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我國水土保持發展歷史

我國水土保持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8 17:10:15

㈠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的發展歷史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 ,是由全國水土保持科學技術工作者和團體自願組成的學術性社會團體,具有社團法人資格。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領導並為其組成團體。

㈡ 論述我國水土流失的現狀,特點以及水土保持的現狀,進展及策略 注意是現狀。

一、全國水土流失現狀
總體狀況
根據全國第二次水土流失遙感調查,20世紀90年代末全國水土流失總面積356萬平方公里,其中:
水蝕165萬平方公里;
風蝕191萬平方公里;
在水蝕和風蝕面積中,水蝕風蝕交錯區水土流失面積為26萬平方公里。
水蝕現狀
全國水蝕總面積165萬平方公里,不同強度等級的面積:
輕度83萬平方公里;
中度55萬平方公里;
強度18萬平方公里;
極強度6萬平方公里;
劇烈3萬平方公里。
風蝕現狀
全國風蝕總面積191萬平方公里,不同強度等級的面積:
輕度79萬平方公里;
中度25萬平方公里;
強度25萬平方公里;
極強度27萬平方公里;
劇烈35萬平方公里。
二、水土流失特點
水土流失特點
我國山丘區面積廣大,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放牧墾殖歷史久遠,加之近年城市化和開發建設項目擴展,進一步加劇了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成為我國頭號環境問題,主要特點表現在:
 分布范圍廣、面積大。據全國第二次遙感調查,水土流失總面積356萬平方公里,其中水蝕面積165萬平方公里,風蝕面積191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山區、丘陵區和風沙區,在平原區和沿海地區也局部存在。
 侵蝕形式多樣,類型復雜,治理難度大。水蝕、風蝕、凍融侵蝕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相互交錯,成因復雜。西北黃土高原區、東北黑土漫崗區、南方紅壤丘陵區、北方土石山區、南方石質山區以水蝕為主,局部伴隨有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蝕;青藏高原以凍融侵蝕為主;西北風沙區和草原區以風蝕為主;西北半乾旱的農牧交錯帶是風蝕水蝕共同作用區,冬春兩季以風蝕為主,夏秋兩季以水蝕為主。土壤流失嚴重。據統計,我國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億噸。長江流域年土壤流失總量24億噸,其中中上游地區達15.6億噸;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區每年輸入黃河泥沙16億噸,特別是內蒙古河口鎮至龍門區間的7萬多平方公里范圍內,年平均土壤侵蝕模數達10000噸/平方公里,嚴重的高達3~5萬噸/平方公里,該區輸入黃河的泥沙約占黃河輸沙量的一半以上。
三、防治措施
依法行政,不斷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規體系和監督執法體系,強化預防監督,堅決遏制人為水土流失。同時,通過法律執行,切實保障治理開發者的合法權益,把水土流失的防治納入法制化軌道。
 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從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高度,著眼於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努力做到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態系統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既要依靠廣大群眾積極開展綜合治理,更要遵循自然規律,採取多種措施,創造條件,注重發揮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加快植被恢復和生態系統改善。
 繼續堅持已有的成功經驗,大力推行以小流域為單元、綜合防治的技術路線和關鍵措施,抓好示範,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進程。
 堅持科技進步,加強水土保持科學研究,不斷尋求更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產力的措施,搞好水土保持科學普及和技術推廣工作,大力應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等高新技術,建立全國水土流失監測網路和信息系統,努力提高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科技含量。
 進一步深化水土保持改革,不斷完善和制定優惠政策,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的利益驅動機制,鼓勵支持廣大農民和全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治理水土流失。
 加大水土保持的投入力度,堅持國家、集體、個人一齊上,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 加強國際合作和對外交流,增進了解,相互學習,不斷吸收國外水土保持科技的先進理論、先進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模式,快速提高我國水土保持科技水平,積極引進外資,增加水土保持投入。

