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解放後到改革開放(1949-1978)中國的變化
1906年與2006年中國的變化.中國大地上繼續發生著方方面面的變化。青藏鐵路開通,內西藏沒有鐵路和火車的容歷史被改寫; 三峽大壩建成,其水利效應和電力效應不言而喻;西部大開發火熱進行,正在取得經濟發展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這一切都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國家的變化和成就讓百姓感到驕傲,而百姓身邊的變化則讓他們感到了真真切切的實惠和滿足……
Ⅱ 1978年到2009年中國的變化
一、過渡時期:這一階段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建立和改革。
建國後,由於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勝利,國家政權性質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因此,人民政府採取堅決措施,沒收了國民政府的財產、四大家族官僚資本以及帝國主義在華企業,轉歸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建立了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由此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為人民政權的鞏固和國民經濟的恢復奠定了經濟基礎。
在接收過程中,為了盡快恢復生產,大多採取「保持原職原薪原制度」的辦法,因此,這些工礦企業里仍舊保留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腐朽的官僚機構和各種壓迫工人的生產和技術管理制度。從1950年到1952年,中國共產黨在城市工礦業中進行了民主改革和生產改革,確立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建立了社會主義的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制度,實現廠礦經營管理的企業化和生產技術的現代化,對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調整和改造。
由於民族資產階級以前與中國共產黨聯合反帝反蔣,解放後又擁護中共的領導,而且在建國初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比例較大,調動其積極性,對增加工業品滿足人民需要、幫助商品流通以促進城鄉交流、吸收職工就業、培養技術管理人才、增加國家稅收和積累等方面,還有相當大的作用。因此,中共對其進行了合理調整,不利於國計民生的加以限制,利於國計民生的鼓勵發展,逐步把私營工商業納入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對建國初期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1953—1956年,為了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中國共產黨根據民族資產階級的歷史貢獻和擁護黨的領導、願意接受改造等現實因素,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形式,運用和平贖買的方針,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逐步把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由此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成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主要步驟之一。
第三:對城市的個體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集體經濟。
總之,在過渡時期,我國城市中確立了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並且還照搬蘇聯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統一管理的計劃經濟體制。
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十年:本階段變化不大,變化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隨著定息制的結束,原先的資本主義工商業完全徹底地變成了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
第二、在人民公社化運動中,許多城市也建過人民公社,但大多有名無實。
三、文革十年動亂體階段基本無變化。
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本時期又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70年代到90年代初:黨中央正確地總結了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特別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訓,並借鑒外國經驗,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調整產業結構,變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為間接管理為主、宏觀調控的管理體制,實行政企分開。由此增強了企業活力,解放了生產力,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二階段,從90年代初到現在:黨中央在認識國情和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決定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把企業推向市場,並且由原先的粗放式經營逐步向集約化經營轉變。由此進一步解放、發展了生產力,為中國21世紀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
