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柳州大李屯的歷史文化

柳州大李屯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8 15:02:13

㈠ 柳州市的名勝古跡,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怎樣呢

奧地抄利 意為「東方的國家」。位於歐洲中部,為著名的山國,連綿起伏的阿爾卑斯山橫貫境內,美麗的多瑙河蜿蜒流淌。水力,森林,礦產豐富,經濟發達。石墨,菱鎂礦儲蓄量居世界前列。
【名勝古跡】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音樂廳
薩爾茨堡(Salzburg)
莫扎特故居
維也納多瑙塔
維也納舍恩布龍宮

㈡ 誰能告訴我關於柳州有什麼民俗文化或特別有特色、有歷史的地方

柳州是一座底蘊濃厚的歷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滿風情的旅遊名城。柳州的民族風情獨具神韻,壯族的歌、瑤族的舞、苗族的節和侗族的樓,堪稱柳州「民族風情四絕」。
柳州市(壯語:Liujcouh,壯文:Seix
Laeuxcou),是一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北部的城市,史稱「龍城」,地形為「三江四合,抱城如壺」,亦稱「壺城」,又因所有奇石較多,被稱為「石都」,也因為市區跨江橋梁多達十餘座亦被稱為「橋梁博物館」。
自漢武帝時期西漢朝滅南越國建潭中縣城以來,柳州已有2222年建城史,是國務院批準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家甲級旅遊城市。
名稱來源

《元和郡縣圖志》是唐代地理巨著,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地理總志,書成於元和八年(813),由唐朝宰相李吉甫所編撰,是比較權威的最早解答柳州名稱的著作。《元和郡縣志》記錄:「潭水東去二百步,一入九曲都柳江」,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南昆州為柳州,即以柳江為名;當時的柳江,指的是從現在的柳州市向東而去的一段河流,柳州的得名,便由此而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柳州八景

根據清朝乾隆時期《馬平縣志》記載。柳州古代八景分別是南潭魚躍、天馬騰空、筆峰聳翠、鵝山飛瀑、羅池夜月、東台返照、駕鶴晴嵐、龍壁回瀾。明崇禎七年(公元1637年)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柳州尋訪「羅池夜月」,說明柳州八景得名應不晚於明代中期。

柳州大龍潭風景區(國家AAAA級)

立魚峰風景區(八景之南潭魚躍)

馬鞍山公園(八景之天馬騰空)

文筆山(八景之筆峰聳翠)

鵝山公園(八景之鵝山飛瀑)

柳侯公園(八景之羅池夜月)

龍須崖(八景之東台返照)

駕鶴小桃源(八景之駕鶴晴嵐)

龍壁山(八景之龍壁回瀾)

明代柳州八賢歷史遺跡

龍潭公園:張翀摩崖石刻及垂釣處。

張翀墓:在柳州柳東鄉油榨村。

戴欽墓:位於柳州魚峰山公園魚峰山麓。

為民請命牌坊:龍文光紀念牌坊。位於柳州北門十字街。

佘崇鳳墓:位於社灣村。

廉憲牌坊:佘勉學紀念牌坊。在柳州(今柳新街西)。

佘勉學夫人羅氏墓:位於社灣村。

佘立墓:佘立參加過平定壬辰倭亂。

清代柳州會館

粵東會館:今柳州高中內。

湖南會館:今景行小學內。

江西會館:十二中今群眾藝術館內。

福建會館:今柳州劇場附近的。

廬陵會館:今青雲路近樵家巷處。

濱江風景及娛樂設施

蟠龍山公園:瀕臨柳江,山上建有「文光塔」,「蟠龍塔」,為柳江夜景的一部分。

蟠龍山人工瀑布群:世界最大的人工瀑布群。

柳州-世界水上極速運動大賽(19張)

柳江水上音樂噴泉:世界最大的升降浮音樂噴泉。

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位於柳江北岸。

江濱公園:位於柳江沿岸。

奇石文化

箭盤山奇石園:中國最大的奇石專類園。

柳州奇石城:中國觀賞石基地。

柳州奇石館:中國最大奇石專類展館


市區其他自然人文景觀

柳州東門城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柳州城牆一部分。

柳州鎮南門古城牆: 為明城牆遺存,位於曙光路中段。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1938年11月~1939年5月辦公場所。

