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台灣的歷史簡介的一小段
高山族是台灣最早的居民和最主要的少數民族。閩南語是台灣民間的主要方言。南宋時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代始稱台灣,明末被荷蘭、西班牙侵佔,1661年鄭成功收復並進行開發。清代於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立行省。1895年被日本竊據,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1949年國民黨退守台灣,造成台灣問題。1960年代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實現經濟騰飛,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歷史編輯
史前時期
時間:1624年之前
主詞條:台灣史前時期、夷洲、琉球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
卑南文化公園內的部分石棺挖掘現場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在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縣左鎮鄉(今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截至21世紀初台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台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台灣高山族的祖先。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余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船隊,從章安(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啟程,經八天航行,到達夷洲(今台灣省),對當地進行經營開發,吳人沈瑩的
公元3世紀,三國孫吳政權派萬餘人開發台灣
《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2] 。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今澎湖縣)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今福建省晉江市)管轄,並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管轄澎湖、台灣地區事務,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隸屬福建泉州同安縣(今福建省廈門市)。明朝後期漢人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和鄭芝龍集團曾經大規模地組織中國大陸居民移民台灣。[3]
荷蘭、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
時間:荷蘭殖民統治時期1624年-1662年、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1626年-1642年(38年)
主詞條: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
熱蘭遮城(安平古堡)遺址
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朝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不久,西班牙人侵佔了台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4] 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38年,修築熱蘭遮城(Zeelandia,今屬台南市)和普羅民遮城(Provintia,又稱赤嵌樓,今屬台南市)作為進行殖民統治的中心,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九年後,他們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虜,收復了台灣。[5-6]
明鄭時期
時間:1661年-1683年(21年)
主詞條:明鄭時期
鄭成功畫像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領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今福建省金門縣)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7-8]
台南孔廟是鄭成功在台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廢除殖民制度,改赤嵌樓為承天府,置2縣,設安撫司於澎湖,總稱台灣為東都,後鄭經改稱東寧[9] 。為紀念故土,改稱熱蘭遮城為安平鎮。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僅4個月即病逝。鄭氏政權把大陸的政治、文教制度移植台灣,重視土地開發和興修水利,發展對外貿易,促進了台灣經濟的發展。鄭氏政權末期,台灣的漢族人口已達12萬人。[10]
清朝時期
時間:1683年-1895年(212年)
主詞條:台灣府、台灣清治時期
鄭氏政權末期與清政府處於軍事對峙狀態。清政府平定大陸後,開始
施琅
計劃將台灣納入版圖,曾經採取招撫方針,企圖說服鄭氏降清未果。鄭氏政權曾多次反攻大陸沿海地區,至1678年秋鄭軍戰敗,所佔領的東南沿海州縣全部喪失,隨即完全退守台灣。此時,清朝政府統治中國已成定局,鄭氏政權逐步演變成為地方割據政權。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餘人、戰船200餘艘,從銅山(今屬福建省漳州市)向澎湖、台灣進發。清軍向澎湖守軍發起攻擊,鄭軍潰敗。鄭成功之孫鄭克塽率眾歸順清政府。[11]
1684年,清朝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此時,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自1840年英國發動侵略中
打狗英國領事館現貌
國的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逼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台灣的淡水(今新北市淡水區)、雞籠(今基隆市)、安平(今台南市安平區)、打狗(今高雄市)相繼開港,進口以鴉片為大宗,出口則以茶、糖、樟腦為主。
