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的梁祝改編

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的梁祝改編

發布時間:2021-02-28 20:55:37

⑴ 梁祝年代背景

梁祝故事原型 一一 華山畿
華山畿是江蘇省的傳統民歌。屬於南朝著名的愛情專民歌集,現有樂屬府《吳聲歌曲》25首,亦見於元《至順鎮江志》卷二十。《華山畿》是南朝時流行在長江下游的傳統民歌。
相傳當時有個女子,在哀悼為她殉情而死的戀人時,唱了一首歌。歌的開頭一句便是這句驚風雨、泣鬼神的「華山畿」,後來用它作為歌調的名稱。《樂府詩集》中共二十五首以此為名的歌曲。
故事發生地當時南徐州治(今鎮江市)的華山,距鎮江主城區30多公里的姚橋鎮華山村,此村也是丹徒、丹陽兩縣交界處。當地不僅有神女冢(當地叫「玉女墩」)遺址、南朝銀杏樹,而且風俗、口碑資料尚存,歷代詩家吟誦不絕。2006年7月,該村又發現六朝古墓群,證明當地確為六朝古村。

⑵ 梁祝的故事原型

梁祝的故事發生在晉朝。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內,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容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凄美愛情所感染。梁祝傳說及愛情故事是歷史上確實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有歷史資料及文物古跡佐證。

(2)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的梁祝改編擴展閱讀

梁祝化蝶,留下一段盪氣回腸的跌宕愛情令人稱嘆,被譽為愛情之千古絕唱。梁祝傳說在民間已流傳千年,隨著梁祝墓的發現和各地傳說,真實的梁祝也漸漸浮現在世人眼前。

有資料說,梁祝確有其人,只是他們不在同一時代,祝英台是宋代人,是個女豪傑,劫富濟貧,曾三次在馬家偷竊,後中馬文才埋伏致死。

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不知所蹤。

梁山伯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



⑶ 梁祝是通過《華山畿》故事改編的么

不是,梁祝傳說產生於晉朝,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專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屬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馬庄、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華山畿》是南朝時流行在長江下游的民歌。相傳當時有個女子,在哀悼為她殉情而死的戀人時,唱了一首歌。歌的開頭一句便是這句驚風雨、泣鬼神的「華山畿」,後來用它作為歌調的名稱。《樂府詩集》中共二十五首以此為名的歌曲。故事發生地當時南徐州治(今鎮江市)至雲陽(今丹陽市)的華山,就是今距鎮江主城區30多公里的姚橋鎮華山村,此村位於鎮江——丹陽的陸路要道中點,也是丹徒、丹陽兩縣交界處

⑷ 《梁祝》這首曲子的背景及簡介

背景來說這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內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容劇情發展精心構思布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

這一個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多少年以來就流傳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傳在俊美的龍山腳下。

簡介:

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陳鋼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首次公演,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這支中國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響音樂民族化的創世紀。

(4)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的梁祝改編擴展閱讀: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

以"草橋結拜"、"英台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由鳥語花香、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十八相送、長亭惜別、英台抗婚、哭靈控訴、墳前化蝶構成的曲式結構。

參考資料:網路-梁祝

⑸ 論文:談徐克版《梁祝》對傳統民間故事的現代演繹

直到今天才真正完完整整地看完這部電影,多少有些相見恨晚的感覺。也許是徐克作品中罕有的愛情片吧,也沒有丁點兒的打鬥和武俠情節,所以當初無論是在露天電影還是在VCD上,都未曾看過這部電影。雖然沒有了具體的樓台相會和十八相送等情節,也刪除了馬文才這個看起來必不可少的人物,但這個故事的凄美婉轉絲毫未減價,尤其是祝夫人找梁山伯寫信給祝英台那段對白,可以說就是故事悲劇性和原因的精闢總結:
「你不寫?你以為憤怒就會改變跟英台的命運嗎,你以為很不滿胡人就會忍讓南面的漢人,要怨就怨你們生錯了地方,生在我們這個漢室沒落的時候,人人都這么虛偽、迂腐和勢利,要怨就怨你們太多想法,年少無知到了以為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周圍的人,以為靠你們兩個就可以改變這個時代!」祝夫人。
「夠了,你不是再說我們,你這是在自怨自艾」梁山伯。
「縣令大人(梁山伯此時已是縣令,無奈依然是權職卑微),我能為英台跪下,你又能為英台做些什麼呢?」祝夫人。
徐克在本片充份發揮了"舊瓶裝新酒"的能耐,將一個傳誦多年的經典愛情故事成功地年輕化和現代趣味化,並適度加上了當時流行的同性戀話題,吸引住新一代觀眾,而結局的悲劇氣氛亦能感動傳統的觀眾,稱得上是雅俗共賞的佳作。這個重拍版本與前不同的地方是鮮明地寫出祝英台之父為了鞏固朝中地位,藉女兒的婚姻攀附權貴的馬家,祝英台女扮男裝到崇綺學院讀書,其實是繼承祝夫人未竟之志,而她愛上男同學梁山伯的故事亦與其母當年的行徑如出一轍。至於圍繞在梁山伯身上發生的同性戀疑雲,更是突破傳統的新安排。吳奇隆與楊采妮的搭檔擦出火花,兩人成為新的金童玉女。"梁祝與小提琴協奏曲"經改編後作為本片的配樂基調,效果相當動人。
相比前兩天看過的濮存昕胡慧中版《梁祝新傳》,那真算是一場鬧劇了,但似乎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故事大家都已耳熟能詳了,怎麼去演繹每個人自己的想法,三級的《梁祝》自然是對這樣一個傳誦多年的經典愛情故事的無恥糟蹋,但也有人會心懷好奇地去看,他看爽了可能會閉嘴偷樂,不爽了也可能會大罵一通,以顯示自己維護傳統文化的高尚情操。

以下援引自網友的一篇評論,自己的筆觸還是有限啊!
現代唯美說《梁祝》: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至原發表討論處》

作者:遠
2003/11/05

一對翩翩翻飛的蝴蝶,一曲優美的《梁祝》。從小就偏愛蝴蝶,就為了這《梁祝》。

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桃花盛開,春光明媚,鵲兒吱吱喳喳,車子呀呀伊伊。英台,乘著春風,沐著陽光,來到註定和山泊緣聚之地。

書庫初識,饒有情趣,說笑打鬧,同床共眠,不知你是男是女?一碗水,見證了光明磊落,無猜無忌。

夜讀,山伯那麼認真,英台是不知所以。敲鍾,有趣,擠眉弄眼,你望著我,我望著你。

糟了,要考試,怎麼辦?作弊!紙條伸手拿不到,山伯把它輕輕一踢,悄悄的到了英台手裡。老師望過來了,山伯往他身前一站,快把視線擋住,「請問老師,詩經一共有多少篇,可以怎麼解釋?」「頭懸梁,錐刺股」,山伯是因為我,英台長這么大,還是頭一遭,沒辦法,豁出去了。