胡志明舊居:包括與二戰時期與胡志明相關的的樂群社舊址、蟠龍山扣留所舊址、紅樓舊址。

柳州清真寺:始建於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伊斯蘭教建築。

龍潭公園:喀斯特地貌景觀,柳宗元祭天處等唐宋文化景觀,西南少數民族風情,植物科研、科普為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都樂岩:喀斯特地貌溶洞。

雀兒山公園:擁有水上世界游樂中心等現代娛樂設施的大型公園。

柳州市烈士陵園:前身是原羊角山公墓,始建於1955年,墓址在大龍潭公園的雷塘北坡。陵園於1995年2月遷建於雷劈嶺偏西南的螃蟹嶺上,柳太路18號。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柳州市轄縣及自治縣

柳州北部地區為桂東北自然人文風景區的一部分,包括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融安縣,以喀斯特地貌為主。

融水苗族自治縣:

融城八景:融江暮雨,西樓夜月,香山疊翠,安靈龍潭,玉華仙洞,獨秀青峰,水月洞天,南院薔薇。

老君洞景區:老君洞又名真仙岩、靈城岩、靈岩。為喀斯特地貌景觀。園林、宗教建築始建於唐宋。

元寶山國家森林公園:集中國獨有的千年冷杉,高300多米岩踩暈瀑布,苗瑤侗寨,梯田為一體的自然人文風景區。

貝江:全長約146公里,多潭多灘,沿江有多民族的歷史人文景觀。

三江侗族自治縣:

程陽八寨:既有原百越人干欄式建築特色,又有楚國文化的影響的侗族建築群落。

三江風雨橋:該自治縣共有風雨橋110座,為侗族建築。

三江鼓樓: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的鼓樓有186座,為侗族建築。

融安縣:

紅茶溝森林公園:位於融安縣城西郊3公里處。生長有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植物桫欏等。四季景色變幻。

擺竹山原始森林景區:林區內有珍稀樹種五針松、花竹、四方竹、黑竹及野牛、華南虎、穿山甲、娃娃魚(大鯢)等多種動物。

柳城縣:

開山寺:距柳州市40公里。初建於清嘉慶十年(1805年),有18棵近百歲的古榕樹。

宋窯遺址:位於洛崖至鳳山的融江沿岸。

巨猿洞:位於社沖鄉社沖村南側的楞寨山。出土3個巨猿單體化石和1000多枚巨猿牙齒化石。

鹿寨縣:

香橋岩景區:擁有天生橋溶洞等自然景觀。

柳州美景(二)(20張)

白象岩:位於中渡鎮。屬石灰岩溶洞。洞名題於南宋時期。

響水:位於中渡鎮大兆村。灘頭急水作響,離灘頭不遠有一瀑布,名叫響水瀑布,水流寬約百米。

㈢ 關於柳州的歷史故事

百越時期

柳州位於先秦時期的百越之地,相關的有西甌越,南越等百越分支。柳州的蠻王城遺址處於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距今約4000年。

秦朝時期

前219年,秦始皇命屠雎為統帥,發兵五十萬,開始進行長期的秦攻百越之戰,與譯吁宋、桀駿率領的西甌軍遭遇,第一次戰爭付出慘重代價,屠雎身亡。靈渠修通後,發動第二次戰爭,於公元前214年最終深入嶺南,現在的柳州地方隸屬秦桂林郡,但秦政權對地方控制力並不強。

南越國時期

秦朝滅亡後,該地區成為原秦將領及越人建立的南越國的一部分(建國時間約在公元前204年)。南越國的統治持續了近百年時間。

漢朝時期

漢武帝時,路博德率軍進行了漢平南越之戰(公元前112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滅南越國,同年在現在柳州的地方建城,稱之為潭中縣屬鬱林郡。地方則主要由當地人管轄,土司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清「改土歸流」時期柳州九頭山漢墓為這一時期代表。出土了40多枚漢武帝和漢宣帝五銖錢,是柳州最早的貨幣貿易證物。鐵鍤和鐵條表明潭中縣已進入鐵器農具時期。出土的琉璃飾品有可能來自東南亞或印度東海岸,從合浦登陸,經南流江、北流江西上柳江進口。