建國後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經幾個階段,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大范疇里,發展沿著一定的路徑前進,改革首先就是制度的變革,對於解放生產力有顯著的作用。在改革過程中雖然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路徑依賴,但整體上體現為漸進的變革的特徵,巧妙的制度調整是避免陷於路徑鎖定的重要原因。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如何突破路徑依賴,改革政治經濟中較困難復雜的環節,需要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可行的制度調整方式。本文嘗試探討制度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及制度調整與路徑依賴的互動作用。
Ⅲ 1978年後人們生活發生變化的原因,歷史問題。
一、1978年以來,中國現代化的基本走勢與基本特徵是:現代化內在生長力得到了初步發育,而且,這種發育又進一步引致中國現實社會不可逆轉的現代化趨勢。對此,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理解:
1.社會主義與現代化之間實現了初步的有機結合。這就意味著中國現代化的內在生長力是在一個正常的基石之上開始發育的。
在中國,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關系極為密切。社會主義應當是具有現代化內容的社會主義,而現代化則應當是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現代化。相對而言,社會主義側重必要性的保證,現代化則是側重中心、內容的構成。
1978年以前,中國的社會主義與現代化之間的關系呈現出一種不正常的情形:社會主義與現代化內容經常相互分離。或者,現代化建設只是簡單地附著於社會主義,居於一種次要地位。建國初期,出於重建社會結構的迫切需要,社會主義與現代化兩者脫離所造成的危害還不明顯。隨著社會主義改造任務的完成,中國社會本應開始大力推進現代化。然而,整個社會卻把重心移到了單純的「社會主義」方面,「以為社會主義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好」,還曾經長期把發展生產力的任務推到次要地位,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還『以階級斗爭為綱』。」〔①〕
1978年以後,社會主義與現代化實現了初步的、有效的結合,兩者的關系逐漸得以擺正。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結合,是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從根本上得以發育的基石。這種結合,為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形成乃至整個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第一,在兩者結合的基礎上,中國社會一些重大的體制可以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客觀需要而做必要的調整,以保證現代化進程的順利推進。如在所有制方面進行必要的改革,可以為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正常發育提供較強的推動力。第二,在兩者有效結合的基礎上,方可實現由社會主義的「自然經濟――產品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從而有助於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正常發育。十幾年來,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得了重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雛形得以確立,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各種勞務市場以及金融市場已初步形成,並日趨擴大。這樣,就確保中國現代化的內在生長力能在一個比較正常的基礎上開始發育。
2.民眾與現代化初步的廣泛結合。這就使中國現代化內生力的發育具有了一種強勁的底力。
1978年以前,中國曾進行過現代化建設。盡管現代化建設始終沒有成為那個時代的基本特徵,但是,有時卻也在外觀上顯得轟轟烈烈,如大躍進運動。即便是在轟轟烈烈的運動中,現代化也並沒有真正實現同民眾的有效結合。1978年以後,這種情形開始發生變化,民眾同現代化開始了廣泛的結合:第一,民眾的切身利益開始同現代化進程的實際狀況產生了一種息息相關的聯系。中國真正的現代化過程是從經濟方面開始起步的,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突破口的。這種作法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即它能直接讓民眾得到實際利益。在十幾年裡,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及實際收入呈持續遞進勢頭,而且幅度很大。按可比價格計算,1978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指數為100,到1990年則增至230.9。