㈢ 我國在地理領域曾取得什麼成就

以竺可楨為代表的我國近代地理學 竺可楨(1890—1974) 是我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918 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獲博士學位。回國後創建東南大學地學系、國家氣象研究所,主持浙江大學教育工作。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持全國地理學、氣象學的科學研究工作。他關心和領導了我國自然資源綜合考察、海洋科學研究以及冰川、凍土、沙漠研究,在氣候學、氣象學研究方面貢獻尤為突出。在他領導下,我國從解放前就建有100 多個氣象站,至1959 年共建立了2400多個氣象站和3 萬多個氣象哨,初步形成了全國氣象觀測網路,開辟了為經濟建設服務,特別是為農業服務的我國宏大的地理事業和氣象事業。目前我國已擠身於世界氣象科學的先進行列之中,這與竺可楨的開拓、領導是分不開的。他數十年來一直專心研究我國歷史時期氣候變遷,撰寫了《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遷初步研究》一文,在國際學術界獲得較高評價。除此而外,竺先生早年編著了《地學通論》,對台風、東亞季風的研究有突出貢獻,而後又進行氣候學、物候學、農業氣象氣候學等方面研究,對地學其他領域也多有建樹。他的考察足跡遍及全國,著述近300 篇,稱得上是我國地理學界的一顆巨星。 我國的近代地理學(60 年代以前)基本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清末民初到解放前。地理學受德國的地理思想影響很小,主要是受歐美流派的影響較強。最早開拓地理學研究和地理教育的是張相文(1867—1933),編著出版了中國第一部中小學地理教材《初等地理教科書》、《中等本國地理教科書》(1901)。將西方地理學思想介紹到中國來的除了竺可楨先生外,還有從英國留學歸來的丁文江教授,他為發展中國的地質學、自然地理學做了不少工作。第二階段為解放後到60 年代。這一階段主要是接受蘇聯地理學思想的影響。應當說我國地理學從書齋、課堂中走出來為經濟建設服務是從建國後開始的。雖然也經過了一些曲折和政治上"左"的干擾,但總的說還是取得了很大成績,地理學者有了施展才能為祖國服務的廣闊天地,連西方地理學家也承認"共產黨建立政權後,得到了新的推動力。"①已在第五章列舉了我國地理為生產實踐服務的大量事例,此不贅述。下面僅就幾個主要方面說明如下: (一)區域研究我國在開發西北、西南和熱帶資源,以及自環境治理改造方面做出了世界矚目的貢獻。以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和我國氣象工作者為主的青藏高原的自然資源開發研究、青藏高原自然環境的研究、青藏高原對亞洲和世界自然環境(特別是氣候)影響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以施雅風、朱震達先生等為首的地理工作者對我國新疆和黃土高原乾旱地區及冰川凍土的研究,實際地為乾旱區農業發展、水土保持、三北防護林的建設做出了貢獻。以任美鍔教授為首的地理工作者,對熱帶資源、亞熱帶資源開發的研究,為我國橡膠等熱帶作物區的擴大種植做出了貢獻。 (二)農業水熱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在黃秉維先生領導下長期開展對我國農業水熱資源開發研究,制定了《中國綜合自然區劃》,其水熱指標所劃分的各級自然區本身就是我國農業發展藍圖的底圖。全國范圍開展農業區劃、土地利用區劃,同時還定點觀察研究水熱資源。這個領域可以說是地理工作者參加最為廣泛的領域。主編了大型的《中國自然地理》專著。 (三)經濟地理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作為全國中心基地為全國培養了大批經濟地理工作者。經濟地理工作者廣泛參加了國民經濟計劃和各級經濟區劃的制定工作。 (四)土地利用開發區建設研究 80 年代後期我國改革開放的形勢出現全方面大幅度躍進的形勢,地理學在區域開發和沿海城市對外開放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土地科學經濟管理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開拓性的研究。 總之,解放以後我國地理學是比較受重視的。在其他一些國家還把地理科學做為輔助科學或知識性科學的時候,我國就把地理學列為基礎科學,而且在科學發展十二年規劃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同時地理實踐的廣泛性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既有像黃秉維、胡煥庸、王乃梁、林超、任美鍔、施雅風、周廷儒、侯仁之、李春芬、孫敬之、譚其驤等老一輩優秀地理學家,也涌現出一批優秀中青年科學家,在諸多學術領域中做出了貢獻。但是,也曾一度,由於片面學習前蘇聯和政治上"左"的影響,使我們對歐美等國家地理學的新思想新方法吸收很少,有時甚至是極力排斥。特別是對"地理環境決定論"和喬治·葛德石的過"左"批判,使我國的人文地理學(特別是社會文化地理)幾乎處於完全空白的狀態。由於政治上的壓力,地理工作者在對我國至關重大的資源與人口關系的問題上,沒有盡到自己的科學責任。在地理教育方面,盡管學校地理教育做了不少工作,但國民社會地理教育方面,無論從出版物的數量,教育組織、教育活動的規模方面,與發達國家比還是很落後的。

㈣ 我國水土保持工程的類型有哪些

我國水土保持工程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山坡防護工程:包括梯田、水內平溝、水平階、魚鱗坑容等;
2.山溝治理工程:包括溝頭防護工程、谷坊、攔沙壩、淤地壩等;
3.山洪排導工程:包括排導溝等;
4.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包括小型水庫、引洪漫地等

㈤ 張心一的創建我國第一個水土保持站

1940年冬,張心一出任甘肅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這職務不是他謀求的,是行政院事前沒有徵求他本人意見情況下安排的。他曾一再堅辭,但終未獲准,不得不前往赴任。並決心以「要做事,不要做官」的精神,為家鄉人民辦些好事。上任之後,履行改革。首先,實行政企分開,取消廳局官員插手管理企業的職權,由各企業組織董事會、理事會管理,消除了建設廳官員以權謀私的弊端。甘肅乾旱缺水,他認為建設甘肅的基礎是發展水利和林牧業,於是創辦水利林牧公司,同時舉辦了經營輕工業和建築業的興隴公司、水泥公司、礦業公司等一批地方企業。其次,大量引進省外資金和人才來辦甘肅自己力所不逮的事業。如水利林牧公司就是向中國銀行貸款500萬元,省內發行水利公債1000萬元以取得抵押現金500萬元。就是說,甘肅自己一點現金沒拿,便集資1000萬元資金辦起了水利林牧公司。在他任內辦理各種建設的事業費、投資、貸款共約38億元,其中本省自籌的不過1/10。他還利用抗戰期間技術人員聚集重慶不能發揮特長的機會,邀請不少人,如水利專家沈怡、原素欣,林學家鄧叔群,畜牧學家黃異生,農學家汪國輿、李競雄、盛家廉等等到甘肅參加建設,解決了甘肅人才缺乏的困難。
他在6年任期內為建設甘肅主要做了以下幾件大事:
在水土保持方面,他創建了全國第一個水土保護站——天水站。在蘭州市徐家山採用水平溝、魚鱗坑辦法造林,以此證明在年降雨量三四百毫米的黃土高原上,荒山造林也是可能的。這個造林示範工程曾受到當時來華訪問的美國副總統華萊士的贊賞,說他有澄清黃河的志向。
在水利方面,為甘肅擴大了約35萬畝水澆地,修成當時全國最大的第一座土壩水庫——河西鴛鴦池水庫,解決了酒泉、金塔兩縣多年來的爭水糾紛。
在林業方面,他在洮河上游建立一個森林合理採伐,永續利用的示範林場,這個林場一直保持到1970年。玉門油礦要砍伐祁連山的樹木建造1萬職工宿舍,他堅持用間伐的辦法代替成片砍伐,保存了祁連山的一大片森林。
在農業方面,他推廣小麥良種,還從國外引進白花草木樨等上百種牧草、瓜果和蔬菜品種,包括現今馳名國內外的蘭州白蘭瓜,以及細毛羊種、黑白花奶牛等,同時開展了防治小麥黑穗病,試種甜菜的工作。
在工業方面,他辦起了甘肅礦業公司,開採煤炭,供應陝甘。甘肅水泥公司為西北地區生產水泥,興隴公司興辦造紙、製革等輕工業。
在交通方面,修通公路800公里,鐵路1000公里。
張心一當時興辦的事業雖然有成就,也有效果不明顯的,但是在那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在偏僻落後的甘肅歷史上,畢竟是一度興旺的時期。他當時創立的一些企業,也為解放後甘肅省國民經濟建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張心一十分重視人才,也為培養人才做了許多實事。1934年他的父親去世,他未曾奔喪,寄回老家500元現款,以父親節約喪事的名義捐贈給老家烏家灣(現撫河諺鄉)建房辦小學。抗日戰爭期間,中國銀行總管理處遷到了香港,總行的人員都按香港港元支薪,留在內地工作的也按港幣匯率折成法幣寄到內地。他認為,他的家屬都在內地應該同甘共苦,而把超過原法幣工資的部分交給金陵大學作獎學基金,以資助從淪陷區出來的學業優良的窮學生。
抗戰期間,紐西蘭進步人士路易·艾黎(Rewi Alley)利用國際援助款為中國辦工業合作,在陝西寶雞辦了一個半工半讀培養技術人才的培黎學校,受到胡宗南部屬的干擾,辦不下去。張心一幫助艾黎把學校遷到甘肅山丹,並將自己的兒子和外甥也送去學習,表示支持,還主動邀請當地開明紳士組成校董會,自任名譽校長,支持艾黎辦學,免受國民黨特務騷擾。在甘肅省建設廳長任內,他大力提倡從外省招聘專家帶動本省技術人員的工作方法,為甘肅引進並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員,他們在新中國成立後大多己成為甘肅省經濟建設的技術骨幹。
1945年抗戰勝利,張心一準備按原先約定辭去建設廳長職務,過了一年他經過整理和考慮,寫成《六年來甘肅生產建設》一文,發表在1946年12月31日《甘肅民國日報》,就其所做的工作向甘肅人民作了一個交待,並對甘肅今後的經濟建設提出了4點意見,主要是:①交通、大型水利、水電是促進工農業生產的必需條件,非以中央人力、財力提前完成不可;②重工業是輕工業的基礎,應當先辦;③小型水利、改良農業、種樹種草,老百姓都能自辦,但政府和地方人士必須重視,認真督導人民繼續不斷地辦;④建設速度取決於人才,但本省人才不夠,希望優秀青年選擇生產職業擔負起建設重任。這足以說明張心一對工作一貫認真負責的精神。
1947年元旦,張心一離開甘肅省建設廳回到中國銀行,任赴外稽核,主管工礦企業投資。但當時國民黨蔣介石已掀起反共高潮,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並不關心工礦建設,這段時間張心一在事業上沒有什麼建樹。但使他關心政治,關心國事,在他岳父黃炎培和金陵大學校友楊顯東等影響下,更關心解放區的情況,也在考慮解放後如何建設新中國。另一方面,有些老同學老同事勸他去台灣。上海解放前夕,原清華同學國民黨高級將領孫立人為他准備了飛機票要他去台灣,並許願到台灣後可以擔任農業行政最高長官的高位。此時,張心一已對國民黨絕望,並堅信共產黨是為人民利益而戰的,一定會成功,共產黨也一定會要發展經濟,發展經濟就用得著農業技術人才。所以,他堅決地留了下來,不去台灣。