19世紀70年代,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開始對外「開疆拓土」,向南把琉球和台灣作為擴張的目標,聲稱台灣是「土番」居住區,是「無主之地」,不在中國主權之下。清政府一再申明:「台灣全地久隸我國版圖」,「全台郡之生番,無一社不歸中國者」。1874年1月日軍入侵台灣,10月,中日簽訂《北京專約》,雖然軟弱的清政府對日本作出妥
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
協,但《北京專約》仍表明中國對整個台灣行使主權。此後,清朝官員提出台灣設省的建議。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3-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朝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12] 1877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在台灣主持架設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成為中國自辦電報的開端。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13-14]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時間:1895年-1945年(50年)
主詞條:台灣日治時期、馬關條約、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朝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
進行抗日斗爭的台灣少年[15]
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在北京會試的包括台灣在內的18省千餘舉人「公車上書」,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16]
在日本侵佔台灣期間,台灣同胞一直堅持英勇不屈的斗爭。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斗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17]
日本在台灣實行總督專制的統治體制,建立嚴密的警察制度,控制台灣社會,並且利用保甲制度作為警察政治的輔助工具。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灌輸忠「君」(天皇)愛「國」(日本)思想,
日據時期最重要的水利工程嘉南大圳
力圖把台灣人民變成日本的忠臣良民,並實行「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經濟政策,由台灣向日本提供稻米和蔗糖。後期則配合日本的南進政策,在台灣發展與軍需有關的工業,把台灣當作日軍的補給地。[18-19]
1937年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台灣人回到中國大陸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作出了貢獻。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政府發出《中華民國政府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系者,一律廢止。」[20]
台灣光復
時間:1945年
主詞條:台灣光復
國際社會公認台灣屬於中國。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
台北受降儀式上的中國代表[21]
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了反對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中國與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等結成同盟國。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國共同簽署的《開羅宣言》中規定:「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後又有蘇聯參加簽署的《波茨坦公告》中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2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條款,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的艱苦抗戰,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終於同全世界人民一道,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使台灣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結束了台灣人民蒙受日本奴役的屈辱歷史。同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在台北舉行台灣省日軍受降儀式。會後台灣省行政長官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所屬的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於中國主權之下。台灣全省欣喜若狂,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祭告祖先,通宵歡飲。台北市各界民眾數萬人舉行環市大遊行,歡呼回到祖國的懷抱,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23]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時間:1945年至今
主詞條:二·二八事件、九二共識、汪辜會談、台灣9·21大地震、大三通、八八水災
「二二八事件」中的台灣專賣局[24]
台灣光復後,接管台灣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失當,政治上官員貪污腐化橫行、軍隊紀律敗壞,壓迫和歧視台灣民眾,經濟上藉由專賣局與貿易局壟斷台灣經濟命脈,嚴厲管制台灣經濟,侵害台灣民眾利益,文化上忽視差異性,漠視了隔閡的客觀現實,導致台灣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各地反抗之聲頻傳。