按當年價格計算,1978年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133.6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費收入為316元,到1990年,則分別增至629.8元和1387元。〔②〕第二,民眾日常生活同現代化進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十幾年中,伴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民眾日常生活的內容與方式均發生了巨大變化。無論是從民眾的消費生活和閑暇生活來看,還是從民眾的代際生活與社區生活以及總體生活質量來看,現代化的影響很大。耐用消費品平均每百人擁有量是:1978年,電視機0.3台,錄音機0.2台,電風扇1.0台,洗衣機0台,1988年則分別增至13.2台,8.3台,13.4台,6.8台;〔③〕人均居住面積是:1978年,城市為3.6平方米,農村為8.1平方米,1990年則分別為6.7平方米,17.8平方米。〔④〕另外,民眾的文化生活也開始豐富、活躍起來。據有關部門估計,「近幾年,每年平均在國內進行一日和數日以上的異地旅遊約達2―2.7億人次。」〔⑤〕第三,社會流動度增大。在十幾年中,社會成員從總體說,開始擺脫過去那種身份隸屬化、工作固定化、居住不變化的情況,垂直流動、水平流動、結構性流動以及自由流動的社會成員人數大幅度增加,整體社會流動呈立體狀。
民眾與現代化的結合,大大增強了中國現代化的內生力,進而使中國現代化具有一種不可逆轉的勢頭。民眾切身利益同現代化進程息息相聯,從而導致民眾把現代化同自己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民眾日常生活同現代化進程的相關性,決定了民眾日常行為取向逐漸與現代化認同。而社會流動度的增大,又在客觀上有助於啟動各個區域、各個群體甚至於每個社會成員的動能。這一切,使現代化成為中國整個民眾的共識,成為民眾生活所需和民眾行為的價值取向。這就使中國現代化的內在生長力得到初步、真正的發育,並使中國的現代化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
3.開放與現代化初步的有機結合,為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發育提供了一個有效杠桿。
1978年以前,中國一直沒有進行過真正而正常的開放。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開放。197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為206.4億美元,1991年增至1357億美元;1983年,實際利用外資19.81億美元,1991年增為115.54億美元;1982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為1.89億美元,1991年上升為19.7億美元;1980年,旅遊外匯收入為6.17億美元,1991年上升為28.45億美元。〔⑥〕另外,中國還大規模興辦經濟特區,開放沿海港口城市,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
對外開放與現代化建設從本質講是一致的,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不可分割。因此,中國十幾年的對外開放,無疑促進了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增強。通過對外開放,可以對一個民族保持一種有益的壓力,使之產生一種民族的超越精神,進而使民族的原動力得以最大限度的釋放。通過開放,還可以為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發育找到一定的參照。在開放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別的國家某些先進技術的引進,直接促進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發育。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開放的民族就是在應戰中更新自我:「應戰不僅解決了挑戰所提出來的問題,而且還在它每一次勝利地解決了一個挑戰問題以後,又提出了新的挑戰。這樣,文明生長的性質最核心的成份便是一種活力,這個活力把那個受到挑戰的一方從一個由於應戰成功而出現的平衡狀態中,又引向了一個出現新挑戰的不平衡境界。」〔⑦〕
4.民族傳統與現代化的初步有機結合,使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開始具有了真正的有機性。
中國在1978年以前,由於基本處於封閉或半封閉狀態中,並由於「左」的思潮盛行,因而過分地強調一種純粹的成份,即除了「革命」事物之外,其他一切事物都予以排斥。這就不可避免地在客觀上使民族傳統日趨淡漠甚至被遺忘。
1978年以後,民族傳統開始復歸,並同現代化實現了初步的有機結合。究其原因,一是開放過程的推進。前面曾經談過,在十幾年裡,中國的開放勢頭比較迅猛。但是,中國是在缺乏足夠准備的情形之下,忽然打開國門,置身於眾多國家之中,並面對著許許多多在發達程度上遠高於自己國家的。因此,同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需要在自身體內尋找一種依託物,以求得本國人民的認同與凝聚,避免離心解體。於是,民族傳統便開始為人們所關注,甚至是著意強化;二是經過多年政治運動的反復,人們也逐漸發現,民族傳統是一種客觀存在,而且,民族傳統與意識形態並非互相排斥。這樣,中國便開始實現了民族傳統與現代化內容的初步有機結合。
