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襄陽及三國歷史文化研究所

襄陽及三國歷史文化研究所

發布時間:2021-02-28 17:22:09

① 三國時期的襄陽歷史名人都有誰

三國時代的風雷激盪,讓一批批英雄在襄陽這塊舞台上施展自己的不凡身手,上演內了一出容出史詩般的壯麗劇目,而他們的成功又離不開襄陽本地豪傑們的支持與配合。劉表就是在襄陽大族的支持下才在荊州站住了腳跟。不僅劉表時期,劉備、孫權相繼統治荊州,襄陽名士大族也一直都是他們依靠團結的力量。而且南北人士相互交融,催生了一大批人才的成長。
襄陽習氏家族就是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完成了向文化世家的轉變。他們雖分散於魏蜀吳三方,但都以文才立身揚名。習氏入蜀例如《三國志蜀書》卷四十五傳載:「(習)文祥名禎,襄陽人也。隨先主入蜀,歷洛、郫令,廣漢太守……子忠官至尚書郎。」同傳注引《襄陽記》謂:「習禎有風流,善談論,名亞龐統,而在馬良之右。子忠,亦有名。忠子隆,為步兵校尉,掌校秘書。」《襄陽耆舊記》卷一龐林婦習氏條載:「龐林(龐統弟)婦,同郡習禎妺……曹操之破荊州,林婦與林分隔,守養弱女,十有餘年。後林隨黃權降魏,始復集聚。魏文聞而賢之,賜床帳衣服,以顯其節義。」則習氏本與龐氏聯姻,都是襄陽地方的一流豪族。據《襄陽耆舊記》載:習氏入蜀的還有習承業,歷任江陽、汶山太守;習珍,為零陵北部都尉~

② 襄陽三國歷史遺跡有哪些成語典故有哪些

③ 襄樊有哪些關於三國的故事和三國哪些景點

三國古城襄樊,可謂步步皆有三國文化。三國人物和活動在這里十分集中,三國勝跡像珍珠閃爍著多彩光束,在中國獨具魅力,也為海外所稱道。

襄樊市位於漢水中游,市區由兩座姊妹城組成,漢水南岸叫襄陽,漢水北岸叫樊城,迄今建城有二千八百年。始建於漢代的襄陽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其城牆北靠漢江,東、西、南三面為中國目前最寬的人工護城河。出襄陽城向西約十公里,就是諸葛亮隱居達十年之久的古隆中,「三顧茅廬」和「隆中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此間三國文化專家一致認為,雖然中國歷史紀元表記載的三國歷史,始於公元二百二十年曹丕稱帝,終於公元二百八十年孫皓被俘吳亡,但實際上三國鼎立局面,應從赤壁之戰後曹操、孫權、劉備三分荊州開始。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便定天下三分,此可謂三國歷史始於襄樊。羊祜推薦杜預,二人先後都督重兵鎮守襄樊,定下滅吳大計,杜預親率大軍,水陸並進,一舉盪平東吳,天下歸於一統,此可謂三國歷史終於襄樊。

三國歷史上,襄樊是爭奪戰的焦點地區之一,是三國史實及三國故事頻發地。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總共一百二十回,其中有三十二回故事發生在襄樊。如孫堅與劉表爭奪襄陽,並被亂箭射死發生在襄陽城南七里的鳳林關。曹操率大軍南下佔領襄陽,在漢水之濱設宴召集「建安七子」,以漢水女神為題吟詩作賦。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水淹七軍,斬殺龐德、活捉於禁,其間還發生了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檀溪和檀溪湖在襄樊幾乎是盡人皆知,在國內外也頗有影響,原因是與三國人物劉備等有關。