古代史

三國時期

三國孫吳鳳凰三年(274年)以鬱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縣屬桂林郡。 三國時期,潭中縣以西,今桂西境唯一的縣城定周(今宜州市)撤消建制,紅水河流域和今龍、融兩江流域即今柳州地區和河池地區的桂西北,就完全沒有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建制。這標志著桂西北少數民族和漢化程度較高的桂東以至中原的經濟交流進入了波谷時期。

西晉時期

太康三年(282年)潭中縣從縣治所升為桂林郡治所。

南北朝時期

南朝齊(479─502年),從潭中縣轄地分置齊熙郡。 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後為潭中縣治馬平郡治所。

隋朝時期

開皇11年(591年),潭中縣改為桂林縣,後又改為馬平縣。大業元年(605年),馬平縣屬桂林郡。大業三年(607年),屬始安郡。

唐朝時期

唐武德四年(621年),馬平縣為昆州治所,後昆州又改為南昆州,屬嶺南道。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名為龍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龍城郡復名柳州,並沿用至今。唐太宗時期,開通了桂州經現在柳州到邕州的買馬路,據《元和郡縣志》記載:桂州至柳州530里,柳州至嚴州(來賓縣)200里,嚴州至賓州190里,賓州至邕州(南寧)245里。武則天時期又在臨桂相思埭開辟了桂柳運河,溝通湘江經灕江、洛清江到柳州的水路。柳州以唐代古文運動發起人,改革家柳宗元(773年-819年)聞名,當時在市中心建有紀念柳宗元的柳侯祠,衣冠冢,羅池,現存唐開元寺遺址等遺跡。當時經濟依然以農業為主。

北宋時期

坊間圍牆拆除,商販攤點深入到民居,民居也擴散到城廂各處。柳江上游的龍江以及融江地區之間的大量木材沿江而下於柳州集散,大中祥符間(1008—1016年),皇室修玉清、昭應等道宮,列舉所用各地木材8種,其中就有柳州杉木。柳州木製品從此聞名於世,成為後來柳州棺材相關諺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州。」產生的歷史背景。1052年-1053年,柳州短暫被儂智高軍控制。之後北宋政府在今三江、融水、羅城和南丹、河池、宜州等地設有博易場(貿易市場),山區土特產特別是木材大量外銷。《宋會要輯稿》就有融州王口寨大宗板木水運到柳州的記載。柳布行銷各地。柳江沿岸曾建有青瓷窯,可能曾銷往東南亞。柳城大埔有坡式龍窯群。柳州城下碼頭除了運載宜州地區的鉛、錫礦,可能還有瓷器銷售到海外市場。馬鞍山下靈泉寺「來棲之士,指以千計。」,意味著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

南宋及元朝時期

唐宋諸多遷柳官員的到來為柳州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南宋丞相吳敏、王安石(南宋)、汪伯彥都曾在柳州居住。宋代城南建有駕鶴書院。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為防範蒙古騎兵的沖擊,宋朝將州官署從柳州城搬遷到西北面偏離桂邕大道的柳城縣,此後經元朝一代共百年時間是柳州歷史上第一次大的衰落。元皇朝大大強化了驛道的管理,桂林到馬平縣城的陸路驛站有東泉驛等4個,水路驛站經洛清江有蘇橋、大石、橫塘、舊縣等5個,主要為軍事需要,但對地方經濟交流也有一定推動作用。

明朝時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更名柳州府,府官署從柳城遷回馬平縣,馬平縣從宋代以前的州治所上升為府治所,柳州再次成為統轄二州十縣的府署駐在地。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政府擴建柳州城垣,城高舊制一文八尺,城東西長三華里,南北寬二里,即今城中區南半部到柳江北岸坡上范圍之內,環城布有東、北、西、鎮南、靖南共五個城門,現存柳州鎮南門古城牆及清代重修的柳州東門城樓一段。詩雲:壺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麗江凡四折,如環抱城郭。於是壺城和龍城,並為柳州之別稱。明代的中晚期,柳州步入了粵西盛郡的發展階段。葡萄牙商人曾從廣州買桐油運往歐洲,很可能為柳州產品。明代著名人物有柳州八賢等。明末,出逃的明朝皇帝南下柳州,清明兩朝在柳北一帶長達數十年的拉鋸戰使得柳州遭受重大損失。

