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羌族有哪些文化遺產
在這里舉行的「全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調演」首場演出引來了人們的陣陣掌聲。最後一個節目是羌族多聲部民歌——《薩朗》。歡快的曲調、流暢的節奏調動起了全場觀眾的熱情,也把整台演出推向了最後的高潮。
「薩朗」,羌語意為「唱起來,搖起來」,為自娛性舞蹈。羌族人在跳「薩朗」時,手牽著手圍成圈,一人領跳一人收尾,便可舞蹈起來,時而輕快熱烈,時而舒緩如流水。羌族舞蹈最大的特點就是腳步的變換和扭腰的弧度。通過這種獨特的舞蹈語言,甚至可以推測:羌族舞蹈是由古羌人騎馬作戰時的動作演變過來的。
觀眾在陶醉於這精彩的歌舞的時候,可能並沒有意識到,在這原生態的唱腔背後,還有著更深的意蘊。無論是圍著火塘和場院跳起歡快的「薩朗」,或是古樸沉穩的「席步蹴」,羌族同胞豐富的精神世界即深刻地體現在他們的民族音樂舞蹈中,他們的多聲部民歌「尼沙」更是改寫了我國沒有多聲部、沒有和聲音樂和復調音樂的歷史。
薩朗、羌笛、刺綉,這些羌族文化的瑰寶深刻地揭示了羌人由來已久的認知天地的觀念、他們的精神傳統、他們的習俗與審美。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北川等羌族聚居區受到嚴重破壞。與此同時,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設施和有關資料也遭受嚴重損失,震後,國家迅速在該地區建立了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
馮驥才先生曾說過:我們要保護的是羌文化的原真性和整體性,它必須是一個有靈魂的、有精神的、有生命的文化,而不是一個文化軀殼。這條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而這個晚上,在這個多民族和諧多元、活力四射的舞台上,我們看到了那活著的民族情感和演進中的精神歷史。
作為一種鮮活的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代仍然散發著獨特的光彩和魅力,仍然是傳承文化、推動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文化創新的基礎和源泉。因此,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與責任。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和文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56個民族同胞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中華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不但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生活經驗和審美趣味,而且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其中,具有鮮明的少數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體現著少數民族生產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像一道道燦爛的光芒,映射在華夏文明的歷史長河中。
這場名為「多彩民族」的大型專場演出只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全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調演」中的一場。調演活動匯聚了全國20個省(自治區、市),20餘個少數民族,近20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近2000名少數民族同胞,向廣大民眾盡顯少數民族獨具韻味的「非遺」風情。
這一系列蘊含著各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出不但反映了各少數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彰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凡魅力,而且為廣大民眾共享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提供一個鑒賞、交流、吸納的平台。很多觀眾在觀看演出後,紛紛表示希望今後能夠經常看到這樣的高水平的演出,不僅陶冶了情操,豐富了文化知識,還深切地認識到各民族大團結的意義,今後一定要攜起手來共同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美好未來。(孫佳山/文 浦峰/攝)
㈡ 羌族文化的內容簡介
《羌族文化》一書就是保護和發展鏈條中的一個有機環節:用中、英、法3種文字向外界介紹羌族文化,讓羌族走出羌寨;通過文字反映羌族歷史、建築、語言、文學、音樂舞蹈、衣食住行和風土人情,讓世界了解羌族。