1947年2月27日,煙酒專賣局緝私員在台北市查獲走私香煙,先是不慎傷人,繼又開槍擊斃圍觀路人引發沖突,觸發2月28日發生台北市民的請願、示威、罷工、罷市。同日,市民聚集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抗議,竟遭公署衛兵開槍射擊,從此該事件由請願轉變成為對抗公署的政治性運動,並爆發自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以來所累積的民怨,引發軍民沖突以及省籍對抗。
建國初期中國政府對台基本方針是武力解放
抗爭與沖突在數日內蔓延全省,國民政府由大陸增援軍隊抵台鎮壓屠殺與實施清鄉,起義最終失敗,許多台灣群眾無辜遇害,成為戰後台灣社會難以撫平的歷史傷痕,深刻影響著台灣社會日後的發展。[25-26]
1949年,國民政府內戰失利,退守台灣。中國人民解放軍准備解放台灣之際,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政府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撓中國人民解放台灣,並從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扶持國民黨政權,形成台灣與大陸的對峙局面,「台灣問題」由此產生。[27]
1950至80年代,國民黨當局延續了在大陸所謂「動員戡亂時期」的高
1980年台灣經濟起飛期銀行的繁榮景象[28]
壓政治手段,繼續通過情報特務機構等手段推行「白色恐怖」。[29-30]
1960至70年代,台灣形成了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經濟快速發展、逐漸起飛,工業占經濟中的比重逐漸超過農業,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經濟增長率。
1979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了和平統一祖國的方針,同時大陸停止炮擊金門,實現了兩岸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議兩岸直接實行「三通」即通郵、通航、通商。
1980年代,台灣工業基礎完備,教育普及全民,人均GDP超過
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一次汪辜會談
6000美元,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電子產業蓬勃發展。1987年,台灣宣布「解嚴」,隨後逐步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開放台灣與大陸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海峽兩岸長期隔絕的狀態終於被打破了。[31]
1990年,台灣成立「海基會」,1991年大陸成立「海協會」(海峽兩岸關系協會)。1992年,台灣海基會和大陸海協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即「九二共識」。1993年,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會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會談。「汪辜會談」是兩岸關系發展的一次歷史性突破。1999年9月21日台灣南投縣集集鎮發生里氏7.3級地震,造成2415
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時隔60年的歷史性握手
人死亡,一萬餘人受傷,損失約三千億新台幣,為20世紀末期台灣最大地震。[32]
2001年,福建沿海實現與金門、馬祖地區直接往來(又稱「小三通」)。[33] 2002年台灣被特許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和平之旅」訪問團訪問大陸。[34] 2008年,海峽兩岸實現「大三通」(直接「通郵、通航、通商」)。2009年8月,莫拉克台風侵襲台灣造成嚴重水災,使台灣中南部與東部蒙受巨大損失,造成七百餘人死亡、失蹤,經濟損失達一千多億新台幣。[35]
❷ 中國關於台灣歷史
簡介: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明鄭時期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僅4個月即病逝,時年僅39歲。爾後其子鄭經、孫鄭克塽前後治理台灣22年,獎勵製糖、制鹽,興辦工商業,發展貿易,開辦學堂,改進原住民的農業生產方式,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
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復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1949年國民黨當局退據台灣; 1954年美國同台灣當局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造成台灣同祖國分離的狀況。
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 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並在2005年制定的《反分裂國家法》中以 法律的形式進一步明確了 一個中國的原則。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採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現今的台灣地區范圍包括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烏丘列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與中洲礁及周圍附屬島嶼。
❸ 台灣的歷史資料
台灣介處中國大陸、日本、東南亞間的特殊地理位置,而成為各國船隻的停泊與貨物轉運站。在17世紀上半葉,荷蘭及西班牙分別佔領台灣西南部及西北部進行殖民統治。後來荷蘭人將西班牙人趕走,統治台灣西部。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兩萬五千名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經過激烈戰斗,1662年2月,荷蘭簽約投降,台灣進入鄭氏王朝時期。在此期間漢人開始大量移入台灣,逐漸成為台灣主要構成人口。1683年,鄭氏後人歸順清政府,台灣進入清治時期。
正在載入台灣歷史