課堂打瞌睡,山伯為英台頂罪,(嘻嘻!搞點小把戲糊弄老師,古時候就有好例子。)英台罰站心委屈,潸然淚下無奈時,一襲白衣映夕陽,暮色靄靄琴聲麗。樂韻從手下涓涓淌出,吹皺一池春水,心泛漣漪。念念不忘,魂牽夢縈,少女春心,揮之不去,情愫初起。

從此,或促膝長談,或追逐嬉戲,化妝痴凝,春心已已。心心相印,形影不離。

一幅幅美妙的生活圖畫,青嫩欲滴的愛情是如此真摯。

英台要離去,山伯來相送,山坡上,依依不捨,深情相擁,終於捅破了那層窗戶紙。原來此山伯非彼山伯,吳氏山伯不是那個呆頭鵝,早就知道英台是個女孩子。狂風暴雨,山洞躲避,一句「亂就亂吧!」沖破藩籬,男女之情,古今皆一。觀音像下,山盟海誓。兩情相悅,兩心相許。我我我,你你你,兩顆心誓要在一起。

談何容易,談何容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有對稱的門第。 一曲沈痛哀傷的樓台會,如泣如訴,互訴衷情,面對現實。怎麼辦?逃吧,絕不屈服,那怕只剩一線生機。

漫天風雨催新梨,棒打鴛鴦兩分離。這邊廂,山伯傷重病塌上,杜鵑啼血濺信紙。心不甘啊心不甘,「我還沒見到英台呢!」豈能就此別去?軟軟滑下的手,大大睜著的眼,盍然而逝終不閉。那邊廂,英台倚窗盼信息,鏘然一聲琴弦斷,血染信箋明心裡。肝腸寸斷呼蒼天:「為什麼,為什麼,要先我而去!」眼裡淌下的不再是晶瑩的淚,白紗巾揩的是從心裡流出的殷紅殷紅的血滴。

鼓樂齊鳴,紅色的衣服,紅色的臉,紅色的轎子,紅色的嫁妝。紅潮喧天,排山倒海鋪天蓋地。只是感覺不到喜慶,不像送親,倒像是送殯,彌漫著說不盡的凄凄慘慘戚戚。

「山伯,我來了!」扔掉鮮紅的嫁衣,露出早已穿好的麻衣素服,任憑淚水雨水,洗掉一切矯飾。字字血,聲聲淚,「無言到面前,與君分杯水,清中有濃意,流出心底醉。不論冤或緣,莫說蝴蝶夢,還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至性至情,生死不渝,沒能抵抗人間的封建勢力,卻能感天動地。烏雲滿天,狂風疾起,墳墓霍然裂開,英台挺身撲下去。

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一對蝴蝶,翩翩雙飛;莫說莫論,前世今世,傳誦千古,還有梁祝。

多年前拍的《梁祝》,當時被譽為唯美經典代表之作,現在什麼時候重看,都一樣令人動容。

素有不文之稱的黃沾,碰到千古情愛,就成了聖手,香港無人能出其右。一闋《梁祝》,詞填得那麼旖旎動容。天籟般的音樂繞耳,徘徊不去。張叔平的美指,潑灑得漫天繽紛的色彩,人物的造型,服裝的設計,恰到好處,今天看起來仍然不過時。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徐克,擅長舊瓶裝新酒,對於古裝故事,情有獨鍾,還特別善於利用和翻新以往的敘事模式:假託故事,放手虛構;只求精彩出眾,不拘事理考據。並在電影語言與特技手段的運用上全面創新。徐克拍新武俠片是一代宗師,玩弄起愛情文藝片卻也是如此拿手。

前半部分梁祝相識相戀幽默輕松,明亮活潑;中間十八相送深情繾綣,依依不捨,並開始蒙上憂傷抑鬱的色彩;後面抗婚哭墳憤慨激烈,哀傷慘痛。前面的喜更忖托出後面的悲,兩廂對比,把悲劇氣氛營造到了極至,達到了高潮。

色彩背景的運用也很好的為劇情服務,大色塊的運用非常有情調,白色明麗是相逢,藍色浪漫深情是相戀,依依不捨山盟海誓變成了橙色,最後濃烈悲壯的鮮紅表現了寧死不屈的抗爭,感情濃烈,情景交融,把整部影片渲染得極度華麗唯美。

細節的處理也很考究,匠心獨到,處處皆圍繞著突出主題。英台腳上的繩子代表了封建社會的束縛,臉上濃濃的粉像征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像戴上假面具般的虛偽,更突出了梁祝真心相愛的可貴。畫在紙上的蝴蝶,猶如禁錮在封建勢力下的梁祝,為後來的沖破束縛振翅飛向自由天地,作好鋪墊,埋下伏筆。山伯坐著竹轎去提親,風吹過單薄的彩禮,和馬家隆重的下聘隊伍兩廂映忖,預示了此去只能是千秋悲劇。

最值得稱道的還是戲中對這個愛情傳說思想內容上的翻新改造,使之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和理想意念,卻又以積聚久遠的固執,保存著張揚自由愛情理想的中國古典戲曲風韻的核心。

首先,是對梁山泊這個形象的顛覆改造,一個充滿陽光的梁山伯。雖然仍然是憨厚單純痴情,但不再迂腐呆板。他幽默開朗,聰明活潑,神采飛揚,有時還會使一點小小的壞。書庫里,他會和英台打鬧;敲鍾時,會擠眉弄眼扮鬼臉;考試時,會機智的幫英台作弊;復習時,能想出頭懸墚的巧主意;課堂上,講義氣的為英台背黑鍋;球場上,龍騰虎躍充滿青春活力;撿到文胸,結合以往種種,能猜出英台是個女孩子;給英台描眉化妝,會情愫萌動,春心初起。這樣的男孩,很有一種現代感,才能讓今天的女孩子喜歡,才能讓今天的女孩子接受。他們之間的同窗共讀,耳鬢廝磨的情景,心靈相通,活脫脫是一幅現代校園青春戀曲的畫面,現在的青年會覺得很熟悉很親切。同時,展現了他們的感情是慢慢的發展起來的,為他們刻骨銘心的愛打下了基礎,後來的非君不嫁,非卿不娶就順理成章。

