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tidsp發展歷史

tidsp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8 22:34:39

1. 什麼是TI-DSP

就是TI公司生產的DSP晶元,有2000系列,5000系列,6000系列等,不同系列的DSP有不同的適用場合回。答
TI公司網站:
http://www.ti.com

2. ti dsp主要分為哪三個系列,分別有什麼特點,和應用場合

TI公司常用抄的DSP晶元可以歸納為三大系列:
(1)TMS320C2000系列,稱為DSP控制器,集成了flash存儲器、高速A/D轉換器以及可靠的CAN模塊及數字馬達控制的外圍模塊,適用於三相電動機、變頻器等高速實時工控產品等需要數字化的控制領域。

(2)TMS320C5000系列,這是16位定點DSP。主要用於通信領域,如IP電話機和IP電話關、數字式助聽器、攜帶型聲音/數據/視頻產品、數據機、手機和行動電話基站、語音伺服器、數字無線電、小型辦公室和家庭辦公室的語音和數據系統。

(3)TMS320C6000系列DSP 採用新的超長指令字結構設計晶元。其中2000年以後推出的
C64x,在時鍾頻率為1.1GHz時,可達到8800MIPS以上,即每秒執行90億條指令。其主要應用領域為:①數字通信完成FFT、信道和雜訊估計、信道糾錯、干擾估計和檢測等。②圖像處理完成圖像壓縮、圖像傳輸、模式及光學特性識別、加密/解密、圖像增強等。現在還有多核DSP,主要是並行數據處理,實時性更強。

3. TI公司的dsp:TMS320LF2407和TMS320F2812分別是哪一年推出的

TMS320LF2407A 2001 july
TMS320F2812 2003 january

http://focus.ti.com.cn/cn/lit/er/sprz002e/sprz002e.pdf http://focus.ti.com.cn/cn/lit/er/sprz193k/sprz193k.pdf

一般的晶元推出時會同時推出datasheet.不過你問的是否特殊就不知道了.要麼去官專網留言,一般有技術屬人員回答.

4. TI的公司歷史

Texas Instruments公司設計和製造模擬技術、數字信號處理 (DSP)和微控制器回(MCU)半導體。TI是模擬和數字嵌答入式及應用處理半導體解決方案的領導者。作為一家全球半導體公司,TI在30多個國家通過設計、銷售和製造領域的運營,開展創新。工程開發工具幫助設計工程師評估、創建或調試基於半導體設備的設計。 開發工有多種形式,包括啟動裝置套件、評估板、調試程序或全套的開發環境在 TI 發展之初,公司的目標是利用公司獨有的技術能力從根本上顛覆傳統市場,創造全新的市場。我們的發展歷程中始終貫穿一條清晰的主線,就是運用越來越先進的實時信號處理技術,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進步,真真切切地不斷改變世界。 Rich Templeton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5. 嵌入式系統應用的發展歷史

