。東晉政權在南方,北方則是匈奴、鮮卑、羯、氐等少數民族的天下。此時北京成為北方少數民族的政治中心。

隋代(581—618年)和唐代(618—907年)
隋朝統一中國後開鑿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運河的北部終點就是北京,此時北京被稱為涿郡,擁有13萬人口。
公元645年,唐太宗集大軍於北京,自水陸兩路攻打遼東高麗。卻久攻不下,後被迫退回北京。回到北京城,唐太宗為追念陣亡凍死的士兵,下令修建了憫忠寺(既是如今座落在宣武門外的法源寺)。
此時的北京被稱作幽州,不僅是軍事重鎮,也是貿易中心。

宋、遼金時期(960—1234年)
唐朝以後,政治陷入混亂,北方少數民族日益壯大。公元90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機建立了遼朝,北京作為陪都城被稱為南京,城址在今天的白雲觀一帶。
公元1153年(金),東北少數民族首鄰海陵王定都北京,名為金中都。
如今的牛街禮拜寺和盧溝橋都是這個時代遺留下來的。

元代(1271—1368年)
公元1215年(元),崛起的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統領下攻佔北京。他的繼承者忽必烈建立「大元」,在北京建元大都,北京第一次成為統一國家的首都。

明代(1368—1644年)
公元1399年,北平的燕王朱棣舉兵南進,奪取了建文帝朱允的帝位。朱棣認為北平乃「龍興之地」,可北控大漠,南扼中原,於是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北京。
朱棣在元朝皇城基礎上改建擴建。如今北京的絕大多數古典建築,都是明代的遺物。

清代(1644—1911年)
滿族人進北京後,大興土木修建園林。
公元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燒毀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公園-圓明園。並將東交民巷改名「使館街」。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站在北京城中心的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首都定為北京。

從此,這座歷經3000年坎坷的不朽城市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全新時期

閱讀全文

與北京歷史發展手抄報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