清朝時期

清朝平定南明後,相對的穩定使得柳州城成為廣東,貴州和湖南間的貿易中心,今魚峰區太平街一帶就有的太平圩,槎山圩,喇堡圩,上汀圩和思浪圩等。清雍正十年(1732年),柳州設古州運館,辦理柳古(今貴州榕江縣)間航運之倉挽運業務。柳州主要向南方輸送木材,糧食,並向北運鹽。當時在今柳州高中內建立了粵東會館,今景行小學內建立了湖南會館,十二中今群眾藝術館有江西會館,今柳州劇場附近的福建會館, 和今青雲路近樵家巷處廬陵會館等,柳州的商業地位在當時達到了一個高峰。當時柳州城內出現了大量表現行業特色的地名,意味著城市手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

清朝末期

隨著廣西多個城市被開辟為通商口岸,梧州辟為通商口岸之後(1887年),中國大西南物產經西江東下珠江出口大量增加,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就有桂富、柳平兩艘商業輪船行駛柳梧航線。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法國以柳州發生陸亞發會黨起義事件,需要保護商民為由,駐兵柳州。南寧辟為商埠的當年(1907年),香港英商天和洋行先後派出電龍、電馬等8艘客輪船行梧邕、梧柳線;翌年,又將所代理的美商利國號等4艘客輪投入梧州線運輸。這一年,又有法國兵輪「亞居士」號由鬱江駛至柳州。大量洋紗涌進,柳州農村出現離開農業生產而從事紡紗的專業戶。同時,本地蠶絲出口走俏。在柳州知府楊道霖時期(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至宣統元年(1909年)十一月任),柳州興起辦實業的風潮,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試圖成立柳州官銀號,但不能與外資競爭,未成。五月初一日,成立柳州商務總會。合資試辦華興改良植木公司,至香港購辦鋸木、起重機器,依照先進技術鋸辦木材運出,分銷廣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埠。

民國初年

軍閥混戰時期,桂系在柳州大力發展金融業和製造業,但柳州曾於1928年遭受巨大火災,半城被燒毀。後拆除了大部分明代城牆,開建馬路。當時廣西省主席黃紹竑原策劃1928年將省會遷至柳州,在柳州大興城市建設,並在規劃中將魚峰路作為新柳州的中心,在大龍嶺興建了會展中心;三十米寬的魚峰路時為廣西第一路;輻射出的東大路,正南路等甚為繁華。三十年代,由於蔣桂戰爭,柳州錯失了成為省會的最好一次機會,但1937年時,在雞喇的廣西機械廠製作出了柳州歷史上第一輛軍用戰斗機。

全面抗日戰爭時期

西南重鎮柳州成為抗日的大後方,柳州曾為韓國臨時政府駐地(1938年11月~1939年5月)。武漢,廣州失守後,柳州不斷遭到日機的空襲。1939年柳江鐵橋開始建設,次年完成,和黔桂鐵路一道奠定了柳州西南地區交通中心的地位。1942年12月9日起,原越南共產黨主席胡志明曾被國民黨當局關押在柳州蟠龍山扣留所舊址,不久被押往桂林,1943年1月又被押回柳州關押在此,直到1943年9月被釋放。1943年至1944年胡志明經常與越南革命同盟會的各黨派負責人在柳州現樂群社舊址會面及討論工作。

豫湘桂戰役及日軍佔領時期

1944年春,為打通從東北到越南的大陸交通線,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戰役。桂柳會戰之後,桂林、柳州相繼被日軍占據。1944年11月至1945年6月,柳州曾被日軍佔領。抗戰時期柳州城區遭受了大規模的破壞和焚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日本政府建交時放棄了對日賠款,不反對個人對日索賠。相應的從1979年到2004年,整個廣西壯族自治區共接受了日元無償援助:42.03億日元,以當時人口計算人均約280日元,日元協議貸款額:2177.92億日元,人均約14500日元,及部分技術交流。注意,因為各個時期日元實際價值不一致,真實值需要另外統計,這里為各時期的直接加和,而且日本政府也聲明並非戰爭賠款。)

民國政府統治末期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衡寶戰役之後,桂系和國民黨政府控制的軍隊18萬餘人收縮廣西,11月25日,第四野戰軍三十九軍三四三團從沙塘方面進入並佔領柳州。12月19日,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魏伯任首任柳州市市長。