其次,十八相送一折,戲劇中的梁山泊只是個「牛皮燈籠——怎麼點都不明」的如同白痴般的呆頭鵝,兩人的交流都局限於英台的一廂情願。而電影中的相送是互動的,因梁一早就知道祝是女孩子,並已早有愛慕之心,所以祝一旦向他表白,一向掩飾著的感情就如決堤之水傾瀉如出,一句「亂就亂吧!」讓兩人的感情捅破了彼此間的窗戶紙,就有了觀音像下的山盟海誓,以身相許。兩人之間是互相選擇,對等的心靈相通,不矯情,不虛偽,感情升華到一定的程度就有相應的表達方式。因此他們感情的表達非常的勇敢,非常人性化,人物個性有血有肉,很符合現代人詮釋感情的方式,以後的抗婚,逃跑,以死相殉,也就更有說服力。

再有,自古讀書人要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是考試中舉,登上龍門即能天下知。影片中把梁改成已中並有了一官半職,而梁祝也天真單純的把希望寄託在山伯高中上。但即便考中又如何?這里一改書生高中必能共偕於飛的俗套,兩個年青人的抗爭勢單力孤。「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出身低微敵不過當時士族門閥森嚴的政治聯姻制度。曾經也有過美好的愛情憧憬,但屈服於現實,反過來作為封建勢力的代表壓迫下一代的英台母親說:「你們年少無知到了以為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這一切。」殘酷的現實註定了他們悲劇的宿命,突顯了封建勢力的頑固。

最值得寫上重重一筆的,是由梁山伯的無所作為的抑鬱而終,變成梁祝抗婚雙雙出逃不遂,梁被毒打傷重而亡,形成了該劇的一個高潮。抑鬱而終太窩囊,太消極。梁祝兩人都變成了敢愛敢恨的人物,他們對美好愛情的忠貞執著,義無反顧,在悲切哀怨無奈的同時,也充滿了悲壯激烈的情調。他們知道沒辦法改變英台父母的決定後,毫不猶豫馬上出逃;山伯傷重之時,還掙扎著要去找英台,並痛斥祝母,最後才血濺信箋,不甘而逝;這兩幕,不由得讓人為他們的勇敢拍手叫好,為他們的不幸而扼腕嘆息。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靈,賺取了多少觀眾的熱淚。「不思量除是鐵心腸!鐵心腸也愁淚滴千行。」他們對封建婚姻的不滿,對封建門閥制度的不屈服,勇敢的不顧一切的爭取自己所渴望擁有的東西,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雙雙出逃就有了很強的反抗意識,更好的突出了反抗的主題,極有現實意義。

徐克這一系列情節的改動,真是神來之筆,對傳統的《梁祝》很多陳腐觀念進行了顛覆。由不得人不佩服。這些現代意識的注入,更能夠為現代人所理解,所接受,所感動,更能和我們的現代觀點,審美理念產生共鳴。

吳奇隆拍該片時很年輕,意氣風發,神采飛揚。雖然演技青澀,但勝在鬆弛,自然流暢,質朴而不造作。和楊采妮一對金童玉女配合默契,很好的詮繹了這個外型俊秀,陽光儒雅,憨厚寬容,聰明單純,可愛痴情,洋溢著青春活力,有著勇敢的反抗精神和對美好愛情不懈追求,非常人性化,有血有肉的現代版梁山伯的形象。這個吳氏山伯,更為當今青年所愛,因而成為他的一個經典角色。

這部電影風格前衛,大膽的重新詮釋人物感情的方式比較貼近現代年輕人的情感表達方式,時代不同了,古老悠久的民間傳說也要經過前衛的包裝,注入新潮的意識形態和情感理念,才易於為今天的青年所接受,也才會有更強的生命力。

梁祝,早就超越了僅僅作為姓氏而存在,他代表了忠貞不渝,至死相隨,寧為玉碎,不為瓦存的愛情悲劇,是展示愛情聖殿玉碎宮傾的人生長恨歌。可歌可泣,亘古流傳。

歲月悠悠,山河依舊。《梁祝》這舊瓶里裝的新酒,釀得如此酒香醉人,醇厚綿長,使一個古老民間故事裡的人物獲得了靈魂的延續。「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一部好電影,一個好角色,真的是歷久彌新,魅力長存,天長地久,「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⑹ 梁祝傳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

梁祝故里在山東濟寧(今微山縣馬坡一帶),筆者早有耳聞。隨著梁祝故里之爭的熱浪掀起,我們查閱了一些舊志,反復研讀了新近出土的梁祝墓碑,聯系有關的民間傳說和風俗,對梁祝故里在濟寧有了進一步認識。

一、梁祝墓碑—說服力較強的文物證明

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為配合宣傳新婚姻法,梁祝故事以各種藝術形式廣為傳播,對梁祝文化的發掘與考證也引起有關專家、學者的關注。郭沫若根據清人焦循《劇說》中有「嘉祥縣有祝英台墓碣文,為明人刻石」的記錄,曾派員來濟寧嘉祥了解情況,但因《劇說》中所記的祝英台墓地點不準確,故未找到。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尚未設置微山縣,今墓碑所在地屬濟寧縣與鄒縣交界帶。1952年,修浚白馬河工程中,梁祝墓碑始見天日,並由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在當地保存。1976年,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時,梁祝墓碑再次被深埋地下。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又一次復出。

梁祝墓碑立於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現將碑文摘錄如下:

梁山伯祝英台墓記

外紀二氏出處費祥。邇來訪諸故老,傳聞:在昔濟寧九曲村,祝君者,其家鉅富,鄉人呼為員外。見世之有子讀書者,往往至貴,顯耀門閭,獨予無子,不貴其貴,而貴里胥之繁科,其如富何?膝下一女,名英台者,聰慧殊常。聞父咨嘆不已,卒然變笄易服,冒為子弟,出試家人不認識;出試鄉鄰不認識。上白於親畢,竟讀書乃振門風以謝親憂。時值暮春,景物鮮明,從者負笈過吳橋數十里柳蔭暫駐,不約而會鄒邑西居梁大公之子,名山伯,動問契合,同詣嶧山先生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曠定省,言告歸寧。倏經半載,山伯亦如英台之請,往拜其門。英台速整女儀出見,有類木蘭將軍者。山伯別來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迤東。西庄富室馬郎親迎至期,英台苦思:山伯君子,吾嘗心許為婚,並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成室家之好。更適他姓,是異初心也。與其忘初而愛生,孰若捨生而取義,悲傷而死。少闃,愁煙滿室,飛鳥哀鳴,聞者驚駭。馬郎旋車空歸。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以遂前之願,天理人情之正也……