㈥ 關於這幾年的環境保護熱點

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2008—2020年)

水利部
二ΟΟ八年九月
目 錄
一、水土保持科技現狀與發展趨勢 2
(一)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現狀 2
(二)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趨勢 3
(三)新時期水土保持科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5
二、水土保持科技發展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6
(一)指導思想 6
(二)基本原則 6
1、面向實際,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 6
2、重點突破,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 7
3、兼收並蓄,集成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 7
4、注重成效,實用技術開發與高新技術應用並舉 7
(三)目標及任務 7
三、水土保持科技重點研究領域 8
(一)重大基礎理論 8
1、土壤侵蝕動力學機制及其過程 8
2、土壤侵蝕預測預報及評價模型研究 9
3、土壤侵蝕區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機制及關鍵技術 9
4、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效益、環境影響評價 9
5、水土保持措施防蝕機理及適用性評價研究 10
6、流域生態經濟系統演變過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10
7、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標准與容許土壤流失量研究 10
8、水土保持社會經濟學研究 11
9、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11
10、水土保持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耦合關系及評價模型 12
(二)關鍵技術 12
1、水土流失區林草植被快速恢復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 12
2、降雨地表徑流調控與高效利用技術 12
3、水土流失區面源污染控制與環境整治技術 13
4、開發建設項目與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技術 13
5、水土流失試驗方法與動態監測技術 14
6、坡耕地與侵蝕溝水土綜合整治技術 14
7、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 14
8、水土保持數字化技術 15
9、水土保持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 15
四、主要土壤侵蝕區水土保持研究重點 15
(一)水力侵蝕區 16
1、東北黑土區 16
2、北方土石山區 16
3、黃土高原地區 17
4、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流域 17
5、西南岩溶區 18
6、南方紅壤區 18
(二)風力侵蝕區 19
(三)凍融侵蝕區 19
五、水土保持科技發展保障措施 19
(一)深化水土保持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體系建設 19
(二)建立與完善水土保持科技政策與投入體系 20
(三)構建科研協作網路與科技基礎條件平台 20
(四)完善水土保持應用技術推廣體系 21
(五)加強水土保持試驗示範與科普教育基地建設 21
(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科技隊伍 21

全國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2008—2020年)

水土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國人口眾多,水土資源短缺,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37%,平均每年土壤流失量50億噸。近50年來,因水土流失損失的耕地達5000多萬畝,平均每年約100萬畝。以2000年數據分析,當年水土流失造成的經濟損失在2000億元以上,約占當年全國GDP的2.25%。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多位於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地區和水源區,是我國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滯後的地區。在我國諸多生態環境問題中,水土流失涉及范圍廣、影響大、危害重,是生態惡化的集中反映,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因此,水土保持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保障國家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黨的十七大已明確把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今後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充分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科技貢獻率,推動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階,以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務院制定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 (2006━2020年)》和水利部制定的《水利科技發展規劃(2001-2010)》,組織編制了本規劃綱要。