㈢ 羌族文化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餘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等地。人口198252人(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其族源可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左羌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他們主要活動在中國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區。秦漢以來,古代羌人中的冉、(馬+龍)部落居住在今川西北一帶。唐時,一部分羌人同化於藏族,另一部分同化於漢族。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來的一支。
羌族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但有自已的語言。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分南北兩大方言。
羌族居住的山區產有世界上稀有的熊貓、飛狐、金絲猴等。這個古老的民族現主要經營農業。工業從無到有,已興建起製革、造紙、木材、水泥、化肥等工業。刺綉、挑花、編織是羌族人民的傳統工藝。
1955年和1956年,茂汶縣通過和平協商的方式完成了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縣。
羌族的禁忌有:婦女分娩時在門外掛枷單或背兜,忌外人入內,家有病人時在門上掛紅紙條,忌外人來訪;不能跨火塘或用腳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腳架上烘烤鞋襪衣物;忌坐門檻和樓梯;飯後不把筷子橫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日常食俗 羌族民間大都一日兩餐,即吃早飯後出去勞動,要帶上饃饃(玉米面饃),中午就在地里吃,稱為「打尖」。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離不開面蒸蒸。經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將玉米粉放在甑子內蒸成顆粒狀,即可當飯食用,有時將洗凈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將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稱為「金裹銀」或「銀裹金」。用小麥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饃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許多地區的羌族還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連(米+查)漿水發酵,蒸成豆泡子饃饃,或將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饃饃。用麥面片加肉片煮熟稱為「燴面」;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狀,稱為「面湯」,繼續加玉米粉攪稠,以筷子可拈起為度,稱為「攪團」,都是常吃的主食。在食用攪團時,要同時吃用白菜、圓根(蕪菁)泡成的酸菜作的酸菜湯,能開胃。常用玉米、小麥、豆類先炒熟,再磨製成炒麵,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時食用。在食用馬鈴薯時,羌族民間喜將馬鈴薯整個煮熟,然後去皮,再舂成泥狀,做成糍粑,稱為洋芋糍粑,用油煎或炸後,拌蜂蜜吃。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湯吃。
因吃鮮菜的時間只有幾個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蘿卜葉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肉食以牛、羊、豬、雞肉為主,兼食魚和狩獵獸肉。散居在山區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鮮豬肉,都是將豬宰殺後去毛,剖成兩半或切成幾大塊,吊在房樑上熏烤製成「豬膘」,存放時間一般為一年,食用時一是與蔬菜同煮,熟後撈起豬膘,切成長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將生腌豬膘切成小塊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豬膘代油,還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殺年豬時,羌族喜將豬血等充填到豬大腸內,煮熟後稱為血腸。血腸也是宴客吃酒時的一種上餚。有的還將豬血與蕎麥和在一起做成血饃饃食用。羌族還常把新鮮的豬肉放在新宰的豬肚子里加鹽、花椒等扎緊、風干,作成「瓤肚」久存不壞。