㈣ 柳州的發展史

柳州從解放以來的發展史如下:

1949年12月19日,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為柳州專區轄市,柳州市、柳江縣、柳城縣、雒容縣、榴江縣、中渡縣、融縣、三江縣屬柳州專區。1950年升格為省轄市,設立第一區、第二區和第三區。1952年8月11日,融縣更名融水縣;撤銷雒容、中渡、榴江等3個縣,合並設立鹿寨縣。

1953年4月23日撤消柳州專區,撤銷三江縣,設立三江侗族自治區(縣級),設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區(縣級),治融水鎮;融水縣更名融安縣,並遷治今融安縣長安鎮。柳江縣、柳城縣、融安縣、大苗山苗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區改屬桂西壯族自治區宜山專區(1956年3月2日至1957年12月20日為宜山地區);

鹿寨縣改屬桂林專區。1955年9月18日,大苗山苗族自治區更名為大苗山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區更名三江侗族自治縣。1957年12月20日,柳江縣、柳城縣、融安縣、大苗山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改屬宜山專區,桂西壯族自治區撤消。

1958年7月19日,柳江縣、柳城縣、融安縣、大苗山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改屬柳州專區。同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備案,柳州市改屬柳州專區行署統一領導,但市人民委員會的政權機構不變,仍為專署一級組織。1958年7月25日,鹿寨縣改屬柳州專區。

1960年,柳州市撤區,設立城中、雀兒山、魚峰、南站、柳南、紅旗等公社。1961年11月25日,柳州市改由自治區直轄。1966年4月8日,大苗山苗族自治縣更名為融水苗族自治縣。1967年,柳州市設立郊區。1969年,柳州市建立魚峰區和城中區。

1971年,柳江縣、柳城縣、融安縣、鹿寨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改屬柳州地區。1972年,柳州市魚峰區、城中區合並為城區。1974年,撤銷柳州市城區。1979年3月5日,設立柳州市柳北、魚峰、城中、柳南、鵝山等5個區。同時,撤銷柳州市郊區。

同年9月11日,撤銷柳州市鵝山區,其行政區域並入柳南區。同年10月8日,柳州市劃轄原屬柳州地區的柳江縣、柳城縣。1984年6月23日,柳州市設立市郊區(縣級)。2002年9月,撤消柳州市郊區。

2002年12月28日,撤消柳州地區成立地級來賓市,原屬柳州地區的鹿寨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劃歸柳州市管轄。2016年3月,撤銷柳江縣,設立柳州市柳江區。

(4)柳州大李屯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柳州的經濟文化及重要性介紹:

柳州是廣西第一大工業城市,國家Ⅱ型大城市,中國五大汽車城之一,西南地區工業重鎮、綜合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是全國唯一擁有一汽、東風、上汽和重汽等四大汽車集團整車生產企業的城市,中國內陸通向東盟的重要通道,

與東盟雙嚮往來產品加工貿易基地和物流中轉基地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樞紐城市,「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門戶的重要節點和西部大開發戰略中西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和核心城市。柳州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

同時素有「桂中商埠」之稱,是溝通西南與中南、華東、華南地區的鐵路中樞及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已形成集水陸空於一體的現代化交通網路。以柳州為圓心的250公里半徑范圍內,集中了廣西80%以上的4A級旅遊風景區,與毗鄰的桂林市共同構成享譽世界的大桂林旅遊風景區。

柳州擁有2100多年建置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譽為「中華石都」。柳州是壯族歌仙劉三姐傳歌聖地,傳說劉三姐在魚峰山唱歌感動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魚峰山腳下繚繞。壯族的歌、侗族的樓、苗族的舞、瑤族的節堪稱柳州民族風情四絕。

在2016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中,柳州位列第七,2016中國最干凈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五。2016年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在柳州舉辦。