據了解,在襄樊各地還散布著三國傳說中的遺跡。如關羽讀書台,在南漳縣春秋寨;關羽收周倉之地,在南漳縣卧牛寨;走馬薦諸葛的徐庶,其廟在南漳縣城關鎮;諸葛亮岳父黃承彥故里,在襄陽城西黃家灣;樊城山陝會館有關公廟等。此外,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等三國人物的民間傳說,在襄陽流傳甚廣。近十年來,襄樊已收集、整理三國民間傳說三百餘篇,版本有《隆中的傳說故事》、《三國故事》、《諸葛亮傳說》及《諸葛亮與隆中》等,還累計發表過研究三國文化論文五百餘篇。

三國戲劇在本地久演不衰。襄樊是越調和漢劇的發源地,目前搜集整理越調三國戲三十三個劇目、漢戲三十六個劇目。為繼承和發揚三國文化,該市先後舉辦過三屆諸葛亮文化節,對襄陽古城牆進行了多次維修和保護,目前正著手對古隆中、馬躍檀溪文化遺址公園等進行論證和規劃。今年四月十三日,襄樊精心策劃了文化與旅遊共十四項活動,以三國源頭品孔明報告會、諸葛亮文化學術研究會、三國文化知識競賽、孔明燈會等活動,隆重紀念諸葛亮從隆中出山一千八百年。

④ 關於襄陽的三國成語典故,歷史遺跡,歷史人物

三國成語典故:伏龍鳳雛、攻心為上、龍翰鳳雛、千頭橘奴、千頭木奴、心緒如麻、指回日成功、三答顧茅廬。
歷史遺跡:古隆中、真武山、馬躍檀溪遺跡、烈士陵園、張公祠、羊杜祠、墮淚碑、峴首亭、杜甫衣冠冢、鳳林關、王叔和墓、習家池、谷隱寺、觀音閣、鳳林渡遺址、孟浩然墓。其中與三國有關的有:古隆中、馬躍檀溪遺跡、羊杜祠、墮淚碑、鳳林關。
歷史人物:諸葛亮、龐統、劉表、馬良…………(太多了)

⑤ 簡述湖北的三國文化

(一)三國與襄樊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戰事不斷,使地處中國南北水陸要沖的襄樊,成為魏、蜀、吳三國鬥智爭勇的歷史舞台。在這個動盪不安而又精彩紛呈的時代里,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和三國豪傑,都曾出現在這塊土地上。他們不僅改變著當時的政治、文化、軍事走向,也對未來的中國人文社會,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是央視專題片《走遍中國--三國與襄樊》的解說詞。它告訴我們,走進襄樊,就走進了「三國」,走進了「三國文化」,走進了那個刀光劍影、龍騰虎躍、英雄輩出的時代。

縱觀三國歷史,如果說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拉開了三國鼎立的帷幕,鳳林關之役和水淹七軍的戰事上演了威武雄壯的活劇,使襄樊成了群雄逐鹿的焦點。那麼,杜預率軍出兵襄陽,東進滅吳的征戰,則為三國的歷史劃上了一個句號,促成了分久必合的大趨勢和三國歸晉的大結局。可以說,三國這段歷史,開始在襄樊,精彩在襄樊,終結也在襄樊。三國與襄樊,就這樣密切相關,難解難分,說不完,道不盡,名揚四海,萬古風流。

在襄樊,三國故地的歷史遺存和名勝古跡數不勝數:諸葛孔明隱居地--古隆中;諸葛亮岳父黃承彥的家鄉--黃家灣;劉備脫險之地--馬躍檀溪遺址;見證了三國歷史的襄陽古城牆和全國最寬的護城河;紀念徐庶走馬薦諸葛的徐庶廟;三國名士司馬徽的隱居地水鏡庄;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的祠宇--龐公祠;鳳林關和水淹七軍的古戰場……置身三國故地,不能不令人臨漢水而興嘆,發思古之幽情。

今天,襄樊已被認定為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中國三國文化的重要研究基地。有形的和無形的三國文化資源,已成為襄樊乃至湖北人民無比珍貴的財富。三國文化是襄樊走向世界的歷史文化名片。

(二)三國與酒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是三國梟雄曹孟德把酒臨風,橫槊賦詩留下的千古絕唱。它把三國的傳奇故事同中華酒文化的濃香融為一體,闡發得淋漓盡致,豪情飛縱,盪氣回腸!