一、水土保持科技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水土保持科技發展現狀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我國水土保持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基本確立了水土保持在我國科學體系中的學科地位:
1、初步形成了水土保持基礎理論體系。通過長期水土流失治理實踐、試驗研究、觀察和測試,摸清了中國水土流失的基本規律,提出了土壤侵蝕分類系統,建立了以土壤侵蝕學、流域生態與管理科學、區域水土保持科學為基礎的中國水土保持理論體系。
2、建立了一批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樣板,總結出比較完整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理論與技術體系。基本建立起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地理環境、不同土壤侵蝕類型的水土流失防治方法、模式和技術措施,逐步形成了以小流域為單元,合理利用水土資源,各項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業技術措施優化配置的綜合技術體系。
3、初步建立起水土流失觀測與監測站網。在不同類型區建立起一些小區、小流域及流域等不同空間尺度的監測站點,開展了水蝕、風蝕、重力侵蝕、凍融侵蝕等不同形態和侵蝕作用力的水土流失觀測。開始建立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路和信息系統,信息收集和整編能力不斷提高,為水土保持科研和宏觀決策提供了基礎數據。
4、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水土保持技術標准體系。已頒布實施的技術標准涵蓋了水土保持規劃設計、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竣工驗收、效益計算、工程管護、監測評價、信息管理等各個方面,基本上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水土保持技術標准體系,為實現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提供了技術保障。
5、初步構建了水土保持科學研究與教育體系。在服務生產的過程中,水土保持科研和教育隊伍不斷壯大,從業人員不斷增多,科研實驗和觀測手段不斷完善。目前,全國專門從事水土保持科研或以水土保持為主的相關科研機構達53個,水土保持科研人員4000多人。水土保持高等教育穩步發展,全國設有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等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達19所,有40所大學和研究機構開展水土保持專業研究生教育,現有博士點9個,碩士點34個,每年培養一大批高級專門人才。
(二)水土保持科技發展趨勢
水土保持科學的重點是研究水土流失地區水土資源與環境演化規律及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過程,建立土壤侵蝕綜合防治理論和技術體系,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世界環發大會和21世紀議程均將土壤侵蝕防治列為優先發展領域。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開展土壤侵蝕和水土資源保護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分析近年來國外水土保持學科發展動態,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土壤侵蝕機理研究。建立土壤侵蝕預報模型,強調開發水土保持生態環境效應評價模型,擴展土壤侵蝕模型的服務功能,將模型引入農業非點源污染物的運移機理與預報研究。以美國、英國等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先後研發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2.0),土壤侵蝕預報的物理模型,如WEPP、EUROSEM、LISEM、GUEST、WEPS等。
2、注重研究手段革新。應用空間技術和信息技術,推動水土保持的數字化研究;美國等發達國家,利用高解析度的遙感對地觀測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開展了全球尺度的土壤侵蝕與全球變化關系研究。利用核素示蹤技術和徑流泥沙含量與流量在線實時自動測量等新技術,使得對土壤侵蝕和水土保持過程的描述更加精細,水土保持科學逐步向精確科學發展。
3、水土保持的理念不斷深化,多學科交叉的趨勢明顯。將水土保持與環境保護、江河污染和全球氣候變化,水土保持與提高土地生產力、區域生態修復、環境整治,水土保持與水利工程安全、地質災害等聯系起來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不但深化了水土保持的理念,開拓了水土保持的研究領域,而且提高了水土保持在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與價值。
4、注重生態系統健康評價與生態修復的研究。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出台有關生態保護、生態建設的政策,並組織科研機構和專業人員進行系統研究。2005年在西班牙召開的第17屆國際恢復生態學大會和第4屆歐洲恢復生態學大會,標志著恢復生態學的研究重心由北美開始向世界拓展。當前生態系統修復研究最受關注的問題是生態系統健康學說,主要包括從短期到長期的時間尺度、從局部到區域空間尺度的社會系統、經濟系統和自然系統的功能,從區域到全球脅迫下的地球環境與生命過程。其目標是保護和增強區域甚至地球環境容量及恢復力,維持其生產力並保持地球環境為人類服務的功能。
5、注重流域水土資源開發與保護,將水土流失治理與河流健康相結合。自上世紀80年代在歐洲和北美,人們開始反思水土流失治理與河流保護問題。人們認識到河流是系統生命的載體;不僅要關注河流的資源功能,還要關注河流的生態功能。許多國家通過制定、修改水法和環境保護法,加強河流的環境評估,以實現水土等自然資源的合理經營及河流的服務功能。
6、注重水土保持與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是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問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用於研究應對策略。其中,植樹種草引起的土地覆被變化(碳循環變化),土壤侵蝕和泥沙搬運引起的土壤有機碳的變化,進而與全球生源要素(C、N、P、S)循環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耦合關系等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問題。
(三)新時期水土保持科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21世紀,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的戰略目標。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已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我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和科技事業的發展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
同時,我國地域廣闊、生物氣候與土地利用類型多樣,人地矛盾突出,長期的土地不合理利用,造成嚴重的土壤侵蝕。特別是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新的人為水土流失情況還會不斷發生。我國的水土流失已成為生態環境建設方面最突出的問題之一,保護水土資源任重道遠。水土保持科技面臨諸多挑戰,突出的問題是:
1、我國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機構和隊伍不穩定,缺乏全國性組織協調機構,難以組織和協調多部門開展水土保持重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提高研究實效性。
2、科學研究與示範推廣經費投入嚴重不足,與新時期國家大規模的水土流失治理、生態建設工程對水土保持重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支撐的要求不相適應。
3、水土保持監測站網與監測技術、監測標准尚不完善,已有的監測數據完整性與可比性差,且使用效率低、缺乏數據共享的機制,嚴重製約水土保持科學的發展。
4、水土保持科研、教學機構受體制與投入機制等深層次問題的影響,造成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需求脫離,一方面大量研究成果難以轉化,另一方面水土流失治理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撐。