羌族一般飲用的酒稱為咂酒,茂縣羌語稱「日麥希」,意為羌人酒。咂酒的製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麴,封入壇內,發酵7—8天後即可飲用。羌族飲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將酒壇開封,用一根細竹管咂吸,咂飲時以長幼為序,輪流咂飲,並不斷地注入涼開水,直到味淡為止。
羌族日常灶具很有特點,常在火塘上支起一個鐵三足,做飯時將鐵鍋放在上面加熱,或烤制食品,考究的鐵三足還要在上面鑲制銀飾。
節日、禮祭食俗 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正如一首羌諺所雲:「無酒難唱歌,有酒歌兒多,無酒不成席,無歌難待客」。結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陽節釀制的酒稱為重陽酒,需儲存一年以上方可飲用,重陽酒因儲存時間較長,酒呈紫紅色,酒醇味香,是重陽節期間必不可少的美酒。另一種被稱為蒸蒸酒的飲料是將玉米面蒸熟拌酒麴釀制而成,飲用時既有酒香又能頂飯,類似漢族的醪糟。無論年節或待客,羌族都以「九」為吉,故宴席時都要擺九大碗,菜餚與川菜相同。燉全雞,習慣於用竹簽撐起雞頭,使之昂起。以雞頭饗上賓(如舅父等)。
農歷十月初一為羌族年節。年節的宴會又稱「收成酒」。年節這天全寨人到「神樹林」還願,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蕎麥粉做成一種餡為肉丁豆腐的蕎面餃,有的還要用麵粉做成牛、羊、馬、雞等形狀不同的動物作為祭品。次日,設家宴,請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進行各項節日活動。祈禱豐收的祭山會是全村寨的一種祭祀活動,除已婚的婦女不準參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帶上酒、肉和饃去赴會。會首由全寨各戶輪流擔任。屆時會首要備好1隻黑公羊、1隻紅公雞、1壇咂酒、3斤豬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饃和香蠟、爆竹、紙錢等,按規定擺好,由「許」(巫師)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壽年豐,並將山羊宰殺後煮熟,連同其他食品分給各戶,稱「散分子」。最後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嘗各自的祭祀食品。
羌族結婚操辦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備好「回門酒」,親友要向新婚夫婦饋贈禮物,並致詞祝福新娘新郎幸福美滿、白頭偕老。羌族民間有的地方還有「逗新郎」的習俗。即在回門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給新郎用四尺長的筷子,而且還要在筷子的後面加幾個用馬鈴薯做的筷子墜,要新郎使用這種筷子,隔著幾盞油燈去夾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為筷子長,夾不起菜,或油燈燒著下巴,就要被罰酒,這種活動既是節日聚餐,也是一種娛樂。
典型食品 羌族特別講究葯膳,較為典型的葯膳菜有:羊肉附片湯;羊歸湯;豬肉加杜仲1—2兩清燉。以上三種都能補腎。黃芪燉雞或黃芪(當歸、黨參也可)加上幾兩燉豬肉也能補血益氣。蟲草燉鴨,能滋陰補肺益腎。
㈣ 羌族文化
生活地點: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黑水,綿陽市北川專羌屬族自治縣、平武縣,甘孜州丹巴縣,其餘少量在貴州銅仁市,甘肅、陝西南部地區。主要生活在高山峽谷以及高原上。
習俗:這個很多,網路詞條上"羌族"就有,我就不贅述了。
另外你如果想更詳細了解可以登陸「bbs.qiangzu.com」或者「music.qiangzu.com」
我就是羌族人。
㈤ 想知道四川羌族的歷史
羌族是祖國多民族大家庭中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古代羌族對中國歷史發展和民族發展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從歷史傳說時期共工壅防百川,神農教民耕織,從炎黃到夏禹,到華夏族的形成,都與古羌族密不可分。賈逵《周語》注說:「共工氏姜姓。」《太平御覽》說:「神農氏姜姓。」姜即羌。《史記·六國年表》:「禹生於西羌。」《太平御覽》引皇甫謐《帝王世紀》:「伯禹夏後氏,姒姓也,生於石紐……長於西羌,西羌夷(人)也」。譙周《蜀本紀》說:「禹本汶山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紐。」廣柔在今羌族地區。《水經注·沫水》廣柔縣條:「縣有石紐鄉,禹所生也。」今羌族聚居的茂縣、理縣、汶川、北川縣皆有禹跡及記載,尤以北川縣禹里鄉的大禹遺跡、記載、傳說等更為完整。學術界多數認為,根據傳說和歷史記載,北川禹穴當為禹所生地。著名歷史學家徐中舒說:「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根據由漢至晉五百年間長期流傳的羌族傳說,我們沒有理由再說夏不是羌。」(徐中舒:《我國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親屬稱謂》,見《四川大學學報》1980年第1期。)所以,古代羌族對締造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夏朝的貢獻是昭然史籍的。</P>