事實上,在很早以前,嵌入式這個概念就已經存在了。在通信方面,嵌入式系統在20世紀60年代就用於對電子機械電話交換的控制,當時被稱為「存儲式程序控制系統」(Stored Program Control)。
嵌入式計算機的真正發展是在微處理器問世之後。1971年11月,Intel公司成功地把算術運算器和控制器電路集成在一起,推出了第一款微處理器Intel 4004,其後各廠家陸續推出了許多8位、16位的微處理器,包括Intel 8080/8085、8086,Motorola 的6800、68000,以及Zilog的Z80、Z8000等。以這些微處理器作為核心所構成的系統,廣泛地應用於儀器儀表、醫療設備、機器人、家用電器等領域。微處理器的廣泛應用形成了一個廣闊的嵌入式應用市場,計算機廠家開始大量地以插件方式向用戶提供OEM產品,再由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一套適合的CPU板、存儲器板以及各式I/O插件板,從而構成專用的嵌入式計算機系統,並將其嵌入到自己的系統設備中。
為靈活兼容考慮,出現了系列化、模塊化的單板機。流行的單板計算機有Intel公司的iSBC系列、Zilog公司的MCB等。後來人們可以不必從選擇晶元開始來設計一台專用的嵌入式計算機,而是只要選擇各功能模塊,就能夠組建一台專用計算機系統。用戶和開發者都希望從不同的廠家選購最適合的OEM產品,插入外購或自製的機箱中就形成新的系統,這樣就希望插件是互相兼容的,也就導致了工業控制微機系統匯流排的誕生。1976年Intel公司推出Multibus,1983年擴展為帶寬達40MB/s的MultibusⅡ。1978年由Prolog設計的簡單STD匯流排廣泛應用於小型嵌入式系統。
20世紀80年代可以說是各種匯流排層出不窮、群雄並起的時代。隨著微電子工藝水平的提高,集成電路製造商開始把嵌入式應用中所需要的微處理器、I/O介面、A/D、D/A轉換、串列介面以及RAM、ROM等部件統統集成到一個VLSI中,從而製造出面向I/O設計的微控制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單片機,成為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異軍突起的一支新秀。其後發展的DSP產品則進一步提升了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的技術水平,並迅速地滲入到消費電子、醫用電子、智能控制、通信電子、儀器儀表、交通運輸等各種領域。
20世紀90年代,在分布控制、柔性製造、數字化通信和信息家電等巨大需求的牽引下,嵌入式系統進一步加速發展。面向實時信號處理演算法的DSP產品向著高速、高精度、低功耗發展。Texas推出的第三代DSP晶元TMS320C30,引導著微控制器向32位高速智能化發展。在應用方面,掌上電腦、手持PC機、機頂盒技術相對成熟,發展也較為迅速。特別是掌上電腦,1997年在美國市場上掌上電腦不過四五個品牌,而1998年底,各式各樣的掌上電腦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涌現出來。此外,Nokia推出了智能電話,西門子推出了機頂盒,Wyse推出了智能終端,NS推出了WebPAD。裝載在汽車上的小型電腦,不但可以控制汽車內的各種設備(如音響等),還可以與GPS連接,從而自動操控汽車。21世紀無疑是一個網路的時代,使嵌入式計算機系統應用到各類網路中去也必然是嵌入式系統發展的重要方向。在發展潛力巨大的「信息家電」中,人們非常關注的網路電話設備,即IP電話,就是一個代表。該設備可以簡單到像普通電話一樣,可它卻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雙方通話的,花市話的錢可以打長途電話!

6. 信號處理發展史

自1982年第一片數字信號處理器產生以來,DSP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也形成了目前DSP的四代產品。
(1)第一代DSP
1982年TI(Texas
Instruments)公司推出的TMS320ClO是第一代DSP的代表,它是16位定點DSP,首次採用哈佛結構,完成乘累加運算時間為390ns,處理速度較慢。
(2)第二代DSP

1987年Motorola公司推出了DSP56001,它是24位定點DSP,完成乘累加運算時間為75ns,其他產品如AT&T公司的DSPl6A,ADI(Analog
Devices Inc.)公司的ADSP一2100,TI公司的TMS320C50等,代表了第二代DSP產品。
(3)第三代DSP

1995年出現了第三代定點DSP產品,如Motorola公司的DSP56301,ADI公司的ADSP一2180,TI公司的TMS320C541等。這些產品改進了內部結構,增加了並行處理單元,擴展了內部存儲器容量,提高了處理速度,指令周期大約20ns左右。同期出現了功能更強的32位浮點處理的DSP,如Motorola公司的DSP56000,TI公司的TMS320C3X,ADI公司的ADSP-21020等。

(4)第四代DSP

最近幾年推出了性能更高的第四代處理器,包括並行處理結構DSP和超高性能DSP.如ADI公司的32位浮點處理器SHRAC系列ADSP2106X、TI公司的TMS320C4X等,以及近兩年TI公司推出的並行處理定點系列TMS320C62XX、浮點系列TMS320C67XX,ADI公司的並行處理浮點系列ADSP21160和TigerSHARC系列ADSP—TSl01S、ADSP—TS201等。

