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韓國和朝鮮的關系 歷史淵源 詳細一點
統一問題立場不同。
朝鮮最早的朝代是箕子朝鮮,箕子是商紂王的叔父,《封神演義》里就有這個人,商朝滅亡以後逃到朝鮮半島建立國家,後來周武王就封他做朝鮮侯。
燕國人衛滿帶了一些燕趙流民跑到朝鮮並做了官,後來又奪權建立了衛氏朝鮮(或衛滿朝鮮),直到漢武帝討伐他把他消滅,設置遼東四郡。這期間,仍然是中國國土。
漢朝以後,朝鮮半島南部的一些土著開始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得到了發展,建立國家。正好中國東北的夫余族的分支高句麗族建立了一個國家而且打到了朝鮮半島,又把首都遷到了平壤。成為朝鮮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另兩國是百濟和新羅。
唐朝的時候,高句麗作為唐的屬國(另兩個也是唐的屬國)卻卻不聽唐的話,攻打新羅;百濟也乘機佔領新羅的土地,新羅向唐朝求援,於是唐羅聯軍消滅了百濟和高句麗。這時候的新羅的統一朝鮮半島,也不過主要是朝鮮半島中南部原新羅、百濟以及高句麗侵佔的一部分領土而已。北邊仍然屬於中國。
朝鮮半島處於南北分裂狀態已有60多年,實現統一一直是朝鮮和韓國當局強調的目標。朝韓雙方又分別就統一問題強調了各自的原則性立場。
從表態來看,雙方在統一方案上存在分歧。韓國希望建立緊密程度較高的統一國家。而朝鮮方面對於半島統一的主要訴求是建立「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其特點是建立一個較為鬆散的聯邦制國家,讓南北雙方都享有獨立管轄權和自治權。朝方堅持認為這一方案指明了統一的「最正確的方向和途徑」。
朝鮮是經過北方全體人民和南方左派人士選舉成立的,韓國卻是在美國的扶持以及大部分舊時的軍警等反動力量建立起來的,而且建立後屠殺了大量的進步人士。包括「韓國之父」金九。
歷史上並沒有朝鮮和韓國對立的存在。如果按朝鮮南北在歷史上的人群主要來源來劃分的分,兩邊的關系應該是:北邊屬於中國,南邊屬於朝鮮。
從近期朝鮮派出朝鮮人民軍次帥黃炳誓率領的朝方高層代表團訪韓可以看出,朝鮮有對話的誠意,確實願意推動改善北南關系。但是,朝韓雙方對於統一問題的立場有較大差異,且韓國政府近期又表示不會改變對朝政策,如何進一步推動北南對話是一個較為嚴峻的課題。
❷ 古代中國與朝鮮文化交流的時間及事件
與朝鮮抄的經濟文化交襲流
隋朝文帝、煬帝都與朝鮮半島的高麗發生過戰爭。唐初,朝鮮半島上,高麗、百濟、新羅鼎立,三國都同唐朝往來。唐太宗晚年亦攻打高麗。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滅百濟,總章元年(668年)滅高麗。以後,唐退出朝鮮半島,新羅於上元二年(675年)統一了朝鮮半島。新羅統一後,與唐的友好關系進一步發展。
新羅與唐貿易往來十分頻繁。新羅來唐商人很多,北起登州、萊州(今山東掖具),南至楚州、揚州,都有他們的足跡。楚州有新羅會館,山東半島的赤山、登州、萊州有新羅坊、新羅所,專門接待新羅客商。當時來往於中朝日本的船隻多達數十艘。新羅商人運至唐朝牛黃、人參、海豹皮、朝霞
❸ 急求 朝鮮歷史與文化的論文 兩千字左右
論朝鮮文化與儒學的關聯 摘要:中朝兩國文化源遠流長,儒學傳入朝鮮後,對朝鮮的政治統治、思想觀念、教育制度等方面產生了深遠 的影響,而朝鮮立足本國國情,從多角度、多側面與儒學發生了融合,並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朝鮮儒學。 關鍵詞:朝鮮文化;儒學;關聯 一、儒學何時傳入朝鮮釐正 春秋末期,中國處於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 時期。孔子以「治世」、「行道」為己任,總結歷史經 驗,創立了儒學。