二、水土保持科技發展指導思想及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服務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防洪安全和飲水安全為目標,全面提升我國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水平,解決國家水土流失治理與生態建設中重大科技問題,以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生態建設為重點,強化水土保持若乾重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為國家宏觀決策和區域土壤侵蝕防治提供科技支撐,全面推動水土保持科技發展,防止新的水土流失,逐步減緩現有水土流失強度,減少水土流失面積,促進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維護。
(二)基本原則
1、面向實際,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
從生產實踐的緊迫需求出發,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結合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特別是國家重點項目,研究解決重大關鍵性技術問題。堅持理論研究與技術推廣應用相結合,公益性研究與市場化開發相結合,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結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
2、重點突破,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
水土保持科研領域面臨著許多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實施重點跨越,優選一批對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影響重大的項目,集中力量,攻破難點。同時,依據水土保持學科發展與國家土壤侵蝕治理的需求和國家投入能力的客觀實際,將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相結合。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引領科學研究的前沿,推動水土保持學科發展與水土保持工作。
3、兼收並蓄,集成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
根據我國土壤侵蝕的特點,研究探索具有創新性的治理途徑,特別要倡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吸收和消化再創新。廣泛研究和應用推廣水土保持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提高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和創新內容。在自主創新的同時,積極引進、吸收和消化國際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的最新科學理論與研究成果,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土保持科技新領域。
4、注重成效,實用技術開發與高新技術應用並舉
水土保持既是一門傳統行業,也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一方面注重實用性強、易接受、投入少、成本低、見效快的實用技術的開發、集成與傳統工藝的改造;另一方面要跟蹤高新技術的發展,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全新的技術手段,拓寬治理的途徑,提高治理的速度與效益。
(三)目標及任務
目標:到2020年,建立一個較為完備的集國家、地方與企業為一體的水土保持科學研究體系;建設一批集土壤侵蝕監測、科學研究、試驗示範、人才培養、科學普及為一體,高水平的水土保持科技園區和一批小流域綜合治理示範樣板;在土壤侵蝕預報模型、數字水土保持、退化生態系統的修復機理研究與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水土保持理論與技術體系;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隊伍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培養和凝聚一批優秀科技人才。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在本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提供水土保持科技支撐。近期,經過5-10年的努力,構建水土保持科技示範與推廣、監測評價兩大體系和國家基礎理論研究、水土保持科技協作和國家水土保持科學決策與工程設計支撐三大平台,在水土保持重大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發、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主要任務是:
1、強化基礎理論研究,初步建立國家土壤侵蝕評價與預報模型;
2、加強應用技術攻關,關鍵實用技術研究取得突破,完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技術體系;
3、開展水土保持數字化工程建設,構建水土保持決策支撐平台;
4、強化科技合作,建設水土保持科技協作平台;
5、加強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轉化,建設水土保持科學園區與科技示範推廣體系,提高科技貢獻率;
6、加強技術的標准化體系建設。
三、水土保持科技重點研究領域
(一)重大基礎理論
1、土壤侵蝕動力學機制及其過程
應用力學與能量學經典理論與研究方法,研究土壤侵蝕過程及其侵蝕力、抗蝕力的演變、能量傳遞與作用機制,全面揭示土壤侵蝕的過程與機制。
近期研究的重點:水力侵蝕過程與動力學機理,風力侵蝕過程與動力學機制,重力侵蝕,如滑坡、泥石流與崩崗等發生機理,人為侵蝕與特殊侵蝕過程機制。
2、土壤侵蝕預測預報及評價模型研究
用數學方法定量描述各個因子對土壤侵蝕的影響,以及侵蝕過程,最終預報土壤流失量。
近期研究的重點:土壤侵蝕因子定量評價,坡面水蝕預測預報模型,小流域分布式水蝕預測預報模型,風蝕預測預報模型,區域土壤侵蝕預測評價模型,農業非點源污染模型,滑坡、泥石流預警預報模型,多尺度土壤侵蝕預測、預報及評價模型,以及各類預報模型的適用范圍及效果評價。
3、土壤侵蝕區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機制及關鍵技術
不同類型區生態系統植被退化的類型及成因,不同類型區退化生態系統植被恢復機制和途徑及近自然恢復程度。
近期研究的重點為:不同類型區植被自然恢復過程人工干預的條件和技術,不同類型區植被潛力、穩定性維持機制,不同區域植被區系與生態環境因子耦合關系,不同區域植被的生態功能評價技術、不同類型區植被建設的區域布局和不同尺度的景觀格局及其對生態系統間相互關系的影響。
4、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效益、環境影響評價
長時期和大范圍的土壤侵蝕,以及長期開展和正在實施的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對環境構成多方面的深刻影響,使得水土保持和土地利用活動成為侵蝕地區現代環境發展演化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分析揭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對本地、異地區域環境過程和環境要素的影響,為區域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和進一步的水土保持決策提供支持。
近期研究的重點: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對環境要素和環境過程影響的研究,水土保持效益、環境影響評價指標與模型,土壤侵蝕與全球變化關系。
5、水土保持措施防蝕機理及適用性評價研究
我國水土保持歷史悠久,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豐富多樣,系統分析總結各地區水土保持措施,闡明各種措施的防蝕機理與適用區域,對指導我國生態建設,以及豐富世界水土保持措施知識庫具有重要作用。
近期研究的重點:水土保持措施防蝕機理,水土保持措施適用性評價,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分析。
6、流域生態經濟系統演變過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流域是相對完整的自然單元,它既是地表徑流泥沙匯集輸移的基本單元,也是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單元。根據流域土壤侵蝕、水土資源的時空分異規律,綜合布設各種治理措施。研究小流域尺度的土壤侵蝕過程、土壤侵蝕治理過程及兩者共同驅動下的生態經濟系統演替過程,是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期研究的重點:小流域土壤侵蝕及其環境演化過程研究,侵蝕-治理雙向驅動下小流域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研究,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和流域健康診斷,數字流域及其流域過程模擬。
7、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標准與容許土壤流失量研究