民族傳統與現代化的這種結合,增強了中國現代化的內在生長力。第一,它直接增強了中國現代化的內部動力。在民族傳統那裡,中國人可以尋找共同的民族血脈。以此為紐帶,中國人的力量、意志、情感可以得到極大的凝聚。這種凝聚力進而可以使中國成為一個牢固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民族精神、愛國主義可以使中國蘊藏的能量和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和釋放。需要說明的是,在考慮這種動力時,既要防止狹隘的人文種族主義思想,又要防止舊的時代因素借民族傳統之名而復活。一旦由民族傳統所引致的民族精神畸形化而成為一種人文種族主義時,或者舊時代因素借民族傳統之名而復活,那麼,它必定會阻礙現代化進程的正常推進。第二,有助於形成完整的中國現代化模式。對於形成一個完整的、合理的中國現代化模式而言,民族傳統是一個重要的參數。如從民族傳統著眼,中國現代化進程得以穩定的制約機制具有與西方社會不相同的特色,即: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保留一些由重人倫所進一步導致的重德治的傳統,以此與法治相得益彰,求得社會的穩定。再如,就現代化的推進方式而言,同西方社會傾向於不斷重建有所不同,中國社會則更傾向於逐漸轉型。民族傳統對於形成中國現代的大、中、小型社會單元的特有結構也有不小的影響。
5.現代知識的累積、傳播同現代化實際進程的有效結合,使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更加具有一種滲透力和擴散力。
不能否認,在1949年至1978年三十年間,中國的現代知識在累積、傳播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是,這三十年,中國現代知識的累積與傳播存在著三個突出的症結:一是沒有廣泛地與生產領域結合在一起。如果說,在軍工技術以及某些基礎理論方面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步的話,那麼,在適用技術方面只是取得了比較小的進展;二是片面性。當時,人們對於現代知識的理解僅限於自然科學及技術,忽略了現代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更為重要的是,當時人們過於輕視甚至是壓抑教育,因而其水平及處境每況愈下;三是現代知識地位的不斷下降。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整個知識界、知識成果的價值不被確認,不僅如此,現代知識也呈貶值狀態。正是由於這些症結的存在,使現代知識在1978年以前對於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沒有起到應有的滲透及推動作用。
1978年以後,現代知識的累積、傳播與現代化的實際進程開始了初步的卻是富有成效的結合。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國現代化的內在生長力,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有效杠桿。具體表現在:第一,人們對於現代知識的重要性開始有了比較普遍的確認,認識到,「現代科學技術是新的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和決定性的因素。」〔⑧〕這種認識的轉變,為現代化知識發揮作用確定了必要的前提條件。第二,現代知識開始與生產領域實行廣泛的結合,尤其是適用技術趨於普及,從而直接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依靠科技進步振興地方經濟的「星火計劃」,目前「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的縣。截至1987年底,『星火計劃』已落實國家級項目961個、省級和地市級項目8694個。」〔⑨〕科學技術等現代知識對於中國工業經濟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建國後,在我國各個時期工業經濟增長率總額中技術進步所佔份額分別是:1952――1957年為46.9%,1957――1965年為20.7%,1965――1976年為3.6%,1981――1985年為30.5%,1985――1989年為30.1%。〔⑩〕第三,現代知識的累積與傳播趨於整體化。教育的水平、教育的社會地位、教育的規模在十幾年間,呈上升趨勢。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也有了比較明顯的長足發展。這些,在相當程度上促進了中國人開始確立現代觀念與現代行為方式,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勞動者文化素質的提高。1964年全國人口文化程度狀況是:大學文化程度是人口構成的0.4%,高中程度為1.3%,初中程度為4.7%;到1987年,則分別上升到0.9%,6.9%,21.2%。〔⑾〕
從以上五個方面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來的十幾年間,中國現代化的內在生長力得到了初步的發育。這種情形無論是在1949年之前或是1949年至1978年期間都未曾出現過。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初步發育,對於中國現代化的整個進程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它使得中國現代化的推進已呈不可回轉之勢,決不會由於一些偶發性的因素而中斷。
二、這一時期,在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成長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與不規則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發育的整體化程度不夠。
總的說來,這一時期中國過於追求經濟方面的增長和經濟方面的改革。人們傾向於將經濟建設與現代化建設等同起來。1979――1988年,經濟的確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9.6%。〔⑿〕這個增長率在世界各國是不多見的。經濟發展保持某種程度的超前性,只要適度,那麼對於整個社會機體可以起著一種積極有效的帶動作用。問題在於,這種超前不能過度,不應過分超過其他方面發展的幅度。相比之下,非經濟領域如教育、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幅度過小。在改革方面,也不夠配套,人們將改革的重心放在經濟領域,而對其他方面的改革則不夠重視。只要我們看一下這些年出台的各種改革方案和措施,就會發現,非經濟方面的改革方案與措施所佔比重很小,而且貫徹得也不力。