儒學歷經封建統治階級及其思想 家們的不斷加工改造,作為中國傳統思想的主幹,深 刻影響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著名歷史學家楊昭 全認為,「自春秋末期由孔子創立,至清末,歷數千年 之儒學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歷史階段,即春 秋末期至隋唐時的儒學、宋元時期的理學和明清時 的實學」。[1]本文主要探討儒學發展的第一個歷史階 段對於朝鮮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儒學產生和發展以後,不僅在中國產生了深遠 影響,而且還傳播到朝鮮、日本、越南等東方國家,與 這些國家的傳統思想相結合,成為該國思想文化的 有機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朝鮮和日本,儒學思想成 為思想文化的主流而形成特殊的「東亞儒學文化 圈」。據史料記載,儒學最先傳入的國家是朝鮮。古 代朝鮮地處亞洲東部,與我國山水相連,由於地理上 的這種原因,中朝兩國很快就開始相互往來,思想文 化交流也日益深入。儒學傳入朝鮮後,經過朝鮮學 者的理解消化,儒學已深深融進朝鮮的傳統文化中, 影響了朝鮮的社會發展,並形成了其具有本民族特 色的朝鮮儒學。 對於儒學傳入朝鮮的時間,中外學者觀點不一。 主要觀點有:商末箕子東走朝鮮時引入;由戰國燕與 秦末中國移民引入;漢初,衛滿率眾避難至朝鮮時傳 入;漢四郡建立時引入;朝鮮百濟、新羅時期傳入。 而筆者較認同楊昭全學者的觀點:儒學傳入朝鮮以 漢四郡的建立(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為 宜。其一,公元前135年(西漢武帝建元六年),漢武 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後儒學開始成為全國占 統治地位的獨尊思想,為其對外傳播創造了前提條 件。其二,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元封三年),西漢滅 衛滿朝鮮,並於其地設立樂浪、臨屯、真番郡,翌年復 設玄菟郡,即漢四郡。漢四郡設置後,封衛滿朝鮮原 官員為侯。漢武帝在衛滿朝鮮故地封五侯,立四郡, 標志著體現儒學思想的儒家政治制度進入朝鮮。其 三,在漢四郡建立儒家政治制度,俎谷、朝服、鼓吹等 體現儒家思想的中華文物隨處可見。因此,在漢四 郡建立起的體現儒家思想的政治、禮儀制度,標志著 儒學已傳入朝鮮。 二、儒學朝鮮化的系統性 由於儒學符合百濟、新羅和高麗王廷的利益,又 符合朝鮮封建社會的發展需要,致使百濟、新羅和高 麗封建王朝對儒學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態度,在發展 中儒學逐漸對百濟、新羅和高麗的統治理念、道德秩 序、教育制度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朝鮮理念體系的構建 中國漢代董仲舒的天命論標志著儒學的進一步 發展,其學說的最高范疇是「天」。天是宇宙的最高 主宰,萬物非天不生,同時又是最高的神靈。「天者, 百神之大君也。」[2]他認為宇宙萬物皆天之產物,人 類社會一切也是天意之安排,君主貫通天地人,是上 天在人世間之代表,具有絕對的權威。他的這一理 論論證了封建專制的合理性,君王統治地位乃天之 意志,即君權神授論。儒學這種君權神授和秉承天 意治國的理論自然符合朝鮮歷代國王的需要,因此 成為維持與鞏固其封建統治的護身符。而宣揚其統 治地位乃天之意志與安排,其治國治民秉承天之意 志,實質是藉助天界之權威強化人間之權威。這就 致使朝鮮歷代國王與王廷信奉天命、信奉君權神授。 再者,朝鮮歷朝統治者提出以德治國。所謂「道」,即 儒學,意即用儒學治理國家,以道德治理國家,即德 治。同時,《書經》指出,要以德治與武功結合並重來 治理國家。高句麗太祖東明王將自己一生的政治經 驗概括為「以道與治」,這是德治思想的最初提出。 此後,高句麗歷代國王都把它作為重要的社會政治 理念,並努力加以實施。 孔子創立的仁學體系的核心內容就是仁者愛 人。