目前DSP生產廠家中最有影響的是TI公司、ADI公司、AT&T公司和Motorola公司。其中TI公司和ADI公司的產品系列最全,市場佔有率最高。

DSP處理器有定點處理和浮點處理兩大類,適用於不同場合。早期的定點處理DSP可以勝任大多數數字信號處理應用,但其可處理的數據的動態范圍有限,如16位定點DSP動態范圍僅96dB。在某些數據的動態范圍很大的場合,按定點處理可能會發生數據溢出,在編程時需要使用移位定標措施或者定點指令模擬浮點運算,使程序執行速度大大降低。浮點處理器的出現解決了這些問題,它拓展了數據動態范圍。浮點DSP的綜合性能優於定點DSP,在相同的指令周期內,它既可以完成32位定點運算,也可以完成浮點運算。而且其匯編源程序容易編寫、可讀性好、調試方便。
隨著DSP本身的不斷發展,它的開發工具也不斷發展和完善。早期的DSP開發只能使用簡單的命令行形式的編譯器和鏈接器,使用匯編語言編程,且缺乏調試工具,因此開發難度大、周期長。近幾年來,DSP的開發工具向可視化發展,DSP生產廠家和第三方提供了各種軟體開發環境和硬體模擬調試工具,支持DSP的程序開發。如TI公司的Code
Composer系列(cc2000, cc5000,cc6000),ADI公司的Visual
DSP++等。硬體調試工具普遍採用JTAG掃描方式支持在線調試、支持多處理器調試,還提供了各種評估板。軟體和硬體調試工具的發展,使DSP程序的開發過程變得相對容易。此外,目前許多類型的DSP開發過程中可以使用c編譯器,簡化了開發過程。但是針對定點DSP的c編譯器編譯效率不高,而浮點DSP的c編譯器的效率很高,這使得浮點DSP的程序開發更簡單和方便,縮短了開發周期,降低了開發成本。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DSP處理器的運算能力不斷提高,從早期的5MIPS(百萬條指令/秒),目前已經達到1GFLOPS(千兆次浮點運算/秒)以上,如TI公司的TMS320C6201和TMS320C6701處理能力達到1GFLOPS,ADI公司的ADSP—TSl01S達到1.5GFLOPS,ADSP。TS201S達到3GFLOPS。但對於某些信號處理應用而言,要求信號處理能力達到每秒幾百億、上千億次運算。這可以通過提高DSP主頻或者通過並行處理來滿足,提高主頻所遇到的難度和付出的成本越來越大,單處理器性能的提高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很多DSP處理器具有多處理器擴展接LI,可以方便地實現多處理器並行處理結構,如TI公司的TMS320C4X,ADI公司的ADS-2106X等。新型DSP內部引入了並行處理技術,以滿足處理速度的要求,如TI公司的TMS320C6201和TMS320C6701,ADI公司的ADSP—TSl01S和ADSP—TS201S等。

7. 德州儀器dsp2812官方的歷程在哪下

首先訪問www.ti.com.cn注冊一個myTi的賬號用於下載
在該網頁中的搜索框中輸入2812
在更新的搜索結果頁中,注意右側的「產品匹配結果」列表,點擊其中的TMS320F2812
在打開的2812器件頁中點擊標簽頁:工具與軟體
在「軟體」中列出的參考程序和文檔均可下載,電機控制常式居多

8. 有關於DSP的歷史,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DSP市場拓展縱橫談
在經歷整整二十年的市場拓展之後,DSP所樹立的高速處理器地位不僅不可動搖,而且業已成為數字信息時代的核心引擎。與此同時,DSP的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根據Forward Concepts 分析家的預測,今年全球DSP銷量將達到$82億美元,比去年增加約三分之一。而對於2004年和2005年的預測值,則分別是$108億元和$140億元,並預言未來幾年DSP都將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成長。根據CCID權威的分析,中國DSP市場今年可達到12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長約40%,未來的增長將可能超過全球的平均速度。