片面地追求經濟增長,對於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進一步成長、形成乃至對中國的整個現代化進程都會產生深遠的不利影響。第一,降低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有機性。社會發展可能首先受惠於發展最快的環節,但不久就會受制於發展最慢的環節。這是因為,社會機體是一個由各種環節、各個層面共同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在這個整體中,各種環節、各個層面之間有著一種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關系,「並不是只有經濟狀況才是原因,才是積極的,而其餘一切都不過是消極的結果。」〔⒀〕長時期片面發展經濟,不僅無法得到其他環節、層面的有效支援,而且,就連經濟發展的成果也不可能被社會機體給予有效的吸收,無法內化為社會機體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第二,對於社會發展的方向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經濟因素說到底是一種物質的力量,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被動自發性。因此,單純的經濟無法全面地解決有關社會機體發展的定向問題。經濟的發展如若失去控制,其後果是嚴重的。它不僅有可能造成大量的異化現象,還有可能造成其他方面的社會問題。這些,必定會嚴重妨礙中國現代化的進程。
2.現代化內在生長力成長的有序程度不高。
這一時期,中國現代化的內在生長力雖得以初步發育,但與之相對應的是生長秩序的相對紊亂。主要表現為:第一,經濟發展過程的搖擺幅度過大。1977――1978年經濟出現過熱現象,1979、1980年經濟發展開始穩定,但時隔不長,經濟又開始新的過熱,爾後又低落。整個八十年代,中國經濟發展進程的起伏過大。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1984年比1983年增長14.6%,1989年比1988年增長3.6%,差幅高達|11|。八十年代,同是發展中國家,泰國經濟發展的最高速度是1988年為11.0%,最低速度是1982年為3.2%,差幅為|7.8|;南朝鮮最高年份1986年為12.4%,最低年份1985年為5.4%,差幅為|7|。〔⒁〕經濟發展過大的搖擺度既不利於形成發展過程內在生長機制,也不利於經濟效益的提高。第二,發展的區域分散性與重復性。「在現代化方面取得成功的後來者,必須既要利用非同尋常的中央集權因素,又要利用各級權利與資源的平衡配置。」〔⒂〕1978年前,盡管中央也給地方下放一些權力,但總的說來,是統得過死。1978年後,中央將許多權力下放給地方政府,從而有效地調動了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問題的另一方面,「各地區競相發展某些相同的行業,重復建設,重復引進,重復生產,追求地區經濟的完整體系,搞『大而全』、『小而全』,趨同狀況日益突出。」〔⒃〕各區域內的這種「有序」,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全國范圍內「無序」狀態。由此造成的後果是,國家作為一個發展整體,其意義大為削弱。長此以往,不僅造成巨大的浪費和低下的效益,還會使整個國家機體產生離心的傾向。第三,社會問題日趨嚴重。縱觀十幾年的社會,可以發現,社會問題無論是從種類來說,還是從數量來說,均增長得快。從一定意義上不妨將這種狀況視為社會問題的並發症。如1982――1988年,全國重大案件增幅很大,為建國以來所罕見:按指數計算,1982年重大案件數目為100,1983年為101.8,1986年為152.8,1988年為316.6。〔⒄〕社會問題的並發症,會造成社會的不安定,進而會對現代化進程的平穩遞進造成不利影響,而且,還會挫傷社會勞動者的積極性,削弱發展進程的後續推動力。
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在發育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其根源多種多樣。其中,比較明顯、比較直接,而且影響比較大的根源在於:急功近利思潮與行為的強化同現代化目標體系的模糊、匱乏這兩種現象的相互並存、相互感應。
這一時期,急功近利思潮與行為的強化主要表現為一種社會性行為取向的極端功利化。人們的行為具有一種只顧眼前,不計後果的重要特徵。人們在生產上的短期行為就說明了這一點。如在農業方面,國家對農業的投入不僅相對數減少,而且絕對數也在減少,「六五」期間,國家對農業的基本建設投資總額比「五五」期間減少了近1/3,為173億元人民幣,占投資總額的5.1%。在國家對農業投入減少的同時,農民也減少了對農業的投入。「抽樣調查表明,1980年六種糧食每畝土地的投入標准勞動日為22.80個,而1985年為15.28個,減少了1/3。此外,農民個人投資大部分用於非生產性積累,佔70%以上。」〔⒅〕在工業方面,「『一五』時期建立的156個重點項目,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骨幹,但多數企業由於只用不養,無力進行技術改造,使設備日益老化,技術日趨落後」。〔⒆〕
這一時期之所以會出現急功近利的思潮與行為,並非偶然,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社會原因的。第一,擺脫束縛之後的過度反彈。1978年以前,由於極「左」思潮的影響,人們過於看輕個人、中小群體甚至看輕區域的利益,過於看輕人民基本生活的需求,而過於強調超級大群體的利益,過於強調長遠的目標,致使人民生活的改善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1978年以後,隨著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始,以前的那種不正常的束縛被掙脫。但由於受壓抑的時間過長、程度過深,因而人們在掙脫束縛之後也出現某種不正常的反彈現象。即:過於看重高消費,過於看重個體及中小群體的利益。在這種背景下,很容易出現過度的急功近利思潮與行為。第二,改革之初的顯著成就所造成的急於求成的心理。改革之初,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原因多種多樣,其中包括發展基數小發展幅度容易增大的原因,也有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恢復生產力的因素。但不管怎樣,發展的總幅度作為改革的整體結果對人們的心理產生了重大影響,使人們難免類推,以為整個現代化也會順利、迅速地進行,故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難免操之過急。總之,出於這些歷史、社會的原因,中國在十幾年的現代化建設中也就很自然地會出現急功近利的思潮與行為。