從對人的關懷出發,孔子反對統治者執政之窮 奢極欲,要求他們貫徹仁愛原則,關心百姓生活,使 其安居樂業。朝鮮歷代王朝也將「仁」,即「愛民」作 為重要的社會政治思想,如公元676年新羅統一半 島後,新羅文武王為此頒令減輕百姓負擔。公元 681年,文武王「欲新京城。問浮屠義相。對曰『雖 在草野茅屋,行正道則福業長。苟為不然,雖勞人作 城,亦無所益。』(文武)王乃止役」,[3]從而減免了百 姓的徭役。 (二)朝鮮道德秩序的完善 「三綱五常」是儒學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 范。朝鮮歷代王朝的國王都利用儒學的倫理理論來 維護和鞏固其統治地位,完善國家的道德秩序。朝 鮮固有「子孝於父」的孝道思想,與儒學倫理理論相 結合,進而提出了子女對父母盡孝是天經地義的事, 將孝道提高到人倫的最高原則。這就使得孝道深入 民間,成為人們事親的行為規范。《三國遺事》中記 載的「貧女養母」、「孫順埋兒」就是很明顯的事例。 另外,儒學三綱中的「夫為妻綱」實是男尊女卑,朝鮮 歷代深受其影響。高句麗著名實學家金富軾就曾強 烈地抨擊過新羅曾有的善德、真德兩位女國王。他 曾寫到,「新羅扶起女子,處之王閏,誠亂世之事,國 之不亡,幸也」。[4]又如,公元861年(新羅憲安王五 年)新羅國王憲安王病危時,曾囑其臣下說:「寡人不 幸,無男子有女。吾邦故事,雖有善德、真德二女主, 然近乎牝雞之晨,不可法也。甥膺廉年雖幼少,有老 成之德,卿等立而事之,必不墜祖宗之令緒,則寡人 死且不朽矣」。[5]可見,當時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十 分普遍,也十分嚴重。 (三)朝鮮教育體制的確立 儒學對於朝鮮文化教育思想方面的影響也尤為 巨大,也成為朝鮮教育體制確立的影響因素。公元 682年新羅於禮部下屬設置主要講授儒學思想的教 育機構———國學。公元747年,新羅在國學設置諸 業博士和助教。公元759年,新羅改國學為大學監。 但其後繼位的惠恭王又將大學監恢復為國學:「惠恭 王復故」,[6]把《論語》、《孝經》作為共修之科目,目的 是強調儒學的實踐意義。公元992年,高麗在首都 開京設置國家的最高學府———國子監,招收貴族兩 班子弟學習儒家經典。除朝廷官辦的儒學教育機構 外,高麗還出現了私人興辦的儒學教育機構,推動了 儒學的發展,出現了一批著名的學者,其中朝廷重 臣、學術泰斗崔沖被譽為「海東孔子」。此後,高麗歷 代國王都十分重視儒學教育。 公元788年,新羅設立讀書三品科的科舉考試 制度,即從國學之學生中選拔官吏。考試的內容為 儒家典籍。這一制度的設置,充分表明新羅王廷對 精通儒學思想的人才的需求。同時,新羅國王由於 親幸國學,曾多次聽講儒學經典,這一舉動進一步表 明了王廷對儒學思想的重視與渴求,從而更促進了 儒學思想在新羅的傳播與發展。公元958年,高麗 國王光宗採納中國後周人雙冀的建議,「始設科舉。 試以詩、賦、頌及時務策,取進士兼取明經醫卜等 業」,且「大抵其法頗用唐制」。[7]高麗科舉考試的內 容也基本為儒學經典,科舉的實行使學習儒家典籍 成為熱潮。儒學與仕途的結合,使儒學具有了特殊 地位,使其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和發展。同時,唐太 宗還大力擴充國學和太學,這為新羅等國派遣大量 貴族子弟入唐求學創造了條件。新羅派遣王族子弟 入唐宿衛也是來唐學習儒學思想的一個重要途徑。 如金仁問為武烈王的次子,於公元651年奉王命入 唐宿衛。又如金嗣宗為聖德王之弟,公元728年奉 命入唐獻方物,同時「兼表請子弟入國學」,[8]唐帝應 允。新羅不僅派王族子弟入唐宿衛,還經常派遣貴 族子弟赴唐求學。公元837年新羅在唐求學的學生 為216人,公元840年,新羅自唐回國的學生達105 人。除新羅王廷派出貴族子弟赴唐求學者外,新羅 也有不少一般平民子弟赴唐求學,如崔致遠、崔承 佑、崔承 等皆為自尋途徑赴唐求學者。高麗從建 國初就派遣學生赴中國求學,學習儒學思想,高麗學 生不僅在中國可以應試,還可以在中國任官。公元 976年,高麗派金行成入宋國子監求學。翌年,金行 成擢進士弟,授官,後官累至殿中丞。