對於DSP市場的高速增長,許多人充滿著濃厚的興趣。本文將結合DSP縱向的發展歷程和橫向的拓展方向進行探討,以便探討DSP市場拓展的特點。

DSP商品化歷程

對於TI推出業界第一顆商用DSP的歷史,TI首席科學家Gene Frantz在一篇名為《DSP: 如何使TI風險業務變成其最大的業務(DSP: How TI's Risky Business became it BIGGEST business)》的文章有極為精彩的分析。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到DSP最初還只是一項技術的名稱,既數字信號處理。這項技術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從校園中興起,到七十年代才由計算機實現部分實時處理,而多用於高尖端領域。DSP既與大量運算相關,每秒完成運算一百萬次運算就變為一個新的單位MIPS,而實現每個MIPS的成本高達$10到$100美元便成為商品化的障礙。

八十年代前後,陸續有公司設計出適合於DSP處理技術的處理器,於是DSP開始成為一種高性能處理器的名稱。TI在1982年發表一款DSP處理器名為TMS32010,其出色的性能和特性倍受業界的關注,當然新興的DSP業務的確承擔著巨大的風險,究竟向哪裡拓展是生死攸關的問題。當努力使DSP處理器每MIPS成本也降到了適合於商用的低於$10美元范圍時,DSP不僅在在軍事,而且在工業和商業應用中不斷獲得成功。1991年TI推出的DSP批量單價首次低於$5美元而可與16 位 的微處理器相媲美,但所能提供的性能卻是其5至10倍。

進入九十年代,有多家公司躋身於DSP領域與TI進行市場競爭。TI首家提供可 定製 DSP,稱作cDSP。cDSP 基於內核 DSP的設計可使DSP具有更高的系統集成 度,大加速了產品的上市時間。同時TI瞄準DSP電子市場上成長速度最快的領域,適時地提供各種面向未來發展的解決方案。到九十年代中期,這種可編程的DSP器件已廣泛應用於數據通信、海量存儲、語音處理、汽車電子、消費類音頻和視頻產品等等,其中最為輝煌的成就是在數字蜂窩電話中的成功。德州儀器通過不斷革新,推陳出新,DSP業務也一躍成為TI的最大的業務,並始終處於全球DSP市場的領導地位。雖然這個階段DSP每MIPS的價格已降到10美分到1美元的范圍,但DSP所帶動的市場規模巨大。

新世紀的DSP市場競爭加劇,TI及時調整DSP發展戰略全局規劃,並以全面的產品規劃和完善的解決方案,加之全新的開發理念,深化產業化進程。成就這一進展的前提就是DSP每MIPS價格目標已設定為幾個美分或更低。

DSP產業化進程

DSP應用產品獲得成功的一個標志就是進入產業化。在以往的二十年中,這一進程在不斷重復進行,只是周期在不斷縮小。在數字信息時代,更多的新技術和新產品需要快速地推上市場,因此,DSP的產業化進程還是需要加速進行。

DSP的產業價值體系可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作為DSP產品最核心的,或是最底層的當然是器件,晶元製造商應當提供完整的文檔資料,技術支持,並提供價格和貨期支持。但對於DSP系統開發,這顯然是不夠的,因為最終產品開發必然與系統集成緊密相關是最高層。那麼,這其中的幾個層面是如何劃分的呢?