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與酒有關的故事比比皆是,不一而足:開篇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說的就是以酒為媒,劉、關、張桃園結義的千古佳話;在與關羽有關的故事裡,關雲長單刀赴會,關雲長刮骨療毒,關雲長杯酒斬華雄,處處表現了這位被後人尊為關聖帝君的蜀漢名將以酒壯膽,豪氣沖天的英雄氣概;劉備與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把曹操的躊躇滿志、老謀深算和劉備的韜光養晦、大智若愚描繪得有聲有色,生動傳神……不難想像,假如把這些與酒有關的幾十個故事統統從《三國演義》中略去,這個時期的英雄傳奇和英雄群象還會是這樣驚心動魄,光彩照人嗎?

魯迅先生在題為「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的著名演講中,竟將三國魏晉時期的酒文化、酒故事和以「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為典型風流名士以縱酒為時尚的風氣,講述得發人深省、妙趣天成。在歷代文化名人的影響下,三國與酒的關系,儼然成了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三)三國酒在襄樊--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總部位於著名的中國三國文化之鄉--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區,與三國名相諸葛亮的躬耕地古隆中比鄰。為了推動以三國文化為品牌的湖北食品業和旅遊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公司先後隆重推出三國濃香型系列白酒,使之成為我國高端品牌文化酒的又一驚世傑作。

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融資1.2億,在原酒之鄉四川瀘州,組建了「三國酒業瀘州釀酒廠」,其所生產的「三國」系列酒受益於四川瀘州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傳承並發揚了形成於三國魏晉時期的釀酒絕藝,以盛產於天府之國和漢江平原的優質高粱、小麥等五糧為原料,採用純固態發酵技術,精心釀制而成。酒質濃郁純正,酒體晶瑩剔透,酒香綿遠悠長,飲後令人神清氣爽,回味不絕。

三國系列酒上市後,在三國文化之鄉襄樊的客戶和消費者中引起熱烈反響。當前,公司已與認同三國文化品牌的有識之士達成廣泛的合作意向,立志把三國酒打造成立足湖北,面向全國,走出國門的中華歷史文化名酒第一品牌。

三國酒業奉行質量就是生命的運營理念。其永遠不變的宗旨是:將三國系列酒釀造成美名遠揚的健康綠色飲品,努力使回歸大自然和低碳高品位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惠及國民。

企業於2004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產品認證,被認定為中國農業銀行信用等級3A企業。2010年,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將融資1.5億,在「三國文化之鄉」湖北襄樊組建「湖北襄樊三國釀酒廠」,企業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2萬噸以上。

公司現擁有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60多人,銷售團隊300多人,是一支久經磨練、專業精幹、忠於職守、勇於奉獻、既尊重傳統又敢於創新的成熟團隊。

湖北三國酒業有限公司推出的「忠」、「尊」、「禮」、「義」、「智」、「緣」、「品三國」等系列白酒,行銷於湖北、湖南、河南、山東、江西、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

企業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誠信至上、合作共贏。

三國文化是企業的金名片,質量第一是企業的生命線,誠信至上是企業的通行證,合作共贏是企業不變的承諾!