公元980年, 在宋求學的高麗兵部侍郎康允之子康戩參加科舉及 第,並任為官吏,官至工部郎中。公元1115年,高麗 派遣金端、甄惟底、趙奭、康就正、權適等五人入宋太 學。高麗赴宋求學的學生應試中舉後任宋吏者眾 多。另外,新羅還通過多種形式大量輸入儒學典籍。 公元686年,新羅遣使赴唐,「奏請《禮記》並文章」, 武則天應允,「令所司寫吉凶要禮,並於《文館詞林》, 采其詞涉規戒者,勒成五十卷,賜之」。[9]公元743 年,唐玄宗遣使嘉獎景德王,「並賜御注孝經一 部」。[10]此外,不僅赴唐學成歸國的新羅學生回國時 攜帶儒學典籍,而且新羅的商人也自唐購買書籍,其 中有大量的儒學經典。到了高麗前期,隨著高麗與 宋、元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擴大,儒學典籍也大量 輸入高麗。其輸入方式與途徑更是多種多樣,有奏 請宋、元皇帝賜與的,有高麗使者、學生帶回來的,這 使得儒學典籍廣為傳抄和翻刻。 三、結論 朝鮮文化在與儒學的融合中逐漸形成其本土文 化。在發展的過程中,百濟、新羅對峙時期為朝鮮儒 學的萌芽期;統一新羅時期為朝鮮儒學發展期;高麗 前期為朝鮮儒學的進一步發展期。在每個時期,對 於朝鮮的政治方面、教育方面及社會生活都產生了 重要的影響,在朝鮮社會變革的各個時期,儒學都因 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顯現出來,成為有利於封建 統治階級維護與鞏固其統治地位的精神法寶。而朝 鮮文化在與儒學不斷融合的基礎上,結合了本民族 文化特色,逐漸使儒學本土化,最終演化為與儒學相 近同時又有所差異的朝鮮儒學,並使其成為朝鮮思 想文化發展、進步不可或缺的深層動力。 [參考文獻] [1] 楊昭全.中國—朝鮮、朝鮮文化交流史[M].北京:昆侖 出版社,2004. [2] 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Z]. [3] [朝]三國史記·卷7·新羅本紀第7·文武王下[Z]. [4] [朝]三國史記·卷5·新羅本紀第5·善德女王條[Z]. [5] [朝]三國史記·卷11·新羅本紀第11·憲安王條[Z]. [6] [朝]三國史記·卷38·雜志第7·職官上·國學條[Z]. [7] [朝]朝鮮史略·卷3·高麗史[Z]. [8] [朝]三國史記·卷8·新羅本紀第8·聖德王條[Z]. [9] [朝]三國史記·卷8·新羅本紀第8·神文王條[Z]. [10] [朝]三國史記·卷9·新羅本紀第9·景德王條[Z]. 文秘雜燴網 http://www.rrrwm.com
記得採納啊
❹ 秦漢時期的中國與古朝鮮有什麼文化交流
秦滅六國期間,匈奴各部統一起來並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匈奴是中國北方草原上的一個古老民族,其最高統治者稱單於(chányú)。乘中原地區兵革(借指戰爭)未息,趙(周朝國名,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燕(周朝國名,在今河北北部和遼寧南部)、秦(周朝國名,在今陝西中部、甘肅東部)的北部邊防鬆弛之機,單於率兵進占河南(今內蒙古河套一帶)。秦滅掉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一公元前210年)率士卒30萬北擊匈奴,收回了河南地區。蒙恬利用地勢,修繕、增補舊秦、趙、燕長城並把它連接了起來。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鴨綠(lù)江,綿延萬余里,對保衛黃河流域先進的經濟和文化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長城修到遼東,朝鮮王箕否因為害怕秦軍襲擊,不肯與秦往來。秦末戰亂,燕、齊(周朝國名,在今山東北部和河北東南部)。趙等地多達數萬的流民避往朝鮮,朝鮮王箕准把他們安置在西部地區。公元前195年,西漢燕王盧綰(wǎn)叛漢投靠匈奴。