從本質上講,這一時期人們的追求同現代化的趨向是一致的。但是,僅僅有這種傾向性的吻合還不夠。這種吻合只能說明現代化趨勢的不可逆性,還不可能說明現代化進程的平穩狀況。這就涉及到現代化目標體系的作用問題。正是在這方面,1978年以來,中國沒有給予很好的解決。
這一時期,中國現代化的目標體系相對來說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1)目標缺乏同實際進程渾然一體的內化度。即這個目標體系反映不出實際進程所應有的循序漸進性,而且,實際進程中所存在的許多變項因素在這個目標體系中沒有得到應有的反映。(2)體系度不夠,子目標不配套。現代化目標體系應涉及到現代化問題的方方面面。但這一時期現代化的目標體系卻忽視了許多問題,如非經濟因素的歸類、作用、地位在目標體系中均得不到充分的反映。再如實現長期、中期、短期各類目標的操作方案在目標體系中也沒有得到應有的說明。(3)缺乏穩定性和持續性。縱觀十幾年現代化進程,各種現代化方案、發展戰略、改革措施一個個出台,旋即被新者取代,或者是無聲無息不再起作用。(4)缺乏同一性。這期間在改革、發展目標方面,不斷出現相抵觸的方案。嚴格地講,這些目標並不屬於一個體系。
中國現代化的目標體系之所以不夠完善,同樣也有著深刻的歷史及社會的原因:第一,新舊體制的並存。從一定意義講,現代化過程也就是由傳統體制向現代化體制的過渡。在這個過渡中,必定會出現新、舊體制並存的現象。新舊體制並存,不僅會造成社會成員行為、觀念等方面的不一致性、不聯貫性,還會造成社會機體的非整合性。在這種情形下,現代化的目標體系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同一的現象,也會缺乏穩定性。第二,社會變化的高速率。在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的變化是巨大的。社會變化的高速率會從兩個方面對目標體系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社會的急速變化會使現代化目標體系中的一些目標尤其是一些短期性目標、操作性目標很快失效或者是部分失效,這在客觀上容易降低目標體系穩定性、配套性、同一性的程度。另一方面,在急劇的社會變化中,社會群體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如一些新的社會群體產生了,一些原有的社會群體依然存在,這些不同的社會群體的需求必定差別很大。為了維持社會的整合與穩定,就必須照顧到各種社會群體,否則,現代化便很難順利進行。於是,在不同社會群體需求下所形成的一些具體目標顯然很難保持同一性。
重要的是,急功近利的行為及思潮的強化與現代化目標體系的模糊、不完整這兩種現象並非各不相干,而是相互感染,相互加重。如急功近利思潮與行為的強化不僅會對現代化目標體系的設計、制定造成不利影響,使現代化目標體系趨於片面和搖擺,而且,還會使本來有某些合理之處的目標無法在現實中兌現。這些進一步在客觀上使現代化目標體系對於現代化過程缺乏應有的導向力和控制力。而一旦如此,現代化目標體系便會更加降低自己在社會成員中的信任度。於是,失去約束、導向的人們便有可能只是按照自己的眼前利益行事,急功近利的思潮與行為便會因之強化。
急功近利思潮、行為的強化與現代化目標體系的模糊、不完整這兩種現象的合流,在現代化過程的最初啟動中,客觀地講,有時或許會產生某種顯著的正向效應。但是,卻會對繼之而來的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發育產生不利的影響,兩者共同壓抑著、阻礙著現代化內在生長機制、生長體系的形成,進而使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發育過程出現非整體化、非有序化等缺陷。三
如何才能在已有的基礎上使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發育再上一個台階?筆者認為,正確的作法是,在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得以初步發育的前提下,及時地形成中國現代化的內在生長機制(或稱內在生長結構體系)。唯有如此,方可使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力的成長具有真正的保證,進而使中國的整個現代化能順利、穩定地向前推進。
就中國現代化內在生長機制的建立而言,其關鍵在於:(1)確立一整套合理、完整的現代化目標體系,使中國現代化各個階段的目標、各個方面的目標以及各種途徑明確化,以最大限度地杜絕發展過程中的搖擺、停頓的現象。(2)增大發展過程中的理智成分,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潮與行為。(3)增強民族凝聚力,以便有效地消除離心傾向,並有助於積極地社會動員,使現代化能夠得以持續推進。(4)既要防止片面發展,又要防止均衡發展。前者有害,後者過於機械,同樣有害。應立足於整體,做全面考慮,在某個方面、某個時期有可能應特別注意合理超前發展問題,以便有效地帶動別的環節、層面的發展,而在另一方面、另一個時期,則應特別注意發展過程中的合理醞釀、合理停頓問題,以便使社會機體充分吸收已有的發展結果,並增強未來發展的潛力。
Ⅳ 中國1978年後有什麼歷史事件特為重要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申請如世界貿易組織成功,申請舉辦奧運會成功,香港澳門回歸!APCE在上海舉行,奧運會成功在北京開幕!上海世博會等等!很多!