1895年,由於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台灣割讓給日本,成為大日本帝國的一部分。日本人征服居住於東部和中央山脈的原住民,成為第一個有效統治全島的政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戰敗,台灣為中華民國政府所接收,1949年台灣與澎湖、金門、馬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期台灣
就地質學上來說,距離現今三百萬至一萬年的更新世冰河期期間,台灣曾數次與大陸本土相連,當兩地相連時,大陸的生物及古代人類可能來到台灣定居。目前台灣已知最早的人類,是在而台南縣左鎮一帶挖掘出的原始人類骨骸,被稱作左鎮人。然而在左鎮地區並沒有相對應的文化存在。
正在載入台灣歷史
而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以現有的證據而言,目前台灣最早的文化為長濱文化(以台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遺址最具代表性),挖出了大量的粗製石器及骨角器。雖然長濱文化與中國南方的文化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然而以目前的考古學證據而言,尚不能確定台灣的舊石器時代文化是哪一種族群的人類所留下的。
台灣地區新石器時代及金屬器時代的文化與舊石器時代文化關聯性不高,較著名者有台北縣八里鄉的大坌坑文化及十三行文化、台北盆地的圓山文化及植物園文化、台東縣的卑南文化等遺址,其中部分遺址中曾出土來自中國大陸的錢幣等物品,說明部分文化可能與台灣以外地區有所接觸。目前我們已能夠確定,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台灣南島語系民族的遺留。也就是說,在原住民定居於台灣以前,可能還有別的族群曾經在此定居過。
正在載入台灣歷史
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曾表示:「今日在台灣被視為原住民的諸民族之間,不乏證明存在更早期先住民族的口頭傳承。自史前時代起,在本島即有近20種的先住民族」。此外,也有部分文化可能是今日原住民的祖先,例如十三行文化人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祖先,不過目前的考古證據還不能完全確定台灣原住民與新石器時代文化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台灣的原住民族呈現多元而復雜的情況,中華民國官方認定的原住民原為泰雅族、賽夏族、卑南族、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達悟族等九族。21世紀後,又新認定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四族,他們今日多居住在山地與東海岸縱谷,其文化特色至今大抵尚清晰可辨。
除了官方認定的原住民外,台灣尚有遭漢化已幾乎不存的平埔族。曾為全台灣最主要族群的該族群,大致上則可分成十族: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洪雅族、邵族、西拉雅族,以及猴猴族。台灣原住民並沒有文字,因此我們只能由古籍記載及考古證據來推斷原住民的早期歷史,其中重要的歷史文獻包括《東番記》、《蕭壠城記》等。
台灣與古代中國的接觸情況不明朗。在中國史書,包括《三國志·吳志》、《隋書·流求傳》及《文獻通考》中,有疑似台灣的記載出現。例如《隋書·流求傳》記載:「流求國在海中,當建安郡東,水行五日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及部分學者主張這是台灣與中國早期聯系的證據,不過一些學者主張並無法證明這些文獻中描述的就是台灣,部分認為史書所記者是琉球群島。目前所記者確定為台灣且較無爭議的最早文獻紀錄,是《元史·琉求傳》。台灣在何時成為中國版圖也有爭論,目前多將台灣海峽中的澎湖群島及台灣本島分別論述:澎湖群島在元朝即曾設巡檢司,隸屬福建省泉州府;而台灣本島則在清朝首度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荷西統治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辟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距離,世界從此進入大航海時代。在海權爭霸的國際環境下,台灣被迫走入歷史時期,進入近代的世界史。17世紀初,除了一些零星的琉球人、漢人、海盜遊走進出於台灣之外,西方重商主義國家也開始注意台灣。此時遠東海面已成為歐洲三國角逐的形勢︰租得明帝國之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的西班牙、據有爪哇的荷蘭,在遠東海面展開商業和殖民的競爭。此時,各國對台灣的稱呼不盡相同。日本稱台灣為「高山國」、「高砂」,葡萄牙人則取名為福爾摩沙(葡萄牙語:Ilha Formosa),乃「美麗之島」之意。
正在載入台灣歷史
荷蘭人在遠東的商業目的,原以明帝國為重要對象,但因受制於葡萄牙人的競爭和明帝國的抵制,荷蘭人只好轉向澎湖,先後在1604年、1622年兩度進占澎湖,但因澎湖為明朝領土,所以明政府亦兩度派兵驅離荷蘭人。1604年沈有容成功趕走荷蘭人,但在1623年則,歷經8個月不分勝負,終而議和。在議和訂約中,明政府要求荷蘭退出澎湖,如果退出澎湖,去佔領對面的「化外之島」台灣,明政府則無異議,經此議和,荷蘭人遂在1624年進入南台灣,建「奧倫治城」,後又改建為「熱蘭遮城」。1656年建「普羅民遮城」。
荷蘭人侵入台灣的第三年(1626年),西班牙也自馬尼拉派兵佔領台灣北部,先後占據雞籠(今基隆)、滬尾一帶,並建造了「聖多明哥城」,與南部的荷蘭人展開殖民與商業競爭,不過情況不甚佳。此外,西班牙統治者在金山、三貂角(San Diego)等地都建有天主教教堂,試圖向原住民傳教。西班牙神父也對原住民語言作了一些研究,著有《台灣島淡水語詞彙》(西班牙文:Vocabulario de la lengua de los Indios Tanchui en la Isla Hermosa)。1642年荷蘭人趕走了西班牙人,佔領了二城。
荷蘭統治台灣前後共約38年。其極盛時(1650年)的統治范圍包括嘉南平原為主的地區,北部的西班牙殖民地二城和以及今台東沿海一帶。荷蘭人對原住民採取安撫、鎮壓、教化兼施的方式治理,採行「地方會議」(Landdag)制,從各村選出長老,每年集會以宣導荷蘭當局時政措施,地方會議分北路、南路、淡水和卑南四區,長老須向荷蘭當局宣誓效忠,擁有荷蘭當局授予的藤杖後在社內行使司法權。荷蘭人還廣泛宣傳新教,在傳教同時推廣文教工作,新港文是為其範例之一。當時,移居台灣的漢人也已有一定數量,也有部分漢人被招募來台開墾。漢人在很多方面扮演輔助荷蘭人統治的角色,包括擔任「社商」(包稅商)等,但由於賦稅沉重、人民無土地所有權,台灣人民對荷蘭統治者時有不滿;在1652年,因甘蔗減產與人頭稅加重,而爆發了郭懷一事件。此外,1635年與1636年也分別發生麻豆溪事件與蕭瓏事件兩次大型的原住民反抗活動。