此後不久,燕人衛滿東渡水(Pèishǔi,古水名,所指因時而異。這里指清川江,在今平壤之北)進入朝鮮。在朝鮮西部地區,衛滿聚集力量,不斷擴大勢力,最終驅逐箕准,自立為朝鮮王,這就是歷史上所稱「衛氏朝鮮」之始。衛滿之孫衛右渠執政時,因阻礙鄰近部族和漢朝通商,同漢朝發生了戰爭。公元前108年,右渠王戰敗,漢便把朝鮮改為直屬政區,設置樂浪、玄菟(tú)、真番(pān)、臨屯四郡。公元前82年,真番、臨屯並人樂浪、玄菟。今天,在平壤市郊大同江南岸,仍有一個以樂浪命名的區,區內有土城遺址,東西約700米,南北約600米。在考古發掘中,有大量遺物出土,證實這里乃是漢、晉時代樂浪郡治(治,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故址。
樂浪郡各縣的墓葬,一般稱為樂浪墓葬群。其中以樂浪郡治舊址南面的墓葬群最為有名,墳塋(yíng,墳墓)總數在2000座以上。墓冢(zhǒng,墳墓)多為方台形封土墳丘,正是中國周、漢時期最為通行的形制。墓的結構主要為木槨(guǒ)墓和磚室墓兩種,其磚砌和木工的做法、木棺的樣式,乃至細微到一塊磚上的花紋或一個榫(sǔn)卯,都和中國中原地區的漢代古墓沒有差異。墓中的隨葬品豐富多樣,幾乎包括了屬於統治階層的漢朝人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什物。樂浪墓葬群及其豐富的隨葬品,充分說明它屬於漢文化,同時也具體體現了當時中朝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側面。
正是因為有如此眾多的華夏人居住在朝鮮,西漢著名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揚雄(公元前53~公元前18年)在其《方言》一書中,把「北燕、朝鮮冽水(今大同江)之間」列為漢語方言區之一便不足為怪了。
有一首曲名為《公無渡河》的漢樂府(指漢代的樂府詩。樂府,詩體名。樂府本是官設音樂機關,詩體因此得名),曾在民間廣為傳唱。它是中國與古朝鮮文化交流與交融的見證:
公無渡河,公競渡河。
墜河而死,當奈公何!
西晉學者崔豹所撰《古今注》(筆記體書,共三卷。全書以考證名物為主,分輿服、都邑、音樂、鳥獸、魚蟲、草木、雜注、問答釋義等八門。作者生卒無考)中,講到了有關這首歌詩的故事:朝鮮津(渡口)守卒霍里子高清晨擺渡船時,看見一個白發狂夫,披發提壺,亂流而渡。他的妻子追隨其後,想制止他,可是已經來不及了,結果狂夫墜河而死。他的妻子於是彈起箜篌唱出此歌,聲音凄涼而悲苦,唱完,投河自盡。霍里子高回到家中,把這件事情講述給自己的妻子麗玉,麗工聽了,也十分傷心,「乃引箜篌而寫其聲」,名日《箜篌引》。
樂府民歌《公無渡河》產生的時間,大體是在設置漢四郡之後。故事中的「朝鮮津」,大體是在今平壤市大同江南岸樂浪區土城附近。
❺ 什麼是中朝文化交流
中國與古朝鮮之間的政治聯系和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在中國的《尚書大傳》、《史記》、《漢書》以及《三國志》等史書中,都記載有箕(jī)子和箕子東走朝鮮的故事;古朝鮮史書《三國史記》(記述的是古代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的歷史)、《三國遺事》(13世紀高麗僧人一然以漢文撰成,記述新羅、高麗,百濟三國的遺聞逸事及佛教傳布情況)以及《朝鮮史略》和《海東繹史》中,關於箕子,也有相同或相似的記載。
箕子是商紂(zhòu)王(著名暴君。又稱帝辛,生卒年不詳。帝之子,帝乙死後繼位,在位33年而國亡)的親戚,商朝末年為太師。紂王暴虐無道,箕子進諫,紂王不但不聽,反而把箕子囚禁起來。周武王(西周國王,名姬發,生卒年不詳,文王死後繼位,在位3年)伐紂滅商,釋放箕子;箕子向東「走之朝鮮」,周武王便封箕子為朝鮮侯。箕子把中原文化帶到朝鮮,「教民以禮義田桑」,又制定頒布成文法《樂浪朝鮮民犯禁八條》。八條中有三條流傳了下來,即:殺人償命;傷人償谷;盜竊他人財物,男人為其家奴,女人則為奴婢(bì),如果要自贖(shú),每人需出贖金50萬。由於進行了禮義的教化,又有嚴刑厲法相配合,朝鮮社會因此秩序井然,史書中有「其民終不相盜,無門戶之閉」的記載。