水土流失治理目標已從單一維護土地生產力轉向保護侵蝕區生態環境、減少非侵蝕區的損失等多目標並重。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標准與容許土壤流失量、水土流失危險性程度、土壤可改良程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環境質量要求等緊密相關。
近期研究重點:影響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標準的因素及其定量計算方法,區域水土流失治理標准分級系統與計算方法,容許土壤流失量的影響因素及其定量計算方法等。
8、水土保持社會經濟學研究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都是與一定社會經濟條件相聯系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土保持與人類文明的關系愈來愈密切。應在研究自然科學方法和手段的同時,加強水土保持與社會經濟、法律、道德倫理、文化、管理體制等人文和社會經濟學方面的研究。
近期研究重點:水土流失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社會經濟政策對水土保持的影響,水土保持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同區域的人口承載力,人口、土地利用結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
9、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水土流失不僅造成上游流失區土地退化,生態惡化,制約經濟的持續發展,更嚴重危害流域中下游地區生態、防洪安全。限制上游地區的一些生產經營行為與規模,保護生態,以及通過經濟補償的形式解決上游地區人們的生存與發展問題,愈來愈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
近期研究重點:水土流失區土地生態經濟功能分區、評價模式,水土保持與流域防洪減災的關系,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標准及其補償機制。
10、水土保持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耦合關系及評價模型
人類活動引起全球氣候變化加劇,造成災害性天氣頻發,影響人類經濟與社會發展結論已被科技界研究證實,並日益引起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改變下墊面,影響全球碳循環,引起氣候的變化,同時全球氣候的變化也會影響區域水土流失強度與水土保持的效果。
近期研究重點: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與全球氣候變化的內在聯系、評價指標與標准,全球氣候變化對區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造成的影響,水土保持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耦合關系及其評價模型。
(二)關鍵技術
1、水土流失區林草植被快速恢復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
針對我國目前土壤侵蝕區區域植被結構不盡合理,林草措施成活率與保存率低,植被生產力及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應加強區域植被快速建造與持續高效生產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高效、抗逆性速生林草種選育與快速繁殖技術,林草植被抗旱營造與適度開發利用技術,林草植被立體配置模式與豐產經營利用技術,特殊類型區植被的營造及更新改造與綜合利用技術,不同類型區生態自我恢復的生物學基礎與促進恢復技術,生物能源物種的篩選與水土保持栽培管理技術,經濟與生態兼營型林、灌、草種的選育與栽培技術,小流域農林復合經營技術。
2、降雨地表徑流調控與高效利用技術
水土流失是水與土兩種資源的流失,「水」既是水土流失的動力,又是流失的對象。在當前水資源十分緊缺的形勢下,更應切實保護和高效利用水資源。要通過匯集、疏導地表徑流等措施使「水」、「土」兩種資源更有效地結合,提高利用率。需要研究的關鍵技術有:降雨——地表徑流資源利用潛力分析與計算方法,降雨徑流安全集蓄共性技術,降雨徑流網路化利用技術,降雨地表徑流高效利用的配套設備。
3、水土流失區面源污染控制與環境整治技術
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的載體,流失的水體和土壤攜帶的大量氮素、磷素、農葯等物質,是下遊河湖、水庫面源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水土保持應與提供清潔水源和環境整治相結合,在改善當地生產條件、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同時,控制面源污染,保障城鄉飲用水安全。需要研究和開發的關鍵技術有:氮磷流失過程及其綜合調控技術,流失養分的局域多層空間綜合防治措施優化配置調控技術,水源地面源污染防治技術,農村飲用水源的生態保護與生活排水處理技術,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技術,流域尺度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及控制技術體系,土壤侵蝕區農村生態家園規劃方法及景觀設計技術,土壤侵蝕區農村環境整治與山水林田路立體綠化技術。
4、開發建設項目與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技術
新時期,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開發建設項目和城市建設過程中人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防治的關鍵技術研究十分迫切。主要有:不同下墊面開發建設項目棄土棄渣土壤流失形式、流失量及危害性評價,城市土壤侵蝕特點、流失規律、危害與防治對策,開發建設項目與城市土壤侵蝕綜合防治規劃與景觀設計,開發建設嚴重擾動區植被快速營造模式與技術,不同類型區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治理模式與技術標准。
5、水土流失試驗方法與動態監測技術
長期以來作為研究工作基礎的土壤侵蝕實地試驗觀測和動態監測工作還比較薄弱,亟待加強。同時,監測體系剛剛建立,各地開展監測的內容、技術和方法不一,觀測資料難以統一分析和對比。亟需加強的關鍵技術研究有:區域水土流失快速調查技術,坡面和小流域水土流失觀測設施設備,溝蝕過程與流失量測驗技術,風蝕測驗技術,滑坡和泥石流預測方法與觀測設備,凍融侵蝕監測方法,水土流失測驗數據整編與資料庫建設,全國水蝕區小流域劃分及其資料庫建設,水土保持生態項目管理資料庫建設等。
6、坡耕地與侵蝕溝水土綜合整治技術
坡耕地改造是改變微地貌、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關鍵技術。研究重點是:不同類型區高標准梯田、路網、水系合理布局與建造技術,不同生態類型區坡地改造與耕作機具的研製與開發,梯地快速培肥與優化利用技術。
溝壑整治與溝道治理開發是水土保持主要措施之一。研究重點:壩系合理安全布局、設計與建造技術,溝壑綜合防治開發利用技術,淤地培育與提高利用率技術,泥石流、滑坡、崩崗綜合防治技術。
7、水土保持農業技術措施
緩坡耕地將在我國一定時期內的農業生產中長期存在,大量坡耕地的存在又是我國土壤侵蝕的主要策源地,在農牧交錯區、黑土區、以及土層極薄的土石山區,由於受地形和投入等因素的限制,大量坡耕地難以通過基本農田建設及時加以改造。因而,亟需加強水土保持保護性耕作、保護性栽培、管理等關鍵技術研發。主要有:水土保持土地整治與帶狀種植模式技術,緩坡耕地水土保持保護性耕作機具研究,不同作物水土保持保護性耕作專用技術與模式,免耕、等高耕作技術。
8、水土保持數字化技術
水土保持數字化是數字地球思想及其技術在水土保持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水土保持數字化」可以定義為按地理坐標對水土保持要素狀況的數字化描述和處理,它藉助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對水土流失影響因子、水土流失以及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水土保持管理等信息按照數字信號進行收集、貯存、傳輸、分析和應用。主要研究的內容有:水土保持數字化的技術標准,水土保持信息基礎設施的構建,水土保持資料庫設計與開發,業務應用服務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設技術,應用信息系統開發。
9、水土保持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
水土保持也必須吸收相關學科和行業的發展成果,加快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的應用研究。需研究的關鍵技術有:核素示蹤技術在土壤侵蝕過程與規律研究方面的應用,土壤侵蝕動態監測的「3S」技術開發和應用,風沙區表土固結材料與技術,工程開挖造成的陡峭崖壁噴混植生技術,植生袋技術,坡面植被恢復過程中土壤保濕劑使用技術等。
四、主要土壤侵蝕區水土保持研究重點
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區域差異顯著,土壤侵蝕類型與成因復雜。根據不同類