樊城之戰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前將軍關羽北進荊、襄(魏荊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陽郡治襄陽,今湖北襄樊)的作戰。 是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蜀前將軍關羽,抓住戰機,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 時魏徵南將軍曹仁駐樊城(今湖北襄樊),將軍呂常駐襄陽,右將軍於禁及立義將軍龐德屯樊城北,平寇將軍徐晃屯宛(今河南南陽)。八月,大雨,漢水暴漲,於禁七軍均被水淹,在關羽水軍猛攻下,於禁被迫投降,龐德力戰被俘殺。關羽乘勝圍攻樊城,並以一部兵力包圍襄陽。 樊城守軍僅數千人,城牆因水淹多處崩塌,曹仁曾考慮放棄樊城,被輔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滿寵所勸止。滿寵認為:山水雖然來勢迅急,但不會持久。關羽先遣部隊已至郟縣(今河南郟縣),而關羽卻不敢乘勢跟進,即因有樊城要點未下,恐我軍攻其側背及斷其歸路。假如棄城撤走,則黃河以南的地區,可能為敵佔有。從戰略局勢著眼,應堅守待援。曹仁乃以必死決心,激勵將士齊心協力奮勇抵禦。關羽軍雖乘船猛攻,一時仍不能下。 此際,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治南鄉,今河南淅川東南)太守傅方,均降於關羽,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人孫狼等,亦殺官起兵,響應關羽。關羽聲勢「威震華夏」。 曹操感到威脅,一度准備遷都,被丞相司馬司馬懿及曹椽蔣濟諫止。他們認為: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建議派人勸說孫權襲擊關羽後方,許以事成封予江南之地,樊城之圍自然解除。曹操採納了這一利用矛盾破壞孫、劉聯盟,以坐收漁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見孫權。同時指令徐晃率軍援救曹仁。徐晃進至陽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將軍徐商、呂建傳令:必須待後續援軍會齊後方可進擊。 時關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約五里),徐晃佯築長塹,示以將切斷蜀軍後路。蜀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進據偃城,漸向圍城蜀軍逼近。曹操使者返回洛陽,帶來孫權密信,說即派兵西上襲擊關羽,但請保密,以防關羽得知有備。曹操部屬多數認為應代孫權保密。謀士董昭獨持異議,認為應佯允保密而暗予泄漏。關羽知孫權來攻,如撤兵回防,則樊城之圍自解。關羽南返與孫權交戰,兩敵相鬥,正好坐收漁利。若為其保密,使孫權得勢,對我並不有利。再者,被圍將士久不見救,擔心缺糧產生恐慌,一旦發生意外,局面將難以收拾。故應以泄密為好。曹操採納董昭意見,令徐晃用箭將孫權密信內容,分別射入樊城及關羽營中。被圍魏軍得信後,士氣倍增,防守更堅;關羽得信後,則既恐腹背受敵,又不願前功盡棄,同時判斷江陵、公安城防堅固,吳軍若真來攻,一時不可能攻克,因而處於徘徊猶豫,進退兩難的境地。此時,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陽進抵摩陂(今河南郟縣東南),並已先後派殷署、朱蓋等12營兵進至偃城,歸徐晃指揮。 關羽軍主力屯圍頭,一部屯四冢。徐晃以聲東擊西戰術,揚言欲攻圍頭,卻出其不意突襲四冢。關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騎5000出戰,被徐晃擊敗,當其退走營寨時,徐晃率軍窮追不舍,緊隨其後沖入營內。當時關羽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若從營外強攻極為困難。現乘其軍陷於混亂之機,由內突襲,一舉大破之,殺降蜀之胡修、傅方。關羽遂撤圍退走,樊城圍解。曹仁部將多欲乘勝追擊,參軍趙儼認為,應保留關羽一定實力與孫權作戰,不宜追擊。曹仁同意趙儼看法,未部署追擊。曹操得知關羽撤退消息後,果然派人傳達命令,不許追擊關羽。
但因為魏吳聯軍的強大,加上關羽的傲慢,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⑥ 襄陽城的歷史文化