❻ 簡單介紹一下朝鮮歷史
1388年,高麗國王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則發動政變。1392年,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並改國號為朝鮮,定都漢陽(今韓國首爾),史稱朝鮮王朝。
朝鮮王朝實行推崇儒學、排斥佛教的政策。對中國採取事大主義。從1416年至1449年,朝鮮在鴨綠江東岸地區設置「西北四郡」,在圖們江南岸地區設置「東北六鎮」。
1592年,日本的豐臣秀吉派兵16萬第一次侵入朝鮮。1597年,日本的豐臣秀吉再派水陸兩軍約17萬人第二次侵入朝鮮。1598年,日軍被擊退。朝鮮史稱「壬辰倭亂」,中國稱「萬曆朝鮮戰爭」。
1618年,明朝和後金作戰,朝鮮派兵協助明朝。1623年,朝鮮內部政變,擅自廢黜國王李琿。大明登萊巡撫袁可立嚴辭主張「待中國更立」。1636年,清朝攻佔朝鮮全境,朝鮮國王李倧投降,改向清朝朝貢,成為清朝的附屬國。
1863年,朝鮮哲宗死後無嗣,由王族李昰應之子李熙即位,史稱朝鮮高宗。
1873年,高宗成年親政,大院君停止攝政,閔妃外戚集團掌權。1876年,日本軍艦進入漢江口,迫使朝鮮簽定不平等的《江華條約》。
1884年12月4日,要求改革的「開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劃,依靠日本軍隊發動政變,殺死守舊派官員,宣布和清政府斷絕關系,即為「甲申政變」。
袁世凱統率的清軍應守舊派要求,於6日開進王宮,擊敗日軍,殺死開化派首領,部分開化派首領逃往日本,守舊派重新掌權。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之亂(甲午農民戰爭),朝鮮朝廷無力鎮壓,於是請求中國軍隊入境鎮壓。
6月6日清軍在牙山登陸,日本軍隊也以此為借口趁機於7月6日在仁川登陸,並發動壬午兵變,佔領漢陽,強迫朝鮮簽定《濟物浦條約》,並且組織親日政府平息內亂。隨後日本軍隊襲擊駐朝鮮的中國軍隊,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日本控制下的朝鮮政府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宗藩關系。
1896年,朝鮮高宗在俄國的支持下,「升級」為大韓帝國,從此李氏朝鮮改國號為「韓」。
(6)朝鮮的歷史文化交流擴展閱讀:
朝鮮的建立者:
李成桂(朝鮮語:이성계,發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鮮王朝的開國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
本貫全州李氏,出生於元朝雙城總管府(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一帶)。初字仲潔,後改君晉,號松軒,即位後更名李旦,死後廟號太祖,明朝賜謚號「康獻」,故又稱「朝鮮太祖」或「康獻大王」。
李成桂是元朝斡東千戶所千戶兼達魯花赤李子春的嫡長子。1356年,李成桂與其父幫助高麗王朝恭愍王收復雙城總管府後歸附高麗,後由於在抵禦元朝紅巾軍的入侵中戰功顯赫而被提拔。
1388年,李成桂發動威化島回軍,掌握高麗政權;1392年,李成桂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朝鮮,定都漢城。
即位後,李成桂對內實行改革,清除了原高麗禑王的勢力,對外向明朝稱臣,並通過招撫、武力征服朝鮮半島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達到圖們江。
第一次王子之亂後,李成桂讓位於次子李芳果,奉為太上王。後來出奔老家咸興,又被太宗李芳遠挾持回京,於是有」咸興差使」的典故。後死於漢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朝鮮