<P>古代羌族主要活動在西北的廣大地區,遷徙到中原地區的羌族大多華夏化。今甘肅、青海的黃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帶是古代羌族的活動中心。殷商時期,古羌族有「北羌」、「馬羌」等眾多部落,過著居無定處的游牧生活,也有一些羌人從事農業生產。(徐中舒:《中國的奴隸制與封建制分期論文集》,第27頁。)</P>
<P>羌族是殷商王朝的「方國」。商王朝中也有羌族首領擔任官職,武丁時期就有羌可、羌立作商王朝的祭祀官。(《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頁。)《詩經·商頌》:「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歌頌了殷王朝的強盛,同時也反映了羌族與殷王朝的密切關系。周人與羌人關系更加密切。章炳麟《檢論·序種姓》說:「羌者,姜也」。傅斯年《姜原》說:「姬周當是姜姓的一個支族,或者是更大之族之兩支。」傳說姬姓周的始祖「棄」的母親姜源是姜部落之女,姬姓周和姜姓羌應是互為婚姻的兩大集團。周與姜、羌聯盟是武王滅商的重要條件。周朝立國以後,把一些姜姓羌人分封到中原地區,如分封在今山東的齊國,(《史記·齊太公世家》。)分封在今河南許昌、南陽一帶的申、呂、許都是姜姓國。周時進入中原的這部分姜姓羌人,歷西周之世,已基本上與華夏人相融合,成為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P>
<P>周平王東遷以後,一些以羌人為主體的羌戎大量遷入中原地區。《後漢書·西羌傳》:「自隴山以東,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據著名史學家蒙文通先生考證,晉國大夫中有不少人是依靠羌戎的力量壯大起來的,晉國因和戎而稱霸,大量的羌人也融入晉人之中。春秋戰國時期,居住在甘肅、青海黃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處於"少五穀,多禽畜,以射獵為事"的狀態。文獻記載了這部分羌人由射獵進到田畜的傳說。《後漢書·西羌傳》說秦厲公時羌人無弋爰劍被俘,逃回後教羌民"田畜"。此後羌族進一步發展和分化。</P>
<P>《後漢書·西羌傳》說:「至爰劍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欲復穆公之跡,兵臨謂首,滅狄、戎,忍季父卯畏秦之威,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支河曲西數千里,與眾絕遠,不復交通。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旄牛種,越嶲羌是也;或曰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從河湟流域向西南遷徙的諸羌與當地原居民逐漸融合而發展為今天藏緬語族諸民族。春秋時的義渠羌部落建立了義渠國,其領域包括今甘肅東部、陝西北部、寧夏及河套以南地區。後為秦所滅。</P>
<P>漢代,羌人分布很廣,從地域劃分,有東羌和西羌兩大類。進入中原的東羌人已基本上與漢族融合,未進入中原的羌人大部分分布在今甘、青河湟地區,已進入奴隸制社會。此時,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有若羌等羌人部落,在雅魯藏布江流域有發羌、唐氂等羌人部落。漢代居住在西南地區的羌人,有氂牛羌、白馬羌、參狼羌、青衣羌和冉(馬尨)羌等眾多部落。</P>
<P>氂牛羌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漢源縣清溪鎮,轄四縣:氂牛縣(郡治)、嚴道縣(今榮經縣)、青衣縣(今蘆山縣)、徙縣(今天全縣)。氂牛羌也稱越嶲羌。漢越嶲郡在安寧河、金沙江以至雅礱江流域,都是羌人聚居地。氂牛羌以西,今甘孜州東南部有白狼等羌人部落。白馬羌主要在今四川綿陽地區西北部和甘肅武都地區南部,這些地區屬蜀郡北部都尉和廣漢屬國都尉,故又稱廣漢羌。冉馬尨部落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廣大地區。</P>
<P>魏晉南北朝時期,氐人符堅建立前秦政權,南安羌人姚長建後秦政權,列於「五胡十六國」之中。這時期,隴西有岩昌羌,川、甘邊境和岷江上游有鄧至羌。</P>
<P>從東漢到西晉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漢族之中。隋唐時期,活動在甘青和川藏高原的羌人有黨項羌、東女、白蘭、西山八國、白狗羌、附國等羌人部落。上述諸羌多數被吐蕃所融合。</P>
<P>活動在甘、青以至川西北的黨項羌,在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建立西夏王朝。公元1227年為蒙古所滅。宋代以後,北方地區的羌人與漢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南遷的羌人和甘、青、川交界地區的西山諸羌,一部分融合於藏族,一部分成為今日羌族的來源之一。 </P>