三國文化名城,120回的《三國演義》32回故事發生於此。
襄陽城有著2000多年的建城史,漢末著名政治家回、軍事家諸葛答亮曾在襄陽城西隆中躬耕求學10年,謀劃了天下聞名的《隆中對》。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馬躍檀溪、水淹七軍等32回故事發生在襄陽。境內現有古隆中、襄陽古城池、米公祠、習家池等名勝古跡700餘處。 鐵打的襄陽城,白起、關羽、岳飛、李自成等曾在襄陽城鏖戰。《荊州記》載:東漢初平元年,劉表為荊州刺史,將州治從漢壽遷至襄陽城。唐代襄陽城為山南東道治所。 明末李自成攻佔襄陽城,並在此建立國家政權,自稱「新順王」改襄陽為襄京。
詩詞爛漫之城,半部唐詩在襄陽,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皮日休等文化名人詩作璀璨。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泛舟漢江,懷著對襄陽的深厚感情,創作了《漢江臨泛》。 襄陽武俠文化起源於《射鵰英雄傳》。傳奇武俠之城《七俠五義》、《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對襄陽都有生動的描述。
金庸的三部武俠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中的劇情均與襄陽城有著密切的聯系,地域特色,文化魅力,一部部影視劇賦予了襄陽城獨特的歷史傳承文化。

⑦ 襄陽三國歷史遺跡有哪些 成語典故有哪些 歷史人物有哪些 再說一個歷史小故事

襄陽是三國文化之源。三國文化遺產豐富,《三國志》86卷中有18卷寫到襄陽,《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2回故事發生在襄陽,現存有50餘處三國歷史文化遺址遺跡,其中名氣大的就有:荊州古治遺址、鳳林關、龐公制葯洞、學業堂、古隆中、問計樓、蔡瑁宅、王粲井、水淹七軍鏊戰崗、關羽刮骨療毒處、臨沮崗遺址、春秋寨、團山寺、劉備濯筆池、馬躍檀溪處、的盧冢、水鏡庄、徐庶廟、劉表呼鷹台、劉表墓、龐公祠、仲宣樓、曹仁汜水碑、墮淚碑、羊杜祠等。司馬薦賢、三顧茅廬、馬躍檀溪、水淹七軍、刮骨療毒、大意失荊州等發生在襄陽的三國故事家喻戶曉、廣為流傳。
隆中對
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劉備屯軍新野,因徐庶推薦,"三顧茅廬"於隆中,請諸葛亮出山。相見後,諸葛亮提出占荊、益兩州,和好西南各族,聯合孫權,整頓內政,伺機從荊、益兩州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圖統一中國,恢復劉漢帝業。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隆中對"。後來,劉備大體根據這個計劃,建立蜀漢政權,形成與曹魏、孫吳三分天下的格局。
水淹七軍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派大將關羽北攻駐守樊城的曹仁。曹操派於禁、龐德增援曹仁,駐防於樊城北面的罩口川、鏖戰崗、團山鋪一帶。時值八月,大雨滂沱,漢水暴漲,平地水深丈余。於禁、龐德與諸將登小山避水。關羽利用曹軍夏季屯兵在低窪地帶的錯誤,命水兵乘早已備好的大船猛攻散困在各個岡頂的曹軍。龐德竭力應戰,兵敗被關羽擒殺。於禁及所領七軍,皆死於水中。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關羽水淹七軍的故事。