上述文字比較平實地記載了梁祝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局,既無誇張修飾之語,又少浪漫虛構氣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發生地正在今濟寧境內,「濟寧九曲村」、「鄒邑」、「嶧山」、「吳橋」、「西庄」這些地方,都是要麼至今尚存,要麼有據可考的。「九曲村」早在漢代就已存在,位於今微山縣馬坡鄉境內的泗河南岸,因泗河從兗州至此有九處彎而得名,現已演變為東九、西九兩個村;「鄒邑」,即今鄒縣;「嶧山」,在鄒縣城東南20餘里處,有「岱南第一奇觀」的美譽;「吳橋」,明嘉靖年間戴光修《鄒縣地理志》「鄒縣圖」中對其所處方位繪制清晰,清《鄒縣志》(婁一均修)也有記載:「吳橋—在鄒城西60里,跨白馬河上,隆慶年間被水湮沒」;「西庄」現仍沿用其名,在今馬坡北。

墓碑還比較清楚地透露出這樣兩點信息:一是梁祝墓為重修。明正德年間「總督糧儲新泰崔公諱文奎,道經顧茲廢圯,其心拳拳」,遂萌發重修梁祝墓意圖,經過近一年的籌劃運作,終使其「四界豎以石,周圍繚以垣,阜其冢,妥神有祠,出入有扉,守神祠有役。昔之不治者,今皆治之;昔之無有者,今皆有之」;二是梁祝墓為官修。碑文前後刻有「丁酉貢士前知都昌縣事古邾趙廷麟撰 文林郎知鄒縣事古衛楊環書 亞聖五十七代世襲翰林五經博士孟元額 時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等字樣,說明此事經過皇上准許,由當時知名文人和權威官員共同參與完成。由此可見,距今近500年前,粱祝墓就已存在於此;濟寧為梁祝故里的事實,為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所認同。

二、舊志記載—參考價值較大的歷史資料

歷史上鄒縣與曲阜並稱「鄒魯」,是著名的孔孟之鄉,讀書風氣悠久而濃厚。「斷機教子」、「鑿壁偷光」等關於讀書的典故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據專家推測,梁祝故事發生的年代應為漢代;今馬坡一帶,漢為山陽高平,有著豐厚的文化積淀,誕生了諸如文學家王粲、思想家仲長統等歷史文化名人,也是目前山東出土漢碑較多的地區之一。梁祝故事產生於漢時的該地,有比較堅實的文化基礎。梁祝家鄉距嶧山僅五六十里,梁祝到嶧山讀書求學,從地理上分析也絕非無稽之談。椐清同治年間所修《嶧山志》記載,嶧山自古就有多處私學;早在元至元年間(公元1264年),嶧山就建立了梁祝祠,內供梁祝漢白玉雕像。

現存舊志《鄒縣志》和《嶧山志》亦有不少關於梁祝遺址的記載。康熙十二年朱承命修《鄒縣志》記載:「梁山伯祝英台墓—在城西六十里吳橋地方,有碑。」這正與新出土的梁祝墓碑地點吻合。20世紀90年代後期,濟寧市有關部門正是根據史志記載和走訪當地老人,查找到了梁祝墓的具體位置,發掘出了梁祝墓碑。清同治年間所修《嶧山志》有多處記載梁祝遺址,如「梁祝讀書洞,在至聖詞祠右,相傳梁山伯、祝英台讀書於此」;「萬壽宮,在仙人宮西一百餘步,殿三楹,南向,舊與仙人宮為一,內有梁祝像」;「梁祝泉,在梁祝讀書洞右,泉側石上刻『梁祝泉』三字」。文人墨客,每每到嶧山游覽,也留下不少對梁祝故事的吟詠感懷。如,清代鄒人陳雲棽《題萬壽宮梁祝像》:「信是縈情兩未終,閑花野草盡成空,人心到此眼偏酸,小像一雙萬壽宮。」這些詩作,《嶧山志》中均有收錄。

三、風俗傳說—可信度較高的文化傳承

筆者有在微山馬坡工作和生活的經歷,對梁祝故事發生於此並不陌生,但由於觀念等方面的原因,當地人們不願過分宣揚,甚至有些諱莫如深。據專家考證,梁氏從馬坡附近村莊遷出後,定居於一二十里之外的兩城等地;祝氏因避水災,後遷濟寧任城宅河村;梁祝墓記中所說的「西庄富室馬郎」,其後裔於明代從西庄遷出,即今日馬坡之馬氏。上述地方,「梁、祝、馬」三姓至今禁婚,有關的梁祝戲曲、電影等在「梁、祝、馬」三村歷來禁演,他人在當地「梁、祝、馬」三姓氏之人前也避而不談梁祝。這種奇特的文化現象,恰恰證明了梁祝故事發生在當地的真實性。

梁祝故事很早就以各種形式在魯西南等地流傳。宋元之際,被改編成戲文、元曲。明清時期,又有多種版本的傳奇問世,山東琴書《梁祝下山》在民間流傳最廣,其中的唱詞明確指出了梁祝在嶧山就讀這段歷史事實。唱詞寫到:周公之理定綱常,文東武西列兩旁,萬歲爺閃開龍目看,武多文少為哪樁……,就在那紅蘿嶧山立下學堂……,梁山伯祝英台就在那紅蘿嶧山念文章」。濟寧南路琴書傳人楊芳紅唱的《梁祝下山》唱詞中也有關於梁祝在泗河岸邊活動的描述:弟兄兩個下了高山,梁山伯送祝英台把家還……,哥兒倆正想往前走,不多時來到泗河沿上,來到泗河沿上仔細看,何日大水白茫茫,山伯說「叫聲小弟河裡沒船怎麼過……」。

綜上所述,梁祝故事發生在濟寧佐證比較充分,從梁祝讀書處到梁祝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鏈結,可以說今微山馬坡——鄒城嶧山一帶就是上演這幕中外聞名的愛情悲劇的舞台。由於梁祝故事與生具有的平民性質,主人翁不可能載入正史,這就決定了它在民間流傳的歷史命運。因而,對其真實的發源地長期以來語焉不詳。
探尋馬坡

同窗三載的深情,十八相送的纏綿,最後雙雙化蝶的凄美……梁祝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常有人把「梁山伯與祝英台」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作為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孟姜女》、《牛郎與織女》,另有《柳毅與洞庭龍女》)之一的「梁祝傳說」,最近由浙江、江蘇、山東、河南聯合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山東,「梁祝」的具體傳說地在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一帶,至今梁、祝、馬三家不通婚,而且不唱梁祝戲,不放梁祝電影。
隨著「梁祝傳說」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濟寧「梁祝傳說」展覽在山東省文化遺產展覽上高調亮相,關於梁祝的話題驟然熱了起來。濟寧和梁祝傳說究竟是什麼關系?梁祝傳說申報遺產名錄是怎樣成功的?
三姓後裔在哪?
濟寧微山縣馬坡鄉有個「梁家林」,那裡出土了明正德年間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至今,梁、祝、馬三姓村落有地可考,並且關於梁祝鮮為人知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
馬坡村有5000多人,98%的人姓馬,馬文才的後裔大多在這里。
談起村名,馬坡鄉黨委宣傳幹事、監察主任吳琦回憶,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他還上學時,其同學就都知道馬坡村的故事:古時候,馬坡北邊有個西庄村,村裡有個姓馬的「大財主」,就是馬文才的父親,「馬財主」以養馬、拉馬車為生,他家的馬很多很多,有草的時候就到草木茂盛的南邊去放馬,時間長了,他放馬的地方就叫馬坡。