Ⅳ 中國1978年前後中期各方面變化
1978年的中國,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如果說1949年中國的變化是讓中國人民站了起來,那麼1978年的變化則是中華民族走向富裕道路的開始。
1978年的春天,中國各個大學校園迎來了「文革」十年後首批通過正規考試「擇優錄取」的大學新生。
(5)78年以後來中國的歷史發展變化擴展閱讀:
1978年舉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進行了撥亂反正,並且開始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堪稱是20世紀中國第三次歷史劇變發生的一年,也是改革開放的開始之年。
大事記
1.華國鋒「洋躍進」和「兩個凡是」。
2.沖破禁區,撥亂反正,中組部(胡耀邦)為冤案平反。
3.打破大鍋飯制度。
4.劉心武《班主任》傷痕文學。
5.知青返鄉,學校撤消紅衛兵組織。
6.安徽鳳陽點燃「星星之火」。
7.越南發生「排華」事件。
8.喇叭褲、披肩發、迪斯科風靡全國。
9.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月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播出。
新聞聯播
新聞聯播
1月24日——蘇聯攜帶核能發電機的間諜衛星墜落於加拿大。
2月16日——中國和日本簽署中日長期貿易協議。同日,世界上第一台電腦BBS啟用。
2月18日~2月23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二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對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各項文件進行討論,通過了准備提交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1976年至1985年發展國民經濟10年規劃綱要(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和《關於修改憲法的報告》。
3月23日——李小龍遺作的電影《死亡游戲》首映。
4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統戰部和公安部關於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請示報告,決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
4月28日——西班牙共產黨正式與莫斯科斷絕關系。
5月1日——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CCTV-1)開播。
5月11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發表。
5月24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根據憲法規定,重新設置人民檢察院,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互相配合,又相互制約,同各種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
6月1日~6月25日——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在阿根廷舉行。 [1]
6月26日——中國第一座抗高烈度地震公路橋,河北灤河新橋竣工通車。
7月3日——巴西、秘魯等8國代表正式簽署《亞馬遜合作條約》,組成亞馬遜合作條約組織。
7月13日——中國宣布停止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一切技術和經濟援助。
7月25日——世界上首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女)在英國誕生。
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北京簽字。
8月17日——三名美國人駕駛氣球首次完成橫渡大西洋的飛行。
10月22日——羅馬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正式被冊封。
12月9日~12月20日——1978年曼谷亞運會在泰國曼谷舉行。
12月18日~12月22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為彭德懷、陶鑄舉行追悼大會,為他們恢復了名譽,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12月28日——國務院通知,決定在全國恢復增設169所普通高等學校,進一步發展高等教育,以逐步適應四個現代化的需要。
Ⅵ 1949到1978年中國的發生的歷史事件對當代中國的發展有什麼教訓
1949年到年,中國人民經歷了建國後這30年革命和建沒道路的曲折探索,總結其經驗教訓,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示。
建國後,國家開始進行「一化三改」,即實現工業化,把生產資料私有制改為公有制,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體系,社會主義工業化起步。1956年後,我國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於1958年提出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總路線即「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反映了廣大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後的願望,但由於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又急於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片面追求經濟建設中的高速度,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挫傷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大躍進,也使得「左」的錯誤在全國各地嚴重泛濫開來,主要標志是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而在1966年進入「文革」時期後,「左」傾錯誤惡性膨脹,嚴重干擾和破壞了國民經濟建設,國民經濟損失慘重。
縱觀建國後30年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有經驗,也有教訓,最重要的是通過總結這些經驗教訓,國家從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重要啟示:
一、必須充分認識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據此制定方針政策。
二、必須堅持黨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
三、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片面誇大主觀能動性;
四、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後,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以階級斗爭為綱」;
五、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六、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原則,防止個人崇拜。
Ⅶ 從1978年到現在有什麼變化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後,奧運大幕將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Ⅷ 1949到1978年中國歷史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昌都戰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1953年~年第一個五年計劃、1955年萬隆會議、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1958年「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興起。
1959年我國獨立研製原子彈、導彈、1961年國民經濟調整八字方針、1962年中共中央舉辦「七千人」大會、1964年我國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1967年我國成功試爆第一顆氫彈、1969年中蘇珍寶島事件。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1971年我國成功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聯合公報》簽署。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代秈型雜交水稻、1975年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美國總統福特訪華、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1977年鄧小平重新恢復工作、1978年中美雙方發表《建交公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會議結束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員集體出發,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