經濟方面,荷蘭人引進了許多新物種,包括豌豆、蕃茄等等,同時也引進了黃牛。當時荷蘭人所使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摩爾亨」(Morgen),相當於「甲」,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荷蘭人在台灣發展貿易,並以台灣作為轉口站,台灣成為明帝國、日本、南洋、歐洲等地的貨物集散中心。此時的台灣已躍入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海洋貿易體系,有別於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式小農經濟。不過,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畢竟是剝削式的殖民統治,1650年左右,荷屬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每年凈收入約40萬荷幣(約4噸黃金)。
鄭氏王朝時期
正在載入台灣歷史
1644年,來自滿洲的清兵攻佔了北京,明朝部分遺臣在中國南方,先後擁立幾位宗室為王,組織流亡政府,繼續抗清,鄭成功就是當時抗清的一股強大勢力。鄭氏於1658年至1659年出兵南京失敗後,決定轉進其父親鄭芝龍和顏思齊等人曾經經營過的台灣。1661年,鄭成功率軍25,000人先抵澎湖,然後轉進台灣,迅速登陸,展開對荷蘭人之熱蘭遮城的進攻,終於在翌年攻下熱蘭遮城,順利將荷蘭人驅逐出台灣,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有學者將鄭成功攻台之役形容為「人類有史以來一場空前的大規模跨海登陸作戰,也是決定台灣爾後四百年命運的戰爭」。
鄭成功據台後,改台灣為東都,設承天府,以新港溪(今鹽水溪)為界,北路為天興縣(縣治在今台南縣佳里鎮)、南路為萬年縣(縣治在今台南縣仁德鄉)。由於島內糧食不足,鄭軍各營各鎮部隊,分批在嘉南、 高屏平原上屯田開墾,故該地區留下帶有「營」、「鎮」、「勁」、「協」等稱號的地名(例如:左營、前鎮、柳營等),延用至今。
鄭成功在1662年,就以39歲的英年過世,之後由他的兒子鄭經接替其位置。鄭經將所有留守廈門的殘存勢力撤到台灣。鄭經改東都為東寧,天興、萬年二縣為州,自稱東寧建國,國際稱呼他為「The King of Tyawan」,鄭經儼然獨立建國之王。
在參軍陳永華的輔佐下,鄭經經營與英國、日本及東南亞的貿易,以取得武器彈葯的補給。主要的出口品是糖。英國東印度公司也一度在台設立商館,但經營並不理想。此外,鄭氏政權也有計劃的在台灣植入漢文化,鄭經在陳永華的建議下,於1656年在台南建孔廟,設學校,是為「全台首學」。沈光文則成立了台灣最早的詩社「東吟社」。
正在載入台灣歷史
在鄭經時期,鄭氏政權曾經和清廷五度談判,但鄭經堅持比照朝鮮事例辦理、不剃發、世守台灣、稱臣納供等四個條件,清廷不允,最終談判沒有結果。1674年,耿精忠、尚可喜、吳三桂等三藩反清。鄭經率兵攻打福建,奪下漳、泉、湖、惠數府。至1680年,鄭經海戰失利,盡棄福建、撤回台灣。翌年,鄭經去世,東寧王國發生政變,監國鄭克臧遇害,馮錫范立其弟克塽,國政日壞,人心渙散。1683年
❹ 台灣的歷史簡介
大家都知道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為什麼會出現今天這樣的居民呢?台灣這些年又經歷了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首先三國時期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等人前往台灣,並且將當時台灣的生活情況記載下來。這就是關於台灣最早的文字記載,到9至10世紀的唐末宋初,就有很多漢人開始移民到台灣島上定居。
但當時的台灣依舊在日本人的手上,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台灣才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後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台灣的經歷基本上就是這樣的。
❺ 台灣近代歷史簡介
清政府統治時期
1684年,清政府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日本統治時期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斗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
慶祝台灣光復1937年7月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台灣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作出了貢獻。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系者,一律廢止。」
主權回歸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復了台灣。台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❻ 台灣發展歷史
歷史概況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後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台灣島。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台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台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現今台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台灣),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台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台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台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並兼辦鹽課。明朝後期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台灣。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台灣。不久,西班牙人侵佔了台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台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台灣。