「馬財主」的馬多了,車多了,就在村西南建了馬棚、馬車店。白天放完馬,晚上就將馬趕到馬棚里;白天馬車出門,晚上回來就停到馬車店裡。所以,西庄西南就叫馬店。後來,「馬財主」的車店起了大火,馬家開始遷居。
直到現在,馬店村地上1米至5米處,都能挖出1米多厚的草木灰積層及一些燒焦的獸骨。
任城區接庄鎮岔河村有1500多人,祝姓人口有90%以上,因為水災,他們從九曲村遷來。2003年夏天,吳琦等人在九曲村發現了幾十塊漢墓石、漢畫石和明末清初的破碑。有意思的是,碑角有祝來奉等人的名字,而「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上說,梁祝的籍地「在昔濟寧九曲村」。
馬坡人都說梁氏的後代在兩城。兩城的梁氏是這里的老戶人家,問他們是不是與梁山伯一家,他們說:「一筆寫不出二梁來」。
馬坡村杜慶友老人講,杜家老輩買不起地,他爺爺百年之後,埋在了「梁家林」。當時18畝地沒人管,他父親「杜善人」在林里離梁祝墳不遠處開了一畝九分三菜園,沒事就去收拾菜園。後來,兩城梁家人來上墳,見梁祝墳比過去干凈了,知道是「杜善人」打掃的,所以他們每年春節來上墳時,就給「杜善人」磕幾個拜謝頭。後來,馬坡鄉放了一次梁祝電影,兩城梁家人再也沒有來上過墳。而2003年農歷「鬼節」那天,「梁山伯」林里又有人燒了八大堆紙錢。有人推測,那是兩城人又來上墳了。
梁、祝、馬至今不通婚
馬振西老人現年82歲,是馬坡村德高望重的老族長,記者見到他時,他坐在自家的小院悠閑地乘涼。
說起祝英台,老人的神情很激動,甚至還有幾分憤怒,他用顫顫微微的聲調說:「就算馬家人死了,也不娶姓祝的。」原來「馬家人」一直感覺受到了祝英台的戲弄。想以前,馬文才有才有貌又有財,對祝英台明媒正娶,並非戲里所唱的「搶」,而祝英台卻辜負了馬文才一家,為了梁山伯徇情,為此,馬家人感到了莫大的恥辱。
馬振西翻出厚厚的家譜,用顫抖的手一本接一本地翻給記者看,其兒子和兒媳在一旁說:「家譜里從沒出現姓祝的媳婦,老人根本不允許和姓祝的結婚,小輩的自覺不談姓祝的對象,媒人說親也迴避著祝姓。祝姓的人寧願死也不會進馬家的門。」

⑺ 關於梁祝的故事

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是一側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

主要內容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
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
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貿阝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又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奉化縣)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貿阝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在朝廷做宰相的上虞名人謝安聽說這一奇事,就奏請皇帝,敕封為"義婦冢"。

梁祝與《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並稱中國漢族四大民間傳說,而其中又以梁祝傳說影響最大,無論是其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來說都居各類民間傳說之首,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中國漢族民間傳說。常有人把《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稱作"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是漢文化的瑰寶,是中國漢族民間文學藝術之林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⑻ 梁祝改編小故事150字

瞧!一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草,彷彿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一吹「沙沙沙」的響聲傳的版到處都權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著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著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著笛子,哼著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雲和小鳥們,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牧童手裡拿著笛子,邁著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脫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著草叢里不知名的小蟲唱著美妙動聽的歌,抬頭望著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里浮現出一個個畫面。

你聽那歡快的調子又吹起來,多動聽啊!咦!怎麼停下來了,哦……原來是牧童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著蟲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覺吧!

⑼ 關於梁祝問題:看過好幾個版本的梁祝了。到底歷史傳說中是怎麼樣的。電視電影演的都不像了。

【梁祝傳說】

這一個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多少年以來就流傳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傳在俊美的龍山腳下。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鄮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奉化縣)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歷史淵源】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
目前有關梁祝的主要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
(1)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馬庄、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2)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的馬坡村,有一立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墓碑,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直到1995年才被發掘出來。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了地方官員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志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
根據碑文記載和實地考察,傳說中的梁祝故事原地為濟寧市。其理由是:在時間上馬坡石碑是記錄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說該碑根據外紀所記,即便是立於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於晚清時期的《寧波府志》、《宜興志》;從地理方位來看符合實際,梁祝合葬墓位於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約三公里,而距東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約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嶧山求學過吳橋與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3)江蘇宜興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長路曉農則認為,從歷史記載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記載最早在宜興。江蘇學術界、史志界、旅遊界的多位專家認為:從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馮夢龍的傳奇小說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興人氏。
(4)梁祝文化研究專家、寧波市鄞州區文聯主席麻承照說,根據他對《鄞州縣志》的研究,梁山伯應是鄞州人,祝英台應是上虞人。
(5)其實,「梁祝」的故事在寧波與汝南有著不同的版本。汝南傳說: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3年,卻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被許配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後,身穿孝服出嫁,轎子經過梁山伯墳時,下轎拜祭撞死在柳樹前。寧波傳說:梁山伯是晉代鄞州縣令,是個清廉的好官,由於得罪了權貴,被殘害致死,老百姓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來自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被權貴殺害。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就把兩個人合葬在一起,結「陰婚」。兩個傳說分別在兩地找到了考古證據。在汝南縣,至今留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墓,分列於馬庄鄉古官道兩側,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梁山伯與祝英台並沒有訂婚,二人不可能合葬,這種分葬墓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而在寧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6)梁祝傳說產生於晉朝。現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載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張讀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學性渲染,可見其大致輪廓:「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游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7)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寧波)知府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文中說梁山伯生於公元352年農歷三月初一,死於373年農歷八月十六,終年21歲,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廟(又名「義忠王廟」)修建於397年。如記載可靠,「梁祝傳說」當產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這20多年內,完全形成則在宋代到清末。此後比較重要的文獻記載,還有明代馮夢龍的《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傳》,後者出現了化蝶的結局。
(8)1997年7月,寧波的梁山伯廟出土一座晉代墓葬,墓的位置、規格和隨葬器物與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認為是可信的實物資料。
(9)20世紀50年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在創作長篇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曾根據民間傳說,考證出10處起源地: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
(10)有關梁祝的古跡,目前已發現17處包括讀書處6個,墳墓10處,廟1座。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