<P>古代羌人分布極廣,岷江上游是古羌人分布的重要地區。史前時期傳說時代的大禹便出生於這一帶,其後的有文字以來的史籍均載這一地區為羌人所居,這些便是冉馬尨為主的羌人。這部分羌人逐漸融合了從川、甘、青等地各個不同時代遷來川西北的鄧至、岩昌、白馬、白狗、黨項等諸羌人,以及少部分已分化為其他民族後又遷入該地的吐蕃等少數民族和秦漢以來遷入的部分漢族而形成了現今的羌族。</P>
<P>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征羌,在羌族地區設置湔氐道,統轄今松、茂、汶、理、北川、都江堰、彭州等地。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羌族地區設汶川郡。秦漢之際,岷江上游羌區完成了從原始公社末期向階級社會的過渡。羌漢人民交流進一步加強,促進了羌區的發展。</P>
<P>唐時,唐王朝在今松、茂、汶、理、黑水、馬爾康一帶設置了松、茂、當、悉、靜、拓、恭、保、維、乾、霸、翼、真等正州和一些羈縻州,大多以當地羌人為刺史。</P>
<P>宋代沿襲唐制。設茂州、威州各轄兩縣、十幾個羈縻州。元代設茂州,轄汶山、汶川兩縣,開始推行土司制度。明代建立了衛所,進一步推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的建立,發展了封建領主經濟,也進一步加強了羌區和漢區的經濟文化聯系,推動了羌區的發展。清朝自乾隆至道光,羌族地區改土歸流,實現了封建地主經濟,解放了生產力,真正加強了與漢區的各方面交流,推動了發展。這時期羌區的集鎮手工業、商業繁榮起來,漢、羌商戶雲集茂州等地,興旺發達。</P>
<P>1838年後,法、英帝國主義勢力開始進入羌族地區,進行文化侵略活動。民國初年,四川軍閥在羌區設置「屯殖督辦公署」;1935年在羌族地區設立「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具有革命傳統的羌族人民,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統治和剝削、壓迫,進行了長期英勇的革命斗爭。1842年鴉片戰爭中,羌族士兵開赴浙江寧波前線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1860年,羌、漢、回、藏等人民響應太平天國革命運動,舉行起義,佔領了松潘、疊溪等城鎮,堅持斗爭達6年之久。1911年,茂縣、汶川縣的羌、漢人民舉行反清起義,佔領了威州城,結束了清王朝在羌區的統治,支援了四川人民的反清斗爭。</P>
<P>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黨的領導和影響下,羌族人民同漢族人民一道投入了革命運動。1935年,紅軍四方面軍長征經過羌族地區,建立了革命根據地,開展了土地革命運動。羌族人民踴躍參加紅軍,僅茂縣一縣就有1000多人參加紅軍北上抗日,還有上萬名民工為紅軍提供後勤保障。他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英勇奮斗,流血犧牲,為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P>
<P>1950年1月羌族地區獲得了解放,結束了民族壓迫的歷史,開始了民族平等的新時代。</P>
<P> </P>
<H6>概 況</H6>
<P>羌族,現有人口19.8萬人。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北川、黑水等地
羌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分南北兩大方言。羌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羌族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一部分羌族人信仰藏傳佛教。羌族歷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時代,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後裔。
羌族人居住在獨具特色的羌寨中。羌寨中的碉房是羌族的石砌民居,一般高達三四層。底層圈養牲畜,中層住人,上層儲藏糧食,屋頂為平台,既可以用來攤曬糧食,又可以作為老人歇息、婦女針織、孩子游戲的場所。碉房建造時就地取材,以土石為原料,不用繪圖、吊線,全憑高超的技藝和經驗。碉房形式多樣,層次不一,結構嚴密,稜角整齊,不僅堅固、耐久、實用,而且冬暖夏涼,充分體現了羌族人獨特精湛的建築藝術。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還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羌族男子的服裝一般是藍布長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頭帕。羌族婦女的服飾比較鮮艷,她們多穿藍色或綠色的花邊長衫,腰系綉花圍裙和飄帶,戴黑色頭帕。但在茂汶地區黑虎鄉一帶,婦女們一律都戴白色頭帕。
雲雲鞋」是羌族人在喜慶日子裡穿的一種自製布鞋,鞋尖微翹,狀似小船,鞋幫上綉有彩色雲卷圖案,十分別致。挑花和刺綉,是羌族婦女的拿手好戲。這些色彩艷麗明快、圖案古樸精美的綉品,無論是點綴服飾還是裝扮居室,都顯得秀美而大方。