下午3時,北京30萬群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權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權代表在北京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國現代史和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轉折點。西藏民族從此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西藏人民從此更加深切地體驗到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西藏地方的歷史畫卷從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3、1955年萬隆會議
萬隆會議,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這是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國際會議。這次會議由於在萬隆召開,所以也稱萬隆會議。
萬隆會議主要討論了保衛和平,爭取民族獨立和發展民族經濟等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主要目的是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並共同抵制美國與蘇聯的殖民主義和新殖民主義活動。
萬隆會議通過的《亞非會議最後公報》,涵蓋了與會國在經濟合作、文化合作、人權和自決、附屬地人民問題、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等多個方面所達成的共識。
公報中「關於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載入史冊的十項原則,是亞非國家對國際關系准則的重要貢獻,是世界歷史進程中劃時代的里程碑。
4、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我國第一代秈型雜交水稻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農業科技上的一項舉世矚目的成就是秈型雜交水稻的育成。這項技術自1976年在全國大面積推廣以後,僅至1994年,就已使中國的稻穀累計增產達2400億公斤。此外,該技術還被出口到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雜交水稻的研究始於1964年。當時任職於湖南省安江農校的袁隆平最先發現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便帶領助手們開展了有關研究。
他們利用野生不育株在中國首先實現了雜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配套的重大突破(1973年),並解決了雜交水稻"優而不早"、"早而不優"等許多技術難題。雜交水稻技術在全國的推廣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
5、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由蘇聯發射成功[2]。隨後美國、法國、日本相繼發射人造衛星。
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提出:「蘇聯人造衛星上天,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我們也要搞一點,要搞就搞得大一點。」
1964年,中國相繼成功發射了第一枚彈道式導彈、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一系列進展為發展人造衛星奠定了基礎,衛星計劃被重新提上議事日程。
1965年1月8日,錢學森建議中國暫停研製的人造地球衛星應該重新上馬並列入國家任務,並得到了聶榮臻副總理的贊同。
同年5月,周恩來總理指示中國科學院拿出第 一顆人造衛星的具體方案。負責衛星總體組的錢驥帶領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很快便拿出了初步方案。該方案由錢驥等直接向周恩來總理作了匯報。
Ⅸ 中國七十年來的變化
七十年裡,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
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
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臟又亂,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
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綠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改革開放後,黨帶領人民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能夠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康莊大道。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本世紀初,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反復證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而要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就必須進行革命性鍛造。這同樣是貫穿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的一條紅線。
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Ⅹ 1949到1978這30年的歷史對1978年後的中國的發展有何啟示
1949年到1978年,中國人民經歷了建國後這30年革命和建沒道路的曲折探索,總結其經驗教訓,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示。
建國後,國家開始進行「一化三改」,即實現工業化,把生產資料私有制改為公有制,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初步建立了獨立的工業體系,社會主義工業化起步。1956年後,我國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黨於1958年提出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總路線即「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反映了廣大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後的願望,但由於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又急於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片面追求經濟建設中的高速度,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挫傷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大躍進,也使得「左」的錯誤在全國各地嚴重泛濫開來,主要標志是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而在1966年進入「文革」時期後,「左」傾錯誤惡性膨脹,嚴重干擾和破壞了國民經濟建設,國民經濟損失慘重。
縱觀建國後30年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有經驗,也有教訓,最重要的是通過總結這些經驗教訓,國家從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重要啟示:
一、必須充分認識中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據此制定方針政策。
二、必須堅持黨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
三、必須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片面誇大主觀能動性;
四、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後,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以階級斗爭為綱」;
五、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六、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原則,防止個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