【不同的版本】

雖然「梁祝」傳說人們耳熟能詳,但很少有人知道,「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兒,全國究竟有多少種「梁祝」版本。據中國民俗協會有關人員介紹,全國大約有10多個地方自稱「梁祝」故里,在聯合申報「世遺」的幾處,關於「梁祝」,也是各說各的故事。
(1)鄞州版本:金代縣令與明朝俠女結「陰親」
在浙江寧波,相傳梁山伯是金代鄞州縣令,是個清官,由於得罪權貴,被人殘害致死,百姓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則是明代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被權貴殺害。為了紀念他們,當地將兩人合葬,算結了陰婚。鄞州現存梁祝合葬墓、梁祝故居。那裡流傳著一句老話,「若要夫婦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
(2)上虞版本:祝家村是祝英台故鄉
傳說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遷到此定居,原在上虞縣城教書為業,子孫移居上虞各地。我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唱詞就寫上了「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一個祝英台,才貌雙全……」據載,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宅院,後因戰爭被毀,住宅面積約有500平方米,還有花園遺址。村邊有一個湖叫「千金湖」,有兩人合抱的金桂、銀桂,還有雲柏、石榴等古樹。還有祠堂及石碑,記錄著祝氏歷史。
(3) 杭州版本:梁祝在萬松書院同窗共讀
越劇《梁祝》中,有一段「草橋結拜」唱詞,說的是梁山伯與女扮男裝的祝英台在赴省城杭州讀書途中相遇,互認知己,便在「草橋」結拜「兄弟」,指的便是杭州東城望江門旁的草橋亭。而相傳梁祝同窗共讀之地,則是西湖上的萬松書院,故而,百姓又將此地稱為梁祝書院。它的前身為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為萬松書院,崇禎年間書院被毀。清康熙後,改辟為敷文書院。
(4)宜興版本:化蝶傳說根深蒂固
宜興最早記述梁祝故事的是《善權寺記》,始記於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稱祝英台舊宅在宜興善權寺位置,梁祝自小一起讀書,後又到齊魯、東吳等地游學訪友,逐漸產生感情。梁祝傳說在宜興均有記載,「化蝶」情節亦在宜興形成,為國內學術界認可。宜興現有「祝家莊」、「梁家莊」等地名、遺址,還有觀音堂、荷花池、雙井、九里亭等「十八相送」遺址。宜興俗定農歷三月廿八為「觀蝶節」,用「梁山伯」「祝英台」為蝴蝶命名。
(5) 濟寧版本:士大夫們為梁祝修合葬墓
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時所立。碑文記載祝英台家居濟寧九曲村,其父祝員外因沒有兒子,十分苦惱。祝英台是為解父憂才女扮男裝求學。梁祝二人同窗3年,梁山伯病逝家中,祝英台悲傷而死。士大夫們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對梁氏矢一而終感動,為二人修合葬墓。現曲阜孔廟還保有「梁祝讀書處」,在嶧山上還有「梁祝讀書洞」、「梁祝祠」等遺址。
(6)汝南版本:梁祝同窗共讀卻未合葬
傳說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兒身。梁山伯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經過梁山伯墳時,提出下轎拜祭,趁人不備撞死在柳樹前。梁祝墓分開而建,各有墳頭。現汝南有梁祝讀書的「檯子寺」,也叫「紅羅山」,傳說這里曾有「紅羅書院」。紅羅山上傳說中梁祝擔水的井還在,井旁還有一塊碑,上寫「梁祝井」。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欣賞

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布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以"草橋結拜""英台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
全曲大概二十八分鍾,首先五分鍾敘述梁祝愛情主題,然後是快樂的學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從十一分鍾開始進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樓台會,最後哭靈。第二段和第一段長度差不多,也是十一分鍾。最後一段則是化蝶,可說是整曲再現。
曲子開始幾聲撥弦聲接著長笛,好像在雲端的感覺,以此來揭開序幕,有如從天上俯瞰人間,撥開雲層,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變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題,二長二短加上一個結束句,綿綿長長,幽幽遠遠,彷彿祝英台在身旁說著昔日的故事。然後在低音重復一次主題,回到人間落了實。
管弦樂總奏主題,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現了,兩人情意綿綿,大小提琴和鳴奏著主題,漸漸的小提琴主導旋律並引進管弦樂再強調一次。等樂音漸歇,木管接續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獨奏深情舒緩帶點內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對將來疑慮不安,但還是堅定相信自己。勇敢去愛吧!情緒輕快,笛聲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風光明媚三月天兩人春遊。小提琴展現技巧,風華絕代。
相聚雖好總有分別,快樂情緒之後就是離情依依十八相送。將主題變奏緩緩奏出,有如邁不開的步履,卻終究不得不離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緊密結合難分難舍。在這段末尾由弦樂第一次奏出哭調主題,預言悲劇結局,這構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愛」。
第二段發展部裡面有三小段: 強、弱、強,也就是快、慢、快。開始如大浪涌來的管弦樂聲代表祝父的反對,連續幾個小節下行樂句,好像在說: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則猛烈與之抗衡,兩者沖突漸漸上升,最後全體合奏梁祝主題表示戀情曝光,一波波涌來浪潮終將這主題給淹沒。
樓台會小提琴委婉的訴說情意,大提琴撥奏聆聽。輪到大提琴傾訴愛意,小提琴一旁隨和。突然,音樂急轉而下,運用越劇中囂板的「緊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過度悲傷絕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過門途中,停在梁山伯墳前哭靈,小提琴以凄厲聲調哭出:梁兄呀!碎奏、斷奏哀痛欲絕旋律,有哭聲,有跪行,其中還有些回憶片段。漸漸的淚眼開了,哭聲歇了,心意已決,在悲憤低音鑼聲中,縱身投入突然爆開墳墓中自盡,音樂同時推向最高潮。
樂曲的最終部份是再現部「化蝶」,在輕盈飄逸的弦樂襯托下,愛情主體再現,梁山伯與祝英台從墳墓中化為一對蝴蝶,在花間歡娛自由飛舞,永不分離。
彩虹萬里百花開
花間彩蝶成雙對
千年萬代分不開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填詞作品欣賞
梁祝——化蝶
——根據小提琴協奏曲填詞
劉周
花謝花開無時盡,
年年花間覓仙蹤;
瑤池淚灑化蝶恨,
天上人間儂伴君;
此生不與知音共,
朝朝暮暮掩愁容;
同窗早已心相許,
樓台再會訴衷情;
可憐十八送別時,
君豈知儂是女兒身,
未解儂痴情;
樓台依依不忍分,
君死何忍我獨存;
魂魄在天已化蝶,
雙飛願爭萬世春。
(注:儂,指我)
原載《天有霓裳》