在DSP器件之上是開發和演示系統,其中包括參考設計和一些定製化的設計,一般由TI和第三方合作夥伴提供;在此之上就是標准應用演算法,TI和第三方合作夥伴可部分提供,而客戶將介入,並存在目標代碼或源代碼的授權問題。然後就是操作系統、設備驅動和協議棧層,需要開發授權;由此,可以上升到系統應用層面,已驗證系統概念演示。至此,產品開發底層工作已經就緒,客戶和其OEM廠商可進行最後的產品化工作。

上述價值體系看似復雜,但確是在DSP產業化過程中逐步完善形成。實際操作中如果分工明確、溝通清晰,並不存在太多障礙。TI在DSP上的成功歸功於系列革新舉措以及持續不斷的投入,有效地推進了DSP的產業化進程。

在DSP的早期發展階段,TI通過大學計劃、建立第三方發展計劃和DSP設計大獎賽進行DSP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同時通過加強與新興產業領導者的合作,推出DSP解決方案,並實現產品化。在最近五年內,TI在軟體和開發工具上投資十億美金,建立了業界最為巨大的DSP開發基礎設施。目前全球有超過650家公司加入到TI的第三方夥伴網路,提供上千種DSP演算法和產品方案。

DSP市場化拓展

當前雖然DSP無論是作為一種成熟的技術還是一種成熟的產品均已成為數字信息時代的主流,但是其市場化拓展還存在這巨大的空間。DSP的三大要素即性能、價格和功耗與其市場拓展息息相關。挑戰更高的性能,盡可能降低價格和功耗,永遠是DSP追求的目標。

下面將每十年DSP性能、規模、工藝、價格的變動和及應用概括如下:

年代 1980 1990 2000 2010
速度(MIPS) 5 40 5000 50000
RAM(位元組) 256 2K 32K 1M
規模(門) 50K 500K 5M 50M
工藝(微米) 3 0.8 0.1 0.02
價格(美元) $150.00 $15.00 $5.00 $0.15

目標應用 工業儀器軍事 數據機硬碟驅動器數字答錄機蜂窩電話等 多媒體網關數字相機智能電話數字廣播等 新一代手機流媒體設備數字電視機等等…

可以看出在各個時代,DSP性能隨集成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價格卻一直在下降。DSP突出的性能價格比趨勢似乎也在很好地演繹著Moore定律。從不斷擴大的目標應用來看,DSP在數字信息產品的市場地位越來越重要。

針對DSP功耗的變動趨勢,存在一個Gene定律,如下圖所示:

不難看到DSP每MIPS的功耗在1982年為250mW,而到1992就迅速下降為12.5mW,到2000年僅為0.1mW。2004年將挑戰0.01mW,而預計2010年將達到0.001mW。概括起來就是DSP功耗性能比沒隔5年將降低10倍。

當今DSP之所以可以在嵌入式應用方面挑戰微處理器CPU,在數字控制方面可挑戰單片機MCU,還在於DSP結構體系已實現多樣性。DSP既有追求高性能並行結構,也有追求低功耗的省點核心;DSP中不僅可以集成快閃記憶體、數據轉換器和多種介面,還可以集成CPU核心、視頻和音頻介面。

軟體可編程性始終是DSP市場拓展的關鍵。目前DSP開發工作中的80%以上已是軟體工作。數字信息產品中需要應用到許許多多新的技術和標准,其中不少需要經過不斷完善。DSP首先可以構建一個強大靈活的硬體平台和軟體基礎,然後集成各種軟體,其中可以包括標准演算法、驅動、協議和應用等等。DSP軟體還易於維護和升級,大量工作可以在線實現。

DSP的應用已經涵蓋了工業、通信、娛樂、個人醫療、教育、環境控制、安全等領域,我們期待著更多更好的應用。將來的人們對具有DSP核心的數字信息產品大概會情有獨衷,因為 DSP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還是直接看下面的參考資料吧,圖文並茂。

9. 收音機的發展歷史

收音機原理就是把從天線接收到的高頻信號經檢波(解調)還原成音頻信號,送到耳機變成音波。由於廣播事業發展,天空中有了很多不同頻率的無線電波。如果把這許多電波全都接收下來,音頻信號就會象處於鬧市之中一樣,許多聲音混雜在一起,結果什麼也聽不清了。為了設法選擇所需要的節目,在接收天線後,有一個選擇性電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號(電台)挑選出來,並把不要的信號「濾掉」,以免產生干擾,這就是我們收聽廣播時,所使用的「選台」按鈕。