㈤ 柳州市柳機的歷史背景

軍閥混戰時期,桂系在柳州大力發展製造業和金融業,在當時的廣西省主席黃邵宏的策劃下,二八年擬將省會遷至柳州,於是在柳州大興城市建設,並在規劃中將魚峰路作為新柳州的中心,在大龍嶺興建了會展中心;三十米寬的魚峰路時為廣西第一路;輻射出的東大路,正南路等甚為繁華,初立桂省者多覺意外,陳畸在他的文章中說:路面兩邊鋪戶記錄差不多在一百五十尺,比之我們在上海看到的南京路或四川路;在香港看到的九龍彌敦道或太子道,還要寬闊許多。三十年代由於蔣桂戰爭,柳州錯失了成為省會的最好一次機會,但柳州仍然在建設廣西,復興中國的口號下積極發展著,三七年時,在雞喇的廣西機械廠製作出了柳州歷史上第一輛軍用戰斗機
解放初期的五零年,柳州市工業總產值不足千萬元,次於梧州位列廣西第二;三年經濟恢復時期,於白沙一帶興建了鋅品廠的前身柳州鉛鋅礦,木材廠和磚瓦廠,組建了染織廠,兩年後的五二年,工業總產值已經達到了兩千六百餘萬元。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柳州工業就已經形成了機械工業,有色冶金工業和木材加工業三大支柱產業;大躍進運動期間中央在柳州規劃了新工業區,部署了十大重點建設項目:柳州鋼鐵廠,柳州熱電站,柳州空壓機廠,柳州化肥廠,柳州第二化工廠,柳北水廠,柳州微型汽車廠,柳州水泥廠,柳江造紙廠,以及由上海遷來的建築機械廠即今柳州工程機械廠。不久後,在備戰的思想下,再次從上海將針織廠,標准件廠等企業內遷來柳州。柳州同時在積極吸收內遷帶來的先進管理人技術的基礎上,建設了油漆廠,制葯廠和開關廠。至六零年,柳州市工業總產值已經超過三億元,全市人口增加到三十五萬。六六年,當時中國第一,世界第十三的先進方案的柳江大橋復建。大躍進是柳州的一個超常發展的時期,奠定了柳州的工業城市地位。

㈥ 跪求一篇關於柳州習俗的歷史特徵作文 600字以上

每年農歷正月初一,俗稱「過年」,也叫春節。過去,居民從農歷臘月十六起,至新專年的正月十五止屬,整整一個月都是「過年」。
過了冬至,居民就開始買肉或將自養的豬、雞、鴨殺來製成臘味,還做粽子、糍粑、蒸年糕、炸油堆、打米花糖、做粉利,准備過年吃用和作為饋贈禮品。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晚上十二點以前,由家主洗手焚香向灶王神位跪拜,祈求灶王「上天呈善事,回駕保平安」。農歷臘月三十俗稱「大年三十」、「大年夜」、即「除夕」。家家戶戶於當天下午動手大掃除,名為「掃塵」。貼上新門神、對聯,張貼「新春大吉」、「老少平安」、「萬事如意」等紅紙。
年夜飯,等全家老少團坐共吃「團年飯」,並多煮飯菜留剩,叫「隔年飯」,表示年年有餘。
零時過後,就算新年伊始,家家戶戶開門燃放鞭炮,以示「送舊迎新」,俗稱「開財門」和「接財神」。鞭炮聲幾乎通宵達旦。初一清早開門,街上遍地鞭炮碎紙。
年初一的早上,先由長輩向香火堂的祖宗拜年,然後由子女向祖父母、父母拜年,講些吉利話,長輩給晚輩「封包錢」。年初二,焚香燃燭,隆重祭供祖先,堂屋桌上擺滿年貨,讓親友來拜年時顯得富有。

㈦ 柳州的歷史

柳州歷史如下:

1、先秦時期,柳州屬百越之地,有西甌、駱越等百越分支。

2、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屠雎為統帥,發兵五十萬,開始進行長期的秦攻百越之戰,於公元前214年最終統一嶺南。

3、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漢朝將領路博德平定南越國,為柳州建城之始。

4、隋開皇十一年(591年),潭中縣改名桂林縣,屬象州,州、縣治均設於今象州縣。

5、宋朝時期,柳州屬廣南西路,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移治柳城,即今柳城縣舊柳城。

6、明朝時期,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更名柳州府,府官署從柳城遷回馬平縣。

7、清朝時期,柳州府隸屬廣西省。

8、民國2年(1913年)2月,國民政府公布《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各省一律裁府與州、廳,省下設道,改行省、道、縣三級,由道領縣。