同名電影:梁祝
類型】:電影/影片
【上映時間】:2008-06-13
【英文片名】:Butterfly Lovers
【導演】:徐克
【主演】:楊采妮 吳奇隆 吳家麗 徐錦江
【劇情看點】:徐克在本片充份發揮了"舊瓶裝新酒"的能耐,將一個傳誦多年的經典愛情故事成功地年輕化和現代趣味化。

劇情介紹:
梁山伯與祝英台這段愛情故事的流傳,始於公元三七七年。東晉時期,當時的門第風氣極盛,官家女兒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求學,與貧苦兒梁山伯為同學,二人情義相投,相交甚篤,後祝被梁認出女兒身,兩人遂私定終生,但這一願望遭到祝家的激烈反對,並為祝英台另外安排了婚事,祝誓死不從,最後兩人唯有以死相殉,化蝶雙雙飛去……
徐克在本片充份發揮了〃舊瓶裝新酒〃的能耐,將一個傳誦多年的經典愛情故事成功地年輕化和現代趣味化,而結局的悲劇氣氛亦能感動傳統的觀眾,稱得上是雅俗共賞的佳作。這個重拍版本與前不同的地方是鮮明地寫出祝英台之父為了鞏固朝中地位,藉女兒的婚姻攀附權貴的馬家,祝英台女扮男裝到崇綺學院讀書,其實是繼承祝夫人未竟之志,而她愛上同學梁山伯的故事亦與其母當年的行徑如出一轍。吳奇隆與楊采妮的搭檔擦出火花,兩人成為新的金童玉女。〃梁祝與小提琴協奏曲〃經改編後作為本片的配樂基調,效果相當動人。

⑽ 梁祝故事的各個版本

自晉至唐,梁祝故事應在民間流傳已久,所以晚唐張讀的《宣室志》對「梁祝故事」作了這樣的描述:
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游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知。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許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鄞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有山伯墓,祝臨冢號慟,地忽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宣室志》是唐人筆記小說,集中纂錄仙鬼靈異之事。我們應該對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張讀滿懷感激,是他的傳奇文筆,定格了這個驚天動地的梁祝愛情故事。自此以降,歷代文人、藝人自覺地參與到了梁祝故事的再創作中,使之不斷地豐富情節、拓展故事、提升其思想蘊含。

北宋明州(現寧波市)郡守李茂誠所撰《義忠王廟記》雲:
神諱處仁,字山伯,姓梁氏,會稽人也。神母夢日貫懷,孕十二月,時東晉穆帝永和壬子三月一日,分瑞而生。幼聰慧有奇,長就學,篤好墳典。嘗從名師,過錢塘,道逢一子,容止端偉,負笈擔簦,渡航相與。坐而問曰:「子為誰?」曰:「姓祝,名貞,字信齋。」曰:「奚自?」曰:「上虞之鄉。」曰:「奚適?」曰:「師氏在邇。」從容與之討論旨奧,怡然自得。神乃曰:「家山相連,予不敏,攀魚附翼,望不為異。」於是樂然同往。肄業三年,祝思親而先返。後二年,山伯亦歸省。之上虞,訪信齋,舉無識者。一叟笑曰:「我知之矣。善屬文,其祝氏九娘英台乎?」踵門引見,詩酒而別。山伯悵然,始知其為女子也。退而慕其清白,告父母,求姻,奈何已許鄮城廊頭馬氏,弗克。神喟然嘆曰:「生當封侯,死當廟食,區區何足論也。」後簡文帝舉賢,郡以神應召,詔為鄮令。嬰疾弗瘳,囑侍人曰:「鄮西清道源九隴墟為葬之地也。」瞑目而殂。寧康癸酉八月十六日辰時也。郡人不日為之塋焉。又明年,乙亥暮春丙子,祝適馬氏,乘流西來,波濤勃興,舟航縈回莫進。駭問篙師。指曰:「無他,乃山伯梁令之新冢,得非怪歟?」英台遂臨冢奠,哀慟地裂而埋葬焉。從者驚引其裙,風烈若雲飛,至董溪西嶼而墜之。馬氏言官開槨,巨蛇護冢,不果。郡以事異聞於朝,丞相謝安奏請封義婦冢,勒石江左。至安帝丁酉秋,孫恩寇會稽,及鄮。妖黨棄碑於江,太尉劉裕討之。神乃夢裕以助,夜果烽燧熒煌,兵甲隱見,賊遁入海。裕嘉奏聞,帝以神助顯雄,褒封「義忠神聖王」,令有司立廟焉。越有梁王祠,西嶼有前後二黃裙。會稽廟,民間凡旱澇疫癘,商旅不測,禱之輒應。宋大觀元年季春,詔集《九域圖志》及《十道四蕃志》,事實可考。夫記者,紀也,以紀其傳,不朽雲爾。為之詞曰:生同師道,人正其倫。死同窀穸,天合其姻。神功於國,膏澤於民。謚文溢忠,以祀以禋,名輝不朽,日新又新。
從《義忠王廟記》來看,李茂誠雖謂「記者,紀也」,言之鑿鑿,但是記述之中可見虛構成份。他記錄了梁山伯的身世、功跡等,加入了梁、祝的對話,情節甚是完整生動,特別是梁山伯具有了「神」的地位,顯靈退寇,頗具傳奇色彩。同時,李茂誠首次記述了梁山伯的生卒年月。梁山伯生於公元352年農歷三月初一,死於373年農歷八月十六,終年21歲,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在梁山伯墓前「哀慟地裂而璧埋」,殉情而卒。

在宋代,已有詞牌《祝英台近》,蘇軾、辛棄疾、吳文英等宋詞大家以此詞牌填詞,可見梁祝故事影響愈深。至元代,劉一清的《錢塘遺事》、鍾嗣成《錄鬼簿》皆有梁祝記載,雜劇作家白仁甫創作《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惜已散佚。