選擇性電路的輸出是選出某個電台的高頻調幅信號,利用它直接推動耳機(電聲器)是不行的,還必須把它恢復成原來的音頻信號,這種還原電路稱為解調,把解調的音頻信號送到耳機,就可以收到廣播。

上面所講的是最簡單收音機稱為直接檢波機,但從接收天線得到的高頻天線電信號一般非常微弱,直接把它送到檢波器不太合適,最好在選擇電路和檢波器之間插入一個高頻放大器,把高頻信號放大。即使已經增加高頻放大器,檢波輸出的功率通常也只有幾毫瓦,用耳機聽還可以,但要用揚聲器就嫌太小,因此在檢波輸出後增加音頻放大器來推動揚聲器。 高放式收音機比直接檢波式收音機靈敏度高、功率大,但是選擇性還較差,調諧也比較復雜。把從天線接收到的高頻信號放大幾百甚至幾萬倍,一般要有幾級的高頻放大,每一級電路都有一個諧振迴路,當被接收的頻率改變時,諧振電路都要重新調整,而且每次調整後的選擇性和通帶很難保證完全一樣,為了克服這些缺點,現在的收音機幾乎都採用超外差式電路。 超外差的特點是:被選擇的高頻信號的載波頻率,變為較低的固定不變的中頻(465KHz),再利用中頻放大器放大,滿足檢波的要求,然後才進行檢波。在超外差接收機中,為了產生變頻作用,還要有一個外加的正弦信號,這個信號通常叫外差信號,產生外差信號的電路,習慣叫本地振盪。在收音機本振頻率和被接收信號的頻率相差一個中頻,因此在混頻器之前的選擇電路,和本振採用統一調諧線,如用同軸的雙聯電容器(PVC)進行調諧,使之差保持固定的中頻數值。由於中頻固定,且頻率比高頻已調信號低,中放的增益可以做得較大,工作也比較穩定,通頻帶特性也可做得比較理想,這樣可以使檢波器獲得足夠大的信號,從而使整機輸出音質較好的音頻信號。

10. TI與瑞薩的DSP的區別

首先你要了解TI2000系列的應用。
TI公司主推的DSP有:定點系列TMS320C2000、TMS320C5000,浮點系列TMS320C6000(C6000系列中也有部分為定點DSP),2000多用在數字控制的應用(如電機變頻控制、電源控制等),5000和6000多用在音頻、視頻處理等。
關於2000系列的應用說明:
TMS320C2000系列專為基於數字控制的應用(如電機控制、電源控制)而設計,主要包括TMS320C24x/ F24x、TMS320LC240x/LF240x、TMS320LC240xA/LF240xA、TMS320F28xx等。x24x系列DSP面向控制應用場合進行了優化,其運算速度為20~40MIPS,同時片上集成了鎖相環(PLL)時鍾電路、脈寬調制(PWM)電路、捕獲單元、正交編碼脈沖(QEP)電路、多通道模數轉換(ADC)電路、串列通信介面(SCI)電路和CAN控制器模塊等功能外設以及大容量的片上存儲資源。按照TI公司的發展戰略,所有的x24x系列DSP都要向低功耗、高性能的F28xx系列方向發展。
所以可以看到,DSP的選擇其實與應用行業相關,學習2000系列對從事數字控制行業是很有幫助的,它的外設系統很豐富。此後學習摩托羅拉、AD、瑞薩的相關產品也容易上手。
另外,因為與控制行業相關,這個行業的一些基礎也是關鍵,如控制理論、電力電子、電機控制等。

而如果你不想局限在控制行業內,其實5000,6000系列就晶元本身來說與2000系列相比,只是沒有相關控制外設,運算能力更強。所以用過2000,學5000,6000也容易上手。但需要掌握一些數字信號處理理論的知識,如頻譜功率譜分析,信號去噪,濾波器設計,信號壓縮、解碼等。

閱讀全文

與tidsp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