玉米是羌族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小麥、青稞、土豆、蕎麥、油菜等農作物的種植也較為普遍。羌族人有把豬肉吊在房樑上風干做成「豬膘」的習慣。陳年的豬膘,肉色嫩黃、晶瑩剔透,吃起來油而不膩、十分可口。在喜慶而隆重的節日里,羌族人還要端出自家用玉米或青稞釀造的酒與眾人共飲。在羌族人民的交通設施中,溜索是不可缺少的。在波濤洶涌的岷江上,用一根或兩根碗口粗的竹纜取傾斜之勢,系在兩岸的 石柱上。渡江者以皮帶或麻繩緊束腰間,身懸繩上,飄然而過。 羌族人對治水有豐富的經驗,舉世聞名的川西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2000多年前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起修建的。
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是羌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羌族有自己的歷法,傳統的羌歷新年是每年的農歷十月,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屆時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年輕人跳起節奏明快、舞姿雄健的「沙朗舞」、「皮鼓舞」等民族舞蹈,顯示了羌族人勇敢豪邁的性格。 </P>
唐朝詩人王之渙寫過一首著名的詩篇《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提到的羌笛便是羌族特有的吹奏樂器。 </P>
羌族地區資源豐富,經濟林木有花椒、核桃、茶樹、漆樹等,還盛產蟲草、貝母、鹿茸、麝香等名貴葯材。
㈥ 羌族的發展歷史要簡截的
羌族是祖國多民族大家庭中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古代羌族對中國歷史發展和民族發展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從歷史傳說時期共工壅防百川,神農教民耕織,從炎黃到夏禹,到華夏族的形成,都與古羌族密不可分。古代羌族主要活動在西北的廣大地區,遷徙到中原地區的羌族大多華夏化。今甘肅、青海的黃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帶是古代羌族的活動中心。殷商時期,古羌族有「北羌」、「馬羌」等眾多部落,過著居無定處的游牧生活,也有一些羌人從事農業生產。羌族是殷商王朝的「方國」。商王朝中也有羌族首領擔任官職,武丁時期就有羌可、羌立作商王朝的祭祀官。周與姜、羌聯盟是武王滅商的重要條件。周朝立國以後,把一些姜姓羌人分封到中原地區,如分封在今山東的齊國,分封在今河南許昌、南陽一帶的申、呂、許都是姜姓國。周時進入中原的這部分姜姓羌人,歷西周之世,已基本上與華夏人相融合,成為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平王東遷以後,一些以羌人為主體的羌戎大量遷入中原地區。」據著名史學家蒙文通先生考證,晉國大夫中有不少人是依靠羌戎的力量壯大起來的,晉國因和戎而稱霸,大量的羌人也融入晉人之中。春秋戰國時期,居住在甘肅、青海黃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處於"少五穀,多禽畜,以射獵為事"的狀態。此後羌族進一步發展和分化。從河湟流域向西南遷徙的諸羌與當地原居民逐漸融合而發展為今天藏緬語族諸民族。春秋時的義渠羌部落建立了義渠國,其領域包括今甘肅東部、陝西北部、寧夏及河套以南地區。後為秦所滅。漢代,羌人分布很廣,從地域劃分,有東羌和西羌兩大類。進入中原的東羌人已基本上與漢族融合,未進入中原的羌人大部分分布在今甘、青河湟地區,已進入奴隸制社會。此時,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有若羌等羌人部落,在雅魯藏布江流域有發羌、唐氂等羌人部落。漢代居住在西南地區的羌人,有氂牛羌、白馬羌、參狼羌、青衣羌和冉(馬尨)羌等眾多部落。氂牛羌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漢源縣清溪鎮,轄四縣:氂牛縣(郡治)、嚴道縣(今榮經縣)、青衣縣(今蘆山縣)、徙縣(今天全縣)。氂牛羌也稱越嶲羌。漢越嶲郡在安寧河、金沙江以至雅礱江流域,都是羌人聚居地。氂牛羌以西,今甘孜州東南部有白狼等羌人部落。白馬羌主要在今四川綿陽地區西北部和甘肅武都地區南部,這些地區屬蜀郡北部都尉和廣漢屬國都尉,故又稱廣漢羌。冉馬尨部落分布在岷江上游和四川西北部的廣大地區。魏晉南北朝時期,氐人符堅建立前秦政權,南安羌人姚長建後秦政權,列於「五胡十六國」之中。這時期,隴西有岩昌羌,川、甘邊境和岷江上游有鄧至羌。
從東漢到西晉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漢族之中。隋唐時期,活動在甘青和川藏高原的羌人有黨項羌、東女、白蘭、西山八國、白狗羌、附國等羌人部落。上述諸羌多數被吐蕃所融合。活動在甘、青以至川西北的黨項羌,在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建立西夏王朝。公元1227年為蒙古所滅。宋代以後,北方地區的羌人與漢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南遷的羌人和甘、青、川交界地區的西山諸羌,一部分融合於藏族,一部分成為今日羌族的來源之一。