9、2002年12月28日,撤消柳州地區成立地級來賓市,原屬柳州地區的鹿寨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劃歸柳州市管轄。

10、2016年3月,撤銷柳江縣,設立柳州市柳江區。

㈧ 廣西和柳州的紅色歷史有哪些

1.廣西著名的湘江戰役在興安打的。
2.百色起義也是著名的革命精神

㈨ 柳州古跡,地域文化有哪些

東門,柳江人 柳侯公園 ·立魚峰 ·三江侗鄉 ·融水苗寨 ·柳侯祠 ·蟠龍公園 ·九萬山 ·馬鞍山 ·程陽永濟橋 ·西來寺 ·響水風景區·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 ·白蓮洞洞穴科學博物館 ·都樂公園·都樂岩· ·柳州清真寺 ·元寶山 ·紅茶溝森林公園 ·老虎潭峽谷 ·雷潭 ·丹洲古城 ·程陽景區 ·石門沖生態旅遊景區 ·香橋岩 ·天生橋
從考古發掘到的文物來看,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生活著「柳江人」。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稱柳州,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此設龍城郡。
柳州是南中國古人類「柳江人」的發祥地。古人類文化遺址有白蓮洞遺址(舊石器晚期——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約30000—7000年)、大龍潭鯉魚嘴遺址(新石器早中期,距今約7000年)、蠻王城遺址(父系氏族公社時期,距今約4000年)以及柳江兩岸台地、藍家村台地、九頭山、甘前岩等古人類文化遺址,此為柳州之原始地域。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置潭中縣,屬鬱林郡,此為柳州建城的開端。
三國孫吳鳳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鬱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縣屬桂林郡。
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為郡治所。
南朝齊(公元479—502年),從潭中縣地分置齊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後為潭中治馬平郡治所。
隋開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縣改為桂林縣,後又改為馬平縣。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馬平縣屬桂林。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屬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馬平縣為昆州治所,後昆州又改為南昆州。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為龍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龍城郡復名柳州。
改革開放以來,柳州市先後被列為:
1、全國最早進行綜合改革的試點城市
2、全國「科技經濟體制綜合配套試點城市」
3、全國首批「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
4、國家技術創新試點城市
5、歷史文化名城
6、國務院批準的一類口岸城市。
7、2002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確定柳州為中國「二十一世紀城市規劃、管理和發展」的試點城市。

㈩ 柳州有什麼文化特色

1、小吃:

柳州地區小吃眾多,口味多以香、辣、酸為主,尤以「螺螄粉」最為出名,而今,柳州螺螄粉已經成為人氣網紅小吃,店面開遍全國各大城市乃至國外。

袋裝螺螄粉更是暢銷海內外,螺螄粉已成為當今柳州的美食代表,外地遊客來到柳州必定要品嘗最地道的螺螄粉才算「不虛此行」。

2、工藝:

柳州棺材(官財)手工藝品,寓意陞官發財。食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這是一句民間諺語,「死在柳州」指柳州有好木材,可以打一副好棺材,這在過去以土葬為主的歲月,一副好棺材確是有它的魅力,那時棺材是人的最後歸宿,所以便有了人們對「死在柳州」的欣羨。

隨著人們喪葬觀念的改變,「死在柳州」漸為人們所淡漠,而手工藝品「官財」卻以其新的寓意在市場上產生新的效應,使「死在柳州」這一古老的諺語綻發了新意。



(10)柳州大李屯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柳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最早古人類之一的「柳江人」發祥地,有2100多年建置史,古屬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屬桂林郡。秦末漢初柳州屬南越國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設鬱林等郡,置潭中縣,為柳州建置之始。

以柳州為圓心的250千米半徑范圍內,集中了廣西80%以上的4A級旅遊風景區,與毗鄰的桂林市共同構成享譽世界的大桂林旅遊風景區。柳州擁「柳州奇石甲天下」,被譽為「中華石都」。

柳州是壯族歌仙劉三姐傳歌聖地,傳說劉三姐在魚峰山唱歌感動上天而得道成仙,山歌世代在魚峰山腳下繚繞。壯族的歌、侗族的樓、苗族的舞、瑤族的節堪稱柳州民族風情四絕。

閱讀全文

與柳州大李屯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