㈦ 黃河中游為什麼要保持水土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黃土高原地區處在我國第二級階梯,及由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
2、黃土高原還是我國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影響的邊緣區,從而使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或自西南向東北遞減。黃土高原南北地跨亞熱帶、暖溫帶、溫帶三個溫度帶;東西跨半濕、半乾旱和乾旱等干濕地帶,氣候的地域差異性和過渡性十分顯著。本區位於季風的尾閭區,乾旱與半乾旱范圍大,降水不穩定,乾旱、風沙頻繁,天然草地與旱作農業生產能力低且不穩定。氣候的乾旱與降水不穩定、黃土及風沙物質的不穩定相結合,使得本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3、從土地利用形式上看,這里是農業耕作區和畜牧區交錯的地區。土地利用受降水波動和歷史上農耕、游牧民族交替控制的影響,在農牧交錯地帶表現為有農有牧、時農時牧的變動,導致土地退化加劇。

二、水土流失的特點

1、侵蝕強度大。該區侵蝕模數大於15000 t/km2 以上的水蝕面積達3.67 萬km2,佔全國同類侵蝕強度面積的89%,局部地區侵蝕模數高達3萬-5萬t/ km2。
2、時空分布集中。6-9月,產沙量占年產沙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區域,主要集中在黃河中游7.86萬km2的多沙粗沙區,該區域面積僅占總面積的12.3%,年產沙量卻達11.82億t,占同期黃河輸沙總量的62.8%,其中粒徑大於0.05mm的粗泥沙3.19億t,占粗泥沙輸沙總量的72.5%。
3、泥沙主要來自溝道侵蝕。該區溝壑發育,溝道侵蝕十分嚴重。尤其是黃土丘陵溝壑區和黃土高原溝壑區,崩塌、滑塌、瀉溜等重力侵蝕十分活躍,溝谷面積雖占總面積的40%左右,而產沙量卻占總產沙量的60%以上。
嚴重的水土流失,不僅造成當地生態環境惡化、群眾貧困、經濟落後,而且給下游防洪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1、惡化生態環境,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積減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產力降低,形成了"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使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加劇了貧困,制約了經濟發展。在國家"八七"扶貧計劃中,黃土高原地區貧困縣有126個,貧困人口2300萬人。目前仍有貧困人口近1000萬,是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區之一。
2、泥沙淤積下遊河床,威脅黃河防洪安全。該區年均入黃泥沙16億t,約有4億t沉積在下遊河床,造成河床逐年抬高,平均高出地面4-6m,成為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直接威脅著下游兩岸廣大地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3、影響水資源合理和有效利用。該區水資源相對匱乏,但為了減輕泥沙淤積造成的庫容損失,部分黃河干支流水庫不得不採用蓄清排渾的運行方式。同時,每年需要150億 m3左右的水資源量用於沖沙入海,影響了水資源的有效利用。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以縣為基本單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溝壩地等基本農田為突破口,綜合運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2、堅持以退耕還林還草為基礎,著力建設區域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建設必須以林草建設為重點,抓住蓄水、節水這個關鍵,走綜合治理的路子。一是因地制宜,抓好造林種草。要根據實際,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特別要引導群眾發展適銷對路的經濟林果,讓群眾得到實惠。二是實施雨水集流工程。採取多種形式,蓄存降水,發展窖灌等節水農業,解決好農村飲水和基本農田的補水問題,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三是合理配置資源,調整農業結構,依靠科技進步,搞好產業開發。促進一批龍頭企業和支柱產業的形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改變毀林開荒、廣種薄收的耕作方式,改變以犧牲生態環境來換取眼前經濟效益的短期行為,加快恢復植被進程,使生態環境盡快向良性轉變。
3、堅持治理與開發相結合,突出經濟效益,走優質高效之路。大力發展集雨節水灌溉,推廣普及旱作農業技術,提高農產品產量,積極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4、堅持把治理開發和預防保護緊密結合起來,制止破壞林草植被的勢頭,依法保護水土和林草資源,把已建成的爛沙、治水工程管護好、經營好,使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最後,從減少江河水患壓力出發,整體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按照自然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全面推進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治理,提高治理規模、質量和效益。實行山水林田路統一規劃,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統籌安排,集中連片治理,發揮整體功能和綜合效益。逐步實現水不亂流、泥不出溝,在較短的時期內,使省內河流泥沙含量明顯降低。造福本地群眾,惠及下遊人民。

黃河不同於其他大江大河的最大特點是:水少沙多,水沙異源,時空分布極不均勻;繼而產生了下游的「地上懸河」及河口的擺動、延伸等特點。這些特點無不與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相關。

1、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流域頭號生態環境問題

1.1關於對生態環境的認識

國外曾把生態和環境作為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生態是指生命「代碼」、生物習性及它們與周圍環境的聯系[1]。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生態系統。如陸地生態、海洋生態……高原生態、河流生態、草原生態等。環境是相對於中心事物而言的背景。在環境科學中,指以人類為主體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與人類發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總體,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2]。因此其包括了生命要素和非生命要素。生命要素中主要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非生命要素主要為大氣、水、土壤、光熱(溫度)。由此可見生態和環境是密切相關的,生態的失衡將破壞和污染環境,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會影響生態,人在研究環境問題過程中很難把生態和環境區分開來,他們與人類共同組成了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生態環境系統,人類也成為整個生態環境系統中的關鍵要素,可以用簡單的結構關系圖來表示。

生態系統是指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環境相互作用的任何統一的整體[2],因此可以認為是生態環境中的一個局部整體。在生態體系統內,能量的流動導致形成一定的營養結構、生物多樣性、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當處於穩定和通暢狀態時,被稱為生態系統平衡(平衡還表現為物種數量的相對穩定)。生態系統之所以能保持平衡穩定狀態是因為其內部具有自動調節(或自我恢復)能力。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外力干擾超過限度就會引起生態平衡破壞,表現為結構破壞或功能衰退。