古代羌人分布極廣,岷江上游是古羌人分布的重要地區。史前時期傳說時代的大禹便出生於這一帶,其後的有文字以來的史籍均載這一地區為羌人所居,這些便是冉馬尨為主的羌人。這部分羌人逐漸融合了從川、甘、青等地各個不同時代遷來川西北的鄧至、岩昌、白馬、白狗、黨項等諸羌人,以及少部分已分化為其他民族後又遷入該地的吐蕃等少數民族和秦漢以來遷入的部分漢族而形成了現今的羌族。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征羌,在羌族地區設置湔氐道,統轄今松、茂、汶、理、北川、都江堰、彭州等地。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羌族地區設汶川郡。秦漢之際,岷江上游羌區完成了從原始公社末期向階級社會的過渡。羌漢人民交流進一步加強,促進了羌區的發展。
唐時,唐王朝在今松、茂、汶、理、黑水、馬爾康一帶設置了松、茂、當、悉、靜、拓、恭、保、維、乾、霸、翼、真等正州和一些羈縻州,大多以當地羌人為刺史。
宋代沿襲唐制。設茂州、威州各轄兩縣、十幾個羈縻州。元代設茂州,轄汶山、汶川兩縣,開始推行土司制度。明代建立了衛所,進一步推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的建立,發展了封建領主經濟,也進一步加強了羌區和漢區的經濟文化聯系,推動了羌區的發展。清朝自乾隆至道光,羌族地區改土歸流,實現了封建地主經濟,解放了生產力,真正加強了與漢區的各方面交流,推動了發展。這時期羌區的集鎮手工業、商業繁榮起來,漢、羌商戶雲集茂州等地,興旺發達。
1838年後,法、英帝國主義勢力開始進入羌族地區,進行文化侵略活動。民國初年,四川軍閥在羌區設置「屯殖督辦公署」;1935年在羌族地區設立「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具有革命傳統的羌族人民,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封建主義的統治和剝削、壓迫,進行了長期英勇的革命斗爭。1842年鴉片戰爭中,羌族士兵開赴浙江寧波前線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新中國成立後,羌族地區獲得了解放,結束了民族壓迫的歷史,開始了民族平等的新時代。
㈦ 羌族的起源於歷史
先羌族群來是我國最古老的核心族自群之一,大約在舊石器時代的晚期,他們就活動在黃河中上游平原及渭河流域。他們的一支在距今6000年前後向西遷移,而進入甘青地區,其中一部分為了生存需要,他們逐步放棄原始的農耕生活,開始了一種全新的以養羊為主要特色的牧業生產方式。至此,作為「西戎牧羊人」的羌族人正式走上歷史舞台。
㈧ 請問中國羌族的歷史。!
羌族概況
羌族,現有人口19.8萬人。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北川、黑水等地,以茂汶羌族自治縣最為集中。少數人與漢、藏、回等民族人雜居。使用羌語,屬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 羌語支。分南、北兩個方言,每個方言又分5種土語。大多數羌族人通漢語。羌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長期使用漢字。過去羌族人普遍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少數與藏族人居住在一起的羌族人信仰喇嘛教。
----------------------------------------------
羌族歷史:
羌族歷史可追溯到古殷商時代,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今天的羌族只是古代一部分羌人的後裔。羌族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一部分羌族人信仰藏傳佛教。
羌族主要活動在我國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區,唐時,一部分羌人同化於藏族,一部分同化於漢族,今天四川西北部的羌族人是古代羌人中保留下來的一支。羌族人自稱「爾瑪」或「爾咩」,意思是「本地人」。羌族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以玉米、大豆為主。羌族人生活的地區峰巒重疊、河川縱橫是大熊貓和金絲猴的主要產地。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民主改革、社會主義改造和改革開放的洗禮,古老的民族煥發了青春,羌族人民的農業生產和其他各行各業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水利水電的發展最為突出,他們生活的山區小型水電站可說是星羅棋布。
有關羌族的網站:
http://www.ftrip.com/msfq/56/36.htm
http://abz.schinfo.net/
http://abz.schinfo.net/hospital_webs/abz/
http://www.cctv.com/geography/mfms/2001062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