明朝,徐樹丕撰《識小錄》如此記載了梁祝故事: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冢,失聲哀慟。冢忽裂,祝投而死焉。冢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和帝時,梁復顯靈異助戰伐。有司立廟於鄞縣。廟前桔二株相抱。有花蝴蝶,桔蠹所化也,婦孺以梁稱之。按,梁祝事異矣。《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夫女為男飾,乖矣。然始終不亂,終能不變,精神之極,至於神異。宇宙間何所不有,未可以為證。
《識小錄》中出現了「蝴蝶」的意象,使這個悲劇故事中具有了浪漫意味。同為明代的詹詹外史編述了一部《情史類略》(又名《情天寶鑒》),其中在《祝英台》條目中,作者如是說:「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又雲:「吳中有花蝴蝶,橘蠹所化。婦孺呼黃色者為梁山伯,黑色者為祝英台。俗傳祝死後,其家就梁冢焚衣,衣於火中化成二蝶。蓋好事者為之也」。作者對於梁祝化蝶之情節,以理性思維作出了否認。詹詹外史一向被認為是馮夢龍的又一別號,問題是馮夢龍在《李秀卿義結黃貞女》(《三言二拍·喻世明言》)中寫到的梁祝故事,明確地演繹了「梁祝化蝶」這個情節,而且梁、祝的籍貫從會稽、上虞變成了蘇州、義興(現宜興),故而詹詹外史與馮夢龍是否同一人,姑且存疑,其文照錄:有個女子,叫做祝英台,常州義興人氏,自小通書好學,聞餘杭文風最盛,欲往游學。其哥嫂止之,曰:「古者男女七歲不同席,不共食,你今一十六歲,卻出外游學,男女不分,豈不笑話!」英台道:「奴家自有良策。」乃裹巾束帶,扮作男子模樣,走到哥嫂面前,哥嫂亦不能辨認。英台臨行時,正是夏初天氣,榴花盛開,乃手摘一枝,插於花台之上,對天禱告道:「奴家祝英台出外游學,若完名全節,此枝生根長葉,年年花發;若有不肖之事,玷辱門風,此枝枯萎。」禱畢,出門,自稱「祝九舍人」。遇個朋友,是個蘇州人氏,叫做梁山伯,與他同館讀書,甚相愛重,結為兄弟。日則同食,夜則同卧,如此三年,英台衣不解帶,山伯屢次疑惑盤問,都被英台將言語支吾過了。讀了三年書,學問成就,相別回家,約梁山伯二個月內,可來見訪。英台歸,時仍是初夏,那花台上所插榴枝,花葉並茂,哥嫂方信了。同鄉三十里外,有個安樂村,那村中有個馬氏,大富之家。聞得祝娘賢慧,尋媒與哥哥議親。哥哥一口許下,納彩、問名都過了,約定來年二月娶親。原來英台有心於山伯,要等他來訪,時露其機括。誰知山伯有事,稽遲在家。英台只恐哥嫂疑心,不敢推阻。山伯直到十月,方才動身,過了六個月了。到得祝家莊,問祝九舍人。時莊客說道:「本庄只有祝九娘,並沒有祝九舍人。」山伯心疑,傳了名刺進去,只見丫環出來,請梁兄到中堂相見。山伯走進中堂,那祝英台紅妝翠袖,別是一般妝束了。山伯大驚,方知假扮男子,自愧愚魯,不能辨識。寒溫已罷,便談及婚姻之事。英台將哥嫂做主,已許馬氏,為辭。山伯自恨來遲,懊悔不迭。分別,回去,遂成相思之病,奄奄不起,至歲底,身亡。囑咐父母,可葬我於安樂村路口,父母依言葬之。明年,英台出嫁馬家,行至安樂村路口,忽然狂風四起,天昏地暗,輿人都不能行。英台舉眼觀看,但見梁山伯飄然而來,說道:「吾為思賢妹,一病而亡,今葬於此地。賢妹不忘舊誼,可出轎一顧?」英台果然走出轎來,忽然一聲響亮,地下裂開丈余,英台從裂中跳下。眾人扯其衣服,如蟬脫一般,其衣片片而飛。頃刻,天清地明。那地裂處,只如一線之細。歇轎處,正是梁山伯墳墓。乃知生為兄弟,死作夫妻。再看那飛的衣服碎片,變成兩般花蝴蝶,傳說是二人精靈所化,紅者為梁山伯,黑者為祝英台。其種到處有之,至今猶呼其名為梁山伯、祝英台也。

在梁祝傳說的演變過程中,清道光歲貢邵金彪作的《祝英台小傳》(《宜興荊溪縣新志》),把梁祝故事「美化完整了」。引述如下:祝英台,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無兄弟,才貌雙絕。父母欲為擇偶,英台曰:「兒當出外游學,得賢士事之耳。」因易男裝,改稱九官,遇會稽梁山伯亦游學,遂與偕至義興善權山之碧鮮岩,築庵讀書,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為女子。臨別,祝約曰:「某月日可相訪。將告父母,以妹妻君。」實則以身相許也。梁自以家貧,羞澀畏行,遂至衍期。父母以英台字馬氏子。後梁為鄞令,過祝家詢九官。家僮曰:「吾家但有九娘,無九官也。」梁驚悟,以同學之誼乞一見。英台羅扇遮面出,側身一揖而已。梁悔念成疾卒,遺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台將歸馬氏,命舟子迂道過其處。至則風濤大作,舟遂停泊。英台乃造梁墓前失聲慟哭,地忽開裂,墜入墓中,綉裙綺襦化蝶飛去。丞相謝安聞其事,奏於朝庭,請封為義婦。此東晉永和時事也。齊和帝時,梁復顯靈異,助戰有功,有司為立廟於鄞,合祀梁祝。其讀書宅稱「碧鮮庵」,齊建元間改為善卷寺。今寺後有石刻,大書「祝英台讀書處」。寺前里許,村名祝陵。山中杜鵑花發時,輒有大蝶雙飛不散,俗傳是兩人之精魂。今稱大彩蝶尚謂「祝英台」雲。
殊為有趣的是,邵金彪此記,把江浙兩省所涉及的梁祝傳說的「關鍵詞」相互混雜,自相矛盾。邵金彪雖是為宜興的地方誌作《祝英台小傳》,然而,其中所記上虞祝英台、會稽梁山伯、梁為鄞令、卒葬清道山、梁山伯廟、合祀梁祝等,皆為浙江的寧波、上虞,而善權山、碧鮮岩、祝英台讀書處、祝陵、大彩蝶等,則為江蘇的宜興——江浙兩省的梁祝傳說、梁祝遺跡、梁祝風物等,邵金彪揉合在了一起,形成此記,留給後人一個迷惑不已的「謎」。然而,梁祝故事在邵金彪筆下確實顯得更完整、更生動了。

四十年代初期,以梁祝故事改編新排的《梁祝哀史》是當時越劇表演的經典劇目,稱為越劇演員的「看家戲」。

張恨水先生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基本上以越劇《梁祝》情節來展開,寫成小說。言情小說家張恨水在創作《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曾根據民間傳說,考證出十個地方流傳梁祝故事,涉及到浙江、江蘇、山東、甘肅、安徽、河北、山西七省。「……梁祝故事,其間提到會稽上虞的,要佔百分之八十。而根據宋代以後文字,都指明了埋葬地在寧波,也當然,梁祝生產地在浙江了。」(張恨水:《關於梁祝文字的來源》)。

趙清閣先生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川劇《柳蔭記》情節,寫成小說。

閱讀全文

與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下的梁祝改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