⑧ 襄陽的歷史

襄陽區始建於西漢初年,以縣治位於襄水之陽而得名,轄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縣以北的地區。
武帝時屬荊州刺史部南郡。
王莽 時曾一度改稱「相陽」,東漢光武帝時恢復原名,仍屬荊州南郡。獻帝初平年間,荊州刺史劉表移州治於襄陽城內。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襄陽郡,郡治在襄陽城內。
曹魏、西晉 時,仍屬荊州襄陽郡。東晉時,因雍州(今陝西一帶)人避難流入襄陽等地,為安置流民,孝武帝於太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陽為中心僑置雍州。
南北朝 時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劃出荊州的襄陽、南陽、順陽、新野、隨等五郡為僑置雍州的實土,州治在襄陽城內。南齊沿仍。梁朝時蕭祭以襄陽降西魏,西魏改稱襄州,置總管府。本縣屬襄州總管府襄陽郡。北周沿仍。
隋文帝 時屬襄州。隋煬帝時屬襄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為州。貞觀初年置山南崐道,治所在襄陽城內,本縣屬山南道襄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屬山南東道(治所仍在襄陽城內)襄州(天寶時改州為郡,乾元時復稱襄州)。
五代時,屬山南道(實即山南東道)襄州。
北宋 時,屬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屬京西南路襄陽府。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省鄧城,入襄陽」,本縣轄境遂擴展到漢水以北,仍屬襄陽府。
元 二十九年(1292年),屬江北河南行中書省襄陽路。
明洪武初年,屬湖廣行中書省襄陽府。洪武九年(1376年),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
1643年1月(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稱襄陽為襄京。
清朝 時期屬湖北布政使司襄陽府。
中華民國 2年,直屬湖北省政府。3年,屬湖北省襄陽道。16年廢道,縣直屬於省。17年,屬鄂北行政公署。21年,屬湖北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25年,屬湖北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其間,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中國共產黨在黃龍 一帶(縣內其它地方為國民黨統治)建立襄陽縣蘇維埃政權,屬鄂豫邊蘇區領導。
1948年1月,襄陽縣愛國民主政府成立,屬桐柏行政公署第三專署及漢南辦事處。1949年2月,屬湖北省襄陽行政區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後,屬湖北省襄陽專員公(1968年8月改稱襄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改稱襄陽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0月,屬湖北省襄樊市。2001年改為襄樊市襄陽區。

⑨ 襄陽的歷史文化

一、荊楚文化

襄陽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孕育了楚賦開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傳至今。留下了穿天節、端公舞、牽鉤戲、鎖吶巫音、苞茅縮酒等楚風遺俗,留下了西周鄧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棗陽九連墩等楚文化遺址。

二、三國文化

上承漢末,下啟魏晉,在近百年群雄爭戰、風雲際會的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謀劃《隆中對》,襄陽成為三國鼎立格局形成的源頭;以羊祜鎮守襄陽、杜預上表滅吳方略為標志,襄陽成為晉滅吳、完成統一大業的策源地。

東漢末年,北方戰亂,劉表領荊州牧(公元190—209年),「愛民養士,從容自保」,把襄陽治理得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成為亂世中一片安寧的「綠洲」,數以千計的士人紛紛來到襄陽。

諸葛亮、司馬徽、龐德公、龐統、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謀略精英,經學家宋忠、文學家王粲、書法家梁鵠、音樂家杜夔等一批傑出人物匯聚襄陽。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著《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等,對中國史學發展影響深遠。

三、詩賦文化

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詩經》、《楚辭》均發源和交匯於漢水流域,《詩經·漢廣》描寫的漢水女神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影響最深遠的江河女神形象。

歷經千百年流傳,漢水女神形象成了千萬漢水女兒美麗、善良、聰慧、高貴的象徵,寄託了漢水流域人民在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對美的追求、善的推崇和情的嚮往。襄陽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辭》的主要作者,宋玉推動了楚辭向楚賦的轉變,王逸編撰了《楚辭章句》。

四、書畫文化

襄陽是「中國書法名城」,歷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國時期的梁鵠、邯鄲淳,隋唐時期的丁道護、杜審言,北宋時期的米芾、米友仁、張友正等。

米芾世稱「米襄陽」,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他的畫以「米點山水」著稱於世,他的《研山銘》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習書臨摹的法帖。

五、古城文化

襄陽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個大型軍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軍事文化的烙印。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戰爭發生在襄陽。

其中,元宋大戰曠日持久,長達六年,使「鐵打襄陽」之稱名噪海內外。「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陽軍事戰略地位的重要。

閱讀全文

與襄陽及三國歷史文化研究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