鄭成功在進軍台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台灣「一向屬於中國」,台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斗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台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設置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台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簽定,法軍被迫撤出台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台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斗,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台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台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斗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
1937年7月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台灣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作出了貢獻。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系者,一律廢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復了台灣。台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❼ 台灣的歷史是什麼
台灣的歷史:
台灣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
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
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左鎮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有親緣關系,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智人,於3萬年以前從大陸經由福建長途跋涉移居台灣,是最早開發台灣的先驅。
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分屬於尼格利陀地域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台灣原住民族(高山族)的祖先。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台灣島是由歐亞板塊、沖繩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地殼運動與造山運動發達使台灣地形復雜多樣,絕大部分地質構造由歐亞板塊組成,菲律賓板塊則往下成為隱沒帶。東部和南部地區受呂宋火山島弧等板塊影響形成復雜地質,如與花東縱谷地質不同但相互平行的海岸山脈。
地處板塊交界處也使台灣有許多容易引發地震的地體斷層,1914年至2014年一百年間中國共發生的3888起5級及以上地震就有35.9%發生在台灣。
因位居環太平洋火山帶使台灣有數座死火山、休眠火山和相應的火山地形,不過除了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外並無明顯活動。台灣也因位處斷層地帶而有眾多的溫泉景點,吸引許多中外遊客觀光。
台灣降水豐沛、氣候濕潤,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500毫米,約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節、位置、海拔標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隨之變化。東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國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區火燒寮就在台灣東北部,被稱為中國「雨極」。
而基隆港因降雨量豐沛而被稱為「雨港」。中南部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盛行蒙古高壓帶來的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高峻山脈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
❽ 台灣的歷史發展過程
福建,春秋戰國時分屬越、楚;秦設閩中郡;漢屬揚州;唐取福州建州各一字,設置回福建觀察使答;南宋福建置一府五州,並有八閩之稱;元初為江浙行省福建道,後改設省。台灣,古文典籍中稱夷,是我國的第一大島。漢晉南北朝時稱夷州,南宋時澎湖已屬福建路,元明設巡檢司,明末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清初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95(清光緒11)年台灣建省。同年被日本侵佔,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歸還中國。
❾ 台灣歷史簡介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得民心與國、民、黨的作為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共、產、黨當日軍投降之後,我共、產、黨所堅持的是離開城市,我們到農村去幫助我們的老百姓們。
自古有雲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與其說是共、產、黨戰勝了國、民、黨,不如說是老百姓選擇了共、產、黨。
本身來說內戰就是一種不好的事情,而且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很多國、民、黨的軍隊出現了一些消極抗戰的情況。
比如說在當年日軍佔領了華北地區,早已沒有了國、民、黨的大國軍隊,在這樣的情況下,正是共、產、黨在我淪陷區之內苦苦支撐,才維護了我們老百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