1.2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特點

主要體現在大氣、水、土壤、植物(被)這些要素的相互關系,以及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干擾上。

(1)表層覆蓋著深厚的黃土。黃土土質疏鬆,遇水崩解,極易侵蝕。當水以集中、一定強度的運動時,就能產生侵蝕—水蝕。

(2)降水少而不均(由圖三年降雨等值線及歷史暴雨記載圖可見)。黃土高原自東面向西北,年降水從700mm遞減到不足200mm,由半濕潤向乾旱地區過渡,但又屬於暴雨集中的地區。

(3)光熱通量大。日照時間長,蒸發能力強,蒸發量大於降水量,加之強烈的大陸季風,在西北部乾旱地區,產生了另一種侵蝕—風蝕。

(4)植被覆蓋率低。且自東南至西北逐步遞減,由喬灌植被向草灌植被轉化,直至北部鄂爾多斯荒漠植被。大量的地面裸露,使土壤失去了有效保護及對水的調節作用。

(5)隨著該地區人口的增長,毀林(草)開荒、陡坡種地、過度放牧、破壞植被,使原有脆弱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而難以恢復。現代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在采礦、基礎設施建設,城鎮擴展等造成生態環境新的失衡。

以上五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後果即是形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最典型的是河口鎮至龍門區間,集水面積11.2萬km2,屬半濕潤氣候向乾旱氣候過渡地帶,全年降雨集中在夏季,連續4個月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70—80%,暴雨強度可達1mm/min以上,暴雨期的徑流系數可達66%,地表被暴雨洪水切割成千溝萬壑,成為典型的黃土丘陵溝壑區,溝壑密度達7km/ km2以上,每年以66.7億m3的地表徑流向黃河輸送達9億t泥沙[3]。

1.3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黃河流域頭號生態環境問題。

黃土高原地區,西起日月山,東至太行山,南靠秦嶺,北抵陰山,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最集中且分布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km2。

根據1990年全國土壤侵蝕遙感普查資料,黃土高原侵蝕模數大於1000t/km2.a的輕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為45.4萬km2,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70.9%,其中水蝕面積33.7萬km2。

侵蝕模數大於8000 t/km2·a 的極強度以上水蝕面積為8.51萬km2,佔全國同類面積的64.1%;侵蝕模數大於15000 t/km2·a的劇烈水蝕面積為3.67萬km2,佔全國同類面積的89%。局部地區的侵蝕模數甚至超過30000 t/km2·a。

從時間上來看,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其產沙量一般占年產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幾場暴雨造成的。從地域上來看,據最新研究成果,輸沙模數大於5000t/km2、粗沙(粗泥沙粒徑0.05mm以上)模數大於1300 t/km2的黃河中游多沙粗沙區,面積為7.86萬平方公里,僅占黃土高原總面積的12.2%,而多年平均輸沙量(11.8億t)卻占黃河總輸沙量的62.8%。

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的泥沙進入黃河,使黃河的多年平均輸沙量(陝縣站,下同)達16億t。每年約有4億t泥沙淤積在下遊河道,河床的抬高速率達10cm/年左右,形成了著稱於世的「地上懸河」,黃河下游防洪形勢險峻不緩的原因於此。一旦決口,危及12萬平方公里的人民生命財產和嚴重影響社會安定及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大片土地沙化造成長期的生態環境問題。

嚴重的水土流失也給黃土高原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地表被切割成千溝萬壑,加重了風蝕、水蝕、重力侵蝕的相互交融和增大了雨洪及乾旱災害的產生頻率,植被破壞、植物退化、生態功能急劇衰退,形成了惡性循環,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又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因此,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黃河產生了不同於其他江河的突出矛盾,成為黃河流域頭號生態環境問題。

2、水土流失防治途徑及成就

2.1 水土保持的發展歷程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土保持工作真正開展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大致經歷了四個時期。

(1) 開創時期(上世紀50年代)

這一時期黃土高原水土保持被作為「變害河為利河」的關鍵工作,開始設立一定數量的水保治理和科研機構,積極開展試驗示範推廣。1955年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報告》,把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正式列入國民經濟建設計劃。與此同時,水土保持由過去分散進行單項治理,發展為一溝一坡成片治理。

(2)規劃及有序治理階段(上世紀60、70年代)

60年代起,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開始從無序治理向全面規劃,綜合治理轉變。國務院相繼召開了三次黃河中游水土保持會議,確立了重點治理區。70年代,加強了梯田、壩地、小片水地等基本農田建設,提出了「以土為首、水土林綜合治理,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方針。同時,在陝、甘、晉三省,水墜築壩、機修梯田和飛播林草的科技攻關和推廣也取得重大突破。

(3) 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防治階段(上世紀80年代)

80年代,水土保持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田林路統一規劃,提出了工程措施、耕作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以經濟效益為主的基本工作思路。各地隨著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落實,出現並大力推行以戶承包治理小流域,調動了群眾治理開發的積極性,加快了治理進度。

㈧ 我國西部因歷史和氣候原因,生態環境較差.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首先應考慮(

A、我國西部因歷史和氣候原因,生態環境較差,主要是由於缺水導致的.為專避免走「屬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防止土壤沙漠化及嚴重的環境污染,我國在西部大開發中特別強調環境保護與發展經濟並舉,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展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以保持和改善西部的生態環境,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A正確;
B、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缺水問題從而改善生存環境,B錯誤;
C、從生態和環境的角度考慮,防比治更為重要,而且西部缺水不是由水污染引起的,C錯誤;
D、經濟發展後再解決污染問題,走的是「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不符合發展經濟的主題,D錯誤.
故選:A.

㈨ 我國西部因歷史和氣候的原因,生態環境較差。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

答案A
為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防止土壤沙漠化及嚴重的環版境污染,我國在西權部大開發中特別強調環境保護與發展經濟並舉,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展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以保持和改善西部的生態環境,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

閱讀全文

與我國水土保持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