❼ 朝鮮時文化交流發展如何
朝鮮古典文學作品《春香傳》中膾炙人口的譏刺朝貴的四句話,就來自明人詩內句。明代容中日禪僧往來頻繁,有的僧人充任使節團長。雪舟(1420~1506)入明學畫,遨遊山水,作品取得極高成就。明末朱舜水(1600~1682)東渡,促進了儒學的傳播和水戶學的形成。中日兩國通過頻繁貿易而互相交流的具有各自特色的物品,極為豐富多彩。豐臣秀吉發動的侵朝戰爭,意外地為中朝日三國某些方面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渠道。南海方面,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在明代都曾有國王率宮眷朝臣來華,而這些地區又移住了大量中國人,皆前代所未有。鄭和七次率船隊下「西洋」,直抵非洲東岸,更是中外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盛事。
❽ 古代越南與朝鮮有啥文化交流
應該抄不會有,不論路上海上都相隔萬里,以當時的交通來說不具備交流的條件。兩個國家都屬於中華文明輻射圈,也都是中國中央王朝的附屬國。他們即使交流,對本國的發展也不會有什麼用處,因而交流的慾望也不存在。互相知道對方存在就不錯了。
❾ 請教關於朝鮮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民俗文化的詳細介紹 (追加分)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簡介】
國名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簡稱:朝鮮(조선 DPRK)
其他稱謂:
日本的官方稱謂:北朝鮮(きたちょうせん)
歐美、南洋、港台、韓國的官方中文/韓文稱謂:北韓(북한 North Korea)
國名由來:
1392年,「高麗王朝」三軍都制使李成桂廢除了親蒙古帝國的高麗王朝第三十四代王,為了爭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派使臣向明朝稱臣。明朝皇帝朱元璋(明太祖)取「朝日鮮明」之意,賜國號「朝鮮」,史稱「朝鮮王朝」。「朝鮮」之名由此而來。二戰後,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於朝鮮半島建國時,採用了「朝鮮」這一稱呼,定國名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2] 朝鮮王朝
指朝鮮/韓國歷史上的「朝鮮王朝」,又稱「李氏朝鮮」。
1392年,「高麗王朝」三軍都制使李成桂廢除了親蒙古帝國的高麗王朝第三十四代王,為了爭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派使臣向明朝稱臣。中國明朝皇帝朱元璋(明太祖)取「朝日鮮明」之意,賜國號「朝鮮」,史稱「朝鮮王朝」。
[3] 古朝鮮時代
指朝鮮/韓國歷史上的古朝鮮時代,包括箕子朝鮮、衛氏朝鮮
箕子朝鮮,中國先秦時代東北地方政權;
衛氏朝鮮,中國漢代地方政權。
「箕子朝鮮」和「衛氏朝鮮」雖然當時存在,但這兩個名稱卻是後人追加的稱呼。
附:
韓民族的遷徙
朝鮮族原本不是跨國民族,高麗人遷徙到中國來的時期有兩個。
一是1996年,朝鮮公民大量移民中國,促進朝鮮半島與中國經濟聯系與文化交流。
二是近代時期,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許多高麗人為了躲避戰爭而遷徙到中國東北邊境 。
❿ 秦漢時期中國和朝鮮的關系與文化交流
秦漢時期中國與復朝鮮的關系
1、朝制鮮概況 人民遷徙:秦漢之際,有數萬人前往朝鮮。
使節往來:兩漢時期,三韓多次派人來漢
文化影響:辰韓引進中國的先進文化,被稱為「秦韓」
2、中朝貿易往來 中國:銅鏡、漆器、鐵制工具→←朝鮮:檀弓、果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